初中生精選文章范文

時間:2023-03-21 11:43: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生精選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中生精選文章

篇1

大家好!

很高興能為大家演講。首先,感謝老師與同學們能給我這次機會,能夠讓我站在這里,我感到十分的榮幸,在此表示感謝。

我認為我自己有能力擔上班長這一職務。班長起的是一個代頭作用,引導著全班同學共同朝一個方向前進,而這一職務又是老師與同學們之間溝通的一個橋梁,既能讓老師了解學生,又可以讓老師和學生之間達成一個共識。我認為我以下這幾點可以讓我擔上這一職務。

一、有著很強的組織能力與管理能力。

在小學時,我每學年都會連續擔任小組組長,也多次組織我所在的小組進行成果展示或其它活動,又總是斂來大部分的道具準備與材料收集的任務,并曾多次因展示為本組獲得榮譽,很少被其它組所趕超。所以,我認為我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可以引導著全班同學共同進步。

二、有較強的責任心

班長是老師的左膀右臂,老師所給他分配的事也許是最多的,這就需要班長既要能干,也必須有責任心,要高質量地完成任務。在小學時,我也曾幫助過老師判過卷子,每一次的數學作業我幾乎都為同學們判過,這是因為我所判的卷子很少有錯判的現象,而且效率還高,被老師所信任。

三、總是為班級著想。

做一個班長需要總為班級體著想。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他人或服務于班級體,我有著許多這樣的事例,譬如我們九班的班徽,是我和我的姐姐共同修改的,我已經盡了我最大的努力和可能來完成這個班徽。

另外,如果我當上了班長,我會十分地榮幸,我會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先以身作則

我會不斷地完善自己,做一個好模范,做一個全面發展,遵守紀律的好學生,老師眼中會學習的好孩子。

二、事事為同學著想

我會細心地留意每一位同學的需要,以便更好的幫助同學,方便同學,讓同學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

三、為班級想些“金點子”。

我會時常以同學們喜歡的方式來開展一些活動,以便鍛煉同學們的表達能力并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篇2

關鍵詞:閱讀面 閱讀量 補充延伸 模式突破 略讀能力

大量的閱讀實踐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理想的閱讀體系包括單篇閱讀、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傳統閱讀教學為單篇閱讀,課型以精讀為主,略讀為輔。單篇精讀教學又是語文課堂上最常見、最傳統的課型,即教師對文章展開全方位的解讀,充分挖掘文章的語文教學價值,包括識字、閱讀、寫作、情感熏陶、口語交際等,課堂教學圍繞這篇選文精講細讀、反復琢磨。而群文閱讀教學則與之不同,是在一節課中讀多篇文章,更關注學生閱讀的速度和閱讀量,更關注學生在閱讀多種多樣文章過程中的意義構建。群文閱讀讓學生回歸到閱讀的本真,最終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

一、 群文閱讀是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的保證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文簡稱2011年版課標)在“總體目標與內容”中規定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學段目標與內容”的“第四學段(7―9年級)關于‘閱讀’的第12條要求: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這些規定足見教育部對初中生閱讀的數量要求之高。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要求其實道理很簡單: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沒有一定數量的閱讀作保障是不可能的。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教師仍然比較重視語文教材中課文閱讀的教學,但僅靠初中六冊的課內文章,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而群文閱讀正補充了這一數量不足的缺憾。關于群文閱讀,有關資料是這樣描述的: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簡單地講,群文閱讀,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也有專家指出:群文閱讀就是師生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無論哪種說法,我們都可以確定,群文閱讀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 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為學生閱讀素養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準備。

二、群文閱讀是課內教材的補充和延伸

在標準試驗教材的基礎上,群文閱讀教學補充幾篇形式多樣的文章,建構了以教材單元主題為依托的閱讀體系來指導學生閱讀,這種依托教材的閱讀,將大量的主題性閱讀資料整合起來放在了課內完成,改變了大量閱讀只能在課外進行的傳統格局,便于落實閱讀教學計劃,便于檢查閱讀教學效果。

閱讀群文能將單元主題進一步拓展和提升。“主題閱讀”是群文閱讀的一種形式,在群文閱讀中,閱讀文本以一定的邏輯關聯組合在一起,這種邏輯關聯可以外現為一定的主題,也可以內隱為一個多元的議題。 群文閱讀比之單元主題閱讀更尊重學生個體的閱讀體驗,學生的個體思想和情感體驗會向廣度和深處發展,大大拓展了單元主題的廣度,提升單元主體題的深度。

3.將精選的相關閱讀材料與教材有機整合,更能合理、高效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群文閱讀的出現,賦予了普通一線教師自行選編材料的機會,教師研究群文閱讀,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以自己對語文的認識與理解,組合起一定數量的文本,實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語文課堂。如我校語文教師依托教材,自行選編的《美文欣賞之群文閱讀》就是在原有校本教材基礎上整合課程資源后的結晶,內容有我校教師自己寫的文章,有學生推薦的美文,這本校本教材在本校刊發,緊貼我校師生的生活實際,實用性強,使用效果極佳。讀這樣的“群文”,大大激發了師生對語文的熱情感。

三、群文閱讀是對傳統閱讀模式的突破

《2011年版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

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而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大多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教師講解文章細致深刻,抹殺了學生閱讀的個性化。但群文閱讀突破傳課堂模式,把閱讀的自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學習閱讀。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更深、更細、更透地講析文章了;也不能按部就班地“從字詞的學習開始,再了解文章背景、分析篇章結構、探究內容”,也不能像平時精讀課那樣去逐字逐句地分析、品鑒、大段大段地朗讀,而是讓學生在多篇不同作家、體裁、內容的文章閱讀中進行比較歸納、分析綜合、深入思考,而且自然而然的運用符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方式,這樣就為自身學習多樣化的閱讀方式、終身閱讀與發展奠定基礎。

四、群文閱讀對學生略讀能力的培養起強化作用

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每單元都編排有略讀課文,人教版初中七八年級每單元五篇課文中包含有兩到三篇略讀課文,怎樣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高對略讀課文教學重視程度和要求相應提高。群文閱讀重點是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獨立思考的品質,要求學生讀懂文章,在自讀實踐中摸索符合個性的讀書方法。毫無疑問,假以時日,群文閱讀對于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強化作用。

總之,群文閱讀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