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懷范文

時間:2023-03-26 17:44:03

導(dǎo)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明感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清明感懷

篇1

在我的記憶中,太外婆滿頭白發(fā),臉上滿是皺紋,笑起來很慈祥。

每次過年,我們總是回到老家看太外婆,三十那天,我們一家人齊聚太外婆家,一起吃年夜飯,太外婆坐在那,飯也不吃,看著自己一個個兒女,招呼他們吃這個那個,好像別人吃,自己就已經(jīng)飽了。飯桌上,她問著問那,看看自己兒女的生活如何。

每次到她家她總是把收藏已久的零食拿出來給我們吃,我總是推托不想吃,但是看著她期盼的眼神,只好開始吃。

臨走時,他把家里曬得大魚大肉拿出來,說:“我們家的肉太多了,這些留給你們吃吧!”我們搖搖頭,但經(jīng)過她的再三勸阻,我們只好收下了。這時她又拿出我們沒吃完的零食,說:“帶回去吧,我不能吃,留給你們吃吧!”于是我們又收下了。

直到那一天來臨,一切歡聲笑語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太外婆躺在床上,咧了咧嘴卻在無力說話,用盡了仿佛全身的力氣,捏了捏我的手,好像再說:“別哭哦。”我趴在床頭嚎啕大哭,希望能挽留住太外婆,但是以沒用了,太外婆永遠(yuǎn)閉上了雙眼。

篇2

我只是傷感,不是悲痛,因為我覺得那樣對他是一種好。雖然我曾發(fā)誓,將來要好好孝敬他老人家,但那畢竟至善還要等四五年;而處在他那種境遇里——若是我,我肯定一天都活不下去的,但他卻能坦然地走過兩年,并且還常常幫助他人,笑容也是他臉上的常客。但我也私下認(rèn)為這是對他的一種解脫吧。

我不得不佩服他,他一直都很豪爽、樂觀、善良。雖然他一直都只有兩間房子,他的妻子早年就棄他而去,他的兒子不成器,他的女兒也沒怎么孝敬他,他也還沒有享過外孫的福,甚至他的弟媳還多次偷他東西,——但他依然每天精神飽滿地奔波于田間與工地,笑容仍是臉上的常客。即便在他生命最后的那兩年,中風(fēng)、風(fēng)濕奪去了手腳的便利,走路都苦難,瘦的只剩下一層凸顯骨頭的黑皮的時候,他亦唱幫人喂牛、看雞、帶小孩之類的,有人偷他那僅存的一點米面時,他亦如無事般笑笑而已。在那段時間里,他每天睡到自然醒,起來就燒一壺開水,泡一杯茶,在屋檐下一坐便是半天,餓了編曲挑一點面吃,里面只要有鹽就行——什么豆油、味精、香油之類的可能根本沒見過吧。有時,一坐便到了黃昏看著太陽回家了他才起身回屋,似乎他和太陽是一起轉(zhuǎn)的。他家沒有用過電,當(dāng)然就無從談起電視、電話、電腦之類的高級玩意了,我不知帶他是則呢嗎度過那六十多年的歲月,尤其是最后那兩年比囚禁還嚇人的時光,若是我肯定會瘋的,所以我真的敬佩他,也因此每當(dāng)我遇到什么挫折、逆流時,我一想到他便會忘記萎靡與憂傷——因為那些根本沒有資格讓我去不振,去悲天傷地。

也許,他在我們這里以他的方式生活的很好,所以他才那么從容。如此說來,我的傷感倒有些膚淺,有些對不住他了,但我知道他不會怪我的——不僅是因為我是他最關(guān)心的人之一,更是因為他的人生態(tài)度,他對每個人都是那么寬容,那么有好。他會原諒我的年少輕狂的,他能理解我以自己的方式來懷念他的。

小時候,家里很拮據(jù),常常是春季去親戚家節(jié)前買肥料種子之類的,秋收后買了糧食再還,僅剩的一點錢過不了春節(jié)。當(dāng)時似乎還過的轉(zhuǎn),但一旦有人生病之類的那又得大舉外債了那時,父母總是沒日沒夜地轉(zhuǎn)著,但還是沒有錢,但還是得轉(zhuǎn)啊。于是,一到農(nóng)忙時,母親便將我送到他那里去玩過十天半個月。

我?guī)讱q的那殘余的一點記憶幾乎只有在他那里的。那是他五十多歲,身強體壯,對我舅舅很嚴(yán),而對我卻很好。聽我母親說,他曾經(jīng)把我放在他的脖子上“騎馬”,我這個不知好歹的小家伙竟在他脖子拉了一耙屎!母親忙著罵我,他卻說笑著說童子屎殺毒。那是他蠻有名的,他會編織東西,會蓋房子,再由于他為人老實厚道,人們也常請他去做工。人家出了給他工錢外,還常給他送一些豬肉之類的,特別是在春節(jié)期間,那些肉夠他們吃一個月了。在那里是,他常給我吃肉圓子,說是對眼睛好,卻不怎么給舅舅吃,除非我吃剩下的才有舅舅的份額;我回家時,他總是把我放到脖子上,親自送我到家門,同時還帶上一包肉。那是我不喜歡吃肉,卻愛吃糖,玩玻璃彈,每次去他那里,他總是笑著變魔術(shù)般拿出似乎永遠(yuǎn)都拿不完的東西,我曾懷疑他是否有個專門給我開的小店鋪。于是他那里就成了我小時候的天堂,雖然他那里沒有電視看,沒有風(fēng)扇吹。

后來初中畢業(yè),我家漸漸好了一點,有了自己的牛,于是我便在家放牛,在由于當(dāng)時迷上了電視,就很少去他那里了,熱天就更不想去了,因為在家可以吹電扇。從上高中到去年上大學(xué),我極少去他那里了,一年不過一兩次:高一二時是在大年初二和他的生日兩天,高三、補習(xí)兩年就幾乎沒有去了——除了給他送面和油,這是在他生命里的最后兩年,共去了四五次,但也只是把東西放下就走。又一次,我給他送面去,隨便用自己攢下來的資金給他買了一瓶奶和幾個肉包子,看到他吃的那個高興啊,我當(dāng)時真有點想哭的沖動;后來知道他當(dāng)時不舍得喝那個牛奶,便只喝了一口偶卻被一個頑皮的孩子偷去了,他也只笑罵一句“貪吃”而已。還有一次,我?guī)ムl(xiāng)上理發(fā)。那是他手腳風(fēng)濕的厲害,走路困難,正常人只需十幾分鐘的陸我們走了3個多小時,我說背他,他不肯,說是不舒服,但我知道他是不想給我添麻煩。有時他走的實在不行了,我變扶著他在地埂上坐一下,看著他氣喘吁吁的樣子,我想要是自己有一輛車多好呀,那樣他就不用這么累了。他理了個自己最不喜歡的光頭,說是方便,但我知道他是不想多幾次麻煩我。之后,我?guī)コ粤藘赏氤?mdash;—這是我這輩子請他吃過的唯一一頓飯,一頓4塊錢的飯!真恨自己怎么沒有早點掙到錢,那樣我至少可以請他去吃點好東西——當(dāng)時我還幻想說等我將來工作了,把他請到家里去住,好好孝敬他老人家勒,誰知這竟會是最后一餐!

最后兩三次去他那里時,我放下面和油便走了,沒有坐一下,沒有喝一口水。他也沒有留我,可能他覺得不能帶給我快樂了吧——他總是為別人著想,母親有些年大年初二的時候要買菜沒空,他便笑著說什么時候去都是一樣的,不要耽誤了買菜的行情。我說要走了,他就笑著說“紅兒走好!”。最后一次從他那里走勢,他嘆了口氣,說“你來連口水都沒有喝,沒坐一下,便走了”看著他那滄桑的臉和疲憊的眼,我忙說“我不渴,不累,家中忙,你老保重,我先走了!”便慌忙逃去,似乎我怕著什么,在躲著什么——我是怕自己在等一會就會落淚么?

上學(xué)期十月份,母親打電話說心里慌得很要我小心保重些,當(dāng)時我沒感覺什么,只道是家長們常有的嘮叨,后來好回家知道是因為他去了。母親說對不住他,沒有好好孝敬他,望著母親過早漸白的頭發(fā),我想說的是我沒有好好孝敬他——母親把她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我這個混蛋的身上,怎么會還有精力再去孝敬他呢?所以,孝敬他也是我的職責(zé)!可是我對于他的離去,不覺得怎么悲痛,只是傷感,對于一個爽快、正直、老實、樂觀的可愛的靈魂的離去而傷感。但我不悲痛,是因為我覺得這對于他來說是一種解脫呢,還是因為他的豪爽、樂觀已融入我的血液里呢?

現(xiàn)在,我最想做的就是學(xué)好知識技能,快點找個好的工作,早點孝敬母親——也是他最掛念的人。他一直說我母親辛苦,他不讓母親讀書時他對不住母親,他要我好好讀書將來好好孝敬母親。母親則說他善良、好心,在母親剛生下我是,家徒四壁,連吃的都不夠更別說什么補品了——奶奶把雞蛋拿去賣高價,只有他每隔十幾天便拿來五六十個雞蛋說是給母親補一下身子,可惜大多都進了我這個光吃不長的混蛋口中,識得母親落得后遺癥!

雖然我繼承了他的豪爽與樂觀的性格,但有時還是要憎恨自己都21的人了,卻還要榨取父母的血汗——臉自己生活費都不能自理!但我不能憎恨自己,母親不希望這樣,他也不希望我這樣的。

他,就是我獨一無二的外公——在天堂的外公!

天堂里的外公一你定過得很好,因為你的豪爽、正直、樂觀、熱心、勤勞。聽說天堂里有許多靈藥,我想你的風(fēng)濕肯定早就好了,你的頭發(fā)也不會再白了。在哪里,你一定是笑的最多,笑得最燦爛的。

天堂里的外公,我知道你會原諒?fù)鈱O我這遲到的懷念的,因為對人總是那么好。我想你在天堂可以作天使,因為你的善良與熱心。

夜深如墨,飄渺星光驟破黑暗。透過窗子,悵望夜空,那星光的閃爍一定是你的微笑吧——那淡淡的微笑雖然不明媚,但足以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篇3

原文:

《清明感懷二首 其二》朝代:明    作者:管訥

客里逢春百感生,況聽風(fēng)雨過清明。

楊花總是離人恨,桃葉都非舊妾情。

篇4

1、清明節(jié)就要到了,我又開始傷感了,我又開始想念你們了,你們曾是我就親近的人,現(xiàn)在我們卻天各一方,你們還好嗎!我相信因果,我相信輪回,所以我相信你們一定現(xiàn)在很好很好,只是我還是忘不了,只是我還是放不下,所以我又開始想念你們了,所以我又開始傷感了!

2、又臨“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清明祭祖掃墓了,想起已故多年的雙親卻不能回去心里說不出的傷感悲切……

3、天人永隔,或許并非最遠(yuǎn)的距離,逝去的人在心里住著。微笑著回憶過往,想念不再傷感。思念的季節(jié),清明已至!

4、又快清明了,這幾天陰沉的天氣。白天心情在飄然,夜深靜了,在臺燈微弱燈光的牽引下,思緒又飛到了你的身邊。想為離去的你寫點東西,指尖敲擊鍵盤,文字徐徐而出,思緒也隨之潺潺而流,回憶著,感慨著,終于寫完了。但通讀才發(fā)現(xiàn)留下的依然是傷感的文字……

5、又是一年清明到,今年還是第一次回老家,家鄉(xiāng)已經(jīng)越來越陌生了,看看小時候的熟悉風(fēng)景,傷感,沒有父母的家鄉(xiāng)還是我的家鄉(xiāng)嗎?看那些白發(fā)蒼蒼的阿奶阿爺,傷心,為什么我的父母不活到這個年紀(jì)昵?

6、清明將至,春分已過。細(xì)雨蒙蒙的天氣無端讓人傷感,感懷過去。走過校園,很多花兒都已經(jīng)開放,樹木也開始萌芽,生命的美好總是讓人駐足。心忽然開始寧靜下來,花開花謝,云卷云舒。

7、清明,內(nèi)心深處的思念。 每到春節(jié),清明都是如此的傷感,尋覓母親的留下的蹤跡,身臨境地感受母親的音容,我回到老家。 慎終追遠(yuǎn),敦親睦族。

8、清明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第一次在異鄉(xiāng)過。這么傷感的日子,除了難過和沮喪不知道怎么形容今天的心情。只能故鄉(xiāng)的時間再一次感受清明傷感…

篇5

每當(dāng)提及節(jié)日,我的心中免不了會有些激動。節(jié)日的背后,該有著怎樣美麗而神奇的傳說,有著怎樣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蘊,有著怎樣美好甜蜜的向往與期盼。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著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jié)是歡樂祥和的象征,每一個春節(jié)都向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jié)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jié)到來了,便是我們?nèi)松挠忠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布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的遠(yuǎn)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下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jié)時節(jié),人們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不管錢多錢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jié),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jié)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節(jié)日,人們懷著傷感懷著思念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愿逝者在天國能夠過得快樂,也祈盼他們在天有靈,給活著的人以精神的庇蔭。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天國的靈魂!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jié),只為屈原的那縱身一躍,只為那位圣賢的瞬間壯舉,便有了這個壯烈的節(jié)日,“波濤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為不忍見大好河山斷送在奸佞之手,卻又無力回天,何不一死了之,換個眼不見為凈?“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滿腔憂國憂民的熱血無處濺灑的悲愴!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大人說七夕便是年青情侶約會的時間,并且告訴我們,在七夕那天夜晚,靜靜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你要真聽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間愛情的甜蜜。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月圓人團圓,深深勾起客游異地他鄉(xiāng)的人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一個漫漫長夜,坡長嘆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唉,故國啊,親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國,牽掛親人的情思。

篇6

1、《清明》:唐,杜牧,朗誦:夢桐;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主持詞: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歲時百問上說啊:每年的4月4號至6號之間,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所以稱這個節(jié)氣為清明。對阡陌縱橫的農(nóng)業(yè)中國來說,清明是刀耕火種的一個節(jié)氣。對忠孝仁義的道德中國來說,清明是認(rèn)祖歸宗的一種祭掃。對詩詞歌賦的文化中國來說,清明又是才子佳人的一次邂逅。這是一個春和景明,草木明媚的時節(jié),也是人們遠(yuǎn)足踏青,看杏花春雨的好時節(jié),今天我們在江南,在美麗的溧陽天目湖邊,舉辦2013清明詩會,讓我們再一次以詩歌的名義清明,以清明的名義詩歌。

2、《西江月題溧陽三塔寺》:宋,張孝祥,朗誦:丁建華;

問訊湖邊春*,重來又是三年。

東風(fēng)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

3、《寒食》:唐,韓翃,朗誦:丁建華;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主持詞: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春光明媚,萬象復(fù)蘇,生機盎然的春天,不僅是大自然歲時代序的征候,也是詩人吟詠不衰的主題,春風(fēng)、春雨、春情、春思,仿佛特別能夠觸動詩人的心弦,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從詩經(jīng)、楚辭到漢代的樂府,從唐詩、宋詞、元曲到自由體新詩,其中無不活躍著春天的名字。

4、《春姑娘》:艾青,朗誦:丁曦;

春姑娘來了,

你們誰知道,她是怎樣來的?

我知道!我知道!

她是南方來的,前幾天到這里,

這個好消息,是燕子告訴我的。

你們誰看見過,她長的什么樣子?

我知道!我知道!

她是一個小姑娘,長得比我還漂亮,

兩只眼睛水汪汪,一條辮子這么長!

她赤著兩只腳,褲管挽在膝蓋上;

在她的手臂上,掛著一個大柳筐。

在她的大柳筐里,裝滿了許多東西

紅的花,綠的草,還有金色的種子。

她把花掛在樹上,又把草鋪在地上;

把種子撒在田里,讓它們長出了綠秧。

風(fēng)搖綠了樹的枝條,水漂白了鴨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個冬天,你看,春天已經(jīng)來到。

讓我們換上春裝,象小鳥換上新的羽毛,

飛過樹林、飛上山崗。

到處有春天的歡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飛,它牽引著我的雙腳。

我高興的捕捉住它,又愛憐的把它放掉。

來到去年葉落的枝頭,等待它吐出新的綠苞。

再去喚醒沉睡的溪流,聽它唱歌,各它一起奔。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頭頂有明媚的太陽照耀。

是誰瘙癢了我的面頰。

主持詞:春風(fēng)拂拂,春水漫漫。纏綿于湖光山色之中,一如流連于光景,清明的故事,在江南,在天目湖,總是與一片湖光如水乳般相融在一起的,三月三的清明,清潔而明凈,百草吐綠,碧柳如玉,探春、尋春、賞春、游春,這是感懷生命的一場儀式。

5、《清明》:鄭愁予,朗誦:張騰岳;

我醉著,靜的夜,流於我體內(nèi)

容我掩耳之際,那奧秘在我體內(nèi)回響

有花香,沁出我的肌膚

這是至美的一剎,我接受膜拜

接受千家飛幡的祭典

星辰成串地下垂,激起厝間的溢酒

霧凝看,冷若祈禱的眸子

許多許多眸子,在我的發(fā)上流瞬

我要回歸,梳理滿身滿身的植物

我已回歸,我本是仰臥的青山一列

6、《錯誤》:鄭愁予,朗誦:張騰岳;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fēng)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dá)達(dá)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7、《春光好》:五代,和凝,朗誦:方雅;

頻葉軟,杏花明,畫船輕。

雙浴鴛鴦出綠汀,棹歌聲。

春水無風(fēng)無浪,春天半雨半晴。

紅粉相隨南浦晚,幾含情。

紅粉相隨南浦晚,幾含情。

8、《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主持詞:春天適合放飛,放飛的不僅是玩童相牽的紙鴛,更有那渴望飛翔的心情,相比于廣袤的北方,江南的春天總是提早到來,燕子呢喃,花紅柳綠,春天的身影,站在靚麗的陽光里,蕩漾在湖水中,鋪展在滿眼綠色的原野上,也活躍在脫去外套后輕捷的身影里,更蓄滿在人們滿含憧憬與渴望的目光中,都說江南精致,都說江南柔情,深入江南,我們常常府產(chǎn)生出幻覺,江南的春天,仿佛江南雨灑出來的,雨水中,草兒綠了,雨水中,花兒開了,雨水中自然蘇醒了,雨水中希望萌芽了,

9、《清明拂曉》:藍(lán)藍(lán),朗誦:王仁君;

雞叫。爾后

門吱呀地開了。

扁擔(dān)勾碰在鐵桶上

--叮當(dāng)一聲。

其余的還在沉睡--

柳樹。泛著堿花的墻頭。

黑幽幽的木格窗口。

什麼時候來的呢?她們--

草葉上閃閃發(fā)亮的露珠

一只甲蟲爬上高高的蒿頂。

在它鮮紅的翅膀下

是灰霧蒙蒙的大地

未醒來的愛情那憂愁的愁的夢。

從遠(yuǎn)處地平線低低吹來

含著咸味的晨風(fēng)。

10、《江南》:徐遲;

火車在雨下飛奔,

車窗上都是水珠,

模糊了窗外景色。

火車車窗是最好的畫框,

如果里面是春雨江南,

那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畫。

清明之后,谷雨之前,

江南田野上的油菜花,

一直伸展到天邊。

只有小橋、河流切斷它,

只有麥田和紫云英變換它,

油菜花伸展到下一站,下一站。

透過最好的畫框,

江南旋轉(zhuǎn)著身子,

讓我們從后影看到前身

11、《春水船》:俞平伯,朗誦:季小軍;

太陽當(dāng)頂,向午的時分,

春光尋遍了海濱。

微風(fēng)吹來,

聒碎零亂,又清又脆的一陣,

呀!原來是鳥──小鳥的歌聲。

我獨自閑步 沿著河邊,

看絲絲縷縷層層疊疊浪紋如織。

反蕩著陽光閃爍,

辨不出高低和遠(yuǎn)近,

只覺得一片黃金般的顏色。

對岸的店鋪人家,來往的帆檣,

和那看不盡的樹林房舍,──

擺列著一線──

都浸在暖洋洋的空氣里面。

我只管朝前走,

想在心頭,看在眼里,

細(xì)嘗那春天的好滋味。

對面來個纖人,

拉著個單桅的船 徐徐移去。

雙櫓插在舷唇,

皴面開紋,活活水流不住。

船頭曬著破網(wǎng),

漁人坐在板上,

把刀劈竹拍拍的響。

船口立個小孩,又憨又蠢,

不知為甚么,

笑迷迷癡看那黃波浪。

破舊的船,

襤褸的他倆,

但這種「浮家泛宅的生涯,

偏是新鮮、干凈、自由,

和可愛的春光一樣。

12、《游子吟》:唐,孟郊,朗誦:梁波羅;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3、《破陣子》: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chng)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

篇7

1、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

2、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唐〕杜甫

5、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yuǎn)望可以當(dāng)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6、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xì)w》

7、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李煜《相見歡》

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9、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幾復(fù)》

10、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唐〕王灣

11、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曹植《贈白馬王彪》

12、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唐〕李白

1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抑》

14、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15、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

16、嚶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jīng)·小雅·伐木》

17、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yīng)免別離愁。——杜牧《贈別》

18、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xiāng)。——〔唐〕柳宗元

19、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韋應(yīng)物《寄李儋元錫》

20、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薩蠻·風(fēng)柔日薄春猶早》

21、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

23、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

24、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

25、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顥

26、戍客望邊色,思?xì)w多苦顏。——〔唐〕李白

27、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朝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8、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29、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翁照《與友人尋山》

30、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三首》

31、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3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33、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唐〕高適

34、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yuǎn)望可以當(dāng)歸。——漢樂府《悲歌》

35、相知無遠(yuǎn)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36、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唐〕白居易

37、結(jié)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38、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

39、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趙瑕《江樓感懷》

4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趙瑕《江樓感懷》

41、悲莫悲兮生別離。——屈原《九歌·少司命》

42、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

43、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4、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唐〕劉皂

4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46、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jīng)·小雅·采薇》

47、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木瓜》

4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4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

50、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楚辭·九歌《少司命》

51、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唐〕王維

5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5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馬致遠(yuǎn)

54、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薩蠻》

55、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唐〕李白

56、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57、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58、共看明月慶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唐〕白居易

59、不應(yīng)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蘇軾《水調(diào)歌頭》

60、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yè)》

61、人生結(jié)交在終結(jié),莫為升沉中路分。——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

62、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司空圖《漫書五首》

6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64、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65、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diào)。——杜甫《徒步歸行》

篇8

1.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3.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溫庭筠《夢江南》)

4.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5.沒有比別離更痛苦的東西了,愛卻在遙感與思念中日益深刻,日見清晰。

6.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7.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8.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張九齡

9.春蠶到死思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10.渡漢江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立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1.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劉皂《旅次朔方》)

1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

13.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

14.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

15.此情無處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1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17.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18.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fù)挑燈夜補衣。

19.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

20.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2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22.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3.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4.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25.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26.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

27.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清;史清《溪佚題》

28.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29.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

30.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31.次北固山下【元】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32.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3.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

3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35.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36.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7.云渺渺,水茫茫。征人歸路許多長。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晏幾道的《鷓鴣天》

3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yīng)免別離愁。

39.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fù)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xiāng)處,應(yīng)見隴頭梅。

40.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41.次北固山下【元】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42.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

43.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44.等待一萬年不長。中秋思念親人的詩句中秋思念親人的詩句。——狄金森

4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46.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唐·魚玄機)

47.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毀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字早醒儂自夢,更更。泣不盡風(fēng)檐夜雨鈴。——《南鄉(xiāng)子》

48.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49.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50.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fù)挑燈夜補衣!

51.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經(jīng)寒食,思鄉(xiāng)淚濕巾。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52.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5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

54.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55.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56.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fēng)。海內(nèi)進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素面常嫌粉(氵宛),洗妝不褪唇紅。高情憶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57.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58.此情無處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59.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園里最傷情。

60.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玉樓春》

61.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63.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64.初聞?wù)餮阋褵o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6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66.取第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67.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xì)w》》

6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69.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70.相愛幾時窮,無物似茶濃

71.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72.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73.徒思赤筆書,詎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絕,發(fā)亂不能整。青簟日何長,閑門晝方靜。頹思茅檐下,彌傷好風(fēng)景。 ——《林園即事寄舍弟》

74.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yīng)物《《寄李儋元錫》》

75.長相思,在長安。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李白的《長相思·其一》

76.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77.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dāng)初莫相識。——李白的《秋風(fēng)詞》

78.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篇9

物價漲、薪水不漲,壓力愈來愈大嗎?4月6日,“國際枕頭大戰(zhàn)日”再次登場。雖然當(dāng)天臺北天空飄雨,但數(shù)百位來自全臺各地的民眾匯集民權(quán)東路同聲吆喝,高舉枕頭蓄勢待發(fā),一起紓壓。

客家桐花祭 云林四月雪

4月6日,作為全臺最早開花的桐花林,云林古坑客家桐花祭正式登場。盡管當(dāng)日天空飄著細(xì)雨,仍吸引大批民眾前來感受桐花繽紛飄落之美,體驗客家桐玩桐趣,享受白色“四月雪”的浪漫情境。

慈濟宮白礁 百藝陣較勁

4月20日,一年一度的農(nóng)歷三月十一上白礁謁祖祭典在臺南慈濟宮登場。今年上白礁有百余件廟宇神轎及陣頭參加。在廟內(nèi)恭拜保生大帝后,由集合宮的蜈蚣陣領(lǐng)軍,所有神轎及藝陣由慈濟宮出發(fā)繞行學(xué)甲。

大鵬灣帆賽 百帆同競技

4月13日,2013大鵬灣國際帆船賽系列活動在屏東西南海岸舉行。今年帆賽系列活動持續(xù)至5月19日。當(dāng)日來自全臺各地帆賽好手操作各型帆船、風(fēng)浪板齊聚大鵬灣競技。

歡樂兒童節(jié) 臺南大不同

4月4日,適逢島內(nèi)兒童節(jié),臺南多所小學(xué)以不同方式慶祝,讓小朋友從小做義工體驗助人樂趣。今年,竹橋小學(xué)學(xué)生到空巢老人家中打掃,松林小學(xué)學(xué)生則是清洗廁所,錦湖小學(xué)以捐贈幫助貧困同學(xué)。

璞園再連霸 十季總冠軍

4月7日,臺灣超級籃球聯(lián)賽在新北市新莊體育館落幕,臺中璞園隊以77比63輕取臺北達(dá)欣隊,以四勝兩負(fù)成績摘下第10季臺灣超級籃球聯(lián)賽(SBL)總冠軍,順利衛(wèi)冕。璞園隊也成為繼裕隆納智捷隊、臺灣啤酒隊后,史上第3支完成連霸壯舉的球隊。

清明崇孝塔 環(huán)保不燒香

4月5日,臺南市政府呼吁民眾慎終追遠(yuǎn)不忘環(huán)保,崇孝塔更實施塔內(nèi)不燒香措施。“紙錢集中燒”政策已在臺南執(zhí)行多年,今年還推出功德代金攤位,讓民眾捐贈功德金,取得功德狀代替紙錢,也獲得不少民眾響應(yīng)。

創(chuàng)意宋江陣 臺戲曲連霸

4月7日,全臺大專院校創(chuàng)意宋江陣大賽,經(jīng)過激烈角逐后冠軍隊伍出爐,臺灣戲曲學(xué)院蟬聯(lián)王者寶座。臺南大學(xué)民俗技藝隊則以熒光龍的創(chuàng)新手法獲得第二名的佳績,第三名由龍華科大獲得。

紅葉再奪冠 續(xù)寫新傳奇

4月12日,臺東紅葉少棒隊在全臺少棒聯(lián)賽硬式組決賽中過關(guān)斬將奪得冠軍。1968年第一代紅葉少棒擊退來訪的世界冠軍日本和歌山隊,以石為球、以棍為棒的紅葉精神至今令人感懷,45年后的紅葉少棒奪冠也再度續(xù)寫新的傳奇。

篇10

重陽節(jié)被定為“老人節(jié)”,旨在倡導(dǎo)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fēng)氣。關(guān)于重陽節(jié)的習(xí)俗及由來有哪些你知道嗎?共同閱讀重陽節(jié)的習(xí)俗及由來,請您閱讀!

重陽節(jié)習(xí)俗唐朝詩人王維一首七絕《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除了把自身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傾訴,還把當(dāng)時重陽節(jié)的習(xí)俗道明。

登高

重陽節(jié)登高的習(xí)俗,曾有無數(shù)人賦詩吟誦。杜甫、白居易、李白等大家都曾借重陽習(xí)俗感懷時事,念起故人。九月,秋高氣爽,這個時候登高望遠(yuǎn)可達(dá)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賞菊、喝酒

金秋九月,正是盛放的季節(jié),因此,農(nóng)歷九月又稱“菊月”。在此期間,常常舉辦各種賞菊大會,吸引著全城的人爭相前往,觥籌交錯之際,賦詩抒懷。素來有養(yǎng)生的成分,用制成的酒,也因此成為重陽節(jié)的特飲,含“祛災(zāi)祈福”的寓意。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一座寶塔,頂頭還要做兩只小羊,以表“重陽”之意。古人常在這天,將重陽糕搭在兒女的額頭上,口中默念子女百事俱高的祝福語。

插茱萸

插茱萸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jīng)很普遍。茱萸本身是一種植物,茱萸味道濃郁,可驅(qū)蟲、逐風(fēng)邪,將其制酒可養(yǎng)身祛病。古人認(rèn)為九月九是逢兇之日,這一天將茱萸帶在身上可辟邪。

重陽節(jié)的由來重陽節(jié),又稱重九節(jié)、曬秋節(jié)、“踏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慶祝重陽節(jié)一般會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yuǎn)眺、觀賞、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酒等活動。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三節(jié)統(tǒng)稱中國傳統(tǒng)四大祭祖的節(jié)日。重陽節(jié),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jié)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zāi)”。

《易經(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jié)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jié)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年農(nóng)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jié),倡導(dǎo)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fēng)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jié)被國務(wù)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重陽敬老的意義每到重陽節(jié)來臨之際,子女回家陪爹媽“嘮嘮”、幫父母“買買”;相關(guān)部門組織開展多樣化活動,給老年群體送溫暖、送歡樂;志愿者給需要幫助的老人們提供力所能及的關(guān)懷……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一幕幕溫馨風(fēng)景,總讓人受到由衷的感染和鼓舞。尊老、愛老、孝老終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而須要持之以恒的行動,因而重陽節(jié)的儀式感固然可以有也應(yīng)該有,但其意義顯然更在于常態(tài)性盡孝的“友情提醒”。

農(nóng)歷九月,不僅金秋景色迷人,而且適逢收獲時節(jié),被大家普遍視為一年中的最美月份。收獲之際當(dāng)思回饋、感恩,九月重陽提倡敬老,這樣的“應(yīng)景”可謂既恰如其分又用心良苦,凸顯出知恩圖報的樸素品德。“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古人的這一感嘆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醒大家盡孝當(dāng)趁早,真正將敬老孝心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平時的盡力而為和一貫表現(xiàn),而不能止于某個節(jié)日或者偶爾想到時才行動,以免留下難以彌補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