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古詩范文

時間:2023-04-04 15:55: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竹石古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竹石古詩

篇1

作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2、翻譯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

篇2

小昊是個讓人無法忽視的學生。在我們班沒待幾天,就總是有人告他的狀,說他故意打別人。我找他談話時,發現他的表情有些漠然,要么裝作聽不見的樣子,要么低頭不語。很少開口,但如果說話,用語最多的是“你說什么”,并且還有些流里流氣,好像有些故意大舌頭。那種不以為然的樣子讓我的無名之火屢屢想要發作,內心極為不爽。

幾天后,我接到小昊爸爸的電話,說孩子被同學打了,讓我多多關心他。我直言不諱地告訴他爸爸,這個孩子自從進了我們班,總是愛招惹別人,也有家長反映他打別人呢!所以,我也真誠地希望他爸爸多多關心他,因為教育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會發揮應有的力量。

他爸爸聽了,也承認自己的孩子也比較調皮,讓我費心了。電話中,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話很難啟口。

通話結束沒多久,他就發來短信,說小昊由于媽媽懷孕時吃了藥,所以生下來左耳基本聽不見,如果別人說話的聲音不夠大,他就會習慣性反問“什么?”而且他的舌頭也不夠靈活,吐字有點不清晰。所以,希望老師能多包容他。

我將短信內容讀了一遍又一遍。回想起與小昊相處的一幕幕,感慨不已。曾經,我以為他故意挑釁老師,總是聽不懂我話似的追問“什么”,這幾乎磨光了我所有的耐性;曾經,我以為他說話含含糊糊,蜻蜓點水是對老師不夠恭敬。原來所有的表象后面都有這樣的原因。我猛然想起饒雪漫的《左耳》里講述的主人公李耳,她就是一個左耳失聰的女孩。沒想到,自己竟然也遇見類似的一個小男孩。幸好,對于小昊,我從來沒有惡語相向,多年的班主任經歷不斷地提醒我: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學生,都要保持冷靜。如果遇到棘手的事,不知所措時,通常選擇冷處理,相信自己總會找到適合辦法的。所以,即使面對頑皮的小昊,我都要求自己多一些時間去觀察,去了解,去走進他的心里。如果不是他爸爸的電話,我還在等待適當的時機找他談話,還在自以為是地誤會著他。

放下手機,但是我仍然沒有放下這件小中見大的事。這樣一個孩子,多么渴望老師的關注,多么希望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的友誼啊!也許,小昊常常與同學打架,背后也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件事讓我清楚地看到自己工作的不足。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他的目光一定是溫柔而深邃的,他應該經常能敏銳地發現背后的故事,絕不會像我這般后知后覺。以前,我看這個孩子缺點多多,殊不知,這正像一面鏡子,反射出我在對待他的事情上粗心有余。生活是彩色的,所以教育絕對不能是黑白的。

想起了趙老師的一個案例:趙老師在班級設了一個“心語信箱”,讓學生可以匿名寫些心里話投進信箱,與老師進行及時的交流。第一個晚上,她打開信箱時,發現里面有一張臟兮兮的紙條,里面寫著一行彎彎扭扭的話:“老師,你對我微笑,好嗎?”趙老師認出這是班里調皮且成績不夠理想的小宇的字。第二天,老師微笑著請小宇回答問題時,他正在做小動作。要在平時,她一定會嚴厲地批評,可這次,她想起小宇的心愿,于是微笑地問了他一遍。小宇居然答對了,老師又微笑著請他坐下去。那一天,趙老師發現小宇神采飛揚。到了晚上,趙老師打開信箱,又發現了小宇同樣的留言。第三次,小宇依然又寫了一次。趙老師有點不耐煩了,直接找小宇談話。她問小宇,為什么每天都希望老師對他微笑。本以為小宇會說“老師微笑起來,很美”之類的話,誰知小宇的回答居然是“老師笑起來,右邊的一排牙齒中缺牙地方就會被發現。老師有缺點,我也會原諒老師。有了原諒,我也會愉快。”原來,趙老師的右邊的牙齒長得比較稀疏,她笑起來時,大家就會覺得里面好像缺了一顆牙。

篇3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北距岐山縣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積約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盤山,北臨渭河,東西兩面為河流沖的深溝,形勢險要。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是三國時諸葛亮最后一個戰場。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兵由漢中出發,穿過秦嶺,進駐五丈原。初來乍到,糧草不濟,先屯田練兵,待機伐魏。魏將司馬懿深知諸葛亮神機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貿然出兵。雙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戰,諸葛亮不得不引誘魏兵入葫蘆溝作戰,并放火燒斷谷口,欲大敗魏將司馬懿未料一場大雨,魏軍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諸葛亮病死軍中,蜀軍敗退。當司馬懿進兵諸葛亮指揮作戰的地方時,看到蜀軍陣地之險要,驚嘆道:“天下奇才也。”后人為了紀念諸葛亮,在這里修建了寺廟。

篇4

2000年6月10日,丹東市玉賓客酒家正在舉行一場婚禮,新郎新娘是一對年過七旬的老人,雙方的子女們圍在身邊,個個笑逐顏開。

悠揚的樂曲聲中,司儀問新郎:"馬心遠先生,您愿意娶關青女士為妻嗎?"馬心遠被這場面鬧得有些難為情,站在他身旁的兒女們忙催他:"爸,快說,快說愿意!"馬心遠剛把"愿意"二字說出口,親朋們立刻爆發出一陣掌聲。

司儀又問新娘:"關青女士,您愿意嫁給馬心遠先生嗎?"關青倒是挺爽快:"愿意!"話音剛落,站在身邊的子女們齊聲叫好,親朋們又是一陣掌聲。

席間的幾個親朋嘮著:"這真是一件奇事,如果關青不找失主,哪會有今天這個場面,這也是緣分哪!"

那是1970年春季的一天傍晚,下了班的關青急匆匆地往家趕,8歲的女兒這幾天正感冒發燒,現在也不知病好沒好。心中有事走得急,猛聽一聲響,一個黑色的方形物被她一腳踢出挺遠,她走過去拾起來一看,原來是個錢包,拉開拉鏈,里面還有錢,她數了數,一共是49.65元。關青不是貪圖小便宜之人,左右看了看,是誰丟了錢呢?她站在那兒等了好一會兒,不見有人來尋找,心中記掛著女兒的病情,她想:"先回家去,待明天再想法找失主吧。"

關青回到家中,婆婆告訴她,孩子的病不見好,反倒重了。關青摸摸女兒的頭,火炭似的燙人,再仔細一看,女兒的呼吸也粗重起來了。

她趕忙抱著女兒趕到了醫院,經診查,女兒因感冒燒成了肺炎,當下就住了院,需花80多元錢,關青手中的錢不夠,情急之下只好暫用撿來的錢墊付上。

在此期間,關青把撿錢一事對丈夫說了,丈夫說:"上哪兒去找失主呢?當時沒找到,現在怎么找?"

關青說:"那也簡單,咱們送到派出所,讓他們幫助尋找。"丈夫讓她待女兒病好了再說。

關青兩口子都是工人,兩人工資加起來也就80多元錢,家里還有公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日子過得挺緊巴。女兒這一病,幸虧撿了那筆錢,要不連醫藥費都無法支付了。手里無錢,關青有心想找失主也沒法找了。她能想像得到丟錢人的痛苦,對丈夫說:"咱想法子找一下失主吧,和人家說一聲,咱現在沒錢給他,待下個月開支再給他吧!"

丈夫也不是圖小之人,想了想說:"這樣吧,等咱開了工資,再想法找失主,不省去許多麻煩?"她想想也好,把這事先放下了。

誰知沒等到開資,家里房子漏雨,公公上房頂換瓦,不小心從房上摔了下來,摔斷了胳膊,住進了醫院,又花了一筆錢,關青丈夫還借了100多元錢的外債。這種捉襟見肘的日子一點一點地消去了關青尋找失主的念頭,時間一長,她也一點一點地淡忘了這件事。

1999年春天,關青隨小兒子喬遷新居,搬家那天,她在舊物中翻出了當年撿到的那個錢包,往事一下子又回到了腦海中……

小兒子見母親手拿個舊錢包,呆呆地站在那里,問:"媽,你怎么了?那個舊錢包扔了吧,用不上了。"

"別扔。"她說著,把那錢包收起來。

晚上躺在床上,回想前事,越想越不安,自己這不是黑了良心嗎?撿了錢不還給人家,偷偷地花了,這么做真是太不光彩了!如果丟錢人當初有什么急事用錢,咱不坑了人家嗎?……

小兒子見母親這幾天寢食不安,怔忡不定,手里老是拿著那個錢包看來看去,心中有些奇怪,便問她怎么了,關青欲言又止。

關青想找人說說心里的話,可找誰說呢?老伴兒已經去世三年多了。她自己默默地想了好幾天,決定設法找到失主,否則良心難安,自己這么大歲數的人,別背著這良心債做人!

關青找來兒女們,把當年事情的經過和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兒女們都很驚訝,他們都不知道這件事,聽母親把情況說完,都支持她的這一決定。關青看著兒女,心中甚感欣慰:好哇,自己的孩子都是正直之人。

大兒子問:"媽,事情過去這么多年,你準備如何尋找失主呢?"

關青說:"我想好了,到電視上作一個廣告,把這個錢包拍上去,失主一定認得這個錢包,只要有說出這個錢包當初裝了多少錢,就一定是失主,咱就把錢還給人家。"

"這么多年去了,也許找不到失主,怎么辦?"大兒子又問。

這可是關青在心中想了無數遍的事,她說:"媽活了這么多年,從不虧欠人家什么,惟有這件事,想想便心里堵得慌,如果找不到失主,我這個心事就無法了結了。"

小兒子問:"媽,如果找到失主,你準備還人家多少錢,49.65元?"

這一點,關青早就想好了,她說:"那筆錢咱用了這么長時間,救了咱家的急,我準備還給人家4965元,還原來的一百倍。"

關青的女兒得知當初那錢給她治病花了,對母親說:"這樣吧,這4965元錢由我來拿。"

兩個兒子也表示愿出資,關青攔住他們說:"你們不用出錢,這筆錢我自己拿,你們就幫我張羅一下做廣告的事吧。"

"如果找不到失主怎么辦?"大兒子舊話重提,關青再次無語,她尋找失主之心非常迫切,可若真的找不到失主,她也沒想好該怎么辦。事情過去快30年了,這么長的時間里,能發生多少事情啊,尋找失主無我疑是一件艱難的事。大兒子見眾人都沒有主意,而母親還錢之心堅決,說:"如果找不到失主,咱就把這4965元錢捐給希望工程吧,這樣作也挺有意義。"

這一說法獲得了一致贊同,關青臉上也露出笑容。

不久,丹東電視臺播出了這樣一個廣告:我在1970年春天揀到了一個錢包,因種種原因,一直沒能還給失主,請失主與電話2123×××聯系,你只要說對了錢包里當初裝有多少錢,便會得到那筆錢100倍的還款……電視畫面上,那個錢包立于很醒目的位置,以便于失主認清。

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對關青此舉極為贊賞,并派記者采訪了她,在"社會廣角"欄目中播出了采訪專題,引發了全市一個關于拾金不昧社會問題的大討論。很多人打電話給關青,對她的行動給予支持。

第四天,守在電話機旁的關青接到了一個男人的電話,他自稱是失主,并準確地說出了錢數:49.65元。關青剛開始怔了怔,轉眼間便有一種欣喜若狂的感覺:可找到失主啦!這些年懸在心頭的石頭可終于放下了。

關青忙問對方姓名,對方告訴她說叫馬心遠。馬心遠對她說:"我挺佩服你的做法,打電話是想告訴你,我不想要那筆錢了。"關青邀他見一面,具體情況見面再談,馬心遠答應了。

第二天下午,馬心遠應邀來到了關青家,關青和女兒熱情地接待了他。

馬心遠向關青講述了當初丟錢的經過,那天,單位開了工資,他那時工資是50.65元。他花了一元錢買了個新錢包,把錢全裝進錢包里,想待晚上回家交給妻子。回家后才發現,不知什么時候把錢包丟了,妻子還埋怨了他幾句,他三個孩子,一家五口人也是靠工資過日子,錢丟了心疼不已……

關青也講了她揀錢后出現的那些事,充滿歉意地請馬心遠原諒自己這么多年才想起還錢。

關青的女兒說:"馬叔,我得謝謝你。"見馬心遠一臉迷惑,她接著說:"我當初病得挺厲害,是你的那些錢救了我的命。"

馬心遠笑了:"沒想到我丟的錢能派上那么大用場,不錯,不錯!"

關青把準備好的4965元錢給馬心遠,馬心遠說什么也不要。關青的女兒說:"馬叔,你把錢收下吧,要不然,我媽會心中不安的,你就讓她了卻這份心愿吧!"

馬心遠見推辭不掉,通過簡單接觸也覺得關青一家人品不錯,心中萌生出結交的意思,說:"這樣吧,這錢你們先放著,我等找個機會把三個孩子領來,大家認識認識,讓小輩人來決定怎么處理這件事好不好?"

關青也覺得這主意不錯,說:"這么辦也行,到時候你把大嫂也領來認識一下。"

馬元遠神情黯然了一下,說:"她不在啦,死了快一年啦。"

關青見自己魯莽的問話觸到了人家的傷疤上,一時倒不知說什么好了。

過了幾天,馬心遠領著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孫子等十一個人來到關青家,關青也把自己的孩子全留在家中,滿當當地一屋子人。

馬心遠的兒子高興地說:"沒想到會出現這么好的事,讓咱們互相認識了,以后咱們就是朋友了,有什么事多聯系聯系。"眾人都說好。

談到錢,馬家人說什么也不收,而且態度非常堅決。關青難住了,她忙活了一番,就是一個目的:還錢。可現在人家不收,這可怎么辦好?

關青的大兒子見母親難在那里,便說:"我媽在尋找失主之前,曾有過這樣的想法,倘若找不到失主,就準備把錢捐出去。現在失主找到了,馬叔叔不要這筆錢。大家看這樣好不好,這筆錢就以兩位老人的名義捐給希望工程吧,多讓幾個孩子念點書,也算是兩位老人的功德。"眾人立刻鼓起了贊同的掌聲。

兩位老人的這一義舉又一次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轟動,帶起了一股為希望工程捐款的熱潮。關青沒想到自己一件尋找失主的小事,即引發了那么多人的愛心,感到很高興。

事情的結果讓關青和馬心遠都很高興,兩家人有了聯系,他倆也常打電話相互問候,嘮上幾句,彼此都挺開心。

最先發現父親變得愉快起來的是馬心遠的兒子。馬心遠自己住著一套房子,老伴兒去世后,一個人孤單單地落寞不已。兒子要接他跟自己住在一起,他不愿意去,說一個人住清靜。兒子無奈,只她把自己17歲的兒子派駐爺爺那里,和老人做伴兒。可一個孩子與一個老人之間是沒有多少共同語言的,孫子還得學習,極少有機會和爺爺嘮上幾句,馬心遠落寞依然。

馬心遠的兒子把父親的變化看在眼里,便有意撮合這一對老人。他把想法對兩個妹妹說了,兩個妹妹也是開明人,都說好。她們雖然認識關青時間不長,但覺得人家在事過多年之后還能想起尋找當年的失主,人品難覓,自己的父親如能和這樣的人在一起生活,肯定不會有什么差錯!

馬心遠的兒子又找到關青的大兒子,把心里話說了。關青的大兒子也覺得這件事可行,讓母親老來有個伴兒,能活得更充實。他和弟弟、妹妹商量,爽直的妹妹更為贊同:"馬叔是個大好人,媽和他生活在一起,沒錯!"關青的大兒子和馬心遠的兒子溝通了一下情況,決定分頭做雙方老人的工作。

馬心遠聽了這個消息,雖覺在兒女面前有點難為情,心中卻同意了。關青聽了這個消息,笑著說了句:"胡鬧。"便坐在那里不吱聲了,聽著兒女們的輪番勸說,再未表示反對。

關青大兒子覺得有把握了,在他的組織下,召來了雙方家庭的20多人,讓大家面對面地一起商討這件事。

關青的大兒子說:"這個主意是馬哥想出來的,我想想也覺得不錯。兩位老人歲數大了,兒女們成家立業了,都各有自己的一攤子事在忙著,對老人關心不夠,兩位老人如能相伴一起,互相間有個照應,咱們當兒女的看著也樂。"

馬心遠的兒子說:"來,咱們大家來舉手表決,同意兩位老人結婚的請舉手。"

刷地一下,齊整整地豎起一片手臂。

關青的女兒笑著把母親的手也舉了起來:"媽,你也同意!"惹來眾人一片笑聲。馬心遠的大女兒見狀,也把父親的手臂舉了起來。

馬心遠的兒子說:"好,全票通過!下面商量結婚事宜。"

兩位老人都不同意舉辦婚禮,說歲數這么大了,別弄那些花樣了。可兒女們說什么也不同意,而且還要為他們舉辦個新潮婚禮,于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篇5

2012年2月底,戴味私臨危受命調往貴州客專,擔任第四隧道架子隊隊長。當時的第四隧道架子隊管轄大路邊隧道、西瓦窯隧道和華嚴洞隧道,成為機械化公司現有最大的一個架子隊。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戴味私確定了“強協調、保安全、保質量、搶進度、出形象、控成本”六大“鐵腕”舉措。

一是強協調,構建工民一家。貴州是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很容易發生村民阻工的問題。為了有效消除隱形屏障,戴味私親自掛帥成立了協調小組,并于2012年2月至3月底這段時間親自進村了解當地民情,考察原來遺留下的問題,將問題一一記下來后進行各個擊破。由于工作到位,第四隧道架子隊所管轄的范圍內杜絕了村民阻工的狀況,確保了現場順利施工。

二是保安全,安全大于天。在戴味私主持下,隊里整章建制,先后建立《安全管理體制》《安全生產體系》《安全保證體系》等一系列保安全管理方案,用制度來管安全,用情感來促安全。他們在隊、作業班、組分級建立了安全負責制,明確責權利,層層簽訂安全包保責任狀,實行經濟掛鉤考核,堅持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生產例會制度、班前安全講話制度,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周、安全大檢查、大反思、大整治、安全警示教育等活動,形成了目標、任務、職責、權限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把安全管理的觸角延伸到安全生產的最前沿,實現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性的安全管理。

三是保質量,建不朽工程。從開工伊始,戴味私就制訂了具體的工程質量創優規劃,并分階段、分步驟抓緊落實。他們嚴格按照質量認證三項體系管理規范要求,健全完善了各項工程質量管理制度,細化工藝,將隧道開挖、立鋼架、噴漿、二襯澆筑等施工流程分開監督,將每個流程落實到人,各司其職,確保施工安全穩定受控。

四是搶進度,保障工班利益。說到“搶”進度,戴味私堅決反對盲目的“搶”,而是提倡有計劃、有保障的去“搶”。他所組織施工的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必須保持三個工作面,使工序優化到最佳、工效達到最大。難怪大路邊隧道工班長林恩文常說:“戴隊長來了,我們的思路也開闊了,效益也好了。”

五是出形象,造就體面工程。橋墩是典型的體面工程,橋墩在外面,表面是否光滑、是否有蜂窩麻面、是否有質量問題,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就直接關系到澆筑過程中的細節問題,這是檢驗一個隊伍實力的重要指標。戴味私狠抓施工細節,從無放過任何瑕疵,對于發現的問題,逐級下發整改通知書,全程跟蹤整改;同時,細化工藝措施,全程打造信得過工程。

六是控成本,確保效益最大化。從架子隊進場伊始,戴味私除制訂了工費合同、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外,還重點加大執行力度,讓規范的執行成為開源節流的有效途徑。隊里制訂了以培養和引進并舉的架子隊骨干隊伍建設方案,大力實施培訓工程,特別針對一線員工采取一系列強化培訓措施,使廣大員工行有方向、干有水準,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浪費與不良施工。

篇6

在一個和諧的小村莊里,有一戶人家養了一頭豬和牛,牛在田地里十分勤奮,沒日沒夜的干活。可是,那頭豬很懶惰,每天不是吃就是睡,好像它的生活就是這兩個字組成的。生活一直這么持續的,過了好幾年,牛越來越老,豬也越來越懶惰。終于,有一天,年老的牛找到了豬,對它說:“豬啊,你為什么越來越懶惰呢?”豬一見是牛,就不耐煩的說:“去去去,關你什么事?”牛勸說它:“豬啊,我現在老了,天底下什么事我也見過,你這樣下去,遲早會出事啊!我這是提醒你啊!”豬聽了,哈哈大笑的說:“我的‘牛爺爺’啊,你怎么這么多管閑事呢?就算我有什么三長兩短,我也在你之后。哈哈哈哈……”牛不死心,又對豬說:“你知道嗎?俗話說的好啊,‘人怕出名豬怕壯’,你在這樣,遲早會出事。”豬生氣的說:“你這個老不死的,竟然敢說我,看我宰了你。”牛見還勸說不了豬,就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就走了。終于,這可怕的一天終于到來了,這戶家的農夫來到了養豬場,豬還以為他是來給我弄吃的,結果,農夫卻是拿著把菜刀,說:“豬啊,我現在要殺了你。”豬聽了,大聲的吼叫著,他現在終于知道,聽牛的話該多好啊!

牛知道后,對豬嘆了口氣,說:“誰叫你不聽老人言呢?”

揭西縣河婆街道后埔小學六年級:張雨原

篇7

“哦,好好。”我馬上答道,將剛剛看的《英雄凱撒》放到枕頭下面,很快躺在了床上。但是我可是睡不著,凱撒就要被七個密謀已久的野心家殘害,這個時候豈是可以睡覺的。

媽媽走出了我的房間,把門關上了,聽聲音是去睡覺了。我馬上從枕頭下面抽出了這本書,繼續看下去。心想著反正明天周日晚起一點沒事。

我繼續看著這本書,不知這位羅馬的英雄怎么樣了。當看到凱撒毫無防備的走進議事大廳的時候,我的心馬上就揪了起來,“站在凱撒身后的凱斯卡取出短劍,猛地撞到凱撒,用短劍狠狠刺了凱撒胸口一劍。”這個可惡的陰險家,竟然這樣對待這個羅馬帝國的英雄!我繼續向下看,凱撒的身上又挨了好幾劍,我的心好像也挨了這幾劍,“凱撒傷心的叫了一聲,身體晃了幾晃,倒了下去。”

啊,凱撒死了!竟就這般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我拿著書的手一軟,“啪”,書掉到了地上,我潸然淚下。

“別看了,快睡!”不知什么時候,媽媽推開了門。

我默默的躺下,關上了燈,我愈想愈傷心,含淚而眠。

第二天,醒來之后,我不甘心一代無私的英雄就這樣死去,我撿起了掉在地上的《英雄凱撒》,繼續讀了起來,凱撒死后,他的部下安東尼要給他報仇,我深深希望他可以成功,懷著另一份的希望我又開始讀了起來。

“你怎么起得這么早啊?”媽媽看著我說。我抬頭望了媽媽一眼,說:“看書啊!”媽媽搖了搖頭:“你這個書蟲,算了,看吧。”

我沒顧的上回答,繼續看了下去。我看的十分專心,媽媽加我去吃早飯,叫了我好幾遍,而我呢,愣是沒有聽見。最后媽媽走到了我的面前,近乎于吼叫的對我說:“吃!飯!去!”我一下子就被嚇到了,雷劈一樣的站起來,雖然現在很餓,但是食物的誘惑可是沒有書的誘惑能力大的,我看著一臉嚴肅的媽媽,乞求道:“再看二十分鐘,好不好,求您了!”

在我幾經乞求下,媽媽給了我20分鐘,看到了安東尼領兵找到了當時的那七個害死凱撒的陰險家,就要于他們決戰的時候,我心中興奮極了,我祝愿他們可以手刃這些可惡的人。

但是二十分鐘根本不夠看完的,媽媽給下了最終通牒,我只得去吃早飯,我少有的狼吞虎咽,仿佛有心頭大恨似的消滅面前的早飯,以至于對面喝湯的媽媽差一點嗆到。

“我吃飽了!”我大叫一聲,離開了飯桌,繼續抓起了《英雄凱撒》讀了下去。

當野心家凱歇斯看到大事不妙自殺的時候,我是那樣的興奮,這個幕后主使終于死掉了,凱撒的仇也報了。七個野心家先后死去,真是大快人心!

但那個被野心家凱歇斯操縱的勃魯托斯也自殺了,這個高尚的人刺殺凱撒是被小人蒙住了雙眼,他的死真是不是值得啊。

篇8

豬肋排是排骨。排骨,在中國通常特指的是豬的肋骨和脊椎骨,是烹飪菜肴的一種代加工的食材。因中國食用肉以豬肉占比更大,也是中國人飲食結構導致。如:紅燒排骨,是一道中國家常菜。同時排骨也可以泛指豬、牛、羊等動物去皮后剩下的肋骨和脊椎骨。

一般來說,提到排骨,指的都是豬排骨。豬排骨味道鮮美,也不會太過油膩。豬排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小排是指豬腹腔靠近肚腩部分的排骨,上邊是肋排和子排,小排的肉層比較厚,并帶有白色軟骨。適合蒸、炸、烤,但是要剁小塊。子排是指腹腔連接背脊的部位,下方是五花肉,片下的排骨長達30厘米,呈三角形斜切片狀。子排的肉層很厚,隔著一層薄油還連了一塊五花肉,油脂豐厚,肉質是所有排骨中最嫩的,適用于多種烹調方法和口味,只是口感略顯油膩。適合炸、烤、紅燒,長度以5至7厘米為宜。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2、歲滿,似無驚濤駭浪之舉,非風平浪靜,偶生事端,亦心力交瘁,尤為不堪。

3、一笑升沉休問天,贊房贏得日高眠。五湖浪透門前港,何不乘風穩放船。

4、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5、歡樂過新年,煙花燦九天。金龍騰玉宇,六出好耘田。

6、東風一到百花妍,短聚惜別赴程前。普天同慶再相會,佳肴美酒夜不眠。

7、一歲新來一歲除,幾家歡喜幾家哭。少人千萬豪宅臥,多數三間陋舍居。金玉滿堂誰不喜,平安永伴我長愉。此心只愿無災難,幸福相隨樂有余。

8、恭迎祥瑞金牛年,祝福美好滿心間。大愛無疆彩云翩,家家歡舞笑開顏。新春喜迎新氣象,年終歲尾財富旺。幸在盛世揚風帆,福滿人間艷陽天。快逸美甜身康健,樂享萬年繡錦篇。

9、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篇10

諸骨是一個醫學名詞,多見于X片報告中,但是“諸骨”并不是某塊骨頭的名稱,而是和我們平常所說的“諸位”一個說法,指的是在X片中能看到多處骨質疏松的意思。

骨質疏松即骨質疏松癥,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骨質疏松癥可發生于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為特征。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