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范文

時間:2023-03-20 10:05: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家鄉的風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家鄉的風俗

篇1

我的老家在廣東肇慶,那里的過年是非常隆重和有氣氛的,只是現在不可以放鞭炮了,現在的人也不包角仔和裹蒸粽了,這些東西滿街都有得賣,這個真是完全沒有了過年的氣氛.

首先,快過年了,還離春節一個月呢,家家就開始了辦年貨,全家人都買新衣服,買糖果、桔仔、水仙頭等,還有買好面粉、花生、綠豆等.最好玩的就是家家都包角仔和包裹蒸粽(這個是肇慶特產),提前預約人手,一般都有十幾個人一起包.就講我吧,一個月都排滿了期,白天和晚上都約好了去哪家哪家包,我也好樂意去,因為有得吃嘛,自己親手包的,做個記號,一會就可以找回自己的作品吃,因為一班人在包,屋主就會一邊在油窩里炸,哈~~.試食嘛.裹蒸粽就要放在自己用磚頭在路邊搞起一個大灶,用一個或二個大窩或大水缸煮裹蒸粽,要煮12個小時才行,不能斷火,好多人都要守到天亮呢.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隔一星期就要回煮一次,不然就會發莓. 小荷白云飄飄網

街上的行人多起來了,熱鬧起來了,特別是陰歷二、五、八是墟日,那種景象真是讓人開心,街上的彩燈、彩花、燈籠、紅旗全都掛出來,小孩子開始叫爸媽買好鞭炮煙花等著過年,有些小孩子已等不及,晚上出來放鞭炮煙花啦……..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團年飯,吃完飯后就把長鞭炮掛起來,一到零點,家家戶戶都準時放長鞭炮,代表開始過年,那時候的夜晚真的象打仗一樣,”辟辟啪啪”聲,感覺整個城市都震耳欲聾.過年日子是不準掃地和不準說不吉利的話,大人也不準罵小孩子,這個要到開了年才行,開年每家都不同,日子可以在年初二、四、六都行.放完長鞭炮家家戶戶都出去走大運,就是圍著城里走一圈子,不準走回頭路,呵呵…..那時候的人多得不得了,鞭炮煙花滿街都是,還有一些人就拿鞭炮煙花你扔我,我扔你,全都笑哈哈的,好開心.走完大運就回家或者跟朋友去玩,小孩子更是放鞭炮煙花一直到天亮,大多數人都不會睡覺的.大年初一早上,家里就要煮粉絲和湯圓吃,吃完就去街上玩,到公園玩,初二以后都是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看到大人就要利是,那邊收到利是那邊就跑去買鞭炮煙花玩.

在過年一個月里,每天都有鞭炮聲,開心的景象到處可見,天天都還在過年一樣,讓我想起都回味無窮,那時的好玩和開心,現在已感受不到了,今年北京已開始限期開放放鞭炮煙花了,不知什么時候全中國都可以放呢?我想為了挽回往日的中國過年氣氛,可以放鞭炮煙花的日子不長啦

篇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又一個過年到了,每一個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地回到自己的老家過年。在我們的家鄉——磐安,還有一項祭祖的活動,更是千門萬戶都要舉行的一種民風民俗。

在我國,祭祖的方式有許許多多種,有的以一個村為一個團體一起去,有的以同一種姓氏為一個團體一起去,還有的以一個家族為一個團體一起去。只要到了該祭祖的日子,大家就會聚集起來,到村里的某個地方祭祖,但我們的家鄉祭祖的方式卻與眾不同。

大年三十,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鄉,家家戶戶都是自己祭的,只要吃完了午飯,就會開始做許多的事情。首先是,在自己家祭祖,因為祭祖都是以近到遠的。所以先是在家里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叫進來,讓他們坐在椅子上,然后,奶奶把他們愛吃的豬頭肉,豆腐等,放在桌子上,奶奶說這是給玉皇大帝吃的。等他們吃好以后,就好了!”他們吃完后,奶奶便拿出了香,把香點燃后,給了我三根,我說:“為什么不給我六根呢?”單純的我以為有六根就來年六六六大吉利了。此時此刻,在一旁的嬸嬸說了一句:“雙數不吉利,大妞!”我當時感到很不解,但我也沒多說什么。

不一會兒,家里的祭祖完畢了。接著是去祭我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了,在那之間,我和奶奶折了許許多多的金元寶,折著折著,我便鬧了笑話,我莫名其妙的折了一艘小船。我媽媽還笑著說:“你要是給他們送去一艘船,去海的世界游玩嗎?”接著是一陣哄堂大笑,頓時我的臉就紅了。祭奠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和之前的大不相同,因為他們的“家”在山上,我們要走幾千米才走到哪里,沒有瓜果只有錢。媽媽說;“只要有錢!他們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所以就沒帶了。走啊、走啊,終于到了,我們一家的祭祖活動也馬上結束了。

這次的祭祖活動讓我回味無窮,它既讓我知道了家鄉的祭祖活動的方式,又讓我吃到了美味!

篇3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后。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后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

篇4

關鍵詞:電網項目;模糊分析;造價風險;風險管理

近年來江蘇地區電網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目前已經建設輸電線路8.5萬千米,每年新開工輸電線路約2800千米。已經建設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2943座,每年新開工變電容量約2500千伏安。隨著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電網項目建設的水平和要求越來越高。“十三五”期間是我國能源電力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十三五”電網規劃和電力建設主管部門要求要提高電力投資的效率,滿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電力需求。在這一背景下,全面提高成本計劃的科學性,有效防控電網項目造價風險,有效提高投資效益成為新的課題。

一、研究綜述

近年來電網項目造價風險管控越來越受到行業和學術界的重視。2011年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逐漸應用到電網項目的招投標和結算之中,市場化因素更加明顯。限額設計、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和全壽命期造價管控有效降低了電網項目概算超可研、預算超概算、結算超預算的風險。鐘波等(2004)統計了電網項目的風險因素和管理問題,提出了電力建設項目的風險管理策略①。安磊等(2014)結合故障樹法對電網項目的建設風險進行量化和評估②。謝傳勝等(2001)通過風險識別、風險指標體系構建和風險評估,系統地分析了電力項目風險③。劉超等(2006)對水電工程造價進行了評估和預測,研究風險大小對水電項目造價的影響程度④。章昀玥等(2016)建立了電網工程造價風險評估體系,分析了引起電網項目造價偏差的影響因素⑤。雷碧濤(2007)等采用了模糊分析法研究了不同風險對公路工程的影響程度⑥。

二、電網項目造價特點

電網項目主要由變電項目、送電線路項目和通信項目組成,包括建筑工程、電氣安裝、設備調試、通信工程和系統啟動調試等多個子項。電網項目造價特點決定了電網項目的風險識別和評估。超高壓變電項目建設的標準工期一般是13—15個月,造價管理主體多樣,有電力主管部門,還有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材料供應單位等參與主體。投資能夠達到幾個億,工程可能跨越幾個省份的不同地形和地貌,建設的技術要求很高。電網項目造價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造價管理環節傳遞性

為確保電網項目建設工程造價管控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保證工程造價在每個階段的可控性,電網項目造價管理要經過決策設計階段、招標采購階段、建設施工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等十幾個造價管控環節。不同的管控環節有不同的管理規范和工作要求,也面臨了不同的造價管控風險。不同階段的管理要求具有傳遞性,造價管控風險也會相互影響。

(二)造價管理控制動態性

電網項目造價控制要經過可研估算、初步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施工結算和竣工決算等主要階段。同時會受到技術方案變化、設計變更、招標工程量清單開列不準確和現場簽證等因素的影響,造價管理控制具有動態性。

三、電網項目工程造價風險等級評估

按照風險大小將電網項目造價風險等級劃分為四級,分別為:低風險、一般風險、較高風險和高風險。電網項目造價風險一般發生在決策設計階段、招標采購階段、建設施工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的各個環節,按照電網項目風險等級內涵、接受準則和電網項目造價風險矩陣,通過對參與過電網項目造價風險管控的專家進行訪談和發放問卷調研,對江蘇地區2012年以來投產的220千伏新安至邢柏線路工程等41個輸電線路項目和江蘇天目湖500千伏變電站擴建主變工程等45個變電站項目進行造價風險管控情況分析,采用模糊數學理論對問卷數據進行處理,通過整理、匯總,對電網項目工程造價風險等級進行評估.

四、電網項目造價風險影響因素分析

電網項目造價風險等級為高風險和較高風險的主要是在初步設計、編制結算書、審批施工結算、編報結算報告和項目結算監督階段。所對應的主要風險因素是初步設計概算結余率過高、重大工程變化未履行手續、簽證內容不合理承擔施工單位費用、土建工作量確認不真實、材料認質認價不規范、物資領退料環節不規范。

(一)初步設計概算結余率過高和重大工程變化未履行手續

初步設計概算結余率過高一方面是按規定增值稅不計入項目實際投資等政策因素導致。另一方面是因為招標設計費用結余、工期縮短產生的建設期貸款利息結余和勘察設計深度及質量不足導致概算過高等技術和管理因素導致。在施工過程中,項目建設管理人員對現場實際情況不了解,現場管理不到位,完全依賴施工單位和現場監理人員對變更設計的審核把關,對招標情況與實際施工情況疏于核對,導致設計變更要求形同虛設,對應該履行設計變更手續的未履行審核手續,多支付施工單位費用,從而導致重大的電網項目造價風險。

(二)簽證內容不合理、項目建設管理人員未對現場及招投標合同進行確認,直接簽署意見

對施工合同、施工工藝不熟悉,對理由不充分、不成立的項目準予簽證。簽證辦理時間和周期過長,給承辦人和利害關系人暗箱操作留下隱患。為規避一些工程方面難以處理費用的處理,或者規避一些復雜費用處理程序,采取違規變通形式進行虛假簽證。甚至與施工單位串通,認可不合理簽證或虛報的工程量,為施工單位謀取非法利益。

(三)實際工作量和損耗

如土建工作量確認不真實。對于涉及工程造價的隱蔽工程,施工方更愿意繞開相關管理程序,以聯系單、圖紙會審、會議紀要、竣工圖的形式,作為辦理竣工結算的依據。若現場管理不到位,極易失實造成重大損失和造價風險。材料認質認價不規范。認價形式不規范,未詳細說明品牌、規格等能夠確定價格的關鍵信息。對非暫定價材料進行重新認價。可以套定額確定綜合單價的,以獨立費的形式進行了認價。材料認價粗放,價格高于同期信息價等因素導致電網項目造價風險。物資領退料環節不規范。電網項目,特別是輸電線路工程物資計劃上報不準確,結余物資通過其余多個工程中轉、領用、報廢,導致了造價風險的存在。

五、電網項目造價風險管控措施

(一)初步設計概算結余率管控

電網項目投資規模大、建設工期長、社會影響面大、建設面臨復雜多變的環境和各種不確定因素,應適度考慮預度。為有效降低工程投資結余率,合理控制工程造價,提高投資效率,造價管理工作應向兩端延伸。一是要深入研究,參與確定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編制,最大化利用往年建設管理經驗,配合新建變電站站址、線路路徑方案優化比選,為費用預估提供合理化建議,減少工程估算與實際投資偏差。二是落實初步設計管理要求,發揮勘察設計質量、監理質量的后評估成效,實現初步設計達到施工圖深度,避免在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產生重大方案調整,減少工程概算與實際投資產生重大偏差的可能性。

(二)重大工程變化造價管控

重大工程變化造價管控應加強重大工程變更的審核審批,認真判斷責任歸屬,嚴格區分業主單位工程質量提升而變更、施工單位因不平衡報價后企圖多結算費用而提出變更和設計深度不夠而提出變更等情形,切實控制重大變更和工程造價風險。項目建設管理人員要加強對招標工程量審核管理,對于安全質量要求以及其他工程管理要求在招標工程量審核時予以添加,對需要設計變更的嚴格履行設計變更手續,對設計變更規范性嚴格把關。

(三)現場簽證管控

一是簽證時認真核對招投標文件和合同規定,投標人已報價費用和應該考慮的項目措施費不應簽證,并做好核對記錄,加強技經人員對簽證流程把關審核力度。二是正確判斷發承包雙方責任,加強業務學習,應由施工方負責的費用不予簽證。三是將變更簽證申報的真實性、準確性納入履約考核,在合同條款中增加對施工單位變更簽證存在虛報、假報等行為的經濟處罰條款。四是對設計變更簽證事項實行“事前審批、一項一簽、一事一單”原則,杜絕事后補簽。

(四)實際工作量和損耗管控

對土建工作量要確認管控。電網項目管理中參建各方要認真履行職責,牽涉重大造價調整的隱蔽工程,相關的會議紀要、聯系單、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等,均應嚴格管理程序,確保隱蔽結算內容可控、有序、真實。重大簽證工程量需附圖并注明尺寸、標高,并應具有計算過程,附影像等支撐材料,簽證附件作為計量依據,要有參建四方會簽確認。對材料認質認價要管控。在材料認質認價方面建立規范的認價流程,完善認價機制,充分利用市場詢價、比價等手段,公開、公平、合理地確定材料價格,有效控制工程造價,防范電網項目造價風險。對物資領退料要管控。一是在每個工程建設過程及最終投產時對物資上報計劃及結余進行對比并形成分析文件臺賬,對上報物資結余較大的進行詳細分析,并查明原因。二是嚴格物資計劃填報要求,確保計劃準確。三是開展每批次物資計劃內審、外審情況的管控,通過審查減少物資領退料風險。四是加強對設計深度的管理,有效控制物資結余量偏差。電網項目工程造價風險可能出現在決策設計階段、招標采購階段、建設施工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的十三個造價風險環節。本文通過電網項目造價風險矩陣建立和訪談調研,采用模糊數學理論對問卷數據進行處理,對電網項目工程造價風險等級評估,明確了初步設計、編制結算書、審批施工結算、編報結算報告和項目結算監督階段的較高風險等級。

結合

電網項目造價管控實踐分析初步設計概算結余率過高、重大工程變化未履行手續、簽證內容不合理承擔施工單位費用、土建工作量確認不真實、材料認質認價不規范、物資領退料環節不規范的造價風險因素,并提出電網項目造價風險管控措施,能夠有效管控電網項目工程造價風險,有助于江蘇地區“十三五”期間電力投資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注釋:

①鐘波.基于軟計算理論的電力系統可靠性評估模型與算法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4.

②趙志剛.基于網絡分析的電網工程項目風險評估方法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4.

③謝傳勝,侯文甜.基于列和求逆的電力工程項目風險模糊評價[J].北京:科技和產業,2001.

④劉超,吳相林.基于風險評估的水電工程造價預測模型研究[J].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6.

篇5

關鍵詞:風險控制;素質;身心;安全

汽車駕駛員是一個特殊的職業,作為一個稱職的駕駛員,不但要掌握熟練的駕駛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同時還具備與現代交通和行車安全有關的各種知識,才能適應現代交通的需要。在行車事故中,造成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車況、道路、交通環境、氣候及駕駛員等;而與駕駛員有關的有:駕駛員的心理及精神狀態、身體生理狀況、駕駛操作技術等。駕駛員只有認識和掌握這些有關的行車知識和客觀規律,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一、駕駛員心理素質與行車安全的關系

汽車駕駛員的心理過程和個性特征,對行車安全有重大的影響。駕駛員的心理現象概略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特征兩方面。

(一)駕駛員的心理過程

心理過程分為認識、情感和意志三過程。

1.認識過程

駕駛員的認識過程包括駕駛員在認識駕駛汽車和交通情況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各種心理現象,如在駕車時“看”到道路上的情況,“聽”到發動機工作聲音,“接觸”到各操縱機件,“記住”了操作要領,通過“思考”,掌握了交通參與物的內在聯系等,這些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現象就是駕駛員的認識過程。駕駛員的感知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判斷是否準確和操作是否恰當。因此駕駛員的認識過程,對安全行車十分重要。

2.駕駛員的情感過程

駕駛員的情緒和情感對安全行車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情感和情緒往往能使駕駛員自覺地保持最佳的安全行車狀態,能正確、果斷地處理情況,保持良好的駕駛道德,自覺遵守國家的交通法規和道路交通秩序,安全禮讓,處處把方便讓給別人,努力掌握安全行車規律,達到安全行車。而具有不良情感的駕駛員,情緒易波動,以感情代替理智,忽視法規,開英雄車、賭氣車,增加了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3.駕駛員的意志

在行車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智力和毅力,克服各種困難,處理好復雜的交通情況,達到安全行車的目的,這就是駕駛員的意志過程。優秀的駕駛員應具有明確的安全行車目的,遇緊急情況時,能果斷迅速地進行處理,有較強的自制能力。執行任務時,始終保持情緒飽滿,自覺地克服困難,進一步磨煉意志。所以駕駛員的意志過程,是駕駛員安全行車的內在動力。

4.駕駛員的注意

駕駛員在行駛中要集中思想把注意力放在與安全行車有關的事物上來,同時還要進行注意的分配和轉移、因為行車中情況錯綜復雜,外界大量的信息需要引起注意,同時兼顧各個方面,并能隨時調整,將注意集中到新的目標上去。所以,要求駕駛員要能夠很好地將注意集中,同時又能合理分配注意。

(二)駕駛員的個性心理

由于每個駕駛員在世界觀、興趣、需求、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所以個性心理存在很大的差異,造成了對客觀事物的看法和思維方式的不同。經研究發現性格怪僻、急躁、抑郁的人,遇事缺乏控制能力,容易發生事故,而性格開朗,情緒穩定,責任心強的人,行車較安全。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便相對穩定,但經過教育與自我修養,性格也是可以改變的,駕駛員應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改正不足的一面,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良的駕駛員。

二、駕駛員身體狀況與行車安全的關系

駕駛員除了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熟練的駕駛技能外,還必須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頭腦、靈敏的反應和健康的體質,才能保證行車安全。而過度疲勞、疾病引起神志模糊等,將導致事故的發生。

(一)疲勞

疲勞是指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產生了生理、心理機能失調,使駕駛操縱能力降低的現象。

1.疲勞的原因

駕駛員疲勞的主要原因有:患有疾病或身體狀況不佳;睡眠不足或長時間連續駕駛;交通道路環境和工作環境較差、心情緊張等。

2.疲勞對安全的影響

疲勞會使駕駛員感覺機能減弱,視力下降,反應遲鈍,判斷失誤,操作準確性降低,動作的協調性遭到破壞,極易造成交通事故,嚴重地危害行車安全。對此,駕駛員應提高警惕,杜絕疲勞駕駛的現象發生。

(二)疾病及藥物對駕駛員的影響

駕駛員患有一般疾病時應及時治療,以免因身體不適出現疲勞,以致影響行車安全。如果患有妨礙安全行車的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病以及臨時性高燒、腹瀉等,應停止開車。

有些疾病雖不直接影響駕駛工作,但服用的藥物。有些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如服用感冒類、鎮定、催眠、麻醉等類藥物,會使駕駛員感到乏力、困倦,甚至睡眠而危及行車安全。因此,在服用這些影響駕駛員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時,應慎用或少用,發現異狀,立即停車。

篇6

摘 要 通過改變全身性沖擊振動過程當中受試者的負荷重量,探討在不同負重條件下沖擊振動加速度峰值在下肢的傳遞特點以及下肢不同肌群的神經肌肉激活特征。在0%BW負重組與 20%BW、30%BW負重組之間,D膝-腰差異具有顯著性,其p值分別為0.048、0.013。腓腸肌、股內側肌、股直肌、股外側肌、股二頭肌標準化積分肌電0%BW負重組與30%BW負重組之間差異具有顯著性。研究結論:(1)接受振動刺激的過程中,大腿肌群及小腿腓腸肌的活動狀態,隨負重量的增加而增大。(2)隨著負重量的增加,接受振動刺激的過程中,振動在下肢膝關節至腰部的衰減量增大。(3)膝關節是對沖擊力衰減緩沖的主要關節,踝關節有一定的衰減緩沖作用,但不是非常明顯。

關鍵詞 沖擊振動 振動傳遞 肌電活動 膝關節角度 峰值加速度

全身振動訓練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一種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下肢的力量,這點已得到普遍的認可。Schwarzer以站姿進行垂直方向的振動訓練,每周3次,每次以最大力量的60%完成12次,振動頻率為10~24Hz,振幅為6mm,結果發現,最大力量增加了40%。M. Roelants等對普通女性進行24周全身振動力量訓練,發現實驗組的膝伸肌力量比參照組有顯著性的增長。許以誠等人用振動力量訓練器對上海女子手球隊發展手臂力量時,發現在進行主動肌振動力量練習時,中樞神經系統募集運動單位增多,使對抗肌也得到發展。危小焰等通過對雅典奧運會集訓的部分舉重運動員進行嘗試性訓練,與參照組對比發現振動力量訓練可以較快地增長肌肉的最大力量。以提高下肢力量為目的振動訓練中,負荷重量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不同的負重條件下,受重力的影響,肌肉的活動狀態不同。而肌肉的活動狀態是影響振動刺激在人體傳遞的一個重要因素。Wakeling and Nigg的研究發現下肢軟組織的固有頻率和阻尼系數均隨肌肉力量的變化而變化。James M發現股二頭肌和腓腸肌外側肌電活動的增加使下肢對振動的傳遞衰減增大。同時他還發現在行走和跑步中,肌肉活性的增加可以用來增大下肢軟組織對下肢所受到的地面沖擊的衰減。在接受全身振動訓練時,受試者負荷不同的重量,下肢肌群的活動狀態不同,這會影響到振動在下肢的傳遞并最終影響到訓練的效果。同時下肢對振動刺激的衰減狀況會影響到振動對腹部,顱骨等上肢體的沖擊,而過度的沖擊會造成人體的不適。所以說研究在全身振動訓練中振動刺激在下肢的傳遞特點是有意義的。本研究試圖通過在不同的負重條件下,使受試者保持下肢關節在一個穩定角度,施加相同的振動刺激來觀察在不同負重條件下沖擊振動在下肢的傳遞衰減特點以及下肢不同肌群的神經肌肉激活特征。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擇上海體育學院16名二、三年級男性大學生為實驗對象。所有受試者自愿參加本實驗,均無下肢關節損傷史,近期(一月)沒有肌肉拉傷及關節扭傷,無其他心血管疾病,并且對實驗過程和對身體影響知情。實驗前記錄受試者的身高,體重。參與本次實驗的受試者的基本信息:年齡、身高、體重等信息見表1

二、試驗方法

(一)表面肌電(EMG)的采集

試驗采用德國biovision16導多功能運動生物電采集和分析系統采集表面肌電。被測肌群為:左腿脛骨前肌(TA)、內側腓腸肌(TS)、股直肌(RF)、股內側肌(VM)、股外側肌(VL)、股二頭肌(BF)。

1.貼肌電片的粘貼

首先,去除相應皮膚表面的毛發,用砂紙進行打磨相應皮膚,去除角質層,用75%的酒精擦拭進行去脂。將直徑為10mm的表面肌電片(Ag-AgCl)固定在所選定肌肉的肌腹中心位置,電極間距為25mm。用醫用膠帶固定放大器,用醫用襯底紗布包繞肌電片進行固定。肌電采樣頻率為1000hz。

2.MVC測試

采集受試者肌肉最大等長收縮時的表面肌電信號,每塊肌肉的采集時間為5s,重復測試三次,間隔為1min。

(二)加速度信號的采集

試驗采用美國Endevco公司生產的三維加速度計四個量程為(-10~+10g),加速度傳感器放置的位置分別為振動臺臺面(Platform P)、左側外踝(ankle A)、左腿膝關節中點(knee K)、第四腰椎(lumbar L)。先用雙面膠將加速度傳感固定在皮膚表面上,保持z軸豎直向上,再用關節止痛膏在外面固定,最后再用醫用膠帶進行纏繞固定。加速度計的采樣頻率為2000hz。

(三)振動實驗

根據研究目的,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本研究中受試者所負荷的重量分為0%BW(bodyweight)、10%BW、20%BW、30%BW四個負重量級。實驗采用蘇州實驗儀器總廠生產制造的DY-600電動振動試驗系統進行沖擊振動試驗。試驗中受試者站立于振動臺上,雙腳與肩同寬,每人以隨機的方式分別接受四個級別負重的沖擊振動試驗。為了控制實驗條件,所有受試者統一著某品牌平板鞋。實驗過程中,為了緩解振動所引起的不適反應,要求受試者在接受振動過程中膝關節角度保持120°,上身保持豎直。每個負荷級別接受的振動沖擊波形為三角波,脈沖時間為20ms,振幅為51mm,峰值加速度控在4g,脈沖次數為10次。

三、實驗結果

實驗數據采用Spss 17.0進行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對4個負重級別的數據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顯著水平P=0.05。

(一)表面肌電結果

通過Dasylab 8.0軟件對采集到的肌電信號進行分析。找到并截取10次沖擊振動中與所選加速度信號相對應的肌電信號,截取長度為1024個點(持續時間為1024ms),對肌電信號進行濾波、全波整流。計算截取段肌電的積分肌電(IEMG)。用每塊肌肉做功能測試使的積分肌電,對振動試驗中的各塊肌肉的積分肌電進行標準化處理。計算公式如下:

標準化積分肌電(%)=積分肌電/MVC測試積分肌電*100%

表2 被測肌肉在不同負重條件下接受振動刺激的標準化積分肌電(n=16)

測試肌肉 0%BW 10%BW 20%BW 30%BW

脛骨前肌 97.33±22.38 92.30±27.37 90.43±25.76 90.83±26.49

腓腸肌 71.13±18.29 79.71±19.46 88.31±19.74 87.42±17.89

股內側肌 72.20±13.32 79.69±16.50 82.29±21.21 88.53±18.21

股直肌 73.99±12.94 89.85±30.50 99.47±47.91 101.95±46.52

股外側肌 73.91±13.60 74.63±17.09 83.39±20.59 86.99±14.17

股二頭肌 67.69±20.23 82.17±20.60 84.95±23.83 94.41±38.75

結果顯示脛骨前肌標準化積分肌電四個組之間未表現出顯著地差異性(表2)。腓腸肌標準化積分肌電0%BW負重組與20%BW、30%BW負重組之間均表現出顯著的差異性,p值分別為0.017、0.021。股直肌、股外側肌標準化積分肌電0%BW負重組與30%BW負重組之間差異具有顯著性,p值分別為0.044、0.046。股內側、股二頭肌肌標準化積分肌電0%BW負重組與30%BW負重組之間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值分別為0.013、0.009。其他各組之間差異不具有顯著性。

(二)加速度數據分析

利用美國National Instruments 公司開發的LabVIEW數據采集分析系統,對采集的加速度信號進行分析。從十次沖擊中選取信號最穩定且臺面峰值加速度與預設的加速度值最接近的一次脈沖,提取計算數據中的振動臺臺面、左腳外踝、膝關節中心和第四腰椎的沖擊波峰值加速度ap、aa、ak、am:

D臺-踝(%)= (aP-aa)/aP*100%

D踝-膝(%)= (aa-ak)/ap*100%

D膝-腰(%)= (am-ak)/ap*100%

剔除偏移平均數三倍標準差的實驗數據,按此標準有兩名受試者的數據被舍棄。

表3 下肢各段峰值加速度衰減百分比(n=14)

下肢各段 0%BW 10%BW 20%BW 30%BW

D臺-踝 13.563±7.5213 13.617±6.8076 13.576±5.9597 13.0361±5.5400

D踝-膝 17.317±7.2855 17.820±8.9601 17.868±7.8788 17.6637±8.0853

D膝-腰 36.03±11.2979 41.59±12.0051 44.687±9.0224 46.989±11.1025

統計結果顯示D臺-踝(振動臺臺面至踝關節處),D踝-膝(踝外側髁至膝關節處),四個組之間差異不具有顯著性(表3)。結果顯示D膝-腰(膝關節至第四腰椎處)0%BW負重組與 20%BW、30%BW負重組之間差異具有顯著性,其p值分別為0.048、0.013。

四、分析與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在不同的負重條件下接受全身振動刺激,腓腸肌、股內側肌、股直肌、股外側肌、股二頭肌表現出不同的活動狀態。導致這種差異性的原因一方面是隨著肩部負重量的增大,為了保持膝關節角度不變,下肢肌肉活動增強來抵抗重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振動的刺激下,肌肉的活動狀態更加強烈。振動刺激作為一種外予性刺激,能刺激肌肉的本體感受器,特別是初級肌梭傳入纖維末梢的興奮性,從而募集更多的運動單位參與活動,使肌肉活動增強。本研究中,受試者膝關節要求維持在120,股四頭肌肌群作為維持膝關節屈曲位的主動肌,一方面要抵抗重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受振動刺激的影響,其肌電活動在不同負重條件表現出顯著差異性。振動臺臺面對人體施加向上的沖擊時,膝關節有伸的趨勢,為了保持原位,股二頭肌作用增強。

在本研究中D膝-腰段的峰值加速度衰減量0%BW負重組與 20%BW、30%BW負重組之間均表現出顯著的差異性。這種結果與受試者所負荷的重量有關。本實驗中受試者以固定姿勢站立于振動臺面,雙足直接接受沖擊振動刺激。這種振動刺激在向頭部的傳遞過程中被衰減。這種衰減除受到振動刺激的頻率、振幅等振動參數的影響外,與機體自身的固有頻率、阻尼系數以及關節運動學特征也有關系。Lafortune MA的研究發現增加膝關節的屈曲角度可以明顯地減小身體有效的軸向剛度,增大振動在下肢的衰減。本研究中,所有實驗施加相同的振動刺激,受試者靜止站立,膝關節角度統一維持在120,這樣就使下肢關節的關節運動學參數為恒量。在本研究中不同負重組之間的振動衰減差異主要可認為機體自身的振動傳遞特性的變化引起的。人體下肢的組成主要包括骨骼、肌肉、皮膚等組織。有研究認為相對于軟組織,骨骼的彈性剛度較大且不易改變,對振動傳遞的衰減作用較小。肌肉、脂肪、皮膚等軟組織是影響振動衰減量的主要成分。其中Morgan DL認為對軟組織阻尼系數影響最大的兩種成分是肌腱和肌纖維激活橫橋的數目,振動過程中,能量能夠被肌腱和活化的橫橋吸收且釋放。本研究中,當受試者負荷較大的重量時,肌電測試結果表明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肌電活動明顯增大,這說明在較大負荷條件下,膝關節至腰椎段的肢體被激活的運動單位數目更多,被活化的肌纖維橫橋數目增多。另外在較大外負荷作用下被動緊張成分的緊張度更大,從而使該段肢體的阻尼系數增大,0%BW負重組與 20%BW、30%BW負重組之間D膝-腰值差異具有顯著性。這個結果與Wakeling 等人的研究一致。Wakeling and Nigg的研究發現下肢軟組織的固有頻率和阻尼系數均隨肌肉力量的變化而變化,且發現肌肉活性對阻尼的影響要大于對固有頻率影響。他發現肌肉力量增加,肌肉的結構發生變化,更多的橫橋被激活,軟組織阻尼系數增大。本研究中0%BW負重組與10 %BW、20%BW負重組與 30%BW 負重組之間的振動衰減沒有呈現出顯著地差異性,這可能是因為兩個組之間的負重量差異較小 ,沒有使下肢的振動傳遞特性明顯變化的原因。D臺-踝、D踝-膝值四個組之間差異不具有顯著性,這說明膝關節是下肢對沖擊力衰減緩沖的主要關節,踝關節具有一定的緩沖衰減作用,但不是非常明顯。

五、結論

(一)接受振動刺激的過程中,大腿肌群及小腿腓腸肌的活動狀態,隨負重量的增加而增大。

(二)隨著負重量的增加,接受振動刺激的過程中,振動在下肢膝關節至腰部的衰減量增大。

(三)振動沖擊在人體的自下而上的傳遞過程中,其加速度峰值的衰減主要出現在D膝-腰段。

因此,下肢對沖擊力衰減緩沖的主要關節是膝關節,踝關節具有一定的緩沖衰減作用,但不是非常明顯。

參考文獻:

[1] Judith Schwarzer. Vibrationskrafttraining. Leichtathletik konkret[J]. 1999.31:10-11.

[2] Jorn Ritteger. Acute Changes in Neuromuscular Excitability afte ExhaustiveWBV Exercise as Compared to Exhaustion by SquattingExercise[J]. Clinical Physical & Functional Imaging.2003.23:81-86.

[3] 許以誠等.振動與非振動力量練習時肌電圖變化的比較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4):54-61.

[4] 危小焰等.振動力量訓練對肌肉力量的影響研究[J].體育科研.2004.25(4):53-56.

[5] Wakeling, J.M., Nigg, B.M. Modification of soft tissue vibrations in the leg by muscular activity[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01a.90:412–420.

[6] James M. Wakelinga, Anna-Maria Liphardta. Muscle activity reduces soft-tissue resonance at heel-strike during walking[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03(36):1761–1769.

[7] JAMES M. WAKELING, BENNO M. NIGG. Modification of soft tissue vibrations in the leg by muscular activity[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01(90):412–420.

[8] 彭春政,危小焰.振動力量訓練的機制和作用效果的研究進展[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19(3):45-48.

[9] Lafortune, MA, Lake, M.J., Hennig, E.M.,. Differential shock transmission response of the human body to impact severity and lower limb posture[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1996(29):1531–1537.

[10] Lafortune MA, Henning EM, Lake MJ. Dominant role of interface over knee angle for cushioning impact loading and regulating initial leg stiffness[J]. J Biomech.1996 (29):1523–1529.

篇7

【關鍵字】護風圈;注塑變形;仿真

一、研究背景

護風圈是汽車發動機冷卻或者空調熱交換系統上的一個重要結構零件,一般情況下上面裝配有電機(有時是風扇離合器),以及換熱風扇。護風圈一般安裝在水箱或者散熱器上。

傳統的轎車上護風圈基本采用鈑金件,比較重且需要進行表面防腐處理等,成本也較高,振動時容易產生較大的噪音。目前新的轎車甚至包括卡車等車輛逐漸采用 塑料件來代替鈑金件。塑料件1.可以采用更為高效的注塑生產工藝;2.不需要表面處理即具備很好的耐蝕性能;3.因為材料本身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吸噪功能;4.輕,易集成,即可將其它的功能結構集成在護風圈上;5.綜合成本低。故使用塑料注塑件是目前護風圈的主流。

但是,為了提高風扇的換熱效果,護風圈一般設計得與水箱或散熱器外形基本一樣大小,同時中間因為要裝風扇和電機,不得不做成鏤空的形式,通過幾根撐桿進行支撐。由于這樣的結構,在成型后很容易因為材料各向異性、收縮的不均勻等產生內部應力的不均衡,從而導致較大的變形,使裝配、功能等受到影響。

本文以一款大眾化的轎車上使用的護風圈為例,通過mold flow仿真研究了不同的加強筋方式對變形以及生產效率的可能影響。

二、護風圈的設計及其它重要參數

護風圈因為面積比較大,在工作中要承受一定的熱和振動作用,故常常需要在表面上進行一些加強設計,通常的辦法是增加加強筋。圖1是一種工程中常見的加強方式,加強筋以規律的縱橫交叉方式分布于護風圈表面。圖2是根據結構力學的研究,將加強筋設計在蜂窩狀交叉的形式分布于護風圈的外表面。圖3與圖2所不同的是將蜂窩狀結構的加強筋分布在護內圈的內表。

為便于對比,三種護風圈在模擬的時候皆采用同一款材料RTP 0105 CC PP Glass fiber 30% CM3884,即30%長玻纖增強的PP材料。

模擬的網格劃分也采用基本相同的方法及參數,以期獲得最為可比的結果。

三、模擬結果及分析

從模擬分析的結果不難看出,三種不同加強的方式在X,Y,Z三個方向都有不小的變形,其中在內表作蜂窩結構加強的方式變形量最大。尤其在Z方向,變形量更大。而Z方向一是在發動機艙內受空間限制,不容許有大的變形,大的變形可能影響到護風圈與其它零件的相鄰關系,二是這個方向的變形可能使風扇與護風圈間的間隙過大或過小,要么是造成風的流失,效率降低,要么是造成風扇與護風圈間的安全間隙偏小,有可能造成工作中的碰擦等。故從這個模擬的結果來看,在內表進行蜂窩加強的方式完全不可取。另外兩種方式沒有明顯的差別,但是在Z方向,普通加強的方式變形要小0.5mm,同時結合充填時間來看,充填時間要少0.6S左右,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篇8

一、優秀傳統文化在文化育人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據筆者調查,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在文化育人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形式相對單一提到傳統文化教育,有人理解就是穿漢服或者誦讀國學,這種認識太過狹隘。兒女能不能給父母洗腳呢?肯定是能的,但是給父母洗腳更能培養學生對“孝”的認識嗎?或者說“孝”就只有洗腳這類行為表現嗎?我想這就是將“孝”文化的內容窄化了。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學生生活結合,創造更為廣闊的教育場域。2.學生缺乏實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歷經時代變遷最終沉淀下來的文化精髓,蘊含著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所以,實踐是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比如學習中國結制作、書法藝術等文化精華,這都需要學生動手實踐,但是當前文化育人中明顯缺乏實踐機會。3.缺乏現代意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育人,并不意味著事事泥古、回歸古代,而是應該古為今用,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精髓充分理解學習之后,用以指導現代化建設和學生新思維的養成,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思政素養。但是在當前的文化育人中,不少人缺乏這種現代化意識,教師教學傳統文化時停留在學習古代文化的層面或者簡單附著于愛國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層面,缺乏與國家發展新時期結合的內容,使得其文化育人的作用被削弱。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文化育人中的促進途徑

1.加強宣傳教育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工作,要讓學生從學習層面意識到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的重要性,確保相關宣傳報道能夠自上而下被宣傳和執行到位,讓學生能夠對于傳統文化的留存保持危機意識。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優美的校園育人環境,體現了一個學校文化的積淀和底蘊,不僅能對學生學習、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調劑作用,而且對學生規范行為習慣、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全面素質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可以在校園圍墻上設計制作關于傳統戲曲的宣傳版面和關于文字演變的宣傳版面,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2.改進教學方式道德與法治教材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感受家鄉文化,關心家鄉發展》中,第10課《我們當地的風俗》和第11課《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圍繞家鄉的風俗和民間藝術講述家鄉的傳統文化,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家鄉的優良風俗和令人驕傲的民間藝術,為家鄉的傳統文化自豪,從而保護、繼承、發展家鄉的傳統文化。為了更好地開展這兩課的教學,教師可以課前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關于“風俗”和“民間藝術”的調查,設計探究單,指向課堂學習的重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收集資料,為課堂互動打下堅實的基礎。課堂上,學生在活動“成長風俗談”中講出生風俗、滿月風俗,并用圖片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喜蛋、胎毛筆等。這些互動可以讓學生了解當地和成長相關的風俗,明白這些風俗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愿,是“愛幼”的體現。3.加強學生實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要避免單純的說教,應以學生為主,調動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課后拓展等環節,在各類活動中通過切身體驗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并自覺將其傳承下去。例如,在講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15課第三課時《大家一起過春節》時,我們可以積極營造節日氛圍,讓孩子們感受年味兒。我們可以把課本上的“提問環節”變成“展示環節”,讓孩子們回家搜集有關春節的習俗,并親自動手做一做,來到課堂上展示。有些學生發揮自己的書法特長,親手書寫春聯;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嘗試著自己包餃子;還有一些學生發揮美術特長,巧手制作出形狀各異的燈籠……大家把自己動手實踐的場景拍成照片帶到課堂進行展示,并分享自己對于年味兒的體會,進一步增強了對春節的理解與認識。4.豐富教學手段傳統思政教學多以說教為主,老師講得辛苦,學生聽得乏味,因此要增強教學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可以多采用小品、視頻教學、情景模擬、辯論賽、小組討論、學生表演等形式。這些教學形式一方面增強了教學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綜上所述,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發揮文化育人作用,是我國文化自信建設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踐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學生思政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盡管還存在著不足,但是只要加強宣傳教育、改變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實踐、增強教學的豐富性,就能夠有效提升文化育人的質量,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作者:趙曉蕾 單位:許昌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篇9

以家鄉的習俗為主題的作文范文有哪些?民俗風情源遠流長,民俗文化斑斕多姿,在燦爛的人類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六年級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最新六篇,歡迎大家查閱!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1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風俗和特色,我們順德也有不同的民風民俗。想知道嗎?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春節是廣東最重大的傳統節日。順德的春節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從農歷十二月中旬開始,家家戶戶就會去商場買過年的必需品,最少不了的就是紅瓜子、開心果、龍江煎堆等.

在臘月二十三的晚上,按照習俗是要送灶君上天,有的叫“謝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貢品一般都是一碗炒米,兩片片糖和一些水果。謝灶時用一個大盤子,裝著祭品去拜。

置鮮花是家家必置的。這時候,大家都會去迎春花市。迎春花市大多數是在農歷的12月28日至到除夕都會舉辦。到時候,數以千計的人都會去“行花街”。

到了除夕夜,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團圓飯。這一晚,比較大的孩子就會幫忙“拜神”。而小點的孩子就四處串門,跑去玩,大人做大人的,小孩做小孩的。到了11點,那更是小孩們的天下了。每個孩子都拿起挎包,跟著“大部隊”去派財神了。只要一聽到哪家在放鞭炮,我們就立刻尋著聲音趕緊去找。找到后大喊一聲“財神到!”大家就一窩蜂地跑進別人家里。一邊對人家說吉利的話,一邊給別人財神紙,別人就會給你一封紅包。據說家里來的孩子越多,今年就會財源滾滾。

到了年初一,早上大人們匆匆忙忙地煮齋。吃過齋后,便會有一些人來家里拜年,當人快要走時,我們主人家就會往別人的袋子里放慈姑和桔。初一至十五,親友或相識的人互相拜年時,已婚或年長者要給未婚者或小孩一封紅包。

到了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在一起聊天。過了元宵節,春節就大概結束了!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2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十堰也有許多傳統風俗,我最感興趣的是除夕守歲。

大年三十,全家圍在一起吃過團年飯后,就開始守歲了。我們先在房門上貼上倒著的“福”字,再換上新衣服到院子里發花炮,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五彩繽紛的花炮把天空裝扮得格外美麗,我想:“年”早就被嚇得永遠也不敢出來了。然后,我們全家圍在一起邊聊天邊吃零食邊看春節聯歡晚會,這一晚我可以放開肚子吃零食媽媽也不會說我,也不會催我去睡覺。快到十二點,聽到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起,我跟爸爸就到院子里點燃一長串紅紅的鞭炮。最后,回到屋里,媽媽已經煮好了胖乎乎的餃子,這時,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

除夕的“福”字,除夕的花炮,除夕的餃子……都是那么有趣,我愛家鄉有趣的風俗習慣。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3我的家鄉在淄博,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包粽子變成了過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粽子做法并不單一,有豆沙的,黑米的,紅棗的等,五花八門,在端午這一天,家家都會包各式各樣的粽子。

小時的回憶,爺爺摸著黑就會起床,忙前忙后,先用水把粽葉洗凈,晾干,再準備好糯米,洗凈放在一邊一會兒用,再拿出豆沙,紅棗,黑米放在一邊。等一切準備停當,我們就開始盼著爺爺的話了。

爺爺是一個比較守舊的人,定要等到十點十分--十全十美,而我們卻不敢頂撞爺爺,只好在一旁等候。

十點十分爺爺一起身,我們就來桌前,爺爺可是一個包粽子老手了,他一拿,一盛,一放,一包,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爺爺一邊包,一遍不一會兒,一筐粽子就包好了,而我呢,卻把米搞得一身,好不容易包好了一個,一拿,米像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一樣沖了出來,滿地都是,而大人們呢,則在一旁哈哈大笑,爺爺卻和藹的看著我。

這包進去的,是我的快樂,包進去的是餡,是美好的心,更是大人們對我們的關心和耐心。

沒過一會兒,一鍋美味可口的粽子被蒸好了,刨開一層粽葉,吃到了那甜甜的膩膩的味道,吃到了爺爺那輩的老手藝,帶著對歲月滄桑的處置坦然,帶著對傳統的畢恭畢敬,帶著對一家人的十全十美的祝愿。

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4過年吃餃子,雖然是北方人的習俗,但是今年我們家過年也吃餃子。餃子的形狀和元寶一樣,所以在春節的時候吃餃子有“招財進寶”的意思。

我們不僅要吃餃子,還要自己包餃子。奶奶把揉好的面團掰成一個個小的面團,在一個個搓圓,搓成圓后,媽媽開始搟皮,先把圓的面團搟成餅狀,再調整方向繼續搟,搟到又薄又圓為止。兜兜拿過搟好的一張皮,放上餡料,再蘸上水,然后對折,一個餃子就包好,大家都夸兜兜厲害。看我來了,他就去吃餃子了。我拿過媽媽搟好的皮,放上芹菜加肉的餡料,還聽著奶奶說:“本來她已經把皮搟好了,想像他們賣的那樣疊起來,結果疊好之后想拿下來卻黏住了。”奶奶只好把它又揉成一個團,重新開始,哎,真是聰明反被啊!我包了幾個包不下去了,因為剩下的都是歪歪扭扭的,像被狗啃過似的。我想自己搟皮,前面我自己搟了幾張還算不錯,后來搟的和媽媽搟的一樣歪歪扭扭的。我在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一看原來是墊在底下的保鮮膜已經破掉了,俗話說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換了一張保鮮膜在搟,發現順手多了,搟的皮也很好。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餃子包完了。

餃子下鍋了,在鍋中的餃子非常調皮,有的在轉圈圈,有的一個后空翻,還有的和伙伴在玩碰碰車,看到一個就撞過去,我看著它們玩感覺很有趣就拿來一個湯匙,在水里攪拌起來,它們撞的幅度更大了。

等餃子熟了,奶奶就把餃子盛了起來,一大碗餃子出鍋了!過年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兩口一個,十分滿足。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5“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炒東西;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日,包餃子;年初一,過大年”。這媽媽家鄉過年時老人都會這樣告訴小孩的過年風俗。

媽媽的老家在湖北省襄樊市,我也算半個湖北人,按照湖北老家的老規距,在臘月初八時,春節就差不多開始啦!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臘八飯,俗話說得好:“吃完臘八飯就把年貨辦。”在吃完了那極具特色的臘八飯后,大人們開始忙碌了,他們必須預備過年所有的東西,所以小孩子在那時最自由。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天,家家晚上都要炕灶餅,灶餅分為兩種:甜的和咸的。甜的餡是用白沙糖或黑芝麻或花生做的,而咸的則是用肉未加其它料包制而成。哇,一說到這個,整個人都不好了,口水都快滴下來了。想想那個味,好像就在鼻間縈繞。每到這一天,最忙的就是外婆,她一大早就開始和面,發面,等到面整理個發好已是下午。她又把準備好的餡包進面里,做成餅狀,一個一個的先放在鍋里把兩面炕成金黃色,然后再放進蒸鍋蒸二十分鐘,這樣灶餅才算做好。按照風俗,第一個灶餅,我們自己是不能吃的,要丟到灶里,敬灶王爺。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在農歷二十四日,家家戶戶都要清除室內積塵,俗稱“打堂廊灰”,二十五日與二十六日都是在為過年的年菜做準備。

“二十七,炒東西;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在農歷二十七日時,每家每戶都要炒花生、玉米一類的東西,到那時,小孩子就可以偷偷拿幾個來吃。農歷二十八與二十九日,每家每戶都要蒸饅頭、包子,留到過年吃。

“年三十,包餃子。”包餃子要包“元寶”,這樣表示來年財源廣進。以前,在年三十還有兩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一個是燒炭火,三十晚上,火盆里的火是不能息的,要一直燒著。另一個是打好水,水缸里的水必須是清水,而且一定要一滿缸才行。

這些都是老一輩的風俗,理應流傳下來,但卻因一些原因沒有流傳下來,一些傳統逐漸成為了歷史。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主人,應該把這些傳統傳承下去,讓過年更有年味,讓傳統節日保留傳統的味道。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6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鄉在石泉,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會在不同的季節繪制出不同的景色,水會在不同的季節向你展現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熱情好客,不管你們認識與否,只要你需要幫助,他們總是會放下手里的活來幫你。最令人喜歡的不是那的環境,而是那獨特的風俗。

我最喜歡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大街小巷到到處張燈結彩,小孩子們把作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云外,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玩耍,大人們在家準備著年貨,街上到處是美食的香味,除夕那天,天剛擦黑,幾只煙花就迫不及待的沖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出朵朵鮮花,除夕之夜還要守歲,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幾乎沒人睡覺,除此之外除夕還有一項大的活動,就是吃年夜飯,每當此時,在外奔波勞碌了一年的親人們都會回家感受家的溫暖,在吃年夜飯時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盤子,長輩不但不會說你,而且還會愿你歲歲(碎碎)平安。

篇10

關鍵詞:燎干;瘟疫;火崇拜

小時候,家鄉的孩子關于春節的記憶,除去新衣、美食和炮竹之外,還有一個讓所有孩子都又愛又怕的活動,即正月二十三的“燎干”。 “正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燎干!”這是家鄉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歌謠。每當正月二十三的夜幕來臨,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點一堆篝火,把衣服、被褥、枕頭等在火上烤,邊烤邊說:“燎百病,燎干凈,滿年四季不生病”。小孩跳躍篝火,既歡且樂,祈求吉利。老一輩的人們認為一年中的晦氣會被熊熊火焰燎干凈,通過讓火燎災,驅瘟,以此期盼一年順心如意,身體健康,無病無災。而隨著這一天“燎干”的結束,這個大年算是真正過完了。然而對于孩子來說,并不能完全了解“燎干”的寓意,“跳躍火堆”這一具體行為本身的意義遠遠大于其后所隱藏的文化風俗意義,可能連老一輩的人們也不能清楚明白的說明“燎干”到底是怎么來的,他們只知道是“老古人”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我以為,“歲時風俗”的魅力大概在此:對于傳承的理所當然的篤定。

所謂風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范。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范差異,稱之為“風”;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同,稱之為“俗”。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正恰當地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

“燎干”這一風俗習慣在內蒙古并不常見,僅見于河套地區及鄂爾多斯高原一帶,然而卻在寧夏、甘肅一帶十分常見,并與陜北在正月十六進行的“燎百病”十分相似,而且在榆林個別地方也有“燎干”的習俗。這一淵源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我的家鄉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西部,與陜西、寧夏、甘肅交界,地理位置的關系,使得這些地方的文化交流極其頻繁,相互影響。其次,這與中國古代大規模的移民屯墾有直接的關系。秦時,蒙恬北逐匈奴,在匈奴退出去的地方設置郡縣,同時將內地人口遷徙到河套九原郡屯墾。漢時,為了抵御匈奴的侵擾,曾多次“募民遷徒塞下,屯田筑城”等。 移民實邊的結果之一就是更加劇了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很多移民留在這一帶地區生活,很多生活在鄂爾多斯西部區的漢族,追溯其祖先,多是陜北籍。

“燎干”之“干”是一種疾病,俗稱瘟神,它或是一種怪物,或是一些不吉之物等。在中國傳統社會,由于當時生產力條件及醫療條件的低下,瘟疫一旦發生就會產生極其嚴重的影響。據《安定縣志》記載:“崇禎四年(1631 年)秋,安定大荒人畜疫死無算”可見瘟疫對于社會的危害之大。迫于對瘟疫的恐懼心理,人們往往靠祈神來驅除邪惡,尋求保佑。明清時期,陜北民間的祈神驅邪活動極為活躍。據《橫山縣志》載,僅橫山一縣就有寺廟上百座,且多為祈神驅邪之用。如,城隍廟,每逢三月、八月,便設壇祛災瘟。“燎干”亦是一種祛除瘟疫的儀式性活動。且其舉行的日期在正月二十三,大地復蘇,節氣交替,這時正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時間。

至于“燎”,《說文解字》:“防火也。從火聲。力小切。”這也就是說,“燎干”即通過火來祛除瘟疫。人們為什么要選用“燎”一方式祛除瘟疫?我認為這是古人出于對火的崇拜。在遠古時代,由于原始社會生產力的低下,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人們對世界上的許多現象無法解釋,因而對自然界一些事物產生了崇拜。其中,火,是原始人類對自然力崇拜的主要對象之一。把火當成一種法力無邊的神靈,并形成相應的崇拜儀式,就叫火崇拜。自從人類發現火,人們對這種能帶來光明,帶來溫暖的東西十分崇拜,火被賦予特殊的功效,火既然能驅散黑暗,就能驅散魔鬼。浙江吳江一帶,在夏秋之交有個放水燈節。人們把內放火燭的水燈放入水中任其漂流,據傳能除瘟鬼。而且,在原始社會還未發現和使用火時,社會生產力低下,生活條件差,常常饑寒交迫,易生百病。自從有了火之后,人類吃上了用火烤熟的食物,又有了光明和溫暖,減少了疾病的滋生和瘟疫的流行。大概火崇拜中的這種象征就是源出于此,使人們形成火能消百病的原始思維。據此,陜北民間也認為火是一種特殊力量的神,可以除病驅邪、潔凈萬物。.陜北人對火的崇拜表現在很多場合:有的地方正月十五燃火,謂“神火”;正月二十三燃火,謂之“鬼火”,正月三十燃火,謂之“人火”,大人小孩在火堆上跳來跳去,謂之“散災”。可見“燎干”儀式,正是出于此,以火來祛除瘟疫。另外,孫衛春在 《陜北燎百病風俗的地域含義探析》中認為, 陜西省延安一帶,在正月十六傍晚舉行的跳火活動,傳說凡是跳過火堆的人,這一年里可以不染疾病,健康平安,稱“燎百病”是 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走百病”風俗在陜北的異化。而造成這種異化的原因正是蒙漢文化融合的結果,陜北歷來就是民族交流融合的“繩結區域”,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大熔爐”,“燎百病”中這種對火的崇拜,同蒙古族對火格外崇敬,認為火可以給予人類幸福和財富的民俗心理基本相一致,有游牧民族文化的遺存。蒙古人崇拜火,認為火神是幸福與財富的賜予者,也是家庭的保護者,認為火具有使一切東西純潔、常存的能力。因此,蒙古人素有以火潔凈萬物之俗,以祛除一切不樣,如古代,使者或王公覷見可汗時,都必須從兩堆火之間通過。其攜帶物品也須如此,以便凈化。這也就是說“燎干”之所以選用“燎”這一形式,是古人“火崇拜”觀念與少數民族“火崇拜”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也與“燎干”這一風俗出現在漢族與少數民族交融地帶一致。

以上,我們了解了“燎干”是出于祛除瘟疫的目的,然而,現在的生產力水平以及醫療條件都有了極大的進步,“燎干”祛除瘟疫的原始意義也沒有那么重要,反而是其所體現的文化傳承、文化演變、文化交融的意義更值得紀念。(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榆林市志編纂委員會.榆林市志?社會風俗志:卷二十六[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2] 雄飛.陜北地區拜火遺俗的宗教意義[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