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雨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3-18 19:09: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雨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雨的詩句

篇1

2、《山中》【唐】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3、《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山居秋螟》【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5、《漁歌子》【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篇2

除夕的詩句(一):

《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適。其古詩全文如下:

獻歲視元朔,萬方咸在庭。

端旒揖群后,回輦閱師貞。

彩仗宿華殿,退朝歸禁營。

分行左右出,轉旆風云生。

歷歷趨復道,容容映層城。

勇馀矜捷技,令肅無喧聲。

眷此戎旅節,載嘉良士誠。

順時傾宴賞,亦以助文經。

《奉和元日應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許敬宗。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天正開初節,日觀上重輪。

百靈滋景祚,萬玉慶惟新。

待旦敷玄造,韜旒御紫宸。

武帳臨光宅,文衛象鉤陳。

廣庭揚九奏,大帛麗三辰。

發生同化育,播物體陶鈞。

霜空澄曉氣,霞景瑩芳春。

德輝覃率土,相賀奉還淳。

《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其全文詩句如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翻譯】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除夜太原寒甚》作者是明代文學家于謙。其全文詩句如下: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譯文】

給遠離家鄉的人們說幾句話:天氣雖然有些寒冷,但又何必為此而不堪苦悶呢?春天不久就要來到了,春風就在屋子的東頭。

《除夜作》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高適。其全文詩句如下: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翻譯】

我獨自在旅館里躺著,寒冷的燈光照著我,久久難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讓我這個游客的心里變得凄涼悲傷?故鄉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鬢發已經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除夜有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崔涂。古詩全文如下: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譯文】

跋涉在道路崎嶇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里之外的危險地方。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之客。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除夜宿石頭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戴叔倫。其全文詩句如下: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除夜有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崔涂。其全文詩句如下: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譯文】

跋涉在道路崎嶇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里之外的危險地方。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之客。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其全文詩句如下: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譯文】

長期以來兩家關系就很好,彼此相知親密無間。天黑之后點起描畫的紅燭,排起守歲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席間歌女唱起《梅花》舊曲,大家暢飲新蒸的柏酒,推杯換盞,間或會有行酒令的游戲。作者現在是四處漂泊隨行處且行樂,一年一年的過去了也不見。

《除夜有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其全文詩句如下:

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里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

【譯文】

跋涉在道路崎嶇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里之外的危險地方。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之客。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作者為宋代文學家蘇軾。其全文詩句如下:

南來三見歲云徂,直恐終身走道途。

老去怕著新歷日,退歸擬學舊桃符。

煙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須。

但把窮愁搏長健,不辭最后飲屠蘇。

【翻譯】

冰冷的除夕夜,作者行走在江南道上,思緒千萬,為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且行且歌,為黎民百姓的生活擔憂。遠水,低星漸漸模糊,不眠不是為了守歲,而為不斷的在思念,思念家鄉,思念父老鄉親。重衾難暖這霜雪浸透了的心田,沐浴后頭發倍感稀疏。應該謝謝這殘盡的昏燈,在孤舟上與我一夜相依。

《除夜》作者為唐朝文學家來鵠。其全文詩句如下: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翻譯】

回家團聚的渴望,牽動著我的喜樂和憂慮,轉眼已成空。整夜里都懷著對萬里外家鄉的思念。最讓人哀愁的是伴著陣陣報曉的雞鳴,憔悴的人兒又迎來了春風。

《玉樓春·元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毛滂。其全文詩句如下: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祗與東君偏故舊。

【譯文】

蓮花滴水送走了舊的一年。在井懸凍酒,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雖有佳人歌女勸酒佐興,可詞人卻為早春的物候所驚,猶如見到了久別重逢的故舊。構思新穎,饒有情致。

《田家元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其全文詩句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譯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客中除夕》作者為明朝文學家袁凱。其古詩全文如下: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翻譯】

今兒晚是怎樣的一個夜晚?只能在異地他鄉訴說故鄉。眼看別人的兒女一天天長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卻歲歲增長。戰亂連年不斷、無休無歇,關山阻隔,故鄉歸路渺茫。飲一杯除夕避邪的柏葉酒,壓不住思親眼淚萬千行。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崔涂。古詩全文如下: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翻譯】

三巴的道路多么迢遠,我走在萬里艱危的征程。亂山上殘雪在黑夜里閃光,一支燭火陪伴著我這異鄉的人。離開親人們已越來越遠,和僮仆的感情分外加深。哪堪漂泊在天涯,又適逢明朝歲華更新。

《除夜寄弟妹》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白居易。其古詩全文如下:

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

萬里經年別,孤燈此夜情。

病容非舊日,歸思逼新正。

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冬除夜書情》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盧延讓。其古詩全文如下:

兀兀坐無味,思量誰與鄰。

數星深夜火,一個遠鄉人。

雁翥天微雪,風號樹欲春。

愁章自難過,不覺苦吟頻。

除夕的詩句(二):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毛滂。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祗與東君偏故舊。

【譯文】

蓮花滴水送走了舊的一年。在井懸凍酒,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雖有佳人歌女勸酒佐興,可詞人卻為早春的物候所驚,猶如見到了久別重逢的故舊。構思新穎,饒有情致。

《田家元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譯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元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世民。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高軒曖春*,邃閣媚朝光。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繼文遵后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梅艷昔年妝。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譯文】

高高的軒臺輝映著春*,深邃的樓閣沐浴著朝陽。紅色的宮墻內飛舞著彩色的飾旗,翠玉珠簾映曜著宮女們的玉佩。我效仿古代的明君們,恭謹而節制地治理著國家,終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現在)丹陛下排列著森森戟戈,長廊里回蕩著絲竹樂聲。壯美的和煦之風浩蕩在華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運途正昌。(我)將繼承周文王的事業,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鑒古代帝王們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來治理國家。春天來臨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樣沐浴在春風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樣綻蕊怒放。我想渡過巨大的河流到達彼岸,但最終還要靠舟船才能渡過去。

《元日述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盧照鄰。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筮仕無中秩,歸耕有外臣。

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徑,風光動四鄰。

愿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元日早朝行》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鮑防。其古詩全文如下:

乾元發生春為宗,盛德在木斗建東。

東方歲星大明宮,南山喜氣搖晴空。

望云五等舞萬玉,獻壽一聲出千峰。

文昌隨彩禮樂正,太平下直旌旗紅。

師曠應律調黃鐘,王良運策調時龍。

玄冥無事歸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宮。

九韶九變五聲里,四方四友一身中。

天何言哉樂無窮,廣成彭祖為三公。

野臣潛隨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作者為宋朝文學家辛棄疾。其全文如下:

誰向椒盤簪彩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消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上元日二首》作者為唐朝詩人李昂。其古詩全文如下:

上元高會集群仙,心齋何事欲祈年。

丹誠儻徹玉帝座,且共吾人慶大田。

蓂生三五葉初齊,上元羽客出桃蹊。

不愛仙家登真訣,愿蒙四海福黔黎。

《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作者為明朝文學家王守仁。其古詩全文如下:

城里夕陽城外雪,相將十里異陰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樓臺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

布衾莫謾愁僵臥,積素還多達曙明。

【翻譯】

城里有夕陽而城外卻下雪,相距十里天氣竟不一樣。可知道造物主是何心意?莫非人心中的苦難還沒有磨平。御史府的樓臺倒影在水中,茅屋松竹流瀉出寒冷的信息。有布被不要擔心睡覺凍僵,多一點耐心總會等到天明。

《除夜》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世民。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祝英臺近·除夜立春》出自宋詞三百首,其作者為宋朝文學家。其古詩全文如下: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翻譯】

剪出了含情的紅花,裁出了有意的綠葉,應著花期而來的春風吹得釵股上花葉蔥蘢。除夕的殘日戀戀而墜,吹來了帶著春意的東風。仿佛不愿放那歲末的年華了終。有些守歲的人西窗夜話,添燭點燈,徹夜不眠,直到天明,在連綿不斷的笑聲中,傳來了元旦黃益鶯的啼鳴。

回想舊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纖纖玉手曾剖開黃柑薦酒,那溫柔的香氣朦朧,至今縈系著我的心靈。我回到那湖邊的夢境,那湖水如鏡,留連忘返,我又朦朧朧迷失了路徑。可憐吳地白霜染鬢發點點如星,仿佛春風也不能將寒霜消融.更何況斑斑鬢發對著落梅如雨雪飄零。

《高陽臺·除夜》出自《宋詞三百首》,其詩人為宋朝詩人韓疁。其古詩全文如下:

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青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妝了,更峰腰簇翠,燕股橫金。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朱顏哪有年年好,逞艷游、贏取如今。恣登臨、殘雪樓臺,遲日園林。

【翻譯】

我難以入睡,頻頻傾聽銀簽之聲,又重新點起紅燭,讓屋室一片光明,突然想到年華飛逝,如東去流水,令我不覺心驚。告別舊歲,迎接新春,無需多久,新的一年又會來臨。而今我年老體衰,怎能象往日那樣通宵暢飲?想要等候新年不睡,又怕寒氣難擋。我輕輕放下酒樽,致謝那梅花,陪伴著我私語低吟。

鄰家的姑娘已試穿春衣,美麗的發上戴著好看的頭飾。蜂腰形的翡翠透明靈氣,燕股形的寶釵嵌金光閃閃。春風引起人們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難以幽禁。人地青春哪能年年美好,不妨盡情地游樂吧,趁著現在大好的光陰。好好地去享受生活,游覽那些斜陽輝映的美麗景象吧。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作者為宋朝文學家蘇軾。其古詩全文如下: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譯文】

有人邊行走邊唱歌,有人在野外啼哭,兩種聲音都令我心中傷悲,遠處的燈火夜空的疏星,漸漸地趨向暗淡低微。病眼睡不著并非因著守歲,鄉音無人為伴我苦苦地思歸。蓋著幾條被子雙腳依舊冰冷,知道冬霜重滿是寒氣,剛洗過頭發覺得輕松,卻感知鬢發又已變稀。多謝殘燈并不將人嫌棄,孤舟中整夜里許我相伴相依。

《除夜雪》作者為宋朝詩人陸游。其古詩全文如下: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翻譯】

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著來年的豐收。盛了半盞屠蘇酒的杯子還沒有來得及舉起慶賀,我依舊在燈下用草字體趕寫著迎春的桃符。

《浣溪沙·庚申除夜》作者為清朝文學家納蘭性德。其古詩全文如下:

收取閑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江外除夜》作者為宋朝文學家曹松。其古詩全文如下:

千門庭燎照樓臺,總為年光急急催。

半夜臘因風卷去,五更春被角吹來。

寧無好鳥思花發,應有游魚待凍開。

不是多岐漸平穩,誰能呼酒祝昭回。

《元日觀朝》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厲玄。其古詩全文如下:

玉座臨新歲,朝盈萬國人。

火連雙闕曉,仗列五門春。

篇3

1、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宋。晏幾道。《七夕》)

2、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唐。羅隱。《七夕》)

3、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唐。楊璞。《七夕》)

4、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5、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6、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宋之問《七夕》

7、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羅隱《七夕》

8、千里暮云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9、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唐。孟郊。《古意》)

10、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唐。宋之問。《七夕》)

11、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晉《七夕夜女歌》

12、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13、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孟郊《古意》

14、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15、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16、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17、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18、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19、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晉。《七夕夜女歌》)

20、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21、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22、喜鵲橋成催鳳駕。——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23、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24、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權德輿《七夕》

25、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6、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孟浩然《他鄉七夕》

27、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隱《辛未七夕》

28、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29、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李賀《七夕》

30、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唐。李商隱。《馬嵬其二》)

31、今日云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權德輿《七夕》

32、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李商隱《辛未七夕》

33、風輕惟響,日薄不嫣花。——李商隱《壬申七夕》

34、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李賀《七夕》

35、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唐。祖詠。《七夕》)

36、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37、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唐。權德輿。《七夕》)

38、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祖詠《七夕》

39、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40、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41、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42、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43、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44、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徐凝《七夕》

45、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晏幾道《七夕》

46、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47、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唐。李商隱。《辛未七夕》)

48、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清。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49、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佚名《古詩十九首之一》

篇4

關于清明的經典詩句

1、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出自于: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出自于: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3、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出自于: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4、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出自于: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5、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出自于:高翥《清明日對酒》

6、清明時節雨聲嘩。——出自于: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7、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出自于:溫庭筠《清明日》

8、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9、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出自于:楊萬里《寒食上冢》

10、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11、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出自于:王安石《壬辰寒食》

12、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13、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出自于:王安石《壬辰寒食》

14、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出自于:李冠《蝶戀花·春暮》

15、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出自于:楊萬里《寒食上冢》

16、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出自于:王安石《壬辰寒食》

1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出自于:杜牧《清明》

18、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出自于:韓偓《夜深》

19、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出自于:韓翃《寒食》

2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出自于:杜牧《清明》

21、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出自于:韓偓《夜深》

22、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出自于:韓翃《寒食》

23、寒食后,酒醒卻咨嗟。——出自于: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24、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出自于:王禹偁《清明》

25、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出自于:黃庭堅《清明》

26、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出自于: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27、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出自于:孟云卿《寒食》

28、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出自于: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29、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出自于:孟云卿《寒食》

30、舞煙眠雨過清明。——出自于: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31、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出自于: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32、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出自于:程顥《郊行即事》

33、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出自于:白居易《清明夜》

34、西園日日掃林亭。——出自于:《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35、黃昏疏雨濕秋千。——出自于: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36、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出自于: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37、綠柳朱輪走鈿車。——出自于: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8、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出自于:白居易《清明夜》

篇5

關鍵詞:元數據;指標;知識;管理

1 項目背景情況

吉林經營分析系統作為面向企業運營的統一數據信息平臺,它的元數據管理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元數據管理貫穿經營分析系統構建、運行和維護的整個生命周期,是經營分析系統構建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同時,在數據倉庫構建的整個過程中,如數據源分析、ETL過程、數據庫結構、數據模型、業務應用主題的組織和前端展示等,均需要相應的元數據的有力支撐。

①元數據概念。元數據,從定義上講,是關于數據的數據,或者說是關于數據的結構化數據。現在元數據研究的重點主要是網絡環境下數據的描述與數據管理問題。經營分析系統元數據管理包括經營分析系統表結構、程序的處理規則、指標定義等技術元數據、業務元數據、管理元數據的管理。②集團公司試點。集團公司制定《元數據管理規范V1.0》,鑒于吉林移動具有良好數據質量、技術和業務基礎,委托吉林移動根據規范進行元數據管理試點建設,通過實際的探索,總結建設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為其他省的元數據建設及規范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③省內需求。為更好地及時分析、查找、評估和解決省級經營分析系統各環節的數據質量問題,保證數據質量的穩定可靠,需要構建一套經營分析系統內部控制的管理體系,為數據質量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系統支撐。

為了保證經營分析系統數據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數據質量,要求構建以元數據管理為核心和基礎的統一經營分析系統指標管理體系。

2 建設目標及要求

①元數據基礎平臺。吉林移動元數據試點項目的建設目標是構建一個體系結構獨立,具備良好開放性和擴展性的元數據管理基礎平臺,具體要求如下:元數據管理系統的構建工作完全遵循集團公司CWM標準;提供元數據系統外部訪問接口;在實施深度劈面,構建從源系統一直到OLAP分析、報表、KPI等方面的元數據管理系統,完成“數據流圖”的構建過程。②指標管理體系。根據BOSS和BASS內數據指標的標準定義及處理過程描述,指標間依賴、關聯輔承關系,以及這些指標的業務應用情景,建立一個完整的指標管理體系和指標庫,具體要求如下:統一定義指標的業務術語、業務口徑和相應的統計邏輯等信息,使之成為指標定義的字典;建立指標的層次結構,保證指標間的關聯關系;業務交流、業務學習、知識傳承的平臺,加強對業務指標的理解,減少歧義,增加業務人員對業務系統的信任;業務管理、業務開發和系統管理的素材庫和依據;加強對報表的管理,提高統計結果的重用度,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報表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滿足表內、表間平衡關系和校驗審核關系。

3 項目建設

①元數據基礎平臺。元數據管理基礎平臺是在MetaCenter的基礎上進行本地化改造后完成,改造工作主要涉及MetaCenter的元數據獲取,元數據展現,元數據外部訪問接口3個方面。在元數據獲取上,增加了DataStage,Essbase的自動元數據獲取功能,以及對非自動獲取的元數據提供一個批量的XML導人接口;在元數據展現上,增加影響分析及字段映射分析的圖形界面;在元數據外部訪問接口上,增加符合集團公司規范XMI及Corba IDL接口,以及供指標系統調用的Url API接口。②指標管理平臺。吉林移動元數據管理在建設過程中嚴格遵循集團公司及CWM規范,并結合實際需求開發符合業務人員使用的指標管理平臺,功能模塊完整,結構清晰,系統間是一種松耦合的關系,符合擴展性及靈活性的建設要求。

4 效果與作用

①試點項目評審結果。吉林移動元數據管理系統在基于CWM模型的元數據管理方面,達到了國際移動通信領域的先進水平,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②效果與作用。元數據管理系統已經在經營分析系統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知識中心,需求管理平臺,數據對象的準確描述,全局視圖;日常維護支持,分析數據對象的變更影響,集成監控;數據質量控制,監控數據統計過程;前端應用支持,提供數據對象的語義層。

通過使用元數據管理系統可以展示系統數據對象的全局視圖,快速搜索、定位所需數據對象,保存數據對象的全局統一定義,跟蹤每個數據對象的生命周期,分析數據對象的變更影響。元數據管理系統成為了經營分析系統數據質量的保證、信息集成的基礎、知識管理的引擎。

篇6

2、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于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3、據文化部統計,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山西、陜西、青海以及新疆、臺灣等省市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布。

4、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豫劇保護單位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篇7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詠茶》

〖宋〗蘇軾

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寵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貢茶。

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

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一言到七言詩》

〖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如醉前豈堪夸。

這是一首很有名的《一言到七言詩》(又稱一七體)。

《攤破浣溪沙·莫分茶》

〖宋〗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七碗茶詩》

〖唐〗盧仝(丹丘子)

一碗喉吻潤,

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篇8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 唐 張九齡《望月懷遠》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里不眠而把親人懷想。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五代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篇9

2、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臨江仙》

3、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蘭溪棹歌》

4、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過伶仃洋》

5、風雨凄凄,雞鳴喈喈。——《風雨》

6、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樓送辛漸》

7、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8、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飲湖上初晴》

9、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上陽白發人》

篇10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李白《行路難》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劉禹錫·唐《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