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20:16: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8《靜夜思》課時訓練A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23題;共101分)
1.
(10分)組詞
匯________
貓________
廣________
李________
兔________
會________
描________
廠________
里________
晚________
2.
(12分)根據偏旁寫新字再組詞。
心
________??________?????????亻________??________???????攵
________
________
小
________??________?????????廣________??________???????王
________
________
3.
(2分)選擇正確的說法(
)。
A
.
《靜夜思》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
B
.
《靜夜思》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甫。
C
.
《靜夜思》表達了作者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4.
(2分)《靜夜思》中“疑”的意思是(
)
A
.
懷疑
B
.
好像
C
.
不能解決
5.
(1分)猜謎語。
一寸光陰?!猒_______
6.
(6分)給下列劃線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白:①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②明亮。③清楚。④純潔。⑤空的。
A.白日做夢________
B.白璧無瑕________
C.白色________
色:①由物體發射、反射的光通過視覺而產生的印象。②臉上表現出的神氣、樣子。③情景,景象。④種類。⑤品質,質量。
A.臉色________
B.音色________
C.景色宜人________
7.
(12分)根據偏旁寫新字再組詞。
心
________
________
亻
________
________
攵
________
________
小
________
________
廣
________
________
王
________
________
8.
(5分)給下面的句子加標點。
①你知道《靜夜思》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
②昨天
我和爸爸去超市買鉛筆
③媽媽問
你的作業做好了嗎
④今晚的月色真美啊
9.
(2分)在正確的說法后打“√”,錯誤的打“×”。
①《靜夜思》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
________
②《靜夜思》描寫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色。
________
10.
(2分)動物要回家,快來幫幫他們。(填序號)
①孔雀
②豹子
③黃鸝
④百靈
⑤狐貍
⑥大雁
⑦狼
⑧熊貓
⑨麻雀
鳥:________
獸:________
11.
(10分)比一比,再組詞。
廣________
李________
兔________
已________
李________
廠________
里________
晚________
己________
季________
12.
(5分)看拼音,寫詞語。
mù
chuáng
qián
fāng
guāng
míng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
(3分)寫出下列句子的標點符號。
這首詩是誰寫的呀________
你背得真好________
《靜夜思》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________
14.
(2分)給劃線字選擇正確的意思
舉頭望明月______
A
.
舉起
B
.
抬頭
15.
(4分)換偏旁,變新字,并組詞。
明——________、________
霜——________、________
16.
(5分)默寫古詩《靜夜思》。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
(2分)選擇劃線字的正確解釋
低頭思故鄉______
A
.
思考
B
.
思念
18.
(1分)加標點
今晚的月色真美啊________
19.
(2分)填空
耳共________畫,第六畫是________。
20.
(4分)寫反義詞。
后——________
高——________
死——________
雙——________
21.
(5分)看拼音,寫句子。
yè
wǎn
,wǒ
zài
yuàn
zi
lǐ
shǔ
xīng
xing.
22.
(2分)讀詩《靜夜思》,解釋詩句的意思。
(1)床前明月光________
(2)低頭思故鄉________
23.
(2分)讀詩《靜夜思》,寫出下列詩句的意思。
(1)疑是地上霜________
(2)舉頭望明月________
二、閱讀題
(共2題;共28分)
24.
(10分)讀一讀。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這首詩主要寫了(
)
A
.
李白十分喜愛夜晚圓圓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B
.
李白望著月亮,思念家鄉。
(2)這首詩描寫的是________(季節)夜晚的景色。通過________可以看出。
(3)詩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4)看看夜晚的天空,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5.
(18分)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他看見路邊有一大群螞蟻,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他們。
一只大螞蟻說:“是要下雨了,我們正忙著往高處搬家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邊跑一邊喊:“媽媽,媽媽,要下雨了!”
忽然一聲雷響,嘩,嘩,嘩,大雨真的下起來了!
(1)請在第一自然段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2)你能寫出這樣的句子嗎?
________一邊________一邊________。
(3)小螞蟻為什么往高處搬家呢?
(4)要下雨了,自然界還有哪些變化呢?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23題;共10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二、閱讀題
(共2題;共28分)
24-1、
24-2、
24-3、
24-4、
25-1、
25-2、
篇2
【關鍵詞】小學閱讀;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語文教學中一向提倡讀寫結合。讀指閱讀,寫指寫作,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教師只有懂得將這本來就具有密切聯系的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這一點也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在寫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绷硗猓覈慕逃覅问逑嫦壬f過“一種教學策略方法是一把鑰匙,各種教學策略方法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要做到“活”實際是提示教師要博采眾長,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一、注重提高仿寫技能,以讀悟寫
閱讀對于寫作來說是必要的基礎。特別是對于剛剛接觸寫作技巧與能力學習的中年級學生來說,通過大量閱讀提高其仿寫的能力繼而悟到更多寫作技巧這樣的方式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也是必須的。模仿,是創造的前奏。四年級這樣的中年級,意味著學生們處于書面寫作的起步階段。作為老師,除了要想辦法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指導他們通過認真觀察生活獲得寫作素材外,還應該訓練他們去掌握一些敘述表達的方法。通過閱讀并進行相應的仿寫訓練不失為一個有效途徑。閱讀的素材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模板,直觀的告訴學生如何運用語言文字來反映客觀事物并表達內心感受。我們可以說,仿寫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架起了一座由“讀”到“寫”的橋梁。例如在對四年級上冊課文《珍珠鳥》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對這種小動物進行描寫的?我們能夠觀察作者用的哪些寫作手法?我們能不能通過閱讀也對一種小動物進行仿寫?由此注重仿寫技能的訓練,是進行讀寫結合的一種有效教學策略。
二、在閱讀教學中向課文巧妙借鑒
1.巧向課文借選題
我們都知道,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一直是個難題,首先就難在如何給自己的題目擬定合適的題目。通過對課文的閱讀,我們會接觸到如諸如上冊的《老師,您好!》,《霧凇》,《誠實與信任》,下冊的《第一朵杏花》,《第一次抱母親》,《沙漠的綠洲》等等文章,他們中間有的以寫作對象為題,有的以中心思想為題,有的以主要內容為題,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將其分類對學生習作進行指導,引導他們靈活借鑒課文,學會命題。
2.巧向課文借選材
學生的生活按說是豐富多彩的,可是一到寫作時,就面臨“無米下鍋”的窘境。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發現素材,四年級的課文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選題值得借鑒學習。例如《九色鹿》,這篇課文以童話為形式,生動的展現了寫作目的即教導讀者不能做像調達那樣忘恩負義的人。又如《霧凇》選擇的題材是那樣的不尋常,對這種北方地區的特有景觀展開描寫,使人眼前為之一亮??梢灶A見的是,只要教師對此多加引導,就能夠使學生也能夠具有一雙善于捕捉素材的眼睛。
3.巧向課文借語言
學生在習作過程中的另一難題是不知道如何運用生動的語言對素材展開描寫。教師需要針對這一難題在閱讀教學中將文中規范,經典,生動的語句進行引導使其內化,使學生從借用到創造,變成自己的一種語言運用能力,準確,生動地對事物進行描寫。如課文《秋天》中,黃澄澄的稻子,紅瑪瑙似的高粱,水靈靈的葡萄,紅彤彤的棗,這些準確生動的描寫都可以引導運用到學生的習作中去。
三、找準讀寫結合的切入點,創新教學方法
讀寫結合不僅意味著以讀悟寫,還意味著我們得講究策略,以寫促讀。使得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讀寫如何能夠恰當結合?這就要求我們得找準讀寫結合的切入點。只有把握好切入點,我們才能建立起讀寫結合的良好基礎。切入點的把握不僅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熟悉教材特點,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能夠針對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習作訓練形式,創新教學方法,從范文本身和學生實際出發,探尋出讀、寫兩者更為廣泛的隱形結合。如果我們不能夠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也就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讀寫結合。致力于對教學方的創新對找準切入點,合理對學生進行引導是關鍵。
四、結束語
語文學習中的讀寫結合并不是一個新鮮話題,卻是一個長青的話題。作為一名任教于中年級的語文教師,面對剛剛接觸寫作技巧與能力學習的學生,我們應當正確對待讀寫結合的內涵,并在實踐中對教學策略加以完善,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朱曉斌.寫作教學心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篇3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 閱讀教學 質疑問難 發散思維 想象思維
創造性思維就是主動地、獨創地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見解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皼]有創造性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做?筆者有如下見解。
一、通過質疑問難的訓練,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質疑問難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常言道,學貴知疑,疑則問,問則思。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設質疑問難的情境,鼓勵和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并做到于無疑之處覓有疑。
例如:教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渡船》一課,我抓住“船已過了河心,坐在船頭的青年人眺望對岸,猛地發現要找的陳大夫”這句話,巧設疑問:讀到這兒,你們有什么問題嗎?一位學生說:“課文前面說陳大夫家離河有五六里遠,大家在船上才發現生病的小孩。陳大夫怎會知道船上有人找她看病,并且來得這么快?”我對提出問題的學生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學完課文后,我再問:“同學們還有不明白的嗎?”有學生提出質疑: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小孩生病了,大家都熱情關心,紛紛想辦法出主意。陳大夫熱心地給他治病。為什么課題不叫《樂于助人》,而叫《渡船》呢?我充分肯定這個問題提得好,值得討論。于是又說:請同學們默看課文,想想生病的孩子一直在哪兒?學生很容易弄清這是發生在渡船上的事,故以事情發生的地點——渡船作課題。又如:教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太陽》一課,揭題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根據課題質疑問難。學生提出許多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太陽有多大?多熱?離我們有多遠?它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它有多大年紀?在什么地方?它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這些問題有的能從文中找出答案,有的要從科普讀物中尋找答案,有的需要去探索宇宙的奧秘。因此,老師讓學生質疑問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通過發散思維的訓練,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發散思維是使思維沿著縱向、橫向的擴散式思維,要求沿著各種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為了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我很注重增強學生發散思維意識,培養學生求新、求異、獨立思考的精神,遇到問題能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思考,不拘泥于已有范例和模式提出問題解決方法。
例如:教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古井》結尾時,我問:你是怎樣理解古井“陶冶著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這句話的?學生大多是從“鄉親們長年累月幫老人挑水不要報酬”這一方面來談。我作了肯定后,因勢利導地指出古井也陶冶了老人一家三口人的品質,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具體說一說。學生通過思考,理解了課文的深層意思:1. 男的老黨員受古井精神的熏陶,年輕時積極參加革命,在時期,出生入死,沖鋒陷陣,腿負傷后,走路一瘸一拐,但從未向領導要求什么,在自己的故鄉默默地生活著。2. 兩位老人學習古井奉獻精神,忍疼割愛,寧肯自己生活困難,也把唯一的女兒送到外地教書。3. 老人的女兒受古井精神的陶冶,自告奮勇到最窮困、最偏遠的山區工作。
學生能從多角度、多方面來領悟這句話。由此可見,通過發散思維的訓練,達到了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三、通過想象思維訓練,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苯虒W中,經常進行想象思維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例如:教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會搖尾巴的狼》一課時,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結合課文結尾啟發想象。老山羊走后,陷阱里的狼會怎樣?誰能把這個寓言故事講得更精彩些?學生思考后分組練習表達。幾分鐘后,他們紛紛舉手。有的說,老山羊走在路上,碰到了獵人,就把獵人帶到陷阱邊,狼一看,嚇破了膽,癱在陷阱里裝死。獵人搬開扳機,對準狼的喉部,“砰”的一聲,狼真的死了,血流了一地,狼終于得到了惡報。有的說,狼聽了老山羊的話,非常生氣,想吃掉老山羊,拼命往上躥,可怎么躥也躥不上來,倒是弄得陷阱里塵土飛揚。由于狼筋疲力盡,又沒吃到一點東西,過了幾天,它死了。有的說,獵人來了,對陷阱里的狼說:“你這個壞東西,我終于找到你了,你把我害得好苦啊。你叼走了我的羊,偷吃我的雞,看我怎樣收拾你?!崩沁B忙求饒,說:“親愛的先生,請你發發善心吧,你把我救起來,我一定會改過自新,為你效勞……”獵人裝作救狼的祥子,扔下套好的繩子,狼以為獵人真的救它,十分得意,一下子跳進繩子圈,獵人用力一拉,繩子把狼套得緊緊的,獵人就把狼拖回村子里,人們早已對狼恨之入骨,紛紛拿刀把它宰了,用狼皮做衣服,狼肉讓大家分享。有的說……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積極參與。既把握了故事內容,想象力又得到充分發揮。這樣,我憑借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再造想象、創造想象和幻想的訓練,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國,發展其創造性思維。
當然,教無定法,教師只要本著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目的,在教學中,尋求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方法和途徑,那么學生的求知、認知、創造力就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煒煒.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2(8).
[2]高福祥.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途徑[J].大觀周刊,2011(2).
篇4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小學語文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現在的課堂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得十幾年前,我們的老師,手拿粉筆,在塑料制黑板上揮斥方遒,聲情并茂地講解書本上的知識點,那時最吸引學生目光的是老師偶爾畫的某幅簡筆畫。那畫盡管是那么的粗糙,但是學生們都看得津津有味。
而如今的課堂,“班班通”在我們這江南小城早已普及多年,部分小學已經用上了電子白板,甚至于部分中學已經用上了多媒體教學一體機。老師們把精美的教學課件通過計算機完美地呈現在所有學生的眼前,課件包含著絢麗的色彩,動聽的音樂旋律,有趣的flas,讓同學們大飽眼?!,F代教育技術完善了教學知識的結構,改變了陳舊的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內容,較好地提高了教學效果。筆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開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一、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音頻篇)
一首好歌,不僅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也可以調動課堂的氣氛。筆者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但愿人長久》一課時,課前準備了天后級華語女歌手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長久》一曲。課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當那優美的旋律響起時,不僅是學生,連聽課的老師也沉浸在那動聽的音樂之中。我恰如其分地引出了本文的故事內容: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名篇《水調歌頭?中秋》的創作過程,并通過音樂的旋律,使學生初步了解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中秋思念離別親人的思想感情。
通過信息技術中音頻的播放,筆者習慣使用酷狗音樂播放器,它集音樂搜索、下載、播放、卡拉OK體驗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是目前中國使用人數最多的音樂播放器。經過筆者精心的準備,通過音樂的播放,可以提升學生上課的熱情,調動課堂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的學習中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二、 巧設習題,自主探究(動畫篇)
利用Flas技術來輔助教學是現代課堂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Flas中有趣而又具有交互性的特點,使任課教師大多鐘情于利用它來進行日常教學。如筆者在教學蘇教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六課《天安門廣場》一課時,利用flas設計了一道拼圖題:預習課文,請把代表天安門廣場的五個建筑物的序號分別填入示意圖中的方格內,全部填寫正確將會出現神秘禮物哦!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探究的熱情十分高,所有學生都認真地閱讀課文,大部分學生都能在文中準確找到表示建筑物方位的關鍵詞語,并按照方位把五個建筑物的位置找對。
Flas色彩鮮艷,而又具有趣味性,十分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寓教于樂,從而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合理有效地進行利用。
三、 點撥啟發,引導創新(網絡篇)
網絡,也是廣大教師喜歡使用的教學手段之一。這里的“網”當然指的是國際互聯網。1987年自本金向海外發出的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揭開了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序幕。現在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網民,現代人的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網絡。我們作為教學工作者,也可以有效地利用網絡為我們的教學工作服務。筆者在教學四年級《奇妙的國際互聯網》一課時,帶著所有學生來到學校的微機室。了解國際互聯網的奇妙之處,認識國際互聯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何讓學生感受互聯網的魅力呢?當然是讓學生在電腦上直接操作。課上,筆者隨機找五名學生,讓他們提了五個他們不知道但是想知道答案的疑問,如“地球是怎樣形成的?”“樹葉為什么是綠色的?”等等,讓所有學生分組合作,利用微型計算機在互聯網中找到問題的答案。課堂上,同學們熱情高漲,都在互聯網中遨游,尋找到自己問題的答案。不知不覺間,學生們愛上了網絡,愛上了科學。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廣大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興趣,合理利用網絡是其中一大有力手段。
篇5
關鍵詞:識字;語文教學;學習興趣;增強記憶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2-0095-01
漢字、漢語已有幾千年歷史,自撓辛撕鶴直閿辛撕鶴值難習,漢字的教學便自然成了我國語文教育的起點。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給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研究識字教學,探求既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又提高識字質量的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有很大幫助。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識字教學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本文從以下三方面研究識字教學的策略。
一、識寫分流,循序漸進
“識寫分流”,顧名思義就是多識字少寫字。小學生的肌肉還不發達,寫字太多會增加他們的負擔,事半功倍。合理運用“識寫分流”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記憶,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里認識更多的漢字。比如,在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一株紫丁香》的教學中,教師就采用了“識寫分流”的方法。教師將課文中的生字分為兩組:第一組將“香、濃、院”等字排印在田字格內,要求學生能識會寫;第二組將“株、栽、幫”等字排在兩條綠線內,只要求學生認識。學生在課后的讀讀、抄抄、聽寫中很容易快速掌握更多的漢字。學生先學會木字,再學“林”“森”“梓”等漢字就會容易很多,循序漸進地學習更利于他們識字。教師還可與實際聯合起來,從花聯想到桃花、梅花、蓮花等,再引導學生由蓮花聯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等。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在回答不夠圓滿的情況下,教師不要打擊他們,否則會引起學生的負面情緒。教師應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在減少學生們的負擔情況下,適當增加他們的識字量。教師還應合理利用課堂時間,運用各種有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認識和記憶更多的漢字。
二、看圖會意,揭示字理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外界的第一感知力畫出自己的感覺,再由教師啟發引導,便可領悟漢字的美妙與魅力。教師也可以為漢字編寫一段小故事來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比如,在二年級下冊的“識字7”中就提到了看圖會意,揭示字理。教師可畫出一只鳥的形狀,向學生展示出鳥字寫法的歷程,從最初鳥的字體到經歷了幾千年之后的鳥的字體。教師也可以給學生留出想象的空間,讓他們感悟到漢字所蘊含的美。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由鳥我們又能想到什么呢?或者說我們想到什么鳥呢?”學生答道:“烏鴉、麻雀、大雁?!边@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將讀與思結合起來,才能讓漢字變得鮮活有趣。看圖識字,激發學生的思考,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也可以培養學生對母語的熱愛。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更有利于他們識字。
三、結合經典,傳承人文
中國漢字經歷了幾千年的洗禮,經歷了由文言文到白話文的轉變,一些古詩詞能夠傳承下來,也進一步證明了經典古詩詞對于學生識字、讀字、寫字、理解與思考等都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先讓學生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些文章押韻、朗朗上口,便于學生記憶。例如,在小學四年級上冊的第二十四課古詩兩首中的《江雪》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教學生認識這些字,并且默寫出來,然后再教學生如何押韻。學生很喜歡押韻的語句,盡管他們不懂得其中的意思,但朗朗上口的語句會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只要做好啟蒙教學,學生就會更喜歡探索漢字的精深,也會更加熱愛這門學科。單調地解釋詩的意思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和厭煩,因此教師也可以將古詩的意思編成故事講給學生聽。學生對于故事是沒有抵抗力的,這種方法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無限潛能,教師結合一些經典故事或者押韻的詩句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快樂中識字,從有趣的文字中傳承經典。
四、結束語
總之,中國漢字是“形、音、意”的組合,在面對復雜的字體時,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結構組成,對漢字進行拆分,激發學生識字的樂趣;可借用形象的字體,讓學生了解漢字的組成和發展;可通過古詩詞和故事培養學生探索未知的精神;也可以采用現代科技如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教學,多媒體會讓漢字變得生動,動畫的效果也會有效增加學生的記憶和興趣。
參考文獻:
[1]于龍,陶本一.識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基于語料庫的小學語文教材用字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10(01).
[2]王曉霞.識字教學要促進學生和諧有序發展――略論“和?序”識字教學觀[J].教育研究,2012(10).
[3]王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誤區與對策[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3(02).
篇6
關鍵詞:優化;學習方式;小語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志碼:A?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3-0064-01
郭沫若曾經說過:人是活的,書是死的?;钊俗x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我們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的教,直接決定著是引導學生讀死書,還是引導學生讀活書。學生究竟采用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才能將書讀活呢?我們必須去思考,以便改革我們教師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小語的課堂效率。我認為,一個人的學習方式,主要有接受式和探究式兩種。在傳統的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被動地學習、機械地學習。這種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掌握和接受,不但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反而窒息了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成為學生發展的阻力。我們必須要改變這種狀態,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即建立和形成旨在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新課改倡導的探究式學習。它的本質特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問題性。問題是探究式學習的核心,能否提出具有挑戰性和吸引力的問題并使學生產生問題意識,是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關鍵。第二,過程性。探究式學習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蛟S是成功、收獲、進步、快樂,但絕對也會有失敗、挫折、失意和困惑。第三,開放性,探究式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徹底打破束縛思想的牢籠,力求思維的開放、紀律的開放、氣氛的開放、情緒的開放,從而達到活學的境界。那么,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教師具體怎樣引導、怎樣操作呢?我們學校在蘇派小組合作學習先進經驗的引領下,進行了不斷地探索,切合實際地、循序漸進地創新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美課堂模式。這種模式是將整個課堂的流程分為四個板塊,即“四步”。一步:自主學習,交流收獲;二步:合作探究,交流提升;三步:匯報展示,分享體驗;四步:目標檢測,拓展運用。
篇7
一、預習開胃菜:你知道嗎?
1.章武。福建莆田人,《福建文學》編輯、副主編,著有散文集《海峽女神》《處女湖》《仲夏夜之夢》《生命泉》《章武散文自選集》等。其中《武夷撐排人》選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四年級上冊同步閱讀教材,《天游峰的掃路人》選人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五單元。
2.天游峰。天游峰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勝地,景區中心海拔408.8米。其中最著名的是“一線天”景點。一線天從巖頂裂開一線,就像是利斧所劈,高50余米,長178米,寬約1米,最窄處僅0.3~0.4米,從中漏進一線天光,宛如天空垂落的長虹,被嘆為“鬼斧神工一線天”。
二、預餐:你做到了嗎?
1.要求:課文讀正確,遇到不會讀的生詞、多音字能夠查字典。
自我評價:課前課文我讀了__遍,讀書情況為__(優秀、良好、一般)。
自我小檢測:你能給下面的字注上正確的讀音嗎?
竹掃帚( )瘦削( )
撲棱棱( )宿鳥( )
2.要求:掌握生字、生詞的含義,能夠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課文生字詞。
自我評價:課前我掌握了這樣一些生詞的含義(摘錄你認為你做得最好的四個詞語解釋)。
3.要求:課文生字做到正確書寫。將本課生字美觀、正確地書寫一遍。
4.要求:學貴有疑,在預習中,你遇到了哪些困惑,你能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嗎?這些困惑,可以是一些生詞的意思你還未能弄懂,可以是一些句子你還未能讀懂,你愿意將你的困惑和同學們交流嗎?
三、朗讀教學調整
[菜單反饋1]
課文朗讀情況,比我預想的要好得多。全班共有30名同學,有10名同學讀課文5遍以上,有20名同學對朗讀情況的自我評價為“優秀”。原先的教學預設是讓同學們對照生字,將課文讀準確,讀流利,可是既然學生課前預習已經如此充分,我們的自學要求就不能再在“低要求”上機械“徘徊”,我們可以基于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通過同桌互讀,交流討論《預習菜單》中一些“困惑”,為后面的教學掃除一些障礙,真正做到長文短教,有效教學。
[策略調整]
出示自學要求:同桌交換書本。一人讀一小節,豎起你的耳朵,睜大你的眼睛,當你同桌讀錯字、添字、漏字、回讀、讀破句的時候,你幫同桌在書上做一個記號,讓他重新讀一下。讀完課文后,將你在《預習菜單》中填寫的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交流一下,你們能否試著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能,請在《預習菜單》上刪去;如果不能,請在書上做上記號。
[菜單反饋2]
原本我預設“瘦削”“掃帚”“宿鳥”這三組多音字,學生可能會出現錯誤,因此教學預設將這三組詞語作為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墒菑摹额A習菜單》反映的情況來看,學生課前對照《預習菜單》進行了查閱字典,做得非常好,反而對于“掃帚”和“撲棱棱”輕聲處理上卻錯誤率很高,因此教學中我不得不調整教學預設和教學重點。
[策略調整]
師:在昨天的《預習菜單》中,老師發現很多同學對一些詞語的輕聲朗讀上比較困惑,現在會了嗎?(課件出示:竹掃帚、撲棱棱,指導學生朗讀:再出示如下內容。
語文小知識:你知道哪些詞語該讀輕聲嗎?
①一些常見的雙音節詞語,第二個字要讀輕聲。
馬虎掃帚玻璃蘿卜牡丹琵琶
②一些疊詞的后一個字讀輕聲。
爸爸 媽媽 撲棱棱)
四、生詞教學調整
[菜單反饋]
在原本的教學預設中,我是主要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沒有想到竟然有同學用觀察圖畫聯想法來解釋“黝黑”“瘦削”等詞語,因此在教學時不如直接讓這些同學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還有,在最初的預設中忽略了對“炯炯有神”中“炯”字的指導,因為這個字不是本課的生字,但是從反饋的情況來看卻是非常嚴重的。
[策略調整]
師:這一小節,很多同學,用了獨特的解釋詞語的方法,老師真佩服你!下面你能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你成功的經驗嗎?
(課件投影出示兩名學生的《預習菜單》,請他們匯報自己的探究成果。
黝黑――用看圖想象法:比喻人長得比較黑。
瘦削――用找近義詞法:精瘦。)
師:但是這一小節中,在昨天的《預習菜單》中,竟然有10名同學“炯”字出現了錯誤。老師教給你一個小方法好嗎?(出示:左邊如悟空的火眼金睛,右邊眼中容不得一粒沙子。)
五、寫字教學調整
[菜單反饋]、
在最初的預設中,我預設的是“夷”字,自我感覺這個字中“撇”和“捺”的位置比較難處理,準備將這個字作為教學重點。但是在《預習菜單》中,讓學生將6個生字全部書寫了一遍,發現“夷”字書寫情況較好,反而是“褪色”的“褪”字,有11名同學沒有能夠將“捺”變化為“長點”。
[策略調整]
師:“褪色”(tui shai)這組詞不但難讀,而且難寫,老師發現在昨天《預習菜單》的生字書寫中,很多同學書寫“褪”字時出現了錯誤,下面請你比對一下黑板和你的字,你發現了什么?(學生交流,投影出示昨天部分同學的生字,然后指導學生對“褪”進行描紅。)
六、解惑教學調整
[菜單反饋]
《預習菜單》中的第四題,反饋發現有5名同學對“望而卻步”的“卻”字不理解,有3名同學不理解“精瘦”,還有一些同學提出“30年后老人都100歲了,還能見面嗎”等有趣的問題。
[策略調整l]
師:在這一小節中,老師發現有幾名同學在《預習菜單》中對“望而卻步”這個詞語提出了疑問。老師課前也查了字典,發現“卻”字有很多意思,您能幫助老師選擇一下嗎?
①副詞,表示轉折;②和“去”意思相近;③后退、停止;④退還、推辭。
請你選一選:“卻”在下面這段話中分別屬于什么意思?
天游峰讓我們游人是望而卻( )步,而老人卻( )視為平常事,老人邀我喝茶,我是盛情難卻( ),我多想30年后再來天游峰和老人喝茶,了卻( )我對老人的承諾。
[策略調整2]
篇8
關鍵詞:小學英語;多媒體技術;教學策略
“十四五”規劃中明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描繪了未來教育總體發展目標,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立德樹人,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俗來講,對于學生的選拔不再以單純的學科成績為標準,而是以五育并舉作為考核的標準,選拔綜合素養較高的學生進入高校專業學習。因此,要求當前各學校教師應逐漸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接受新興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學會運用如微課教學法、小組學習法等在內的模式教學,在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多媒體技術概述
與傳統的電子信息技術不同,多媒體技術教學法是指利用手機、電腦及其他視頻、音頻等多媒體工具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同時,多媒體技術作為聚合信息的主要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書本上沒有的課外知識,從而拓展他們的知識面,為提升他們的基礎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多媒體技術具有高度的時效性,能夠及時更新外界傳播的信息和知識,為身處于學校與家庭兩點一線間少有接觸新鮮事物的學生建立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多媒體技術也具備信息的傳播性,能夠提升學生接納新知識的速度,與傳統的板書教學方式相比,可以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為枯燥的學習生活增添一份樂趣。例如,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因為英語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而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而當教師改進了教學方式,在課程開始前,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演示相關的教學視頻,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積極性,使教學效率穩步提高,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學校的計算機設備和多媒體設備日益增多。因此,教師不應局限于傳統的講授教學模式,應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開創新型教學模式以提高互聯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能夠自主學習。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使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掌握英語單詞和英語句子,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因此,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要求教師掌握應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當下教師僅有專業文憑和英語等級證書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計算機等級證書。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模式,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將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各抒己見,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英語寫作水平以及英語教學效果。
二、小學英語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價值
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學生的學習手段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學校的課堂上,學生能夠通過各種信息化手段查閱想了解的知識。所以,教師也要及時更新教學方式,學會使用多媒體并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向學生傳播更多的知識。例如,通過播放講述外國傳統節日的紀錄片使學生了解中外節日文化的差別,并且聯系牛津英語教程的第三課“Chineseandforeigntradition?alfestival”中的主題——世界上不同的節日,要學會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風俗,學會接納餐飲文化、傳統故事、背景習慣間的差異。另外,教師在進行本課任務教學時,要結合實拍圖片將文化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從日常的學習壓力中解脫出來并接觸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學習了課程中需要掌握的語句、詞匯以及語法等必要的知識外,同時也增加了人際閱歷。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學法,教師可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榜樣,并在班級里創建優良的班風,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為學生呈現圖文、動畫以及聲音等元素,還可將抽象的英語知識轉化為更加形象、具體的圖文式英語教學,使課堂更加生動、更加有趣。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降低課堂教學難度,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三、小學英語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的策略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對的學生都處于身心還未發育健全的狀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而傳統教育兩點一線的教學方式下,學生會因為課業無法滿足對世界的探索欲望而慢慢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講解英語知識,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降低,會覺得身心疲憊,對英語學習感到厭倦。因此,教師要學會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適當的教學手段,充分借助多媒體手段,優化課堂設計,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將抽象的英語文字轉換成生動的動畫效果,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感受并了解英語學習的趣味,調動學生對于英語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英語學科素養。
(一)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環境
在小學基礎課程教學中,小學英語學科占據重要的地位。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英語學科的地位也日益增強。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提升自身基本素養,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呈現效果。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常有教師接收到學生課程聽不懂、課程進度太快跟不上的教學反饋信息。且由于長時間以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為主,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不利于課堂上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應用信息技術,將多媒體技術手段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建專屬的教學方式。例如,在課程教學開始前,教師可根據課程大綱尋找相關教學視頻,提升課堂的趣味性,避免學生因為課堂枯燥、乏味而失去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教師通過優化課堂設計,通過多媒體課件使教學過程更有趣味性,由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另外,通過多媒體技術也可以拓寬學生眼界,使學生的視野不再局限于校園及課堂上,且可以使學生在學習英語專業知識的同時了解西方的文化,增強學生英語語感的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在傳統英語課堂上,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有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因此,學生總是被迫地接受知識,無法提出屬于自己的觀點,使學生失去了課堂參與的機會。而在多媒體技術課堂上,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會根據教學進度來組織下一次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例如,小學四年級英語教程上冊第四課“Thejourneyofmylifeandmycountry”中介紹了主角Mike從小到大的旅途生活,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是“Experiencelifeonthejour?ney”。此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向學生提出以下三個問題:Wherehaveyoubeen?What'syourexperi?ence?Wheredoyouthinkisthemostfun?將課堂教學與學生聯系起來,滿足學生表達欲的同時,能夠促使學生關注本節課講述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身臨其境般融入教學環境。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導入環節,應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以圖、文、聲等元素向學生呈現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提高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二)善學先進事例善學先進事例,創建優良班風
對于小學生英語教學來說,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教師能否使學生沉浸到課堂教學中,被教師傳授的知識所吸引,真正地發自內心地喜愛學習。對于心智還未發育健全仍抱有一份童真的小學生而言,游戲是他們普遍喜愛的,學生們無法抵御游戲的誘惑,而作為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征,將學習與游戲相結合,在日常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小游戲并且根據教學大綱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課堂開始前,在課件上通過抽獎小程序隨機選擇一名幸運學生,讓他復述一下上一節課課程的主要內容,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教程六年級下冊第二課“Howtocorrectlydealwiththerelationshipbetweenlifeandlearning”如何正確處理生活和學習之間的關系內容時,教師向學生提出“Howdoyoudealwiththerelation?ship?Howaboutyourstudy?Whatareyourtroublesinstudyorlife?”等問題,在幫助學生回顧上節課課程內容的同時,也了解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從而了解學生在這兩方面是否遇到了問題,并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另外,這個教學小游戲也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抽簽具有隨機性,每個人都有可能被抽到,沒有人想在班級和老師面前出丑,所以在教學課程開始前會對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上節課沒有認真聽講的學生也會專注地復習或者是向其他同學請教,無須教師多加準備,班級內部就能夠形成良好的班風,引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交流互動,認真思考課堂上教師提出的教學問題,此時課堂已經不僅僅是由教師主導的課堂了,而是變成了教師引導學生不斷探索知識的學習場。同時,教師在進行課前提問后可以在班級內給予準備充分的學生以表揚以及減免家庭作業等方式的獎勵,使他們獲得一定的榮譽感,使學生明白nopains,nogains,并將更多的精力投入日常的英語學習中,形成良性循環。此外,教師應注重課堂導入環節,英語課堂學習與游戲結合起來,能夠使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前就有良好的開端。結合學生的性格、生理以及認知等特點,通過優化課堂教案,設計出符合學生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寓學于樂,在娛樂中學到英語知識。做到扎實英語基礎,從而達到良好的英語學習效果。
(三)正視當前問題正視當前問題,提升班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