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者諸暨人范文
時間:2023-03-18 05:48: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王冕者諸暨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選自《宋學士文集》)
注釋:①諸暨:縣名,今屬浙江省。②蹊田:踐踏田地,指踩壞了莊稼。③撻: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④執策:拿著書。⑤長明燈:佛像前晝夜不熄的燈。
譯文: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后,就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事都忘記了。有人牽著牛來責備王冕任由他的牛踩壞了莊稼,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不久他就又像當初那樣(去學堂聽學生念書)。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想得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于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里拿著書借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瑯瑯,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聽說后,覺得他與眾不同,便將他收為學生,(王冕)最后成了博學的儒生。
感悟:夜晚讀書,讀的是一種心情,讀的是一種境界,讀的是一種享受。佛像面目猙獰渾然物外,書中乾坤天地了然于胸,讀書是為了長知識,讀書更是為了長精神。王冕夜讀,終成千古美談;我輩學子,必當仿而效之。
讀后小練:
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冕因去________________
(2)恬若不見 ________________
2. 翻譯下列句子。
(1)已而復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執策映長明燈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從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具有什么樣的品質?試簡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見二、三版中縫)
本期參考答案
一版
《優等生的自卑》
1.原因:因為太過渴求完美,覺得“自己除了會讀書,考試成績好之外一無所長”。表現:(1)羨慕同學的長處,厭恨自己的平庸;(2)對能沖擊自己的人感到膽怯。
2.運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作用:點明文章主旨,人無完人,不管優等生還是“差生”都不必太過自卑,人生處處有考場,深化了文章中心。
3.“我”是一個成績優秀而又能認識到自身不足、渴求完美、積極向上的人。
二版
《聽聽那冷雨》
1.A D(A項分析欠妥,內在“冷”是作者遠離祖國大陸而產生的內心的凄冷;D項說本文有“明麗”“曠達”的風格,不妥。)
2.青苔是歷時久遠而形成的。作者以“青苔深深”來修飾“記憶”,更能夠給人一種這記憶更遙遠、更深邃的感覺。
3.①寫雨的形態,如“淋淋漓漓”“點點滴滴”等;②寫雨的聲音,如“雨來了,最輕的敲打樂敲打著城市”③寫對雨的感覺,如“單調里自有一種柔婉與親切”;④寫雨給人的內心思索,如第一段后半部分“想入非非”后面的內容。
4.作者以聯想的方式(或化抽象為具體的方式),把自然界的雨境與內心的情思巧妙地聯系起來, “連思想也是潮潤潤的”,寫出了“雨”對人的思想的影響,“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寫出雨對人想象力的影響,表達了一種觸景生情的悠遠的思索,很富有詩意。
三版
《一曲悲歌唱盡艱難人生路》
“一任”兩字,用語恰當,用字傳神,暗點詞人此時的心境:人生如夢,往事如煙,風雨之中細追尋。這是聽雨人的心情,在冷漠和決絕中透出了深化的痛苦,對人生的漸悟。隨著這兩個字的出現,這首詞也從感性漸至理性,并因其普遍性的意義終致耐人尋味之妙。
《史上的標點故事》
C(A項,“一個迷字”中“迷”應加引號。B項,第一句沒有疑問語氣,應將問號改為逗號。D項,第二處破折號應改為逗號。)
四版
《王冕夜讀》
1.(1)離開(2)安詳的樣子
篇2
開幕式上,嘉賓云集,群賢畢至:浙江省旅游局局長紀根立、《茶博覽》雜志總編錢吉壽、諸暨市副市長陳中、諸暨市旅游局局長周建明;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朱關田,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楊西湖、鄭成山、趙雁君,中國美院教授周滄米,浙江省書法家協會顧問駱恒光、杭州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葛德瑞、蘭亭書會常務副會長謝有才,浙江省書協有關方面負責人、書法家姚建杭、王自力以及諸暨市有關方面領導、書畫家代表何巨才、金海炯、許紹滿、楊建波、何滌非等。
正在北京開會的全國政協文史委副主任、浙江省政協原主席劉楓特地寄來一幅四尺整張書法作品,表示祝賀。
開幕式由《文化交流》雜志總編輯傅通先主持。
諸暨市副市長陳中在會上致辭說,諸暨人杰地靈,風光秀麗,這次書畫節是西施故里的又一文化盛事,是挖掘和傳承古越文化、豐富景區文化內涵的重要舉措,是加強對外文化交流、促進諸暨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個良好平臺。
中國書協副主席、浙江書協主席朱關田也在致詞中稱贊諸暨是一個書畫重地,古今出過像王冕、陳洪綬、余任天這樣的杰出書畫家,傳承這份文化遺產對發展諸暨的書畫事業十分重要。
(本刊記者姚振發 錢柔夷)
Interaction between Art and Natural Beauty
On December 18, 2006, the launching ceremony of the 1st Xishi Hometow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Festival was held at the ancient beauty’s hometown in Zhuji. The festival was co-sponsored by Zhuji Tourism Bureau and Cultural Dialogue.
Present at the ceremony were a galaxy of guests includ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calligraphers, painters, and journalists. Liu Fe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PPCC Culture and History Research Committee and former president of Zhejiang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sent a calligraphic work for the occasion because he was attending an important national meeting in Beijing.
Fu Tongxian, editor-in-chief of Cultural Dialogue, presided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Chen Zhong, deputy mayor of Zhuji, made a speech at the ceremony. He said that Zhuji is hometown to many historical and modern personages and boasts beautiful sceneries.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festival w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event for the hometown of Xishi. The gala was part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ancient culture and enrich the cultural contents of local tourism attractions. The event would serve as a platform for intensifying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foreign counterparts and boos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al undertakings.
篇3
二、臺州、紹興民辦教育發展情況深厚的文化底蘊、發達的經濟水平和強烈的民營意識,孕育了臺州、紹興快速發展的民辦教育。臺州、紹興民辦教育起步早、發展快,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國前列。臺州市到2003年底,共有各級各類民辦教育機構1923個,其中幼兒園1729所,小學17所、初中23所、普通高中34所、職業中學34所、專修學院3所、成人培訓學校83所;民辦學校在校生20.5萬人,教職工總數1.5萬人,校園占地面積5840畝,學校資產總值達36.3億元,民間辦學總投資達14.2億元。初步形成了學歷教育、文化助學、技能培訓、藝術體育訓練兼容并蓄,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齊頭并進的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民辦教育體系,涌現了一批辦學指導思想端正、辦學質量較高、管理規范、環境優美的民辦學校。紹興市民辦教育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辦學形式多樣,有派或工商聯等社會團體參與,有企業和個人投資或集資辦學,有政府部門與企業或個人聯合辦學。民辦教育成為紹興教育發展新的增長點,目前全市有學歷教育民辦學校31所(不含幼兒園和培訓班),占地面積4000余畝,在校生40000多人,教職工2500名,累計投入資金20多億,投資額在億元以上的學校有11所,優秀民辦學校占浙江全省總數的16%。紹興諸暨市民辦教育發展最快,經教育部門批準的民辦學校共有11所,其中幼兒園3所、普通中小學5所、職業學校3所,在校生15170人,占全市在校生總數的9.1%。1995年,海亮外國語學校順利建成,1996年,天馬實驗學校和榮懷中學相繼落成。這3所高起點、高規格的民辦學校的興起,成了諸暨民辦教育發展里程碑上的亮點。
三、臺州、紹興民辦教育發展的特點臺州、紹興民辦學校起步早、起點高、投入大、質量好,呈現出如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投入主體多元化。臺州、紹興的民辦學校投資者呈現多元化特點,有的是企業投資、有的是社會團體投資、有的是自然人投資,有的兼而有之,還有相當一部分學校是混合所有制投資。臺州市椒江區的書生中學就是由椒江32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之間,籌集股份資金1200萬元創辦的中國第一所教育股份制的民辦學校。中國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任法人代表、校長,區教育局副局長陶仙法兼任常務副校長。如今書生中學已發展成為資產規模逾億元的書生教育集團,辦有書生中學、書生小學和書生幼兒園、通巨幼兒園、成人教育中心、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等教育機構。臺州市(東港)雙語學校,是全國第一所混合所有制學校的民辦學校,在2.5億元的總投資中,當地民營企業的投資占80%,椒江區政府作為投資一方占20%的股份。此外,區政府每年根據招生數額的實際情況,向這所學校下撥150萬元以內的學生公用經費,連續補助6年。紹興諸暨市天馬實驗學校由該市天馬房地產開發公司獨家出資1.6億創辦,是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既相對獨立又集中管理的完全學校。學校占地250畝,建筑面積10萬平方,有90個教學班。紹興越秀外國語職業學院則由紹興新昌合成化工廠、民盟紹興市委和紹興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我們參觀的學校中,只有臺州市路橋區蓬街鎮私立中學是個人投資辦學。
(二)政策扶持具體化。從1991年頒布的《臺州地區社會力量辦學若干暫行辦法》,到后來制定頒發的《關于進一步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的若干意見》,臺州市對民辦教育特別是民辦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也因此促成了臺州民辦教育在辦學主體、辦學體制、經費投入機制上都出現鮮明的多元多樣的特征來。民辦教育在土地征用和建設配套等各項稅費減免上享受與公辦學校同樣的優惠政策;在收費上,根據生均培養成本自行確定學費和住宿費標準。在本市繳納所得稅的企業用稅后利潤在本地投資辦學的,與其投資額對應的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部分用于辦學的,由同級財政全額予以補助。教師在公民辦學校間可相互流動。各級各類公辦學校的計劃外招生,要在保證其同類民辦學校完成當年招生計劃的前提下進行。同時對辦學成績顯著,被評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優秀(示范、重點)學校的教育機構,每年度分別按應使用教師數的2/3、1/2和1/3給予相當于公辦教師平均基本工資數額的獎勵。
對自建校舍舉辦學歷教育和學前教育的教育機構,在學校規范招生、規范辦學的前提下,可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給予鼓勵支持,在校生超過1000人的,每年獎勵5萬元;在校生超過1500人的,每年獎勵10萬元;在校生超過2000人的,每年獎勵15萬元。對自建校舍舉辦中、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機構,按每一個畢業生獎勵50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對自建校舍舉辦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超過600人,且管理規范、教育教學質量較好的民辦中等職業學校,當地政府按公辦學校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不少于20%給予補助。紹興市諸暨市還出臺優惠政策,對民辦學校招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收費標準與公辦學校相同且單獨編班,市財政撥付與公辦學校相同標準的公用經費和人員經費;高中階段按市教育局統一規劃招收初中畢業生,在收費標準與公辦學校相同的前提下,市財政撥付與公辦學校相同標準的人員經費。
(三)教師流動規范化。臺州、紹興兩市在民辦學校教師管理上的做法基本相同,教師招聘和流動都統一納入教育主管部門管理之下,人事關系放在教育局或人才交流中心。本市公辦學校教師應聘到民辦學校任教,保留公辦教師身份不變;離開民辦學校愿意回到公辦學校的,教育行政部門應予以妥善安排。聘用外地優秀教師,經學校所在地主管部門批準,并且服務期在3年以上,男40周歲以下、女35周歲以下,可由學校主管部門重新建檔,在醫療、養老保險等方面享受公辦教師的同等待遇。另外教育行政部門還可以派出公辦學校領導和教師到民辦學校工作,以此來加強民辦學校的師資隊伍。民辦學校教師基本沒有后顧之憂,當地政府規定,不管是民辦學校教師,還是在公辦學校教師,2000年前參加工作的,養老保險都視為已交,以后繼續交納養老保險可由現學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辦理退休手續。兩市都規定,民辦學校教師的流動必須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管理下進行,招聘新就業的師范院校畢業生也要納入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劃,聘期不得低于3年。由于這些措施的保障,其民辦學校教師隊伍非常穩定,教師流動非常有序,從而保證了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
(四)內部管理科學化。臺州、紹興民辦學校的管理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臺州結合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況創造出的新的辦學模式——教育股份制,這個概念的具體內涵指:以入股集資取得社會資本的使用權,以持股份額分配股息(不可分紅,積累用于辦學再投入)和承擔有限風險,以招聘校長實行科學管理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創新制度。這一模式采用股份制方式融資,分離了資產所有權和學校管理權。影響最大的是臺州市椒江區“書生教育實業有限公司”,該教育實體是由臺州市第三建筑安裝工程公司等14個法人共同發起創辦,除了14個法人股外,另外以3萬元一股向社會公開籌集資金,到1998年10月共籌集資金4500萬元,創辦了書生中學。以書生教育實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臺州教育股份制的獨特之處在于其雙法人的運作結構和公司制管理方法。其模式中管理系統由股東大會、監事會和董事會構成,操作系統則由公司和學校雙法人構成。股份公司為資本運行機構,負責籌集、使用和經營資金,致力于為教育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和按比例向股東支付股息;學校為教育運行機構,負責資本管理,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育股份制中,股東大會、監事會、董事會、公司和學校各司其職,投資方、股份公司、學校職權分明,從而確保教育效益與資本效益雙豐收。在學校內部管理上,各學校也都按照現代教育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實行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實行教師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結構工資制、考核獎懲制,重視人本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使管理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規范。
四、臺州、紹興民辦教育對我市民辦教育發展的啟示建市以來,特別是2000年以來,我市民辦教育發展很快,學校數量、辦學規模和辦學檔次都有很大提升,民辦教育成為我市教育發展新的增長點,在市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但是對照浙江臺州、紹興兩地的民辦教育發展,我們明顯存在著投資主體單一、資金注入不足、辦學規模偏小、扶持力度不夠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快我市民辦教育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要切實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關于民辦教育的一系列扶持和獎勵政策。《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七章對民辦教育規定了9條扶持與獎勵政策;2000年市政府出臺的《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事業的意見》中也規定了一系列的鼓勵扶持政策;建市以來,各縣區也相繼出臺了一些鼓勵扶持政策措施。對這些已有政策措施,要進一步落實到位;有些條款籠統、不具體,或者僅僅是原則性的規定,要進一步具體化,給民辦學校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二要通過當地黨委政府對民辦學校在建校用地、貸款、基建規費、教師流動、專項獎勵基金等方面制定更加優惠的扶持政策。特別是要真正打通公辦教師向民辦學校流通的渠道。三要切實解決好教師的養老保險問題。教師在公辦學校期間的養老保險要由原來渠道補交到位,或參照浙江的做法視為已交;同時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敦促和支持民辦學校按規定辦理教職工養老和醫療等社會保險,勞動保障部門要按事業單位性質給民辦學校教師辦理養老保險,從而徹底解決教職工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