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古詩范文

時間:2023-04-11 21:08: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夏的古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夏的古詩

篇1

學會傾聽,善于思考;樂于表達,懂得尊重。——南昌市松柏小學三(3)班

(一)含“夏”字的詩句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二)不含“夏”字的寫夏景的詩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6.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7.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8.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絕句漫興》)

9.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篇2

春天的三只小熊是多么開心,

它們玩起了捉迷藏,

無論它們看見什么,

都可以編到自己的歌曲里大聲唱:

“老蝴蝶打架,老蝴蝶打架,

到處都是紅花粉綠花瓣,

歪歪斜斜不成體統,

快拔下壞觸須吧,快點丟下丑翅膀!”

它們看到急急忙忙跑過去的老鼠,

開始惡作劇地捏著嗓子高聲喊——

“我們是老鼠,我們是老鼠

我們的嘴巴尖,我們的胡子長,

沒有什么可以阻止我們

熱愛臭烘烘、黑洞洞的地下水管!”

它們看見瓢蟲一家子出門,

就一起嚇唬它們說:

“發大水了,發大水了!

螞蟻已經被沖走半個軍團,

到處都是蒼蠅老大的殘缺尸體,

趕快逃吧,到處都是驚濤駭浪!”

三只小熊越唱越開心,

簡直為自己的歌聲和想象得意洋洋。

它們都沒有發現迎面來了一只老狐貍,

耳朵邊上有一道深深的傷疤。

老狐貍看到小熊們先是驚愕,

然后立刻將笑容堆滿臉上。

它嘴巴甜蜜地叫著“可愛的孩子們”,

心里卻念叨著將復仇的計劃謀算。

因為它還記得臨近冬天的那一天,

老狐貍為追一只母雞進了林場,

迎面碰上熊爸爸,

它說:“來我的林場的都是客人,狐貍母雞都是一樣!”

母雞得救了,可狐貍多么倒霉,

不僅空著肚子回去,而且路上還被獵人追趕!

好不容易撿回一條老命,

最終還是落下個大傷疤在臉上。

老狐貍每天都詛咒發誓

一定要讓熊爸爸一家遭殃——

現在不是三只傻小熊送上門了嗎?

我得好好報復它們,

讓它們也將傷疤的滋味嘗嘗。

想到這里,它用甜蜜蜜的聲音說道:

“我親愛的孩子們,我正想告訴你們

我找到了最好的蜂蜜,顏色就像綢緞一樣!

唉,要不是和你爸爸是最好最好的朋友,

我才不會輕易將這個好消息透露,

好東西是好朋友才能分享!”

老大想了想說:

“哦謝謝,狐貍大叔,不過……”

老二想了想說:

“狐貍大叔,謝謝哦,不過……”

老三想也沒想就搶著說:

“好好好,我們的肚子餓了一個冬天

還是狐貍大叔好心腸,

現在就告訴我們吧,那蜂蜜到底在什么地方?”

狐貍微微一笑,伸出爪子摸摸傷疤,

然后搭住小熊兄弟的肩膀:

“孩子們,你們往遠處看看,

那棵大樹的中間就是我藏蜂蜜的地方。

去年放上去的時候,還是小小的樹,

沒想到今年就已經長到這么高這么壯,

反正你們熊家族是爬樹好手,

誰先拿到那香噴噴的緞子蜂蜜嘛,

就歸誰的肚皮來管!”

可憐的小熊兄弟眨巴著近視眼,

哪里看得清楚,聽得清爽?

它們簡直被樹上那個模模糊糊的黑團團迷住了,

口水吧嗒吧嗒直流淌。

三個兄弟二話沒說就沖到樹下,

直接從三個方向上樹。

只一會功夫,就聽見

“哎喲哎喲,哎喲喲”的大聲叫喚

“救命啊!黑馬蜂來啦!”

三只熊的臉上爪上全是黑乎乎的包,

后面是無數的憤怒的馬蜂在追趕——

天啦,那個黑團團其實是黑馬蜂的老巢,

根本不是什么蜂蜜罐罐!

老狐貍早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可憐的三只小熊哭喊著抱頭鼠竄,

它們終于知道了眼睛近視可真不是那么好玩……

唉,春天里的三只小熊就這樣回家了,

滿身是包,滿心的沮喪,

千萬別問它們哦,為什么包著頭

爪子和腳到處都是傷?

它們知道了,知道春天里不僅僅有可愛的花,

還有香和甜蜜下面埋藏的壞心肝!

而眼睛近視嘛,也不僅僅只是小小煩惱哦,

還可能是數不清的危險和恐懼

還有未知的陷阱與遭殃!

此刻,老大,老二,老三,

正下決心在樹洞里面刻苦訓練,

毛栗子從大到小擺了一排排,一行行——

上右左下,右下左右,

左左右下,右左下上!

二、沐陽講述

現在我們到了北京。來北京是因為有個王爺爺,媽媽說他在治療近視方面有很多經驗。“不管怎么說,我們要試一試再說,沐陽,眼睛是頭等大事,你永遠記住,在媽媽心里沐陽的身體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媽媽說話的時候非常嚴肅,她皺著眉頭,眉頭中間的皺紋都出來了。

我不喜歡媽媽嚴肅的樣子,每次她這種樣子的時候,我都故意做滑稽的樣子逗她笑。方法嘛有好幾種啦——

第一種,比如說就叫她蕭小妹,胖妞蕭,對她做鬼臉。

第二種,做搞笑的動作,比如把眼珠瞪出來,吧嗒掉到地上,趕緊撈起來,拍拍灰,再裝到眼眶里,或者干脆撿起來吃到嘴巴里,嚼得津津有味,嘎巴直響。

第三種再不然嘛,就來個錯誤的向后轉什么的,同手同腳走路,像個提線木偶。

一般情況下媽媽準會哈哈大笑的。但這次居然都不管用了,什么都沒讓媽媽笑起來,我這才覺得事情可能是有點嚴重。她生氣我總躲在黑暗角落里看書把眼睛看成這樣。

北京的王爺爺是個很好的老頭兒。他的口頭禪是:“伸直胳膊兒寫字兒!”他說的時候帶卷舌,很好玩。他拿個塑料榔頭敲自己的腿,他說,這個腿要一直敲才好。他還說,家長每天必須打孩子三百遍屁股,“這是一種美好的享受。”王爺爺一邊說一邊打我的屁股,我就笑起來因為覺得癢癢得很。王爺爺還要我們每天捏三百遍耳朵,他說“要把耳朵捏得像面條一樣軟”。我的媽呀,我想到臉上掛兩根面條會怎么樣啊?還不被風吹得噼里啪啦響?王爺爺有一個著名的防治近視的口訣在網上很流行的:

抬頭挺胸抬眼皮,時時刻刻看遠處;

模糊目標看清楚,逐漸遞減眼鏡度。

握筆兩橫指,臂肘放桌上。

光從左前來,不需太明亮。

伸直胳膊讀寫看,能看清楚盡量遠;

書、筆在臉正前方,不要彎腰近距看。

視差一側不朝下,正確睡姿應多變。

多吃硬食不偏食,視差側牙多嚼練;

味精、雞精宜少吃,還有糖、油和成鹽。

捏耳拍打多訓練,健身鍛煉成習慣。

時時處處不看近,路途吃飯都看遠。

貼身低頭看,駝背近視眼;

抬頭向前看,近視駝背均可免;

低頭加看近,近視就加深;

鍛煉加望遠,近視就好轉。

諸多陋習都克服,才能遠離近視眼。

我還把王爺爺在網上的話打印下來,放在桌子底下——《形成近視的根本原因和逆轉近視的根本方法》:“形成近視的根本原因:能看清楚反而近;逆轉近視的根本方法:能看清楚盡量遠。”“能看清楚盡量遠”,這么簡單的七個字,誰能長期堅持做到,誰的近視逆轉就有希望。

因此,特別提醒:一定要在生活學習的時候不時抬頭挺胸,盡量不彎腰低頭,看清楚盡量遠的物體,盡量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訓練,如:走路和吃飯咀嚼時抬頭看遠;坐車捏掐耳朵并看遠;上課及復習功課、寫作業、用電腦、手機時盡量伸直胳膊讀寫;看書用夾書架,把書放到能看清楚的盡量遠的位置看,盡量拉大眼與目標的距離;課間、工間做運動、看遠、捏掐耳朵,睡覺多換姿勢等等。總之,要時刻嚴格按要求做,并養成這樣的好習慣,這樣,就等于一天24小時時時刻刻都在訓練。家長和孩子都必須有這種意識和習慣,把逆轉近視當做一項工作、功課和事業來對待,一直堅持下去,永不放松和放棄,直至成功!

王爺爺說要我堅持訓練,他還說讓我爭取當標兵,和近視魔鬼決戰到底。我跟王孝秋說我要畫一幅畫,名字就叫:沐陽大戰近視怪獸三百回合。結果他說,啊,你們就這么打來打去浪費時間,最后到底分出勝負沒有?

我說我也不知道啊,反正先打了再說吧。“持久戰”,這是我才學會的詞。

三、沐陽媽媽手記

篇3

文獻資料也記載了汴梁城內市坊合流雜處的街景。“御街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 ……御靡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藥鋪、居民。”當時開封城內還形成多處熱鬧非凡的商業區:如內城州橋以東,有魚市、肉市和金銀器銷,以西是鮮果行、珠玉鋪;位于宮城東面的界身巷則集中了經營金銀彩帛的店鋪,“每以教益,動輒千萬,駭人聞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南樓街巷》)

市與坊的界線被打破后,商品交易不再受時間和場所的限制,在城內,不僅白天可以隨時購買商品,還出現了早市和夜市:夜市三更收市,早市五更點燈開張。城市的宵禁被取消,經濟生活更加便利,人們的文化生活也因此逐漸豐富多彩。酒樓、瓦子、勾欄等休閑、娛樂場所應運而生:雜劇、說話(一種說唱藝術)、傀儡(木偶)戲等表演藝術也相繼問世,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圖3)。“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余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自丁先現、王團子、張旗圣輩(均為表演藝人),后來可有人在此作場(即表演)。”瓦子里還出售一些生活用品、食品,以及剪紙等商品。“終日居此,不覺抵暮。”(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南樓街巷》)

市、坊合流后,城作為一個地區經濟中心的作用更加顯著,地位更加重要,城市的名稱更加名副其實。

篇4

“醫生,我的右腳的病好些了,可現在,是我的左腳要鉤我的右腳后跟。”

“啊,這可是越來越厲害了。”醫生說,“如果再這樣下去,就要砍掉您的雙腳了。拿著,這是藥方,您必須付兩萬法郎的藥費。再給我三千法郎的就診費。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明天再來一次。”

當天晚上,尼古拉又問蒂娜:

“你聽見了嗎?”

“我聽見了!”

“如果砍掉夫人雙腳的話,那我們會怎樣呢?”

“哦,我可不敢想。”

“但是,我愛你,蒂娜!”

“我也是,我也愛你,尼古拉。”

“我永遠也不愿離開你。”

“我也是。”

它們就這樣在黑暗中說著。根本沒有料到它們的主人正穿著拖鞋在過道里散步,因為醫生的話使她無法入睡。路過壁櫥時,她聽到了這個談話。這是一位非常善良的夫人,她什么都懂了。“原來是這樣,”她想,“不是我病了,而是我的鞋子在相愛,多可愛啊!”夫人把用兩萬法郎買來的藥當作垃圾扔進了一個盒子。第二天,她對女仆說:“你看見這雙鞋了嗎?我再也不穿了,但是我要留著它們。給它們好好地上油!或許你會發現它們總是吵吵鬧鬧的,但永遠也不要將它們分開。”

可當女仆一個人時,她想:“夫人準是瘋了,留著這雙鞋,可又不穿!再過半個月,當你把這件事忘記之后,我去把鞋偷出來!”半個月過去了。女仆偷了鞋并穿在腳上,但當她穿著這雙鞋在黑暗中下樓時,她開始自己絆倒自己。尼古拉和蒂娜要擁抱,“砰!砰!”女仆又一次坐在平臺的地板上,滿頭的灰塵,一條螺旋形的土豆皮掛在她的額頭上,就像卷發。

“這鞋簡直是巫婆,我再也不穿了。我把它送給我的侄女,那個女酒鬼去吧!”

就這樣過了很久,不幸的是女酒鬼走路時總是一腳快一腳慢。

一天晚上,蒂娜對尼古拉說:“我覺得我的鞋底越來越薄,也許快要破了。”

“千萬別這樣,”尼古拉著急地說,“如果主人把我們扔掉,那我們又要分離了。”

事實上,八天以后,蒂娜的鞋底穿洞了,女酒鬼買來了新鞋,把尼古拉和蒂娜扔在黑暗中的一只盒子里。

“我們將會怎么樣呢?”尼古拉問。

“我不知道,”蒂娜回答他,“我只知道我永遠不離開你。”

“靠近我。”尼古拉說,“用你的搭襻拉住我的,這樣我們就不會分離了。”

它們就這樣一起被扔在了垃圾筒里,一塊兒被清潔工的卡車帶走,又一同被遺棄在一塊空地上,它們呆在那里,直到有一天,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發現了它們。

“看,一雙鞋,它們還牽著手呢!”

“它們一定是結婚了。”小女孩說。

“那么,既然它們結婚了,”小男孩說,“那就應該去度蜜月呀!”

小男孩拿起鞋,把它們釘在木板上,一個挨一個。他帶著這些東西來到河邊,讓木板順著流水流走,流向大海。

當木板漂得越來越遠時,小女孩揮動手帕喊道:“再見,鞋子們,一路順風!”

就這樣,尼古拉和蒂娜不再為它們的生命企望什么,開始了蜜月旅行。

篇5

“看見什么了,姐姐?”我問。

“看,那紫紅的寶石!”

我們去摘吧。我快速奔跑到姐姐前面。“快點,看誰跑得快……

快到時,才發現,有一道墻當著我們的去路。怎么才能翻過這道矮墻呢?姐姐看了一下具體情況,做出了決定。只見她先搬了一些體型比較大的石頭,鋪到地上,然后,她又搬了一些木板,踩上去,差不多了,可是,我們還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剛上去。又要又往下跳,可是,我們沒有發現地面上有金屬皮,一跳,發出了劇烈的響聲。我們又趕緊藏到了樹的背面隱藏。哎!幸虧沒被發現,要不讓就白費這么大力氣了。于是,我們趕快摘葡萄,摘起葡萄,剝了皮,放在嘴里,總算吃到葡萄了,不知道為什么,當時自己為什么這么渴望吃到葡萄。

我們正要離開,可是,葡萄的主人張奶奶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和姐姐剛要跑,張奶奶立刻叫祝我們:“孩子,過來,告訴奶奶你們是怎么進來的?”

我們羞愧的低下頭,不知道如何回答。

張奶奶有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不能撒謊,不要不經過別人的同意就拿別人的東西,懂嗎?我們羞愧的點了點頭。

臨走時,張奶奶又送了我們幾串葡萄。

篇6

你看,到了晚上,千家萬戶都打開了燈,多美麗啊。我們四年級一班門前的路燈也打開了,他閃耀的卻是求知的光芒。

路燈下站著一位同學,他手中捧一本《水滸傳》,神態莊重,正在認真地讀著。燈光照在他的身上,像是給他披上了一層銀色的紗。走廊里靜悄悄地,沒有人來打擾他。因為這時候同學們正在教室里看動畫片。教室里,有同學們的一串串歡笑聲。可他聽不見任何聲音,因為他已經變成了一只小鳥,正在書本知識的藍天上翱翔呢!

我出門上廁所,看到他是那么專心,實在不忍心從他身邊走過,不忍心打擾他。這時,我的知覺告訴我,同學們和我的想法太幼稚了。我們就像是還沒有展翅的小鳥,而他卻成了一只正在搏擊的雄鷹。

為什么,為什么呢?為什么看電視的時間他看書?原來,語文課上講過:要多讀原著,少看動畫片和卡通書。他是不是從這句話中感悟到了一條讓人生閃光的道路?我又想:他怎么不在教室里看書呢?啊,我知道了。他怕耽誤同學們看電視!

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是我們四年級一班的班長——我的榜樣——周天鵬。我覺得,在四年級一班的教室門前有一座晶瑩的豐碑……

路燈仿佛更加明亮了,好像正在愛憐地看著這座豐碑。

篇7

一、農民挖出“地下城”

1963年,卡巴杜西亞高原上的德林庫尤村爆出一條大新聞:一個名叫德米爾的農民在自家院子掘地時發現一個洞口。在村民的協助下,他架著梯子進入井口似的入口,穿過8層過道,見到一個無所不包的地下城鎮(圖1)。縱橫交錯的隧道兩旁(圖2),像蟻冢一樣排列著無數住宅、廚房,有禮拜堂、作坊、水井、食物貯藏室,還有專作墓地的洞室。52個通風管道通向地面隱蔽處。幾條供逃生用的地道造得尤其巧妙。據估算,這樣規模的地下城可供兩萬人安身。在純粹手工勞動的情況下,從堅硬的熔巖層中掏出這么大的空間,太不可思議了,單從地下清運出那么多的石渣,就要克服多少困難啊!人們只能這樣設想:或者是建設者的堅韌精神戰勝了大自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把它挖成;或者是地下存在著火山熔巖隧洞(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很可能形成隧道式的溶洞),再加人工拓展改造而成。

這世外桃源――“土耳其地下迷宮”是誰建的呢?

二、地下的宗教迷城

早在公元8世紀和9世紀,卡巴杜西亞已經發現過成千座巖洞教堂和地下教堂(圖3)。它們鑿在小巖山內或懸崖上,有的相當華麗堂皇。在戈雷梅谷,幾乎每座小尖巖都被挖空了。每一座巖山,就是一座教堂。踏上損缺的石階,可以走進禮拜大廳。巖石被巧妙地琢成拱門、圓柱、拱頂,每一寸壁面和柱體都裝飾著線紋和圖案;壁畫栩栩如生,再現著《圣經》故事或東方宗教、民間傳說(圖4)。

在澤爾弗峽谷兩側的懸崖上,修道士們耐心地打出一個個洞窟,修成教堂、修道院、齋堂、廚房、臥室等;里面的祭壇、餐桌、坐椅、床鋪、家具,全是石頭制品(圖5)。

在南部幽靜的伊拉拉谷地,河流兩岸的崖壁高達150米,壁面密布著神龕、小教堂、修道室,里面供奉著色彩鮮明的圣像,全部就壁鑿成(圖6),首尾相連竟長達10千米(圖7),與我國的敦煌、大足的佛像洞窟構造相似。

篇8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閑看槐蔭滿亭臺。

2、《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湫明詩也以詩定韻為十·立夏少半月》宋朝·滕岑

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梅子酸著齒,麥穗長半腰。

天運不暫停,又將轉斗杓。無復冬裘御,重取夏扇搖。

3、《立夏》宋朝·釋居簡

弦改南薰曲自調,縈回小篆水沉消。

篇9

忽然一道刺眼的亮光閃過我瞇著的眼睛,我費力地睜開眼,看見一只甲殼蟲正在紗窗上向上爬。金色的殼,在陽光下閃出一道光,不是很亮卻是很刺眼,于是抬手輕輕一彈,那一小片金色便翻飛落地……

正當我又快見到周公時,忽然覺得手臂很癢,就不情愿地睜開眼,又發現那個可惡的甲殼蟲正大搖大擺地爬過我的手臂向紗窗上爬,豈有此理,這么美好的一個下午怎么可以讓你打攪了?!很是生氣,于是捏起這個可惡的小東西,使勁拋向遠方,看著那點金黃一點一點消失。

一個下午就這么安靜地過去了。醒來已經是夕陽將近了,當我正準備離去時,忽然一個金色的亮點從我眼前閃過,又是那個熟悉的身影,我驚呆了,震撼了……

沒有再次打攪這個瘦小的身影,它正費力地向上爬,它有兩條腿已經不動了,是斷了吧,有一個翅膀已經翻了起來,是傷了吧,它究竟想干什么?為了什么它可以忍受這么大的痛苦而不放棄呢?我疑惑了,帶著敬重我目送它走過這艱難的每一步,終于它到了房頂。然后它一步步地向一個蜘蛛網爬去,我驚愕了,它想干什么?送死么?驀地,我發現還有一個金色的小不點在蜘蛛網上,哦,難道是……

它爬上了蜘蛛網,挨著另一小片金黃,它用力晃著蜘蛛網,動作漸漸地慢了下來,就在它停下來時,卻看見一束光閃了過去,那小甲殼蟲掙脫了蜘蛛網,飛了起來,與此同時,那只大甲殼蟲也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停了下來……

篇10

我蹣跚地走下樓梯,坐上一輛去賓州火車站的出租車。此時正是午餐時間,火車站人潮擁擠,通勤者和購物者源源不斷地涌入火車和地鐵。我拖著腳步走出人流,斜靠在墻上。我的腿感覺像兩團橡膠,膝蓋一軟,癱倒在地上。

就這樣,穿著冬季大衣和套裝的我軟弱無力地坐在火車站的地板上。通勤者走過來,又走過去,有些人絆在我的腿上,幾乎所有人都用厭惡的眼神看我。不能責怪他們,我的樣子很糟糕。我敢肯定,他們認為是酒精或把我變成了這副模樣。我閉上眼睛:也許當醒來時,我已經躺在家里舒服的大床上了!

突然,有人拉我的衣袖。我抬起頭,一個女流浪者正在俯視我。她沒有牙齒,戴著一頂破爛的羊毛帽,身上散發著臟衣服和腐爛的食物混合在一起的霉味。對于一個懷孕的人來說,這味道可不大好,我的胃一陣翻騰。

“你看起來不太好。”她說。

我點頭說是。她向另一位女流浪者招了招手,然后,她們兩個人扶我站了起來。

“你必須把路讓開。”戴羊毛帽的流浪者說,“人們踩著你了!”

兩個女流浪者站在我的兩邊,一人拿著我的手袋,一人提著我的公文包。我們慢慢走出大廳,朝一段樓梯走下去,她們引導我通過迷宮一樣的通道。這是要去哪里?我的心里不免一陣緊張。最后,我們走進一個昏暗的隧道。一輛堆滿她們財產的購物車放在旁邊。對她們來說,這賓州火車站下就是她們的家。兩個人攙扶著我坐到一個搖搖晃晃的木凳上。

“別害怕,親愛的,你在這里很安全。”第二個流浪者說。

她沖我親切地微笑,露出幾顆缺失的牙齒。她不擔心自己的外表,與之相比,她更關心我感覺如何。

戴羊毛帽的女士消失了一會兒,回來時,手上拿著三杯熱氣騰騰的茶。我不太喜歡喝茶,但那天那杯卻格外清香怡(yí)人。

“你看起來好一些了。你家住哪里?”她問。

“長島。”我說。

“沒問題,我們將把你送上火車。但首先,你要休息一下。”

我們熱絡地聊起天氣、家庭。地鐵和火車“轟隆隆”地駛過我們的頭頂,震得墻壁和天花板“咯咯”地響。有一刻,我感覺自己正在經歷一次愛麗絲夢游仙境。愛麗絲追趕一只白兔,掉進兔子洞中,由此墜入一個有稀奇古怪生物和談話的神奇地下世界。我則來到紐約市最大的地下隧道,這里有兩個如此難以置信的人,她們衣衫襤褸(lǎn lǚ),卻充滿普通人難有的愛心。

喝完茶,兩位救星帶我回到車站大廳。她們查看了出發公告牌,陪我走到火車邊,與我揮手告別。一整天,我都沒有感覺這么好過!

休息兩天后,我準備回去工作。正是上班高峰期,地鐵里水泄不通。我站在站臺上,遠離通勤者的人流,等候我的車。不過,我一個人并沒有站太久。

“你感覺如何?”我的流浪者朋友問,她還戴著那頂破爛的羊毛帽。

我笑了,不敢相信在長島車站這么擁擠的地方她能發現我。

“有一點累,但好了很多。再次感謝你的幫助!”

“沒什么。我看,今天你需要一個座位。”她說,頑皮地向我眨了眨眼。

地鐵通勤者都會在站臺上搶占“最佳位置”――車門打開的地方。因為只要車門一開,就可以首先擠上車,占到一個座位。

當我的流浪者朋友走近最佳位置時,所有通勤者一律后退,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則,通勤者總是與流浪者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像海水豁然分開,她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招手叫我去她旁邊。我強忍著笑走過去,她用手臂摟著我說:“今天早上你會得到一個好座位。”

我不懷疑。火車到了,我第一個走上去,順利地得到了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