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詩句范文

時間:2023-03-30 05:14: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寒露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寒露詩句

篇1

外文名:Miss Granny

導演:陳正道

編?。毫中「?,任鵬

主演:鹿晗,楊子姍,陳柏霖,歸亞蕾,王德順

上映時間:2015年1月8日

該片講述了一位七旬老太太不可思議變身為妙齡女子后,以新身份回到日常生活,引發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奇幻故事。

2、《我是證人》

外文名:The Witness

導演:安尚勛

編?。侯櫺“住⒁龢I、安尚勛

主演:楊冪,鹿晗,王景春,朱亞文

上映時間:2015年10月30日

該片講述一起謀殺案出現了兩位證言不同的目擊證人,而兩人卻在之后聯合追緝兇手的驚險故事。

3、《盜墓筆記》

外文名:Time Raiders

導演:李仁港

編劇:南派三叔

主演:井柏然,鹿晗,王景春,馬思純,張博宇,涂圣成

上映時間:2016年8月5日

篇2

【關鍵詞】 火神派 盧崇漢 扶陽氣 藥物配伍 方藥格局

醫林火神盧崇漢,四川德陽人,出身中醫世家。其祖父盧鑄之先生尚師晚清“火神派”鼻祖鄭欽安,并盡得其傳。盧師盡得祖父盧鑄之、伯父盧永定一脈悉心教培,早年懸壺西南,而后又進入醫學院校學習現代醫學,集師承和院校教育的優勢于一身,醫道精深,臨證善以扶陽之法論治,亦有“火神”之稱。其用藥擅走辛熱一派,屢起沉疴重疾、疑難雜癥,在當今眾多醫家中,開方風格大膽鮮明,獨樹一幟,影響深遠。

很多人在中醫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中曾抱有疑惑之心:看似證型相似之病,不同醫生的辨證論治或許不盡相同,但大體依從書本和藥典中的開方用藥思路,所開方劑中規中矩,隨證治之,而治病的療效或好或差,有些疾病當時癥狀得以緩解,但隨后或出現其他癥狀或病情反復,尤以沉疴重疾、疑難雜癥難治。有時為解決問題,中西藥并用,對于之后出現的效果,卻不知是中醫亦或西醫的作用了。此誠乃當代很多學院派學者的困惑。在當今多變的環境中,面對證型復雜的各種疾病,中醫該怎樣遣方用藥才能收到良好的臨床效果呢?

隨著近來對火神派學術思想的關注,盧崇漢的《扶陽講義》等系列醫書醫案在當今中醫界刮起一陣熱學的風潮,以其獨特的學術價值和良好的臨床療效給醫學者以啟迪。

盧崇漢在《扶陽講義》中反復強調“格局”二字,本文從方藥格局的角度出發,以“格局”揭示其開方用藥的理論依據、本質、設計布局、方藥架構及藥物配伍特點,探析盧崇漢扶陽臨證風格,旨在提高中醫學者對盧崇漢扶陽理念及方藥格局的重視和學習。

1 格局理論依據:陽主陰從

1.1 生命的根本是陽 《內經》云:“凡陰陽之要,陽密為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编崥J安《醫理真傳》直言:“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氣乎?”這個氣就是陽?!瓣栃幸淮?,陰即行一寸,陽停一刻,陰即停一刻。”“可知陽者陰之主也,陽氣流通,陰氣無滯?!薄瓣枤獠蛔悖杂凶铚?,百病叢生”。

1.2 社會、自然格局的改變造成陽損 扶陽派尊崇張仲景取法自然應對疾病的理念[3]。盧崇漢認為,現在自然社會環境尤易造成陽損。

當今時代,人們嗜食生冷寒涼,著裝減少,而空調等制冷設施增多,誤用苦寒之品,濫用抗生素等苦寒之藥,加之現代人的壓力加重,工作煩勞,作息非時,睡眠不足,等等?,F代社會發展造成的這些格局變化,都可以導致陽損。

同時,人類社會對自然的開發濫用使得自然格局發生變化,如地球升溫致使上熱下寒。天人合一,影響到人,使人虛陽浮越,這也是陽損的表現。

盧崇漢認為,人體活動始終存在著陽主陰從的關系。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陰平陽秘的狀態是以陽為主導的陰陽動態平衡。在病變的過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于陽氣。以陽氣為主導的陰陽關系遭到了破壞,從而引起臟腑功能失調。臨證中,陰虛的本質仍然是陽的不足,陽氣化生的功能受到影響,才會出現陰陽兩者關系失調。盧崇漢的方藥格局自始至終緊緊圍繞陽主陰從的理念。

2 格局本質:以扶陽為核心

盧氏醫學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崇尚“陽氣宜通”,使陽氣始終保持在“通”的狀態。盧崇漢認為,很多疾病的病因病理都是機體陽氣的虛損、郁結導致的。因此,在藥物格局上,時時注意扶持和溫通陽氣無疑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治療原則。對于虛寒者,溫陽;對于陽郁者,通陽。

“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極;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陰”。病在陽者,扶陽抑陰;病在陰者,用陽化陰。歸根到底,就是以扶陽為核心,貫穿于疾病論治的始終,解決當下之急,扶陽正本,是盧崇漢方藥格局的本質和方向。

3 設計布局:重視遠期療效,實施階段性治療

盧崇漢開方尤為注重治病的遠期療效,根據患者的個體化病癥表現進行辨證分析,設計患者在病情發展到不同階段的方藥格局,并牢牢把握格局度的變化,每一步達到不同的治療目的。如同圍棋高手可以算出四步以后的棋局,其方藥格局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同時,他注重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跟蹤回訪,以便于配合用藥和把握療效。

與著眼于短期臨床效果的醫生相比,對疾病認識把握的層面不同,其設計布局的著眼點迥異,長期效果自然大不相同。其中,盧崇漢方藥格局重視補精氣勝于補氣血,恰是重視遠期療效的體現之一,這種重視遠期療效的理念在現代商業化的醫療制度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4 格局構架:從證的來路和去路同時著手

大部分醫生的方藥格局著重從解決證的去路著手,如患者有濕熱,便一律在方中加上祛濕熱的藥。搭建方藥格局的框架時,能同時考慮到證的來路與去路,并分清輕重,使格局構架穩固,方向清晰,誠為盧崇漢方藥格局的境界高妙之處,也是其考慮周全縝密之處,值得研究與借鑒。

例如,對于陽氣虛且有濕的病人,常規思路是加入蒼術、半夏化濕。而實際的情況可能是,用藥后濕的情況好轉,但不久濕又起,病情反復。這是因為此方格局只考慮到了濕的去路,卻無意識到濕的來路是臟腑功能不足,即陽氣不足。不解決陽氣不足的問題,一味用去濕藥,不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濕的問題,而且去濕藥的溫燥可能將陽氣鼓蕩得更弱。

5 藥物配伍:多用扶陽藥,精純力大

5.1 多以傷寒方為底,尤擅四逆輩

火神派充分繼承傷寒“扶陽”之理念以及對偶統一的思維規律[4],開方用藥多沿用傷寒原方,而又有自己的發展。盧崇漢以四逆法溫腎納下多于回陽救逆,用四逆法更多的時候用生姜,甚或炮姜、煨姜作為臨床大多數慢性病和危重病的收功之法,這也是盧氏方藥很重要的心法。

5.2 藥性偏于辛熱,善用將藥姜、附、桂,單刀直入,不夾陰藥 鄭欽安《醫法圓通》云:“仲景立四逆,究竟是專為救這點元氣說法……此方不獨專為少陰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備。知得此理,便知得姜附之功也。今人不知立極之要,不知姜附之功,故不敢用也。非不敢用也,不明也?!弊鳛榛鹕駛魅耍R崇漢明確指出,所謂立極之要,就是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極這個要害。

即使對于陰虛病人,只要姜、附、桂配伍恰當,不但不禁用,反而起到輔助協同的作用。姜、附、桂不但不會傷津耗液,反而能夠促進津液回生,從而起到陽生陰長的作用。尤以附子溫通陽,暖命門,溫坎水,破陰凝,為扶陽第一要藥。

在盧崇漢[1]一年統計的20076張處方中,用到姜的處方占全年處方的99.7%,用到桂(包括桂枝、肉桂、官桂)的處方占全年處方的98.8%,用到制附子的處方占全年處方的96.8%。

5.3 重藥量,輕藥味 盧崇漢的方藥,單以一劑藥論,生姜或煨姜的用量在30~200 g之間,干姜、筠姜或炮黑姜的用量在25~90 g之間,桂枝每劑在15~75 g之間,制附子少則60 g,多至250 g。這種用量已遠遠超過《藥典》規定的范疇。

相比而言,藥的味數反而很少,一張處方五六味藥,最多也就十一二味藥,大多數在七八味藥之間。在其某一個月開的700多張處方里面,只用了27種藥。

以藥之毒攻病之毒,以藥之偏治病之偏,取藥量的力大,取藥味少的專一。由于藥物配伍七情相合[5]而煎煮方法得當,對慢性病和危重病的臨床效果尤佳。

6 結語

盧崇漢臨證方藥格局猶如名將排兵布陣,大膽果敢,目標明確;又如玲瓏棋局,一進一退,心有著數。

總體而言,其方藥格局體現出以下特點:①重視扶陽理念貫穿治病始終。②方重“精純”,單方效果求專不求全;藥重“力大”,力道求偏不求平。③整體格局常由多個單方格局前后組成,步步為營。

古人云:“力專則效宏”,盧崇漢臨床療效之“效宏”,正是其方藥格局“扶陽精純力?!钡某浞煮w現。其看似“偏執”的方藥格局,具有重要的學術特色和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盧崇漢.扶陽講義[M].北京:中國中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165.

[2]張存悌.“火神派”述略[J].遼寧中醫雜志,2004,3(5):242.

[3]鄒曉明,宮曉洋,谷 松.老子認識論與《傷寒論》辨證思想[J].吉林中醫藥,2007,27(11):6061.

篇3

“才情如水氣如煙,寒露玉壺冰浸天?!毕乱痪涫牵罕蓖ド巢菝旌卧S,江南風月故依然。

原文:

《送翰林應奉壽同海涯挈家覲省十首 其二》朝代:元    作者:宋褧

才情如水氣如煙,寒露玉壺冰浸天。

北庭沙草渺何許,江南風月故依然。

篇4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節氣,知道今年寒露是什么時候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1寒露是幾月幾日_寒露的由來是什么,以供大家參考,我們共同閱讀吧!

寒露是幾月幾日陽歷時刻:2021年10月8日9:38:53

陰歷日期:九月(大)初三星期五

開始時刻:2021年10月8日09:38

結束時刻:2021年10月23日12:51

寒露的由來是什么公歷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我國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贝斯潥庵续櫻闩懦梢蛔只蛉俗中蔚年犃写笈e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已普遍開放。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游人。

我國傳統將寒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征。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氣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于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關于寒露的詩句1、此輩豈無秋,亦蒙寒露委。

——杜甫《種萵苣》

2、寒露初寒寒草邊,夜夜孤眠月前。

——鄭光祖《雜劇·醉思鄉王粲登樓》

3、窮巷秋風葉,空庭寒露枝。

——盧照鄰《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4、秋月無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瀾。

——李群玉《玉真觀》

5、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風生。

——李群玉《桑落洲》

6、寒露應秋杪,清光澄曙空。

——權德輿《奉和圣制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7、素秋寒露重,芳事固應稀。

——唐彥謙《紫薇花》

8、秋桐故葉下,寒露新雁飛。

——孟郊《與韓愈、李翱、張籍話別》

9、寒露衰北阜,夕陽破東山。

——宋之問《初到陸渾山莊》

10、金莖難復見,寒露落空中。

——姚合《文宗皇帝挽詞三首》

11、九月寒露白,六關秋草黃。

——韓翃《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12、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王昌齡《送十五舅》

13、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王昌齡《齋心》

14、寒露濕青苔,別來蓬鬢秋。

——《雜曲歌辭·山鷓鴣》

15、澤雁和寒露,江槎帶遠薪。

——周賀《旅懷》

16、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

——錢起《晚次宿預館》

17、朔風剪塞草,寒露日夜結。

——獨孤及《海上寄蕭立》

18、春柳南陌態,冷花寒露姿。

——李賀《花游曲》

19、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

——柳宗元《巽公院五詠》

20、何似屏星南極里,清如寒露在冰壺。

——劉辰翁《法駕導引·五月五》

21、柳經寒露看蕭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李紳《宿瓜州》

22、寒露潤金井,高風飄玉箏。

——許渾《寓崇圣寺懷李校書》

23、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

——張九齡《晨坐齋中偶而成詠》

24、風檻夕云散,月軒寒露滋。

——許渾《送魚思別處士歸有懷》

25、數派清泉黃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

——盧綸《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明府》

26、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杜甫《解悶十二首》

27、還期應不遠,寒露濕蕪城。

——韋應物《送槐廣落第歸揚州》

28、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張九齡《使還都湘東作》

29、舊苑經寒露,殘池問劫灰。

——鄭愔《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30、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

——李郢《早發》

31、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

——嚴維《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32、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沈佺期《幸白鹿觀應制》

33、菊華寒露濃,蘭愁曉霜重。

——李咸用《題友生叢竹》

34、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

——韓愈《木芙蓉》

35、歲晚蟲鳴寒露草,日西蟬噪古槐風。

——劉滄《留別崔澣秀才昆仲》

36、藜杖侵寒露,蓬門啟曙煙。

——杜甫《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

37、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

——皇甫冉《婕妤怨》

38、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9、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蘿。

——楊景賢《雜劇·西游記·第五本》

40、疏影暗棲寒露重,空城饑噪暮煙多。

篇5

【清明節的諺語和詩句】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蘇)

清明有霧,夏秋有雨(蘇、鄂)

清明霧濃,一日天晴(豫)

清明起塵,黃土埋人(晉、內蒙古)

清明響雷頭個梅(浙)

清明冷,好年景(遼、冀)

清明暖,寒露寒(湘)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清明難得晴,谷雨難得陰(魯)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種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贛)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云貴高原)

清明斷雪不斷雪,谷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

清明南風,夏水較多;清明北風,夏水較少(閩)

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寧)

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動土,要刮四十五(蘇)

【清明節農事】

清明時節天轉暖,柳絮紛飛花爭妍。

降水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有的年份連陰雨,寒潮侵襲倒春寒。

地溫穩定十三度,抓緊時機播春棉,

看天看地把種下,掌握有急又有緩,

棉花播下鋤夢花,提溫保墑效果顯。

澇洼地里種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瓜菜分期來下種,水稻育秧搶時間。

麥苗追澆緊劃鋤,查治病蟲嚴把關。

繼續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樹和桑園,

栽種棗槐還不晚,果樹治蟲喂桑蠶。

牲畜配種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大力提倡種牧草,種植結構變“三元”。

鯉鯽親魚強育肥,適時栽種葦藕芡,

篇6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那么為了方便大家,共同閱讀吧!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二十四節氣霜降詩句詩詞大全最新,歡迎閱讀!

二十四節氣霜降的詩句1、霜降水自落,春濃花欲迷。

——姜特立《偶題·霜降水自落》

2、念兄適吳越,霜降水初冷。

——蘇轍《次韻子瞻潁州留別二首》

3、九月霜降后,水涸為平地。

——白居易《大水》

4、大火流兮草蟲鳴,繁霜降兮草木零。

——張衡《定情歌》

5、桃李與荊棘,霜降同夜萎。

——白居易《讀漢書》

6、霜降向人寒,輕冰淥水漫。

——元稹《詠廿四氣詩·立冬十月節》

7、船到岳陽應漸穩,洞庭霜降水如油。

——孫蕡《下瞿塘》

8、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鷺飛低。

——吳嘉紀《九日寄徐式家》

9、暴流沒馬不加減,霜降石出不加增。

——何夢桂《愚石歌》

10、霜降百物肅,御冬必此須。

——李復《種菜》

11、火燒寒澗松為燼,霜降春林花委地。

——白居易《謫居》

12、霜降明朝節,坐雨聲,紅閃一燈如血。

——趙熙《秋思耗》

13、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豈類婦人仁。

——李曾伯《又用韻·雪凝霜降不肯春》

14、霜降水澤枯,歲晚木葉落。

——仇遠《予久客思歸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威鳳巢深林》

15、看松好待嚴霜降,試玉宜將烈火燒。

——王禹偁《放言·賢人雖學心無悶》

16、霜降菊叢折,守根安可存。

——蘇轍《和子瞻記夢二首》

17、霜降紅梨熟,柔柯已不勝。

——蘇軾《梨》

18、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張九齡《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19、凄清早霜降,淅瀝微風起。

——白居易《玩止水》

20、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之先蘦。

——屈原《遠游》

21、田深狡兔肥,霜降鱸魚美。

——蘇轍《登南城有感示文務光王遹秀才》

22、霜降水痕收,迅池塘猶暮秋。

——高明《商調·二朗神》

23、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

——葉夢得《水調歌頭·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余偶病不能射》

24、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文天祥《山中感興三首·山中有流水》

25、霜降水泉涸,風緊草木枯。

——舒岳祥《送達善歸玉塘》

26、季秋甫強半,霜降才應律。

——王鏊《壬戌九月·季秋甫強半》

27、霜降幽林沾蕙若,弦驚翰苑失鴛鸞。

——錢起《送李九貶南陽》

28、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蘇軾《南鄉子·霜降水痕收》

29、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

——王冕《舟中雜紀·其十》

30、氣當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

——耶律楚材《過夏國新安縣》

31、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積如連山。

——蘇軾《和子由蠶市》

32、家貧祿尚薄,霜降衣仍單。

——岑參《送李翥游江外》

33、霜降百工休,把酒約寬縱。

——黃庭堅《次韻晉之五丈賞壓沙寺梨花》

34、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

——晁公溯《巴江》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的詩詞《露》

【唐】徐寅

鶴鳴先警雁來天,

洗竹沾花處處鮮。

散彩幾當蟬飲際,

凝光宜對蚌胎前。

朝垂苑草煙猶重,

夜滴宮槐月正圓。

怵惕與霜同降日,

頻繁思薦獨凄然。

《重九日宴江陰》

【唐】杜審言

蟋蟀期歸晚,茱萸節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興要長壽,卑棲隔近臣。

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讀《漢書》》

【唐】白居易

禾黍與稂莠,雨來同日滋。

桃李與荊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區別,榮枯那等夷。

茫茫天地意,無乃太無私。

小人與君子,用置各有宜。

奈何西漢末,忠邪并信之。

不然盡信忠,早絕邪臣窺。

不然盡信邪,早使忠臣知。

優游兩不斷,盛業日已衰。

痛矣蕭京輩,終令陷禍機。

每讀元成紀,憤憤令人悲。

寄言為國者,不得學天時。

寄言為臣者,可以鑒于斯。

《諭友》

【唐】白居易

昨夜霜一降,殺君庭中槐。

干葉不待黃,索索飛下來。

憐君感節物,晨起步前階。

臨風踏葉立,半日顏色低。

西望長安城,歌鐘十二街。

何人不歡樂,君獨心悠哉。

白日頭上走,朱顏鏡中頹。

平生青云心,銷化成死灰。

我今贈一言,勝飲酒千杯。

其言雖甚鄙,可破悒悒懷。

朱門有勛賢,陋巷有顏回。

窮通各問命,不系才不才。

推此自豁豁,不必待安排。

《大水》

【唐】白居易

潯陽郊郭間,大水歲一至。

閭閻半飄蕩,城堞多傾墜。

蒼茫生海色,渺漫連空翠。

風卷白波翻,日煎紅浪沸。

工商徹屋去,牛馬登山避。

況當率稅時,頗害農桑事。

獨有傭舟子,鼓枻生意氣。

不知萬人災,自覓錐刀利。

吾無奈爾何,爾非久得志。

九月霜降后,水涸為平地。

關于二十四節氣之霜降的諺語夏雨少,秋霜早。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秋雨透地,降霜來遲。

秋雁來得早,霜也來得早。

風大夜無露,陰天夜無霜。

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陽紅。

霜重見晴天。

嚴霜出毒日,霧露是好天。

濃霜毒日頭。

霜后暖,雪后寒。

霜降播種,立冬見苗。

壩里霜降點。

寒露種菜,霜降種麥。

晚麥不過霜降。

霜降前,要種完。

麥不讓霜。

濕地無晚麥。

霜降攏菜(白),立冬起菜。

霜降拔蔥,不拔就空。

霜降蘿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來。

地凍蘿卜長。

復收揀起地里糧,積少成多堆滿倉。

豐收第一收,精收第二收,復收第三收,三收才算收。

復收一畝數量少,萬畝復收不得了。

寧可吃到肚里,不可瞎到地里。

莊稼老漢不知閑,放下鋤頭拿扁擔。

扁擔不扎,兩頭溜塌。

秋天彎彎腰,強似冬天轉三遭。

出門帶鐮刀,回來挑一挑。

上洼不空手,回來不空簍。

霜降見霜,小雪見雪(粵)。

霜降打了霜,來年爛陳倉(湘)。

霜降見霜,米爛陳倉(蘇、浙、甘)。

霜降有霜,稻像霸王(蘇)。

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籮。(華南)

霜降晴天,冬不冷(云)。

霜降晴,風雪少;霜降雨,風雪多(贛)。

霜降無雨,暖到立冬(粵)。

霜降無雨露水大(贛)。

霜降有雨,開春雨水多,霜降無雨,冬春旱(廣西)。

霜降下雨連陰雨,霜降不下一冬干(鄂、湘)。

篇7

仙湖的水潔凈清澈

它從天籟的池塘里流出來

從藍天的血脈里流出來

從巖石的傷口里流出來

仙湖的水潔凈清澈

猶如是山野的月光

對著村姑的眼睛梳妝

不要一抹胭脂

九只鵝黃的飛雁翅膀蘸仙湖為墨

畫意古樸原始的村莊

墨綠青黛是時光的底色

裊裊炊煙總被蛾眉般的石拱橋惹怨

千年的故事

披上一襲陌上風情

農諺開始在指尖上滴翠飄香

風咀嚼露水的珠光

唇印含香

山那邊似乎有牧笛滑過牛背

誰的心底鋪滿了羽絨的柔軟

就像是抒情的風追逐著云朵

云朵梳理著暖暖的陽光

讓心回歸自然

遠離紅塵遠離喧囂

去仙華山找片凈土

用唐詩編織一圈柴籬

用宋詞建造一座木屋

依窗閑看山路上

樵夫與和尚擦肩而過

一個走向早晨

一個走向黃昏

接著誰在他們的腳印里

種日月種風雨

長成八百畝寧靜

最后一把時光的鐮

被青草收獲……

立春行

我以陽光的名義

把笑靨畫在少女峰上

像一朵花

香香的

不會躲閃天馬之蹄踏來

你以羽毛的溫暖

把窩搭在玉硅峰上

里面有個待孵化的鳥蛋

藍藍的比天還藍

其實這只是我

對三月的一種想象

但此刻請你――

把心扉貼近二月的枝頭

讓點點鵝黃

啄出

一道春天嫵媚的傷痕……

二十四個節氣愛情的絕唱

――寫給阿蓮和牧牛郎的愛情

題記:這是白石灣很久前一個美麗憂傷的傳說

立春

白石湖畔,牧牛郎割好一簍枯草后,又開始悠閑地吹起牧笛來。

清脆的笛聲化成了立春第一縷春風,輕叩阿蓮琴韻別樓的窗欞,指尖泛起遐思的漣漪,顫動了心底久蓄的欲望,臉上兩朵小桃花。

柔波偷笑,水袖翩躚,把阿蓮的羞澀拋到牧牛郎掌心,輕點成初戀的詩章。

雨水

青山為琴,雨水為弦。

擱淺在阿蓮窗前的牧歌,被琴韻修飾成一株翠柳,讓風也染上相思的顏色。

牧牛郎終于穿過窮富差別的羈絆,與阿蓮初約在白石洞里。

牽手與初吻,讓一塊白石的心也綠起來,輕聲喊出一朵花紅的乳名……

驚蟄

仙坪天池,如一個藍底白花的水陶罐,被一聲春雷傾斜,把阿蓮的柔情澆灌成一地青青的牧草。

牧牛郎遠遠地把心情放飛成一只南歸的燕子,撐起仰望的高度――

山路、鴛鴦湖、松林、牛心巖、云朵……被村莊的炊煙拎成一幅愛情的油畫。

春分

今天的阿蓮穿一件大紅衣裳,如一枝繁花谷口里的紅玉蘭,等不到綠葉的和贊美,便將自己的激情燃燒。

牧牛郎手持一根牧鞭,將青草趕成一頭愛情的門楣,再借一聲牛哞,把陽光鋪成屋頂上細碎的金子。

依依柳樹下,一枚小野花編織成的戒指,是他們私訂終身的愛情信物。

清明

冷水灣里的桃花,杏花,梨花,都變成了阿蓮和牧牛郎抒情的語言。

那些翩翩的蝴蝶,成為連接兩個心靈的情結。

九個古典的太陽,陸續從油菜花的幽香里浮上來。

山坡挽著村莊,一起向藍天生長。

谷雨

布谷鳥,銜走了阿蓮的一顆顆綠色心跳。

農諺,沿著牧牛郎的腳印,找到了撒播種子的田地。

仙坪綠草地上,老黃牛眺望對岸那匹青春的陽光,懷上了金色的秋天。

立夏

這個季節,愛情掛成了一個個青色的果子。

阿蓮坐在山坡上,用純情編織采摘的籃子。

牧牛郎用一曲笛韻,引領著一隊野花,偷偷地爬上她的腰肢。

上帝不再在春天制造孤單!

小滿

金色的麥芒,刺繡出一縷縷清香的風,如羽劃過,擾亂了阿蓮的心湖,鋪開瀲滟的心事。

月牙橋和倒影,像牧牛郎懸掛的一只戒指,在今生的岸口,與阿蓮相約。

身旁的情人草、勿忘我、女貞子、三葉草,都成為一段段彩色的插曲。

陽光裸著十七歲的腳丫,在從這朵花上跳到那朵花上,弧線串起露珠――成虹。

芒種

山溪拐了一個彎,留下一塘幻荷露石的傳說。

今天,她是一枝蓮蕾,用夢幻孕育仲夏的詩句;他是棲息在上面的一只紅蜻蜓,

用晶瑩的翅膀,點亮五月眸子里的歌詞。

時間以一把琴弦的形式,撩動山巒逶迤的曲線。

夏至

一葉蘭舟,從長長的水袖里滑出來,咿呀呀,驚開第一朵紅蓮。

佇立岸邊的阿蓮,粉嘟嘟的媚腮,惹紅蓮三分嫉妒,七分羞澀。

牧牛郎把牧歌趕下水,游成一尾春波浴鯉,啄破人影,花影――

像啄破一件水的花衣裳……

小暑

嬉戲在小龍潭邊,水中――

阿蓮窈窕的身影,彎成一勾新月,如插足河流的舟楫,承載愛的祝福。

牧牛郎英俊的身影,站成了一座云頭石,從云頭石心里流出來的清溪,流墨一樣的瀟灑,在下游牧草地上寫下碧綠碧綠的祝愿。

大暑

這個季節的白石灣,

“玉氣亙中天,龍湫無六月”。

白石如積雪,阿蓮穿一襲素袂,端座在上面,像一朵美麗的雪蓮。

更像一面圣潔的鏡子,照出牧牛郎心里一灣白石湫云。

立秋

第一縷秋風,泄露了愛情的秘密。

窮富差別的世俗偏見,竟成了阿蓮父母手里的鞭子,在阿蓮的心里抽出一道疼痛的傷痕。

淚水化成秋雨,落在牧牛郎蓑笠上,籠起淡淡的水霧,像風扯不斷的憂傷。

一泓幻荷露石美麗的傳說,瞬間轉變成李商隱的“荷葉生時春恨成,荷葉枯時秋恨成”……

處暑

愛情與向往,從此被隔離,阿蓮――西窗聽晚蟬,牧牛郎――東樓簫殘月。

咫尺天涯,刻骨的思念,在知音石的縫隙里長出一條弦來,彈響月牙湖十里清瘦。

風來,每一片秋葉的凋零,樹就多了一個細微的傷痕……

白露

阿蓮,思念的淚水,化成一串白露,骨子里的冷,凝固成一朵殘蓮的殤。

回眸處,月色下的牧草地,把一些牧牛郎的淚水掛在草尖。

誰埋伏在風的長發里,看那一卷長長的山巒,把滿腹黛色的心事水墨到天邊……

寒露

枯山寒露驚鴻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蓮在極度悲傷之下,與山外地主家的紈绔公子訂了婚。

而心底蔓延的是那聲鴻雁的悲鳴,朝著花格窗外,掛出一行冰冷的寒露。

滴落,滴落成一串七淚泉,像血涌中的七個傷口,漾漾的水紋,是痛與愛的撫摸。

霜降

逼嫁的路旁,仙坪天池,成為阿蓮以死抗婚和靈魂升天成仙的出口。

霜降點點,落在牧牛郎額頭,如冰涼的牙齒,咬出一個冷冷的月牙,滿天星星――喊痛!

四季常青的千年檜樹,開始泛黃凋零……凋零……

剩下一座枯干殘枝,守護著空空的鳥巢,在風雨飄搖,飄搖……

立冬

對愛情忠貞不渝的牧牛郎,日夜站在仙坪天池邊哭泣,淚水漫溢,傾瀉成一道天籟瀑,而他的身子站成了一塊千年的白石(為此,人們改叫他為白石郎)。

白石郎,白石郎,心倚青山的影子,手托一片白云的遐想――

將天堂阿蓮的愛語,化成一場小雪的翩躚……

小雪

一場小雪鋪就一張白紙,來世的愛情是一支丹青之筆,重彩阿蓮和白石郎的春天。

窗欞上的紙蝴蝶,輕吐夢里幽香的韻語,打濕了知音石縫隙里的那條弦。

枯死的千年檜樹邊,長出一蔓纏綿的常青藤,引來靈性的青鳥,用歌喉潤色,用翅膀發芽。

大雪

大雪點燃一塊月牙石和一塊伊人石的靈魂,以兩塊石頭命名的兩條小溪,

在下游終于擁抱成了一個月牙冰湖。

鏡子里風景,一片幽靜,夢幻與心靈撞擊出一抹臘月的梅紅――

愛情,用嫵媚的花朵受孕春天的希望。

冬至

時間被冰雕,來世的愛情游離在水晶宮里,叩打窗戶的是一粒粒山雀的啁啾。

像一顆顆星星碰響月亮,驚醒嫦娥的寂寞――

看她長袖一揮,片片白云變成山巒上朵朵雪蓮,用一片純情為他們祝福!

小寒

小寒高臥邯鄲夢。

夢里阿蓮胸前一片飄動的粉圍巾,繡滿白石郎的呼吸,像一樹桃花粘滿了春風。

花枝間聲聲鳥鳴,如水倒流進天空――

淡藍的湖面上,漂出他們一只前世的蘭舟……

大寒

捧雪飄空交大寒。

所有的山,被雪裝扮成為睡眠的綿羊。

篇8

女一:年輕的你來了,靈動的眼睛,矯捷的身影。

男二:我們相逢在悠久又年輕的校園。在滔滔黃海邊,巍巍奎山下,山清水秀,人杰地靈。

女二:你的到來,敲響了校園的沉寂,每一個角落都生發出蓬勃的活力。

男三:而我準備著象往年迎接新的力量那樣,張開雙臂。就像呵護一棵棵蔥蘢的樹木,一朵朵鮮艷的花朵。

女三:你有些羞澀地伸出了手,叫我一聲老師。一聲老師,多么熟悉卻依然令我怦然心動的呼喊。

男一:這一聲,我們今生師生緣分已定,今日的握手就是最美的相遇。

女一:是啊,在蕓蕓眾生中,偏偏我們相遇,是多么可遇不可求,又是多么令人珍惜的事情。

男二:也許你曾經的理想是考上名校,而今夢想荒蕪。就讓我用汗水來澆灌枯萎的心田。

女二:也許你喜歡踽踽獨行,內心充滿了無人理解的孤獨。就讓我用微笑和寬容來化解你心中的堅冰。

男三:也許你在日后的遨游書海中,遭遇驚濤駭浪。就讓我用耐心抹平前行的險灘。

女三:親愛的學生,當你遇到這一切,不要徘徊在辦公室門外不要象繭一樣把自己緊緊包裹,勇敢的踏出一步,我在這里,笑意盈盈的等你。

男一:你也可以用信箋表達你的喜怒哀樂,悄悄放在我的案頭,讓我幫你理清生活的紛紛擾擾。

女一:甚至,你可以伏在我的肩頭,痛痛快快的哭一場,眼淚擦干,我們還是樂觀堅毅的男子漢。

男二:每天清晨,當我踏著晨光,遠遠地教室里傳來瑯瑯讀書聲,這悅耳的聲音,象甘泉一樣流入我的心田,每天我都是在微笑中度過這樣的清晨

女二:每天夜晚,熄燈鈴響后,我走在校園里,天上的星星亮閃閃的,就像你們的雙眸。我的學生,你今夜是否安眠?是否做著一個想家的夢?

男三:或許,我的青年學生,也在做著一個成長的夢,關于理想,關于未來。

女三:當你在書上寫下一個字母,一個符號,一句詩句,理想的風帆已經起航。

男一:有時端詳你們奮筆疾書的模樣,我心里的滿足和渴望象火苗一樣跳動

女一:我期望,你們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永遠走在探求人生真知的路上

男二:不管風霜雷霆,象搏擊風雨擁抱長空的雄鷹,把青春的驕傲和雄姿揮灑蒼穹

女二:我期望,你們少壯多努力、讀書趁年華,在最美的年華里,志存高遠,胸懷天下。

男三:因為國家復興正逢時,青年奮斗在今朝!讓青春的智慧和熱血在這片熱土澎湃激*。

女三:親愛的學生,我愿用我的所學豐滿你的翅膀;

女一:我愿用我的愛充盈你飛行的行囊;

篇9

有時友情也是需要用方法來維持的。

一個比較軟的辦法是淡化友情。同樣出于對友情穩固性的不信任,只能用稀釋濃度來求得延長。不讓它凝結成實體,它還能破碎得了么?“君子之交談如水”,這種高明的說法包藏著一種機智的無奈,可惜后來一直被并無機智、只剩無奈的人群所套用。怕一切許諾無法兌現,于是不作許諾;怕一切歡晤無法延續,于是不作歡晤,只把微笑點頭維系于影影綽綽之間。有人還曾經借用神秘的東方美學來支持這種態度: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這樣一來,友情也就成了一種水墨寫意,若有若無。但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友情和相識還有什么區別?這與其說是維護,不如說是窒息,而奄奄一息的友情還不如沒有友情,對此我們都深有體會。在大街上,一位熟人彬彬有禮地牽了牽嘴角向我們遞過來一個過于矜持的笑容,為什么那么使我們膩煩,寧肯轉過臉去向一座塑像大喊一聲早安?在宴會里,一位客人伸出手來以示友好卻又在相握之際繃直了手指以示淡然,為什么那么使我們惡心,以至恨不得到水池邊把手洗個干凈?

另一個比較俗的辦法是粘貼友情。既不拉幫結派,也不故作淡雅,而是大幅度降低朋友的標準,擴大友情的范圍,一團和氣,廣種博收。非常需要友情,又不大信任友情,試圖用數量的堆積來抵拒荒涼。這是一件非常勞累的事,哪一份邀請都要接受,哪一聲招呼都要反應,哪一位老兄都不敢得罪,結果,哪一個朋友都沒有把他當作知己。如此大的聯系網絡難免出現種種麻煩,他不知如何表態,又沒有協調的能力,于是經常目光游移,語氣閃爍,模棱兩可,不能不被任何一方都懷疑、都看輕。這樣的人大多不是壞人,不做什么壞事,朋友間出現裂縫他去粘粘貼貼,朋友對自己產生了隔閡他也粘粘貼貼,最終他在內心也對這種友情產生了苦澀的疑惑,沒有別的辦法,也只能在自己的內心粘粘貼貼。永遠是滿面笑容,永遠是行色匆匆,卻永遠沒有搞清:友情究竟是什么?

友情本是超越障礙的翅膀,但它自身也會背負障礙的沉重,因此,它在輕松人類的時候也在輕松自己,凈化人類的時候也在凈化自己。其結果應該是兩相完滿:當人類在最深刻地享受友情時,友情本身也獲得最充分的實現。

篇10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歷史久遠,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那我們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中秋節為什么叫中秋節_中秋節的主要習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中秋節為什么叫中秋節“中秋”一詞,最早于《周禮》:所謂中秋,是因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十五夕恰為月中,所以八月十五被稱為中秋,或稱“八月半”。

從字意上說,陰歷的春夏秋冬,也是以三個月為一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是秋季,七月叫孟秋,八月叫仲秋,九月叫季秋。八月正好是在秋季的當中間,八月十五又正好是仲秋的中間心里,所以叫中秋,又因為這天子的月亮是又亮、又圓、又滿,有圓滿的意思,所以又把中秋節叫團圓節。

原本,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抖Y記》上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在酷熱的夏天過后,天朗氣清,萬里無云的秋夜天空,正足突顯出月皎潔的光華。因此,每到秋天,天子總要到國都西郊的月壇去祭月。上古祭月的禮儀,很可能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正式成為歲時節日,應起于唐朝,唐書太宗紀,以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以后就成為年中節日,至宋代更為普遍,常在中秋舉行歡宴的活動,到了元末明初更具有創新的意義。

中秋有二種算法,一是依據四季算,因四季之中,七、八、九為秋,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稱中秋;另一種算法則依據節氣,按照二十四節氣,一季共六個節氣,秋季的六節氣分別是立秋、處暑、百露、秋分、寒露、霜降,而秋分則是秋季之中;而秋天正是人人辛苦耕耘之后的五谷豐收、團聚慶祝的季節,因此,家家拜祀土地神,答謝神的保佑,于是出現一系列儀式和風尚活動,此外加上我國古代即有拜月習俗,因此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賞月之風。

中秋節原分為三部份:八月十四日為“迎接”,八月十五日為“正節”,八月十六日則叫“余節”。如今,大家都在八月十五日“正節”吃月餅、過中秋。

關于中秋節的來歷1、“嫦娥奔月”的傳說

嫦娥奔月后,后羿日夜思念,便讓侍女在月光下擺上供桌,上面放著嫦娥最愛吃的各種水果。鄰里鄉親也在自家院內擺上供桌和水果,祝福美麗善良的嫦娥。

從此以后,年年如此,代代相傳。每到八月十五這一天,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到月下供奉嫦娥。由于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中秋節。

2、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里,春播、夏收、秋獲、冬藏是主要的勞作活動。土地收成的情況,對于以此為生的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于土地還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種之時,都會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賜予五谷豐登,這種活動被稱為“春祈”。

到了秋季,正是收獲的季節,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謝神的庇護,稱為“秋報”。八月十五是秋季收獲的季節,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3、與古代的祭月風俗有關

春分祭日,秋分則祭月,自古以來,秋分就是傳統的“祭月節”。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F在的中秋節就是由傳統的祭月節演化而來。

有確切的史料表明,最初的“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調至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就有了中秋節。

中秋節的主要習俗一賞月(玩月):文人月下吟詩對詩,賞月,喝酒,聊天。民間月下踏歌,月下歌舞、月下。

二蕩秋千,喝酒,月下男男或女女結伴出走,又叫“踏月(采月,濱江采月)”在月下踏歌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過至少三座橋。

三賞桂:桂樹下賞月,吟詩,喝酒。

四拜月:婦女拜月。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佳節詩句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3、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蘇軾《念奴嬌·中秋》

5、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6、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