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4-07 23:10: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景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寫景的詩句

篇1

1、《初夏》【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2、《初夏絕句》【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1、《驚蟄日雷》宋代:仇遠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野闊風高吹燭滅,電明雨急打窗來。頓然草木精神別,自是寒暄氣候催。唯有石龜并木雁,守株不動任春回。

2、《偈頌二百零五首》宋代:釋正覺菩提無樹鏡非臺,虛凈光明不受埃。照處易分雪里粉,轉時難辨墨中煤。鳥歸無影樹頭宿,華在不萌枝上開。際會風云底時節,寒梭出蟄一聲雷。

3、《擬古》東晉·陶淵明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2、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5、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6、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8、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9、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篇4

2、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宋曾幾《三衢道中》

3、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4、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5、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

6、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郭熙《山川訓》

7、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韓愈《送劉師服》

8、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9、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

10、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秦觀《納涼》

11、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對戶池光亂,交軒巖翠連。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唐陳子昂《夏日游暉上人房》

12、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1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1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15、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

16、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17、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唐高駢《山亭夏日》

18、達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撓平生。終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寵辱驚。峰轉暫無當戶影,雉飛時有隔林聲。十年惟悟吟詩句,待得中原欲鑄兵。唐崔涂《夏日書懷寄道友》

19、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20、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陸游《幽居初夏》

21、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2、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虞世南《蟬》

23、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宋楊萬里《初夏睡起》

2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25、紛紛紅紫己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陸游《初夏絕句》

26、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白居易《宴散》

2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28、晴日暖風吹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王安石《初夏紀事》

29、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30、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唐王維《渭川田家》

31、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32、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楊萬里《夏夜追涼》

33、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乾后,歸飛體更輕。唐李商隱《晚晴》

34、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蘇軾《浣溪沙》

35、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開鎖洞門遠,卷簾官舍涼。欄圍紅藥盛,架引綠蘿長。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鄉。唐杜牧《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

3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37、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雖留有馀態,脈脈防憂煎。幽人惜時節,對此感流年。唐鮑溶《首夏》

篇5

1、<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古意>

(唐 )孟郊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3、<七夕>

唐人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月試看看。

4、<馬嵬其二>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田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5、<七夕>

(宋) 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

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6、<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七夕>

(唐)祖詠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

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

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8、<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斗牛。

9、<二郎神 七夕>

宋 柳永

炎光初謝,過暮雨芳塵輕灑。

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

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

極目處微云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

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云鬢相亞。

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

10、<鵲橋仙>

宋·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低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11、<七夕>

唐·宋之問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云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12、<七夕夜女歌>

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13、<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篇6

關于清明的經典詩句

1、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出自于: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出自于: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3、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出自于: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4、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出自于: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5、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出自于:高翥《清明日對酒》

6、清明時節雨聲嘩。——出自于: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7、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出自于:溫庭筠《清明日》

8、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9、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出自于:楊萬里《寒食上冢》

10、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11、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出自于:王安石《壬辰寒食》

12、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13、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出自于:王安石《壬辰寒食》

14、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出自于:李冠《蝶戀花·春暮》

15、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出自于:楊萬里《寒食上冢》

16、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出自于:王安石《壬辰寒食》

1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出自于:杜牧《清明》

18、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出自于:韓偓《夜深》

19、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出自于:韓翃《寒食》

2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出自于:杜牧《清明》

21、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出自于:韓偓《夜深》

22、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出自于:韓翃《寒食》

23、寒食后,酒醒卻咨嗟。——出自于: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24、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出自于:王禹偁《清明》

25、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出自于:黃庭堅《清明》

26、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出自于: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27、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出自于:孟云卿《寒食》

28、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出自于: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29、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出自于:孟云卿《寒食》

30、舞煙眠雨過清明。——出自于: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31、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出自于: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32、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出自于:程顥《郊行即事》

33、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出自于:白居易《清明夜》

34、西園日日掃林亭。——出自于:《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35、黃昏疏雨濕秋千。——出自于: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36、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出自于: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37、綠柳朱輪走鈿車。——出自于: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8、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出自于:白居易《清明夜》

篇7

2、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氣力。

5、時間,天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聰明和氣力,給懶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6、你熱愛生命嗎?那幺別浪費時間,由于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7、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篇8

(這個系列的開頭都是這句話,但下面的內容一直在變化)

之前,干貨君已奉上兩批高頻句式(后臺回復“句式”查看) ,今天再奉上第三批,以饗讀者。

01

句式:

為做好......工作打下/打牢堅實(思想)基礎/根基。

(常作為收尾句)

舉例:

要深入學習貫徹全省環保工作會議精神,為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打牢堅實思想根基。

02

句式:

著力構建“橫向全覆蓋、縱向全鏈接、全局一盤棋”的工作格局。

(常作為收尾句)

03

句式:

注重發揮......在......上的(突出/關鍵/重要)作用。

舉例:

要注重發揮微循環公交在解決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上的重要作用。

04

句式:

在看到進展和成績(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

(常作為從成績到問題的過渡句)

舉例:

在看到進展和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工作中還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們的工作與群眾期待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

05

句式:

是指導今后五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的綱領性文件。

(常作為對黨代會報告的評價)

06

句式:

為......作出應有貢獻(新的更大貢獻)。

(常作為領導講話結尾)

07

句式:

只有......,才能......

(常用于強調某項工作的重要意義)

舉例:

只有把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搞上去,才能吸引更多客商投資興業。

只有堅持和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才能將改革的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08

句式:

推動……成為常態。

(常作為收尾句)

舉例:

推動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

09

句式:

……越深入,越要……

舉例:

改革越深入,越要敢于擔當。

10

句式:

要突出......

(常作為起始句,表示工作的方向和重點)

舉例:

篇9

【關鍵詞】 機械加工 精度 誤差 方法

一、簡要分析機械加工產生誤差主要原因

(1)主軸回轉誤差。主軸回轉誤差是指主軸各瞬間的實際回轉軸線相對其平均回轉軸線的變動量。產生主軸徑向回轉誤差的主要原因有:主軸幾段軸頸的同軸度誤差、軸承本身的各種誤差、軸承之間的同軸度誤差、主軸繞度等。(2)導軌誤差。導軌是機床上確定各機床部件相對位置關系的基準,也是機床運動的基準。車床導軌的精度要求主要有三個方面:在水平面內的直線度、在垂直面內的直線度、前后導軌的平行度(扭曲)。除了導軌本身的制造誤差外,導軌的不均勻磨損和安裝質量,也是造成導軌誤差的重要因素。(3)傳動鏈誤差。傳動鏈的傳動誤差是指內聯系的傳動鏈中首末兩端傳動元件之間相對運動的誤差。傳動誤差是由傳動鏈中各組成環節的制造和裝配誤差,以及使用過程中的磨損所引起。(4)刀具的幾何誤差。任何刀具在切削過程中,都不可避免要產生磨損,并由此引起工件尺寸和形狀地改變。正確地選用刀具材料和選用新型耐磨的刀具材料,合理地選用刀具幾何參數和切削用量,正確地采用冷卻液等,均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刀具的尺寸磨損。必要時還可采用補償裝置對刀具尺寸磨損進行自動補償。(5)定位誤差。一是基準不重合誤差。在零件圖上用來確定某一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據的基準稱為設計基準。在工序圖上用來確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所依據的基準稱為工序基準。在機床上對工件進行加工時,須選擇工件上若干幾何要素作為加工時的定位基準,如果所選用的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不重合,就會產生基準不重合誤差。二是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夾具上的定位元件不可能按基本尺寸制造得絕對準確,它們的實際尺寸(或位置)都允許在分別規定的公差范圍內變動。工件定位面與夾具定位元件共同構成定位副,由于定位副制造得不準確和定位副間的配合間隙引起的工件最大位置變動量,稱為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6)工藝系統受力變形產生的誤差。一是工件剛度。工藝系統中如果工件剛度相對于機床、刀具、夾具來說比較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由于剛度不足而引起的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就比較大。二是刀具剛度。外圓車刀在加工表面法線(y)方向上的剛度很大,其變形可以忽略不計。若直徑較小的內孔,刀桿剛度很差,刀桿受力變形對孔加工精度就有很大影響。三是機床部件剛度。機床部件由許多零件組成,機床部件剛度迄今尚無合適的簡易計算方法,目前主要還是用實驗方法來測定機床部件剛度。變形與載荷不成線性關系,加載曲線和卸載曲線不重合,卸載曲線滯后于加載曲線。(7)工藝系統受熱變形引起的誤差。工藝系統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比較大,特別是在精密加工和大件加工中,由熱變形所引起的加工誤差有時可占工件總誤差的50%。機床、刀具和工件受到各種熱源的作用,溫度會逐漸升高,同時它們也通過各種傳熱方式向周圍的物質和空間散發熱量。(8)調整誤差。在機械加工的每一工序中,總要對工藝系統進行這樣或那樣的調整工作。由于調整不可能絕對地準確,因而產生調整誤差。當機床、刀具、夾具和工件毛坯等的原始精度都達到工藝要求而又不考慮動態因素時,調整誤差的影響,對加工精度起到決定性的作用。(9)測量誤差。零件在加工時或加工后進行測量時,由于測量方法、量具精度以及工件和主客觀因素都直接影響測量精度。

二、提高機械加工精度的具體措施

(1)減少原始誤差。為了提高機械加工精度,需對產生加工誤差的各項原始誤差進行分析,根據不同情況對造成加工誤差的主要原始誤差采取不同的措施解決。對于精密零件的加工應盡可能提高所使用精密機床的幾何精度、剛度和控制加工熱變形;對具有成形表面的零件加工,則主要是如何減少成形刀具形狀誤差和刀具的安裝誤差。(2)誤差補償法。對工藝系統的一些原始誤差,可采取誤差補償的方法以控制其對零件加工誤差的影響。一是誤差補償法:此法是人為地造出一種新的原始誤差,從而補償或抵消原來工藝系統中固有的原始誤差,達到減少加工誤差,提高加工精度的目的。二是誤差抵消法:利用原有的一種原始誤差去部分或全部地抵消原有原始誤差或另一種原始誤差。(3)分化或均化原始誤差。為了提高一批零件的加工精度,可采取分化某些原始誤差的方法。對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表面,還可以采取在不斷試切加工過程中,逐步均化原始誤差的方法。一是分化原始誤差(分組)法:根據誤差反映規律,將毛坯或上道工序的工件尺寸經測量按大小分為n組,每組工件的尺寸范圍就縮減為原來的1/n。然后按各組的誤差范圍分別調整刀具相對工件的準確位置,使各組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圍中心基本一致,以使整批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圍大大縮小。二是均化原始誤差:此法過程為通過加工使被加工表面原有誤差不斷縮小和平均化的過程。均化的原理就是通過有密切聯系的工件或工具表面的相互比較和檢查,從中找出它們之間的差異,然后再進行相互修正加工或基準加工。

篇10

關鍵詞:和諧;法治

正文:

   

一、社會和諧的理論依據

 

(一)什么是和諧?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從不同的立場、角度出發,可以得出各種各樣的結論。

 

首先,和諧屬于評價性語言,和諧概念應歸于評價論范疇。既然是對事物或者現象進行價值評價,必然離不開評價主體的價值立場。對一個單位團結協作干好工作,我們評價這個單位很和諧,對一個犯罪團伙狼狽為奸干壞事,我們就不會評價他們很和諧,而這些犯罪同伙們卻自以為他們是和諧的。

 

其次,和諧具有多維屬性。和諧屬于評價論范疇,正如認識論涉及各個領域一樣,人類對世界的評價同樣涉及各個領域。例如:認識論涉及到事實領域、實踐領域、價值領域,同樣評價論也涉及到這些領域。從這樣的角度來論述和諧,或許有助于解釋一些重大理論問題。例如:和諧論與矛盾論的關系,我們一方面說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又一方面說要構建和諧社會,這兩種說法是否有沖突?實際上和諧與矛盾并不是一種對立的關系,我們在說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的時候,這里的矛盾指的是矛盾機制,屬于事實領域,而在說構建和諧社會的時候,和諧屬于評價性語言,是對未來價值理想的一種描述,應當歸于價值設想范疇,即和諧的社會理想。和諧不僅僅屬于價值范疇,也涉及到事實范疇,我們可以用和諧來評價事實領域的矛盾——和諧的矛盾即事物內在矛盾機制運行的和諧性。和諧還涉及到實踐范疇,我們可以用和諧來評價實踐領域的方法——和諧的方法,從這個角度可以論證和諧與科學發展觀的關系。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和諧概念具有多維屬性。它具有價值屬性、事實屬性、實踐屬性。

 

第三,人類社會的和諧與自然界的和諧不同。拋開人類的價值立場看,自然界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自然界的和諧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實現優勝劣汰。在人類的價值立場介入以后,當自然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觸犯人類的利益時,這就是不和諧了。人類社會的和諧以有利于人類的生存發展,有利于每一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原則,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安定有序、充滿活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六大特征。社會和諧的內在本質是民主。

 

(二)社會和諧是否可以實現?

 

實現社會和諧的客觀依據。自然世界本身是和諧的。自然界萬物都有自己發生、發展、消亡的規律,自然界按自身規律演化運轉。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有自己的規律,人類的顯著特點是有意識思維能力,可以意識到自己的需要,并想辦法滿足需要,可以能動的反映、認識、改造世界與自身。社會和諧的表現是社會各階層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自身的和諧。社會和諧的基因來自于人個性與群性相統一的人性基礎,人性的根源是需要。人是群體動物,人與社會并存。每一個個體為了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在考慮個體自身需要的同時,也會考慮社會需要,并且會根據客觀實際不斷調整自己的需要。每一個個體都具有利我的一面,也具有利他的一面。每一個個體的需要都是多維多層統一的系統,雖然個體無限的需要與世界有限的資源是一對無法克服的矛盾,但每一個個體的需要都是不盡相同的,與世界無限的維度與層次相聯系,構成了社會和諧的事實基礎。

 

實現社會和諧的主觀依據。世界是一個多維多層統一的巨系統,人類可以認識世界,未來的認識可以無限的接近真實的世界,但以前與現在的認識都有局限性。每一個人的角度、立場不同,所認識的世界也不完全相同,每一個人認識的世界都只是世界的某些維度和層次,正如古詩所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而且,即使身在山外,也難以看清廬山真面目。但對他而言,這可能就是他所看到、感覺到的真實世界,因此每一個人的觀點都是值得尊重的。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盡管我們眼中的世界不盡相同,我們的人種膚色、民族習俗、宗教信仰、政治派別各不相同,但只要我們相互尊重,就不妨礙我們和諧相處。社會和諧是可以實現的,世界和諧是可以實現的。

二、社會和諧如何實現

 

一個社會是否和諧關鍵要看是否民主。民主一詞源于希臘字“demos”,意為人民。其定義為: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

 

社會主義法治是實現社會和諧的根本途徑。法治的基本含義是依法治國。法是事實、價值與規范的統一。是在認識掌握世界客觀規律基礎之上,為了改造世界實現人類社會的價值理想,而對人類行為進行規范的實踐活動,法在本質上屬于實踐論范疇。法治是管理社會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法治都能實現社會和諧。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階級社會里,法律只代表極少數特權階級的意志,不代表多數人民群眾的意志,多數人的意見和利益得不到尊重,這樣的法治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在社會主義社會,法律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社會主義法治能使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利益得到尊重,所以能夠實現最大程度的社會和諧。和諧要求尊重每一個個體的意見,并按大多數人的意見辦。如何確保每一個個體都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又如何確保能按大多數人的意見辦,這就是法治的根本任務。法治要與法制區別開來,這里的法治是與民主聯系在一起的,法治是用來保障民主的實現,其出發點是維護民眾的利益。法治與法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法制的含義常常指的是法律制度,是執政階層管理的工具,其出發點是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還有,社會主義法治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法治要區別開來,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法治到完備意義上的社會主義法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