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質混凝土范文

時間:2023-04-05 16:19: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輕質混凝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輕質混凝土

篇1

關鍵詞: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吸聲降噪

1概述

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是以水泥、輕集料、添加劑和水為主要原料,經攪拌、成型、養護等工藝生產的,用于交通、工業生產環境保護等吸隔聲降噪工程。

2產品特點

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目前在國內已經廣泛應用于鐵路、公路及工業生產的吸隔聲降噪環保工程,形成了規?;a業。

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是一種工廠預制、現場安裝,集功能、景觀與環保于一體的新型環保吸聲材料。

吸聲材料的型式是多種多樣的,按其材料可分為混凝土類、塑料有機玻璃類、金屬板類(鋼或鋁鋼混合結構、鋁板)和綠化帶類等。混凝土類有二種基本型式:反射型和吸收型,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可以做成吸收型及反射和吸收復合型。目前,混凝土吸聲材料正朝著輕質、多孔、預制的方向發展。傳統的設計通常使用結構式的輕混凝土板或砌塊,能夠吸收噪聲約5dB,目前主流的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可降低噪聲8-l0dB,當噪聲由80 dB降至70 dB,實際的噪聲響度已降低了50%(1)。

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有以下重要特性和優點:

1.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具有穩定的吸聲性能,平均降噪系數NRC0.9左右,在噪聲中高頻區段吸聲性能尤其優秀;

2.應用及安裝簡單、可預制或現場成型;

3.無有機成份,不含污染成份:例如石棉、礦物纖維、聚苯乙烯、纖維素;

4.不吸水,耐候性好,易清洗,抗自然老化,能在露天環境中使用;

5.重量輕;耐高低溫;抗酸、堿侵蝕;防火性能優異;

6.聲學吸聲頻帶寬,降噪系數NRC 0.9左右,隔聲量達46 dB;

2.1 觀賞性

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有各種形狀,表面可以是本色或彩色的,可以做成各種色彩紛呈的圖案,與周圍的建筑、景觀協調一致,避免發生眩目和反光現象,減輕視覺上的疲勞。

2.3 環保及可持續

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具有良好的吸聲性能,在保護鐵路、公路及噪聲污染嚴重的場所發揮的重要的作用。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具有“自潔”功能。下雨時流經材料表面的水可以通過材料中的吸聲通道沖走留在表面的灰塵及其它殘留物,保持材料整潔和吸聲性能,使材料的功能得以持續應用。

3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主要用途

1)鐵路、公路沿途的居民密集區;

2)城市輕軌及高架橋;

3)工業降噪場所;

4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國外應用情況

預制輕質混凝土是目前最好的聲屏結構材料。金屬隔聲屏容易遭受腐蝕,尤其在氯鹽的環境下與基礎連接的部位往往會遭致破壞。因此,金屬結構的隔聲屏必須定期檢查,另外,金屬結構的隔聲屏單元連接也較困難,且容易產生噪聲泄露。鋼化玻璃、丙烯酸玻璃、卡普隆聚碳酸酯制成的透明隔聲屏可用于某些需要透明度的地方,但價格昂貴,且易被環境臟物所污染,須經常清洗。金屬框架結構孔網罩面混凝土板(GRC)隔聲屏仍在生產,其結構為穿孔鋁板罩面,內嵌吸聲棉,而吸聲棉生產時對環保不利, 吸聲棉吸水變潮后吸聲性能大幅下降使產品喪失功能,封裝吸聲棉的有機材料的使用壽命短,一旦破壞易造成吸聲棉四處飛散,形成二次污染。塑料制品因受陽光照射易老化、褪色而不予采用

日本新干線鐵路的聲屏墻最初采用砌塊砌筑.高約2.5m,每2m間隔設鋼筋混凝土墻柱,之后在東北部新干線采用了鋼筋混凝土聲屏墻.在東海道新干線則采用柔性板結構,將工字鋼以1.8-2.0m間距,通過孔內螺栓固定在道床板上,在工字鋼的上中下三處設橫撐,在橫撐上安裝柔性板。為了提高降噪效果,在沿線居民密集區段,廣泛采用倒L型聲屏墻。用最新研制的預應力輕質混凝土空心板代替鋼筋混凝土板,可以使聲障墻的重量由原來的1.0t/m降到0.3t/m ,用維尼綸制成的增強混凝土聲屏障,每塊高2m ,寬1m,厚l0cm,重l00~l50kg,拼裝后組成的聲屏墻,重量僅相當于現場澆注鋼筋混凝土板的八分之一。日本還研制了在聲屏墻上端安裝有使噪聲曲折回路的干涉裝置,用來削弱和降低某一頻率的噪聲。

德國90%的聲屏障是根據高吸收原理來制造的,其西部斯圖加特工廠每年生產約350萬平方英尺的多孔混凝土聲屏障.約占德國聲屏障市場的1/3,目前常用的聲屏墻主要有以下幾種:

1巴杜拉型:由B35空心鋼筋混凝土預制件組成,表面有一層礦物纖維板,并涂以不同方向的條紋和顏色,尺寸為1.201.20m ,建筑深度為6Ocm,空心構件用污泥充填并種植常青植物;

2巴謝倫特型:由兩層熔巖輕混凝土預制件組成.先豎定工宇型鋼筋混凝土立柱。立柱間插裝鋼筋混凝土基座構件作為聲屏墻的底座,最后在底座上嵌插防噪聲預制件,立柱間距為5.0m,格柵構件的標高為0.5m,聲屏墻的基礎用鉆孔樁或單個基礎,聲屏墻的基礎用鉆孔樁或單個基礎,將立柱插入后注入熱瀝青固定;

3.迪維達克-威特曼型:由一種垛疊式構件組成.長5m,高0.6m,寬度可根據所要求的墻寬(1.5-3.6m)在工廠預制.構件組裝在現澆基礎或預制基礎上,其特點是具有很大的抗傾倒穩定性且重量輕(3.3-3.9t),可作安全支擋斜坡和邊坡擋墻用;

4.格拉夫式:由市售的工字形鋼支承或鋼筋混凝土立柱組戰,立柱間距為4m或5m.構件高度為50cm,墻頂端為了美觀需要常采用特殊的構件.迭疊的構件在安裝后其支承物間隙要用密封膠楔緊,以封閉噪聲。

美國研制的珍珠巖復合吸聲材料廣泛應用于鐵路、公路等降噪工程。

瑞士新研制的聲屏墻頂部向線路傾斜30%,外形類似雨棚.墻高2.1m。試用結果表明新的降噪聲屏墻與普通聲屏墻相比可使噪聲再降低一半。

5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國內應用情況

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從七十年代末由我國一些科研院所及生產機構引入,應用到鐵路降噪工程,后經國內相關機構的再研制后廣泛應用于公路、鐵路及其他相關的降噪工程。鐵路工程如大秦鐵路,塑黃鐵路, 北京南站站臺及南站出站口,鄭州鐵一中,北京夕照寺,幸福小區等;公路工程如江陰至太倉高速公路,跨越江蘇省經濟最為發達的蘇州、元錫市的沿江地帶,是繼滬寧高速公路后沿江地區連接上海的又一條交通大動脈。

6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國內生產狀況

輕質混凝土吸聲材料在國內生產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形成了多種規格尺寸及產品性能各異的產品體系。大致分為以下幾類:珍珠巖類,珍珠巖陶粒復合類,多孔GRC中空填吸聲材料類等。

參考資料:

[1] 辜小安,我國鐵路聲屏障應用效果的評價,《鐵道勞動安全衛生與環?!?005年 第32卷1期。

[2] 囤靜華、周 洲,珍珠巖聲屏障在高速公路上的應用,《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學報》第29卷第2期2006年12月。

篇2

關鍵詞: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施工要點;技術要求

1 材料特性及適用范圍

1.1 材料特性。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無論是在物理力學性能上,還是在工藝性及使用性上都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能夠廣泛適用于建筑行業。首先,利用蒸壓輕質加氣混凝土砌塊建造的建筑體系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且砌造方便靈活,不受建筑物的平面及空間變化的影響,適應建筑設計的改變。其次,砌塊的成本較低,容易制作,可以利用當地的廢棄材料制成有用建筑材料,起到節約資源的作用。再有,施工所用的設備相對較簡單,容易操作。最后,它的耐用性、保溫性、防潮性、隔熱性及耐火性較好。

1.2 適用范圍。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主要用于非承重墻體,在工業上和民用上都適用,尤其是要求保溫節能、防火隔斷的建筑墻體。它大多數用于多層建筑的外墻、框架結構的填充墻以及非承重的內隔墻。

2 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裂縫機理

從宏觀上講,材料遇潮膨脹、干燥收縮導致墻體結構變性是墻體裂縫的主要原因。因為如果變形受到限制,就會遭受較大的壓力而裂縫。若從微觀角度來看,此種砌塊是硅酸鹽類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分散的多孔結構,且孔的口徑小而內部大,不具備良好的導濕與解濕性能,所以如果用一般的抹灰砂漿很容易造成空鼓和開裂。具體包括以下四點:(1)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收縮度大于抹灰砂漿的線。(2)砂漿不具有與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相適應的保水性。(3)加氣混凝土導熱系數較低。(4)加氣混凝土的墻面粘接力小。

3 施工要點

利用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進行墻體砌筑時,應當注意以下幾條施工要點:

3.1 就位與校正:砌筑就位的原則為先下后上、先遠后近、先外后內,砌筑每一層都應該從定位砌塊處或者轉角處開始,每砌一皮就校正一次,利用拉線來標注墻體高度和墻面的平整程度。

3.2 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在使用專門的砂漿進行砌筑時,灰縫大小應在3到5毫米之間。要保證灰縫具有均勻的厚度并且不能歪斜,灰縫需填滿砂漿,水平及垂直灰縫的砂漿飽滿度應分別大于90%和80%,避免出現透明縫和瞎縫。

3.3 如果需要將已經砌好的墻體移除,或者墻體被破壞需要修整,應該把原來的砂漿清除,再重新開始填砂漿并砌筑。

3.4 提前在砌塊的水平灰縫上開出凹槽,再埋設拉結筋于墻體內,槽的寬度和深度應當比鋼筋大20毫米左右,鋼筋置入之后使用粘結劑填實。

3.5 建造柱和水平連梁時,為了平整抹灰,需要將其平行或垂直于墻面。用毛刷清理掉混釀土與構造柱的交接處的雜物,然后再立模,確保澆搗之前已清理干凈,并以灑水的方式保持濕潤。

3.6 外墻的門窗應選擇使用砂加氣配筋過梁及窗臺板。如果使用的是普通的鋼筋混凝土過梁和窗臺板,要注意按照設計要求采取保溫措施。鋼筋混凝土過梁應凹進兩側砌塊墻面5到10毫米。

3.7 在修補墻體時應使用專用的或當場制成的同材質修補材料,若墻體缺損面積較大,可將同材質的砌塊切割,制作出能夠填補孔洞的修補材料。如果缺損的面積小,可將砌塊材料打成粉末,并加入專門的膠粘劑進行混合然后再修補。

3.8 一天之內砌筑墻體高度最大為1.8米,對于墻體較高的樓層,施工時要利用操作架來輔助,若砌體墻的高度大于4米,厚度超過1.5厘米,需要在一半高度的位置沿墻放置交叉的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與墻或柱連接。若墻體厚度沒有1.5厘米,需在一半高度上設置一道圈梁。

3.9 在墻體中預埋件時,先將C20混凝土制成適于其模數的砌塊,并砌進墻體,另外預埋件要提前做好防銹措施,按照室內的裝修狀況及預埋設備和管道的安裝來確定具體的方式。

3.10 若墻體有預埋設備,先將設備進行安裝并調試之后再把墻體設備的入口用同材質砌塊補上,原來的砌體墻與其兩側留出2厘米的縫,上部的縫隙用C20細石混凝土填滿,保證沒有空隙。

3.11 轉角的位置要同時進行砌筑,后斜槎的長度要超過墻高的三分之二,并且應當保證平順;門窗口角的位置是分段處。在接槎位置補砌之前,要先清理其表面,將殘留砂漿清除再灑水保持濕度,確保砂漿填實且灰縫平直。

3.12 墻體施工留下的臨時洞口,其邊緣距離墻面交接處不能小于500毫米,洞口直徑不能大于1000毫米,如果洞口大于300毫米,要在其上方放置過梁。臨時洞口在使用完畢后要及時修補好。

3.13 由于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本身具有的材料性質,在砌筑時與其他材料連接后易出現裂縫,因此應當將各種材料柔性連接,達到與溫度變化相適應的目的。

3.14 墻砌體的門窗處要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如果其上端通過了承重梁,無法再放置過梁,應當直接刮板與梁下。總之,由于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特殊的性質,需要施工人員依據材料的各種特征,完善每一個流程。

4 結語

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是一種新型的材料,應用全新的工藝,但是目前還沒有得到廣泛應用,若將其應用于實際工程中,再完善施工的流程和具體的砌筑工藝,將細節精細化,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質量,節約工期并降低施工的成本,達到令人滿意的預期效果,應當得到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剛.淺談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工法[J].建筑與預算, 2014(4).

[2] 鄭建福,王恩君.淺析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板材在施工中的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

篇3

集裝箱房屋作為可移動的低碳環保建筑形式正逐漸成為時代潮流。安全性和舒適性是居住型房屋的首要考慮因素。為滿足集裝箱房屋隔熱、隔音和防火等使用要求,房屋集裝箱的地板選擇非常重要。普通干貨集裝箱地板一般選用含水率不超過14%的克隆木或硬木、竹木等材質,并經過澳大利亞檢驗檢疫局認可的免疫處理,其承載強度必須滿足國際標準化組織規定的小車試驗要求。房屋集裝箱地板的選材和要求與普通干貨集裝箱有著很大區別:首先,房屋集裝箱地板的承載強度一般要求達到/m2;其次,房屋集裝箱地板應滿足防火、隔音、保溫、隔熱等要求,以保證集裝箱房屋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再次,房屋集裝箱地板還應滿足經濟性和裝飾性要求。

2 蒸壓輕質加氣混凝土板的特點

蒸壓輕質加氣混凝土(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ALC)板是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為主要原料,經過高壓蒸汽養護而成的多氣孔混凝土成型板材(內含經過處理的鋼筋,以增加其強度)。ALC 板最早出現在歐洲,在日本、歐洲等地區已有40多年的生產和應用歷史。

ALC板的主要性能特點如下:

(1)密度 ALC板密度較小,絕干密度為500~/m3。[1]

(2)強度 ALC板立方體抗壓強度≥ 4 MPa,單點吊掛力≥1 200 N。

(3)保溫隔熱性能 ALC板的導熱系數為/ (m K),厚度為的ALC板的保溫效果與厚度為的普通磚墻的保溫效果相當,且節能效果十分明顯。[2]

(4)隔音性能 ALC板是由大量均勻且互不連通的微小氣孔組成的多孔材料,具有較好的隔音性能,厚度為的ALC板的平均隔音量為。

(5)耐久性能 ALC板為無機硅酸鹽材料,不易老化,耐久性能較好,使用年限較長。

(6)環保性能 ALC板無放射性,是一種綠色環保材料。

(7)施工性能 ALC板的生產和安裝已實現工業化、標準化,可對其進行鋸、切、刨、鉆等干作業施工。

(8)配套性能 ALC板擁有完善的應用配套體系,配有專用連接件、勾縫劑、修補粉、界面劑等。

3 ALC板在房屋集裝箱中的應用

3.1 結構設計

ALC板內部配筋由計算機完成,以滿足特定載荷級別要求,從而保證其作為建筑用板材的承載力和安全性。房屋集裝箱地板通常選用承載壓強≥ /m2的ALC板,由于其具有輕質、高強的特點,科學合理的節點設計和安裝能使板材具有優越的抗震性能。

3.2 安 裝

3.2.1 安裝節點

房屋集裝箱底結構骨架焊接和油漆涂裝完成后開始安裝ALC板,主要安裝節點如圖1所示。

3.2.2 安裝技術要求

(1)根據房屋集裝箱的內部設施位置排布ALC板,保證地面貫穿管道(如面池下水、淋浴間下水、地漏等管道)不破壞ALC板內部鋼筋,以免降低ALC板強度。

(2)ALC板拼縫位置處于箱底托梁中部,以利于地板承載受力。

(3)ALC板兩端使用自攻螺釘固定,中間無須固定。

(4)ALC板固定位置處于鋼筋包圍空間內,不宜正對鋼筋位置,也不能位于鋼筋包圍空間外的板材邊緣。

(5)中間企口自然靠攏,地板四周留適當槽縫,便于后期作填縫處理。

(6)地板鋪裝完成后,地板四周和中間拼縫及釘頭凹槽用專用勾縫劑填實并磨平。

(7)待界面劑完全干燥后進行后續地板革施工。

3.2.3 安裝工藝流程

ALC板安裝工藝流程如下:ALC板鋪裝螺釘固定拼接處用膠填縫四周用勾縫劑填縫用勾縫劑填充螺栓孔對地板進行打磨找平用強光手電筒檢查用粗砂紙砂磨吸塵刷涂界面劑干燥1h刷涂地板革膠地板革膠固化至指干鋪設PVC 地板革滾壓。

4 結束語

厚度為的ALC板能滿足房屋集裝箱在地板強度、隔音和耐熱等方面的要求,且經過相關測試和第三方認證,其完全滿足房屋集裝箱地板設計要求,在使用中得到客戶廣泛好評。作為一種新型節能板材,ALC板不僅符合綠色建筑發展要求,也符合集裝箱運輸要求,其作為房屋集裝箱地板新選材具有良好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GB 15762―2008,蒸壓加氣混凝土板[S].

篇4

摘要 本文從屋面泡沫混凝土的施工要點入手,合理選擇泡沫劑品種及攪拌機械,通過樣試驗確定配合比及各項性能指標,保證了施工完成的屋面泡沫混凝土找坡層質量符合規范要求。

1、前言

輕質泡沫混凝土是以硅酸鹽水泥、活性硅和鈣質材料(如粉煤灰、磷石膏、硅澡土)等無機膠結材料,以集發泡、穩泡、激發、減水等功能為一體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制泡劑,形成的雙套連續結構的聚合物微孔輕質泡沫混凝土?;炷两K凝后氣泡形成大量獨立封閉的勻質微孔,形成蜂窩結構,降低體積密度和導熱系數,提高熱阻和隔音性能,應用在屋面工程中兼有找坡、保溫的功效,與傳統的找坡層材料相比有如下明顯特點:

1.1、與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巖制品、陶粒混凝土、水泥爐渣拌合物等傳統材料相比導熱系數低40—60%,吸水率低50%以上,沒有冷橋。

1.2、與上述傳統材料相比,其抗壓強度能達到1.5Mpa以上,容重僅為普通混凝土的15—30%,自重明顯降低70%左右,可大幅度降低建筑物結構自重,優化結構設計。

1.3、與基層結合力強,施工時無須留縫,降低了從縫格中滲漏水的機會。

1.4、施工方法簡單,現場制作、整體澆筑,人工引流或泵輸,自然養護。

2、應用工程概況

無錫太湖·佳城國際大廈工程,位于無錫太湖

大道與鴻橋路交匯處,前望黿頭渚、后眺惠山,地理位置很優越。本工程總建筑面積63255.88平方米,由26層的1#商務辦公樓(建筑面積30090.46平方米)、18~20層的2#公寓辦公樓(建筑面積18569.29平方米)及一整體二層地下室(建筑面積14596.13平方米)組成。

建筑屋頂為平屋面,找坡層采用現拌輕質泡沫混凝土(i=2%,最薄處20厚),兼有保溫隔熱作用。

三、確定配合比及泡沫劑品種

3.1、確定配合比

結合本工程施工實際以及試配結果,確定本次屋面的輕質泡沫混凝土配合比為:

(1)每立方米水泥用量500Kg,專用泡沫劑24Kg,穩定劑1.5Kg,水250Kg。水灰比為0.5。重量配合比為:

水泥:水:專用泡沫劑:穩定劑=1:0.5:0.048:0.003

(2)干容重通過控制濕容重來實現,濕容重控制在980Kg/m3以內。

(3)選用復合硅酸鹽水泥32.5級。

3.2、泡沫劑的選擇

3.2.1泡沫是形成輕質泡沫混凝土的基礎,泡沫劑的質量會直接影響輕質泡沫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體積密度等性能指標。

3.2.2目前市場上應用最多的泡沫劑主要有:動物性泡沫劑、植物性泡沫劑、復合性泡沫劑三種。

(1)動物性泡沫劑,是以動物(牛、羊)角質蛋白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鹽

酸、氯化鎂等華工原料,加溫溶解,稀釋過濾,高溫脫水而產生的水泥添加劑。與植物性泡沫劑相比,其優點主要表現在吸收率低,密度均衡,氣泡強度大等方面。但其缺點是凝固時間長,對環境的溫度、濕度等條件要求高。因此動物性泡沫劑的特性發揮,具有很強烈的條件限制。它一般用在發泡磚的生產和特殊要求的地方,比較適合夏天高溫時使用。若在低溫的情況下使用,因為其不能快速凝固,必然導致氣泡大量破逸,使水泥產生大量沉淀,影響其原有的性能。所以在低溫時使用動物性泡沫劑其產品質量還不如使用植物性泡沫劑有保障。

(2)植物性泡沫劑是用植物蛋白與POLYETHOXYLATED的化合物,是一種性能穩定的高分子泡沫劑。其性能是泡沫堅韌性較好,不產生沉淀收縮,固化快,強度高,可以在較低的溫度時使用,所以其用途十分廣泛,并能保證產品的質量。

(3)復合泡沫劑是用動物蛋白質油和植物油,經加工、變形、合成所形成的一種無污染的強力泡沫劑,具有良好的發泡能力,其性能為中性,與水有很好的親和性,與水混合時是透明的溶液,能在水泥漿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相互獨立并均勻分布在水泥漿中,形成大量封閉的孔隙,所以泡沫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隔音效果。

復合泡沫劑具有高穩定性的泡沫囊,表現出極強的立體張力和特異的韌伸性,支持泡沫水泥漿料終凝前保持氣孔原態,用高壓輸送泵輸送到高層(40層以上)也不消泡、不塌落。

3.2.3通過比較,復合泡沫劑各項性能都比較理想,但復合泡沫劑的成本明顯比前兩種高,為了保證輕質泡沫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綜合考慮,本工程泡沫劑選用復合泡沫劑。

4、組織實施

4.1、輕質泡沫混凝土的施工流程

4.2、樣板試驗

由于泡沫混凝土在項目部是首次使用,為保證質量,我們選擇在2#樓B幢機房層屋面找坡層進行樣板試驗。試塊試驗表明: 其抗壓強度在1.3~1.6Mpa,干體積密度500Kg/m3,導熱系數≤0.1W/m·k,很好地滿足了抗壓強度和體積密度等指標要求。樣板施工表明:施工過程中泡沫穩定、成形后在混凝土中封閉、均勻分布。說明使用該復合泡沫劑效果比較顯著。

輕質混凝土立方體試塊 輕質混凝斷面

4.3、整體實施要點

選擇合適的攪拌機械、確保計量準確、合理的施工措施,對保證輕質泡沫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體積密度、防止裂縫和收縮的出現,是至關重要的。

4.3.1選擇合適的攪拌機械--發泡機

目前,從韓國進口的發泡水泥設備由于工作穩定,性能可靠,較易保證發泡水泥質量,在市場有具有一定優勢地位。近幾年來,國內亦能生產出一些較好的設備。如馳龍牌發泡水泥設備就很有特點,其重量和輸入功率僅為韓國進口設備的二分之一,輸出流量卻與進口設備相當。其優良性能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泵送系統,使之更穩定可靠。二是研發了混合裝置,能使水泥漿和泡沫在短時間內均勻徹底地混合。這樣,就不易產生離析和沉淀。三是采用了電噴和變頻等先進的控制系統,使控制更簡便。

本工程選用了JB-35型發泡水泥專用攪拌機,該小型攪拌機專為發泡水泥施工而設計,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計量準確等特點,可以大幅度提高水泥發泡施工效率和質量,其攪拌作業日產出量可達100立方米。

4.3.2現場嚴格控制進料計量,保證配合比和水灰比符合設計要求。根據設備儀表顯示的數據和流量,嚴格控制進料計量偏差在允許偏差±1.5%以內,保證機械進料量重量比符合設計配合比。

4.3.3基層處理上應該把雜物清理清掃干凈并用水濕潤。撒水應注意使水分布均勻,并且不要出現積水現象,這樣可有效的防止將來施工中的沉淀與塌陷現象。

4.3.4 嚴格按照泡沫混凝土的設計厚度、坡度,貼灰餅、拉線標筋,以保證屋面的排水及熱工性能。

4.3.5泡沫混凝土中的排水孔、水管等預埋管線應提前完成,嚴禁在澆筑后的保溫隔熱層上打孔開洞。

4.3.6 泡沫混凝土澆筑出料口離屋面基層高度以≤1.0m為宜,防止混凝土破泡。當澆筑厚度超過200mm時,應分層澆筑,以防下部輕質泡沫混凝土漿體承壓過大而破泡。

4.3.7在施工縫位置處,應將上次的施工面鏟出斜面,用水沖冼干凈,濕潤后再進行澆筑。

4.3.8泡沫混凝土在初凝前用3~5m的鋁合金括尺括平,同時檢查坡度及平整度,如有偏差或有塌陷,應及時補澆。

4.3.9泡沫混凝土終凝后開始養護,夏季每天澆水2次,冬季采用覆蓋塑料薄膜+草袋的保溫保濕養護。養護時間為7~14天。

5、結語

5.1 輕質泡沫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應符合《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04、《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建筑節能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411-2007的有關規定。并按GB50411-2007的規定留出試塊進行性能檢測。

5.2 輕質泡沫混凝土施工溫度控制在5℃~40℃之間,避免在雨天、高溫烈日工況下澆筑。

篇5

Abstract: It introduces the applicable scope, and the process principle of 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NALC)Masonry. It tells the process and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NALC MasonryFree Plastering,and the assurance measures.

關鍵詞: 輕質蒸壓加氣混凝土(NALC);砌塊;施工技術;措施

Key words: 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NALC);masonry;construction technique;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1-0106-01

0引言

輕質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是以水泥、石灰、硅砂等主要原料,經高溫、高壓、蒸汽養護而成的多孔混凝土砌塊(簡稱NALC砌塊)。NALC砌塊由工廠預制,運至現場,經排磚和現場切割后進行砌筑。在施工過程中,通過不斷總結實驗,改進完善施工工藝,逐步形成此項施工技術。

1適用范圍

NALC砌塊適用于多、高層框架結構內、外填充墻。不適合用于室內地坪以下或防潮層以內、長期處于浸水或化學浸濁環境等。

2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2.1 NALC砌塊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線安放構造柱鋼筋籠鋪底找平砌筑頂皮砌塊砌筑頂縫處理門窗過梁、構造柱、圈梁混凝土澆筑墻面水電管線開槽補縫墻面補縫基層修補找縫及貼耐堿網絡布墻面裝飾面層施工

2.2 NALC砌塊操作要點

2.2.1 測量放線根據墻體軸線彈出墻體的一面墨線,并根據圖紙要求,標出門窗洞口,構造柱位置。同時進行吊線,在梁、柱上彈上墨線及皮數線。

2.2.2 安放構造柱鋼筋籠制作并安放構造柱鋼筋籠,在砌墻時注意將墻體拉接筋錨入構造柱內。

2.2.3 鋪底找平在砌NALC砌塊前先進行砌塊排鋪,用1:3水泥砂漿鋪底找平。使砌筑的長度和高度方向符合砌塊模數,對長度方向不符合模數的砌塊進行切鋸,并使砌筑時達到灰縫錯開。

2.2.4 砌筑

①砌筑NALC砌塊采用專用粘合劑。

②根據排磚要求,在砌筑兩端第一塊砌塊時,在砌塊頂面拉水平線,按排塊設計沿拉線擺放砌塊。在柱上抹上拌制好的粘合劑,進行砌塊鋪砌。做到粘合劑飽滿,橫平豎直,并拉上通線。

③在構造柱兩側的砌體垂直方向每隔兩皮放兩根φ6.5的鋼筋作為墻體拉接筋,墻體拉接筋錨入墻內每邊不小于700mm;砌丁字墻和拐角時要嚴格遵循交丁順砌的砌筑工藝,要保證一定的交丁間距,不可通縫。

2.2.5 頂皮NALC砌塊砌筑首先吊線,根據砌塊的排鋪要求安裝“L”鐵件,根據頂皮砌塊的砌筑高度,預先進行切割。

2.2.6 頂縫處理

①內墻處頂縫處理。砌好的墻與混凝土梁底部應預留約20mm的間隙,待墻體沉降一段時間(約兩天后),用聚合物砂漿塞入縫內擠進壓實。

②外墻處頂縫處理。砌好的墻與砼梁底部應留20mm間隙,待墻體沉降一段時間(約兩天后),將直徑20mm的PE棒平直地塞進縫內至砌塊中,打發泡劑,發泡劑應連續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飽滿,溢出墻面的發泡劑應在結膜前塞入縫隙內,防止發泡劑外膜破損。發泡劑應略低于外墻外表面10~20mm,然后用建筑密封膠密封。

2.2.7構造柱、圈梁模板加固,混凝土澆筑

①當墻體水平方向超過4米及拐角處應設置構造柱,高度方向超過4米應設置圈梁。由于NALC砌塊墻體完成后不再粉刷,直接在上面進行裝修,因此就要求砌體不僅砌筑時平整度、垂直度符合規范要求,而且要求構造柱、圈梁澆筑混凝土不允許高出砌塊墻面,必須采用有效措施重點進行控制。

②施工時在圈梁及構造柱模板內側襯一道2~3mm厚的三合板,防止施工時混凝土表面突出砌塊。

③圈梁模板用專門制作的門形鋼筋卡子每30~40cm加固一道即可,構造柱模板用可重復利用的穿墻螺栓40~50cm加固,或者用步步緊(一種定性加固工具)在墻上鑿眼穿過墻面即可。

④NALC砌塊墻體比較窄(125~200mm),構造柱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筑,并用30mm管徑的振搗棒振搗。

2.2.8 過梁、圈梁上部砌塊施工構造柱、門過梁、圈梁混凝土澆筑完畢拆模后,清理構造柱馬牙搓高出墻面的混凝土,然后砌筑門過梁、圈梁上部砌塊。砌筑時,先把門過梁上面不合模數的部位用尺子量好尺寸,按照上述尺寸鋸出合適的砌塊抹粘合劑安放在上面,用靠尺檢查,橡皮錘調節誤差,達到橫平豎直,滿足質量要求,然后按要求砌筑到頂。

2.2.9 墻面補縫墻面水電預埋好管線后,必須安排專人補修,以免將來墻面開裂。

2.2.10 基層修補檢查墻面基層,對穿墻套管、NALC砌塊掉角處均應用1:3聚合物水泥砂漿(內摻水泥用量10%的801膠)修補。

2.2.11 找縫及貼耐堿網絡布在墻面基層修補并清理完畢后,首先在墻面修補處、砌塊縫隙處批一遍基層膩子進行找縫處理,并在該部位粘貼耐堿網格布,網格布寬出不同材料(即砂漿與砌塊)交接處150mm。

2.2.12 裝飾面層施工對做好的墻進行清潔,然后噴刷丙乳液一道,丙乳液干燥后進行面層施工。

3墻體質量標準

3.1 NALC砌塊作為內墻一般只刮膩子,其表面垂直度和平整度應符合《建筑裝飾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的有關要求。

3.2 NALC砌塊完成后應進行隱蔽驗收,其質量應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

4質量保證措施

4.1 每批NALC砌塊進場必須有合格證,并按國家規定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進場后應加強在裝卸,搬運過程的管理,防止造成損壞。應采用專用機具裝卸和吊運。

篇6

關鍵詞:  輕質    陶粒   外加劑試驗配合比 混凝土泵送  

中圖分類號:TU37文獻標識碼: A

輕骨料混凝土是指利用輕粗集料(陶粒)、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觀密度不大于1500kg/m3,強度等級為LC20以上的結構用輕骨料混凝土。從LC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它除了和普通混凝土一樣牽涉到粗、細集料、水泥和水以外,所不同的是還涉及到表觀密度的最大限值和最小的強度等級限值。配制這種混凝土的關鍵是要嚴格控制表觀密度,保證強度滿足要求。如采用泵送施工,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極高,應具有良好流動性、勻質性和可泵送性。其主要是為了解決普通混凝土質量大的缺點,減輕結構自重。一般用于具有一定承載能力,對保溫、隔熱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結構。

本文從輕骨料混凝土特性、試驗用原材料、試驗配合比及實際工程應用及施工體會進行描述,供借鑒。

1輕骨料混凝土特性

(1)、容重:一般干容重在1500~1900㎏/m3之間,比普通混凝土低20%~25%。

(2)、立方體抗壓強度:與普通混凝土同強度等級抗壓強度相等,抗折強度略低。

(3)、與鋼筋的粘結情況:隨強度等級的提高,粘結力提高,并有超過普通混凝土粘結力的傾向。

(4)、彈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略低一些。

(5)、抗滲性比普通混凝土好很多倍。

2試驗用原材料

(1)、水泥:采用P.0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比表面積310㎡/Kg;水泥用量是影響混凝土強度及其它性能最主要的參數,對輕骨料混凝土來說,水泥用量的選擇尤為重要,增加水泥用量固然可以提高強度,同時增加其密度。所以最大水泥用量不宜超過550kg/m3,最小水泥用量不得低于300kg/m3 (2)、集料:

①、粗集料:選用定點加工的輕質高強陶粒、頁巖,技術指標見表1.

表1  高強陶粒技術指標

②、細集料:選用新疆天然特細砂與人工機制砂復合,技術指標見表2

表2  砂技術指標

(3)、摻合料

輕骨料混凝土出機時應具有較大的坍落度和擴展度,為減少上浮和防止混凝土集料分層離析的現象,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泵送性,減少混凝土的收縮裂縫,選用了新疆鋼廠周圍電廠出產的標Ⅱ級粉煤灰,適量替代水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其具體指標見表3

表3  粉煤灰技術指標

等級 篩余% 燒失量% 需水量比% SO3含量%

Ⅱ級 13.4 3.37 97 1.20

(4)、外加劑

 為了保證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性要好,同時必須保證陶粒在混凝土漿體中不上浮。經多種外加劑試驗,選用了穩定性好且后期增強效果明顯的聚羧酸系列輕質陶粒混凝土專用外加劑,其減水率≥30%。

3 試驗配合比

(1)、用水量和水灰比的選擇用水量和水灰比,分凈用水量和凈水灰比及總用水量和總水灰比,所謂凈用水量系指不包括高強陶粒1h吸水率在內的混凝土用水量,其相應的水灰比則為凈水灰比,在配合比設計中,一般用凈用水量和凈水灰比表示。用水量(或水灰比)不僅對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響,而且還直接影響拌合物的和易性。

(2)、砂率的選擇砂率是以體積比來表示的,即以砂的體積與粗細集料總體積的百分比來表示的。砂率對輕骨料混凝土的強度影響不大,且使彈性模量有所提高。但隨著砂率的提高,輕骨料混凝土的表觀密度也逐漸增加,當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為LC20時,砂率為42%左右時,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達到最佳狀態。(3)、粗細集料用量指配制1m3輕骨料混凝土所需的陶粒和普通砂的密實體積,參考《輕集料混凝土技術規程》(JGJ51-90),用絕對體積法求出。(4)、摻和料等外加劑由于該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比同強度等級的普通混凝土增加,實驗證明,為減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和其他一系列的物理力學性能,在輕骨料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摻和劑,如礦粉或粉煤灰,可獲得很好的技術經濟效益。在使用摻合料的同時,必須使用高效減水劑,以減小用水量,降低水灰比。通過試驗驗證采用摻加摻合料方法,在加入高效減水劑的同時,根據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摻入超細活性礦物材料,并加大摻入的比例,可以大幅度提高拌合料的工作性能,并對其物理力學特性有較顯著的改善作用。 (5)、輕骨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針對工程特點,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要求濕容重控制在1500㎏/m3以內,初始塌落度≥220mm,1小時的塌落度損失≤20mm,分層度要求擴展在8.5%以下,28天的強度保證在200Mpa以上。通過現場試驗,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標如表4、5所示。

表4混凝土配合比單位:㎏/m3

表5 輕骨料混凝土性能指標

(6)、按照上述配比進行的試驗強度檢測,數據見表6

表6  試驗強度檢測數據(單位:kg)

4工程應用案例

(1)、新疆某鋼廠的棒材35Kv變電所主電室二層地面,由于采用上翻梁設計模式,配電柜周圍地面需做500mm厚的輕骨料混凝土地面,濕容重控制在1500㎏/m3以內,同時為了滿足配電柜移動小車拉出和推進,需施工的地面能夠滿足其承載力。經與設計院、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進行施工方案研究和討論一致決定采用輕質陶粒混凝土進行施工澆筑。

(2)、輕質陶?;炷猎谠摴こ讨惺褂脙瀯?/p>

①、減輕結構自重,滿足輕質要求;

②、減少裂縫,提高抗滲能力;

③、提高耐久性,延長使用壽命;

④、抗震能力好;

5輕質陶粒混凝土實際泵送

工程實際澆注時該項目采用汽車泵進行輕質陶?;炷帘盟?,混凝土入泵坍落度在230mm,泵送到作業面時,坍落度為265mm,混凝土工作性良好,未發現堵塞和流動困難現象。陶?;炷寥肽:?,由于振搗和收光工序的進行,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了觸動,而出現上層陶粒輕微上浮的現象。后經表面剔打觀察內部,及進行實體檢測,其強度和密實性遠遠超過遇期想象,達到設計和施工要求。

6泵送施工體會

(1)、輕粗集料在施工前24小時浸泡水中,至施工開始1小時從水中取出,自然堆積0.5小時后方可用于生產;讓其處于一種表面潤干狀態時方可用于攪拌。

(2)、用于攪拌陶粒混凝土的攪拌設備必須固定,在生產陶?;炷恋耐瑫r,不得生產其它品種的混凝土。

(3)、混凝土運輸設備必須固定裝運,在卸完陶?;炷梁螅仨氁逑锤蓛?,方可裝運其它混凝土。同時保證混凝土澆筑現場,不得斷車。

(4)、現場要精確測定普通砂的含水量,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凈用水量,減水劑先和水充分混合后一起加入混凝土拌合物中,而泵送劑在攪拌前加入到粗集料、水泥、礦物摻合料中均勻攪拌2-3分鐘。

(5)、混凝土泵啟動后應確保泵和輸送管中無異物,泵送前先生產普通砂漿以濕潤泵管;混凝土在罐車中快速攪拌30秒后再卸入泵車;混凝土泵車開始泵送時的排量為50%,泵壓為7.9Mpa左右,帶混凝土出泵,確認泵送穩定后,將排量降為30%,泵壓降至5.0Mpa連續泵送。,陶?;炷猎诒盟蜁r,最好避免采用滿負荷吸料泵送,給管道留出一定的空間,利于陶粒的通過。

(6)、輕質陶粒混凝土入泵的坍落度最好控制在200mm左右,在出現泵壓值異常時,必須立即反泵再正泵,其頻率最好控制在3次左右,不得反復多次采取這樣的手段進行排堵。

(7)、對于輕質陶?;炷寥肽:髴敳捎酶哳l振搗器進行快速振搗,不得反復振搗器。這樣容易造成陶粒上浮。

(8)、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當立即采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二次收光的工作應當掌握好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和收光速度。

(9)、輕質陶?;炷猎嚰某尚蛻斒墙涍^專業培訓的人員進行完成。

(10)、坍落度與擴展度之比在0.4~0.5范圍內,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最好,利于泵送;坍落度與擴展度之比大于0.5,混凝土拌和物過于粘稠,不宜泵送;坍落度與擴展度之比小于0.4,混凝土拌和物則容易分層離析,輕集料易漂浮至表面,砂漿沉人拌和物底層。

7 工程應用效果

現場測定混凝土泵送前后拌合物流動性能及泵送后的混凝土各項指標見表結果表明,混凝土泵送前塌落度為265㎜,泵送后為248㎜,塌落度損失不大,泵送前混凝土濕容重為1418KG/m3,泵送后為1425 KG/m3,且泵送前后混凝土的分層度小于7%,勻質性良好,28天的抗壓強度超過25.6Mpa,滿足強度要求,完全達到了預定目標。

8結  語

  我們通過本次輕質陶?;炷恋某晒沧?,從感性上對輕質陶粒混凝土有了一定了解和認識。輕骨料混凝土具有輕質、造價低、高抗震性、高抗裂性、高耐久性、高耐火性、保溫隔熱等特點。輕骨料混凝土應用于建筑工程中在滿足強度及其它性能要求的同時可大幅度減輕結構物的自重,這一特性使輕骨料混凝土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隨著社會的進步,相信不久的將來在混凝土領域中輕質高強的建筑材料,一定會得以更好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改性 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缺陷分析控制措施

前言

某小坑段路面改建工程:舊路調平后基層采用20cm厚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結構。路面采用:下面層7cm厚AC一20C改性瀝青混凝土結構,上面層采用5cm厚Ac一16C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路面從2009年4~7月份施工以來,已完成右半幅通車,全長23.873km。現將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部分缺陷及質量控制的措施闡述如下:

1改性瀝青路面原材料的技術要求及質量控制

(1)普通瀝青采用重交通道路A-70石油瀝青作為改性瀝青的基質瀝青。技術指標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要求。

(2)改性瀝青:采用普通瀝青摻入聚合物改性劑在工廠制作后運至工地。

表1 聚合物改性瀝青的主要技術要求

(3)粗集料

粗集料在瀝青混凝土中主要起到骨架支撐作用,粗集料的質量對瀝青混凝土的強度、耐磨性、抗滑性、高溫穩定性及耐久性至關重要。因此要優先選用堿性或中性的玄武石、輝綠巖石料。瀝青面層用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見下表2:

(4)細集料

宜采用專用的制砂機生產的機制砂,機制砂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要求砂當量不小于60%。符合S16的要求,技術要求如表3。

表3瀝青面層用細集料質量技術要求

(5)礦粉

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用的填料宜用石灰巖類的堿性巖石經磨細得到的礦粉。原石料無泥土、雜質,礦粉應干燥、潔凈,也可以采用水泥或輕質氧化鈣代替。但礦粉必須儲放在水泥罐內,被雨淋濕和已結塊的礦粉不得使用。對回收粉的使用,如果瀝青拌合站混合料內的回收粉經取樣試驗,其含泥量小于l%時可為礦粉的部分使用。用量不超過填料總量的50%。其余質量要求應與礦粉相同。

(6)水泥

在瀝青混凝土中加入適量水泥(2。3%)或加入消石灰來提高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從而減小水對路面的損害。

2 瀝青混凝土路面常見的施工質量缺陷類型、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瀝青混凝土路面常見的質量缺陷類型有:密實度不夠、路面平整度差、局部裂紋、表面離析、推移和松散等。

2.1密實度不夠

密實度是瀝青混凝土最主要的技術性能指標之一.路面結構層密實度不夠,相對空隙率偏大。它直接影響路面的承載能力和抵抗變形的能力,也容易讓路表水浸入其中造成結構層的破壞。造成密實度不夠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幾個原因:

(1)油石比偏小,拌合料溫度偏低:

(2)混合料的級配沒達到生產配合比的要求;

(3)壓實溫度過低:

(4)級配曲線中細料出線:

(5)壓實遍數不夠或壓實機具偏輕。

在施工過程中,為了使瀝青混凝土混合料達到要求的密實

度.應注意做好如下幾個工作:

(1)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瀝青混合料的生產配合比,應參照目標配合比經試驗室多次試驗后,并通過試驗路段確定。在拌和機械上進行調試時:①冷料倉配合比的控制.冷料用輸送帶轉速控制數量,通過干燥加熱進入熱料倉,影響冷料進料速度的可控因素一般是細集料的含水量.在堆料場應給細集料

表面加以覆蓋。盡量使其含水量較低,既可減少其干燥成本,又可使冷料斗出料順暢速度可控。②熱料倉配合比的控制,一般需要經過反復幾次調整各倉的進料數量,通過試拌對混合料進行抽提和馬歇爾擊實試驗,檢查油石比和密實度。與設計生產配合比對比最后確定。③混合料的控制,為確保其產量應注意調整冷料倉各種原料的進料速度,使之與熱料倉所需材料數量相匹配,從熱倉進入拌缸的各種材料的用量符合配合比的要求,確保熱倉不溢料不待料.達到混合料產量的最大化。

(2)嚴格控制混合料的溫度?;旌狭蠝囟鹊目刂剖菫r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關鍵所在,改性瀝青(SBS類)礦料加熱溫度一般為190~220℃.混合料出場溫度為170~180℃,如果混合料溫度達到195℃應廢棄,瀝青加熱溫度在泵入拌和機之前,不低于165℃。但也不能高于175℃。在運輸、攤鋪和碾壓各工序中都必須嚴格控制溫度.拌和好的瀝青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應加以覆蓋,確保攤鋪時的溫度要求。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控制在160~l 70℃。攤鋪機的熨平板應預熱,預熱溫度不得低于70℃。攤鋪后及時碾壓。

(3)保證瀝青混凝土的壓實度。初壓溫度不低于150℃。終壓溫度不低于90℃。在瀝青混凝土路面試驗路施工時確定壓路機的型號、碾壓遍數、碾壓速度與密實度的基本關系后。實際施工中碾壓遍數應不低于試驗路段施工確定的遍數,其重疊寬度、碾壓速度都必須嚴格按要求進行。確保瀝青混凝土的密實度達到施工規范要求。攤鋪寬度為12m時.初壓采用2臺雙輪輕型鋼輪壓路機(

2.2路面平整度差

平整度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與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平整的路面將會大大增加行車阻力,影響行車速度、行車安全和乘車的舒適性。不平整的路面還會積滯雨水.加速路面的破壞。造成路面平整度不合格的原因有:下承層的平整度不合格:縱橫向接縫施工工藝不到位:攤鋪機、壓路機操作不當:瀝青混合料不均勻等原因。在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達到設計規范要求.在施工中應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1)保證下承層的平整度。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鋪筑是由攤鋪機攤鋪,壓路機碾壓成型。下承層應用攤鋪機攤鋪,控制松鋪厚度一致,攤鋪機攤鋪后瀝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應在80~85%,之間.其松鋪系數一般為1.2左右。通過熨平板表面平整后.平整度會比下承層有所提高,經過兩層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會使平整度越來越好,所以下承層的平整度越好,面層的平整度才會更好.故瀝青混凝土攤鋪前基層的平整度控制尤為重要。

(2)接縫應平順,不跳車。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接縫,接縫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路面的使用效果.所以接縫的處理顯得很重要。施工段采用兩臺攤鋪機整幅攤鋪.攤鋪機梯隊作業;攤鋪機梯隊作業時。其縱向接縫。應在前部已攤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面攤鋪的高程基準面,并有5~10cm左右的攤鋪層重疊,以熱接縫形式在最后接縫碾壓以消除縫跡。上下層縱縫應錯開15cm以上。處理橫向接縫時,宜將尾部端面不整齊、高程不合適和溫度已相差l0℃以上的混合料,迅速整理成斷面整齊和高程合適的尾部阻擋混合料.便于原正常攤鋪段碾壓密實。第二天繼續向前攤鋪時用3m直尺檢驗尾部的平整度。在3m直尺下開始有空隙處切除。然后在鏟除的垂直面灑鋪粘層油,在攤鋪機熨平板與已成型的路面之間墊適當高度的鋼板,鋼板高度應為松鋪厚度和壓實厚度之差。如鋪5cm厚的瀝青混凝土,松鋪厚度為6cm,則熨平板和成型路面之問所墊鋼板厚度為lcm,以保證攤鋪的混合料厚度。接縫處在碾壓前應由人工將由于離析產生的粗大顆粒清撿掉.補足相同數量的細料人工找平,碾壓時應成45o。斜向碾壓,避免熱料向前推移。

(3)消除因機具操作不當因素。首先是攤鋪機的控制,攤鋪前應保證攤鋪機的熨平板、輸料器,振動塊等配件完好.找平系統狀態良好,使攤鋪機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工作狀態。整平板預熱,以保證混合料滿足溫度要求。攤鋪作業時應保證攤鋪作業速度均勻連續,也就是“恒定連續工作原則”,它取決于攤鋪機的有效能力與拌和設備的實際拌和能力是否匹配。保證攤鋪機在整個工作時間內連續恒速地鋪筑、要根據拌和設備的產量來確定攤鋪速度,產量高時,加大些,產量低時減小些。盡量保持攤鋪機恒速和避免攤鋪機處于停機待料狀態產生橫向高低不平的波浪路面。

(4)控制瀝青混合料的均勻性。①應對原材料的顆粒組成進行嚴格控制,使所用原材料顆粒均勻。②在瀝青混合料經過充分拌和均勻后,在裝卸、運輸和攤鋪過程中防止產生離析.造成混合料不均勻,影響鋪筑質量。裝料的汽車車廂距離出料口垂直距離應盡量近一些,在車廂的前、中、后分別裝料。倒車卸料時鷹;避免汽車撞擊攤鋪機,指定專人指揮車輛,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車,卸料過程中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在卸料入攤鋪機時應保證分料器中的混合料始終飽滿,螺旋器的刀片正常.保持混合料在整平板前的高度一致,盡量保持各處混合料的溫度一致.使混合料始終保持均勻供料給攤鋪機兩邊。

2.3瀝青混凝土邊緣出現局部裂紋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攤鋪邊緣容易出現裂紋.究其原因有邊緣浮土清洗不徹底、粘油灑布不充分、碾壓時油溫過低、公路有較大橫坡等因素造成瀝青混凝土面層邊緣和基層粘結力差;加之邊緣混合料的熱量容易損失造成溫度比中間部位低,這都是導致壓路機碾壓時邊緣裂紋的原因。所以在面層施工前應認真清洗基層.晾干后灑鋪粘層油,特別注意與構造物的接觸面的灑鋪到位。碾壓時由邊部向中部方向進行,這樣可防止瀝青混凝土邊緣出現裂紋。

2.4局部出現表面離析、松散和推擠現象

瀝青混凝土路面常出現的表面離析、松散、推移等現象也是可以通過嚴格的控制得到改善的。嚴格控制油石比、及拌料溫度。避免攤鋪機輸料器缺料、盡量鋪到邊角,減少人工攤鋪找平、夯實.可以避免表面離析、麻面。要避免松散現象應保證混合料拌和均勻。不出現瀝青成塊、集料花白等情況.在裝卸料和運輸過程中消除混合料的離析,攤鋪時受料斗內保持混合料分布均勻。另外通過嚴格控制基層的質量,防止因基層的強度達不到或基層破壞造成松散、推擠現象。

篇8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施工工藝;質量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in the old and new structure layer control aspects of the city to the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asphalt concrete level of treatment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The new process and technology control the appearance of the disease.

Keywords: asphalt concret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U528.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瀝青混凝土面層病害的處理

傳統的處理方法根據使用材料的不同分為熱補(AH一110石油瀝青熱補施工)和冷補(改性乳化瀝青冷補施工)兩種。實踐證明,這些傳統的方法無論是采用重交通石油瀝青還是改性乳化瀝青灌縫,隨著表層及基層的溫度收縮,維修后的裂縫又在原灌縫位置重新開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兩種處理方式。

(一)鋪設土工布

土工布義稱“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織物”,是以合成纖維、塑料、合成橡膠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復合材料,具有分離、加同、排水、過濾、防護、防滲六大基本功能。在某道路的施工中,我們對龜裂現象嚴重的路段鋪設土工布,它與底層黏結熱瀝青結合后形成一層密閉的隔水層,能有效地防止雨水下滲。土工布的鋪設分3道程序來完成。首先,將作業區清理干凈,噴灑一遍熱瀝青,瀝青的溫度要達到170℃以上。傳統的噴灑是用瀝青灑布車,然而施工是半封閉的,即在施工的同時不能影響正常的交通,考慮安全因素不宜采用這種作業方式。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請某市公路機械研究所專門研制了一種簡易的小型熱瀝青灑布車。這種灑布車的特點是結構簡單、輕便靈活,用拖拉機作動力源,將熱瀝青倒入罐內后燃煤進行升溫,隨時能保證瀝青的灑布溫度。此外,在罐的左右兩側各接出一個特制的壓力噴頭,這樣可以根據實地情況進行人工控制噴灑。實踐證明,城市道路熱瀝青灑布作業采用這種簡單的小型灑布各項功能要優于大中型的瀝青灑布車。其次,撒布完瀝青后鋪設土工布,土工布的鋪設要注意兩點:一是土工布底部要完全與熱瀝青黏合;二是鋪設完畢后用一定重量的輥軸碾壓幾遍。最后,在土工布上面再做一層瀝青石屑封層,瀝青用量控制在1.0kg/,石屑用量控制在4.5dm3/。

(二)開槽灌注密封膠

開槽灌注密封膠處理裂縫適合于中小裂縫(裂縫縫寬<25mm,是國外通用的裂縫處理方法,使用的設備包括開槽機和灌縫機,補縫材料采用針對裂縫修補專門設計的密封膠(改性瀝青聚合物),開槽尺寸至少為1cm寬,1~3cm深。在某道路的施工中,對于一般的裂縫我們采用進口的灌縫機與開槽機,材料采用進口的密封膠。啟動灌縫機后向密封膠加熱罐內添加密封膠,將密封膠攪拌、加熱至193℃(不能超過204℃)。照設計的開槽尺寸,預先調節好開槽機開槽深度,然后進行開槽作業。作業時,根據裂縫寬度情況,及時調節開槽尺寸,然后用肩背式吹風機將槽內的碎渣及裂縫兩側至10cm范圍內的灰塵徹底清掃干凈。最后用灌縫機上帶有刮平器的壓力噴頭將密封膠均勻地灌入槽內,并在裂縫兩側拖成一定寬度與厚度的封層。灌縫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要灌得過滿,因為過滿在鋪筑瀝青混凝土時,密封膠受熱瀝青混合料溫度的影響會軟化隆起,碾壓時會出現反彈現象。

二、熱拌瀝青混凝土的施工

(一)瀝青混凝土拌和

施工中我們采用德國產間歇式瀝青混凝土拌和站。拌和站的安裝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消防、安全等規定。拌和過程中逐盤采集并打印各個傳感器測定的材料用量和瀝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溫度等各種參數。每個臺班結束時打印出一個臺班的統計量,按《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HF40-2004進行瀝青混合料生產質量及鋪筑厚度的總量檢驗。總量檢驗的數據有異常波動時,應立即停止生產,分析原因。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時問根據具體情況經試拌確定,以瀝青均勻裹覆集料為度。經過測定,每盤的生產周期為55s(其中干拌時間大于10s)。

(二)瀝青混凝土的運輸

因為瀝青拌和站距離施工現場30km,所以瀝青混合料的運輸要做到迅速。對于瀝青混合料的運輸,我們重點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全部采用20t以上的自卸汽車運輸,為防止瀝青與車廂板黏結,將車廂打掃干凈,車廂側板和底板涂一薄層油水(柴油與水的體積比為1:3)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二是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粗細料的離析現象。三是攤鋪過程中,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四是瀝青混合料運至攤鋪地點后用激光溫度感應器測定其料溫,并檢查拌和質量。不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溫度要求或已經結成團塊、遭雨淋濕的混合料不得鋪筑在道路上。

(三)AC一10細粒式瀝青混凝土攤鋪

本路寬16m,雙向六車道,兩側還有多處公交車??空九萍坝晁?。由于原路面嚴重老化,多處下陷,因此如何在保證厚度的前提下,既要達到平整度的要求又要兼顧整體美觀,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我們決定半幅施工,在不同的施工環境下選用不同的平整度控制方法。

1.攤鋪機的起步。我們選用兩臺德國產ABG325攤鋪機按“前、后”順序排開施工。ABG325的有效攤鋪寬度為2.5至9m,在攤鋪寬度為4~6m時平整度控制的最好。前面的臺攤鋪4m,后面一臺攤鋪4m,前后兩臺相隔5~10m。為了保證新舊結構層結合良好,我們在攤鋪前先噴灑一遍乳化瀝青,瀝青用量控制在0.6~0.8kg/。開始攤鋪前,用小型銑刨機將路段橫向銑刨4刀(4m寬),銑刨的深度由4cm逐漸逐變到0cm,然后將攤鋪機放在作業面的起始位置。攤鋪機熨平板降落到均勻放置在接頭處呈懸浮狀態,攤鋪機主夯錘應與舊油面垂直,縱向找平儀的左右仰角與鋪裝舊油面時相同,并檢查各接頭和運轉部位,使其保持良好工作狀態。對攤鋪機熨平板進行預熱30min左右至每塊板的溫度為100T以上(ABG325自帶有熨平板預熱及溫度顯示設備)。將第5部料車的瀝青混合料卸入攤鋪段內,用刮板輸送器向后輸送、螺旋布料器向兩側均勻布料(兩側保持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減少在攤鋪過程中混合料的離析),停留時間約8~10min,目的是使瀝青混合料溫度和硬接頭部位進行溫度傳遞,使橫向接縫直觀上沒有印跡為碾壓創造條件。攤鋪機起步時,關閉自動找平系統。待熨平板鋪過硬接縫約2/3熨平板寬度時打開振搗器(如果提前開將與舊油面產生反彈,造成熨平板發抖),振動3.5級,振幅0.2mm。攤鋪機起步要注意速度放慢,約1.0m/mim,行走過程中由技術嫻熟的操作工緩慢按動電腦控制箱,使慰平板均勻地抬高,攤鋪15min左右,將找平儀調整到零位置,迅速打開找平儀開關,使之進入自動找平狀態,第一臺攤鋪機起步后,后一臺以相同的程序依次起步。

2.平整度的控制。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攤鋪機的行走速度控制在1.5~4.0m/min之間,可根據混合料的多少放快或放慢。第一臺攤鋪機(最前面)采用平衡梁攤鋪厚度的控制方法。ABG325平衡梁前后長12m,即保證在12m的范圍內攤鋪出來的路面是平的。第二臺攤鋪機的左側用雪撬以第一臺攤鋪機的作業面作為攤鋪厚度的控制方法,右側用雪撬以路面的路緣石作為控制厚度的方法(路緣石為大理石制作,光滑整齊)。這樣攤鋪出來的路面既平整又美觀。當發現混合料出現明顯的離析、波浪、裂縫、拖痕或者缺料時,應人工及時找補。攤鋪另半幅時,先用銑刨機沿縱向將鋪過的路面切除15am,然后第一臺攤鋪機左側以鋪筑完成的瀝青混凝土路面作為攤鋪厚度的控制方法,右側用平衡梁控制厚度。第二臺攤鋪機攤鋪如前半幅施工。對于公交車停靠站牌處,第二臺攤鋪機右側用人工將熨平板縮進至適當的位置,等鋪過后再打出來,缺料的地方用人工及時找補。

(四)接縫處理

橫向冷接縫。每天施工前用小型銑刨機將接頭處銑刨半刀(0.5m),然后再攤鋪作業。壓實時先全進靜壓一遍,然后將壓路機傾斜45°斜向上碾壓接縫。對于缺料的地方人工找平,用燙耙耙平,把較粗粒徑的料剔出。斜壓接縫完畢后,再全出,將壓路機的主從動輪橫向壓接縫處熱集料10cm,強振2~5遍。如此反復,直至符合要求為止??v向冷接縫。用切割機先沿縱向將鋪過的路面切除15cm,壓實方法如同橫向冷接縫一樣。交叉路口處理.用銑刨機銑兩刀,深度由4cm漸變至1cm,然后再鋪筑瀝青混合料。這樣處理過的交叉口平整、順滑,無跳車現象。

篇9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措施

引言

瀝青混凝土路面經過近20年的發展,高速公路質量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公路質量的通病仍未根除,部分地區的公路建設質量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本文就揭陽潮汕民用機場房建小標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情況進行分析,于同行們交流。

1.工程概況

揭陽潮汕民用機場是一個中型民航干線機場,是廣東第三大民用機場,也是一座大型的現代化國際機場。航站樓及配套工程首期建筑面積54995平方米,由東西指廊及相關連接樓等配套工程組成。其室外工程即房建小標工程是主體工程的配套工程,主要內容有:東、西指廊及相關連接樓首層室外的道路、進場路、高架橋、及室外園建等。工程內容為:

1.1新建路面面層采用20㎝瀝青混凝土面層(4㎝抗滑面層+6㎝中粒式+10㎝粗粒式)?;鶎硬捎?%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厚30㎝;墊層用用20㎝厚混石。

1.2舊瀝青路面上罩瀝青時,當厚度小于或等于7㎝,全罩細粒式抗滑改性瀝青;當厚度大于7㎝或小于16㎝,面罩4㎝細粒式抗滑改性瀝青+中粒式重交瀝青;當厚度大于16㎝,面罩4㎝細粒式抗滑改性瀝青+中粒式重交瀝青+瀝青碎石;其材料規格、施工方法及質量要求應符合有關規范要求。鋪設玻璃纖維格柵(30千牛)一層。

2.瀝青混合料攤鋪極其質量控制

2.1準備工作

混合料攤鋪是保證瀝青路面平整度與厚度的關鍵工序。開始攤鋪時保證在施工現場等候卸料的運料車不小于5輛,并提前對攤鋪機進行標定。在攤鋪工作開始前1小時左右,必須將熨平板預熱到接近混合料攤鋪溫度,若溫度過低,則混合料會粘于熨平板底面,在移動中拉裂鋪層表面,使其松散。

2.2攤鋪機作業

攤鋪機的刮板輸料器和螺旋輸送器兩者密切配合,速度均勻是保證路面攤鋪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為了獲得高標準的路面平整度,攤鋪機應連續、穩定地進行,時快時慢或時開時停都會使熨平板的受力發生變化,產生上下浮動。攤鋪機行走速度,宜控制在1.5~2.5m/min,不得超過3 m/min,停機時間一般限制在15 min以內,否則按規定設置施工縫。

3.瀝青混合料碾壓極其質量控制

3.1合理選用壓實設備

碾壓瀝青砼路面最好是選用全驅動的壓路機,比較合理的壓實方案是使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壓實,而配合使用串聯靜碾壓路機預壓作封頂壓實。這樣既增加路面的抗滲能力和氣候穩定性,又能保護骨料以增加路面抗滑性能。

3.2正確的壓實操作方法

壓路機行走加速與減速應緩慢平穩,使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換向時應先斷開振動。往復作業應在不同的地點停車換向,每完成一遍重復碾壓,壓路機就要向攤鋪機靠近一些,以免在相同斷面上停車造成壓痕。壓路機每碾壓一遍的末尾,應稍作轉向,將換向造成的壓痕減少到最小。

3.3保持正確的碾壓順序

壓實應從路面兩側邊緣開始,逐步碾壓移向道路中心。如果路面的中央有路拱,必須在路拱兩側分別碾壓,以免壓平路拱。先后兩次的滾壓帶要有一定的重疊寬度,串聯壓路機和單輪振動壓路機的重疊寬度取250~300㎜,靜碾三輪壓路機的重疊寬度取主壓輪的一半。變更碾壓道時,要在碾壓區內冷的一端進行。

4.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措施

4.1路面面層結構

(1)瀝青面層的結構組合根據有關研究結果來看,如果瀝青面層總厚度在15~18cm,在面層結構組合時,需考慮以下幾個原則:①防止半剛性基層反射裂縫對面層的損害,總厚度不宜小于16cm。②3層組合時應有一層為I型級配。作為防火防滲的考慮,一般都放在中間層,如放在上面層會對抗車轍及抗滑不利。③不宜選擇瀝青碎石層。由于沒有使用礦粉,對提高瀝青的穩定性及避免瀝青離析有負面影響,除空隙率一項指標外,瀝青碎石層再無其它具體技術指標要求,對質量控制不利。④中面層與下面層應使用同一規格的集料,以方便施工。在中面層可采用AC-25I,下面層可采用AC-25II,可統一使用石料規格、品種,在攪拌站上使用的震動篩孔直徑也應相同,這樣在中、下面層交替施工時有較好的互換性,省去換料、換篩等作業工序。⑤硬路肩的結構組合應與行車道相同,便于同步施工,保證工程質量。

(2)瀝青面層與結構物的協調關系為使路基面層與結構物路面良好銜接,應考慮以下關系:①與橋面的關系,現在橋面上的瀝青混凝土鋪裝厚度大多采用5cm。而預應力橋梁,特別是大跨度簡支預應力橋梁施加預應力后跨中產生20~30mm甚至更大的反撓度,侵占橋面瀝青混凝土的厚度,影響了瀝青混凝土的鋪裝。②與橋頭搭板的關系,某些工程為解決柔性路面與剛性橋面的過渡,將整個瀝青面層及半剛性基層全部鋪上搭板,然后采用不等厚的楔形過渡,但這樣對機械化施工不利。③與伸縮縫關系,為了方便施工和保證橋頭與路堤相接處的路面平整度,一般的伸縮縫無論是板式橡膠縫還是毛勒縫,多數情況下采取“先路面,后做縫”的方法施工。

4.2瀝青混凝土配合比

(1)確定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在考慮瀝青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及其配合比時,應充分考慮瀝青路面在運營狀態下應保持的基本特性:防水;抗老化;抗滑,抗車轍(高溫穩定性);防脆(低溫穩定性)。這些特性往往是互相沖突、互相矛盾的。如馬歇爾穩定度的峰值,其密度最大而空隙率最小。防水抗老化要求混凝土密實、空隙小,而抗滑、抗車轍則要求混凝土有較大的空隙。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應充分考慮工程所在地區的氣候條件,如在夏季氣溫高且時間長的地區,瀝青路面的主要病害是熱穩性差,因此應把抗車轍能力作為首要考慮條件。提高抗車轍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選擇粘度較高、釬入度較小的瀝青。②粗集料盡可能選擇較粗的顆粒,實踐已證明在抗車轍能力上,細粒式瀝青混凝土遠不如粗粒式瀝青混凝土??紤]到最大粒徑須受相關層厚度的約束,且粒徑過大,對防水不利,故中、下面層可采用AC-25mm或AC-30mm的粒徑。③為提高瀝青的穩定性,避免離析,可摻入礦粉,但摻量不能過大。④控制瀝青用量,油石比選擇以接近低限為宜。⑤空隙率的選擇,宜趨于高限,可控制在5%左右。⑥可選用改性瀝青。在瀝青中加入5%改性劑聚乙烯PE,可以顯著改善瀝青高溫穩定性。

(2)配合比的確定與驗證

為使瀝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滿足要求,應按下述程序進行:①目標配合比階段,在進行目標配合比試驗選擇時,除粗細集料配比符合規范“JTT032-94”所規定的級配曲線外,關鍵是選擇最佳瀝青用量OAC,如前所述,對瀝青混凝土特性要求往往互為矛盾,在選擇OAC時應充分考慮。根據工程實踐經驗,選擇OAC可參考以下規律:如瀝青碎石AM-25油石比為34%~35%;粗粒式瀝青混凝土AC-25Ⅱ油石比為38%~39%;瀝青混凝土AC-25Ⅰ油石比為44%~45%。如果粗集料具有明顯多孔隙性,油石比應增加01%~02%。②生產配合比與試驗階段,生產配合比是指經過烘干加熱以后的集料,經過振動篩分成粗、中、細、砂等4種規格材料,再按目標配合比所認定的級配曲線重新組配,成為生產配合比。一般應在每日正式生產前取樣作一次篩分,決定是否應作調整,通過試拌檢查生產配合比是否得當。試拌結果應提交試驗報告。③試驗路面階段,試驗路面為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是大規模生產前的一次全面檢驗。通過試驗路面不但檢驗配合比所認定的各項技術指標。完成后應提交完整的試鋪報告。

5.結束語

瀝青路面工程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程質量直接影響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使用功能,在施工過程中應系統地加以嚴格控制,保證其工程質量將對行車安全產生很大影響,也可減少維修費用,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

[1] 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S].

篇10

目前,清水混凝土在我國規范中尚無質量標準和相關規定,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還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具體工程往往是根據業主或設計方的要求并參照國外的標準而定,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往往依賴與施工單位自己的技術水平和施工經驗。現就本人對清水混凝土的認識和參與具體的工程經驗開介紹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質量缺陷與預防控制的措施。

清水混凝土又稱裝飾混凝土,因其具裝飾效果而得名,清水混凝土屬于一次澆筑成型,不做任何外裝飾,直接采用現澆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后為飾面,英雌不同于普通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表面光滑,色澤均勻,棱角分明,無碰損污染,只是在表面涂一層或兩層透明的保護劑,顯得十分天然,莊重。但是由于施工環節的操作不當,常會導致混凝土表層出現的質量缺陷影響其外觀質量和工程整體質量。

清水混凝土常見表面現象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色差:產生的原因:攪拌時間不足:原材料變化及配料偏差;澆筑過程中的離析作用;模板的不同吸收作用或模板漏漿;脫模劑施工不均勻或養護不穩定都會造成混凝土色澤不一致,產生色差。決定混凝土顏色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或摻加的礦粉、粉煤灰等粘結料,一但粘結料等品種或粘結料的用量發生變化都會導致混凝土的顏色發生改變。當混凝土的攪拌時間不足造成和易性欠佳或在下料過程中混凝土的粗細骨料發生離析或振搗不均勻導致某些部位粗骨料集中,某些部位砂率過于豐富,待混凝土硬化后顏色不一致?;炷帘砻娴匿P跡也是常見影響混凝土顏色不一致的一個因素,銹跡的產生有四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由于含有黃鐵礦(硫化鐵)的骨料引起的骨料中的黃鐵礦與空氣接觸后會發生氧化反應,生成鐵銹;第二種可能是從混凝土結構中伸出鋼筋(比如模板拉桿鋼筋,混凝土表面漏筋)以及綁扎用的鐵線暴露在外一段時間后也會產生銹跡;第三種可能是模板表面本身產生的銹跡;第四種可能是由于混凝土結構上表面露出的鋼筋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產生的鐵銹隨雨水或養護水順混凝土表面流下時,污染了混凝土面而產生銹跡。另外選用模板的材料不同,吸水作用有所不同造成混凝土表面顏色不一致,支模是模板拼接縫處理不好,會造成漏漿使混凝土外表顏色不一致,拆模時由于一些人為因素也會造成混凝土表面顏色不一致。

主要預防控制措施:

一、采用同品種,同顏色、同產地的原材料。

二、嚴格按配合比投料和攪拌,并根據氣候和原材料的變化,隨時抽檢含水率,及時調整水灰比。

三、采用無色脫模劑涂料要均勻并及時養護。

四、采用吸水性適中的模板材料。

2、蜂窩麻面產生的原因是細骨料不足;振搗不充分;模板接縫不密實;混凝土中細骨料不足,經振搗后,細骨料不能包裹住粗骨料,拆模后即見混凝土表面蜂窩麻面現象。另外,振搗時間不夠或振搗不連續不密實等也會造成蜂窩麻面現象;模板拼縫的不密實造成混凝土跑漿現象,也會產生蜂窩麻面現象。

脫模后混凝土表面麻面起粉,主要原因是因為混凝土表面出現緩凝現象所致,這可能是使用的不合格的脫模劑或脫模劑使用不當造成的。另外當使用木制模板時,有些木頭在日曬下會析出糖分,而糖分有延緩水泥水化的作用,從而產生混凝土緩凝?;炷帘砻媛槊媾c模板拼縫不嚴不無關系,混凝土表面的氣孔主要是模板表面攜帶的水、氣泡引起的。如果模板表面有一定的吸附性或透氣性的話(如采用木制模板),氣孔可以減少;若采用抗滲透性強的鋼模板,則氣泡一般都是由于振搗不充分所致。另外所使用的脫模劑和混凝土配合比對產生氣孔也有很大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粘性大的混凝土比粘性小的更容易產生氣孔。水在模板與混凝土面之間滲流時,水泥將隨水一同流走,令使混凝土結構的垂直面產生象河流三角區的圖形。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塌落度太大或和易性太差,或使用的外加劑不當有泌水現象,大多屬于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上的問題。

主要預防控制措施:

一是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二是混凝土振搗要密實。

三是在模板安裝時接縫處用油膏或發泡劑嵌實。

3、氣泡產生的原因:混凝土拌合物含砂過多,模板不吸水或模板表面濕潤性不良,振搗不足。

主要預防控制措施:一是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及和易性?;炷翝仓r,混凝土下料口與混凝土面之間的距離不易過大,否則混凝土容易離析。二是嚴格控制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證分層厚度不超過30cm..三是控制振搗方式和插入下一層的深度和振搗時間,振搗方法的要求正確,振搗時間以砼表面出漿為宜,應避免漏振和過振??刹捎枚握駬v法,以減少表面氣泡,即第一次在砼澆筑時振搗,第二次待砼靜置一段時間在振搗,而頂層一般在0.5h后進行第二次振搗。嚴格控制振搗時間和振搗棒插入下一層砼的深度,保證深度在5cm-10cm,振搗時間以砼不再下沉和表面無氣泡泛起為止。一般在15s左右

4、黑斑產生的原因脫模劑不純或使用過量;來自模板上的鐵銹

主要預防控制措施:一是采用無色脫模劑并均勻涂刷。二是對模板上的鐵銹,可采用拋光處理,即采用稀釋的酸性溶液進行清洗,然后再將處理后的的表面用水徹底沖洗,當清洗確實無法產生明顯效果時再考慮使用表面涂層處理。

5、花班紋或粗骨料透明層產生此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砼含沙量過低;二是砼所用的形狀不好;三是施工所用的模板不光滑或有撓曲;四是砼振搗過度或外部振搗。

主要預防、控制措施:一是嚴格控制砼的含沙量。二是采用級配或形狀較好的砼。三是嚴格控制模板的剛度,使用光滑的模板。四是振搗方式應正確,避免外部振搗或拆模過早。

6、砼表面泌水現象產生的原因:砼中含沙量低;由于天氣冷或砼外加劑配料不當,而延長了硬化時間;模板吸水能力和剛度不夠或表面有水、坍范度太大。

主要預防控制措施:一是嚴格控制砼含水量、含沙量、使用減水劑。二是采用剛度是00吸水的模板;三是光滑模板采用適當的脫模劑;四是嚴格控制砼的塌范度。

7、表面裂縫產生的原因:混合料水泥用量太多,水灰比太大;模板吸收能力差;養護不足;脫模太早。

砼工程中常見裂縫主要有兩類;干縮裂縫和塑性裂縫。干縮裂縫多出現在砼養護結束后的一段時間或是砼澆筑完畢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漿中水分的蒸發會產生干縮,且這種收縮是不可逆的。塑性收縮是指砼在凝結之前,表面因失水較快而產生的收縮。塑性收縮裂縫一般在干熱或大風天氣出現,裂縫多呈中間寬,兩端細且長短不一,互不連貫狀態,較短的裂縫一般長20cm-30cm,較長的裂縫可達2m-3m,寬1mm-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