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紋鋼筋范文

時間:2023-03-25 21:19: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螺紋鋼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橋墩 框架橋應用優點性能比較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reinforced mechanical connection of method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the design staff adoption and promo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and thread rolling rebar connection technology in bridge engineering and framework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ridge. 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were introduced, points out that the thread rolling steel connector has connected high strength, the construction speed is fast, and the intensity of labor low characteristic,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the thread rolling bridge conne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framework bridge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dvantage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概述

鋼筋連接方式有多種,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對焊或者搭接焊接連接,近年來行業中為提高施工工藝、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開始廣泛推廣采用機械連接技術進行鋼筋連接。之前在青島海灣大橋接線工程中采用了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技術進行鋼筋連接,如今成渝項目部兩個大框架橋的鋼筋需采用正反扣絲螺紋鋼筋連接技術進行連接,與傳統方法相比較,該施工技術工藝簡便、接頭強度高、連接速度快、應用范圍廣、經濟性能優越,在工程應用上大大加快了鋼筋工序施工速度,并且降低了成本,在確保工程質量的情況下很好的推動了工程整體進度。

2、 施工工藝

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是通過鋼筋端頭加工的直螺紋絲頭和直螺紋連接套筒咬合形成整體的一種連接方式,適用于一切抗震設防和非抗震設防的混凝土結構工程。它可根據需要制作直徑為Φ16~Φ40的鋼筋直螺紋連接套。采用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接頭時,其連接接頭性能應滿足設計及《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10規定的要求。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按照規范要求做 ,單向拉伸性能,高應力反復拉壓性能,大變形反復拉壓性能,低溫性能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技術工藝流程為:鋼筋原料切頭打磨機械加工(絲頭加工)套絲加保護套工地連接。

2.1.絲頭加工:鋼筋下料時,用機械切斷,鋼筋端面平整并與鋼筋軸線垂直,不得形成馬蹄形或扭曲,鋼筋端部不得有彎曲,出現彎曲時應調直;絲頭有效螺紋長度應滿足設計規定;絲頭加工使用滾絲機,加工時使用水性液;絲頭有效螺紋中徑的圓柱度誤差不得超過0.20mm;標準型接頭絲頭有效螺紋長度應不小于1/2連接套筒長度,其他連接形式應符合產品設計要求。

絲頭加工成型后,操作人員應逐個檢查絲頭的質量,經自檢合格的絲頭,應按要求對每種規格加工批量隨機抽檢10%。且不得少于10個,并填寫絲頭加工檢查記錄,如有一個不合格,即應對該批全數檢查,不合格的絲頭重新加工,經再次檢查合格方可使用。

2.2.鋼筋連接:鋼筋連接套筒采用符合要求的、有質量保證廠家提供的產品,一般連接套筒材料選用45號優質碳素鋼或其它經試驗確認符合要求的鋼材。在進行鋼筋連接時,鋼筋規格應與連接套筒規格一致,并保證絲頭和連接套筒內螺紋干凈、完好無損;鋼筋連接時應用工作扳手將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頂緊;當采用加鎖母型套筒時應用鎖母鎖緊;鋼筋接頭擰緊后應力矩扳手按不小于規范規定表的擰緊力矩值檢查,并加以標記。

滾軋直螺紋鋼筋接頭根據不同場合、不同需要類型設計有標準型、正反扣絲型、異徑型、加鎖母型、擴口型等。

3、 技術要領

3.1.連接套筒及鎖母:螺紋牙型應飽滿,連接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紋,表面及內螺紋不得有嚴重的銹蝕及其他肉眼可見的缺陷。

3.2.絲頭:所加工的鋼筋應先調直后再下料,切口端面與鋼筋軸線垂直,不能有馬蹄形或撓曲。下料時,不得采用氣割下料。絲頭加工時應使用水性液,不得使用油性液或不加液滾軋絲頭,當氣溫低于0oC時,應摻入15%~20%的亞硝酸鈉。

絲頭表面不得有影響接頭性能的損壞及銹蝕;絲頭有效螺紋數量不的少于設計規定;牙頂寬度大于0.3P(P為螺距)的不完整螺紋累計長度不得超過兩個螺紋周長;標準型接頭的絲頭有效螺紋長度應不小于1/2連接套筒長度,且允許誤差為+2P;其他連接形式應符合產品設計要求。

絲頭加工完畢需用通、子規經檢驗,絲頭合格后,應立即帶上絲頭保護帽或者擰上連接套筒,防止裝卸鋼筋時損壞絲頭。

3.3.鋼筋連接:鋼筋連接時,鋼筋的規格和連接套的規格一致,并確保絲頭和連接套的絲扣干凈、無損。

被連接的兩根鋼筋端面應處于連接套筒的中間位置,偏差不大于1P,并用工作扳手擰緊。

鋼筋連接完畢后,標準型接頭連接套筒外應有外露有效螺紋,且連接套筒單邊外露有效螺紋不得超過2P,其他連接形式應符合產品設計要求。

4、 工程應用

青島海灣大橋接線工程采用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技術運用到樁基、承臺、墩柱等部位的鋼筋連接上,成渝項目部采用正反扣絲接頭鋼筋連接技術運用到全標段重點工程興龍大道框架橋上,在施工質量、施工速度等方面體現出明顯的效果。

4.1.標準型接頭應用

標準型接頭適用于一般鋼筋連接,當鋼筋不受其他約束的情況下采用標準型接頭連接最為簡便可靠。鋼筋在加工廠按照設計規格要求下料,然后在滾絲機上加工絲頭,絲頭長度根據不同鋼筋型號來確定,絲頭加工成型經檢驗合格后,套上連接套筒或者保護帽,運送至現場即可連接成型。樁基預制鋼筋籠子主筋、承臺主筋以及橋墩主筋連接時均可采用滾軋直螺紋鋼筋標準接頭連接。

4.2.正反扣絲接頭應用

當連接鋼筋兩端都不能轉動或者連接鋼筋一端不能轉動時,可選用正反扣絲接頭來連接鋼筋。在連接鋼筋時,兩根鋼筋中心應處于同一軸線;當連接套筒與兩根鋼筋端面處在同一中間位置時,轉動連接套筒即可將兩根鋼筋連接上。由于成渝項目的框架橋最大跨度為17.5米,大量的鋼筋直徑為28mm,單根長度需滿足長度在40米以上,存在很多彎折的地方,本工程的框架橋可采用正反扣絲接頭連接。

4.3.加鎖母型接頭應用

樁基施工工序多,組織配合繁瑣,在施工過程中要求工序緊湊,節約時間,防止成孔時間過長造成孔位沉淀過厚或塌孔等問題出現。經過比較分析,樁基鋼筋籠子對接采用滾軋直螺紋連接方式可大大節省鋼筋籠子連接的時間,接頭類型選用加鎖母型便于工人進行對接操作。

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技術操作簡便,應用范圍廣,可連接橫、豎、斜向的HRB335、HRB400級同徑或異徑鋼筋。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可根據不同環境,不同情況來選擇相應合適的連接類型進行連接。

5、 性能比較

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技術以其操作簡便、施工速度快、適用性廣等特點而具有很好的發展優勢,其優越性能在工程實踐應用中得到廣泛認可。

5.1.施工效率

施工工藝工序少,只需要在加工棚進行絲頭加工,成型后現場安裝即可;施工速度快,絲頭加工平均40秒可加工成型一個絲頭;連接操作方便, 將鋼筋與連接套筒對正中間位置,即可安裝連接,操作時用工作扳子擰緊,無需用電、用氣、用火。

5.2.施工質量

鋼筋采用焊接連接方式時,在焊接過程中很難避免由于溫度差引起的鋼筋變形,造成鋼筋焊接后的直順度不夠理想,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很好地避免了焊接方式引起的問題,保證了鋼筋直順度,而且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鋼筋力學性能能滿足規定要求。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按照規范要求所做試驗均達到合格標準,現場抽檢做單向拉伸性能試驗3組也都滿足要求。

5.3.經濟效益

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技術能夠很好的保證連接接頭質量,而且在同等級的鋼筋連接中,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比傳統焊接節省連接用鋼材,縮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質量,降低能源消耗,利于環境保護,減少設備投資,附加成本較低,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4.存在問題

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技術有很多突出的優勢,但也有其不足之處。由于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接頭處直徑較大,鋼筋密集部位的鋼筋間距較小時難以保證布置要求,特別是多排鋼筋排列時,難以布置緊密。另外,絲頭加工對滾絲輪強度要求高,滾絲輪受力條件惡劣、工作壽命低,絲頭精度難以保證,但可采用剝肋滾軋直螺紋來克服這種不足,且應經常檢查滾絲機切片、滾絲輪和絲頭質量的情況。

滾軋直螺紋鋼筋接頭采用45號優質碳素鋼或其它經試驗確認符合要求的鋼材加工制成,其成本較高。為此廠家提供免費租用滾絲機,但仍無法降低其綜合成本。

滾軋直螺紋鋼筋接頭綜合成本=套筒出廠價+鋼筋預加工人工費+機器折舊費+易損件損耗費+保護帽+現場連接人工費≈8.5元/個

焊接連接綜合成本=搭接鋼筋+鋼筋加工費用+焊條消耗費用+用電費用(用氣費用)+焊機折舊費用+現場焊接人工費≈7.5元/個

6、 總結

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接頭是一種新型的機械連接接頭。近年來,國內外鋼筋機械連接的發展趨勢是不斷提高接頭的質量和性能等級以及連接的方便性、穩定性,直螺紋連接將成為今后橋涵工程中主導型的鋼筋機械連接型式。隨著橋梁設計與施工發展對更粗更高等級鋼材需求的不斷增加,鋼筋的可焊性較差促使滾軋直螺紋便成為最好的選擇。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技術施工工藝簡單便捷、連接速度快、勞動效率高、適用范圍廣、經濟性能優越,是值得應用推廣的一門新技術。

參考文獻:

1. 馮剛,盧瑩 . 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接頭質量控制[J],河南科技,2011年07期

2. 《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接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行業技術標準JG163-2004

3. 《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107-2010

篇2

關鍵詞:鋼筋直螺紋;連接;工藝;施工質量

中圖分類號: TU37 文獻標識碼: A

一、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簡介

直螺紋套筒連接是通過鋼筋端頭特制的直螺紋和直螺紋套管咬合形成整體的一種連接方式。可根據需要制作直徑為l6~40 mm的鋼筋直螺紋連接套。該套筒制作材料用45號優質碳素結構鋼或其他經試驗確認符合要求的鋼材。連接套筒的屈服承載力和抗拉承載力不小于被連接鋼筋屈服承載力和抗拉承載力標準值的1.10倍。接頭的性能符合《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接頭性能的規定。

鋼筋的機械連接在很多場合下彌補了焊接的不足,如鋼材材質不穩定或可焊性差的情況、電源不穩或焊工水平較差的情況、工期緊、電容量不足無法多臺焊機操作的工況、以及風雨寒冷氣候或防火要求高的場合,選用機械連接能避開上述困難,顯示出很大的優越性。此外,大量水平鋼筋的現場連接,采用鋼筋直螺紋連接也是較為優良的方案。

二、鋼筋直螺紋制作工藝要點

2.1 工藝流程

鋼筋原料切頭套絲加保護套機械加工套筒加保護套工地連接。

見圖1

圖1、鋼筋直螺紋制作工藝流程圖

2.2 制造工藝要求

包括對鋼筋絲頭、套筒的加工要求,以及鋼筋連接。

①鋼筋絲頭加工:

a.鋼筋端部不得有彎曲,出現彎曲時應調直后再進行加工。

b.鋼筋下料時宜用砂輪鋸等機具,不得用電焊、氣割等切斷。鋼筋端面宜平整并與鋼筋軸線垂直,不得有馬蹄形或扭曲。

c.鋼筋規格應與滾絲器調整一致,螺紋滾軋的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d.鋼筋直螺紋滾軋加工時,應使用水溶性切削液,不得使用油性切削液,也不得在沒有切削液的情況下進行加工。

e.鋼筋絲頭螺紋尺寸宜按GB196標準確定,中徑公差應滿足GB197標準中6f 精度要求。

f.鋼筋絲頭加工自檢完畢后,應立即套上保護帽,防止損壞絲頭。

②套筒加工:

a.套筒應按照產品設計圖紙要求在工廠加工制造,其材質、螺紋規格及加工精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并按規定進行生產檢驗。

b.套筒的內螺紋尺寸宜按GB196標準確定,中徑公差應滿足GB197標準中6H 精度要求。

c.套筒加工完成后,應立即用防護蓋將兩端封嚴,防止套筒內進入雜物。其表面必須標注規格、生產車間和日期代號、批號。

d.套筒嚴禁有裂紋,并應作防銹處理,裝箱前應蓋好防護塞 套筒出廠時應有產品合格證。

③鋼筋連接:

a.進行鋼筋連接時,鋼筋絲頭規格應與套筒規格一致,且絲扣完好無損、無污物。

b.鋼筋連接時,必須采用長度不小于400mm的管鉗、扳手擰緊,使兩鋼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頂緊或鎖母鎖緊,并用油漆加以標記。

c.標準型接頭連接后,套筒兩端外露完整絲扣不得超過2扣,加長型絲頭的外露絲扣不受限制。

2.3 外觀質量

a.鋼筋絲頭的長度、中徑、牙型角和有效絲扣數量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b.絲頭的大徑低于螺紋中徑的不完整絲扣的累計長度,不得超過兩個螺紋周長。

c.絲頭有效螺紋中徑的圓柱度不得超過0.2 mm。

d.鋼筋絲頭表面不得有嚴重的銹蝕及破損。

2.4 連接套筒

套筒的長度、直徑和內螺紋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套筒的外觀不得有裂紋,內螺紋及外表面不得有嚴重的銹蝕及破損。

三、質量要求

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的質量要求有三個方面。

①絲頭:牙形飽滿,牙頂寬度超過0.6mm,禿牙部分累計長度不應超過一個螺紋周長。外形尺寸含螺紋直徑及絲頭長度應滿足要求。

②套筒:套筒表面無裂紋和其它缺陷,外形尺寸包括套筒內螺紋直徑及長度應滿足產品設計要求。

③連接:連接是要確保絲頭和連接套的絲扣干凈、無損。被連接的兩鋼筋斷面應處于連接套的中間位置,偏差不大于1P,并用工作扳手擰緊,使兩鋼筋端面頂緊。

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的質量檢驗:加工人員加工時逐個目測絲頭的加工質量。檢查應符合驗收標準的規定(外觀質量形飽滿,牙頂寬度0.6mm,禿牙部分累計長度不應超過一個螺紋周長。絲頭長:牙度:鋼筋絲頭螺紋的效旋合長度甩專用絲頭卡板檢測,標準型接頭的絲頭長度公差為+1P。螺紋中徑:通環規能順利旋入整個有效扣長度,而止環規旋入絲頭的深度不大于3P[P為螺距])。每加工10絲頭應用相應的環規和絲頭卡板檢測1 次,并剔除不合格產品。自檢合格的絲頭,再由質檢人員對每種規格加工的絲頭隨機抽樣檢驗,以一個工作班生產的絲頭為一個檢驗批隨機抽樣10%,且不得少于l0 個,按表1作鋼筋絲頭質量檢查。如有一個絲頭不合格,應加倍抽檢,復檢仍有不合格絲頭時,即應對該批全數檢查,不合格的絲頭應切去重新加工,經再次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已檢驗合格的絲頭應戴上塑料帽或連接套和保護塞加以保護,見表1。

表 1、絲頭檢驗標準

四、效益與效果

與傳統的幫條焊、搭接焊相比較,新的鋼筋連接技術具有施工效率快、連接質量容易保證、施工環境無污染、節省鋼筋材料、降低施工成本等優點。新的技術將大量的產品配件在工廠里機械化加工完成,形成標準的工廠化生產,質量容易保證;現場施工無明火,不會對施工環境產生任何污染,大大改善了現場施工環境并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節省了鋼筋搭接部分,總之,幾種技術的施工綜合成本都低于焊接連接的成本,不同鋼筋連接接頭詳細比較見表2。

表2、等強直螺紋接頭的特點及與其他鋼筋連接接頭的技術經濟比較

五、結 語

從上表比較中其中鋼筋直螺紋連接,較適用于較大直徑鋼筋間、或變徑鋼筋間的連接,尤其在較粗直徑鋼筋布置密集區域及施工作業面狹小時其優點更為突出。因此,相比之下等強直螺紋機械連接顯示了其強度既高質量又穩定、施工快捷方便、價格適中的優越性。在濱海站工程中推行的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的使用,提高濱海站工程的施工科技含量,提高了現場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加快了工程的施工進度,增加了現場文明施工的水平。同時,由于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在鋼筋連接中的使用,減少了現場施工中人為因素對鋼筋連接質量的影響,使得在質量中不易控制的人為因素降到最低,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鋼筋連接的質量。此項技術在總承包工程施工中推廣使用,為在以后的施工中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并極大地提高了施工工藝水平。

參考文獻

[1] JGJ107—2010 《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0

[2] GB T196—2003 《普通螺紋基本尺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查檢疫總局 2003

篇3

1 鋼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的優點

鋼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以其工序簡便、質量可靠等特點為基礎,通過自身各個環節的實際穩定運行,促進了連接目的的實現。從施工具體情況來看,鋼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鋼筋絲在施工過程中操作相對簡便,且該項技術無污染無明火,操作相對安全,無相關操作經驗的普通施工人員經過短期培訓即能夠掌握這項操作技能。鋼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的接頭強度高,擰緊力度的大小不會過多的對接頭性能產生影響,且鋼筋絲頭螺紋的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加工精度較高,使得鋼筋的連接質量得到可靠保證。從這兩方面來看,該項技術不會輕易對施工質量產生影響,一定程度上推動施工質量的提高以符合相關標準。

該項技術連接質量可靠,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接頭的抗疲性能相對較好,從而廣泛適用于多種環境條件下的鋼筋混凝土施工結構,通常不會受到施工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并且施工現場環境相對整潔,噪聲污染和煙塵等污染相對較少,從而有利于保護施工人員的健康。鋼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的施工質量較容易控制,不易受到人為因素和外界環境的影響,接頭性能達到國家相關標準,等強度連接性能較好。通常情況下保證外露絲扣在兩圈內即可減少安全隱患。

2 鋼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的實際應用

2.1 施工工藝

鐓粗直螺紋工藝是先利用冷鐓機將鋼筋端部鐓粗,再用套絲機在鋼筋端部的鐓粗段上加工直螺紋,然后用連接鑫筒將兩根鋼筋對接。由十鋼筋端部冷鐓后,不僅截面加大;而且強度也有提高。加之,鋼筋端部加工直螺紋后,其螺紋底部的最小直徑,應不小于鋼筋母材的直徑。因此,該接頭可與鋼筋母材等強。

等強度直螺紋鋼筋的連接工藝流程按照施工的標準流程進行,不能隨意進行更改,以便影響施工的實際質量。在施工過程中,不免存在切割下料的情況,因而應當對加工使用的鋼筋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理和調整以確保其符合施工具體情況并達到標準。尤其是在鋼筋鐓粗過程中,應當通過專業設備進行規范化操作,在正式加工之前根據有關數據以及可能的影響因素進行試加工,從而確定最適合的加工壓力。在操作過程中應當保持操作的標準化,仔細掌握好加工的角度并進行仔細檢查,以促進鐓粗的實際效果得到可靠保證。應當注意的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堅決不允許將原有的鐓粗鋼筋再次進行鐓粗。若發現鋼筋鐓粗質量和效果不符合相關要求,需割除并重新進行鐓粗操作。

在螺紋加工方面,將檢查合格的鐓粗鋼筋在專用套絲機床上逐個加上螺紋,且一一與相配的套筒相匹配檢查,檢查合格的就進入下道工序,凡發現有有合格的螺紋一律切除。為了保證安裝和運輸過程中損壞或操作螺紋,故應及時用套筒或塑料帽加以保護。

在鋼筋連接的過程中,連接套筒在工廠按設計規格及精度預制好后裝箱待用。在現場用連接套筒對接鋼筋,利用普通扳手擰緊即町。在操作時應注意施緊的程度,一般來說,鋼筋接頭無一扣以上的完整絲扣外露就可認為已旋緊了。

2.2 材料及機具設備

①鋼筋應符合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l499)的要求及《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l3014)的要求。②套筒與鎖母材料應采用優質碳素鋼或合金結構鋼,其材質應符合GB699的規定。③工具設備:切割機、套絲機、普通扳手,量規等。

2.3 質量控制與注意事項

①參加滾壓直螺紋接頭施工的人員必須進行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操作。②鋼筋端面必須平整,應采用砂輪切割機下料,對端面彎曲,馬蹄嚴蕈的應切去,避免在加工過程中破壞刀口和影響絲頭質量。③鋼筋加工時應經常添加水溶性切削液,嚴禁不用切削液加工絲頭。④待加工鋼筋必須系好標識牌,避免加工后對錯型號。⑤絲頭加工檢驗完成后其端頭應及時戴保護帽,防止絲頭在搬運和安裝施工過程中被損壞或被水泥漿污染。⑥絲頭加工過程中應經常檢查絲牙長度、絲牙牙型的飽滿度及完整絲扣圈數。

2.4 直螺紋接頭的連接及檢驗

2.4.1 直螺紋接頭的現場連接:①連接鋼筋時,鋼筋規格和套筒的規格必須一致,鋼筋和套筒的絲扣必須干凈、完好無損。②連接鋼筋時應對正軸線將鋼筋擰入連接套筒。③接頭連接完成后,應使2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頂緊,標準型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完整絲外露。

2.4.2 直螺紋鋼筋接頭的質量檢驗直螺紋鋼筋接頭性能檢驗分型式檢驗和施工現場檢驗兩類,套筒檢驗為出廠檢驗,絲頭檢驗為加工現場檢驗。型式檢驗包括單向拉伸、高應變反復拉壓、大變形反復拉壓的強度、極限應變和殘余變形的檢驗。

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l07)的規定對直螺紋鋼筋接頭的外觀進行全數檢查,同時還應抽取直螺紋鋼筋接頭試件做力學性能檢驗,同等級、問形式、同規格按500個接頭為一驗收批或不足500個接頭為一驗收批,從現場隨機抽取3個試件,進行單向拉伸試驗,如有1個試件不合格則加倍取樣,即抽取6個試行進行復檢,如仍有1個試件不合格則該驗收批為不合格。隨著建筑工程飛速發展的需求,鋼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為新一代鋼筋機械連接技術增強了安全系數。

篇4

關鍵詞:直螺紋接頭;鋼筋連接;成型接頭;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 TH13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概述

鋼筋直螺紋接頭是近年快速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鋼筋直螺紋接頭具有質量穩定易控制、施工簡便、環保節能等優勢。在南寧某綜合大樓工程施工中,為提高施工工藝水平、施工質量和工效,降低施工成本和勞動強度,在確定鋼筋連接工藝時,通過對傳統的焊接、綁扎與直螺紋連接工藝的質量、工效、成本的分析比較,項目部決定采用技術更先進、質量穩定、施工簡便的鋼筋直螺紋接頭工藝。

2 工程概況

南寧某綜合大樓地下1層, 裙樓4層, 呈扇形; 主樓9層, 局部10層, 呈長方形。裙樓建筑高度18.00m, 主樓建筑高度44.05m。本工程總建筑面積25 666m2, 其中地面以上建筑面積(含裙樓) 20 988m2, 地下室建筑面積4 678m2。本項目裙樓為藏書80萬冊的圖書館, 每層按500人設計, 全館按2 000人設計。主樓建筑為二類高層建筑。

工程特點是規模大, 工作量大, 工期緊迫, 質量技術要求高。要高速優質、低成本完成, 就必須應用一批新技術, 而所有直徑Φ20mm 的粗鋼筋連接采用直螺紋機械連接, 是本工程采用的新技術之一。

3 直接滾軋直螺紋連接原理與特點

直接滾軋直螺紋鋼筋接頭是將鋼筋連接端頭采用專用滾軋設備和工藝, 通過滾絲輪直接將鋼筋端頭滾軋成直螺紋, 并用相應的連接套筒將兩根待接鋼筋連接成一體的鋼筋接頭。鋼筋直接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是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中的一種, 除此之外的直螺紋連接技術還包括: 擠壓肋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鐓粗直螺紋連接技術等。作為一種先進的新型連接方式, 直螺紋連接技術被列為建筑業重點推廣的新技術之一, 在最近幾年得到了極大發展。

在鋼筋待接端頭直接滾軋加工過程中, 由于滾絲輪的滾軋作用, 使鋼筋端部產生塑性變形, 根據冷作硬化的原理, 滾軋變形后的鋼筋端頭可比鋼筋母材抗拉面積增加2 ~5%, 抗拉強度可提高6% ~ 8%, 從而可使滾軋直螺紋接頭部位的強度大于鋼筋母材的實測極限抗拉強度。

與其他直螺紋連接技術相比, 直接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設備投資少、螺紋加工簡單(一次裝卡即可直接完成滾軋直螺紋的加工)、接頭強度高、連接速度快、生產效率高、現場施工方便等, 可適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直徑16~ 40mm 的Ⅱ、Ⅲ級鋼筋連接。其接頭性能可達到現行國家行業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03的A級標準。

4 直接滾軋直螺紋連接施工工藝

在本工程中, 施工單位根據具體情況, 進行全過程、動態的目標管理, 采用先進科學的管理模式以保證工程質量。在應用直接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中, 合理安排流程, 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 達到為業主降低工程造價, 為施工單位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施工流程為:施工準備接頭螺紋軋制加工直螺紋連接工藝質量檢查。

其中接頭螺紋軋制加工和直螺紋連接工藝是本流程中的關鍵環節, 其工藝流程為:鋼筋端部平頭直接滾軋直螺紋螺紋檢驗加保護帽現場接頭連接加保護塞螺紋檢驗套筒加工。

5 質量控制措施

5.1 材料和機具的質量控制

5.1.1 鋼筋

鋼筋滾軋直螺紋連接工藝開始前及施工過程中,應對每批進場鋼筋進行工藝檢驗,目的是檢驗接頭技術提供單位所確定的工藝參數是否與本工程中的進場鋼筋相適應。工藝檢驗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每種規格鋼筋的接頭試件不應少于3根;

2、對接頭試件的鋼筋母材應進行抗拉強度實驗;

3、3根鋼筋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均應符合規定。

5.1.2 連接套筒

連接套筒由生產廠家預先制作,進場時需提品合格證,合格證上必須注明強度等級、材質、牙形角、螺距、螺紋精度、外觀、規格、數量及出場日期等,并經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進行復檢。連接套筒由質檢員隨機進行檢驗,每批隨機抽檢5%,抽檢合格率應>95%,若合格率<95%時則應對此批連接套筒逐個檢驗,合格者方可使用。連接套螺紋及精度≮6級,表面粗糙度≮6.3,連接套的外徑和長度尺寸允許偏差均為±0.5mm,連接套表面應有明顯的規格標記。

連接套筒宜用45 號優質碳素結構鋼。連接套筒的屈服承載力和抗拉承載力不小于被連接鋼筋屈服承載力和抗拉承載力標準值的1.10倍。性能應符合《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 2003)中規定的接頭性能的規定。運抵工地的套筒按規格分類包裝, 螺紋處不允許有嚴重銹蝕、油污等, 并存放在無污染、不潮濕的倉庫中, 每箱套筒內應附有產品出廠合格證。開箱后, 抽取10%數量進行外觀質量檢查, 并用配套的塞規檢查其螺紋質量, 合格后才允許安裝。如抽檢中遇到不合格, 該箱須進行全部檢查或退回廠家處理。

5.2 操作工藝的質量控制

5.2.1 鋼筋下料

根據設計圖紙,按該工程結構尺寸,及時調整好切斷鋼筋的長度,確定下料長度,以免接頭過于集中而影響操作,并將接頭位置安裝在受力較小的區段。鋼筋先調直后下料,不得用氣割下料,宜用切割機下料。鋼筋接頭150mm 范圍內除銹除污,切除彎曲接頭。把鋼筋端頭的彎曲、馬蹄形及失圓、缺損部分切割掉、使鋼筋端部不得彎曲、與套筒圓心同心。

5.2.2 絲頭加工質量控制

加工的鋼筋絲頭應逐個自檢,對出現不合格絲頭的應切去重新加工;自檢合格的絲頭應由質檢員隨機抽樣進行檢驗,以一個工作班加工的絲頭為檢驗批,每批隨機抽檢5%,抽檢合格率應大于95%,當合格率小于95%時,則應對此批絲頭逐個檢驗,合格者方可使用。加工好的鋼筋直螺紋絲頭應有保護套保護。

5.2.3 絲頭加工質量檢驗

1)鋼筋應先調直再下料。鋼筋端頭平直與否是影響直螺紋鋼筋接頭質量的重要指標,所以鋼筋下料時必須用切斷機,不得用氣割或電焊切割。

2)根據鋼筋的規格選取相應規格的套筒,不同規格的套筒其長度也不相同,故應在選定套筒長度后再定鋼筋絲頭的加工長度。

3)成型的絲頭外觀應螺紋飽滿、連續,無滑絲、斷絲現象。

4)成型絲頭的牙型、螺距必須與連接套筒一致。絲扣內的禿牙部分影響長度小于一扣周長的1/2,并用相應的環規和絲頭卡板檢測。進行鋼筋絲頭螺紋半徑尺寸檢驗時,環規應能順利旋入整個有效扣長度,而且環規旋入絲頭的深度≤3P(P為螺距);有效旋合長度用專用絲頭卡板檢測,允許偏差不大于1P。

5)成型的絲頭應首先自檢,不合格的切去重新加工,自檢合格后由質檢員隨機抽取該批量的10%且不得少于10 個進行檢查。如有一個絲頭不合格,即對該批全數檢查,再次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6)成型的絲頭應立即套上保護帽,按規格分類碼放整齊,防止裝卸時損壞絲頭或弄混。

鋼筋絲頭質量檢驗方法和要求

5.3 鋼筋連接的質量控制

5.3.1 工藝流程

鋼筋就位擰下鋼筋保護帽接頭擰緊作標記施工檢驗

5.3.2 質量控制

連接套筒規格與鋼筋規格必須一致。

連接之前檢查鋼筋螺紋與連接套筒螺紋是否完好無損,用鋼絲刷清除雜物和銹蝕。

用工作扳手將連接套筒與一端的鋼筋擰到位,然后再將另一端的鋼筋擰到位,即“首次擰緊”和:“二次擰緊”。

被連接的兩根鋼筋端面應處于連接套筒的中間位置,偏差不大于一個螺距,用工作扳手擰緊,使得兩根鋼筋端面頂緊。每連接完一個接頭必須立即用油漆做以標記,以防止漏擰。

5.4 成型接頭的質量控制

1)鋼筋連接時,鋼筋的規格和連接套筒的規格應匹配,并確保絲頭和連接套筒的絲扣干凈、無損。

2)被連接的兩個鋼筋端面應處于連接套筒的中間位置,偏差應不大于1P;用扳手擰緊使兩鋼筋端面頂緊,外露有效絲扣不得超過2扣(每側一扣)。

3)接頭的檢驗按驗收批進行。同一施工條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級、同規格接頭,以500 個為一個檢驗批進行檢驗,不足500 個的也作為一個驗收批;對每一個驗收批,應在工程結構中隨機截取3 個試件做單向拉伸試驗,按設計要求的接頭性能等級進行檢驗與評定。經目測合格及力學性能試驗合格后,該鋼筋連接定為合格。

6 結論

目前鋼筋直螺紋連接接頭施工技術正在推廣并應用于各種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 只有加強對原材質試驗和接頭的檢測, 同時不斷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能和保持操作人員的相對穩定, 才能保證鋼筋接頭的連接質量, 使該工藝得到更好的應用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建國. 剝肋滾壓直螺紋鋼筋連接的施工技術[J]. 陜西建筑, 2008, (11) .

[2] 張建平. 剝肋滾軋直螺紋鋼筋機械連接技術在結構工程中的應用[J]. 陜西建筑, 2008, (11) .

篇5

【關鍵詞】粗直徑鋼筋 剝肋滾軋 直螺紋連接

一、相關術語定義

(一)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接頭:將鋼筋被連接端頭用特殊的滾軋加工工藝滾軋加工成連接螺紋,并用相應的連接套筒相互連接的鋼筋接頭。

(二)絲頭:經滾軋加工的帶有強化螺紋的鋼筋端部。

(三)連接套筒:用以連接鋼筋并有與絲頭螺紋相對應內螺紋的連接件。

(四)有效絲扣:鋼筋絲頭螺紋中徑幾何尺寸達到要求的絲扣。

二、筒與滾軋設備

現場使用的套筒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材質證明書方能使用;剝肋滾軋設備的使用方法詳見所附設備使用說明書。

三、施工工藝

1. 鋼筋下料:鋼筋下料可用砂輪切割機、帶鋸床、專用切割機等非高溫切割設備,要求鋼筋切割端面垂直于鋼筋軸線,端面偏角不許超過2°,否則應調整機器,直至符合要求,端頭不準撓曲,不得有馬蹄形。

2. 絲頭制作:鋼筋絲頭的制作在專用剝肋滾軋設備上進行,普通工人一般經過數小時技術培訓就能初步掌握剝肋滾軋絲頭的技術,每臺設備每個班可加工絲頭200-300個標準絲頭。

3. 調整絲頭的制作:由于工地施工原因,需要制作調整絲(正反絲、大小頭絲、加長絲等),并提前作好套筒設備等方面的準備工作。

4. 加工絲頭的檢驗:加工絲頭的檢驗至關重要,絲頭檢驗方法如表一所列。

由于國產鋼筋底徑偏差較大,所以每批鋼筋加工時必須對鋼筋底徑進行測量,當底徑小于國家規定值或臨界值時,為確保制作質量,可由施工方、監理方、制作方三方協商修正公差尺寸,當鋼筋底徑的不圓度嚴重超標時(目測為:橢圓形、方形時)不宜使用本加工方法。

5. 加工人員每次調整刀具或更換鋼筋規格時,前10個絲頭應逐個檢驗,穩定后抽20%自檢,質檢人員再按10%抽檢,并作好現場質檢記錄。檢驗合格,立即戴上塑料保護帽或擰緊套筒,存放待用,凡檢驗不合格的絲頭,必須立即切除,再重新制作。

6. 鋼筋的連接:連接之前,先回收絲頭的鋼筋保護帽和套筒端頭的塑料密封蓋,并檢查鋼筋規格是否和連接套筒一致,檢查螺紋絲扣是否完好無損,清潔。如發現異物或銹蝕嚴重時,必須清理干凈。對于標準型接頭的連接,將裝好連接套筒的一端擰到被連接鋼筋上,然后用管鉗擰緊鋼筋,使兩根鋼筋絲頭被連接對頂緊,使套筒兩端外露的有效絲扣不超過2個完整扣,連接即告完成,隨后作上標記,以便質檢人員抽檢當批連接的接頭,并作抽驗標記。對于正反絲頭的連接,反絲套筒出廠前已作上反絲端標記,連接時除注意規格外,應反絲對反絲,正絲對正絲,只需轉動套筒即可,同時從兩端擰入,然后用管鉗擰緊套筒,作好標記。對于大小絲頭接頭的連接,應注意鋼筋絲頭的大小規格按標準絲頭連接即可。加長絲頭的連接,應先將鎖母及加長絲套筒按順序全部擰入在加長絲頭鋼筋一側,將待接鋼筋的絲頭靠緊后,再將套筒擰回到標準絲頭的另一側,并用管鉗擰緊,再將鎖母與加長絲套筒擰緊(用力不宜過大,以防鎖母損壞)連接即告完成。連接接頭完成后,由質檢人員分批檢驗,檢驗方式為目測接頭兩端外露絲長度應基本相等,且不超過2個完整絲扣(加長螺紋除外)。

四、現場質量檢驗

按《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96)的要求,在正式加工連接前,用現場設備、量具、鋼筋先做一組(3根)試件,待做靜力拉伸試驗合格后,方可大量進行加工連接。在結構混凝土施工關模前,質檢員按規定的抽檢接頭數量進行檢查,要求鋼筋連接質量100%合格,鋼筋接頭的有效絲扣外露部份不得超過2個完整絲扣,每500個接頭為一批,每批抽檢3個接頭,要求連接質量100%合格,否則必須查明原因重新連接或與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其他處理方法。下面“表二”為落拉河大橋N2墩樁基、承臺及墩身Φ28、Φ32鋼筋在施工中采用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性能檢測數據。

篇6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ctual situation of 500 kV Taishan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to Guishan transmission lin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quality control key points of steel threaded sleeve connection technology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welding construction, and by comparing the economical efficiency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 thread set of wire connec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traditional welding technology,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steel threaded sleeve connection technique to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transmission line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new proce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關鍵詞: 送電線路工程;基礎施工;鋼筋螺紋套絲連接工藝;質量控制;工程效益

Key words: transmission lines engineering;foundation construction;steel threaded sleeve connection technique;construction technology;engineering benefit

中圖分類號:TU75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35-0081-03

0 引言

鋼筋螺紋套絲連接技術,是國內外一致認可的可靠的鋼筋連接技術。目前,此施工工藝已廣泛普及應用在北京、上海及廣州等特大城市的基建工程中,在建筑行業及電力廠房建設行業中已大規模采取鋼筋螺紋套絲連接工藝代替焊接,越來越得到建筑工程行業的重視。

經歷數十年的發展,電網工程技術已得到長足的發展,但在電網工程的基礎施工建設中,大多數的基礎鋼筋連接依然采取傳統的焊接方式進行駁接鋼筋。受礙于送電線路工程攀山越嶺,絕大多數位于荒野郊外,基礎鋼筋焊接的方式在運輸及安裝上依然存在運輸及駁接施工不便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并且對鋼筋的配筋應用率十分低下,還存在技術造價壓力、人力配置及工期滯后等等的挑戰。500千伏臺山核電一期接入系統工程――500千伏臺核至桂山送電線路工程,在人工挖孔樁基礎施工中,首次成功應用鋼筋螺紋套絲連接工藝,在施工過程中顯著體現此工藝對于送電線路安全、質量、進度、材料成本控制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該工藝可在其他送電線路工程基礎設計施工進行總結和應用。

1 鋼筋螺紋套絲連接技術的選擇

鋼筋機械連接是當今最可靠的的連接方式,受規范推薦,凡是直徑20mm及以上的鋼筋,圖紙上都要求機械連接,重要受力的地方、抗震要求較高的地方更加適合。比起焊接,它不受方向(橫的、豎的、斜的)影響;不受焊接過程手工操作的影響;鋼筋上不會留下過熱區和高溫應力變形等,而且,鋼筋接頭百分率要求比焊接放寬,一級質量的接頭可不受鋼筋接頭百分率限制,見JGJ107-2010《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4、0、3條。此外,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等焊接不適用的地方,機械連接都適用。

500千伏臺山核電至桂山送電線路工程(江門3段)共有29基鐵塔基礎,其樁位大多位于高山大嶺中,山勢險峻、道路彎曲狹窄,中、小距離運輸都十分困難。標段共有28人工挖孔樁,占據比例為96、6%。為降低鋼筋運輸的難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節約施工成本,也為挖掘新施工工藝技術和確保施工質量,增加工程施工技術含量,業主單位組織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對傳統鋼筋焊接和鋼筋螺紋套絲連接工藝所用材料、人工、施工進度等方面做了反復的比較,并借鑒橋梁及電廠建筑工程實際應用鋼筋螺紋套絲連接工藝情況,最后決定在3標段所有人工挖空樁的25mm及32mm鋼筋采用此工藝。

工程采取此工藝在實施過程中,不僅有效縮短了鋼筋長度,減輕運輸難度;在安裝上也更為方便駁接,減輕因鋼筋長度過長的安裝困難,大大提高了鋼筋的利用率、運輸效率及駁接的安全性,保證了施工工期和降低了工程造價等等,有利于工程建設。

2 鋼筋螺紋套絲施工工藝的質量控制

鋼筋螺紋套絲連接施工流程:鋼筋原材料檢驗(包括鋼筋母材和直螺紋連接套筒的檢驗)鋼筋下料、端面切平剝肋滾軋螺紋鋼筋絲頭質量檢驗鋼筋絲頭保護直螺紋鋼筋現場安裝(套筒連接)外觀檢查與現場取樣。

2.1 鋼筋機械工藝材料的要求

①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及《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91)的要求,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材質單)及進場復試報告;鋼筋端部應用無齒鋸切割平直,不得用鋼筋切斷機進行切斷。任何影響鋼筋插入和連接的鐵銹、油污、砂漿以及馬蹄、飛邊、毛刺應予以清除和修磨。

②連接套筒:連接套筒選用45號優質碳素結構鋼或其他經型式檢驗確認符合要求的鋼材,套筒表面應有生產批號標識,并有廠家提供的產品合格證;滾壓直螺紋接頭連接用套筒的規格與尺寸應配套;套筒的化學成分及機械性能配合;連接套筒應分類包裝存放,不得混淆和銹蝕。

③人工挖孔樁基礎的主筋:鋼筋在加工前必須先做好配筋表,嚴格按配筋表配筋;每條鋼筋只允許有一個接頭;如運輸道路較為崎嶇,在配筋時適當考慮兩段駁接鋼筋的組合長度。

2.2 鋼筋螺紋套絲加工過程注意事項

①鋼筋下料時,端頭應預留出30mm用無齒鋸進行切割,切口端面要與鋼筋軸線垂直,端面要平整,不得有馬蹄形或扭曲,鋼筋端部不得有彎曲,出現彎曲時應進行調直。

②鋼筋螺紋套絲機必須用水溶性切削冷卻液,當氣溫低于零度時,應摻入15%~20%的亞硝酸鈉,不得用機油;鋼筋絲頭的牙形、螺距必須與連接套的牙形、螺距相吻合,有效絲扣內的禿牙部分累計長度不大于一扣周長的1/2等。

③注意檢查剝肋刀老化或固定螺絲刀頭松動導致剝肋不均勻,切出不完整的螺紋。

④接頭處鋼筋端部不得用鋼筋切斷機進行切斷,更不得用氣割進行下料,必須采用無齒鋸進行切割,加工尺寸按規定執行。

⑤必須平整鋼筋的端頭及端部,及時清理滾扎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鐵屑。

⑥加強套絲施工管理、控制,降低材料的消耗,防止油污、鐵屑對環境的污染。

⑦支撐鋼筋尾端的套絲架必須放置穩定,地面上擺放容器接油、裝鐵絲屑,套絲時添加液必須適量,嚴禁過多使用。

⑧減少材料浪費,對成品鋼筋要分類堆放,做好成品保護工作:成型鋼筋按指定地點堆放,用墊木墊放整齊,防止鋼筋變形、銹蝕、油污;運輸過程中,應檢查每個接頭是否用膠管保護套做保護措施,長度是否夠長,固定性是否穩定,接有套筒的鋼筋頭需用膠布纏繞,以免套筒磨損或運輸過程套筒中螺絲牙進入雜質或絲牙打花而出現無法安裝的情況;綁扎完的基礎鋼筋,人員上下要注意踩在遠離鋼筋接頭位置,以免對鋼筋接頭造成損傷;澆筑混凝土時,輸送泵管應用應遠離鋼筋接頭位置,不允許直接綁扎在鋼筋接頭位置上,以免泵管振動將鋼筋接頭振動移位松動;鋼筋綁扎完后未及時澆筑混凝土且又遇雨天,應在鋼筋接頭表面覆蓋塑料布,防止鋼筋接頭被雨水銹蝕;在澆筑混凝土時,鋼筋工隨時注意鋼筋的移動情況,發現有錯位的應及時進行調整。

⑨嚴格質量檢驗關,做好鋼筋連接前后的接頭工藝檢驗及連接質量的擰緊力矩檢驗和單向拉伸強度試驗,鋼筋連接完畢后連接套簡單邊外露有效螺紋不得超過2P。

3 鋼筋螺紋套絲連接技術與傳統焊接技術的效益比較

500kV臺核至桂山送電線路工程(江門3段)基礎采用鋼筋機械連接工藝在材料、能源、人工、安全及經濟效益等方面取得成效如下:

3.1 材料節約、減少不必要浪費

材料利用率高:鋼筋機械連接工藝在加工前,項目部都得出具配筋表,嚴格按配筋表加工,可在一定程度的利用以往不被使用的鋼筋切割部分,無論從接頭處和利用切余的鋼筋來看,都可大大提高鋼筋的利用率,減少廢料產生,增加成本效益。

結構設計采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S0010-2002),規范規定,受拉區受力鋼筋的搭接長度為35d,有抗震要求為35d+5d=40d。以25鋼筋為例,每個搭接接頭鋼筋為3.85kg,冷擠壓接頭每只套簡重1.03kg,等強直螺接頭套簡重0.6kg,單一個接頭就比搭接少用鋼材3.25kg,比冷擠壓接頭少用鋼材2.82kg。對比用套筒的價格及鋼筋搭接浪費長度的價格,算出大約可節省材料成本74406、97元。

3.2 節約能源

等強直螺紋鋼筋連接機械設備功率為4千瓦,每臺設備一天完成400只接頭,若一臺班以8h計算,則1.2×2=2.4min完成一個完整的接頭,用電量為4×2.4/60=0.16度,而閃光對焊每只接頭用電量約為2.5度,套絲工藝用電量僅為閃光焊用電量的7%,而閃光對焊機的功率至少在100kW,故不僅費電,且對施工現場的配電要求也較高,成本重。

3.3 合理優化配置人力資源

鋼筋螺紋套絲工藝施工方便、效率高:鋼筋連接套筒可在工廠預制,也在狹小場地鋼筋排列密集處均能靈活操作。質量保證:現場滾軋絲頭設備每臺每班可加工接頭近400個,在大工程量及工期緊張施工時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可實現全天候施工。

焊接需四人:一人負責焊接,三人負責搬運,一個臺班大約焊接300個接頭。

鋼筋螺紋套絲工藝需四人:兩人負責加工,兩人負責搬運(短頭為一人搬運),一個臺班大約加工400個接頭。

從人工臺班來算加工這批鋼筋可省(250+1818)/300-(250+1818)/400=7-6=1臺班(1臺班*4個工人=4天人工費用)

3.4 工藝應用的便利性

①便于檢查:施工時不需要用特定檢測設備,只需看鋼筋外露絲牙情況即可測定接頭的質量。

②適用性強:適用于一切抗震和非抗震的鋼筋混泥土結構工程的鋼筋連接,且對彎曲鋼筋、固定鋼筋、鋼筋籠、超長鋼筋等及不能轉動的場合均適用。

3.5 工程質量的經濟效益

直螺紋套絲套筒接頭質量穩定,力學性能好、連接安全可靠,接頭強度達到行業標準JGJ 107―2003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中I級接頭性能的要求,不存在焊接接頭的脆斷現象,而且其抗疲勞性能也很好,接頭通過行業標準規定的200萬次疲勞強度試驗。由于鋼筋端部經滾壓成形,鋼筋材質經冷作處理,螺紋和鋼筋強度都有所提高,彌補了螺紋底徑小于鋼筋母材基圓直徑對強度削弱帶來的影響,使連接的接頭強度高于母材強度,能使母材充分發揮其強度和延性。可大大避免出現因現場焊接抽檢不合格帶來的工期延誤或返工的損失,實現業主和參建單位的多贏。

3.6 運輸方面安全性和經濟性

本標段人工挖孔樁的鋼筋大多在12M~16M之間,由于現場無380V電源,采取焊接工藝的只能在材料站將原材料加工好,方可送到現場去下坑綁扎,但長度一般為12M~16M之間。本標段工程在山路轉彎最大寬度也為12M左右,而施工隊采用運輸基礎材料的車輛一般為9M左右,山路運輸難度及安全隱患較大。尤其是鋼筋過長可能導致拖地運輸,這是運輸避忌。此施工工藝在鋼筋運輸在施工道路不便的情況下,存在畜力、人力交替運輸,不利已人力資源利用和財力節約。

鋼筋機械連接工藝剛好解決了本標段的這一難題,在材料加工場先將鋼筋經過切割后滾絲加工,再通過保護套將兩段鋼筋絲牙進行保護,再運送至施工現場拼裝連接,這樣鋼筋的長度最長也為12M,甚至可以分為6-8M為一段進行運輸,這對車輛在運輸過程中提供了方便及安全性。一是車輛彎位置不用太靠山邊,避免因鋼筋太長導致運輸車轉彎不靈活,使得車輛向山邊挨近倒車才能滿足轉彎位,消除了倒車視線差的安全事故隱患;二是避免鋼筋拖地;三是運輸基本到位后,采用人工進行小運就可以到達目的地,節約運輸成本。

3.7 套筒連接安裝的安全性

套筒接頭現場連接作業時不用電、不用氣,也無需其他機械設備,減少了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現場鋼筋綁扎下坑過程中,往往過于焊接鋼筋過長,浪費了較多的人力且帶有一定的危險性,若基礎附近帶有帶電線路,鋼筋過長往往存在較大觸電隱患。而鋼筋機械連接工藝在現場的駁接,兩段駁接鋼筋可根據實際情況裁剪長度來組合,也是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力,一定程度上減少鋼筋過長過重造成的施工不便及可能導致觸電這兩種危險源。

3.8 有利于實現環保施工

套絲連接技術無噪聲污染、油污污染、煙塵和弧光污染的產生,也無明火作業,有利于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和施工現場的文明整潔,也符合南方電網公司安全文明施工的理念,有利于實現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4 結語

通過在500千伏臺山核電至桂山送電線路工程的實施應用,鋼筋螺紋套絲連接技術接頭的可靠性上比焊接要高,具有接頭強度高、與母材等連接速度快、性能穩定、應用范圍廣、操作方便、用料省等優點,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并提高了施工效率。該施工工藝的成功實施節省鋼筋、降低了成本、降低了運輸的困難、降低施工風險和縮短了施工工期,克服了鋼筋焊接中難以控制的質量難點,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實用價值,充分體現出基建工程的“安全、優質、高效、環保、零缺陷”的理念,值得其他送電線路工程基礎施工借鑒和應用。

參考文獻:

[1]GB5001O-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S].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2.

[2]建筑業10項新技術及其應用 [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1.

[3]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GJ107━2010)備案號J986━201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4]王華,周國良.鋼筋直螺紋技術的技術分析與經濟對比及技術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7).

篇7

關鍵詞:大直徑鋼筋,機械連接,缺陷,質量控制

Abstract: the thread rolling bar connection technology is a relatively new technology, joint good reliability,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speed is quick. And the quality defect of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blem.

Keywords: large diameter steel, mechanical connection, defects, and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V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 引言

鋼筋的連接方式一般有三種方式:綁扎、焊接和機械連接。人工綁扎現場工作量大,機械化程度低,而且浪費大量的搭接鋼筋,焊接質量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而難以控制。機械連接克服了前兩種連接方式的弊端,具有施工速度快,接頭強度高,延性好,節能環保,不受天氣影響而受到設計師的青睞,更受到施工方的歡迎。建設部作為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0)加以大力推廣。

鋼筋的機械連接包括套筒擠壓接頭、錐螺紋接頭、直螺紋接頭、水泥灌漿接頭、熔融金屬充填接頭等多種方式。其中直螺紋連接包括:鐓粗直螺紋連接、滾扎直螺紋連接、精扎螺紋連接等。在建筑工程中以前二種應用最為普遍。其中滾扎直螺紋主要分為直接滾扎直螺紋鋼筋接頭和剝脅滾軋直螺紋鋼筋接頭兩種類型,剝脅滾軋是對直螺紋滾扎的改進,它是在滾扎螺紋前先將鋼筋縱橫肋剝去,然后進行滾絲,形成直螺紋,再用套筒加以連接。

江山010人防指揮中心項目,該項目為人防工程,人防抗力等級為5級,地下室頂板厚度1.0M,鋼筋主筋采用 φ25、 φ28、 φ32鋼筋,接頭的性能等級為 Ⅱ級,鋼筋接頭應用剝肋直螺紋連接技術,應用后取得了較好成效,連接接頭質量可靠,施工速度又快,雖在雨季惡劣天氣下作業,反而加快了進度。在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質量缺陷,如鋼筋斷口不整齊或局部彎曲,一些絲頭質量不符合要求等,在監理人員及項目部的嚴格管理下,得到有效控制,確保了工程質量。為總結經驗,有效推廣此技術,形成本文。

二、質量缺陷的具體表現

鋼筋剝肋滾扎直螺紋連接技術缺陷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鋼筋和連接套筒質量存在缺陷:如鋼筋尺寸公差或形位公差偏大,鋼筋縱橫過高,套筒精度及公差偏大。

2.2、絲頭加工存在缺陷,如:絲頭長度不足,完整絲扣圈數不足,絲頭直徑,圓柱度不符,要求斷牙牙數偏多,牙齒缺陷超過周長的1/4等。

2.3、鋼筋端頭斷口不整齊或局部彎曲,影響加工后連接螺紋的有效數量。

2.4、鋼筋連接施工存在缺陷:如連接鋼筋的端面不吻合,鋼筋軸線不一致,連接套筒沒有外露有效螺紋,連接強度不足等。

三、防治對策

根據上述質量缺陷,采取相對應的防治對策:

首先優選供貨廠家,另外做好下列工作:

3.1、鋼筋的質量控制

鋼筋滾軋直螺紋連接工藝開始前及施工過程中,應對每批進場鋼筋進行工藝檢驗,目的是檢驗接頭技術提供單位所確定的工藝參數是否與本工程中的進場鋼筋相適應。工藝檢驗應當符合下列要求:1、每種規格鋼筋的接頭試件不應少于3根;2、對接頭試件的鋼筋母材應進行抗拉強度試驗;3、3根鋼筋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均應符合規定。

3.2、連接套筒的質量控制

連接套筒由生產廠家預先制作,進場時需提品合格證,合格證上必須注明強度等級、材質、牙形角、螺距、螺紋精度、外觀、規格、數量及出場日期等,并經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進行復檢。連接套筒由質檢員隨機進行檢驗,每批隨機抽檢5%,抽檢合格率應>95%,若合格率<95%時則應對此批連接套筒逐個檢驗,合格者方可使用。連接套螺紋及精度≮6級,表面粗糙度≮6.3,連接套的外徑和長度尺寸允許偏差均為±0.5mm,連接套表面應有明顯的規格標記。

3.3、絲頭加工時的質量控制

絲頭加工必須符合表1的要求:

表1絲頭加工尺寸

鋼筋直徑/mm 螺紋規格/mm 標 準 絲 頭

絲頭長度/mm 完整絲扣圈數

25 m26×3 31~35 ≥9

28 m29×3 36~40 ≥10

32 m33×3 41~45 ≥11

36 m37×3.5 45~49 ≥9

必須使用合格滾絲機加工鋼筋端頭螺紋,加工的鋼筋端頭螺紋牙紋、螺距等必須與連接套筒牙形、螺距一致,并經配套的量規檢測合格后方能使用,要求鋼筋端部螺紋的斷牙牙數≯ 5牙,絲扣部分牙齒缺陷每圓周內 ≯1/4牙,有效牙累計≮8個完整牙。螺紋規的精度應符合5f(GB-2003)的要求。

加工的鋼筋絲頭應逐個自檢,對出現不合格絲頭的應切去重新加工;自檢合格的絲頭應由質檢員隨機抽樣進行檢驗,以一個工作班加工的絲頭為檢驗批,每批抽檢5%,抽檢合格率應大于95%,當合格率小于95%時,則應對此批絲頭逐個檢驗,合格者方可使用。加工好的鋼筋直螺紋絲頭應有保護套保護。

表2 鋼筋絲頭質量檢驗方法和要求

序號 檢驗項目 檢驗要求

1 目測螺紋 表面應無裂紋和影響接頭質量的其他缺陷

2 用卡尺或專用量具量絲頭長度 滿頭絲頭加工尺寸的規定

3 用通端螺紋環規量直徑 能順利旋入螺紋并達到旋合長度

4 用止端螺紋塞規量直徑 允許環規與端部螺紋部分旋合,旋入量不應超過3P(P為螺距)

鋼筋絲頭加工應由經過培訓合格的操作人員進行,持證上崗。

3.4鋼筋端頭和彎曲質量控制:

由于鋼筋在工廠扎制時,其端頭一般都用斷鋼機裁斷,端頭形狀總是不規則的,因此絲頭在加工前應先對鋼筋進行調直,調直后的鋼筋端頭用砂輪切割機切去30mm長,保證切口端面平整且與鋼筋軸線垂直,無彎曲和馬蹄形。

粗直徑鋼筋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的鋼筋斷口不整齊或局部彎曲,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機械功率不足或刀具質量差,鋼筋不是被切斷而是被擠壓斷,造成鋼筋斷口馬蹄形或局部彎曲;二是沒有專人檢查和處理斷口。

為了做好質量通病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3.4.1鋼筋加工前應檢查機械設備狀況,及時更換不合格的刀具;

3.4.2做好施工和質量技術交底工作;

3.4.3指定專人檢查和處理不合格的鋼筋斷口;

3.4.4嚴格驗收,斷口不合格的鋼筋不得交付剝肋滾軋加工。

3.5現場連接時質量控制及驗收

在實際施工中,現場檢驗一般只進行外觀檢驗和單向拉伸實驗。接頭的現場檢驗按驗收批進行。同一施工條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級、同規格接頭,以500個為一個驗收批進行檢驗與驗收。不足500個也作為一個驗收批。

鋼筋滾扎直螺紋接頭的驗收應注意以下兩點:

1、在進行單向拉伸試驗時,對每一驗收批接頭,必須隨機截取3 個試件做單抽拉伸實驗,當3個試件單向拉伸試驗結果均符合規范規定的強度要求時,該驗收批評為合格。若有1個試件的強度不符合要求,應再取6個試件進行復驗,復驗中若仍有1個試件結果不符合要求,則該檢驗批評為不合格;2、在進行外觀質量檢測時,應注意觀察2 端鋼筋絲頭是否擰緊,要保證鋼筋絲頭端部頂緊,同時套筒2端擰入連接套的長度應相等,差值≯1個絲扣。

四、結語

篇8

關鍵詞:水電站;鋼筋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施工;應用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opower station, the rebar stripping rib rolling straight thread connection technology for reinforcing steel bar connection construction,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also make the cost has been reduced.

Keywords:Hydropower station; rebar stripping rib rolling straight thread connection;;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G335.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

1鋼筋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簡介

鋼筋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的結構原理,是將待連接鋼筋端部的縱肋和橫肋用切削的方法剝掉一部分,然后直接滾軋成普通直螺紋,使滾壓前后的鋼筋端頭直徑相同,從而保證了軋壓成型螺紋精度的一致性,再用特制的直螺紋套筒連接起來,形成鋼筋的連接。可對鋼筋直徑為16~40mm的HRB400、HRB335鋼筋進行連接。與焊接工藝相比,其技術的優點是:無虛假螺紋、連接安全可靠、接頭力學性能好,超過鋼筋母材強度。節材、節能,不受鋼筋成份及種類的限制;可全方位連接;鋼筋絲頭加工可預制、不占用直線工期,全天候施工;操作安全方便、快捷,省時、省力,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可縮短工期。

2鋼筋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技術在本工程中的應用

2.1鋼筋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工藝流程

對符合要求的鋼筋在鋼筋加工場進行剝肋、滾軋直螺紋,主要采用鋼筋直螺紋滾軋機對鋼筋端部進行直螺紋加工,一次性成型,工藝流程圖如下:

2.2鋼筋直螺紋加工準備

鋼筋剝肋滾軋直螺紋加工在水電站工程施工專設的鋼筋加工場進行,由四臺型號為GS-40、規格為Φ16-40鋼筋直螺紋滾軋機加工。鋼筋剝肋滾軋直螺紋加工需用的工具設備還有切割機、普通扳手、卷尺、卡尺等。

對參與接頭施工的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操作工人應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鋼筋先調直后再下料,平頭時切口端面要與鋼筋軸線垂直,不得有馬蹄形或撓曲端面,不得用氣割下料。廠家提供的套筒應有產品合格證;兩端螺紋孔應有保護蓋;套筒表面印有規格標記。

2.3鋼筋直螺紋加工及連接

2.3.1鋼筋端頭直螺紋加工

鋼筋直螺紋加工前都必須把鋼筋兩端頭用無齒工具(一般用切割機)鋸20mm左右的端頭(稱為平頭),再用鋼筋直螺紋滾軋機在鋼筋端部滾軋出直螺紋。在進行機械加工時,鋼筋擺放應水平,平頭應靠緊端頭板并用夾具夾緊。直螺紋絲頭長度應符合符合表1要求,絲頭質量均應符合表2的要求。

表1直螺紋絲頭長度

表2鋼筋絲頭質量檢驗要求

注:環規由加工廠家配套提供

2.3.2鋼筋直螺紋三檢

加工工人及施工隊應對加工的絲頭按表1及表2的要求全部自檢,自檢不合格的應重新加工。對自檢合格的絲頭,項目部質檢員隨機抽取10%復檢并按《水工混凝土鋼筋施工規范》(DL/T5169—2002)填寫鋼筋直螺紋加工檢驗記錄表。如發現一個不合格,對該班加工的絲頭要全部逐個檢查,不合格絲頭應重新加工。經三檢合格后的絲頭,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立即將一端旋上塑料保護套,另一端用板手擰上連接套筒,連接套筒另一端旋上保護塞,完成該工序后,應按工程部位分批分類堆存備用。

2.3.3鋼筋直螺紋接頭現場連接

鋼筋直螺紋接頭連接的套筒一般由廠家提供,直螺紋接頭可利用普通扳手旋擰施工。連接時鋼筋規格和套筒的規格必須一致,鋼筋和套筒的絲扣清潔、完好無損;連接鋼筋時應對正軸線將鋼筋擰入連接套筒;接頭擰緊后,在套筒上用油漆作擰緊標記,并檢查鋼筋絲頭外露情況(無一扣以上完整絲扣外露,加長螺紋除外),以保證兩端絲頭在套筒中央相互頂緊。

2.4鋼筋直螺紋接頭檢驗試驗

2.4.1鋼筋直螺紋接頭連接套筒檢驗

用于鋼筋直螺紋接頭連接的套筒一般由廠家提供,加工套筒的材料應有材料質量保證書,套筒應有產品合格證。一般為低合金鋼或優質炭素結構鋼,其抗拉承載力標準值應大于、即是被連接鋼筋的受拉承載力標準值的1.15倍,套筒長為鋼筋直徑的二倍,套筒應有保護蓋,保護蓋上應注明套筒的規格。材料性能、質量應符合《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0》和《滾軋直螺紋鋼筋連接接頭JG 163-2004》的有關規定。套筒應標注孔口直徑,分規格存放。儲運時防銹蝕和污染。套筒入庫前抽取3%的套筒進行檢查,檢查方法分外觀檢查和塞規檢查。檢查合格后,應按驗收規程填寫入庫檢驗記錄表。

表3套筒尺寸及允許誤差

表4 套筒質量檢驗要求

注:塞規由相應的生產公司配套提供

2.4.2鋼筋直螺紋接頭工藝檢驗

接頭的施工檢驗分施工前的工藝檢驗和施工中的現場抽檢。接頭工藝檢驗是對每種規格鋼筋制作不少于三根的試件,進行單向拉伸試驗,當三根試件的接頭抗拉強度均大于母材實際抗拉強度或1.15倍母材抗拉強度極限標準值時,接頭工藝檢驗合格,可準予施工。

2.4.3鋼筋直螺紋接頭現場抽檢

鋼筋直螺紋接頭的現場抽檢分外觀檢查和單向拉伸試驗兩個內容;外觀檢查應在工程結構中隨機抽取10%進行。檢查完按驗收規程填寫鋼筋直螺紋連接質量檢查記錄表。

判斷接頭連接質量是否合格,依據是單向拉伸試驗結果。取樣及評定方法按以下規定進行:接頭連接質量按“批”進行驗收,“批”的數量按以下規定:同一施工條件下采用同一材料的同規格接頭,以500個為一個驗收批進行檢驗,不足500個也作為一個驗收批。對同一驗收批,在工程結構中隨機抽取3個試件作單向拉伸試驗結果均滿足強度要求時,該驗收批評定為合格。如有一個試件的抗拉強度不符合要求時,再取6個試件進行復查,如再有一個試件不符合要求,則該驗收批評定為不合格。對不合格接頭,應查明原因,并會同有關部門處理。處理方法及接頭部位記錄存檔。

現場連續檢驗10個驗收批,全部單向拉伸試件一次抽樣合格時,驗收批接頭數量可擴大到1000個。

3.效益評價

3.1施工質量好、操作簡單

鋼筋剝肋滾軋直螺紋牙型好、精度高,沒有虛假螺紋;直螺紋接頭強度大于母材強度,能滿足《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10)》標準中對接頭性能的要求;具有優良的抗疲勞性能,通過對接頭200萬次抗疲勞性試驗后接頭處無破壞,力學性能好、連接質量穩定、安全可靠。接頭連接不受氣候影響,可全天候施工。整個鋼筋剝肋滾軋直螺施工工藝操作簡單,工人一看就會,只要工作細心,便能保證連接質量。

3.2施工成本低

用于加工絲頭的滾絲輪壽命長,可加工8000~12000個絲頭,附加成本低。鋼筋剝肋滾軋機功率為3KW,與電弧焊接相比,連接10個檢驗批5000只Φ32直螺紋接頭,節約電能約20000 kwh左右。直螺紋接頭比錐螺紋接頭、套筒擠壓及冷擠壓接頭均節約鋼材,連接10個檢驗批5000只Φ32直螺紋接頭,可節約鋼材近5t。

3.3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及環境保護

鋼筋剝肋滾軋直螺紋接頭不受鋼筋品種、規格的限制,應用范圍廣,在工民建、核電及水電工程中等均得到廣泛應用,適用于直徑16-50毫米的Ⅱ、Ⅲ級鋼筋任意方向和位置的相同或不同直徑鋼筋的連接;操作簡便、速度快,不會形成明火、無污染,不受氣候影響,可全天候施工。鋼筋直螺紋滾軋機械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搬運;鋼筋直螺紋絲頭加工可預制、不占用工期,可縮短施工工期。直螺紋接頭施工無噪聲、油煙和弧光損害,有利于保護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文明施工。

篇9

計算過程如下:

鋼的容重是7850kg/m^3,換算成每米重量公式就是0.00617×鋼筋直徑×鋼筋直徑。

基本信息:

螺紋鋼是熱軋帶肋鋼筋的俗稱。普通熱軋鋼筋其牌號由HRB和牌號的屈服點最小值構成。H、R、B分別為熱軋(Hotrolled)、帶肋(Ribbed)、鋼筋(Bars)三個詞的英文首位字母。

篇10

關鍵詞:螺紋鋼筋;孔型設計;負公差軋制

1 前言

我廠2010年開始2月開始投產,是以螺紋鋼筋為主的生產線。孔型設計了規格為¢12~¢32mm螺紋鋼。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為配合產品銷售公司要求螺紋鋼筋進行負偏差軋制,確保產品質量達到公司內控標準要求,給用戶提供合格滿意的產品,棒材廠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從生產工藝進行優化和生產管理控制等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全面提高鋼筋產品實物質量,使陽春新鋼鋼筋市場占有率及用戶認可度得到全面提高。

2 影響螺紋鋼負公差的因素

螺紋鋼筋負偏差在滿足國標要求下的控制,主要因素為:孔型設計優化、現場工藝控制和標準捆支數點數等方面。

2.1 螺紋鋼生產執行的是國家強制性標準,一旦某一項尺寸達不到標準要求,就會被判為不合格品,給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孔型設計時,合理確定各項尺寸尤為重要。

2.2 利用棒材軋機的光面棒材孔型系統軋制螺紋鋼,往往存在成品充不滿、橫肋高度低于GB1499.2-2007標準最低公差限的問題,這是由于橫肋是成品前孔的橢圓軋件進入成品孔的底圓時,金屬受擠壓而形成的,當軋件脫槽時,凸起的橫肋往往受橫肋槽的切割,使橫肋的寬度和高度受到一定的影響。眾多生產廠軋制螺紋鋼時,采用了專用的成品前孔和成品孔,且成品前孔(橢圓孔)大多采用平橢孔,目的是使成品孔能夠充滿橫肋、縱肋尺寸滿足GB1499.2-2007標準要求。棒材廠為少增加軋輥成本,設計時只對成品孔進行更改,成品前孔不變,因此在孔型設計確定各項尺寸時,必須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

2.3 受前滑和熱膨脹的影響,軋后成品橫肋間距比設計值較大,且隨著軋輥車削次數的增加,軋輥直徑逐漸減小,橫肋間距也逐漸變小,因此為保證從最大輥徑到最小輥徑范圍內橫肋間距滿足標準要求,設計時應確定不同規格的橫肋數,同時考慮前滑和熱膨脹系數的影響。

3 采取的措施

3.1 負公差成品孔型的優化設計

熱軋帶肋鋼筋的負公差成品孔型設計,應將鋼筋的內徑、橫肋、縱肋尺寸控制在標準允許的負偏差范圍內,考慮到鋼筋的橫肋、縱肋部分所占的金屬比例很少,它們對鋼筋的握緊力影響很大,內徑部分所占金屬的比例很大,是承受拉力的主要部分。GB1499.2-2007標準規定計算鋼筋的強度采用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因此鋼筋的內徑應控制在負偏差范圍之內,只要在工程設計上按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以及標準規定的強度值使用,鋼筋的受力是能夠得到保證的。根據上述特點,鋼筋的負偏差控制實際上也是對內徑實行負偏差控制,橫肋、縱肋則按名義尺寸控制。

3.1.1 確定成品內徑

¢8~¢12螺紋鋼筋最大允許負公差值為-7%,計算內徑d要先確定負公差利用率K值。K值取得太小,會使內徑負偏差尺寸沒有充分利用,K值取得太大,又難免造成部分內徑尺寸超出標準規定的下限值,或者造成鋼筋強度損失較大,達不到標準規定的強度值而判為不合格。根據我廠現有的工藝控制水平,包括內徑的平均值及標準差、強度的平均值及其標準差等因素來確定K值。K值選取30%,成品內徑d的取值用鋼筋公稱內徑平方加上經驗系數1.274和鋼筋負偏差利用率、鋼筋負偏差極限重量偏差、鋼筋公稱橫截面積之和再開平方來確定。

3.1.2 確定橫肋高度h

為了獲得充滿孔型的軋件,保證鋼筋用于混凝土澆注時的結合強度,橫肋高度不能按負公差選擇,但橫肋高度太深,又容易增加輥環消耗,因此橫肋高度h=標準尺寸+(0~0.4)mm。

3.1.3 確定橫肋間距L

橫肋間距不僅要保證在標準公差范圍之內,而且為獲得負公差軋制取得的最佳經濟效益,希望L在正偏差的上限,但軋制時的前滑又會使橫肋間距增長,為了避免橫肋間距超標,橫肋間距取L=標準尺寸+(0~0.1)mm。

3.1.4 根據國標規定的橫肋間距范圍及成品輥報廢前使用套數,規定每種規格的螺紋鋼成品輥環周長方向的橫肋數量,為新輥刻槽提供依據。

3.2 軋制過程的負公差控制

螺紋鋼中Si、Mn含量增加,使軋件變形抗力增加,軋機彈跳值也相應增大,而我廠粗中軋軋機為利舊設備(新建廠),彈跳值大,根據我們跟蹤收集的工藝參數,軋制螺紋鋼時,粗軋軋機的彈跳值比普碳鋼Q235大0.3~0.4mm,中軋軋機的彈跳值比普碳鋼大0.2~0.3mm;另外該鋼種塑性和導熱性比普碳鋼差,延伸性能不好,寬展較大,為保證軋制過程的半成品和成品的紅坯尺寸,減少尺寸波動,我們對半成品采取負公差軋制,特別要求軋件不能過于充滿,對工藝過程控制嚴格采取以下措施:

3.2.1嚴格控制燒鋼溫度,采取實時控制,降低鋼坯的氧化燒損,確保鋼坯長度方向溫度的均勻性,減少溫度不均造成尺寸波動較大的現象,以保證軋制成品質量。

3.2.2嚴格試輥縫、走鉛棒制度。開軋前為防止軋機彈跳過大,將粗中軋的軋機立柱銷打緊,粗、中軋機組輥縫值分別比規定的輥縫值調小0.3~0.2mm,精軋機組的鉛棒比規定的軋件高度小0.1mm,開軋正常后再進行微調。

3.2.3半成品及成品內徑均按負公差控制,軋制過程中嚴格按照《壓下定時補償制度》進行操作,減少因軋槽磨損給成品質量帶來不利影響。

3.2.4及時向質檢人員了解成品重量負公差值,及時調整,確保負公差值在國標范圍中間值。

3.2.5建立獎勵考核制度,對負公差值完成較好的給予適當獎勵,完不成目標的否決獎勵。

4 達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