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會計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4-11 05:49: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村委會會計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建立健全組織網絡,充分發揮除四害領導小組的組織,發動,協調作用,除四害技術指導小組,負責全區除四害工作技術指導,制定除四害工作實施方案,技術方案,完善除四害工作機制。
二、加強宣傳培訓,普及除害防病知識
1、利用宣傳單,廣電媒體,黑板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提高群眾對病媒生物防控知識;
2、對所轄公共場所工作人員進行兩次除害防病知識培訓;
3、除四害工作也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作,隨著企業的入駐,人流,物流速度的加快,為我們除四害工作增加了難度,所以,必須充分認識到除四害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堅持有害必除,除害務盡的思想,增強做好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動員和發動廣大群眾參與到除四害工作中來,做到群防群治,共同做好我區除四害工作。
三、發動群眾,全民皆兵,開創滅害防病工作新局面
1、加大宣傳力度,發動全縣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真抓實干,力爭使居民住宅,單位內外環境,各種存水容器和積水中,蚊蠅幼蟲蛹的陽性率不超過1%;
2、滅鼠采用鼠跡法,鼠夾法,檢查有無鼠跡,鼠洞,有無防鼠設施,不同環境XX米鼠跡不超過5處;
3、藥物噴灑或用毒餌滅蟑,直接噴灑或放置于蟑螂棲息活動場所,最大限度把蟑螂密度控制在國家標準內。
四、合理安排,布局,完成各項除害防病工作任務
1、完成公共場所定點單位四害,密度監測30次,配合愛衛會完成兩次大型滅鼠指導工作和病媒生物孳生地的清除工作;
2、定期對轄區各單位、各居民組進行消殺、處理,對超標單位,根據《愛國衛生條例》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
篇2
20__年,我們以園區建設為重點,努力打造龍頭企業的對接平臺。我們重點規劃了鐵西、城南、慶云、八寶、中固等五個工業園區,在每個園區內都專門規劃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區。其中鐵西工業園區占地15.6平方公里,是遼北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輻射帶動作用最強的工業園區。中固工業園區是去年新規劃建設的,規劃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園區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于20__年8月14日正式開始動工,經過70多天的艱苦工作,園區各項工程于10月末全部按期完成。共投入資金1100萬元,鋪設下水管線5500延長米,新修黑色路面4公里,安裝路燈__盞,架設電力和通訊線路3000米,修復景觀大堤1500米,新砌石籠壩4道,栽植綠化風景樹1.6萬株,實現了園區美化、亮化、綠化。當年就引進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即開原市大豆蛋白有限公司和開原市亞輝禽業有限公司等兩個超億元項目,實現了當年規劃,當年建設,當年投入生產的目標。我們在抓好園區建設的同時,還突出抓好了龍頭的引進和培育,按照“誰有能力誰牽頭,誰能牽頭扶持誰”的原則,對重點龍頭企業予以傾斜,使一批規模較大、實力較強和輻射帶動能力突出的農業企業迅速成長、不斷壯大。20__年我市共新上投資額超20__萬元的農業產業化項目15個,其中超億元項目6個,總投資35億元,當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4.2億元。其中大連金信集團投資建設的燃料乙醇項目總投資21億元,是遼北投資額最大的農業產業化項目。龍頭企業規模的壯大,進一步拉長了我市的農業產業化鏈條,目前我市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嬴德肉禽、勝利牧業為龍頭的肉雞鏈條,以凱祥鴨業、亞輝禽業為龍頭的鴨鵝鏈條、以雨潤為龍頭的生豬鏈條,以東羽乳業、明光乳業為龍頭的奶制品加工鏈條等10大農業產業化鏈條。
二、建基地、興產業,構筑農業產業化的“第一車間”
我們按照“圍繞龍頭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場建基地,連片開發建基地”的思路,堅持區域化布局、規?;l展、優質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狠抓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著力構筑農業產業化的“第一車間”。優先扶持了綠色水稻、良種繁育、蔬菜、苗木花卉、煙葉、水果、生豬、肉禽、肉牛、乳制品等重點產業。形成了以慶云、八寶為主的綠色稻米基地,以馬家寨為主的良種繁育基地,以靠山為主的苗木花卉基地,以松山為主的優質水果基地,以慶云、三家子、業民、老城為主的蔬菜基地,以八棵樹、李家臺為主的煙葉基地等6大農業產業化種植基地,基地面積達到40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30.7。在規?;氐穆摵蠋酉?,我市農業正逐步實現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由“分散型”向“集約型”轉變。20__年,我市綠色水稻面積達到12萬畝,蔬菜面積達到24萬畝,優質水果面積達到18萬畝,苗木花卉面積達到6萬畝,煙葉面積達到2萬畝。肉牛飼養量達到41萬頭,豬飼養量達到111萬頭,禽飼養量達到2910萬只。村外畜牧小區達到80個,養殖專業鄉鎮15個,養殖專業村48個,養殖專業戶5000多戶。形成了靠山苗木花卉、慶云綠色水稻、八寶蔬菜、三家子草莓、業民大蔥、老城大蒜、松山水果、業民生豬、威遠肉雞、八棵樹肉牛等一批特色產業專業鄉鎮。
三、拓市場、活流通,架起農業產業化的堅實橋梁
在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堅持一手抓生產、一手建市場,農產品商品率不斷提高。我們重點是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本地批發市場。我們重點對老城蔬菜批發市場、鐵西種子銷售市場、水果批發市場、八樹樹黃牛市場、古城堡黃牛市場等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強管理,完善設施,提高了市場的交易能力。二是開拓外埠市場。我們先后組織我市的嬴德、鶴采、圣亞等龍頭企業參加平壤國際農產品展覽會、沈陽第二屆國際農產品展銷會等各類展會,進一步提高了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拓寬了農副產品的銷售渠道。目前,雨潤的豬肉制品、嬴德的雞肉制品、鶴采的綠色無公害大米、圣亞的蔬菜制品及靠山的花卉苗木、三家子草莓等一批優勢農產品在沈陽、長春、四平、上海等大中城市及山東、浙江、江蘇等沿海發達地區市場均占有一席之地。三是積極培育中介組織。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通過政府引導和農民自發組織相結合,放手發展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狠抓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培植和扶持了一批購銷實體、種植能手和專業大戶。目前,全市已發展綠色稻米協會、草莓協會、蔬菜協會、苗木花卉協會、水果協會、蛋雞養殖協會等各類中介服務組織達20多個。農民經紀人3000多人,其中獲得資格證書的經紀人達200多人,有效地增強了農民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四、建標準、樹品牌,提升農業產業化的整體水平
我們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積極引進質量和安全標準,鼓勵龍頭企業進行質量和食品安全認證,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我市已有15家企業獲得了各種產品質量認證,其中有10家獲ISO9000認證,3家獲ISO14000認證,2家獲HACCP認證?!笆}”精潔米等14個產品獲得“綠標”、“馬大帥”大米等34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達到28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21。在抓好標準化建設的同時,我們還狠抓了品牌建設,農產品品牌效應不斷擴大。目前我市已注冊農產品商標43件。擁有“盛倉”大米、“嬴德”雞肉制品等10多件省市著名商標?!按送猓覀兎e極引導農業企業,充分發揮自身資金、技術、市場等優勢,積極推行“公司 基地 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著力建立與農戶“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建一個龍頭、強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的生動局面。20__年,開原市大豆蛋白公司與全市近1萬戶農戶簽訂了8萬畝大豆收購合同,并確定了每市斤1.10元的最低保護價,為種植大豆的農戶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極大地調動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去年10月,我省發生了“禽流感”疫情,我市的肉禽產業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但嬴德、勝利、凱祥、亞輝等龍頭企業,嚴格按照與基地 農戶簽訂的合同辦事,把因災造成的損失留給企業,不讓農民的利益受到影響,受到了農戶的歡迎。
五、轉職能、強服務,優化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環境
篇3
一、始終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黨委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大局看,抓好糧食生產是我們所應承擔的重大政治責任 糧食生產是我省的優勢,在全國地位顯要。多年來,我省始終堅持狠抓糧食生產不放松,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也為我省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同時糧食生產又是現階段我省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我們必須堅決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抓好糧食生產,這一點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的放松。
(二)從吉林振興發展大局看,加快發展農村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多年來,我省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加工業持續發展,畜牧業規模和效益穩步提升,縣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成為拉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從實現富民強省的目標看,促進農民增收意義十分重大實踐證明,沒有農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農村民生的改善就沒有支撐,保障糧食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也就失去了根基,富民強省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必須站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在促進農民增收上下更大的功夫。
(四)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看,推動農村社會進步既是難點也是重點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我們必須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對“三農”工作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加大工作力度,加強政策傾斜,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的各方面權益,推動農村各項事業不斷發展進步。
二、進一步明確“三農”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以縣域突破為主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化我們講縣域突破,實際上關鍵是縣域工業突破。發展縣域工業,結合我們的自身優勢選準產業方向至關重要。從我省實際出發,一個重要著力點就是大力發展資源特色產業。對于我省的縣域來講,最現實的選擇還是充分發揮資源、勞動力、生態等突出優勢,大力發展資源特色產業。吉林自然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糧牧林特礦等多種資源在全國占有諸多第一。長白山素有立體生物資源寶庫之稱,野生植物達2000多種;我省的人參產量占全國的85%、世界的70%;鹿茸產量占全國的70%、世界的30%;中藥材、林蛙、食用菌、礦泉水等特色資源擁有量都居全國前列;我省還是全國六大林區之一,活力木蓄積量8.9億立方米;硅藻土、油母頁巖儲量分別占全國的51%和56%,均為全國之最。我省資源優勢突出,但開發利用明顯不足。我們既要看到差距和壓力,也要看到優勢和潛力,千方百計做好資源精深開發這篇大文章。要緊緊圍繞農產品加工、礦產開發等優勢產業謀劃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和市場融資力度,加強自主創新和引進先進技術,推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培育特色品牌,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和產品優勢。同時,要注意加強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增效。
(二)以做大做強縣城為重點,大力推進城鎮化我省城鎮體系主要由長吉兩個特大城市、7個市(州)所在地區域中心城市、縣城和小城鎮四個層面構成。要堅持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推進,在做大做強長吉兩個特大城市和7個市(州)所在地區域中心城市的同時,進一步把縣城突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