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輔導員工作室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4-01 12:15: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輔導員工作室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輔導員工作室工作計劃

篇1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遼寧丹東118009)

[摘要]隨著國家對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高校教育收費制度的不斷改革,高校中的貧困生問題也日漸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國家建立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助學貸款等對高校貧困學生進行資金補助的體系,以此來減輕高校貧困生的負擔,使其能夠正常的接受大學的教育,消解因資金不足帶來的后顧之憂。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討了高校大學生對國家助學金的態度,以及依托輔導員的視角,來探討目前高校進行國家助學金資助管理工作優化的措施。

[

關鍵詞 ]國家助學金;大學生;態度;資助管理;優化

國家助學金是國家為了補助高校大學生學費的一種資金補助體系,它可以有效的減少大學生的教育經費的負擔,解決了大學生的關于學費的后顧之憂。目前,我國高校的國家助學金布置政策應經得到了全面的實行,這一政策惠及了眾多的高校貧困生,幫助了眾多的高校貧困生了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的學業。雖然這一補助體系目的是為了幫助高校里的貧困大學生能夠接受基本的大學教育,減輕其教育經費的負擔,但是在這一政策施行的過程中,作為補助主體的大學生對其卻有著許多不同的看法和態度,因而說明目前這一資金補助體系仍舊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需要不斷的優化創新這一資金補助體系,使其能夠更好的實現國家想要幫助高校貧困大學生完成大學學業的目的。

1國家助學金概述

國家助學金是指國家每年從財政資金中,撥出一部分資金來進行的助學金資助高校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的一種資金支出行為。由于目前,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加快,使得眾多的學生能夠進入到大學中接受這一高等教學,雖然許多大學生在高校內接受了較多的知識,但是一個尷尬的問題,仍舊阻礙著眾多高校大學生的求學之路,即高額的教育經費支出。高校中有著許多出生于寒門的學子,不斷增長的高額教育經費嚴重影響著他們學業的正常完成,基于此,國家制定并施行了國家助學獎、助學金的資金補助政策,這項政策惠及了眾多高校的無數貧困學子,使其能夠正常完成學業,順利就業。國家助學金的政策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于高校教育的重視,同時也體現了國家對于高校家庭困難學子的關心。

2目前大學生對國家助學金的態度

目前,國家助學金的資金資助政策已經在全國各大高校內全面的施行開來,但是由于這項政策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部分高校大學生未成熟的價值觀念,使得國家在高校內推行這項政策時,反饋到了大學生眾多不同的態度。對于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大學生而言,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還不是很成熟,因而他們的價值觀念需要高校教師、輔導員不斷對其進行引導和幫助,使其能夠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能夠正確看待國家的助學金資助行為。

2.1積極態度

目前,高校的大部分大學生,都已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能做到理智的看待合一國家助學金資助行為,他們能夠正確理解國家施行這一政策初衷,他們認為只有正真符合國家助學金發放條件的學生才能來申請、領取這一份國家助學金。這些大學生在國家助學金的資助之下,能夠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能夠順利的就業,更好的報效祖國。這些學生對于國家助學金積極的態度,使得國家助學金能夠真正的幫助到高校中的家庭困難學子來完成自己的學業,也促進這一政策的順利施行。同時,這些對國家助學金持積極態度的高校大學生自身,他們始終關注的是自己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2.2消極態度

高校中的大部分的學生雖然在進入大學之前,未形成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但是隨著學生自身的刻苦學習,自身閱歷的不斷增加,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仍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因而需要高效教師和輔導員,不斷去引導學部分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高效在推行國家助學金政策時,這一部分學生也會對其產生一些不同的看法,他們較為關注國家助學金的發放情況,而對貧困生認定的條件進行造假、偽造等行為的產生。正是由于這部分學生這些不正確的價值觀、不誠信的申請行為,因而導致了目前的國家助學金補助并未完全發揮出它的資助作用,雖然這一政策惠及了眾多的高校大學生,但是這些學生的消極態度,以及不正當的申請為也阻礙著這一補助政策的全面推廣施行。

目前,高校大學生對于國家助學金的這兩種不同的態度都會影響著這一政策的順利施行,因而大學生對于國家助學金的態度問題,值得高校進行及時的關注和引導,幫助高校大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正確的價值觀,進而更好的推行這一惠及萬千高校家庭貧困大學生的政策。

3輔導員視角下的國家助學金資助管理工作優化措施

高校進行國家助學金評定和發放工作的負責人是輔導員,因而輔導員是這項政策能夠順利施行的關鍵。但是目前,高校的國家助學金資助工作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許多高校并未認真宣傳國家施行助學金政策初衷;評定機制不健全;部分學生貧困造假等。因而在此將在輔導員的視角下,來探討國家助學金資助管理工作的優化措施。

3.1加強對國家助學金政策的宣傳

目前,許多高校對國家助學金政策并未做到很好的宣傳,因而使得許多價值觀并不成熟的大學生在此期間,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觀念,因而高校以及輔導員需要重視這一問題,及時做好國家助學金政策的宣傳,讓眾多高校大學生理解國家推行助學金這一政策真正目的,同時輔導員要在宣傳中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更好的實現助學金“助”的目的。

3.2不斷推動完善貧困生申請認證流程

高校輔導員是進行國家助學金發放,以及進行貧困生認證的關鍵,因而輔導員需要不斷推動完善貧困生的申請認證流程。輔導員平時與學生的關系較為密切,因而可以直觀的了解到,自己班級內是否存在真正符合條件的家庭困學生,這樣就能有效的避免一些學生因造假行為進行助學金申請,輔導員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直觀的了解到貧困生認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輔導員可以不斷推動完善貧困生申請認證的流程,進而更好的實現國家助學金幫助學生完成學業的目的。

3.3鼓勵高校貧困生形成正確的資助觀念

目前,國家的助學金政策已經惠及了眾多大學的家庭困難學生,它有效的緩解了這些學生巨額的經濟壓力,使其能夠順利的完成大學學業,有效的緩解了教育資金的后顧之憂,但在此期間,許多大學生認為自己有了國家的資助,那么就依靠這份資金,也能完成大學的學業,這種想法有違這一政策的真正目的,因而高校輔導員需要再這一過程中,鼓勵貧困生形成正確的資助觀念,使其明白這一政策的目的是“助”,也就是幫助其減輕資金的壓力,而不是完全幫助學生進行教育資金的支出,要鼓勵高校的貧困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利用勤工儉學、兼職等形式,來賺取其余的支出費用,使其形成正確的資助觀念[6]。

4結語

本文首先概述了國家助學金的基本內容,其次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學生對于國家助學金的不同態度,以及針對目前國家助學金在推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依托高校輔導員的視角,來探討了進行高校國家助學金的資助管理優化工作的措施。

參考文獻:

[1]焦義培.新形勢下高校國家助學金評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4(05):127-129.

[2]程朝.論國家助學金對90后大學生激勵作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1(15):127-128.

篇2

扎根實際——設計德育之樹

葉圣陶先生曾經把學生比作植物,把教師比作種植家,提醒教師關注學生的成長環境,保護學生的成長可能。基于這一理念,我校把每一位學生都看成具有無限可能性的一粒種子、一棵幼苗,用生態的視角去喚醒生命成長,用栽培大樹的理念,去栽培每一位學生。如同自然界的大樹一樣,我們的“德育之樹”也具備“土壤”“根”“主干”“枝干”“綠葉”“鮮花”“果實”“陽光雨露”等有機組成部分。

“土壤”是指“德育處—年級組—班主任”的扁平化管理體制,在學生人數不斷激增的情況下,這種管理體制一方面保證了學校的決策能夠不打折扣地得到執行,避免了各行其是的低水平德育,另一方面也給各年級留下了開放的空間,可以在學校總體目標的統領下根據學生和年級特點開展創新性工作。“根”是指學校獨有的“向陽”校園文化。“向陽”表達了全體師生員工追求陽光、探索真知的美好愿景,也與學校的曾用名“向陽小學”契合,將校園文化定名“向陽”,一方面是對教育的深刻領會和精確把握,另一方面是對歷史精神的回望和對前輩心血的傳承,以此來鼓舞師生以陽光的心態工作和學習,讓校園充滿溫馨、求知的氣息,去追求師生健康幸福的人生。“主干”是指對學生良好習慣和行為品性的序列化培養,崗位實踐和班級建設。學校集思廣益,充分發揮老師和家長的聰明才智,數易其稿,將小學六年的德育目標設定為6類264個子目標,分年段予以落實,成為設計和開展一切德育活動的核心。“枝干”是指班會、晨會和隊委會,這是落實德育目標的抓手。“綠葉”是指對班級和學生的日常性評比獎勵措施,這是保障德育活動正常開展的必要手段。“鮮花”是指依據本學年德育目標而開展的檢驗性綜合活動以及階段性的表彰,這是評價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環節。“果實”就是學生經過6年的栽培之后而生成的優良品質,即明禮、知行、樂合、正心、向善、擔當,成長為具有學校獨特氣質的陽光少年。“陽光雨露”就是家校溝通,社會實踐,結合節日開展的安全、環保、法制、美德教育等活動,這是“德育之樹”健康成長的必要元素。除此之外,學校還賦予德育處“園丁”的角色,在扁平化的管理體制下,德育處如同園丁一樣,可以直接觸摸和修正大樹的成長,起到全程觀察、指導、考核、評價、反思的作用。

智慧耕耘——培育陽光少年

我校始終把建設高素質班主任隊伍作為提升育人水平,實現德育生態化發展的第一資源。我們充分利用高校資源,參與華東師范大學國家級“新基礎教育”研究課題,一方面組織班主任認真學習華東師范大學葉斕教授主編的“新基礎教育”系列著述,并要求大家積極運用相關理論去實踐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做一個主動發展的班主任;另一方面定期邀請專家深入校園調研、聽課,對德育活動中暴露出的問題或者經驗,進行及時的整合提煉,以促進班主任不斷反思和體悟,進一步做好德育工作。我校充分發揮以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師德模范、江蘇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等為代表的一批校內德育名師的引領作用,成立名師工作室,開展“師徒結對”活動,以點帶面,促進年輕班主任快速提高業務素質。我校還針對德育工作,專門開設了“星火講壇”,每周確定一個德育主題,安排優秀班主任主講,全校班主任可以自由討論交流,他們懷著希望步入講壇,帶著收獲進入德育工作的廣闊天地。

學校注重分層次、立體化地去栽培“德育之樹”。在“講衛生”這一看似簡單的德育目標下,學校將其分成了12個層級,如一年級上學期對學生的要求是“飯前便后正確洗手,學會正確擤鼻涕,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知道如何保護新牙齒,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大小便,養成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習慣”,三年級上學期對學生的要求是“做到六勤:洗澡、洗頭、理發、洗手、換衣、剪指甲,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六年級下學期的要求是“初步了解青春期有關知識,不穿緊身衣,不燙發染發”,這些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研究、設計的德育目標,是上下銜接、前后連貫的。德育成為一門校本課程,每個年級各有側重點,突破過去以學期為界限來設計德育工作方案的模式,把學期德育工作放在六年體系中全面考慮。學校一至六年級分別以“明禮、知行、樂合、正心、向善、擔當”為主題,在不同的主題下衍生出不同的德育目標。一年級為“講衛生、走好路、懂禮貌、講禮儀”,二年級為“會游戲、做好操、會勞動、能自理”,三年級為“愛集體、講誠信、會交流、能協作”,四年級為“愛家鄉、學恩來(淮安是總理的故鄉)、明是非,正言行”,五年級為“愛生命、講仁愛、樂付出、知回報”,六年級為“愛祖國、樹理想、勇拼搏、敢擔當”。各年級結合以上目標,以班會課為主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化德育活動。為了實現“會勞動”這一德育目標,學校開展了“超級保潔員PK賽”,將日常衛生勞動中的掃地、擦玻璃、擦桌椅等納入賽程,以接力方式,在班級之間展開PK賽。學生們在賽前的熱身期,自覺主動地探討提高衛生保潔質量的方法,并積極加以實踐和練習。激烈的競爭、歡快的笑聲、獲獎的喜悅,在學生的心田里留下了難忘的成長印跡。

快樂收獲——成就學生夢想

我校在關注學生德性成長需求,建立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機制的前提下,也改革了考核與評價方法,重視班級與班級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把差異當成一種資源去利用。在常規管理優秀班級的評價上,改變了過去按名額來分配流動紅旗的做法。過去常常有一些班級,雖然常規工作做得還可以,但總是因為名額有限而與流動紅旗無緣,使得班主任工作熱情降低,甚至還引發班級之間的對立情緒。現在,學校將各項常規評價從一星到五星設定為五個級別,讓每個班級的每項常規工作都能得到恰當的肯定。如黑板報的評比工作,過去學校評價的標準是黑板報是否主題鮮明、設計巧妙、配圖漂亮、板書精美,一般都由班主任親自動手,有時還要邀請美術老師錦上添花,沒學生什么事,學生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的展示也就無從談起。現在評價的標準主要看學生參與程度如何,要求把黑板報的設計權交給學生,因為稚嫩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