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登記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7 19:49: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合同登記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合同登記管理

合同登記管理制度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中國專利局是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的管理部門。

第三條以專利權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并向中國專利局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第四條出質人必須是合法專利權人。如果一項專利有兩個以上的共同專利權人,則出質人為全體專利權人。

第五條全民所有制單位以專利權出質的,須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

中國單位或人向外國人出質專利權的,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準。辦理涉外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的,應當委托涉外專利機構。

查看全文

技術合同登記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規范自由進出口技術的管理,建立技術進出口信息管理制度,促進我國技術進出口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技術進出口合同包括專利權轉讓合同、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技術秘密許可合同、技術服務合同和含有技術進出口的其他合同。

第三條商務主管部門是技術進出口合同的登記管理部門。

自由進出口技術合同自依法成立時生效。

第四條商務部負責對《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和政府投資項目中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或審批的項目項下的技術進口合同進行登記管理。

第五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辦法第四條以外的自由進出口技術合同進行登記管理。中央管理企業的自由進出口技術合同,按屬地原則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商務主管部門辦理登記。

查看全文

技術合同登記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對技術合作的管理,根據國務院批準的《技術合同管理暫行規定》,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雙方當事人或技術出讓方的法人和公民所簽訂的技術合作。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技術合作是指當事人之間就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所訂立的確立民事權利與義務的協議。

第四條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科委)是本市技術合作登記的主管機關。其所屬的市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市技術合作的認定、登記的管理工作。本市各級科技、工商、財政、稅務、專利、金融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協同做好技術合同的管理工作。

第五條凡訂立技術合同的企業、事業單位及技術咨詢、科技經營機構,應當建立技術合同管理制度。

第六條技術合同分為以下四類:

查看全文

礦業權出讓轉讓管理制度

【章名】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培育、規范礦業權市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和《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其管轄海域出讓、轉讓礦業權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探礦權、采礦權為財產權,統稱為礦業權,適用于不動產法律法規的調整原則。

依法取得礦業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稱為礦業權人。

礦業權人依法對其礦業權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

查看全文

礦業權出讓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培育、規范礦業權市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和《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其管轄海域出讓、轉讓礦業權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探礦權、采礦權為財產權,統稱為礦業權,適用于不動產法律法規的調整原則。

依法取得礦業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稱為礦業權人。

礦業權人依法對其礦業權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

查看全文

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制度

第一條為規范自由進出口技術的管理,建立技術進出口信息管理制度,促進我國技術進出口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技術進出口合同包括專利權轉讓合同、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技術秘密許可合同、技術服務合同和含有技術進出口的其他合同。

第三條商務主管部門是技術進出口合同的登記管理部門。

自由進出口技術合同自依法成立時生效。

第四條商務部負責對《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和政府投資項目中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或審批的項目項下的技術進口合同進行登記管理。

第五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辦法第四條以外的自由進出口技術合同進行登記管理。中央管理企業的自由進出口技術合同,按屬地原則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商務主管部門辦理登記。

查看全文

非企業單位印章管理規定

為了保障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合法權益,加強對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的管理,根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國發〔1999〕25號),制定本規定:

一、印章的規格、式樣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印章分為名稱印章、辦事機構印章和專用印章(專用印章分為鋼印、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等),一律為圓形。

由國務院民政部門核準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稱印章直徑為4.5厘米,辦事機構的印章直徑為4.2厘米。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核準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稱印章直徑為4.2厘米,辦事機構的印章直徑為4厘米。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專用印章必須小于名稱印章且直徑最大不超過4.2厘米,最小不小于3厘米。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印章,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單位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其中辦事機構印章中的辦事機構名稱及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中的財務專用、合同專用等字樣,刊在五角星下面,自左而右橫排。

二、印章的名稱、文字、文體

查看全文

實行企業貨物貿易項下外債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

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局、外匯管理部,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市分局;各中資外匯指定銀行:

為完善外債統計監測與管理,防范外債支付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外債統計監測暫行規定》和《外債管理暫行辦法》等規定,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實行企業貨物貿易項下外債登記管理,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稱企業貨物貿易項下外債,包括企業出口預收貨款和進口延期付款。預收貨款指出口貨物合同約定收匯日期早于合同約定出口日期或實際收匯日期早于實際出口報關日期的收匯;延期付款指進口貨物貨到付款項下合同約定付匯日期晚于合同約定進口日期或實際付匯日期晚于實際進口報關日期90天以上(不含)的付匯。

二、企業預收貨款和延期付款實行登記管理。企業應通過互聯網或前往所在地外匯局(以下簡稱“外匯局”)登陸國家外匯管理局網上服務平臺上的貿易信貸登記管理系統(網址:n),辦理預收貨款和延期付款的逐筆登記和注銷手續。

三、自2008年7月14日起,企業新簽約出口合同中含預收貨款條款和合同中未約定而實際發生預收貨款的,應在合同簽約之日起或實際收到預收貨款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辦理預收貨款合同登記手續,企業合同中未約定而實際收到預收貨款的同時辦理預收貨款提款登記手續。企業按合同約定收到預收貨款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辦理預收貨款提款登記手續。

已登記預收貨款項下貨物報關出口和貨物未出口退匯的,企業應在貨物報關出口之日起或退匯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辦理預收貨款注銷手續。超過登記預收貨款項下貨物出口時間30天(含)的,應書面說明預收貨款未注銷原因,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外匯局存檔備查。退匯手續按照出口收匯核銷管理有關退賠外匯的規定辦理。

查看全文

政府培育公益性工作意見

為大力培育扶持社會組織發展,加快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規范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行為,現根據閔委辦[]17號和府發[]11號文件精神,就培育扶持公益性社會組織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社會組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核心,以提高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為重點,優先發展和重點扶持以公益性為目的的社會組織,不斷提高社會組織整體質量,促進社會組織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使社會組織真正承擔起政府轉移的職能,成為構建和諧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原則

(一)合理需求的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按照社會需要、群眾需求,重點培育和發展一批貼近群眾、類型齊全、各具特色、公信力高的公益性社會組織。

查看全文

工商局企業登記管理科工作總結

今年來,**分局在市局的領導下,按照市局企業登記管理工作安排要點,堅持以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為民服務”的指導思想,以支持和促進園區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推進工業強市戰略為己任,按照“依法、優質、高效”的原則,堅持加強監管與提高服務質量并重,規范管理與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相結合,努力創建“學習型”工商和“服務型”工商,不斷深化服務理念,提高自身素質,以新修訂的《公司法》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為依據,積極推進企業登記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創新,從有利于市場主體準入,有利于市場交易安全,有利于服務社會出發,充分發揮登記管理職能,優化登記程序,為推進“工業強市”戰略、推動轄區經濟發展、優化招商引資環境做出了貢獻,現具體總結如下

一、樹立優質高效服務理念,服務“工業強市”戰略

“工業強市”是市政府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今年來**分局在服務地方經濟、推進“工業強市”戰略方面盡到了應盡的職責。

1、優化辦事程序,支持重點產業集群發展。根據市局《打造“服務型”工商的實施意見》和《關于發揮工商職能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實施的意見》的文件精神,在工作中推行政務公開,實行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提倡辦事速度從快,程序從簡,服務從優,制定并實施了《加強注冊登記的職能作用,打造“滿意型”工商的實施意見》。為了方便企業辦理工商登記,我們從受理、審查、核準、發照到收費等環節為經營者提供便捷優質的“一站式”服務,積極推行“綠色通道”辦事制度和六項服務措施:即引導服務、即時服務、延時服務、陪同服務、連續服務、上門(預約)服務。企業注冊實行“一審一核”,提高工作效率,做到隨到隨辦,當場辦結,只要是企業申辦手續齊全即可領取執照。

另一方面,我局對園區重點項目建設極為關注,特別是針對九洲軟件園項目落實了專人進行全程跟蹤服務。今年3月,為迎接四川省工業強省會議的召開,**公司的機頂盒項目需要上報國家部委審批,我局領導高度重視,帶領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為其進行了變更登記,讓企業及時上報材料,順利通過審批。

2、建立龍頭企業聯系制度,重點幫扶企業持續發展。支持企業發展,必須深入了解企業發展狀況和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為此我們摸清了家底,掌握了兩個園區企業基本情況、走訪企業了解現狀,建立了企業聯系制度,確定重點聯系企業名單,確定了“**公司”、“**有限公司”、“**開發有限公司”等省、市重點龍頭企業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充分運用職能拓展服務領域,延伸服務觸角,細化服務事項,引導和幫助企業辦好“出生證”、打好“商標牌”、鋪好“訂單路”,架好“發展橋”。對重點企業,在可行性研究、申請立項、審批等方面,我局提前介入,積極為其提供工商登記法律法規等方面咨詢服務,主動為企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想辦法、出主意?!八拇ㄈA歐油橄欖開發有限公司”是2005年進駐轄區的省重點龍頭企業,公司成立之初,局長親自帶領注冊登記人員多次與企業有關人員進行探討論證,積極為其提供有關法律法規,使公司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從籌建到出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