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條例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3 19:27: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監察條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旅游業監察條例
昆明市旅游業監察條例
(1998年7月31日經云南省昆明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1998年9月25日云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批準)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昆明市旅游業管理,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旅游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國務院《旅行社管理條例》和《云南省旅游業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旅游業監察,是指市、縣(市)區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從事旅游業的單位和個人的經營行為和旅游綜合服務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旅游業監察和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均應遵守本條例。
礦山安全監察條例
第一條為了對礦山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執行《礦山安全條例》的情況進行監督,國家實行礦山安全監察制度,設置礦山安全監察機構和礦山安全監察員。
第二條國家勞動總局設礦山安全監察局,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局(廳)設礦山安全監察處,礦山比較集中的地區、市勞動局設礦山安全監察室(組)。
各級礦山安全監察機構受同級勞動部門的領導,業務上受上級礦山安全監察機構的指導。
各級礦山安全監察機構主要負責人的任免和調動,應報上一級礦山安全監察機構備案。
第三條礦山安全監察機構設礦山安全監察員,從熟悉礦山安全技術知識、能從事井下檢查工作的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助理工程師和礦(處)級干部中選任。
國家勞動總局礦山安全監察局的監察員,由國家勞動總局任命;地方礦山安全監察機構的監察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局(廳)任命,報國家勞動總局礦山安全監察局備案。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貫徹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以下稱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進行勞動保障監察,適用本條例。
對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進行勞動保障監察,依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條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支持、協助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貫徹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以下稱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進行勞動保障監察,適用本條例。
對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進行勞動保障監察,依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條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支持、協助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通知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自**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認真貫徹執行《條例》,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貫徹執行《條例》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省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險體系的要求,不斷加強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在完善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險、加強勞動力市場管理、規范勞動合同和工資支付、保護女工權益及禁止使用童工等方面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法規、規章和政策,對規范勞動用工關系,維護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目前一些地方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由此而引發的爭議、糾紛甚至群體性事件也時有發生,加強勞動保障監察的任務十分繁重。《條例》的頒布施行,是我省勞動保障法制建設的重要成果,為各級政府開展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強化監督檢查職責,建立健全有效的勞動保障監察機制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認識《條例》頒布實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為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建設“平安浙江”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進一步明確勞動保障監察有關規定
(一)關于監察管轄問題。勞動保障監察實行屬地管轄,用工行為發生在市、縣(市)行政區域內的,由市、縣(市)實行屬地管轄。機關、團體和事業單位的勞動保障監察由同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實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行業統籌單位的勞動保障監察按養老保險現行管理辦法,由省勞動保障廳負責實施;其他原由省勞動保障廳實施管轄的省屬、中央屬、部隊屬用人單位的勞動保障監察移交其用工行為發生地的市、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實施。市和市轄區勞動保障監察管轄劃分,由各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統籌、效能、便民的原則確定,并報省勞動保障廳備案。
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以下簡稱行政監察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以及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委托的組織及其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適用行政監察法和本條例。
行政監察法第二條所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以委任、派遣等形式任命的人員。
第三條監察機關建立舉報保密制度,對舉報人的有關情況予以保密,嚴禁泄露舉報人身份或者將舉報材料、舉報人情況透露給被舉報單位、被舉報人。
監察機關對控告、檢舉重大違法違紀行為的有功人員可以給予獎勵。獎勵的條件、標準,由監察機關會同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制定。
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規范黨政領導干部和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工作,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督,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暫行規定》(鄂發(2001)2號)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是指審計機關向委托審計的機關和部門提交的負有經濟責任的市管領導干部(含企事業單位領導干部、領導人員,下同)在任職期間履行經濟責任的重要情況,主要問題、主客觀原因等書面評價、鑒定材料.
第三條審計機關出具的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必須真實可靠,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做出客觀評價,劃分和明確對審計發現的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和廉政規定應當負有的責任,包括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提出處理建議.
第二章審計結果報告的傳遞
第四條市審計機關在完成審計事項后,應及時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報送委托審計的機關和部門(一式兩份).負責委托審計的機關和部門應指定有關科室專門承辦審計結果報告的傳遞和轉辦工作.
監察局救災款物管理條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抗震救災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強對抗震救災款物管理使用的監督,防止抗震救災款物管理使用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嚴厲懲處違法違紀行為,保證抗震救災款物及時用于災民救助和群眾基本生活,盡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確保抗震救災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進行,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國家法律法規,作如下規定。
一、嚴格禁止并嚴肅查處以賑災、募捐名義詐騙、斂取不義之財行為。
有關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城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開展抗震救災款物的募集活動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應當公開名稱、地址、銀行賬號及接收捐贈情況,并將全部捐贈款物及時通過正規渠道送往災區。對打著賑災、募捐旗號,非法募捐,詐騙民眾錢財,斂取不義之財的,黨內給予開除黨籍處分,行政給予開除處分。
二、嚴格禁止并嚴肅查處截留、擠占或者無故遲滯撥付、發放抗震救災款物行為。
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協作、積極配合,提高抗震救災款物運行效率和使用效益,不得截留、擠占或者無故遲滯撥付、發放抗震救災款物。違反規定的,對有關責任人員黨內給予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行政給予記大過、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黨內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行政給予開除處分。
三、嚴格禁止并嚴肅查處虛報、冒領抗震救災款物行為。
縣機關效能監察若干意見工作條例
第一條縣直機關和鄉鎮機關效能監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教育與懲處、監督檢查與改進工作、嚴格執紀執法與實現勤政廉政相結合的原則。實行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群眾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四條禁令”:嚴禁有令不行、嚴禁辦事拖拉、嚴禁吃拿卡要、嚴禁態度刁蠻。
第二條在縣直機關和鄉鎮機關嚴格實行以下制度:
(一)辦事公開制度。縣直機關和鄉鎮機關及下屬各單位可公開的事項必須公開,接受群眾監督。要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制定并公示辦事程序流程圖,公開辦事依據、辦事程序、辦事要求、辦事時限、辦事紀律及承辦部門、承辦人員、負責人姓名等內容。
(二)鄉鎮全程辦事服務制度。各鄉鎮均要設立全程辦事服務窗口。屬于鄉鎮政府職能范圍辦理的所有事項納入鄉鎮窗口全程。有條件的鄉鎮設立村級全程受理點,由駐村干部擔任全程辦事員,將辦理事項交回鄉鎮窗口辦理。需部門辦理的事項由鄉鎮窗口負責交由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或部門辦事窗口辦理。
(三)縣直機關“窗口式”集中辦理制度。縣直機關審批事項應進入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實行“窗口式”集中辦理,接受縣審批改革辦公室監督。凡進“中心”辦理的審批事項,各單位不得另行受理;目前進入“中心”辦理暫不具備條件的審批事項,應在本單位實行“窗口式”集中辦理。各鄉鎮全程辦事服務窗口的送交事項,由“中心”全程,辦結后返還鄉鎮窗口。
(四)首問負責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首位接受詢問的工作人員,必須向管理相對人或服務對象告知經辦科室、人員或相關聯系電話。承辦人應一次性向管理相對人或服務對象告知辦事程序和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對管理相對人或服務對象所申辦的事項,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不明確,或情況比較特殊的,承辦人應在第一時間請示部門領導,并把是否受理的結果告知管理相對人或服務對象。
省紀檢監察機關獎勵舉報有功人員暫行條例
第一條為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反腐敗斗爭的積極性,支持、鼓勵和引導人民群眾依法檢舉、控告違犯黨紀、政紀的行為,進一步推動我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控告申訴工作條例》以及其他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向紀檢監察機關檢舉、控告黨的組織、共產黨員違的紀律行為或者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以及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違反行政紀律行為,經查證屬實并對突破案件起重要作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舉報有功人員,可依照本辦法給予獎勵:
(一)為國家、集體挽回(減少)經濟損失在10萬元以上或者沒收、追繳違紀所得金額在2萬元以上的;
(二)使違紀者受到撤銷黨內職務或者行政撤銷職務以上處分的;
(三)對解決某方面腐敗問題或者糾正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風起重要作用,并被縣級以上紀檢監察機關作為典型案件處理的。
第三條有多人先后舉報同一問題的,獎勵最先舉報者或作用大的舉報者。聯名舉報的,獎勵參與舉報的全體人員。匿名舉報的,不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