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臭氧層國際日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7 13:03: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保護臭氧層國際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保護臭氧層國際日

保護臭氧層國際日致詞

保護臭氧層國際日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說具有歷史意義的這一年,回顧國際合作方面一個毋庸置疑的成功故事是值得的。二十年前,各國政府簽署了《維也納保護臭氧層公約》--臭氧層是一層薄薄的氣體,起到保護地球上所有生命免受外空紫外線輻射傷害的作用。該公約的簽署啟動了一個全球合作進程,這個進程在解決全人類及環境健康面臨的一項重大威脅方面取得長足進展。這個《維也納公約》及其《蒙特利爾議定書》體現了文秘寫作網在調動和協調多邊行動解決全球性問題方面的價值。只有通過這樣的行動,我們才有希望應對目前面臨的眾多挑戰。確保《蒙特利爾議定書》有效地發揮作用的關鍵要素之一是15年前設立的多邊基金。該基金依據各方負有共同的然而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為所涉金額超過15億美元的活動提供了支助,從而幫助了130多個發展中國家嚴格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所規定的義務,即減少那些損耗臭氧層的物質的生產及消費。另外,該基金還雄辯地表明,只要得到適當的支助,所有國家都能夠在解決全球環境問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我向《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所有189個締約國表示祝賀,祝賀他們堅定地實現環境的可持續性而努力。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永久性地消除了年產量超過150萬噸的破壞臭氧層的化學品生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大功告成,也不意味著臭氧層損耗造成的后果已經完全消除。發展中國家在履行其許多義務的道路上才走到一半,在發達國家,一些化學品仍需逐步淘汰。

另外,由于長期使用損耗臭氧的化合物,導致上大部分地區臭氧層變薄。我們務必對這種危害始終保持警惕,以免皮膚癌、白內障病例增加以及其他對健康的威脅進一步加劇。為此,將今年國際日的主題定為“善待臭氧,安享陽光”。如果所有公民都能按照這些簡單明了的話去做,我們就可以保護公眾健康,早日恢復臭氧層。

查看全文

保護臭氧層國際日致詞

保護臭氧層國際日

說具有歷史意義的這一年,回顧國際合作方面一個毋庸置疑的成功故事是值得的。二十年前,各國政府簽署了《維也納保護臭氧層公約》--臭氧層是一層薄薄的氣體,起到保護地球上所有生命免受外空紫外線輻射傷害的作用。該公約的簽署啟動了一個全球合作進程,這個進程在解決全人類及環境健康面臨的一項重大威脅方面取得長足進展。這個《維也納公約》及其《蒙特利爾議定書》體現了文秘寫作網在調動和協調多邊行動解決全球性問題方面的價值。只有通過這樣的行動,我們才有希望應對目前面臨的眾多挑戰。確保《蒙特利爾議定書》有效地發揮作用的關鍵要素之一是15年前設立的多邊基金。該基金依據各方負有共同的然而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為所涉金額超過15億美元的活動提供了支助,從而幫助了130多個發展中國家嚴格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所規定的義務,即減少那些損耗臭氧層的物質的生產及消費。另外,該基金還雄辯地表明,只要得到適當的支助,所有國家都能夠在解決全球環境問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我向《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所有189個締約國表示祝賀,祝賀他們堅定地實現環境的可持續性而努力。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永久性地消除了年產量超過150萬噸的破壞臭氧層的化學品生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大功告成,也不意味著臭氧層損耗造成的后果已經完全消除。發展中國家在履行其許多義務的道路上才走到一半,在發達國家,一些化學品仍需逐步淘汰。

另外,由于長期使用損耗臭氧的化合物,導致上大部分地區臭氧層變薄。我們務必對這種危害始終保持警惕,以免皮膚癌、白內障病例增加以及其他對健康的威脅進一步加劇。為此,將今年國際日的主題定為“善待臭氧,安享陽光”。如果所有公民都能按照這些簡單明了的話去做,我們就可以保護公眾健康,早日恢復臭氧層。

查看全文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的由來歷

保護臭氧層國際日

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藍天,保護地球生命。1995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決定,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要求所有締約國按照《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及其修正案的目標,采取具體行動紀念這個日子。

值得慶幸的是臭氧層損耗是可以停止甚至進行自身恢復的。為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自1976年起陸續召開各種國際會議,通過了一系列保護臭氧層的決議,在全球范圍內限制并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質。

查看全文

“9·16國際臭氧層保護日”宣傳活動大事記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1994年,聯合國大會宣布從1995年起每年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要求所有成員國在國家水平上,按《議定書》及其修正案的目標,采取具體行動,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國政府十分重視保護臭氧層工作,積極支持并組織有關9.16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活動。

1995年,中國政府在北京召開了9.16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國家環保局解振華局長主持會議,國務委員宋健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務院有關部門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部分企業、各新聞單位的代表共100多人參加了會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執行機構均派代表出席了會議。

紀念活動期間,在北京西單商場門前設立紀念9.16國際臭氧層日宣傳站,發放有關保護臭氧層的宣傳材料,展示ODS替代品。國家環保局解振華局長、王揚祖副局長,化工部成思危副部長等領導蒞臨現場,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山地先生(Mr.Shende)等一道參加了宣傳活動。同時,化工部、機械工業部、公安部、電子部、國內貿易部、輕工總會等單位都發放了刊物、紀念品,對第一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進行了廣泛宣傳。輕工總會家電辦還組織了13家冰箱制造廠在北京市百貨大樓及長安商場進行了ODS替代冰箱的展銷。

1996年,國家保護臭氧層領導小組在北京召開首屆“中國保護臭氧層大會”,國務委員宋健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國家環保局王揚祖副局長作中國保護臭氧層工作的總結報告,輕工總會潘蓓蕾會長、公安部孫倫局長、上海市環保局呂淑萍局長等都在大會上發言交流經驗。新飛冰箱集團劉炳銀總裁代表企業界發言,支持并積極參與中國政府的ODS物質淘汰活動。

公約秘書處秘書長薩爾瑪先生、多邊基金執委會主席Nr.H.F.ProtSan

查看全文

在"9.16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保護臭氧層國際日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各有關部門、企業界、新聞界的朋友們和XX市中小學的師生代表在這里集會,共同紀念“9.16國際保護臭氧層日”。在此,我謹代表國家保護臭氧層領導小組和國家環保總局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臭氧層是地球的天然屏障,臭氧層的破壞將給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危害。為了保護臭氧層,全球都在積極行動。我國政府重視環境保護,倡導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礎上共同解決全球環境問題。1989年,中國政府加入了保護臭氧層的國際公約——《維也納公約》;1991年,中國政府加入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倫敦修正案),成為按《議定書》第5條款行事的國家。十多年來,在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下,中國政府致力于推進臭氧層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認真履行應承擔的國際義務,如期完成了《議定書》對發展中國家規定的1999年全氯氟烴的凍結目標。

在我國保護臭氧層工作取得進展的同時,要充分認識到我們當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要實現下一階段的任務,即到2005年1月1日,將CFC物質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在1999年的凍結水平上削減50%,其任務依然很艱巨。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繼續加強與國際社會的技術合作與交流,積極爭取資金,努力工作,加大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確保不同階段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和消費控制目標的實現。同時,另一方面也希望每位公民和社會各界能夠克服由于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而給我們造成的暫時困難,繼續支持國家消耗臭氧層物質淘汰戰略的實施。

今年國際保護臭氧日的主題是:“拯救我們的天空:保護我們自己,保護臭氧層。”這一主題提醒我們,保護臭氧層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地球及整個人類的命運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每位公民都能為實現我國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目標作出努力,我希望這一主題能夠借助這次活動更廣泛地傳播。

查看全文

糧食總結講話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各位來賓:

上午好!今天我們召開的總結大會,是中國糧食倉儲行業開展甲基溴淘汰工作的一次重要會議,標志著中國糧食倉儲行業甲基溴淘汰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中國糧食倉儲行業已于20*年起在全國實現了全面停止使用甲基溴的目標,這項成績的取得是糧食行業廣大干部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環境保護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支持與指導分不開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國家糧食局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向出席今天會議的環境保護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有關省(區、市)糧食局和公司、科研單位和企業的代表表示崇高的敬意!

剛才環保部祝光耀副部長介紹了中國淘汰甲基溴進展有關情況,對我國糧食倉儲行業甲基溴淘汰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我國如何進一步做好的臭氧層保護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我們表示完全贊同。

中國的糧食倉儲行業甲基溴淘汰項目歷時四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群策群力,圓滿完成了預定的任務。這次會議我們將總結糧食倉儲行業甲基溴淘汰工作的經驗,表彰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單位,力爭繼續為保護臭氧層做出新的貢獻。

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查看全文

暖通空調節能探究論文

1、建筑能耗對環境的影響

21世紀,全世界政治家和學者討論得最多的熱點話題之一便是地球溫暖化與氣候變遷。近一萬年中,地球大氣平均溫度僅升高不到2℃,但最近的兩百年中,全球的平均溫度卻上升了1.6℃。照此速度發展下去,到2030年或205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5至4.5℃,是過去的5至10倍。據統計,建筑能耗占各類總能耗的30以上,因此,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節約自然資源,減緩全球變暖方面,建筑節能職責重大。

2004年末,我國各地區城市實有住宅建筑面積共96.2億m2,2004年全國城鎮又新建住宅竣工面積5.7億m2,此外,全國農村還新建住宅面積6.8億m2,規模十分巨大。而建設部部長指出,我國建筑能耗是相同氣候條件發達國家的2至3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建設系統資源節約的任務十分艱巨。因此,節能便成為我國實現與自然和諧發展、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以暖通空調為主的建筑能耗在總能耗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建筑節能就具有保護地球環境更深層次的意義。據估算,我國一棟20000m2的使用熱泵空調的辦公樓,其溫室氣體排放量達700t/a,而日本僅為390t/a,我國的建筑用能水平不高(例如上海的人均用電量僅為發達國家的幾分之一),室內環境的標準也不高(例如辦公樓內照明標準僅100-200xl,而日本則在500xl以上),在這樣的前提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卻幾乎是日本的一倍。則只能說明我國的能源轉換效率低下,建筑節能技術落后,這些都急需改進。

2、CFC對環境的影響

所謂CFC(chloroflurocarbons),即氯氟烴類物質,也就是人們常提及的氟里昂。由于其化學性能的穩定,近百年來被廣泛的應用于空調、制冷行業的保溫與傳熱。當隨著人們知識的日益豐富,人們也逐漸開始意識到CFC的大量使用與排放,對自然造成力極大的傷害。1974年,美國加州大學的Molina和Rouland教授首先提出,CFC的排放會造成臭氧層的破壞(所謂臭氧層是指在大氣平流層距地20km處,地球上80的臭氧集中于此,形成一低濃度的臭氧層,它吸收了太陽光中99的高強度紫外線,使地球成為適宜人類生存的空間),而此前后的一系列研究也表明了上述觀點:1969年,美國宇航局首次發現大氣臭氧呈下降趨勢;1985年,英國南極考察隊發現南極上空臭氧空洞面積幾乎相當于美國國土總面積,臭氧濃度約下降40;1987年北極聯合考察隊也發現CFC濃度高于預計50倍,并發現臭氧空洞;同時,我國的研究表明,華南和東北臭氧濃度下降約3,西北出現臭氧空洞。這一切都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研究同時表明,臭氧濃度每下降1,紫外線強度將增加2.紫外線強度的增加,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使人體免疫力下降,體內蛋白質及DNA受破壞,是皮膚癌及白內障增加。同時它還影響海洋生物、植物的生長生存:紫外線的過量照射引起海洋生物死亡將破壞自然界的食物鏈。此外,CFC在生產使用過程中造成的能量消耗及CO2引起溫室效應,紫外線的增加還會加劇高分子化合物的產生。

查看全文

暖通空調節能分析論文

1、建筑能耗對環境的影響

21世紀,全世界政治家和學者討論得最多的熱點話題之一便是地球溫暖化與氣候變遷。近一萬年中,地球大氣平均溫度僅升高不到2℃,但最近的兩百年中,全球的平均溫度卻上升了1.6℃。照此速度發展下去,到2030年或205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5至4.5℃,是過去的5至10倍。據統計,建筑能耗占各類總能耗的30以上,因此,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節約自然資源,減緩全球變暖方面,建筑節能職責重大。

2004年末,我國各地區城市實有住宅建筑面積共96.2億m2,2004年全國城鎮又新建住宅竣工面積5.7億m2,此外,全國農村還新建住宅面積6.8億m2,規模十分巨大。而建設部部長指出,我國建筑能耗是相同氣候條件發達國家的2至3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建設系統資源節約的任務十分艱巨。因此,節能便成為我國實現與自然和諧發展、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以暖通空調為主的建筑能耗在總能耗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建筑節能就具有保護地球環境更深層次的意義。據估算,我國一棟20000m2的使用熱泵空調的辦公樓,其溫室氣體排放量達700t/a,而日本僅為390t/a,我國的建筑用能水平不高(例如上海的人均用電量僅為發達國家的幾分之一),室內環境的標準也不高(例如辦公樓內照明標準僅100-200xl,而日本則在500xl以上),在這樣的前提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卻幾乎是日本的一倍。則只能說明我國的能源轉換效率低下,建筑節能技術落后,這些都急需改進。

2、CFC對環境的影響

所謂CFC(chloroflurocarbons),即氯氟烴類物質,也就是人們常提及的氟里昂。由于其化學性能的穩定,近百年來被廣泛的應用于空調、制冷行業的保溫與傳熱。當隨著人們知識的日益豐富,人們也逐漸開始意識到CFC的大量使用與排放,對自然造成力極大的傷害。1974年,美國加州大學的Molina和Rouland教授首先提出,CFC的排放會造成臭氧層的破壞(所謂臭氧層是指在大氣平流層距地20km處,地球上80的臭氧集中于此,形成一低濃度的臭氧層,它吸收了太陽光中99的高強度紫外線,使地球成為適宜人類生存的空間),而此前后的一系列研究也表明了上述觀點:1969年,美國宇航局首次發現大氣臭氧呈下降趨勢;1985年,英國南極考察隊發現南極上空臭氧空洞面積幾乎相當于美國國土總面積,臭氧濃度約下降40;1987年北極聯合考察隊也發現CFC濃度高于預計50倍,并發現臭氧空洞;同時,我國的研究表明,華南和東北臭氧濃度下降約3,西北出現臭氧空洞。這一切都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研究同時表明,臭氧濃度每下降1,紫外線強度將增加2.紫外線強度的增加,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使人體免疫力下降,體內蛋白質及DNA受破壞,是皮膚癌及白內障增加。同時它還影響海洋生物、植物的生長生存:紫外線的過量照射引起海洋生物死亡將破壞自然界的食物鏈。此外,CFC在生產使用過程中造成的能量消耗及CO2引起溫室效應,紫外線的增加還會加劇高分子化合物的產生。

查看全文

生態環保理念的幼兒教學論文

一、給幼兒觀看環保的多媒體

幼兒具有感情豐富的特點,他們容易被一些具有感情的事物感染,幼兒教師可以把多媒體的技術引進到日常活動中,將多媒體的效果與幼兒的多情善感結合起來,用多媒體技術向幼兒宣傳環保理念。比如幼兒教師可以給幼兒觀看動物世界,幼兒對那些憨態可掬的小動物特別有興趣,可是《動物世界》上說,那些動物可以居住的森林越來越少,動物因為沒有生存的空間所以瀕臨死亡,有一些動物甚至已經絕種,人們再也看不到。幼兒的感情被多媒體技術激發,他們喜歡那些小動物,同情小動物的遭遇,他們流著熱淚說那些小動物實在太可憐,教師此時可以向幼兒說明環保的道理。幼兒為了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內心開始樹立環保的理念。

二、讓幼兒過關于環保的節日

隨著環保理念被人重視,國外已經確立環保節日,教師可以通過讓幼兒過環保節讓幼兒樹立環保的概念。比如國際上9月16日為保護臭氧層國際日,教師可以在這個日子給幼兒講保護臭氧層的原因。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太陽如果直接照射在人體上會對人體有害,臭氧層是給地球穿的一層“保護衣”,然而因為人類不注意環保,我們的臭氧層已經越來越薄。比如現在氣溫年年升高,就是因為臭氧層已經越來越薄,如果再不注意環保,未來我們就擋不住毒辣太陽的照射啦。幼兒通過過環保節日不僅能學到環保方面的知識,還可以樹立環保的理念。

三、教授幼兒初步的環保知識

幼兒雖然年齡小,比較復雜的環保原理他們不懂,然而教師可以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讓幼兒內心樹立環保理念。比如幼兒教師可以告訴幼兒塑料袋一般在土地中埋很久也不會腐爛,而且塑料袋中的化學產品會給土地帶來污染。我們如果沒有可以種田的土地未來就會餓肚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辦,幼兒通過教師的引導,提出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多用布袋。幼兒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了解環保飯盒與泡沫飯盒的區別,讓幼兒具有白色污染的常識。幼兒教師可以告訴幼兒廢舊電池會帶來污染,讓幼兒了解到將垃圾分類的科學原理。

查看全文

極地氣象: 認識全球影響——世界氣象日WMO秘書長M. 雅羅先生致辭

2007年世界氣象日

2007年世界氣象日

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

WMO秘書長M.雅羅先生

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及其187個成員國和全球氣象界一道慶祝世界氣象日。設立世界氣象日旨在紀念WMO公約在1950年同一天生效從而使世界氣象組織誕生。隨后在1951年,WMO被確認成為聯合國體系的專門機構。

早在2005年WMO的第57次執委會上,就確定了2007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國際氣象界以這種方式體現了對WMO和國際科聯(ICSU)共同發起的2007-2008年國際極地年(IPY)的重視并融入其中。為了確保研究人員在夏季和冬季能夠在兩極地區工作,極地年實際上將從2007年3月持續到2009年3月。IPY的基本概念,就是一大批國際協調的,多學科和著眼于地球極區及其深遠的全球影響的研究和觀測活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