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8 18:36: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便攜式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便攜式冰箱情感化設計論文

一、針對市場調研

經過調研我們可以清晰的明白,現在市場上的便攜冰箱,有三種,首先第一種是較為傳統的早期產品,功能只有保溫,需要將需要冷藏的東西,先在冰箱里面進行冰凍后在進行保溫,但是這種冰箱保溫時間有限制;第二種是半導體戶外便攜式冰箱,但是容量比較小,雖然可以制冷,僅僅適合單人人群;第三類是壓縮機式的,體積比較大,也是未來戶外的主流方向,對應的人群時家庭戶外旅行。

二、新型便攜式冰箱的設計理念

首先,將環保和節能作為主要的目標,在很多現代電器產品中,環保和節能已經被應用到了,產品是否環保對于人們來說已經成為自己的消費的首要考慮目標。在便攜冰箱的設計中,我們首先考慮的就是材料的環保性。其次,仿生原理考慮,不得不說的是,仿生設計是人們完成各項創新中應用最多的也是最為廣泛的設計。其中有三個方向,第一形體仿生設計,第二功能仿生設計,這一點在針對性研究中有著較為廣泛的研究,而做到功能仿生設計,其實就是對新的研究的表現。第三種就是視覺仿生設計,這一種設計其實也只是針對視覺的感官,是一種對藝術的追求。然后,模塊設計的原則。針對這一點,簡單的說來其實就是將產品的某些要素組建在一塊,然后把這個功能進行統合,然后用一個子系統來表示,從而完成自己的任務。這個新的產品,應該具備的功能都可以實現。最后,在塑造新的便攜式冰箱的時候,可以加入設計師自身的情感,比如對于生活的需求,在卡槽上添加一個新的設計,對提手設計上改變成一個仿生的花籃外形之類。這都是人性化的設計,后面也會針對性的去說,這里并不多說。

三、多功能便攜式冰箱的設計

首先,造型上的設計,在現有的實例中,有很多類型,其中以蜂窩狀的比較突出,在外型上的仿生學設計中,造型上比較簡潔明了,很大方將產品的外觀等都表現出來。如右圖所示。其次是色彩上的設計,我們都可以理解色參給人的直觀感受,在初設計的便攜冰箱中,只注重功能,卻并沒有怎么注重外觀,導致人們對便攜冰箱的需求也僅僅的停留在戶外時的使用上了。而現在人們追求的更多的是為了自身的喜愛上,對于色彩上的設計也比較在意。然后,在新型的材料開發上,新式便攜冰箱用的是碳纖維復合材料,質量輕,性能穩定,可以使用太陽能電池,在對于高強度、高溫等惡劣環境下都可以進行使用,所以在外出使用中,有著比較不錯的前景。最后,針對人性化處理,便攜冰箱的個性化也有很多的體現,比如說,上面所展示的那個蜂窩便攜式冰箱。給人的視覺效應也是比較不錯的表現。在功能上說,冰箱的設計中也可以提供一個制冰結構,在戶外可以為用戶提供冰塊,在需要的飲料中也可以完成一定的任務。這樣不僅在使用上讓人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務,也表達了設計師對自己產品的傾注,是一種負責的態度。在設計中,應該是有感情投入的,而這一點也是確保便攜式冰箱能否成功的滿足大眾需求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完成理念性論述的任務的重要思路。

查看全文

便攜式呼吸機在急診危重患者安全的效果

內容提要:目的:分析便攜式呼吸機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中的積極效果。方法:本研究共82例研究對象,均為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急診危重癥院內轉運患者,依照呼吸機方式進行分組,將接受簡易呼吸器治療的41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另外41例行便攜式呼吸機治療的患者列為實驗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轉運前后心率、血壓和血氧飽和濃度,統計氣管插管移位情況。結果:在心率、血氧飽和濃度與血壓上,實驗組優于對照組(P<0.05)。在氣管插管移位發生率上,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便攜式呼吸機用于急診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的價值高,安全可靠。

關鍵詞:急診危重癥;院內轉運;便攜式呼吸機

急診科是醫院搶救急診患者與診治危重癥患者的場所,由于大部分危重癥患者的病情具有危急性、復雜性、突發性等特點,常常需要進行院內轉運至相關科室進行后續治療。在轉運過程中,需要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治療,而簡易呼吸器屬于傳統呼吸支持方法,其主要通過人工捏呼吸器球囊來為患者提供氧氣,臨床效果不理想[1]。近期臨床發現,便攜式呼吸機能夠及時給予危重癥患者吸氧治療,具有操作簡單、安全可靠等優點,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2]。基于此,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82例急診危重癥院內轉運患者進行分析,總結簡易呼吸器與便攜式呼吸機的使用方法,試探討二者對患者的應用價值,詳細報告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將本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82例急診危重癥院內轉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照呼吸支持方法隨機分為對照組(n=41)與實驗組(n=41)。對照組男23例,女18例;患者所處年齡范圍為12~80歲,平均(48.53±13.47)歲;疾病類型:呼吸衰竭18例,顱內出血15例,嚴重多發傷5例;中毒3例。實驗組男22例,女19例;患者所處年齡段為13~80歲,平均(48.74±13.58)歲;疾病類型:呼吸衰竭16例,顱內出血13例,嚴重多發傷7例;中毒5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具有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1)82例患者家屬同意加入研究并簽字;(2)本次研究符合本院醫學倫理會標準,并經過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1)轉運途中死亡的患者;(2)一般資料不全或不愿參與研究的患者。1.2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院內轉運,具體措施為:(1)做好轉運前期準備。患者入院后經氣管插管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同時監測患者的各項體征,觀察呼吸道情況,進行呼吸道護理,遵醫囑給予對癥支持治療,由醫生判斷是否進行轉運,并做好相關解釋工作。在轉運前,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與特殊性,及時與護送的醫生進行交流,制定合理有效的轉運方案,并評估轉運的安全性;根據患者的病情做好轉運物品準備,包括建立靜脈通道給藥、清理呼吸道、確認氣管插管刻度等,準備好相應的應急措施;通過電話通知相關科室做好準備,并在出發前再次進行確認,告知患者預計到達科室時間,保持與科室的聯系,以便隨到隨做。(2)做好轉運安全管理。轉運途中醫生負責氣道安全、評估患者病情;轉運途中上好平車護欄防墜床,維持平穩車速,避免出現顛簸情況。到達科室后做好交接工作,確認氣管插管刻度,再次監測和記錄各項體征。在院內轉運過程中,對照組接受簡易呼吸器進行呼吸支持治療,氧流量設為10L/min,由護理人員均勻擠壓呼吸氣囊,頻率為12~18次/min,直至胸廓有起伏。實驗組則接受便攜式呼吸機治療,通氣模式選擇同步間歇指令通氣,通氣頻率設為12~18次/min,潮氣量設為8~12mL/kg,氧濃度設為50%,呼吸比設為1:2。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轉運前后心率、血氧飽和濃度和血壓的改善情況;記錄兩組患者在轉運過程中氣管插管移位情況。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χ2檢驗,以%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便攜式全液壓鉆機在地質勘查的作用

摘要:為推進綠色勘查、綠色發展,做到“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我院引進便攜式全液壓鉆機在豫西地區各礦區進行鉆探施工。對便攜式全液壓鉆機概況、優勢及實際應用進行總結,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總結,同時提出了便攜式全液壓鉆機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繩索取芯;便攜式全液壓鉆機;綠色勘查;巖芯鉆探

黨的報告中提到“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提出了“推進綠色發展”,如何做到“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這對鉆探生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XY系列鉆機在施工過程中不能實現綠色勘查,我院為滿足綠色勘查的要求而引進兩臺便攜式全液壓鉆機,先后在瓦川、栗樹溝、蔡家溝—南陽山、紅土嶺、觀音峪礦區開展鉆探施工工作,各礦區鉆孔設計孔深在130~410m之間,平均設計孔深在240m左右。

1便攜式全液壓鉆機概況

便攜式全液壓鉆機是以“輕便、快捷、可靠”為設計理念;以“去任何您需要去的地方”為設計目標;以模塊化、輕量化、集成化為設計工藝;以高效率、低扭阻、長壽命思路整合鉆具;以達到在難進入區域、陡切割地形和零散初探項目中實現快速鉆探,通過整合綜合資源,優化鉆探裝備,從而打造出高效率、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鉆機。1.1便攜式全液壓鉆機主要特點(1)輕便靈活:模塊化、輕便化設計,機架材料采用航空鋁材,機身輕便,最重模塊4個人即可完成搬運;桅桿式鉆架,無需鉆塔,可實現45°~90°任意角鉆進。(2)移位快、進尺快、臺效高:對施工基礎工程要求低,鉆機進場只需修1m左右寬道路即可,所需場地4.5m×4.5m即可,占地較小,大大減少了基礎工程的投入;使用液壓快速接頭插接,易于快速拆卸、搬運、安裝,鉆機從終孔到再次開鉆僅需1d時間即可;進尺快,臺月效率高于立軸式鉆機,降低了工期風險和人力成本。(3)適用性好,安全性強:鉆機主要部件為國外進口,國內組裝,穩定可靠;鉆進效率高,事故少;高集成液壓系統,穩定可靠。(4)成本降低:鉆機采用模塊化,鉆機“低成本、高臺效、易搬遷”,能夠做到“降本增效”。(5)技術含量高,采取率高:鉆機使用高強度、高精密薄壁鉆桿、鉆具系統,能在破碎地層、基巖風化層和土層中具有同樣的高采取率,鉆進時沖洗液不循環重復利用,能夠提高沖洗液攜帶巖屑、維護孔壁穩定的作用,且不受鉆孔漏失的影響。1.2便攜式全液壓鉆機主要性能參數便攜式全液壓鉆機由四部分組成,分別為:鉆機主要部件、沖洗液循環系統、薄壁鉆具、輔助材料,鉆機主要由操作臺、液壓油箱、柴油機(三臺)、柴油箱、鉆機底座、鉆架、泥漿泵、卷揚機組成。便攜式全液壓鉆機施工能力及鉆機其他性能參數見表1。

2便攜式全液壓鉆機應用

查看全文

便攜式洗手消毒產品創新設計研究

摘要:疫情防護常態化背景下,通過產品創新設計,緩解洗手消毒液不便攜帶、出液量不可控,出行時按壓操作難等問題。基于前期調研用戶在多元場景使用洗手液的行為總結歸納需求、痛點,如使用模式單一等,運用無意識設計理論進行方案構建和造型迭代,設計出一款便攜式顆粒狀洗手消毒產品。得到可適用三維模型。本洗手液產品在操作和劑量上做了創新設計,體積小,量可控,避免了體積大不變攜帶,劑量不可控而造成浪費的現象,體驗過程方便衛生、一次一粒,便于分享。

關鍵詞:便攜;后疫情;洗手消毒液;無意識行為;產品設計

洗手液在防范病毒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研究發現,酒精濃度達60%以上的速干型洗手液并配合正確洗手方式能夠消除手上99.99%的真菌感染,洗手液的使用可以有效消滅病毒。由于人們的健康理念大于實際行為,宣傳健康的理念無法為健康行為帶來巨大的影響[1],為提高人們衛生安全防護行為,減少病毒通過手部進入人體內的可能性,需要研究更為便捷的洗手方式。所以,我們基于人們的無意識行為,通過雙鉆模型對現有洗手液進行再設計,來促進人們保持手部干凈衛生。

一、后疫情背景下的洗手方式分析

(一)多樣化的洗手方式:在2月19日的《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指出,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基于疫情背景下,手部清潔變得尤為重要。保持手部衛生健康是阻止細菌入侵人體的一種重要方式,美國的一位老師DaynaRobertson與行為專家JaraleeMetcalf在Facebook上展示的一個面包實驗:他們在同一條面包條上切下白吐司片,讓手部清潔程度不同的孩子們同一天進行觸摸,并將面包片密封在塑料袋內觀察。放置一個月后觀察可以發現用肥皂或洗手液(4號)進行清洗過的手觸摸面包片基本無變化;而未清潔的臟手(1號、3號)碰觸的吐司片被微生物污染,滋生了大量霉菌;如圖1。目前人們常見的對手部進行清潔的方式主要為:清水、肥皂和洗手液;其中洗手液以其便攜方便衛生等特點更受大眾歡迎[2],下列是市面上常見的凈手產品,如表1。便攜式洗手消毒產品創新設計(二)洗手液產品的設計問題:在疫情尚未完全結束時,人們出門在外無法避免接觸公共用品,而病毒很有可能存在于這些公共用品上。根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26%北京上班族通勤時間達一小時以上,同時美國“超級通勤者”也已達350萬。人們通勤時間越長,接觸到的公共用品幾率越大,則接觸到病毒可能性也會增加,及時清潔手部非常必要。出門在外,相比于使用僅僅縮小體積的便攜式洗手液,人們更愿意使用擺放明顯的公共凈手裝置。而提供凈手服務的場所一般為衛生間,但中國大部分城市的衛生間分布并不均勻,凈手裝置不完善,不利于培養人們的手部安全健康意識。而市面上的便攜式免洗洗手液只是在攜帶上比大瓶洗手液體積上占優勢,可以速干節約時間,但它在復雜環境中使用體驗感并不好,人們在沒有特殊情況下也不愿意常從包內將免洗洗手液反復翻找出進行使用。為了更加確切地洞察用戶需求,挖掘痛點和設計的切入點,我們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去觀察人們如何使用洗手液。根據在三個不同城市的實地調研發現:非特殊情況下選擇使用洗手液的人群相對較少。在公共場所如公交、商場入口處以及餐廳入口處等地可以發現有明顯的凈手產品,例如大瓶酒精洗手液設置或是酒精噴灑裝置,但選擇使用的人寥寥無幾;在快餐店,有明顯凈手裝置的店鋪內,在吃飯前清潔手部的人較少,而陪同小孩一起的家長會比較注重孩子的衛生問題繼而帶孩子去清潔手部,由于用餐后手部可能會沾上油漬,用餐之后清潔手部的人數相較吃飯前數量有所增加,整個調研過程,清潔手部并主動使用洗手液的人數大約為總觀察人數的1/10,如圖2。綜上所述,洗手液的普遍使用狀況不容樂觀。由疫情初期洗手液銷量的暴增到現在街頭無人使用的尷尬處境,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我們隨機采訪了幾位群眾,如圖3,詢問他們目前使用洗手液的現狀;根據對群眾的訪談以及實地調研我們總結出以下痛點:1.免洗洗手液的使用體驗感較差,且使用模式單一;2.酒精味殘留帶來的錯覺;無法判斷是否清潔干凈且酒精味不大舒適;3.沒有使用習慣,安全衛生意識及個人防護常態化意識薄弱。由以上痛點可對便攜式洗手消毒產品創新設計進行一個需求定義:通過無意識行為培養人們洗手習慣,無負擔使用洗手液,提高使用效率,增強人們安全衛生意識和個人防護常態化意識。

二、無意識行為對凈手產品設計的啟示

查看全文

USB便攜式設計分析論文

摘要:討論了串行總線(USB)技術應用于便攜式多道γ能譜儀的可行性,并詳細介紹了系統的硬件、固件、設備驅動程序以及應用程序的設計方法,最后給出了其性能測試結果。

關鍵詞:USBγ能譜數據采集WDM

野外地面γ能譜測量技術主要研究地殼巖石土壤中產生的能量范圍約為30keV~3000keV的γ射線,這里面包含著軸、鉀等天然放射性核元素信息、核工程活動產生的大量人工放射性核元素信息以及γ射線與地殼相互作用產生的相關信息。而用于獲取和處理γ能譜數據的多道γ能譜儀是重要的研究課題,其功能是把從γ射線探測器得到的脈沖信號轉換為X-Y軸的能譜形式并顯示出來(X軸代表能量,Y軸代表脈沖計數)。

傳統的多道γ能譜儀一般采用NIM(NuclearInstrumentModule)插件的標準模式。但其存在體積龐大、抗干擾能力差等缺點,不適合于野外現場測量。為適應多道γ能譜儀智能化、微機化、便攜化的實際需要,本設計采用筆記本電腦作為γ能譜儀的上位機。常用接口方式主要有RS-232C串口、紅外線端口、EPP并口、USB、1394、Ethernet等。這幾種接口方式的特點比較如表1所示。

表1接口方式特點比較

方式長度(m)速度(b/s)主要優點主要缺點

查看全文

便攜式移動電視接收系統研究論文

摘要:

本文簡單介紹了新一代便攜式移動電視接收標準DVB-H及移動電視的信源壓縮編碼標準H.264,重點介紹了DVB-H系統的構成、時間分片技術、MPE-FEC、4K傳輸模式及使得H.264能適應移動電視接收的幾個主要技術特點。

關鍵字:

DVB-H、H.264

使用便攜式通訊工具比如手機,隨時隨地的收看電視以前是一個夢想,隨著信源編碼技術、信道傳輸和新一代基礎通訊網絡的建立,使便攜式移動接收子系統也從單一的文字、圖片形式的接收轉向更豐富多彩的視音頻形式接收。電視行業為了適應這種趨勢,也對相關技術進行了標準的制定和技術研發。現在就相關技術做以下的論述。

要在手機上看電視,技術上需要處理好三個環節:信號源、傳播途徑和接收終端。信號源方面,需要有高壓縮比的信源壓縮編碼標準;傳播途徑方面,有無線微波和網絡傳輸。為了實現移動接收,需要抗干擾能力強的數字調制和信道處理技術。接收終端方面,必須開發高集成度、體積小、重量輕、耗電小的芯片,以及體積小、高容量的充電電池。

查看全文

便攜式移動電視接收系統探究論文

摘要:

本文簡單介紹了新一代便攜式移動電視接收標準DVB-H及移動電視的信源壓縮編碼標準H.264,重點介紹了DVB-H系統的構成、時間分片技術、MPE-FEC、4K傳輸模式及使得H.264能適應移動電視接收的幾個主要技術特點。

關鍵字:

DVB-H、H.264

使用便攜式通訊工具比如手機,隨時隨地的收看電視以前是一個夢想,隨著信源編碼技術、信道傳輸和新一代基礎通訊網絡的建立,使便攜式移動接收子系統也從單一的文字、圖片形式的接收轉向更豐富多彩的視音頻形式接收。電視行業為了適應這種趨勢,也對相關技術進行了標準的制定和技術研發。現在就相關技術做以下的論述。

要在手機上看電視,技術上需要處理好三個環節:信號源、傳播途徑和接收終端。信號源方面,需要有高壓縮比的信源壓縮編碼標準;傳播途徑方面,有無線微波和網絡傳輸。為了實現移動接收,需要抗干擾能力強的數字調制和信道處理技術。接收終端方面,必須開發高集成度、體積小、重量輕、耗電小的芯片,以及體積小、高容量的充電電池。

查看全文

USB移動領域應用管理論文

摘要:USBOn—The-Go(OTG)技術擴展了便攜式設備之間的連通性,USBOTC允許便攜式設備作為有限的主機與現有的USB外設相連,USBOTG也允許便攜式設備之間的互連,易于實現移動領域中點對點的實時通信。本文對比USB特性,介紹了USBOn-The—Go的主要性能特點,并對其在移動領域中的應用作了簡要介紹。

關鍵詞:USBOTC移動應用

USB是連接PC與外圍設備的首選接口。隨著高速USB集線器、數碼相機、掃描儀、視頻會議攝像機、大容量數字存儲設備等具有多媒體技術的新型設備的不斷涌現,2000年USB-IF了USB2.0規范。該規范可提供480Mbps的高速傳輸速率,高速USB2.0與全速USB1.1(傳輸速率12Mbps)和低速USB1.O(傳輸速率1.5Mbps)完全兼容。無論是USB1.1、USB1.0,還是USB2.0,它們都必須通過PC的USB主控制器,在PC的控制下實現與USB外圍設備之間高速、低速的數據交換。作為PC的外圍設備,如果系統沒有PC,各設備間無法利用USB接口進行數據交換。目前MP3播放器、數碼相機、PDA、手機等眾多產品都具備USB接口,但它們也只能作為PC外設實現與PC的數據傳輸,而不能實現它們之間點對點的通信。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不使用PC,直接在移動終端間進行連接的需求越來越多,USBOn-The-Go(USBOTG)的擴展標準正是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而提出的。USB-IF公布的最新版本USBOTG就是建立在USB2.0的基礎上,用便攜式設備作為有限的主機與現有的USB外設相連,以及便攜式設備之間的互連,實現它們之間實時、快速的音頻數據和視頻數據的傳輸。本文在分析USBOTG性能特點的基礎上,簡要介紹了USBOTG在移動領域中的應用及發展前景。

1USBOTG的性能特點

1.1USBOTG的硬件特點

USB操作簡單,即插即用,是免費公開的標準。而且WindowsOS和許多RTOS都提供USB驅動程序,當今市場上已有許多USB設備,USB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在移動領域,手機或PDA等便攜式設備,也需要作為Modem連接到PC上進行文件傳輸,目前許多移動終端生產廠家,都已將USB接口加到新產品上,但它們也只能作為PC外設實現與PC的數據交換。

查看全文

化工企業材料切割安全分析

摘要:化工生產過程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蝕、高溫、高壓、有害有毒等特點,暖通設備、壓力管道在使用過程中因受內部流體介質的溫度、壓力、腐蝕等作用,在生產過程中隨時需要搶修,就設備搶修而言工件和材料的切割使用很頻繁,目前化工廠常用的有火焰切割、氧氣切割、砂輪切割、等離子弧切割常見切割方式,但這幾種切割方式都是發熱和有明火產生。便攜式水刀很好的解決了發熱和明火產生缺點,便攜式水刀系統是為了滿足多種特殊用途的的冷切割設備。如果把便攜式水切割應用到化工廠等易燃易爆區域檢修中,化工生產企業材料切割將會更安全。

關鍵詞:易燃易爆;切割方式;明火發熱;便攜式水刀;安全

1緒論

化工企業生產場所存在大量易燃易爆氣體、液體,其生產車間必須要達到區域防爆要求,常常要進行防火分隔及電氣防爆處理。化工企業生產中很多化工原料的易燃性、反應性和毒性決定了易出現火災爆炸及中毒事故的情況。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進行設備維修的需要往往需要動火,明火是一種引起物體燃燒、爆炸的常見誘發因素。按著化工生產企業防火防爆的特點,對使用明火要嚴格控制和管理,對必要在生產區域動火的動火作業,首先要辦理動火管控手續,并要實施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2化工企業檢修時面臨的問題

2.1頻繁檢修的問題。化工設備做好檢修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設備檢修過程中尤其要做好相關安全防范措施,以防出現安全事故。作為高危險的化工行業,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大多數物料具有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蝕、高溫、高壓、有害有毒等特點,暖通設備、壓力管道在使用過程中因受內部流體介質的溫度、壓力、腐蝕等作用,或因構造、材質、焊接工藝等先天施工缺陷。生產工藝本身具有危險性,化工生產處于高溫高壓、連續反應狀態,所使用的原料和生產過程中的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在化工生產過程中隨時需求搶修,電焊、氬弧焊、氣割、熱塑焊等動火非常頻繁,很多企業平均每天動火都有許多處,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工作中容易出現大意和遺漏,尤其是檢修過程中的動火管控是關系到員工的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2.2檢修是切割的問題及方式優缺點。就設備搶修而言工件和材料的切割使用很頻繁,目前化工廠常用的有火焰切割、氧氣切割、砂輪切割、等離子弧切割常見切割方式,但這幾種切割方式都是發熱和有明火產生。這些切割方式在化工廠防爆區使用存在引起爆炸隱患,那么有沒有不產生明火和發熱少的切割方式呢?答案是有,水切割就是不發熱的,切割時不會引起爆炸隱患。2.3傳統水切割的原理及缺點。傳統水切割主要利用高速會聚水流體對固定物體進行沖擊原理,高速水流體本身具有較高的剛性,在與固定靶物碰撞時,高速會聚水流體具有極大的沖擊動態能量,產生非常高的沖擊動態壓力(p=ρvc)和渦流的形成,從微觀學上看相對于流體平均速率存在著超高速區和低速區(有時可能為負值),因而高壓水流體表面上雖然為圓柱形模型,而流體內部實際上存在剛性強和剛性弱的部分,剛性強的部分產生的沖擊動壓使傳播時間也縮短,增大了沖擊強度,宏觀學上看起疾速楔劈作用,而弱剛度部分相對于強剛度部分形成了柔軟空間,起到吸收廢屑、排空廢屑作用,這二者的結合正仿佛使得其切割材料時宛如一把縱向“切刀”加工。那么化工廠檢修為什么不采用水切割呢?目前市場上現有的傳統水切割設備均屬大型數控水切割設備,因為傳統水切割設備體積巨大,質量笨重等原因,無法進行快速移動,很難匹配差異的環境需求,所以化工企業檢修時很少使用傳統水切割。

查看全文

色彩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

一、色彩成就產品設計

與前幾代iPodtouch的產品僅有兩種基本顏色黑、白相比,新款的iPodtouch5便攜式移動產品的六種顏色設計,無疑是一次跨世紀的新挑戰,具有里程碑意義。蘋果公司像世界上多數公司一樣,擁有自己特殊意義的定制產品,作為一家慈善企業,一直以來,它把愛心事業產品裝飾為紅色進行銷售,它們擁有顯著的(PRODUCT)RED標注,每位消費者購買該類產品的同時,便向世界貧困地區進行了一分錢捐助(該善款用于資助非洲艾滋病事業),紅色款式的iPodtouch5也位列其中,正是憑借出色的設計和公司賦予的特殊意義,讓其暢銷全球。此外,女性消費者對紅色產品也非常喜好。前4代iPodtouch僅具有黑、白兩純色外觀,給人的感受并不顯著,銷量上也無大的差距。紅色的iPodtouch5的推出擴大的女性消費群體規模,無疑刺激了從未涉略的廣闊潛在市場。對比第一代到第五代iPodtouch系列便攜式移動產品,無論產品的性能、造型如何提高改善,蘋果公司自始至終青睞黑白兩種基本色彩,不可否認,蘋果便攜式移動設備市場和第一批消費群體的建立正是由這兩種基本色來奠定的。因此,黑、白兩種顏色的iPodtouch上擁有特殊的含義不同于最新系列所附著的色彩,它們形成了大眾消費人群對蘋果產品的形象認知,成為產品設計標準用色,讓消費者看到后便可想到蘋果的所有產品。以2012年iPodtouch5系列的黑、白、綠、藍、粉紅和紅六種顏色來看,如果黑、白色已經成為了這一系列產品的基礎色,面臨著兩種最常見廣大消費群體,那么蘋果公司推出的這一新系列“顏色”的iPodtouch5來說,無疑是蘋果設計團隊為每個特定的消費群體設計出的更有針對性、目的性的產品。iPodtouch系列便攜式移動產品作為消費類電子產品,要想獲得廣大的消費市場,滿足眾多消費人群的使用需求,就必須通過創新的色彩設計,來滿足來自不同年齡、性別、地區、職業、文化程度的消費者。例如,消費群體理性的人,心理比較成熟,品牌認名度高,追求更高的產品品質,色彩設計方面較傾向于質感強、優雅、端莊型;當下流行色一直是時尚的年輕消費群體所推崇的,他們需要激情的澎湃釋放來滿足新時代的消費需求和生活節奏。蘋果公司的iPodtouch5系列便攜式移動產品及時恰當地將黑、白與其余幾種色彩完美結合,完善了這一消費市場需求。通過調研得知,消費者通過不同色彩的選擇準確地滿足了個人的生活方式和喜好,這既幫助蘋果公司刷新了以往幾代iPodtouch系列產品的銷售記錄攀得市場頂峰,又讓消費者獲得更多的身心享受。當然第五代iPodtouch系列便攜式移動產品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消費市場,還有賴于最新設計在機身左下方iPodtouchloop掛繩,這有利于消費者獲得更好的操控體驗,同樣,它與機身具有相同的色彩,融為一體。經驗表明,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由獨特、個性、新潮的設計來促進的,通過顏色設計來改善產品現有狀況,增強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可以在促進消費行為方面得到一定良好的效果。產品成功的色彩設計因素源于以下幾點:

(一)色彩具有強大的視覺表現效果,色系本身就意味著輕與重、冷與暖、華麗樸實,正面與負面等較多情感意義,展現無盡的聯想和象征特性,以不同形式刺激不同的產品消費,并可結合圖像、文字等輔助設施,對人的心靈和精神產生巨大的影響。(二)色彩設計將產品的目標消費群體更加細化,精確定位到多種層面的消費人群。(三)色彩可以使同一款產品展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通過特有的專業色彩設計系統,使消費人群精神受到相應刺激,不斷產生新的視覺感受,快速拉動企業品牌效益,并通過匹配色彩流行趨勢和多樣化的企業產品,鎖定目標人群的消費注意力,提高對產品產生認同感。這是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改善產品銷售狀態的方法。(四)消費市場容量的擴大也是由色彩設計帶動的,色彩流行潮流緊超時代消費特征,及時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從某種意義上說,消費者對產品的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就是產品的外觀色彩。要想將吸引消費者真誠的目光和認可,必須針對性地進行色彩設計,這就需要設計者對消費群體的文化背景、所需功能及欲望傾向進行深入的了解。如外觀相同,顏色設計不同的產品,年輕時尚的女性消費群多選購亮度大,色調對比強烈的款式,比如紅色和綠色,粉紅色和黃色等;年輕奔放的男性消費群體多選購亮度適中,低彩度的顏色,如黑色,灰色和銀色等。在iPodtouch5系列便攜式移動產品的銷售市場獲得極大成功后,蘋果公司于2013年推出了白色、粉色、黃色、藍色和綠色等五種新色彩的iPhone5C,與此同時,推出了灰色、銀色和金色iPhone5S(圖2)。(灰色代表沉穩、智商、干練,是與人最的顏色。銀色代表高尚、富貴、永恒,帶有神秘洞察意義。金色代表光明、財富、權力,是皇家的權威表現,也是敏感、警告危險的顏色)假如2012年iPodtouch5系列便攜式移動設備進入市場只是對消費前景的試探,那么對新紀年消費人群做到的準確定位就是它在2013年推出的這三款色彩的iPhone5S,正是新些色彩新款式的上市博得了世人異樣的目光,帶來的是數據產品市場乃至全球經濟消費市場的一場大風暴。消費群體心滿意足的同時,蘋果公司同樣賺的缽滿盆滿,再次刷新了蘋果的銷售歷史。

二、色彩在產品設計中的功能表現

作為設計師的我們,設計每一件產品都必須周全地考慮設計用色的色彩特征與產品整體功能特性的合理搭配,這樣才能在消費市場獲得功能、色彩方面預期的設計效果。產品色彩創意首先應解決的重要問題就是要恰當合理的考慮產品的功能和色彩色調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產品的配色方案、功能設定、結構型態要實現和諧統一要求的形式,這是色彩設計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只有自然和諧,才能為用戶帶來柔和愉悅感。產品和顏色之間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產品色彩設計的水準,反映出科學技術、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新面貌,以及新時代的創新藝術特征。色彩的運用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割裂,要把握好色彩和任何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嚴格遵循從功能型態到外在色彩都擁有不可分割的這一重要的現代設計原則,使產品體現出一種有機整體感,從而充滿現代感,最重要的是獲得大眾消費者的喜愛。

綜上所述,在當今的商業大環境下,產品設計中的色彩要做到以“滿足消費者在某一下環境下的使用需求和感受”為出發點和中心,并與產品設計的形狀和結構相協調,進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考慮所運用的色彩的功能性要求和將帶來的多種感受,最終確定產品的顏色選用。在產品色彩設計的大系統中,我們需要不斷地實踐和總結實際產品用色,探索新的思路,結合現代產品設計的新方法,以滿足新時代的消費需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