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2 17:46: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城市供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城市供水用水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城市供水用水管理,保障城市供水用水安全,促進節約用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城市供水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供水用水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
第三條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供水用水的行政管理工作,并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
區、縣級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城市供水管理職責分工負責各自轄區內城市供水用水的日常管理工作。經市人民政府同意不設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區,其城市供水管理工作由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水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負責城市供水水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管理工作;環保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負責城市供水水源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衛生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負責城市供水衛生監督管理工作;規劃、建設、價格、質量技術監督、公安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職責協同實施本條例。
城市供水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供水管理,發展城市供水事業,保障城市生活、生產用水和其他各項建設用水,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設施供水。本條例所稱城市公共供水,是指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向單位和居民生活、生產和其他各項建設提供用水。本條例所稱自建設施供水,是指城市的用水單位以其自行建設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主要向本單位的生活、生產和其他各項建設提供用水。
第三條從事城市供水工作和使用城市供水,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城市供水工作實行開發水源程序和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發展城市供水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計劃。
市水利城市供水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供水管理,發展城市供水事業,保障城市生活、生產用水和其他各項建設用水,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設施供水。本條例所稱公共供水,是指城市自來水企業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向單位和居民的生活、生產和其他各項建設提供用水。本條例所稱自建設施供水,是指城市的用水單位以其自行建設的供水管道及其屬設施向本單位的生活、生產和其他各項建設提供用水。
第三條從事城市供水工作和使用城市供水,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城市供水工作實行開發水源和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條縣級以上政府應將發展城市供水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六條國家實行有利于城市供水事業發展的政策,鼓勵城市供水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供水的現代化水平。
城市供水水質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城市供水水質管理,保障供水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城市供水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城市供水水質,是指城市公共供水、自建設施供水及進行深度凈化處理水的水質。
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設施供水中包括原水和二次供水。
本規定所稱原水是指由水源地取來的原料水。
本規定所稱二次供水是指單位或者個人使用儲存、加壓等設施,將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設施供水經儲存、加壓后再供用戶的形式。
本規定所稱深度凈化處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碳、反滲透、膜等技術對城市自來水或者其他原水作進一步處理后,通過管道或者以其他形式直接供給城市居民飲用的水。
城市供水水源分析論文
1長春城市需水量預測
回顧長春市供水水源發展的歷程可知,近半個世紀內,城市人口(近300萬人)增加了近3倍,城建面積擴大近一半,而城市用水量卻增加了近20倍。從1961~2002年的42年間城市平均每年增加2·38×104m3的供水量。隨著城市和農業灌溉需水量的增加,主要供水水庫上游來水量的大幅減小,鄰近市區的水源已不能滿足城市供水需要,遠離城市的第二松花江目前已是城市用水的最主要水源(圖1),在100×104m3/d的城市供水量中,85%~90%的水源來自于“引松入長”工程。
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的擴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長春市需水量將保持較快增幅。按長春市多個部門對中長期市區用水量預測,到2020年時,城市年需供水量在8·42×108~11·65×108m3,即日需供水量在290×104~320×104m3之間[1]。
長春市城市科學研究會曾于1994年組織城建和水資源管理等部門的專家,完成了“長春市城市供水水源規劃研究報告”,對城市未來的需水量進行了預測,其中考慮了調整生產力布局的預測結果是:2020年城市年需水總量為8·25×108m3;2050年城市年需水量為11·32×108m3,該預測需水量已成為制定長春城市供水規劃的主要依據。將未來用水量和目前實際供水能力相比較,解決長春市區供水水源任務十分艱巨。
2解決長春城市供水水源的方向
解決長春市的供水水源的方案是“開源”和“節流”,本文將主要討論“開源”問題。長春市目前的水源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本地水源,主要由伊通河上的新立城水庫和飲馬河上的石頭口門水庫,以及伊通河上游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組成。第二部分是外地水源,即由遠離市區的第二松花江干流引來的水量。因此,要解決21世紀長春市新增的用水,一是挖掘近郊水資源潛力,二是繼續擴大“引松”。
城市供水水源問題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長春城市供水水資源規劃與管理
論文摘要:長春市是一個水資源比較貧乏的大城市,水資源一直是困擾該市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本文概述了長春市半個多世紀以來城市供水水源隨著城市需水量增長而變化的歷史過程,預測了21世紀前期城市的需水量,提出了解決城市供水水源的方向,對新世紀城市的供水水源與區域供水規劃間的關系、水資源管理政策與法規、水資源分配原則、供水水源投資與經營等問題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見解。
本文在回顧長春城市供水水源發展過程的基礎上,對解決未來長春城市供水水源提出了新思路。
1長春城市需水量預測
回顧長春市供水水源發展的歷程可知,近半個世紀內,城市人口(近300萬人)增加了近3倍,城建面積擴大近一半,而城市用水量卻增加了近20倍。從1961~2002年的42年間城市平均每年增加2·38×104m3的供水量。隨著城市和農業灌溉需水量的增加,主要供水水庫上游來水量的大幅減小,鄰近市區的水源已不能滿足城市供水需要,遠離城市的第二松花江目前已是城市用水的最主要水源(圖1),在100×104m3/d的城市供水量中,85%~90%的水源來自于“引松入長”工程。
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的擴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長春市需水量將保持較快增幅。按長春市多個部門對中長期市區用水量預測,到2020年時,城市年需供水量在8·42×108~11·65×108m3,即日需供水量在290×104~320×104m3之間[1]。
智慧水務系統在城市供水的運用
摘要: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技術已被應用在各行各業中,不僅為人們的生活及工作提供了便利,且為中國實現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就目前情況來看,中國水資源日益緊缺,這樣的問題將會直接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因此水務系統必須進行改善。基于此,對智慧水務系統在城市供水中的運用進行研究,并提出了具體策略。
關鍵詞:智慧水務系統;城市供水;系統運用;應用效益
在當前智能化時代背景下,城市的各項建設都在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水務系統在此背景下必須進行革新。當前部分城市仍然存在水資源浪費的問題,其原因是由于水務系統較為落后,因此在當前經濟發展的條件下,應合理應用智能化技術建設智慧水務系統,以此幫助城市緩解用水壓力,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好鋪墊。
1智慧水務相關概論分析
隨著中國城市化發展的不斷深化,傳統的水務系統已經難以滿足居民的實際需求。當前中國愈發重視水資源管理問題,使得供水問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就目前情況來看,中國部分城市水務系統建設的資源投入較少,且存在年久失修的問題,主要原因如下:①由于部分城市的水務材料缺失,導致供水系統無法準確判斷漏洞位置,增加了修復的難度,而智慧水務系統的應用則可以將故障位置準確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問題修復效率。②當前中國部分地區的水務系統缺乏統一標準,且相關數據方面建設不完善,導致系統管理較為分散。而智能水務系統則可以將標準統一,且數據可以應用數據管理系統進行完善,避免管理分散問題的出現。③城市水務系統數中儲存大量的數據,但數據量較大,無法提取有效數據進行利用。智能水務系統的應用可以利用云端儲存相關數據,且可以通過計算將無用數據篩選,將有效數據提取利用,發揮出水務系統的作用。④傳統的水務系統雖然由多個板塊組成,但多個板塊之間缺少連接性,且各自獨立運行。同時,水務系統缺少數據庫管理平臺,導致模塊之間的數據無法融合。智慧水務系統則可以將多模塊協調運行,通過互聯網傳遞各個模塊的信息,進而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⑤中國部分地區的水務系統不能實現全面的綜合管理,該問題的原因是由于供水管網缺少管理支撐,而智慧水務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則可以實現綜合性管理,為供水管網提供管理支撐,以此將各項管理措施有效結合,進而制定出最為合理的解決方案。
2中國城市智慧水務系統的現狀與目標
城市供水營銷管理論文
一、供水營銷
1.供水營銷的概念。對于每一個城市供水企業來講,它們的主要產品就是自來水。因此,從產品的特性出發,盡管供水也可歸類到制造業當中,但供水營銷與其他傳統的制造行業營銷卻有著巨大的差異性。首先,作為社會公共服務單位,自來水的定價受到了政府監督管理部門的干預。其次,自來水不同于一般的其他產品,多數城市的供水企業一般采取先消費,后收費的方式。再次,水產品需要專門的供水管線來進行自來水的輸送,只針對一定城市區域范圍內的用戶進行服務。總之,供水企業的市場營銷與傳統的市x場營銷有著很大的不同。一般來講,城市供水企業的營銷服務部門具有這些職責:水表的抄收和維護等管理、水費的催繳、客戶的回訪及滿意度調查等。可見,對于作為公共服務的城市供水企業來講,在公眾當中,企業的形象、服務水平和消費者的滿意度很大程度上取決去營銷服務部門的工作。所以,供水營銷服務是每個供水企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從營銷服務工作本身,可以將供水營銷概括為:客戶信息管理——抄表——水費催繳——財務結算——用戶分析——滿意度調查。
2.供水營銷的特性。對于供水企業來講,因為水資源對于人類的不可或缺性和本身水資源的稀缺性,必然具有壟斷性,同時也由于政府的監管控制造就了供水企業具有了公共服務性和營利性的雙重性。因此,供水營銷的特性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供水營銷的公共服務性。水是每一個人都不可缺少的消費品,因此,對于供水企業來講,供水服務必然是面對大眾化的專業服務。具體的講,水對于各行各業,每一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消費品。并且,每個需求群體對水的需求具有差異性,服務要求也不盡相同,比如,一個工廠的工業用水量比一個學校的需求量大、供水壓力等要求較高,在供水服務中就要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行不同的供水設計和流程差異。第二,供水營銷服務需求具有周期性和規律性。每個城市的氣候特點、居民用水的規律性以及當地經濟狀況和風俗習慣,都是形成供水服務就有周期性和規律性的主要因素考慮。比如,對于南方很多城市,夏季天氣炎熱,必然造成洗浴桑拿對水的需求量加大,同樣居民會多飲水和洗澡次數增多,也引起了供水量加大。因此,基于這樣的供水營銷管理,就要考慮供水的變化規律,做出符合當地實際狀況的決策。第三,供水營銷具有區域壟斷性的特點,這個特點是其他行業所不具有的。因為供水自身的產品特性制約,一般供水企業只對當地區域的城區居民和用戶進行供水,很少有跨地區供水的情況。因此,對于很多供水企業來講,由于傳統觀念的作怪,就會在供水營銷服務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不重視用戶的反映,形成了產品營銷的落后觀念,勢必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日益增長的服務要求提高格格不入。這注定要發生巨大的改變。
二、城市供水營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供水營銷服務既是一個城市供水企業將經營活動最終轉化成經營成果的關鍵過程,也是供水企業向公眾自身顯現企業形象的重要載體。但是,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很多城市供水區域的不斷加大和新用戶的出現,使得政府和社會公眾對供水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很多供水企業盡管在供水營銷管理上進行了諸多的改革,仍舊存在很多問題。
1.各個營銷部門的營銷管理方式不統一。對于我國多數城市的供水企業已經實行了集團化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但各個營銷分公司或各個分公司的營銷部門在供水營銷管理上卻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比如,由于一個城市中供水區域的差異性,在城區中心地帶的營銷部門學習金融部門準備了老花鏡、雨傘等東西,打造愛心服務,而在偏向郊區的營銷部門甚至有的員工外出工作連工裝也懶得穿、連工牌也懶的帶。由于分散管理,供水區域的差異,還有管理制度上的差異,造成了各個營銷部門的營銷管理服務的不同,影響了供水企業的對外公眾形象,是我國供水企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城市供水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城市供水管理,保障城市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維護供水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城市供水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城市供水、用水管理。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自建設施供水和二次供水。
本辦法所稱城市供水企業是指城市公共供水企業和自建設施供水企業。
第四條各級建設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供水、用水工作。
常委會城市供水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城市供水用水管理,保障城市供水用水安全,促進節約用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城市供水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供水用水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
第三條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供水用水的行政管理工作,并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
區、縣級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城市供水管理職責分工負責各自轄區內城市供水用水的日常管理工作。經市人民政府同意不設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區,其城市供水管理工作由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水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負責城市供水水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管理工作;環保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負責城市供水水源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衛生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負責城市供水衛生監督管理工作;規劃、建設、價格、質量技術監督、公安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職責協同實施本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