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星病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3 09:49: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赤星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煙草赤星病藥劑防治管理論文
煙草赤星病是黑龍江省煙草的主要病害,是影響煙葉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已成為烤煙生產上急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近兩年來設計了4項專題試驗,進行了煙草赤星病發生流行規律和藥劑防治的研究,以便對赤星病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試驗結果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處理
(1)烤煙10個品種(系)即VA116、RG17、K730、NC89、溫德爾、4029、9111-21、遼煙15、吉煙7號、G866的抗病性比較試驗。
(2)4個不同氮肥用量試驗。畝施純氮2kg、3kg、4kg、5kg。
(3)5個烤煙不同移栽期(地膜覆蓋)試驗,分別為4月25日、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移栽。
煙草赤星病發生流行規律論文
煙草赤星病是黑龍江省煙草的主要病害,是影響煙葉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已成為烤煙生產上急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近兩年來設計了4項專題試驗,進行了煙草赤星病發生流行規律和藥劑防治的研究,以便對赤星病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試驗結果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處理
(1)烤煙10個品種(系)即VA116、RG17、K730、NC89、溫德爾、4029、9111-21、遼煙15、吉煙7號、G866的抗病性比較試驗。
(2)4個不同氮肥用量試驗。畝施純氮2kg、3kg、4kg、5kg。
(3)5個烤煙不同移栽期(地膜覆蓋)試驗,分別為4月25日、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移栽。
煙草赤星病藥劑防控策略分析論文
一、材料與方法
1.1試驗處理
(1)烤煙10個品種(系)即VA116、RG17、K730、NC89、溫德爾、4029、9111-21、遼煙15、吉煙7號、G866之抗病性比較試驗。
(2)4個不同氮肥用量試驗。畝施純氮2kg、3kg、4kg、5kg。
(3)5個烤煙不同移栽期(地膜覆蓋)試驗,分別為4月25日、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移栽。
(4)7種不同農藥對煙草赤星病防效之研究:40%菌核凈(江蘇蘇州)、40%抗赤星一號(吉林農大)、75%撲海因(法國羅納)、50%代森錳鋅(江蘇新沂)、80%大生(美國杜邦)、70%甲基托布津(日本曹達株式會社)、20%殺菌霸。
病蟲發生概況及植保工作計劃
一、2007年病蟲發生概況
目前我州正進行平穩有序的收購工作,從今年病蟲發生情況看,我州烤煙苗期至9月發生的主要病蟲害有花葉病毒病、炭疽病、野火病、根黑腐病、青枯病、黑脛病、赤星病、氣候性斑點病、根結線蟲病、煙蚜、煙青蟲、斜紋夜蛾、地老虎、金龜子、蛞蝓等。其中危害較重的為花葉病毒病、根黑腐病、青枯病、黑脛病、赤星病、煙青蟲等,花葉病毒病發病率和發生面積比去年偏高,其余病蟲危害發病率和發生面積均比去年偏低。
二、2008年植保工作計劃
(一)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網站建設
1、網站的組成
設州站一個,在州煙科所,縣級測報站7個,其中文山、硯山為重點測報站,其它縣為一般測報站,辦公地點在生產股。
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西醫結合單皰病毒角膜炎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在本院門診就診的60例(67只眼)患有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病程為6d~8個月。經過系統采用局部及全身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通過裂隙燈顯微鏡及熒光素鈉染色觀察角膜炎性反應的轉歸及愈合情況。結果本組病例治愈率為86.57%,總有效率為98.51%,隨訪期限內3例復發,肝經濕熱型1例,肝膽實熱型2例,分別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后痊愈。結論中西醫結合是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一種有效方法。
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于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角膜組織所表現的角膜炎性病變,其病情頑固,易于復發,對視力損害比較嚴重。是當今世界上危害嚴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發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療至今仍是眼科界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本病發病前常見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發熱史,數日后眼部出現疼痛、畏光、流淚等角膜刺激癥狀,在角膜某一部位可見灰白色點片狀或樹枝狀浸潤灶,病灶擴大融合,上皮破損加重,形成地圖狀潰瘍,或表現為非潰瘍型的盤狀角膜炎和彌漫性角膜實質炎[1]。該病以冬春季節發病率較高,并且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與國內外報道相近似[2]。單皰病毒性角膜炎在中醫屬“聚星障”、“花翳白陷”范疇[3]。臨床主要分為外感風熱型、肝經濕熱型、肝膽實熱型。筆者近幾年來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獲得較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共觀察60例病例67只眼(外感風熱型20只眼、肝經濕熱型35只眼、肝膽實熱型12只眼),其中男32例,41只眼,女28例,26只眼,年齡9~63歲,病程6d~8個月,其中初發者26例,復發34例。
內經中腹痛病研究論文
【關鍵詞】腹痛;病證;內經
腹痛是胃脘以下、恥骨以上部位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常見病證。《內經》對腹痛病證的論述,其內容分述于各篇之中,大體已構成對該病證認識的一個雛形,但其內容較為零散。筆者試從病變臟腑、病因病機、診斷和治療等幾個方面予以歸納分析,以期對該病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有所裨益。
1與腹痛相關的病證
在《內經》,腹痛并沒有作為單獨的病證而列出,而是一個癥狀,見于多種相關病證中。
1.1疝瘕《素問·玉機真臟論》指出了疝瘕的癥狀表現以及相應的治療方法。“黃帝曰: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于人……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情繼續發展,就會出現“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脫肉,目眶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的危象[1]。
1.2疝《素問·長刺節論》指出了疝的癥狀及治法。“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兩股間,刺腰髁骨間,刺而多之,盡炅病已”[1]。
茶葉種植環節質量安全問題及對策
摘要:我國是茶葉生產大國,茶文化在我國歷史悠久,茶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飲用和送禮的主要物品。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茶葉的質量也被大家重視關注起來了。如何在茶葉種植環節有效處理各種病蟲害,并且不破壞生態環境已經成為產業種植的主要問題。本文主要從茶葉種植環節入手,對可能影響到茶葉質量問題的病蟲害進行分析,并進一步展開措施探究,以保證茶葉的安全質量。
關鍵詞:茶葉種植;質量安全;病蟲害;應對措施
作為茶葉生產大國,茶葉不僅給我國帶來了經濟收益,茶文化更是我國的一種象征,因此在茶葉種植環節,一定要采取綠色安全的防治措施,治地治水,凈化茶園產地環境,切斷污染物進入茶園是關鍵,只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科學的農藥和肥料使用技術,才能保證茶葉的品質。
1種植環節中茶葉的質量安全問題
1.1主要的病蟲害類型
在茶葉種植環節中,病蟲害是最不可避免的,也是最讓茶農擔憂的問題。特別是對于蟲害問題,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茶葉竟會遭受到巨大毀壞,如尺蠖、茶小綠葉蟬、葉蟬類害蟲、黑刺粉虱、茶蚜以及象甲類害蟲等,將嚴重影響到茶葉的質量。從病害的角度來看,茶餅病、茶碳疽病以及茶赤星病等,一旦出現這些病害,將大大減少茶葉的產量甚至導致絕收,讓茶農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茶葉種植質量安全問題及對策
摘要:中國是茶葉消費大國,茶文化歷史悠久。這些年來,茶質量安全的問題,成為民眾熱議的焦點話題。為此,如何在種植環節,確保茶種植的高效優質,成為著重研究的話題。分析茶葉在種植環節的質量安全問題——病蟲害潛在的威脅最大,并由此為出發點綜合生物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化學防治措施,就降低病蟲害感染幾率,保障茶產品的安全可靠做技術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茶葉;栽種;經濟效益
作為茶葉消費大國,茶葉在帶來消費利潤的同時,更是象征著一種文化的體現。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日益提高,人們對食品消費需求由過去吃飽求生存向現在吃好求健康轉變。對茶產品質量安全提出越來越嚴、越來越高的要求。隨著茶葉栽種規模的擴大,種植環節改善管理確保茶葉質量安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1茶葉在種植環節的質量安全問題
1.1病蟲危害。在種植環節中,影響茶葉質量的因素中,病蟲害產生的威脅最大。這一問題的出現,如果不加以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造成的茶園損失可能是巨大的。常見的蟲害,比如:尺蠖、茶小綠葉蟬、葉蟬類害蟲、黑刺粉虱、茶蚜以及象甲類害蟲等,都將嚴重影響茶葉的質量,造成減產減收。常見的病害有餅病、茶碳疽病以及茶赤星病等,這些病害的出現同樣會影響茶葉質量,甚至造成大面積的絕產,讓茶農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1.2農藥、化肥使用不合理。病害蟲影響茶葉質量,在病蟲害防控過程中,不合理的使用農藥,同樣為影響茶葉質量的重要因素。一是部分茶農,為實現栽種效益的高產,過量使用的禁用的高效劇毒農藥,都會造成采收后的茶葉農藥殘留超標,影響到茶葉的質量。二是不科學施藥,主要表現在:不能對癥下藥,亂用藥;施藥時間、時機不當;農藥配制比例不準確隨意性大;農藥用量偏大,用藥次數偏多。另外,部分茶農使用的有機肥料不達標,重金屬含量過高,長期使用破壞土壤構造,使土壤金屬含量過高,進而影響到茶葉的重金屬含量;而且一些磷肥中含有過高的氟,土壤中含氟量增高之后,茶葉的氟含量也就難以進行保證了;葉面肥的不科學使用,例如,如果施灑稀土類葉面肥經會導致茶葉里的稀土含量嚴重超標,嚴重影響到茶葉的質量安全,除此之外,一些激素類化肥的使用也給茶葉質量帶來了隱患。
2保證茶葉質量綠色防控病蟲害的措施
綜合治療中風病對策探討
中風柰屬于現代醫學腦血管病的范疇之中,其中包括以下兩類:1、出血型的腦出血;殊(纟網)膜下腔出血等;2、缺血型的暫短腦缺血發生的動脈粥樣硬化性梗塞,腦血栓形成等,發展迅速,且病情復雜,嚴重而多變,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致殘的重要病種之一;現代醫學雖然對比病有比較充分的認識,但是對于解決本病對人類所造成的危害,目前還是個難題,探討祖國醫學之中藥和針灸方面,對於中風的發病機理,治療規律,還是有很大的成功之處,現將目前我對中風病的認識和治療,談一下我的膚淺之見,拋磚引玉,與廣大的同道和有志之士共同研究和提高。
一般資料:
自1981年至1994年治療的20例中,男八例、女十二例。36歲——50歲的七人,51——80歲的13人,當病至10天的八人;10日至30日的七人,一個月以上的五人。中經絡的七人,中臟腑的八人,后遺癥的五人。
對本病的認識1、特點:突然發病、昏迷神志不清、不醒人事、進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治療不當,往往致死致殘。
2、病因病機,誘發本病的病因:風、火、痰、毒、中風的發生和發展可涉及到心、肺、肝、腎四個臟器;由于以上四個臟器陰陽失調、平時房勞過度,勞累、嗜酒,生活無常,膏梁厚味,肉食過度而發生。
治療方法:(分類)
治療中風病臨床探討醫院醫學論文
筆者自1981年1994年,治療中風癥20例,簡略的論述了病因,病機風、火、痰、虛、涉及心、肺、肝、腎四臟、并系統簡明了分類介紹了自己的治療方法。
用中藥及針灸及其它方法、分別對中經絡對中腑的病例,按肝腎陰虛及肝陽止亢型,痰熱腑實及痰風上攏型、閉癥及脫癥、內閉外脫及后遺癥的病機及治療做比較詳細的論述,治療中抓住有利時機、重點突破,通過三個療程的治療,取得了顯效率85%以上的療效。此方法純屬中醫方藥治療,方法簡單,療效顯著,無毒作用,對於中風的治方卻屬效好的方法值得推廣,以在實踐中充實提高。
[關鍵詞]:中風病/針灸/藥物的治療
[論文]:中風柰屬于現代醫學腦血管病的范疇之中,其中包括以下兩類:1、出血型的腦出血;殊(纟網)膜下腔出血等;2、缺血型的暫短腦缺血發生的動脈粥樣硬化性梗塞,腦血栓形成等,發展迅速,且病情復雜,嚴重而多變,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致殘的重要病種之一;現代醫學雖然對比病有比較充分的認識,但是對于解決本病對人類所造成的危害,目前還是個難題,探討祖國醫學之中藥和針灸方面,對於中風的發病機理,治療規律,還是有很大的成功之處,現將目前我對中風病的認識和治療,談一下我的膚淺之見,拋磚引玉,與廣大的同道和有志之士共同研究和提高。
一般資料:
筆者自1981年至1994年治療的20例中,男八例、女十二例。36歲——50歲的七人,51——80歲的13人,當病至10天的八人;10日至30日的七人,一個月以上的五人。中經絡的七人,中臟腑的八人,后遺癥的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