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單位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4 09:07: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出版單位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出版單位三審制研究
前些時,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關于開展出版單位‘三審三校’制度執行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通知”指出,“三審三校”制度是圖書、報紙、期刊出版單位內容編輯環節的基本制度。近期發現,一些出版單位內部管理失范,“三審三校”制度執行不到位,有的流于形式,嚴重影響內容導向和出版質量。為更好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關于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的意見》《出版管理條例》等制度規定,完善出版單位制度建設,排查風險隱患,特安排開展全國性的專項檢查。“三審三校”制度是有密切關聯但又有所區別的內容把關制度。相比而言,“三審制”是更關鍵、更重要的編輯制度。它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有關法規、條例上面有,“通知”再次予以強調:“出版單位在內容編輯環節應履行初審、復審和終審三道程序。在初審環節,應在審讀全部稿件的基礎上,對選題內容的社會效益、文化價值和出版價值進行審核,嚴格把好導向關、知識關、文字關等,形成初審報告,對稿件提出取舍意見和修改建議。在復審環節,應審讀全部稿件,并對稿件質量及初審報告提出復審意見,作出總體評價,并解決初審中提出的問題。在終審環節,應根據初審、復審意見,對稿件的內容,包括出版導向、學術質量、社會效果、是否符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等方面作出評價。對涉及重大選題備案內容的選題,要按規定督促履行重大選題備案程序。‘三審’中任何兩個環節的審稿工作不能同時由一人擔任。”
事實上,我們黨和政府歷來重視出版物的質量管理,注重相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早在1952年9月,國家出版總署在《關于執行〈關于公營出版社編輯機構及工作制度的規定〉的指示》中就明確指出:(1)設立總編輯為首的編輯部并組成包括社外專家組成的編委會;(2)作出全年的選題、編輯、發稿、出書計劃,并擬定每季每月的計劃;(3)向著作人約稿要訂立合同;(4)一切期刊、叢書的出版必須有編輯計劃,并經出版行政機關審查批準;(5)每一書稿從采用到印制成書,應實行編輯初審、編輯主任復審、總編輯終審和社長批準的編審制度,以及編輯加工、設計、校對、印成后校讀等基本程序;(6)編輯部對每一書稿都應負政治上與技術上的責任。這是新中國第一次明確提出出版機構對書稿應實行“三審制”。這里的編輯制度設置,包括三審制的規定,在民國時期相關規則基礎上更加明確、更加細化,也更具可操作性。1960年7月,文化部出版局起草制訂的《關于出版工作的若干規定(草案)》是一個征求意見稿。這個《規定(草案)》對于新中國成立初的編輯審稿制度作了進一步強調,且要求更加細致,明確指出:“各出版社均應制訂切實可行的書稿編輯審校制度(包括保密審查制度),明確規定各級編輯人員和校對人員的職責。必須嚴格執行三級(責任編輯、室主任(組長)、總編輯)審稿制。每一種書稿,必須有總編輯或副總編輯一人作過一定方式的審閱(通讀、抽查或主持集體審閱)并簽字后才能發稿,對出版的書稿負政治責任,并保證書稿有一定的學術(藝術)的質量。”這個“規定(草案)”對如何進行審稿,確保審稿質量,提出了富有建設性和操作性的指導意見。改革開放以來,出版物質量保障方面又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1992年11月,新聞出版署《關于圖書質量管理規定(試行)》,這個“規定”到1997年3月3日去掉了“試行”二字,正式頒布。它對圖書質量的分級標準和管理辦法作了明確界定,制定了相應的獎勵辦法。同時,將圖書出版過程質量和圖書成品質量分為優質品、良好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四級,并規定了明確的分級考核標準。這里,不只是就“三審制”說“三審制”,但確實涉及更深入、更系統的問題。
圖書也好,報刊也罷,文稿的“三審制”不是孤立的,它應該是整個編輯流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整體出版管理的一個方面。制度的建立固然重要,而嚴格執行、落實到位無疑更加重要。出版物質量首先是內容質量,而內容質量既包括政治質量,也包括學術質量、編校質量等,其中政治導向是否正確,政策把握是否準確,價值引導是否合適,都是需要特別重視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更加關注文化出版機構的社會效益,倡導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明確對出版單位的考核社會效益權重占到50%以上。而到了互聯網時代,出版融合有了新發展,自媒體融媒體突飛猛進,如何繼續發揮把關人作用,如何確保出版物的內容質量和整體品質,在在需要我們認真對待。三審中的每一審都是一個環節、一道關口,各有其不可替代的責任。1998年,新聞出版署圖書司以圖管字(98)第98號文件下發《圖書編輯工作基本規程》,它在出版領域經過逾二十年的應用,在規范編輯工作及保障圖書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仍有其價值。要特別強調和重視的是,編輯部門總編輯(社長或主編)作為最后一道關口的把門人,擔負著更加艱巨而光榮的使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從事內容創作生產傳播的文化企業,要建立和完善編輯委員會、藝術委員會等專門機構,強化總編輯等內容把關崗位的職責,對涉及內容導向問題的事項,具有否決權。”可見,權力很大,當然責任也就不小。前不久,有學術期刊主編不僅沒有盡到質量把關的責任,管理嚴重失范,甚至是有權就任性,隨意開設與期刊定位、宗旨不相關的欄目,刊發明顯有質量缺陷的稿件,引發學界和公眾關注與熱議,成為輿論熱點。
2020年元月,一篇多年前刊發于核心期刊——《冰川凍土》上的洋洋數萬言長篇論文被人扒了出來。這篇試圖建立“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宏文”,其理論和實踐基礎完全來自對“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感悟和體認。這顯然是有違科學研究嚴肅態度和學術刊物基本規范的。這里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這篇文章刊發的期刊《冰川凍土》,主編又正是導師本人。這樣的文章刊登出來,初審是怎樣的,復審環節是否把關了,特別是主編終審時又是怎么通過的,看來都存在很大的問題。另外一個應屬于社科學術類的核心期刊——《銀行家》也曝出大料,主編在這本期刊上特設《父子集》專欄,專門用于長期發表自己的書法作品和兒子的散文隨筆等。其實,辦好一家好的學術期刊,除了固定欄目,重頭文章,有時候確實是需要調節版面,張弛有度,既要豐富的內容,也需形式的多樣,但那也必須和刊物的宗旨、性質、定位相關聯,不能隨心所欲,任意別出心裁地“突破創新”。說到底,做報刊也好,做圖書也罷,在加強政治意識、陣地意識,守土有責、有土盡責的基礎上,還需要敬畏學術,敬畏文化,嚴格遵守學術規則和出版規定。具體到三審制,上述期刊的三審可謂形同虛設,尤其是終審。看來,建立健全出版機構的三審制度,關鍵還在人,在那些主導圖書和報刊編輯出版的關鍵崗位。而加強對出版機構關鍵崗位關鍵人的監督與檢查,也是落實“三審制”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互聯網出版如何落實三審制度,更是需要高度重視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作者:范軍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文化傳播研究中心
圖書出版單位業務規定
為提高辭書出版質量,規范辭書出版秩序,維護讀者權益,依據《出版管理條例》,特制定《關于規范圖書出版單位辭書出版業務范圍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一、辭書包括語文類辭書、專科類辭書、綜合類辭書。專科類辭書根據專業分工原則,繼續由相應的專業出版社出版。語文類辭書中少數民族文字與漢語對照辭書由各民族出版社負責出版。本《規定》所調整的辭書出版業務范圍是指除專科類辭書、少數民族文字與漢語對照辭書以外的辭書出版業務。
二、自本《規定》實施之日起,出版業務范圍中無辭書出版業務,但超范圍出版辭書的圖書出版單位,一律停止辭書出版、發行業務。已出版辭書經過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和新聞出版總署質量檢查為合格的,方可繼續發行。正在編輯加工的辭書,一律中止活動,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同意增加辭書出版業務后,方可繼續出版、發行。
三、自本《規定》實施之日起,出版業務范圍中無辭書出版業務的圖書出版單位,申請增加辭書出版業務的,可依照《出版管理條例》第十七條向新聞出版總署提出申請。新聞出版總署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決定,并書面通知主辦單位;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四、申請增加辭書出版業務的圖書出版單位,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一)必須具備足夠的編輯出版力量,原則上需成立專門的辭書編輯室,辭書編輯室的編輯人員不少于五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不少于一名;
出版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意見
一、適用范圍
1.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新聞出版事業單位,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新聞出版事業單位,都要實施崗位設置管理。新聞出版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出版社、報社、期刊社、通訊社等。
2.新聞出版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都要納入崗位設置管理。
崗位設置管理中涉及新聞出版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的有關規定執行。
3.使用事業編制的新聞出版行業各類學會、協會等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參照《試行辦法》、《實施意見》和本指導意見,納入崗位設置管理。
4.經批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新聞出版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所屬的新聞出版事業單位和新聞出版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以及已經轉制為企業的新聞出版單位,不適用本指導意見。
學術期刊出版單位集團化建設策略
2021年5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推進期刊集群化集團化建設,[1]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代表國家學術水平的知名期刊,[2]為我國學術期刊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并指明了方向。經過20多年實踐與探索,國內一些集群化集團化刊群已成規模并取得顯著成績,積累了豐富經驗,部分學術期刊出版單位正在積極籌備或建設集群化刊群。集群化集團化已成為我國高校學術期刊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我國高校學術期刊集群化集團化建設現狀
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學術期刊數量多、質量高,集群化集團化建設業績顯著,是我國高校學術期刊重要出版單位,對中國學術期刊發展具有引領和推動作用。筆者以“雙一流”建設高校學術期刊集約化出版單位為樣本,通過訪問官方網站等方法,統計其集群化集團化期刊管理單位名稱、定位、管理方式、期刊類型和數量等指標。統計顯示,有75所高校實施了期刊集約化管理,其中由出版社統一管理的35家、期刊社統一管理的40家。
1.定位與名稱
75所高校官網顯示,對集群化集團化期刊管理單位的定位屬性包括直屬附屬單位、業務部門、服務部門、教輔機構等11種,其中40所高校對其定位屬性為直屬附屬單位,其他的定位屬性還有業務部門、服務部門、教輔機構等。40所高校成立期刊社等機構,對期刊實施集約化管理,此類管理單位名稱中最多的是期刊社,其次是期刊中心;35所高校通過出版社對期刊實施集約化管理,此類管理單位名稱為出版社(出版集團)期刊社(期刊中心、期刊部),出版社大多數被定位為直屬附屬單位,期刊集群化管理部門不作為高校二級機構。
2.管理模式與類別
市出版單位年報及新一年工作思路
省新聞出版局和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年,市新聞出版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現市民的文化權利為目標,以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為方向,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榮,行業發展、體制改革、行政管理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促進了市新聞出版業沿著健康、繁榮、有序的方向發展。
一、全年我市新聞出版業發展態勢
期刊38家,年出版報紙4.27億份,期刊0.21億冊,1報刊方面:全市共有公開發行的報紙14家。報業集團作為我市新聞出版業的龍頭企業,08年收入15.8億元,純利潤0.95億元。
資產總額8867萬元,2出版方面:市擁有圖書出版社2家。08年出版圖書627種,其中新版389種,再版238種,總印數356.1萬冊,總發行碼洋4213.04萬元;音像出版單位4家,電子出版單位1家,網絡出版單位4家。
全市共有印刷企業2140家,3印刷業方面:年。從業人數18.2萬,年產值達308億元人民幣。印刷業一直位于全國領先地位,全國最重要的印刷產業基地之一。今年首次設立的中國出版政府獎印刷復制獎”由我市華新彩印制版有限公司印制的大型畫冊《黃賓鴻全集》獲得。年第“香港印制大獎”評選中,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榮獲了本屆大獎31個獎項中13項大獎,該企業還第三次榮獲美國印制大獎班尼金獎。
出版發行集團共有3家大型書城,4發行業方面:市共有出版物發行單位2479家(其中圖書期刊批發單位45家、零售單位792家、報刊亭1642家)總經營額11.8億元;發行單位中。08年營業額實現5.3億元,該集團陳錦濤總經理獲得年度國家韜奮出版獎。
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音像制品出版的管理,促進我國音像出版事業的健康發展與繁榮,根據《出版管理條例》、《音像制品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音像制品出版活動,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音像制品是指錄有內容的錄音帶(AT)、錄像帶(VT)、激光唱盤(CD)、數碼激光視盤(VCD)及高密度光盤(DVD)等。
第三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出版含有《音像制品管理條例》第三條第二款禁止內容的音像制品。
第四條新聞出版總署負責全國音像制品出版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出版管理的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出版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音像制品出版的監督管理工作。
音像出版單位的主管機關、主辦單位應當按照出版法律、法規和規章,對音像出版單位的出版活動履行管理職責。
期刊出版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我國期刊業的繁榮和發展,規范期刊出版活動,加強期刊出版管理,根據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期刊出版活動,適用本規定。
期刊由依法設立的期刊出版單位出版。期刊出版單位出版期刊,必須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持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領取《期刊出版許可證》。
本規定所稱期刊又稱雜志,是指有固定名稱,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順序編號,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冊連續出版物。
本規定所稱期刊出版單位,是指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并履行登記注冊手續的期刊社。法人出版期刊不設立期刊社的,其設立的期刊編輯部視為期刊出版單位。
期刊出版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促進我國期刊業的繁榮和發展,規范期刊出版活動,加強期刊出版管理,根據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期刊出版活動,適用本規定。期刊由依法設立的期刊出版單位出版。期刊出版單位出版期刊,必須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持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領取《期刊出版許可證》。
本規定所稱期刊又稱雜志,是指有固定名稱,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順序編號,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冊連續出版物。
本規定所稱期刊出版單位,是指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并履行登記注冊手續的期刊社。法人出版期刊不設立期刊社的,其設立的期刊編輯部視為期刊出版單位。
第三條期刊出版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出版方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傳播和積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質、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條期刊發行分公開發行和內部發行。內部發行的期刊只能在境內按指定范圍發行,不得在社會上公開發行、陳列。
出版報紙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促進我國報業的發展與繁榮,規范報紙出版活動,加強報紙出版管理,根據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報紙出版活動,適用本規定。
報紙由依法設立的報紙出版單位出版。報紙出版單位出版報紙,必須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持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領取《報紙出版許可證》。
本規定所稱報紙,是指有固定名稱、刊期、開版,以新聞與時事評論為主要內容,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頁連續出版物。
本規定所稱報紙出版單位,是指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并履行登記注冊手續的報社。法人出版報紙不設立報社的,其設立的報紙編輯部視為報紙出版單位。
出版物折扣決策的方法透析
根據出版物市場的一般規則,當客戶批量購買某出版單位的出版物時,可以享受該出版單位給予的一定價格折扣優惠,出版單位將按照出版物定價的一定比例為客戶提供銷售服務。這種銷售的定價比例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出版物發行折扣。當出版單位某種出版物出版以后,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確定該出版物的批量發行折扣。出版物的發行折扣是直接影響出版單位實現銷售收入的重要因素,在出版物銷售環節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本好的圖書,不僅要保證上乘的內容與優質的印制質量,而且其發行折扣也必須確定得合理、科學,這樣才既能夠滿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為社會提供優質的精神產品,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又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與讀者,拉動出版物的市場需求,擴大市場份額,贏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出版單位若不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不考慮出版物的特點和市場對它的需求情況,將發行折扣定得過高,則可能會使出版物遭受客戶的冷遇,難以盡快被市場所接受,甚至造成錯失良機、丟掉原有客戶的嚴重后果。反之,若只是為占領市場,將出版物發行折扣定提過低,而不考慮出版物的成本投入與收益期望;或者是為滿足中間商的獲利欲望,采取“高定價,低折扣”的做法,對出版物進行推銷,都是違背價值規律的,其結果,前者,出版單位將隨時面臨著陷入收不抵支困境的風險;后者,出版單位雖然從中可以獲得一些收益,卻直接損害了廣大讀者的利益,由此將會降低出版單位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同時,上述兩種做法都會遭到出版業同行的反對,甚至會引發或者助長出版物市場折扣大戰,擾亂出版物市場公平競爭的秩序。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出版物發行折扣一直是出版界領導層在經營決策中進行探討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國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在進行出版物市場秩序整頓中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我國出版業現行幾種出版物發行折扣決策方法淺析
我國出版業目前采用的出版物發行折扣決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政策折扣
政策折扣是指國家有關部門對某些特殊性出版物明確規定的發行折扣,它關系到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比如,為了減輕中小學生經濟負擔,我國有關部門自2000年開始,要求對中小學教材的出版實行降價減負,教材定價統一由各省(直轄市)的物價管理部門審定,并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規定發行折扣標準,即,黑白版教材發行折扣為70%,彩色版教材發行折扣為72%。對于這種政策折扣,出版單位只能不折不扣地執行,無權擅自變動。
2.市場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