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飛虱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14:09: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稻飛虱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圍殲稻飛虱工作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工業區):

今年以來,我區水稻生產面臨嚴重的病蟲害,但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農業部門精心組織下,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病蟲得到較好控制。

目前水稻生產進入后期階段,但仍面臨稻飛虱嚴重威脅。據區農技部門和各鎮監測點測報匯總,自8月底以來,我區遭受有史記載以來最大稻飛虱遷入。9月12日全區調查,平均畝卵量達597.34萬粒,最高田塊畝卵量高達4755萬粒,均遠遠超出去年畝均田間卵量。預測這些稻飛虱卵粒在9月14日以后進入孵化高峰。另據氣象部門預報,9月15日至16日有雨,9月17日以后將有連續幾天的晴好天氣。為此,各鎮(工業區)務必抓住防治適期,精心組織。根據農技部門技術意見,迅速做好藥械專業防治隊伍準備,搶在9月17日至19日合力圍殲第四代稻飛虱,把稻飛虱為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適時、搶晴圍殲稻飛虱關鍵是要提高防治質量,確保防治效果。重申關鍵防治一定要打準打狠,爭取"一槍頭"。務必把握用足藥量、大機噴霧、田間灌大水,實行專業隊統防,技術指導到位等主要環節,切實做到各方配合、村不漏戶、戶不漏田、田噴霧均勻。要特別注意抓好薄弱環節和安全施藥。此次防治結束后,各鎮、村要組織成立查蟲專業隊伍,對防治質量差、高蟲量田塊進行補防,并建立相應防治督查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水稻豐產豐收。

鑒于去年稻飛虱大發生,在一些地區造成嚴重危害的教訓和今年稻飛虱屬特大發生年的嚴峻形勢,市、區領導高度重視、關心,反復要求各級政府、農技推廣部門思想要高度重視,把防治稻飛虱當作當前農村工作的一件大事來抓,技術措施要到位,努力提高防治效果,責任要明確,確保不發生稻飛虱造成枯死田塊。

特此通知

查看全文

水稻稻飛虱防治技術要點

一、防治適期:9月10日前后對達標田塊立即進行防治,一周后視蟲情及時補治。

二、防治重點區域:沿淮稻區和江淮稻區的遲熟單季稻,沿江稻區的雙季晚稻和單晚

三、防治指標:百叢稻飛虱低齡若蟲1000頭以上。

四、防治技術

有水田塊,防治初孵若蟲,畝用25%撲虱靈80克+40%毒死蜱100毫升(或48%樂斯本80毫升);防治中、高齡若蟲,畝用40%毒死蜱120毫升(或48%樂斯本100毫升)+絲潤15~20克。施藥時要兌足水量,遲熟單季秈稻畝用水量,手動噴霧器不少于60公斤,機動噴霧器不少于30公斤,遲熟單季粳稻畝用水量,手動噴霧器不少于40公斤,機動噴霧器不少于15公斤,噴霧于水稻中下部,施藥后田間保持寸深淺水層3~5天。

無水田塊,畝用80%敵敵畏300毫升,拌干濕細砂(土)15~20公斤,于晴天中午12時至14時撒施。

查看全文

抓好稻飛虱整治工作通知

自7月上旬以來,受三號臺風“艾云尼”、四號熱帶風暴“碧利斯”、五號熱帶風暴“格美”相繼入侵影響,大量稻飛虱從境外分批多次遷入我縣,遷入時間早,田間蟲量密度高均為近幾年所少見。據縣植保站7月23日-24日田間調查,目前我縣一季稻稻飛虱普遍較高,百叢蟲量一般600-800頭,高的達1000頭以上,尤其是防治效果較差的田塊,百叢蟲量一般在1500-2000頭,高的達4000頭(均大大超過防治指標),少數遲熟早稻田并有局部穿頂倒伏現象。隨著早稻收割,大量殘存源將迅速轉移到中稻(一晚)和二晚秧田為害。由此可見,今年稻飛虱大發生已成定局,各地務必引起高度重視,早動手、早預防,抓住抽穗前(即圓桿階段)有利時機,普遍開展藥劑防控,為后期(即水稻成熟期)防治減輕壓力。為此,特緊急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充分認識稻飛虱預防工作的重要性

稻飛虱是一種暴發性害蟲,具有繁殖快,危害大,損失重等特點,如防治不力,一般可減產30%,高的達60%,嚴重田塊甚至絕收,各地要切實加強對稻飛虱防治工作的領導,充分認識稻飛虱的危害性。

二、加強調查監測,密切注意稻飛虱發展態勢

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要安排專業人員堅持定田定點定時調查監測,密切掌握稻飛虱發展動態,加強與縣植保站的信息交流,在全縣形成監測網絡,掌握稻飛虱防治工作的主動權。

三、加強技術服務指導,切實搞好藥劑防控

查看全文

抓好水稻稻飛虱防治工作通知

今年稻飛虱遷入我鎮時間早、峰次多,經過其在田間的多代繁殖和外地遷入,加上“盛夏不熱、晚秋不涼、夏秋多雨”氣候條件,目前我區田間稻飛虱蟲量高,尤以一季稻發生重。據區植保站在各地調查:一般百叢蟲量為800—2000只,高的達3400—5000只,是近幾年來量重的一年。當前水稻和天氣非常有利于稻飛虱發生與繁殖,形勢較為嚴峻。如防治不力,將造成一定面積水稻穿頂死稿,部分田塊甚至絕收。各地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組織農民進行防治,以確保一季稻豐產豐收和二晚的正常生長。為此,特作如下緊急通知:

1、各村委會、茶場領導要親自抓,要把有效殲滅水稻稻飛虱及其它病蟲害作為當前的重要工作來抓,同時要及時組織、督導農民進行防治。

2、村干部要及時深入田間地頭,摸清每一村組田間發生情況,有針對性指導農民開展防治,切買當好領導的參謀,制訂當地有效防治方案,把稻飛虱等病蟲害造成的損失控制到最低限度。

3、各村要充分利用各種為媒體加大宣傳力度,著重把病蟲害防治時間、方法、藥劑宣傳好。要使農民懂得如何防治病蟲害。

4、選用對路農藥和有效防治方法:藥劑是否對路,方法是否得當,是決定稻飛虱防治好壞的關鍵,不管哪種方法,都要盡量使藥劑觸及到棲慮、在稻株基部的稻飛虱。最有效方法有以下兩種:(1)畝用10%吡蟲啉類農藥30克加⒛%葉蟬散乳油100克兌水60公斤以上噴霧,噴霧時務必將水稻分成1米一廂,把稻株向兩邊壓,便于噴頭伸在下面將藥液噴在基部,噴藥后田間保持寸水2—3天。(2)畝用80%敵敵畏⒛0—250毫升拌細砂或細土15-20公斤撒施,于晴天中午撒施效果更佳,5天后再撒一次。

5、鎮政府要加大對假劣農藥的打擊力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確保稻飛虱的防治效果。

查看全文

農業局飛虱防控工作匯報

8月中旬以來的強降雨天色形成很多稻飛虱頻頻重復遷入我市,截止8月24日全市稻飛虱發作面積6.85萬畝,個中達標面積3.23萬畝,占全市水稻栽種面積的7.5%,局部中高山區發作嚴峻,百叢蟲量在2萬頭以上,是繼1991年、2007年后的又一個水稻飛虱發作嚴峻的年份,防控情勢非常嚴肅。為了有用節制稻飛虱風險,市農業局接納有力辦法,精確預警,實時報告請示,及早擺設,舉動敏捷,當前,稻飛虱防控任務正在全市有序展開。

一、強化思維看法,任務展開到位

稻飛虱風險具有蔭蔽性、偶發性、來勢猛、重復性強等特點,防治任務稍稍渙散,就會呈現成災場面。6月8日市農業局下發了《關于展開稻飛虱監測與防控的緊要告訴》,及早對本年稻飛虱的防控任務做了布置擺設。在我市局部當地發現水稻稻飛虱遷入后,局指導又召開會議布置擺設防治任務,又下發了《關于持續抓好稻飛虱防治任務的緊要告訴》,要求各縣區農業部分實在進步看法,增強監測,實時指點科學防控。

二、強化宣傳發起,技能培訓到位

稻飛虱遷入以來,日報、農業局網都登載了我市稻飛虱發作和防治的信息。寶興、蘆山縣電視臺延續播放稻飛虱防治專題片和滾動字幕20余次,印發稻飛虱防治技能材料11萬份。蘆山縣當局、寶興縣農業局、天全縣農業局辨別召開由分擔鄉(鎮)長和農技站長參與的稻飛虱防治緊要會議,要求有水稻栽種的鄉鎮樹立20-50畝的專業化防治示范片,并召開稻飛虱防治現場會,指點農戶展開科學防治。

三、強化公益本能機能,物資落實到位

查看全文

確保晚稻豐收工作事宜

今年上半年,我縣稻飛虱遷入量大,帶毒率高,早、中稻稻飛虱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發生早、面積大。目前我縣中稻發生面積1.2萬畝左右,明顯重于去年和常年,還有繼續擴散蔓延之勢。充足的蟲媒和毒源,使得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極有可能在晚稻暴發流行,形勢十分嚴峻,防控任務十分艱巨。為抓好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工作,確保我縣晚稻豐收,現將有關事宜緊急通知如下: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

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危害性,切實做好晚稻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工作的緊迫性。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是一種毀滅性水稻病害,一旦發生,輕則減產,嚴重時造成絕收。今年早、中稻稻飛虱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危害重,面積大,蟲媒和毒源充足,晚稻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發生形勢嚴峻,防控任務艱巨。為確保晚稻豐產豐收,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及時防治,爭取將危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加強病害監測,狠抓措施落實

目前,我縣晚稻正處于分蘗期,此時防治稻飛虱是預防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最關鍵時期。縣農業局植保人員要及時深入田間,加強稻飛虱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監測,及時警報和防治指導意見,科學指導農民做好分蘗期稻飛虱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稻飛虱傳播病毒,主要措施:

(1)治蟲預防病毒傳播:在分蘗期防治好稻飛虱可有效減少稻飛虱傳播病毒,預防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發生。防治稻飛虱可畝用25%噻嗪酮60克或25%吡蚜酮30克兌水50公斤噴施。

查看全文

植保站上半年的工作總結

2009年上半年,在州農業局的直接領導和省植保植檢站的指導下,全州植保工作遵循“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理念,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落實各項病蟲防控措施,強化植保執法,抓好植保各項工作。把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自覺貫徹落實到農業生產中,服從大局,深入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為全州農業安全生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病蟲發生及防治情況

截止6月24日,全州大春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91萬畝,防治162.76萬畝次。其中稻飛虱發生76.44萬畝,防治143.15萬畝次,全州普遍發生;稻縱卷葉螟發生11.72萬畝,防治15.27萬畝;水稻葉瘟發生0.85萬畝,防治3.36萬畝次;玉米葉斑病、玉米螟蟲等零星發生。小春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67.74萬畝,防治70.82萬畝;其中小麥銹病發生17.47萬畝,防治18.79萬畝,小麥白粉病發生20.87萬畝,防治21.84萬畝,油菜蚜蟲發生10.39萬畝,防治10.16萬畝。

(二)農業有害生物預警控制情況

1、田間調查及收集數據情況:嚴格按照《全國病蟲測報規范》及《云南省農作物病蟲測報調查方法》,根據病、蟲情發生發展趨勢對小春、大春作物病蟲害進行田間調查;從田間病、蟲始發進行系統和宏觀調查,每周郵件收集各縣調查情況并整理分析、編寫周報,按時向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測報處、省植保站、州農業局信息科報送重大病蟲發生動態。今年稻飛虱特大發生,自6月5日全州啟動水稻稻飛虱應急防治預案三級響應,成立了防治領導小組和應急防治指揮部,同時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進一步強化了日報制度,每天將發生及防治情況上報指揮部和省植保植檢站。

查看全文

確保晚稻豐收事宜

今年上半年,我縣稻飛虱遷入量大,帶毒率高,早、中稻稻飛虱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發生早、面積大。目前我縣中稻發生面積1.2萬畝左右,明顯重于去年和常年,還有繼續擴散蔓延之勢。充足的蟲媒和毒源,使得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極有可能在晚稻暴發流行,形勢十分嚴峻,防控任務十分艱巨。為抓好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工作,確保我縣晚稻豐收,現將有關事宜緊急通知如下: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

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危害性,切實做好晚稻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工作的緊迫性。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是一種毀滅性水稻病害,一旦發生,輕則減產,嚴重時造成絕收。今年早、中稻稻飛虱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危害重,面積大,蟲媒和毒源充足,晚稻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發生形勢嚴峻,防控任務艱巨。為確保晚稻豐產豐收,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及時防治,爭取將危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加強病害監測,狠抓措施落實

目前,我縣晚稻正處于分蘗期,此時防治稻飛虱是預防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最關鍵時期。縣農業局植保人員要及時深入田間,加強稻飛虱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監測,及時警報和防治指導意見,科學指導農民做好分蘗期稻飛虱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稻飛虱傳播病毒,主要措施:

(1)治蟲預防病毒傳播:在分蘗期防治好稻飛虱可有效減少稻飛虱傳播病毒,預防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發生。防治稻飛虱可畝用25%噻嗪酮60克或25%吡蚜酮30克兌水50公斤噴施。

查看全文

拋秧水稻田病蟲草害防治對策研究論文

摘要水稻拋秧是現代稻作輕型栽培技術,由于水稻拋秧時間早,群體密度大,前期田間少水,因而有利于病蟲草害的發生及為害,在病蟲草害防除過程中應抓住前、中、后(穗期)期,實行階段性重點防除。化學除草應采用“一封一補”2次化除技術;病蟲害防治根據病蟲害的實際發生情況,結合氣象因素、苗情確定防治主次對象和防治適期,合理混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控制多種病蟲害。

關鍵詞拋秧水稻田;病蟲草害;發生特點;防除對策

水稻拋秧是近幾年來發展較快的現代稻作輕型栽培技術,2006年白帽在中稻上推廣面積達2000多公頃,占中稻種植面積10%以上,已充分顯示了其省工省力、高產高效的優勢,但拋秧稻田病蟲害發生復雜、雜草危害較重。

1拋秧水稻的生育期特性及栽培特點

據白帽的耕作制度和溫光資源條件,水稻拋秧在品種選擇上,一般要求中熟雜交系列中稻品種,在茬口安排上以前茬油菜田和閑田為生,與常規手插移栽水稻相比,拋秧水稻秧齡期較短,一般在25d以內,比普通水育大秧短10d左右,如秧齡期過長,則秧根連結不易分散,就無法拋栽。拋秧時間早,具有拋秧時傷根少、扎根淺、起發早、分蘗節位低、基本苗數足、有效穗數多及后期青稈黃熟等特點,有顯著的早發優勢。

2水稻拋秧田病蟲草害發生特點

查看全文

秧田病蟲草害防治分析論文

摘要水稻拋秧是現代稻作輕型栽培技術,由于水稻拋秧時間早,群體密度大,前期田間少水,因而有利于病蟲草害的發生及為害,在病蟲草害防除過程中應抓住前、中、后(穗期)期,實行階段性重點防除。化學除草應采用“一封一補”2次化除技術;病蟲害防治根據病蟲害的實際發生情況,結合氣象因素、苗情確定防治主次對象和防治適期,合理混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控制多種病蟲害。

關鍵詞拋秧水稻田;病蟲草害;發生特點;防除對策

中圖分類號S435.1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5739(2008)11-0185-01

水稻拋秧是近幾年來發展較快的現代稻作輕型栽培技術,2006年白帽在中稻上推廣面積達2000多公頃,占中稻種植面積10%以上,已充分顯示了其省工省力、高產高效的優勢,但拋秧稻田病蟲害發生復雜、雜草危害較重。

1拋秧水稻的生育期特性及栽培特點

據白帽的耕作制度和溫光資源條件,水稻拋秧在品種選擇上,一般要求中熟雜交系列中稻品種,在茬口安排上以前茬油菜田和閑田為生,與常規手插移栽水稻相比,拋秧水稻秧齡期較短,一般在25d以內,比普通水育大秧短10d左右,如秧齡期過長,則秧根連結不易分散,就無法拋栽。拋秧時間早,具有拋秧時傷根少、扎根淺、起發早、分蘗節位低、基本苗數足、有效穗數多及后期青稈黃熟等特點,有顯著的早發優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