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伏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14:13: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倒伏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淺談水稻倒伏因素及措施論文
摘要水稻莖稈倒伏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和稻谷品質,倒伏發生越早,損失越大。通過2007—2008年對江蘇高郵地區水稻倒伏情況跟蹤調查,分析水稻倒伏的原因,提出防止措施,以為防止水稻倒伏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稻倒伏;原因;防止措施
江蘇高郵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光、熱、水資源優越,是水稻種植大縣。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時常會有倒伏現象發生,一般發生在抽穗后,倒伏后的水稻不能很好地進行光合作用,導致籽粒不飽滿,癟粒增多,產量和品質都受到影響,輕者減產,重者絕收,嚴重影響廣大農民的種植效益。近幾年,高郵地區水稻倒伏現象發生普遍,一般損失在20%左右,高者達到40%以上。
據筆者調查分析,主要是由于9月上中旬的臺風和病蟲發生危害所致,其次是栽培措施不當所引起。
1水稻倒伏的原因
1.1品種選用
雜交水稻倒伏成因及救治方法
雜交水稻具有米質優、產量高的特點,但易倒伏,造成產量降低和影響稻米品質。分析了興寧地區種植雜交水稻倒伏的原因、類型及其預防對策,以為興寧地區種植雜交水稻防止倒伏、提高產量和品質提供參考。興寧市位于廣東粵東北部,種植雜交水稻是興寧地區的主導產業,全市全年種植優質雜交水稻逾3.33萬hm2。雜交水稻倒伏是興寧地區早造生產中發生較多的一種現象,倒伏越早,傾角就越大,對產量影響就越嚴重[1-2]。近年來,興寧市雜交水稻灌漿后出現許多倒伏現象,特別是早造如遇上強熱帶風暴、臺風雨的影響,倒伏就更加嚴重,出現連片大面積倒伏,如2007年早造永和鎮湖鄉村種植粵雜122品種33.33hm2,因受九號臺風雨影響,全面倒伏,損失嚴重。雜交水稻倒伏不僅不利于機收,而且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和稻米品質。值得農科部門認真研究解決,提出預防雜交水稻倒伏對策,以解決雜交水稻因倒伏造成產量降低、稻米品質下降的問題。據分析,雜交水稻倒伏發生部位的不同,雜交水稻倒伏分為根倒和莖倒。根倒伏是稍經風雨侵襲就從稻株根際發生全根性平地倒伏[3]。莖倒伏是由于莖稈細弱,韌性差,基部節間過長,上部重量較大后難承負荷,致使莖稈彎曲或折斷而形成倒伏。興寧市早晚雜交水稻主要以人工拋植方式種植,其倒伏以莖倒伏為主。
1雜交水稻倒伏的原因
1.1品種因素
雜交水稻穗大粒多、粒重、產量高,后期易出現倒伏,再加上有些雜交稻品種株高大不抗倒。同時,在栽培管理上應根據雜交水稻生長規律做好抗倒伏栽培工作,不同的雜交水稻品種,其抗倒伏能力不同,如粵雜122,該品種植株較高、株型分散、莖稈粗、穗大粒多、粒重、根系發達[4-5],但后期如遇臺風雨也較易出現倒伏,如天優122、五優308等,根系發達,莖稈粗壯,株型集中,不易倒伏。
1.2栽培方式
據調查分析,栽培方式不同其倒伏程度也有差異,如插秧比拋秧,插秧較抗倒;拋秧比直播,拋秧較抗倒;直播比免耕拋秧,直播較抗倒;稀植比密植,稀植較抗倒。為提高雜交水稻單產、片面重施氮肥及磷、鉀肥投入不足,氮、磷、鉀比例不協調,分蘗期植株生長過旺,封行過早,穗期葉面積過大,易造成倒伏。施用化肥時期不當,過早或過遲施肥,也會使得雜交水稻發生倒伏。栽插苗數過多或每株秧苗分蘗個數過多,嚴重影響雜交水稻的通風透光性,造成根系生長不良,植株生長細弱,基部節間增長而誘導倒伏[6]。輕簡栽培方式易出現出苗不齊、根系入土淺導致倒伏等問題。如果雜交水稻以移栽插植,其根系入土深、吸收養分活力強,可有效減少倒伏的發生。
玉米倒伏防止措施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玉米;倒伏;原因;防止措施
論文摘要分析玉米倒伏的原因,即種植密度不合理、較大的風雨、施肥方法不當、品種不當、田間管理措施不當等因素均能影響玉米的倒伏;并提出防止玉米倒伏的措施,主要包括選用抗倒品種、合理密植、及時防治病蟲害、加強肥水管理、噴施玉米“壯豐靈”等方面的內容,以期為減輕玉米倒伏、提高玉米產量提供參考。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莖稈節間折斷或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3種:莖倒、根倒及莖折。莖倒是莖稈長得細長,植株過高,基部機械組織強度差,遇暴風雨造成莖稈傾斜;根倒是根系發育不良,灌水及雨水過多,遇風引起傾斜度較大的倒伏;莖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長較快,莖稈組織嫩弱及病蟲危害,遇風引起的莖稈折斷。其中,對產量影響最大的是莖折,其次是根倒,莖倒對產量的影響最輕。
1玉米倒伏的原因
1.1種植密度不合理
在玉米播種和玉米間定苗時,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品種制宜地保留適宜的種植密度,造成密度過大,群體內光照弱,光合產物少,導致莖稈纖細,其硬度和韌性降低,穗位升高,遇暴風雨時發生倒伏。
玉米倒伏原因及對策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玉米;倒伏;原因;防止措施
論文摘要分析玉米倒伏的原因,即種植密度不合理、較大的風雨、施肥方法不當、品種不當、田間管理措施不當等因素均能影響玉米的倒伏;并提出防止玉米倒伏的措施,主要包括選用抗倒品種、合理密植、及時防治病蟲害、加強肥水管理、噴施玉米“壯豐靈”等方面的內容,以期為減輕玉米倒伏、提高玉米產量提供參考。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莖稈節間折斷或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3種:莖倒、根倒及莖折。莖倒是莖稈長得細長,植株過高,基部機械組織強度差,遇暴風雨造成莖稈傾斜;根倒是根系發育不良,灌水及雨水過多,遇風引起傾斜度較大的倒伏;莖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長較快,莖稈組織嫩弱及病蟲危害,遇風引起的莖稈折斷。其中,對產量影響最大的是莖折,其次是根倒,莖倒對產量的影響最輕。
1玉米倒伏的原因
1.1種植密度不合理
在玉米播種和玉米間定苗時,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品種制宜地保留適宜的種植密度,造成密度過大,群體內光照弱,光合產物少,導致莖稈纖細,其硬度和韌性降低,穗位升高,遇暴風雨時發生倒伏。
小麥高產穩產原因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論文摘要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分別闡述了小麥發生早衰、凍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1)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一處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的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產量。
探索麥子高產穩產的影響原因及其預防對策
摘要分別闡述了小麥發生早衰、凍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以為小麥高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原因;防治措施
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其發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一是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其產量。二是持續高溫和干熱風危害,造成植株水分缺失,葉綠素下降,進而植株早衰,降低產量。三是持續暖冬造成蟲害的發生,害蟲吸食植物的穎殼、麥粒、葉片和葉梢,使被害組織粘著塵土,堵塞葉面氣孔,不能愈合,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形成早衰。四是雜草危害。雜草不但與小麥爭肥,成株期還與作物爭光,嚴重時造成小麥早衰,降低產量。
分析小麥高產穩產原因及策略
摘要: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分別闡述了小麥發生早衰、凍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1)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一處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的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產量。
小麥高產穩產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分別闡述了小麥發生早衰、凍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1)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一處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的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產量。
小麥高產原因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論文摘要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分別闡述了小麥發生早衰、凍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1)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一處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的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產量。
小麥高產穩產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分別闡述了小麥發生早衰、凍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1)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一處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的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