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研室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4 05:10:4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法研室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職國際貿易教研窒工作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以國際貿易教研室為例,以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和日常教學管理三項教研室常規工作的開展為切入點,簡要論述了教研室在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增強教師素質、建設精品課程、建設精品專業、改善實習實訓設備和環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關鍵詞:高職;國際貿易;教研室工作;思路
教研室是一個最基層的教學單元,是日常教學工作的直接監督和管理單位,是教學研究的直接組織和實踐單位,也是學科長遠發展計劃的重要執行單位。教研室所屬成員業務素質的提高和晉升,教研室所轄專業和課程的改革發展,配套實習實訓設備和場所的改善,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就業情況調查,都可以進入教研室的工作范圍。上述很多工作都是長期性的,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和正確的思路,難以充分發揮教研室的基層推動作用。因此,教研室工作思路正確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科長遠發展目標的實現。
本文以國際貿易教研室為例,以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和日常教學管理三項教研室常規工作的開展為切人點,簡要論述了教研室在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增強教師素質,建設精品課程,建設精品專業,改善實習實訓設備和環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1教研室課程建設的工作思路
課程建設是教研室的一項具體工作。這里的課程不是指哪一門單獨的課程,而是指教研室所屬專業的所有專業課程。這些課程分為兩個部分,即核心部分和輔助部分,核心部分課程的建設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輔助部分課程的建設能夠較好的突出專業特色。教研室可以為每一門專業課程安排一名課程負責人,相同課程的教師組成一個課程建設小組,以核心部分課程的建設為重點,并在核心課程中挑選一到兩門課程作為精品課程,動員教研室所有相關教師都參與到精品課程的建設中來,以點帶面,建設好核心部分的專業課程,進而帶動輔助部分的課程建設,逐漸形成一批有實力、有高職特點的優質課程乃至精品課程。
教研員職能轉變路徑研究論文
[摘要]當前,我國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正進一步加強。教研室、教研員作為直接承擔政府提供的教育公共服務的中介組織和成員,必須轉變職能,重新定位。政府要將教研室改革納入社會管理的公共治理結構,探索中介服務新機制,實施教研員資格認證制度,打破指導和服務的條塊分割,進一步促進教研員公共服務社會化。
[關鍵詞]教研員;職能定位;教育公共服務
[中圖分類號]G4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808(2009)02-0081-04
當前,在我國許多地方,教研室主要包括普通教研室和職業教研室(本文從教研員的角度分析,有關所指統稱教研室)。教研室作為事業單位屬于政府以外的社會組織之列,負有向學校提供教學研究、指導和服務等職能。當前,隨著我國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強化,教研室、教研員作為直接承擔政府提供的教育公共服務的中介組織和成員,正面臨如何轉變職能,如何向社會提供更多更好教育服務的挑戰。
一、教研員面臨的挑戰
臨床醫學教學標準化建設初探
一、臨床醫學課程的特點
臨床課程涵蓋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兩大部分,這個階段要求掌握醫學理論知識并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轉化為臨床綜合技能。通過理論授課、實驗課、臨床見習、臨床實習四種方式實施。教學周期從大三到大五,跨度長,內容多,課程間內容相互關聯,授課進度相互銜接要求高,對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有著更高的要求。按照《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意見》要求:“強化醫學生醫德素養和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改革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推進醫學基礎與臨床課程的整合;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中心和自主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改革,推行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倡導小班教學、小班討論;完善評價考核方法,建立形成性和終結性相結合的全過程評定體系;加強醫教結合,強化臨床實踐教學環節,嚴格臨床實習過程管理,實現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培養醫學生關愛病人、尊重生命的職業操守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2]。這對教研室、教師、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實施這樣的要求又存在一些困難,從教師工作性質上,他們既是醫生又是教師,同時肩負醫、教、研三重工作任務,且醫療工作任務繁重,科研工作與個人發展密切相關,教師的教學精力受到很大影響。從學生學習方面來講,學習的是人類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疾病的診治絕對不允許出現差錯、事故,學生面對各不相同的患者個體,千變萬化的病情,既需要掌握醫學知識,又需要運用醫學倫理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在學習中還要嚴格執行衛生法規、醫療制度,防范醫療糾紛,較其他類別課程學習難度加大。如果在制度和工作安排上沒有科學的設置,必然影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實現,進而影響教學質量。
二、臨床醫學課程教研室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高等醫學院校將臨床醫學系和附屬教學醫院合并成立臨床學院,進而教研室和醫院專業科室合并。這在擴大教學資源,加強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等方面有利于教研室的建設。但同時也出現了新的問題,主要是隨著醫院現代化發展進程,臨床分科越來越多,臨床醫生專業分工也越來精細,教師和本科全面醫學教育及專業課程相對應的離散度越來越大,這導致承擔一門臨床課程的臨床業務科室和專業課教師數量增加,教研室建立在多個臨床專業科室的基礎上,增加了教研室的管理難度,教研室的職權、工作機制、教學任務統籌都面臨新的問題。教師還存在學校的教學編制和醫院的臨床編制之分,在人事管理、培養目標、職稱晉升、進修學習、績效管理等方面也有不同。由此導致現在部分教研室不能全面開展工作,只完成教研室職能中部分任務,致使出現教學的自由化傾向,導致教學質量降低。這種現象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警覺。重溫教研室的性質與任務,理順工作關系,對照教研室性質與任務建立責、權、利明晰的管理體制,成立院(系)教學督導組織,檢查指導教研室的工作,統一實行標準化管理,提高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緩。
三、臨床醫學課程教研室標準化建設的內涵和目標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是指在經濟、技術、科學及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通過制定、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標準化教研室就是在教學組織和科學研究管理與質量保證等方面制定統一的標準,明確教研室的性質、任務和職責,使教研室工作趨于標準化,有利于提高教學、研究的水平和勞動效率,保障學校的教學質量,進而推動學校的教學發展。加強標準化教研室建設,要本著完善教學組織管理、提高教學管理效率、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以教學基本建設為基礎,以提高師資水平為目標,以科學研究為動力,以增強教師教學能力為目的,帶動學科、課程、專業建設的全面進步[3]。以期達到保質保量地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教學計劃、教學任務,又要進行課程結構的調整,教學方法和考核評價方法的改進,致力于重點學科和專業的建設、教材建設,鼓勵教師教書育人,重視師德師風的建設。
高職國際貿易教研窒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以國際貿易教研室為例,以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和日常教學管理三項教研室常規工作的開展為切入點,簡要論述了教研室在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增強教師素質、建設精品課程、建設精品專業、改善實習實訓設備和環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論文關鍵詞:高職;國際貿易;教研室工作;思路
教研室是一個最基層的教學單元,是日常教學工作的直接監督和管理單位,是教學研究的直接組織和實踐單位,也是學科長遠發展計劃的重要執行單位。教研室所屬成員業務素質的提高和晉升,教研室所轄專業和課程的改革發展,配套實習實訓設備和場所的改善,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就業情況調查,都可以進入教研室的工作范圍。上述很多工作都是長期性的,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和正確的思路,難以充分發揮教研室的基層推動作用。因此,教研室工作思路正確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科長遠發展目標的實現。
本文以國際貿易教研室為例,以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和日常教學管理三項教研室常規工作的開展為切人點,簡要論述了教研室在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增強教師素質,建設精品課程,建設精品專業,改善實習實訓設備和環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1教研室課程建設的工作思路
課程建設是教研室的一項具體工作。這里的課程不是指哪一門單獨的課程,而是指教研室所屬專業的所有專業課程。這些課程分為兩個部分,即核心部分和輔助部分,核心部分課程的建設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輔助部分課程的建設能夠較好的突出專業特色。教研室可以為每一門專業課程安排一名課程負責人,相同課程的教師組成一個課程建設小組,以核心部分課程的建設為重點,并在核心課程中挑選一到兩門課程作為精品課程,動員教研室所有相關教師都參與到精品課程的建設中來,以點帶面,建設好核心部分的專業課程,進而帶動輔助部分的課程建設,逐漸形成一批有實力、有高職特點的優質課程乃至精品課程。
高職國際貿易教研窒思路淺析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以國際貿易教研室為例,以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和日常教學管理三項教研室常規工作的開展為切入點,簡要論述了教研室在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增強教師素質、建設精品課程、建設精品專業、改善實習實訓設備和環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論文關鍵詞:高職;國際貿易;教研室工作;思路
教研室是一個最基層的教學單元,是日常教學工作的直接監督和管理單位,是教學研究的直接組織和實踐單位,也是學科長遠發展計劃的重要執行單位。教研室所屬成員業務素質的提高和晉升,教研室所轄專業和課程的改革發展,配套實習實訓設備和場所的改善,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就業情況調查,都可以進入教研室的工作范圍。上述很多工作都是長期性的,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和正確的思路,難以充分發揮教研室的基層推動作用。因此,教研室工作思路正確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科長遠發展目標的實現。
本文以國際貿易教研室為例,以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和日常教學管理三項教研室常規工作的開展為切人點,簡要論述了教研室在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增強教師素質,建設精品課程,建設精品專業,改善實習實訓設備和環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1教研室課程建設的工作思路
課程建設是教研室的一項具體工作。這里的課程不是指哪一門單獨的課程,而是指教研室所屬專業的所有專業課程。這些課程分為兩個部分,即核心部分和輔助部分,核心部分課程的建設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輔助部分課程的建設能夠較好的突出專業特色。教研室可以為每一門專業課程安排一名課程負責人,相同課程的教師組成一個課程建設小組,以核心部分課程的建設為重點,并在核心課程中挑選一到兩門課程作為精品課程,動員教研室所有相關教師都參與到精品課程的建設中來,以點帶面,建設好核心部分的專業課程,進而帶動輔助部分的課程建設,逐漸形成一批有實力、有高職特點的優質課程乃至精品課程。
教研活動教研室工作實施意見
教研室是教學的基本單位,是保證教學質量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為了有效的抓好教研室建設,卓有成效的開展教研活動,有效的發揮教研室作用,制定如下細則:
一、教研室主任的職責與任務
教研室主任是抓好教研室建設、有效實施教研活動的直接領導者和組織者。因此,教研室主任具有以下責任和義務:
1、制定工作計劃,撰寫工作總結。教研室主任每學期開學一周內負責制定教研室的工作(含教研活動)計劃,期末撰寫教研室工作總結,放假前一周交系教學秘書。
2、加強教學研究,按時開展教研活動。每兩周必須負責組織一次教研活動,具體時間由教研室主任擬定并通知到各位教師。教研室主任應負責提前確定教研活動主題,安排專人在《教研室活動記錄本》上準確記錄教研主題、教研內容、參加教師、時間與地點等重要內容。
3、增強競爭意識,組織申報教學明星(名師)、教學質量優秀獎、精品課、教科研立項等。教研室主任應廣泛動員,大力宣傳,積極培養教研人才,每一學年,本教研室至少有一名教師成功申報教學明星(名師)、教學質量優秀獎、精品課、教科研立項等五項中的任何一項。
教研員職能轉變論文
一、教研員面臨的挑戰
在新的歷史時期教研員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務的要求、教育管理體制和結構的變化。
(一)教研員職能行政化傾向有悖于承擔教育公共服務的職能
教研室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由于受政府統一管理、占有和分配教育資源的體制思維的影響,當前教研室作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一個教學業務科室,履行著教育行政部門的部分行政職能。教研室的產權和法人代表資格由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門所有和支配,并被賦予不同的行政級別(有的教研室法人代表甚至由教育行政部門的副局長兼任),甚至連教研室的事務也多由教育行政部門直接管轄。教研室作為社會組織應有的自主性、自治性等合法化的基礎被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行政管理而替代,難以成為真正社會組織。教研員也被作為指導、檢查、評估教學的行政化角色。例如,教研員參與聽課、評課、賽課,至今還一直承擔教育行政部門執行評選教學能手等名師資格的職能(盡管確認的單位是教育行政部門,但教研員是事實上的行政執行者)。雖然新課改加強了教研員的教學研究、指導和服務功能,但其行政化的特點并沒有實質上的改變。
當前,教研室、教研員依靠其部分行政職能擁有大部分教育教學研究、指導和服務的分配權,享有教育行政部門尚無法擺脫的結構性依賴的優勢地位。其基本狀態是:對上負責多,對下服務少;貫徹上級意志多,反映基層學校、家長訴求少;反映宏大普遍利益多,反映微觀主體利益少。同時,教研室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也深刻影響著其他非政府的、真正的教育專業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和公平競爭,遠遠不能適應當前政府轉型的需要。
(二)教育體制和結構的變化沖擊著教研員的唯一“法定”地位和職能結構
校教研室總結3則
第一則
本學期來,教研室在基礎部的正確領導下,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我們圍繞教研先導,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結合我校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的特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有力地推動了語文、德育課的教學工作。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政治理論學習工作
教師的學習提高是發展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按照基礎部的要求,組織教研室同志認真做好政治理論學習。對十七大報告、以及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中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和觀點堅持反復學習,把學習的過程作為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過程,進一步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過程,進一步堅持與時俱進,拓寬思想的過程,進一步提高思想上的堅定性,行動上的自覺性和工作上的創造性的過程,不斷提高認識水平和理論修養,發揮黨員教師的示范作用。
二.教學常規管理
加強常規管理,是落實教學計劃的根本保證。因此,本教研室始終認真落實教學常規管理的各項規定,按照各項規定組織教學。每學期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堅持聽課制度,堅持業務學習,堅持集體備課,堅持期中期末檢查制度,加強過程管理,以保證教育教學扎實高效。
高效課堂創建評價辦法
科學評價是扎實開展高效教室創立活動的保證。依據《縣教育局關于開展“高效教室創立”活動的施行方案》和《縣教研師訓中心關于高效教室創立活動的施行指導意見》,現對我縣中小學開展高效教室創立活動制訂如下評價方案:
1、高效活動創立指導機構健全。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創立活動指導專班及工作專班。分工明確,任務詳細。
2、方案、方案、總結質量高,準則完善。依據教育局的活動方案制訂本校的施行方案,目的明確,辦法得力;制訂培訓、學習、治理、評價等相關準則,保證高效教室創立活動的順利施行和深化開展。創立活動方案、校本研訓活動方案和創立活動階段總結按要求上報縣教研師訓中心。
3、高效教室創立活動有內容、有方式、有用益。學校師生培訓到位,統一認識。合時舉行高效教室論壇和高效學習論壇活動,開展高效學習問卷查詢和高效教室問卷查詢。高質量主辦或協辦《高效教室簡報》。每學期組織一次高效教室優質課、主干教員、教育妙手、學科標兵等評選工作。
積極參與高效教室創立活動中縣級及以上教研部分組織的四優競賽,并獲得優異成果。
4、高效教室以評促創工作落實。成立由校長任組長、主干教員任成員的自評工作組,嚴厲依照高效教室的理念和規范,采取開門聽課的方法,可以分組組織評課。自評組對科任教員教室教育進行定量、定性評價。要在評課后對每位教員提出詳細整改意見,并采取得力辦法,促進整改和提高。學校自評工作組提出的整改意見要具體記載備查。
談能力重構的高職基層教研室組織建設
關鍵詞:能力重構;高職;教研室;建設
高職院?;鶎咏萄惺医M織能力重構是根據高職教育發展新要求,以能力提升為目的重新構建的教研室組織形式。目前高職院?;鶎咏萄惺医M織存在嚴重的組織虛化、功能固化、職能行政化的問題,這使基層教研室組織理應具有的學術權力受到了遏制,嚴重地影響了基層教研室組織在新形勢下的應有作為[1]。
1基層教研室組織能力重構的新內涵
1.1基層教研室組織能力重構的“五新”
①新形態?;鶎咏萄惺医M織能力重構后的形態轉換,一是由傳統基層教研室組織被動適應型向主動創新型教研室組織轉變;二是擴大了組織空間,增容了組織工作內涵,適應了新時期高職教育的發展。②新使命。在實踐教學、情境教學、跨界教學中,以解決高職教育課程與教學的現實問題為主要職責,以培養適于未來職業崗位需求人才為主要目標。③新理念?;鶎咏萄惺医M織以創新理念激發發展活力,引領發展方向,拓展發展空間,提高發展水平。④新指向。從發展上指向于可持續發展,指向于在教育實踐中發現真問題,解決真問題。⑤新角色。能力重構后的基層教研室組織要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踐行者,新課程模式、新教學模式的建構者,新時期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者,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者。
1.2基層教研室組織能力重構的“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