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山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08:02: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封山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封山育林管理通知
為加快我縣生態經濟強縣和山水園林城市建設步伐,鞏固南北山生態示范區建設成果,根據《森林法》、《退耕還林條例》、《封山育林管理暫行辦法》和《**市林地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縣政府決定對南北山地區林地實行封山育林管理。特通告如下:
一、封山育林區范圍:南山從棠香街道辦事處紅星9社起經永岸村至龍崗街道辦事處西禪村11社止,北山從棠香街道辦事處報恩村1社經龍崗村至龍崗街道辦事處累豐村1社止的區域內所有林地(含退耕還林地)。具體范圍由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劃定。
二、對南北山地區林地實行全封,封育年限為三年。
三、封育區的國有林地由權屬單位實施封育,集體林地由各街道辦事處、村社組織實施封育,群眾林地由群眾自封或聯戶封育。
四、封育期內嚴禁從事以下活動:采伐竹木、放牧、砍柴、割草及破壞林草植被;毀林開墾和毀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毀林行為;林糧(蔬菜等作物)間作;一切野外用火;捕獵野生動物;未經批準占用林地修建構建筑物;損毀護林設施和標牌。
五、對違反本通告第四條規定的單位或個人,由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封山禁牧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強化森林資源管理,促進我市生態環境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辦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中封山禁牧是指一定時期內對具備封山育林條件的林業用地,通過禁止放牧和其他人為破壞活動,并輔以人工促進手段,使其成為森林或灌草植被的一項管理措施。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市行政區域內的國有、集體和個體等不同權屬的林業用地。封山禁牧以水源涵養林區、水土保持林區、防風固沙林區、生態景觀區為重點。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確定為全封、半封、輪封。
第四條封山禁牧要遵循統籌規劃、以封為主、封育結合,依法管理與鄉規民約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封山禁牧管理工作。
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配合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封山禁牧管理工作。
菇木林封山培育分析論文
一、林分選擇
適宜人工促進封山培育菇木林的林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闊葉林采伐后,由于人為的干擾,不斷地拔大毛形成的殘次闊葉林;另一種是荒山經過封山育林形成針闊混交林。闊葉樹種較多的林分,一般都可以改造成菇木林。目前,全縣可以人工促進封山培育菇木林的林地有數千公頃,主要集中分布在左溪、荷地、竹口、五大堡等鄉鎮。但是,要想使改造后的林分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必須選擇好林地,并根據立地、交通等條件連片建立生產基地。
1.立地條件好
立地是菇木生長的基礎。由于菇木樹種生長迅速,對林地的要求高。一般可選擇土層較為深厚,肥力足,光照條件好的林地,集中建立菇木林培育基地。
2.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是封山改造培育菇木林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必要條件。菇木林生長量大,大量的菇木需要運輸,交通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菇木的運輸成本。封山改造成菇木林的林地一般應選擇交通便利的地區,以利菇木的運輸,節約運輸成本,提高菇木人工促進封山培育的經濟效益。
市政辦封山育林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封山育林工作的決議》和市政府《封山育林管理辦法》,全面推進封山育林工作,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林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目標,以恢復和培育森林植被為重點,以嚴格封育管理為手段,促進森林資源和森林覆蓋率較快增長,加快“森林”建設步伐。
二、任務目標
采取封育措施,保護規劃區域內的各類林地和地表植被,使全市生態公益林林相明顯改善,疏林地升級改造成混交林,荒山造林成活保存率達到85%以上。封育期間,全市建造護林牌500個,設置宣傳牌200個,砌壘隔離墻20萬米,建造防火瞭望塔20個,新建護林房200個,新增管護人員300人。
三、實施步驟
封山禁牧工作實施意見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劃定封山禁牧林地區域、劃定封山禁牧林地區域、全面啟動封山禁牧工作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思想和原則,封山禁牧工作堅持統籌規劃,以封為主,禁牧與圈養、恢復生態和保護農民利益相結合的指導思想、政府組織,依法實施的原則;生態優先,科學規劃的原則;積極穩妥,保護群眾利益的原則;試點先行,分步實施的原則;部門配合,各司其職的原則;強化督查,嚴格考核的原則;工作責任,鄉鎮人民政府主要領導為封山禁牧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封山禁牧工作、封山禁牧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市政府分年度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簽訂封山禁牧工作責任書,年終考核兌現;區域工作、國家實施的林業重點工程:*8個鄉鎮退耕還林地內禁止放牧、市現有林業用地: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省實施的林業重點工程、市實施的林業重點工程、鄉村實施的其它林業工程、天然保護林林地、風景名勝區禁止放牧、依靠項目實施的林業工程、市林業局協調畜牧、水利、國土等部門按照市政府劃定的封山禁牧區域,將封山禁牧面積落實到鄉、村、地塊,明確保護責任主體,明確禁牧期限,做好封山禁牧總體規劃;禁牧工作,對劃定的封山禁牧林地區域、各鄉鎮要在劃定的封山禁牧林地四周設立永久性的明顯標志、各鄉鎮要組織各村重點做好草食畜飼養戶的宣傳教育工作、各鄉鎮要確定一名副職專門負責封山禁牧工作、市政府成立由林業、公安、畜牧以及森林防火應急分隊組成的封山禁牧稽查隊、封山禁牧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建立封山禁牧督查制度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為保護我市生態環境和森林資源安全,有效鞏固造林綠化成果,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和諧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山西省封山禁牧辦法》、《*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封山禁牧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一)封山禁牧工作堅持統籌規劃,以封為主,禁牧與圈養、恢復生態和保護農民利益相結合的指導思想。
(二)封山禁牧應遵循的原則:政府組織,依法實施的原則;生態優先,科學規劃的原則;積極穩妥,保護群眾利益的原則;試點先行,分步實施的原則;部門配合,各司其職的原則;強化督查,嚴格考核的原則。
二、加強領導,明確工作責任
封山育林技術管理及主要經驗
本文根據多年封山育林經驗,總結出封山育林技術管理的具體措施,下文主要對具體技術進行闡述,希望對同行起到一定參考作用。
1檢查驗收
為了達到封育一片,成林一片,收效一片,每年秋末冬初,當地林業部門應組織力量,按照封山育林計劃和承包合同,對當年計劃完成情況和按封育期限達到封育成林成效的面積進行檢查驗收,并寫出報告,逐級上報備查。檢查驗收內容主要包括:
1.1封山育林計劃完成情況檢查
檢查內容包括:封山育林的封育范圍、封育面積、類型、林種、樹種、林草生長情況、組織機構、承包合同、護林隊伍、鄉(或林場)規民約、林木保護和管護設施等方面的完成情況。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責成有關單位或個人及時予以糾正或解決。
1.2封山育林成林成效面積檢查
林業局封山育林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加速培育森林資源,擴大森林覆蓋面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有關規定,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凡利用樹木天然下種或萌芽、萌蘗條件,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可以成為森林的,均執行本辦法。
第三條封山育杯必須貫徹“以封為主,封育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進行封山育林。
(一)有培育前途的疏林地;
(二)每公頃有天然下種能力的針葉母樹60株以上或有闊葉母樹90株以上的山場地塊;
林地植被封山育林工作意見
為做好我區震損林地植被恢復工作,推進地震災后重建植被恢復項目順利實施,確保我區震損林地植被恢復達到預期目標和成效,根據《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生態環境修復專項規劃》和省林業廳《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震損林地植被恢復技術指南》,現就在我區地震植被損毀區內開展封山育林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和任務
通過3年的封育,恢復全區78262畝地震受損林地,使之在2016年達到封山(沙)育林技術規程(GB/T15163-2004)標準。小班郁閉度≥0.60,林木分布均勻且林下有分布較均勻的幼苗200株/畝以上或幼樹34株/畝以上。震損林地植被恢復區內林相得到明顯改觀,生態功能日趨完善。
二、封育期限
此次封山育林實行全封,項目從2014年開始實施,到2016年完成,封育期為三年,每年進行區級自查,2016年封育完成后,迎接省級核查。
三、封育布局和封育方式
林業局封山禁牧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保護、培育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在我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封山禁牧及相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封山禁牧是指對林地及非林地植樹區域進行封育,禁止放牧等人為活動的一種管護方式。
第四條封山禁牧應當遵循統籌規劃、保護優先、封育結合、嚴格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促進全市生態建設。
第五條國家公益林地、特殊保護和重點保護的地方公益林地以及商品林中的未成林造林地、幼齡林地和其它生態脆弱區域的林地為本市封山禁牧區,實行全年禁牧。除此以外的林地,在11月1日至翌年5月31日期間實行禁牧,6月1日至10月31日可根據載畜量適度放牧。
第六條封山禁牧區由縣(市)、區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林業發展規劃和森林資源狀況劃定,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縣委封山育林指導方案
為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推進“五個”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及《省森林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林業“三大效益兼顧,生態效益優先”的原則,著力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力度,嚴格控制森林采伐,促進全縣森林資源快速增長,促進森林質量和森林覆蓋率快速提高。
二、封山育林范圍和期限
本次封山育林的范圍為:全縣所有的山上林地和山下的退耕還林地(不包括山下的其它人工造林地)。封山育林期限為五年,自2012年5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
三、封山育林內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