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結線蟲病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8 20:45: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根結線蟲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花生根結線蟲病防治

1癥狀表現

主要為害植株的地下部。因地下部受害引起地上部生長發育不良。花生播種半個月后,當主根開始生長時,線蟲便可侵入主根尖端,使之膨大形成紡錘形蟲癭(根結),初期為乳白色,后變為黃褐色,直徑一般2~4mm,表面粗糙,根系形成亂絲狀的須根團,在根莖、果柄和果殼上有時也能形成根結。由于根部組織受到破壞,致使植株生長矮小,葉片發黃,葉片小,底葉葉緣焦灼,葉片早期脫落,病株開花遲,結果少而小,甚至不結果。

(1)從莖葉上看,植株矮小,莖葉發黃,葉片變小,生長緩慢,底部葉片焦灼,早期脫落,開花推遲,與健株相比,出現成片高低不齊的病窩。

(2)從根上看,根部尖端出現大小不規則的小疙瘩及蟲癭,蟲癭上又生出許多幼嫩毛根,經多次重復侵染,根部形成亂麻狀須根團。根瘤與蟲癭的區別在于:根瘤生長在側根一旁,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不生毛根,剖開可見褐色汁液,蟲癭則生長在根端,使整個根端膨大,表面粗糙,并生出許多不定根,剖開可見乳白色粒狀線蟲。有無蟲癭是與病毒病的主要區別。

(3)從果上看,初期在幼果上形成乳白色的小瘤,后形成褐色瘡痂狀蟲癭,造成果小而少。

2病原形態及其特性

查看全文

花生根結線蟲病防治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花生根結線蟲病;發生規律;防治

論文摘要花生根結線蟲病是花生的一種主要病害,由于線蟲病害癥狀的隱蔽性,往往會因防治不及時,導致病害蔓延,給生產帶來嚴重損失。總結了花生根結線蟲的癥狀表現、病原形態及其特性、發生規律,并提出綜合防治方法,以期為花生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花生根結線蟲病又稱花生根瘤線蟲病或花生線蟲病,俗稱地黃病、地落病、黃秧病等,是花生的一種主要病害,在我國各主要花生產區都有發生。花生感病后,根的吸收功能被破壞,植株矮小發黃,花小且開花晚,結果少或不結果,一般減產20%~30%,嚴重的可減產70%以上,甚至絕收。

1癥狀表現

主要為害植株的地下部。因地下部受害引起地上部生長發育不良。花生播種半個月后,當主根開始生長時,線蟲便可侵入主根尖端,使之膨大形成紡錘形蟲癭(根結),初期為乳白色,后變為黃褐色,直徑一般2~4mm,表面粗糙,根系形成亂絲狀的須根團,在根莖、果柄和果殼上有時也能形成根結。由于根部組織受到破壞,致使植株生長矮小,葉片發黃,葉片小,底葉葉緣焦灼,葉片早期脫落,病株開花遲,結果少而小,甚至不結果。

(1)從莖葉上看,植株矮小,莖葉發黃,葉片變小,生長緩慢,底部葉片焦灼,早期脫落,開花推遲,與健株相比,出現成片高低不齊的病窩。

查看全文

詮釋蔬菜結線蟲預防技術的田間示范成果

摘要采用不同防治技術對黃瓜、絲瓜、辣椒、番茄和豇豆根結線蟲病進行田間示范試驗。結果表明,水旱輪作、清除寄主病殘組織和翻耕曬垡結合化學藥劑施用能有效地控制根結線蟲的種群數量。供試化學殺線蟲劑中,10%噻唑磷GR對根結線蟲的防控效果最好,35%威百畝AS也顯示較好的田間防效,5%丁硫克百威GR則在不同作物上的作用效果不穩定。

關鍵詞蔬菜;根結線蟲;綜合防治

根結線蟲病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植物土傳病害,其病原線蟲種類復雜,為害隱蔽,引發產量損失不易估測[1],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為害通常普遍而嚴重。該病病原寄主范圍甚廣,涉及栽培和野生植物約2000余種[2],瓜類、豆類、茄果類和部分綠葉類蔬菜以及一些果樹作物都可嚴重被害[3]。

海南島地處熱帶,為發展反季節農業提供了良好的氣候和環境條件。冬季蔬菜種植已成為促進當地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以瓜類、茄果類和豆類為主體的瓜菜作物年栽培面積約100,000hm2。但由于可耕地面積有限,不能全面滿足生產需求,土地復種指數逐年提高,甚至許多菜區連年栽種相同類型的作物,造成產量和品質不同幅度下降。其中一個最主要原因是根結線蟲的不斷累積、傳播、蔓延和為害所致。為了確保蔬菜的產量和質量安全,筆者在海南海口、三亞和定安主產菜區實施了綜合防治技術示范試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作物豇豆(白仁長豆角)、番茄(亞蔬6號)、絲瓜(泰選1號)、黃瓜(津研1號)、辣椒(百利西圓椒)。均對根結線蟲(Meloidogynespp.)復合種群表現高度感病。

查看全文

綜合防治黃秧病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癥狀表現;病原形態及其特性;發生規律;防治方法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花生根結線蟲病又稱花生根瘤線蟲病或花生線蟲病,俗稱地黃病、地落病、黃秧病等、主要為害植株的地下部、根系形成亂絲狀的須根團,在根莖、果柄和果殼上有時也能形成根結、從莖葉上看,植株矮小,莖葉發黃,葉片變小,生長緩慢、從根上看,根部尖端出現大小不規則的小疙瘩及蟲癭、從果上看,初期在幼果上形成乳白色的小瘤、線蟲門側尾腺口綱墊刃目異皮科、花生根結線蟲可侵染35科130余種植物、線蟲以卵在卵囊內和幼蟲在根結內、果皮上隨病根和病果殼在土壤或糞肥中越冬、防治線蟲病應先做調查,然后進行防治、加強檢疫工作、加強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花生根結線蟲病是花生的一種主要病害,由于線蟲病害癥狀的隱蔽性,往往會因防治不及時,導致病害蔓延,給生產帶來嚴重損失。總結了花生根結線蟲的癥狀表現、病原形態及其特性、發生規律,并提出綜合防治方法,以期為花生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花生根結線蟲病;發生規律;防治

花生根結線蟲病又稱花生根瘤線蟲病或花生線蟲病,俗稱地黃病、地落病、黃秧病等,是花生的一種主要病害,在我國各主要花生產區都有發生。花生感病后,根的吸收功能被破壞,植株矮小發黃,花小且開花晚,結果少或不結果,一般減產20%~30%,嚴重的可減產70%以上,甚至絕收。

1癥狀表現

主要為害植株的地下部。因地下部受害引起地上部生長發育不良。花生播種半個月后,當主根開始生長時,線蟲便可侵入主根尖端,使之膨大形成紡錘形蟲癭(根結),初期為乳白色,后變為黃褐色,直徑一般2~4mm,表面粗糙,根系形成亂絲狀的須根團,在根莖、果柄和果殼上有時也能形成根結。由于根部組織受到破壞,致使植株生長矮小,葉片發黃,葉片小,底葉葉緣焦灼,葉片早期脫落,病株開花遲,結果少而小,甚至不結果。

查看全文

大豆病蟲草防治論文

1大豆胞囊線蟲病

該病又稱為黃萎病,俗稱“火龍秧子”,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胞囊線蟲寄生于大豆根部,直接危害根部,受其危害后,輕者減產20%~30%,嚴重的達到70%~80%,并且每年都有大面積地絕收。不同的大豆品種對大豆胞囊線蟲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種植耐抗品種,可減輕線蟲危害造成的減產。合理輪作能有效地控制胞囊線蟲病的發生,如采取大豆與禾本科作物小麥、玉米、谷子等輪作。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增加植株抗病力。

2大豆根結線蟲病

大豆根結線蟲危害大豆根系,破壞根組織。被害根生長受阻、腐爛,病株地上部萎黃、矮小,嚴重者大豆成行、成片萎蔫枯死,導致產量嚴重下降。該病屬侵染周期長、流行速度低的病害,宜早期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適當增施糞肥。藥劑防治可用克百威3.75~4.50kg/hm2或硫磷4.5~6.0kg/hm2等均有明顯防治效果,可控制種苗期線蟲第1代的初侵染,能有效地保護主根。

3大豆根腐病

該病在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種子受害腐爛變軟,不能萌發,表面上有白色霉層。在大豆開花結莢期為發病高峰期,田間出現大量黃葉,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爛,導致病株死亡。輕者葉片變黃,提早脫落、結莢少、籽粒小、產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間發生往往呈“鍋底坑”狀分布,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發病點。以農業防治為主,與藥劑防治相結合綜合防治。實行與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輪作,適時晚播,發病輕。及時防治地下害蟲,增施有機肥,培育壯苗,增強抗病力。還可用多菌靈、福美雙和殺蟲劑等大豆種衣劑拌種,種衣劑用量為種子重量的1.0%~1.5%,或用2.5%適樂時150mL乳油加20%陳普降40mL,或小葉敵400~500倍液,或2%萬佳豐水劑300倍液,或2%菌克毒克750mL/hm2拌種子100kg。

查看全文

防治大豆病蟲害措施論文

摘要:總結了大豆主要病蟲草害如大豆胞囊線蟲病、大豆根結線蟲病、大豆食心蟲、馬齒莧等的綜合防治技術,以供大豆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大豆;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隨著大豆種植面積的迅速增加,在單產和總產不斷提高的同時,大豆的各類病蟲草害也不斷增加。依據發生情況,采用農業栽培防治技術為主,采取選擇良種與藥劑拌種的措施對病蟲草害進行綜合防治,保證大豆的優質高產。

1大豆胞囊線蟲病

該病又稱為黃萎病,俗稱“火龍秧子”,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胞囊線蟲寄生于大豆根部,直接危害根部,受其危害后,輕者減產20%~30%,嚴重的達到70%~80%,并且每年都有大面積地絕收。不同的大豆品種對大豆胞囊線蟲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種植耐抗品種,可減輕線蟲危害造成的減產。合理輪作能有效地控制胞囊線蟲病的發生,如采取大豆與禾本科作物小麥、玉米、谷子等輪作。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增加植株抗病力。

2大豆根結線蟲病

查看全文

大豆病蟲草害防治論文

1大豆胞囊線蟲病

該病又稱為黃萎病,俗稱“火龍秧子”,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胞囊線蟲寄生于大豆根部,直接危害根部,受其危害后,輕者減產20%~30%,嚴重的達到70%~80%,并且每年都有大面積地絕收。不同的大豆品種對大豆胞囊線蟲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種植耐抗品種,可減輕線蟲危害造成的減產。合理輪作能有效地控制胞囊線蟲病的發生,如采取大豆與禾本科作物小麥、玉米、谷子等輪作。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增加植株抗病力。

2大豆根結線蟲病

大豆根結線蟲危害大豆根系,破壞根組織。被害根生長受阻、腐爛,病株地上部萎黃、矮小,嚴重者大豆成行、成片萎蔫枯死,導致產量嚴重下降。該病屬侵染周期長、流行速度低的病害,宜早期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適當增施糞肥。藥劑防治可用克百威3.75~4.50kg/hm2或硫磷4.5~6.0kg/hm2等均有明顯防治效果,可控制種苗期線蟲第1代的初侵染,能有效地保護主根。

3大豆根腐病

該病在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種子受害腐爛變軟,不能萌發,表面上有白色霉層。在大豆開花結莢期為發病高峰期,田間出現大量黃葉,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爛,導致病株死亡。輕者葉片變黃,提早脫落、結莢少、籽粒小、產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間發生往往呈“鍋底坑”狀分布,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發病點。以農業防治為主,與藥劑防治相結合綜合防治。實行與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輪作,適時晚播,發病輕。及時防治地下害蟲,增施有機肥,培育壯苗,增強抗病力。還可用多菌靈、福美雙和殺蟲劑等大豆種衣劑拌種,種衣劑用量為種子重量的1.0%~1.5%,或用2.5%適樂時150mL乳油加20%陳普降40mL,或小葉敵400~500倍液,或2%萬佳豐水劑300倍液,或2%菌克毒克750mL/hm2拌種子100kg。

查看全文

大豆病蟲草害防治論文

1大豆胞囊線蟲病

該病又稱為黃萎病,俗稱“火龍秧子”,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胞囊線蟲寄生于大豆根部,直接危害根部,受其危害后,輕者減產20%~30%,嚴重的達到70%~80%,并且每年都有大面積地絕收。不同的大豆品種對大豆胞囊線蟲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種植耐抗品種,可減輕線蟲危害造成的減產。合理輪作能有效地控制胞囊線蟲病的發生,如采取大豆與禾本科作物小麥、玉米、谷子等輪作。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增加植株抗病力。

2大豆根結線蟲病

大豆根結線蟲危害大豆根系,破壞根組織。被害根生長受阻、腐爛,病株地上部萎黃、矮小,嚴重者大豆成行、成片萎蔫枯死,導致產量嚴重下降。該病屬侵染周期長、流行速度低的病害,宜早期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適當增施糞肥。藥劑防治可用克百威3.75~4.50kg/hm2或硫磷4.5~6.0kg/hm2等均有明顯防治效果,可控制種苗期線蟲第1代的初侵染,能有效地保護主根。

3大豆根腐病

該病在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種子受害腐爛變軟,不能萌發,表面上有白色霉層。在大豆開花結莢期為發病高峰期,田間出現大量黃葉,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爛,導致病株死亡。輕者葉片變黃,提早脫落、結莢少、籽粒小、產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間發生往往呈“鍋底坑”狀分布,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發病點。以農業防治為主,與藥劑防治相結合綜合防治。實行與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輪作,適時晚播,發病輕。及時防治地下害蟲,增施有機肥,培育壯苗,增強抗病力。還可用多菌靈、福美雙和殺蟲劑等大豆種衣劑拌種,種衣劑用量為種子重量的1.0%~1.5%,或用2.5%適樂時150mL乳油加20%陳普降40mL,或小葉敵400~500倍液,或2%萬佳豐水劑300倍液,或2%菌克毒克750mL/hm2拌種子100kg。

查看全文

病蟲發生概況及植保工作計劃

一、2007年病蟲發生概況

目前我州正進行平穩有序的收購工作,從今年病蟲發生情況看,我州烤煙苗期至9月發生的主要病蟲害有花葉病毒病、炭疽病、野火病、根黑腐病、青枯病、黑脛病、赤星病、氣候性斑點病、根結線蟲病、煙蚜、煙青蟲、斜紋夜蛾、地老虎、金龜子、蛞蝓等。其中危害較重的為花葉病毒病、根黑腐病、青枯病、黑脛病、赤星病、煙青蟲等,花葉病毒病發病率和發生面積比去年偏高,其余病蟲危害發病率和發生面積均比去年偏低。

二、2008年植保工作計劃

(一)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網站建設

1、網站的組成

設州站一個,在州煙科所,縣級測報站7個,其中文山、硯山為重點測報站,其它縣為一般測報站,辦公地點在生產股。

查看全文

溫室蔬菜大棚施肥及病蟲害預防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蔬菜大棚發展迅速。然而冬季溫室蔬菜大棚施肥與病蟲害防治難一直是困擾著菜農的問題。下面介紹冬季溫室蔬菜大棚施肥與病蟲害防治要點。

1蔬菜大棚施肥要點

1.1農家肥要腐熟沒有經過腐熟的農家肥存有病菌和病蟲,給蔬菜施用后容易傳播病害。另外,如果將農家肥放到大棚里再進行腐熟,產生的氨氣容易燒傷菜苗。因此,農家肥要在棚外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1.2施肥方法要科學合理底肥最好在蔬菜定植一周前施用,并且要與土壤混合均勻;追肥可以在距離植株7~10cm的地方溝施或者穴追。追肥后要及時蓋土、澆水,千萬不要將肥料直接撒在地面或植株上,以免肥料揮發或燒傷蔬菜秧苗。根外追肥應該選擇在蔬菜需要肥料的高峰期及蔬菜生長后期,最好選擇陰天或傍晚進行,盡量將肥液噴到新葉及葉子背面,以利于蔬菜吸收。

1.3化肥施用要適量由于大棚內的肥料不容易流失,所以過度施用化肥會引起土壤中鹽類濃度的增加,輕則影響蔬菜正常生長,重則導致土壤次生鹽漬化。因此,施肥前要進行肥力測定,進行配方施肥,不要盲目施用。

1.4微肥施用要準確微量元素肥料在蔬菜生長過程中需求量雖然很小,但在蔬菜代謝中的作用卻很大。目前常用的微肥有硼、鉬、鋅、鐵肥等。微肥多做基肥施用,也可用于拌種、浸種或根外追肥。由于微肥適量與過量之間的范圍比較窄,所以用量一定要準確,避免造成肥害。1.5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方法要得當使用好植物生長調節劑,會對蔬菜增產起到促進作用。但是,每種調節劑在應用上都有一定的條件和范圍,尤其要掌握好使用的時間和濃度,不能馬虎大意,否則就不能達到蔬菜增產的效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