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12:21: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古樹名木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古樹名木保護細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促進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和《城市綠化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本條例所稱名木,是指稀有、珍貴樹木或者具有重要歷史、文化、科學研究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樹木。
第三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依照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綠化委員會,統一組織、協調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
第五條古樹名木實行屬地保護管理。古樹名木保護應當堅持專業保護與公眾保護相結合、定期養護與日常養護相結合的原則。
古樹名木資源保護制度
第一條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是歷史與自然留給人類的重要遺產,具有重要的科學、人文、經濟、觀賞價值,是森林生態環境與旅游景觀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保護我市的古樹名木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務院《城市園林綠化條例》、全國綠化委員會《關于加強保護古樹名木的決定》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特制
定本辦法。
第二條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樹木均為古樹名木:
(一)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的;
(二)樹齡在100年以上的;
(三)樹種珍貴,國內外稀有的;
古樹名木保護研究論文
摘要:介紹了古樹名木的保護及復壯措施。
關鍵詞:古樹名木;保護;復壯
古樹名木是我國的活文物,比一般的觀賞樹木價值高,為一般樹木所不可比擬的。但由于樹齡大、樹體生長勢逐漸衰弱、根生長力減退、死枝數目增多、抗逆性差、極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響,或遭受人為破壞直至死亡,導致古樹名木數量急劇減少。為此,對古樹名木的管理工作要認真細致,為古樹名木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1保護古樹名木的措施
1.1保護生態環境古樹一般在某一環境生活了千百年,適應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因此,不要隨便搬遷,也不應在古樹周圍修建房屋、挖土、傾倒垃圾、污水等。
古樹名木保護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市區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市區范圍內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
包括轄區和經濟開發區、赤壁風景區所轄范圍。市區范圍是指城市規劃區。
第三條本制度所稱古樹。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
指樹種珍貴、稀有的具有重要歷史、文化、科研價值或者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本制度所稱名木。
城市古樹名木保護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對城市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根據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河南省城市綠化實施辦法》、《*市城市綠化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市、縣(市)城市規劃區和風景名勝區內的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古樹名木,是指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樹木和稀有、珍貴、具有歷史價值或紀念意義的樹木。
樹齡在300年以上的,特別珍貴稀有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古樹名木為一級古樹名木;其余為二級古樹名木。
第四條市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是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全市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規劃、對全市城市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進行指導和監督,對城市古樹名木統一編號、建檔和設立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標志等項工作。
縣(市)、區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城市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承擔本轄區古樹名木的調查登記、鑒定、定級、匯總上報等項工作。
古樹名木復壯措施論文
摘要:介紹了古樹名木的保護及復壯措施。
關鍵詞:古樹名木;保護;復壯
古樹名木是我國的活文物,比一般的觀賞樹木價值高,為一般樹木所不可比擬的。但由于樹齡大、樹體生長勢逐漸衰弱、根生長力減退、死枝數目增多、抗逆性差、極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響,或遭受人為破壞直至死亡,導致古樹名木數量急劇減少。為此,對古樹名木的管理工作要認真細致,為古樹名木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1保護古樹名木的措施
1.1保護生態環境古樹一般在某一環境生活了千百年,適應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因此,不要隨便搬遷,也不應在古樹周圍修建房屋、挖土、傾倒垃圾、污水等。
縣落實古樹名木保護通告
各鄉鎮,縣各部門,縣直屬各單位: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是林業資源中的瑰寶,具有重要的科學、文化、經濟價值。根據省綠化委、省林業局的統一部署,在年普查的基礎上,年我縣再次開展了古樹名木的普查與建檔工作,比較全面系統地查清了全縣古樹名木的資源分布和生長狀況。普查工作結束后,工作的重點將轉向對古樹名木的依法保護和管理,以確保古樹名木的健康生長。為切實做好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保護意識。各級政府要大力開展保護古樹名木的宣傳,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保護意識,弘揚中華民族愛樹護樹的優良傳統。積極推行古樹名木認管認養活動,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古樹名木保護。
二、設立保護標志,落實管護措施。經普查,我縣目前共有古樹名木27科64種2969株,其中500年以上有189株,300年以上有601株,100年以上有2179株?,F將第二批古樹名木名錄予以公布,對已公布的被重點保護的古樹名木要確定專門機構管理,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為全縣古樹名木的管理機構,古樹名木日常管護由古樹所在地的單位或個人負責。各地要根據古樹名木生長情況,采取設置保護性柵欄、支架支撐、填堵樹洞、防治病蟲害、灌水施肥培土等復壯管護措施,確保其健康生長。對各類損害、毀壞和偷盜古樹名木的不法行為,要嚴厲打擊,依法查處。
三、完善資源檔案,實行動態監測??h林業主管部門要在普查的基礎上對古樹名木進行建檔立案,形成完整的資源檔案。要結合森林資源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建立古樹名木的動態監測體系,定期對古樹名木的生長環境、生長情況、保護現狀等進行動態監測和跟蹤管理。同時定期檢查各地管護責任制的落實情況,切實加強全縣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
管理古樹名木保護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及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
本辦法所稱名木,是指珍貴、稀有的樹木和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及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
第三條古樹名木分為一級和二級。
凡樹齡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別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古樹名木,為一級古樹名木。其余為二級古樹名木。
第四條市、縣(市、區)林業、園林主管部門為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林業主管部門負責城市規劃區外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園林主管部門負責城市規劃區內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
古樹名木資源保護現狀與策略
古樹名木,是指有100年以上樹齡、稀有、珍貴的樹木,是有歷史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木。古樹名木資源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其既有生物學價值,又具有活的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對古樹名木的保護,關系到我國生物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1-4]?,F對遂昌縣古樹名木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保護措施及應用前景,旨在加深對古樹名木的認識。
1自然概況
遂昌縣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錢塘江、甌江上游,東倚武義、松陽,南鄰龍泉,西接江山和福建浦城,北與衢江、龍游、婺城相連。北緯28°13′~28°49′,東經118°41′~119°30′,總面積3946km2。地處亞熱帶中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受季風影響顯著,年平均氣溫為16.8℃,年平均無霜期250d左右,相對濕度為80%左右,土壤以黃壤、紅壤為主,復雜的地形和溫暖濕潤的氣候,為木本植物的繁衍和森林植被的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但是,由于受人類頻繁活動的影響,天然植被僅分布于交通不便的山坡谷地和地形陡峭的地段,如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白馬山和湖山2個省級森林公園,地帶性森林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2調查方法
按照《全國古樹名木普查建檔技術規定》和《浙江省古樹名木普查建檔技術操作細則》要求,采用實地逐株、逐片每木檢尺、調查的方法,對區內樹齡在1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和古樹群進行每木調查。
3遂昌縣古樹名木資源現狀
古樹名木保護試析論文
1保護古樹名木的措施
1.1保護生態環境古樹一般在某一環境生活了千百年,適應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因此,不要隨便搬遷,也不應在古樹周圍修建房屋、挖土、傾倒垃圾、污水等。
1.2抵御自然災害古樹一般樹身高大,雷雨時極易遭雷擊,因此,在較高大的古樹上要安裝避雷針,以免雷電擊傷樹木。對樹木空朽、樹冠生長不均衡、有偏重現象的樹木,應在樹干一定部位撐三角架進行保護。此外,應定期檢查樹木的生長情況,及時截去枯枝,保持樹冠的完整性。
1.3廣泛宣傳保護古樹名木的重要性由于古樹名木分布廣泛、樹種多,光靠業務部門的保護和管理是不夠的,應大力宣傳保護古樹名木的重要性,大力宣傳古樹名木的生態、科研、旅游、觀賞和文化價值,提高公眾愛護、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對古樹名木進行監管和保護。提高廣大群眾對古樹名木的知情權、監督權和保護權,使保護古樹、珍愛綠色成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
1.4加強法制建設,依法保護古樹名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務院《城市園林綠化條例》及全國綠化委員會《關于加強保護古樹名木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有關古樹名木的規章制度。同時要加大執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打擊各種破壞古樹名木的違法活動,使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1.5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資金支持保護古樹名木是一項社會性公益事業,各級公共財政應當把古樹名木資源保護管理等工作經費列入年度預算,或設立古樹名木保護專項基金,吸納民間和社會公眾資金,作為保護古樹名木的有關費用。同時,鼓勵單位和個人認養古樹名木和資助古樹名木的養護以及開展冠名保護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