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患者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6 04:14: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化療患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化療患者

化療患者健康護理論文

【關鍵詞】健康需求

【摘要】目的通過對癌癥化療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指導臨床護士如何進行護理干預,來滿足化療患者的健康需求,以期達到最佳的化療效果。方法采用問卷形式隨機詢問外科癌癥化療患者127例,對入院時、化療期、出院時患者的健康需求以及化療患者家屬的需求,進行等級評定。結果不管是化療患者在入院時、化療期,還是出院時,不僅他們對疾病的健康需求很高,而且他們的家屬對健康的需求同樣很高。結論護士應熱情接待患者,調整好化療患者的心態,與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教育過程中突出其多樣化、個體化,強調教育的持久性與延續性,重視教育范圍的延伸,這樣,才能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充分發揮化療的藥理作用,全面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化療患者;健康需求;護理

近年來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普及,化療患者的健康宣教在醫學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重新認識了健康教育在癌癥化療患者的地位。對癌癥化療患者進行適宜的健康宣教,可使患者了解化療的必要性,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激發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調整與穩定各自的情緒,提高飲食質量,全面提高生活質量[1],以預防或減少化療的不良反應,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充分發揮化療的藥理作用。我們從2003年7月~2005年5月對我院外科收治住院的127例癌癥化療患者或家屬進行了健康教育需求的隨機調查,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本組調查對象127例,男68例,女59例,年齡42~82歲。

查看全文

化療患者護理論文

【關鍵詞】健康需求

【摘要】目的通過對癌癥化療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指導臨床護士如何進行護理干預,來滿足化療患者的健康需求,以期達到最佳的化療效果。方法采用問卷形式隨機詢問外科癌癥化療患者127例,對入院時、化療期、出院時患者的健康需求以及化療患者家屬的需求,進行等級評定。結果不管是化療患者在入院時、化療期,還是出院時,不僅他們對疾病的健康需求很高,而且他們的家屬對健康的需求同樣很高。結論護士應熱情接待患者,調整好化療患者的心態,與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教育過程中突出其多樣化、個體化,強調教育的持久性與延續性,重視教育范圍的延伸,這樣,才能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充分發揮化療的藥理作用,全面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化療患者;健康需求;護理

近年來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普及,化療患者的健康宣教在醫學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重新認識了健康教育在癌癥化療患者的地位。對癌癥化療患者進行適宜的健康宣教,可使患者了解化療的必要性,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激發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調整與穩定各自的情緒,提高飲食質量,全面提高生活質量[1],以預防或減少化療的不良反應,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充分發揮化療的藥理作用。我們從2003年7月~2005年5月對我院外科收治住院的127例癌癥化療患者或家屬進行了健康教育需求的隨機調查,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本組調查對象127例,男68例,女59例,年齡42~82歲。

查看全文

化療患者護理對策研究論文

【關鍵詞】化療;血壓變化;護理對策

[關鍵詞]化療;血壓變化;護理對策

抗腫瘤藥物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對胃腸道及骨髓造血功能的影響特別為人們所關注,而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報道尚少。現將我院2006年42例化療患者的血壓變化分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共42例,年齡27歲~76歲,平均年齡49歲,年齡高峰為52歲~60歲,其中肺癌15例,食道癌21例,膀胱癌2例,乳腺癌4例。

1.2方法臨床所用化療藥物有順鉑、鉑爾定、卡鉑、環磷酰胺、5氟尿嘧啶、氨甲蝶呤、足葉乙甙、阿霉素及更生霉等以不同組合進行聯合化療,化療前后均用立式汞柱血壓計測右臂肱動脈血壓,其中于化療藥物給予后第15min、30min、45min、60min、2h、3h、4h時各測1次,以觀察血壓的變化情況。

查看全文

肺癌化療患者營養狀況評估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47例患者均為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療患者,男35例,女12例;年齡36~75歲,平均54.3歲;化療次數均在2次以上;其中鱗癌25例,腺癌11例,小細胞肺癌4例,大細胞肺癌3例,鱗腺癌2例,病理類型不詳3例;所有患者預計生存期≥3月;肝腎功能、骨髓象基本正常;Karnofsky評分≥60分,排除孕婦及哺乳期乳女,精神疾病、意識障礙及智力發育不全者,急性感染、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者,凝血機制障礙者,不能完成兩周期化療者。

1.2化療及腸外營養方法

化療方案為去甲長春花堿+順鉑;按照個體體表面積計算劑量,去甲長春花堿第1天和第8天各給藥1次,順鉑第1天至第3天連續給藥3次。同時給予止吐、水化、利尿等常規處理。在每個療程中同時使用200mg/g脂肪乳、100ml/L葡葡糖溶液(兩者各占靜脈給予的非蛋白熱卡的50%)和含色氨酸0.2g%的9-復合氨基酸500ml/d(天津天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對于無或輕度消化道反應、經口可滿足每日熱量所需的患者,僅通過靜脈輸注9-合氨基酸250ml/d。共8天,9-復合氨基酸(天津天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由9種氨基酸配制而成:L-組氨酸、L-異亮氨酸、L-亮氨酸、L-賴氨酸、L-苯丙氨酸、L-蘇氨酸、L-色氨酸、L-擷氨酸、L-半膚氨酸。本品總氮量為0.65到100m1,總氨基酸量為5.53留100m1,其中含L-色氨酸的劑量為0.5留250ml。術后第2天起,同時給患者流質,同時輸注配伍抗生素等藥物的少量生理鹽水和葡萄糖溶液,每天靜脈非蛋白熱卡攝入<840KJ。

1.3營養狀況評估放

查看全文

化療患者護理需求論文

【摘要】目的通過對癌癥化療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指導臨床護士如何進行護理干預,來滿足化療患者的健康需求,以期達到最佳的化療效果。方法采用問卷形式隨機詢問外科癌癥化療患者127例,對入院時、化療期、出院時患者的健康需求以及化療患者家屬的需求,進行等級評定。結果不管是化療患者在入院時、化療期,還是出院時,不僅他們對疾病的健康需求很高,而且他們的家屬對健康的需求同樣很高。結論護士應熱情接待患者,調整好化療患者的心態,與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教育過程中突出其多樣化、個體化,強調教育的持久性與延續性,重視教育范圍的延伸,這樣,才能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充分發揮化療的藥理作用,全面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化療患者;健康需求;護理

近年來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普及,化療患者的健康宣教在醫學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重新認識了健康教育在癌癥化療患者的地位。對癌癥化療患者進行適宜的健康宣教,可使患者了解化療的必要性,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激發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調整與穩定各自的情緒,提高飲食質量,全面提高生活質量,以預防或減少化療的不良反應,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充分發揮化療的藥理作用。我們從2003年7月~2005年5月對我院外科收治住院的127例癌癥化療患者或家屬進行了健康教育需求的隨機調查,現報告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本組調查對象127例,男68例,女59例,年齡42~82歲。

1.2方法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問卷表結合本科臨床具體情況自行設計,分特別需要、需要、不需要、無所謂4個等級,做出評定,內容包括:(1)入院時患者的健康需求:需要了解環境、住院規章制度、認識病區醫護人員、了解病情、注重接受健康教育的形式(口頭、書面、圖片等);(2)住院期患者的健康需求(特別是化療期):需要了解化療的作用、化療不良反應、保護血管方法、靜脈輸液注意事項、營養、休息、心理狀況對化療的影響;(3)出院時患者的健康需求:了解用藥指導、下一次化療的時間、保健指導;(4)化療患者家屬的需求:需要了解化療患者所需要的健康需求、如何調配飲食、如何幫助患者渡過化療期等。

查看全文

肝癌患者化療后護理論文

【關鍵詞】肝癌;化療;中醫護理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世界范圍內,肝癌在常見的惡性腫瘤處于第5位。臨床上發現的肝癌多數為中晚期,并且多合并肝硬化,手術切除率低。介入法是目前對無法手術切除肝癌的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即肝動脈灌注化療藥物同時合用栓塞劑治療的方法(TACE)。肝癌患者行此化療術后主要表現為胃腸道反應、發熱、肝區疼痛、肝功能損害、排尿困難等癥狀。現根據病人的表現辨證施護如下:

1肝腎陰虛型

1.1癥狀表現為右脅下積塊,脅間隱痛,腹脹不適,納差消瘦,精疲乏力,頭暈肢軟,耳鳴目眩,五心煩熱,低熱,盜汗,惡心嘔吐,甚則嘔血,便血,皮下出血,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

1.2護理本證以滋陰柔肝、涼血軟堅為護理原則

1.2.1生活護理病房宜涼爽,安靜,舒適。

查看全文

化療患者健康調查及護理干預論文

【摘要】目的通過對癌癥化療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指導臨床護士如何進行護理干預,來滿足化療患者的健康需求,以期達到最佳的化療效果。方法采用問卷形式隨機詢問外科癌癥化療患者127例,對入院時、化療期、出院時患者的健康需求以及化療患者家屬的需求,進行等級評定。結果不管是化療患者在入院時、化療期,還是出院時,不僅他們對疾病的健康需求很高,而且他們的家屬對健康的需求同樣很高。結論護士應熱情接待患者,調整好化療患者的心態,與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教育過程中突出其多樣化、個體化,強調教育的持久性與延續性,重視教育范圍的延伸,這樣,才能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充分發揮化療的藥理作用,全面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化療患者;健康需求;護理

近年來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普及,化療患者的健康宣教在醫學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重新認識了健康教育在癌癥化療患者的地位。對癌癥化療患者進行適宜的健康宣教,可使患者了解化療的必要性,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激發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調整與穩定各自的情緒,提高飲食質量,全面提高生活質量[1],以預防或減少化療的不良反應,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充分發揮化療的藥理作用。我們從2003年7月~2005年5月對我院外科收治住院的127例癌癥化療患者或家屬進行了健康教育需求的隨機調查,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本組調查對象127例,男68例,女59例,年齡42~82歲。

1.2方法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問卷表結合本科臨床具體情況自行設計,分特別需要、需要、不需要、無所謂4個等級,做出評定,內容包括:(1)入院時患者的健康需求:需要了解環境、住院規章制度、認識病區醫護人員、了解病情、注重接受健康教育的形式(口頭、書面、圖片等);(2)住院期患者的健康需求(特別是化療期):需要了解化療的作用、化療不良反應、保護血管方法、靜脈輸液注意事項、營養、休息、心理狀況對化療的影響;(3)出院時患者的健康需求:了解用藥指導、下一次化療的時間、保健指導;(4)化療患者家屬的需求:需要了解化療患者所需要的健康需求、如何調配飲食、如何幫助患者渡過化療期等。

查看全文

專項護理干預對白血病化療患者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以問題為導向的專項護理干預對白血病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1-12月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中心醫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療患者112例。根據住院時間分為觀察組(2019年7-12月)58例、對照組(2019年1-6月)5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聯合應用基于問題為導向的專項護理干預。比較2組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惡心、嘔吐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隨訪3個月,2組患者生命質量通用量表(FACT⁃G)評分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觀察組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FACT⁃G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基于以問題為導向的專項護理干預有助于預防白血病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白血病;化療;問題導向;專項護理;胃腸道反應;生活質量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干細胞克隆性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化療是白血病綜合治療的主要手段,但在殺滅白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害機體正常組織器官[1]。惡心、嘔吐是白血病化療患者常見胃腸道反應,反復持續的惡心嘔吐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體驗,也影響著患者化療依從行為。臨床常規護理干預多因“普適性”效果不甚理想[2]。以問題為導向的專項護理干預基于循證醫學理念,通過對發現問題,分析深層次原因,制定解決問題的專項方案,達成預防問題的目的[3⁃4]。筆者以胃腸道反應、生活質量為切入點,分析基于以問題為導向的專項護理干預在白血病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19年1-12月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中心醫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療患者112例。納入標準:(1)均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相關白血病診斷標準[5],且經骨髓穿刺細胞學確診者;(2)均為接受化學治療者;(3)能正常溝通;(4)預計生存時間>6個月。排除標準:(1)合并認知異常者;(2)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3)合并嚴重感染者;(4)其他化療禁忌者。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住院時間分為觀察組(2019年7-12月)58例、對照組(2019年1-6月)54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1.2方法對照組給予白血病化療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健康教育(單純口頭健康教育及接受患者咨詢)、心理干預(安慰患者,緩解焦慮情緒)、用藥管理(完全遵醫囑進行)、飲食指導(護士指導下按照患者口味進食)、并發癥預防等。觀察組聯合應用基于以問題為導向的專項護理干預。(1)成立預防胃腸道反應專項護理小組:包括主治醫師1名、護士長1名、專科護士6名,組織學習白血病化療、胃腸道反應、問題導向、專項護理等相關知識,收集既往白血病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臨床資料,查閱文獻資料,分析白血病患者胃腸道反應原因,制定專項護理干預措施。(2)白血病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原因分析:回顧性分析我院2018年1-12月152例白血病化療患者臨床資料,男91例,女61例。發生惡心86例、嘔吐94例,累計惡心嘔吐發生率59.21%。女性發生率70.49%(43/61)明顯高于男性51.65%(47/91);負性情緒(焦慮、抑郁)發生66.09%(76/117);不良飲食(辛辣、油膩食物)者發生率75.00%(36/48);回避/屈服者發生率73.81%(62/84);社會支持低者(總分低于國內34.56±3.73)發生率71.74%(33/46);應用昂丹司瓊止吐藥發生率6.67(78/117)。(3)專項護理干預:①負性情緒干預:給予患者心理支持與心理疏導,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如呼吸訓練、漸進式肌肉放松訓練、正念減壓訓練、穴位按摩等),重點關注女性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調節。②飲食干預:分析患者飲食習慣,合理調整飲食結構。指導患者多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油膩食物。對于胃消化功能差者,給予稀飯、麥片等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同時適當延長兩餐間隔時間。③合理使用止吐藥物:在醫師指導下,盡可能選擇格拉司瓊作為止吐用藥,少用昂丹司瓊、托烷司瓊止吐藥物。④構建社會支持系統:同伴支持:招募6名同伴支持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自我管理能力較好、有較強溝通能力、熱心同伴支持者),組建同伴支持小組(9~10名/組),在專科護士指導下圍繞專項活動內容開展同伴支持工作(如心理調護、放松訓練、飲食管理、運動管理等)。微信支持:申請微信公眾帳號,組建“胃腸之友”微信群,利用微信進行化療胃腸專項護理干預。家屬支持:要求每位患者至少有一名家屬全程參與化療胃腸專項護理中。⑤應對方式培養:明確告知患者回避、屈服等消極應對方式對化療轉歸的不利影響,指導患者建立積極應對方式的方法。2組患者均干預8周后進行效果評價。1.3觀察指標(1)胃腸道不良反應:干預期間,參照美國國立癌癥研究院急性毒性CTCAEv3.0[6],記錄2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均采用0、Ⅰ、Ⅱ、Ⅲ、Ⅳ級表示,統計2組重度(Ⅲ級+Ⅳ級)胃腸道反應發生率。(2)生活質量:干預前、干預后采用中文版癌癥患者生命質量通用量表(FACT⁃G)[7]進行測評,包括生理狀況(7條目)、社會/家庭狀況(7條目)、情感狀況(6條目)、功能狀況(7條目),每條目采用0~4分評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量表Cronbach′sα=0.916。(3)護理滿意度:干預后,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對護理方式的認可度、護理態度、護理技巧、護理效果等,滿分100分,分為非常滿意(總分>90分)、滿意(總分70~90分)、不滿意(總分<70分)3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占總例數的百分比。所有觀察指標均由指定且接受過培訓的專科護士采用統一指導語進行調查和統計,患者本人填寫或自述后家屬如實代為填寫,所有問卷當場回收。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或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針對性護理對肺癌化療患者的效果

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的心理負擔較重,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降低其遵醫行為。因此,需輔助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改善化療患者的情緒狀況。本文就針對性護理干預后的效果進行觀察分析,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8—2019年于我院進行化療的肺癌患者88例。本文患者均意識清楚,具有配合能力,耐受治療;排除肝腎功能不全、生存期<6個月、精神或意識障礙者。將其按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男29例、女15例,年齡50~78歲、平均(60.8±5.8)歲,TNM分期:Ⅲ期14例、Ⅳ期30例;觀察組:男33例、女11例,年齡48~79歲、平均(60.5±6.3)歲,TNM分期:Ⅲ期13例、Ⅳ期3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予以預防感染、飲食干預、靜脈輸液護理等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護理干預。(1)飲食護理。惡心、嘔吐、食欲下降、胃腸不適是化療患者的常見不良反應,與化療藥物對腎小管損害導致的氮質血癥有關,患者體感極其不適,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餐前漱口,無法漱口者以雙氧水清潔口腔;告之患者化療產生的不良反應可隨著療程的結束自然緩解,鼓勵患者堅持治療;建議患者選擇清淡可口的食物,以增強食欲。(2)腹瀉護理。化療藥物會引起機體電解質紊亂,表現為腹痛、腹瀉。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多飲水,多食用高鉀食物,以緩解不適癥狀。(3)心理干預。由于病情和化療藥物作用的影響,患者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常表現為暴躁、易怒、悲觀、哭泣等。護理人員需以同理心對患者的情緒表示理解,并予以患者安慰、鼓勵,適當地給予積極、正向的引導,鼓勵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建立患者的治療信心。(4)形象護理。患者化療期間有面部色素沉著、頭發脫落等表現,部分患者無法接受自身形象的改變。護理人員要盡力維護患者形象,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指導患者寫化療日記,傾訴內心想法,排解外貌帶來的焦慮。(5)睡眠干預。患者受化療藥物和情緒的影響易出現睡眠質量差、入睡困難等睡眠問題。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睡眠狀況給予正確引導,指導患者睡前冥想,晚餐不宜過飽,睡前以溫水泡腳,保持放松的心態。1.3觀察指標以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的情緒狀況,評分與患者情緒成反比;以QLC-C30生活質量量表評價患者的生活狀況,得分越高則生活狀況越好[1]。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情緒狀況評分比較觀察組:SAS評分為(40.3±3.7)分、SDS評分為(40.0±3.2)分,對照組:SAS評分為(50.8±4.5)分、SDS評分為(50.6±4.2)分。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1.9553、13.3164,均P<0.05)。2.2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的社會功能為(78.0±4.0)分、生理功能為(78.5±3.5)分、健康狀況為(76.5±4.0)分、情感職能為(78.5±4.8)分,對照組分別為(68.0±2.8)、(66.0±3.3)、(66.8±3.3)、(65.5±3.5)分。觀察組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3.5854、17.2367、12.4080、11.1661,均P<0.05)。

3討論

查看全文

惡性腫瘤化療患者護理論文

總結了185例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主要包括:有效的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的環境、做好口腔護理、密切觀察化療時的病情變化、積極處理化療反應、保證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及時出院指導,可以減輕患者化療當中的痛苦,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從而順利地完成全程的化療。51-51免費論文網-網-歡迎您

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種常見疾病,隨著人們對化學性、放射性及病毒性等致癌物的接觸增多,其發病率日益增加。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化療是一種以具有細胞毒性的化學藥物治療惡性腫瘤,達到并殺滅或破壞腫瘤細胞生長、轉移的治療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185例惡性腫瘤患者,經化療后效果良好,現將經驗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惡性腫瘤患者185例,均經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其中Ⅲ期為116例,Ⅳ期為69例。男89例,女96例。年齡21~76歲,平均年齡52歲,平均住院時間(23±1.5)d。其中胃癌87例,直腸癌35例,乳腺癌34例,宮頸癌19例,肺癌10例。185例患者卡氏評分在50分以上,預計生存期7個月,骨髓功能無明顯抑制,心電圖、肝腎功能正常。51-51免費論文網-網-歡迎您

2結果

185例患者全部完成了化療方案,化療后患者(WBC>3.5×109/L,pt>100×109/L,Hb>90g/L)心電圖、肝、腎功能正常。51-51免費論文網-網-歡迎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