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收費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4 14:57: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計量收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供暖計量分戶收費模式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根據住宅供暖分戶計量遇到的問題,通過理論分析和模擬計算,提出了各類供暖用戶用熱量的計算方法和熱費收繳模式。
關鍵詞:供暖分戶計量計量收費收繳模式
1.引言
在供熱行業推廣和應用“分戶計量、分室調溫”技術,可以促使用戶按需合理用熱,節約能源,并按實際用熱量繳納熱費,避免了吃“大鍋飯”現象和由此引起的矛盾,也為熱費的收繳管理帶來了方便。但是熱費的收繳并不能簡單地按熱表讀數乘以熱價計算,還要考慮戶間傳熱、公攤熱量等因素影響,以建立公平合理的收費機制。本文提出一種考慮上述因素的熱費收繳模式,供參考。
2.戶間傳熱
住宅供暖分戶計量收費的基礎是各戶用熱量的準確計量,采用適宜計量的供暖系統和足夠精度的熱表,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但實際情況比較復雜,可歸結為以下三種情況:
計量供熱收費管理論文
摘要提出供熱耗熱量分戶計量收費應該考慮由于山墻、頂、地面等公共面積耗熱量對各住戶單位面積耗熱量差異的影響。住戶實際供熱費用,以抵消因各住戶所處建筑位置不同而存在的不公平性合理分擔。本文提出了通過對各住戶單位面積耗熱量與平均單位面積耗熱量的比較,確定各住戶實際耗熱量的修正系數,并進一步分析了由于供熱費用分兩部分(固定比例費用和變動比例費用)已經把住戶實際耗熱量一部分按面積平分,各住戶實際耗熱量修正系數的如何取值問題。
關鍵詞供熱單位面積耗熱量熱計量收費修正系數
1前言
《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指出:"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統應使用雙管系統,推行溫度調節和戶用熱量計量裝置,實行供熱計量收費"以及《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部分)》JGJ26-95(以下簡稱節能標準)規定:在各地1980~1981年住宅通用設計能耗水平基礎上節能50%的節能目標。而在現今購房的房價中只考慮樓層的高低、陽光、潮濕等因素的差別對居住條件的影響,并沒有考慮在同一建筑中各住房的單位面積耗熱量存在差異而引起的住房在今后居住年限內支付的熱費的差異。具體的說,由于山墻、頂、地面等公共建筑部分的耗熱量客觀存在而使具有山墻、頂、地面的房間的耗熱量要比沒有公共建筑部分的房間耗熱量大,而這部分耗熱量理應由建筑物內所有用戶共同承擔。
2計費修正的分析
各住房的實際耗熱量包括太陽輻射和溫差作用下通過維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和冷風滲透耗熱量。傳熱耗熱量可根據節能標準計算。冷風滲透耗熱量在節能標準中是對整棟樓的耗熱量的估算,至今仍沒有較成熟的計算方法來計算各戶的冷風滲透耗熱量,且住戶冷風滲透量大,室內得到的新鮮空氣也多。所以,這里只討論對傳熱耗熱量的修正。
供熱系統計量收費研究論文
摘要:為適應供熱系統的計量收費,本文對系統流量與散熱量的關系、單雙管的比較與改造、壓差調節器的使用范圍、新的水力計算方法以及系統循環流量的變流量調節等技術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供熱系統計量收費遺傳算法
供熱系統計熱量收費勢在必行。然而由于社會、管理等因素,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碰到不少必須解決的難題。但就基礎工作而言,我認為就一些關鍵的技術問題,取得同行的共識,更具重要意義。因此計量收費,應建立在高技術含量的基礎之上。這里,我想就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技術問題,談一些看法,以便求得深入討論。一、系統流量變化對室溫的影響
供熱系統按熱量收費,前提條件是供熱效果要優于按面積收費的情形。理想狀況應該是室溫能按用戶要求靈活進行調節。這里提出了一個理論問題:即要想達到用戶不同的室溫要求,系統流量應該在多大的范圍內變化?當室內無人時,一般要求值班采暖,此時室溫在6~8℃之間,那么這時系統流量減小到最小,其數值是多少?再如在單管順流系統上,改裝跨越管后,由于跨越管的分流,進入散熱器的流量減少,此時室溫如何變化?要回答這類問題,就必需研究系統流量變化對室溫的影響。亦即要研究系統水力工況對熱力工況的影響。
一般而言,對系統供熱、散熱器散熱、建筑物耗熱建立如下6個聯立方程:
Qn=Ws(tg-th)(1)
計量供熱收費問題分析論文
摘要提出供熱耗熱量分戶計量收費應該考慮由于山墻、頂、地面等公共面積耗熱量對各住戶單位面積耗熱量差異的影響。住戶實際供熱費用,以抵消因各住戶所處建筑位置不同而存在的不公平性合理分擔。本文提出了通過對各住戶單位面積耗熱量與平均單位面積耗熱量的比較,確定各住戶實際耗熱量的修正系數,并進一步分析了由于供熱費用分兩部分(固定比例費用和變動比例費用)已經把住戶實際耗熱量一部分按面積平分,各住戶實際耗熱量修正系數的如何取值問題。
關鍵詞供熱單位面積耗熱量熱計量收費修正系數
1前言
《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指出:"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統應使用雙管系統,推行溫度調節和戶用熱量計量裝置,實行供熱計量收費"以及《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部分)》JGJ26-95(以下簡稱節能標準)規定:在各地1980~1981年住宅通用設計能耗水平基礎上節能50%的節能目標。而在現今購房的房價中只考慮樓層的高低、陽光、潮濕等因素的差別對居住條件的影響,并沒有考慮在同一建筑中各住房的單位面積耗熱量存在差異而引起的住房在今后居住年限內支付的熱費的差異。具體的說,由于山墻、頂、地面等公共建筑部分的耗熱量客觀存在而使具有山墻、頂、地面的房間的耗熱量要比沒有公共建筑部分的房間耗熱量大,而這部分耗熱量理應由建筑物內所有用戶共同承擔。
2計費修正的分析
各住房的實際耗熱量包括太陽輻射和溫差作用下通過維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和冷風滲透耗熱量。傳熱耗熱量可根據節能標準計算。冷風滲透耗熱量在節能標準中是對整棟樓的耗熱量的估算,至今仍沒有較成熟的計算方法來計算各戶的冷風滲透耗熱量,且住戶冷風滲透量大,室內得到的新鮮空氣也多。所以,這里只討論對傳熱耗熱量的修正。
熱量計量收費管理論文
摘要:闡述了熱量計量收費的必要性及其引起的變化,分析了熱量計量收費后直連網、間連網和混連網的不同調節方案,并介紹了按戶計量收費對供熱造成的各方面影響。
1前言
我國現行的按建筑面積計算熱費的供熱收費體制,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其弊病顯而易見。首先,由于用戶用熱多少和用戶付費多少無關,用戶不會關心供熱能耗問題,抑制了用戶節能的積極性,不利于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其次,用戶由于沒有供熱的調節手段,無法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節室內溫度,不利于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第三,由于目前的種種原因,供熱公司收取熱費成為一個難題,使供熱公司正常運行難以進行,不利于供熱公司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第四,這種收費體制不利于激勵供熱公司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容易產生壟斷性掩蓋競爭性、政策性虧損掩蓋經營性虧損的傾向。這一問題已引起各級領導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依照熱量計量收費勢在必行。根據建設部2000年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從2000年10月起,所有利用集中供熱的新建住宅,“推行溫度調節和戶用熱量計量裝置,實行供熱計量收費”。在按戶依照熱量計量收費后,收費體制將發生根本變化,“熱”成為市場經濟中的一種商品,雖然上述問題將迎刃而解,但又會帶來新的問題。
2按供熱面積收費體制下熱網調節方案
在現有的按面積收費體制下用戶無法調節流量,供熱公司以定流量或分階段變流量的質調節方案進行運行,調節的主動權在供熱公司。因此,從技術角度看熱網正常供熱只要做到:
*保證流量分配均勻:在初調節時把用戶的水流量調整到所要求的設計流量,即流量按供熱面積分配均勻即可;
計量收費供熱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討論了計量收費后單管跨越式供暖系統的特性、分流系數的影響以及有關設計參數的選擇,并提出了一些設計新概念。實現熱計量收費后,供熱系統增加了可調性,各個散熱器和用戶安裝了溫控閥。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調節散熱裝置的散熱量。供熱系統的基本情況發生了變化,因此應對原來的供熱設計參數和設計方法進行修正,以適用熱計量收費后的新情況。
關鍵詞:計量收費單管跨越系統分流系數供回水參數
1單管跨越系統的設計
室內單管采暖系統改造方案是指在現有的單管順流式系統的基礎上,在各層散熱器的供回水間增加跨越管,散熱器供水支管上安裝溫控閥,由此構成新的垂直串連單管跨越式系統。這種安裝跨越管和溫控閥的辦法同樣適用于單管形式的新建系統。其中,跨越管分流系數對于系統整體特性的影響較大,是問題的核心。
1.1分流系數的選擇對系統調節特性的影響
分流系統的大小直接影響流入散熱器流量的大小、進出口溫差,進而影響散熱器的調節特性。圖1顯示了隨分流系數變化,散熱器相對流量和相對熱量之間的關系。(橫軸為相對流量)
供熱計量收費系統分析論文
摘要:為適應供熱系統的計量收費,本文對系統流量與散熱量的關系、單雙管的比較與改造、壓差調節器的使用范圍、新的水力計算方法以及系統循環流量的變流量調節等技術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供熱系統計量收費遺傳算法
供熱系統計熱量收費勢在必行。然而由于社會、管理等因素,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碰到不少必須解決的難題。但就基礎工作而言,我認為就一些關鍵的技術問題,取得同行的共識,更具重要意義。因此計量收費,應建立在高技術含量的基礎之上。這里,我想就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技術問題,談一些看法,以便求得深入討論。
一、系統流量變化對室溫的影響
供熱系統按熱量收費,前提條件是供熱效果要優于按面積收費的情形。理想狀況應該是室溫能按用戶要求靈活進行調節。這里提出了一個理論問題:即要想達到用戶不同的室溫要求,系統流量應該在多大的范圍內變化?當室內無人時,一般要求值班采暖,此時室溫在6~8℃之間,那么這時系統流量減小到最小,其數值是多少?再如在單管順流系統上,改裝跨越管后,由于跨越管的分流,進入散熱器的流量減少,此時室溫如何變化?要回答這類問題,就必需研究系統流量變化對室溫的影響。亦即要研究系統水力工況對熱力工況的影響。
一般而言,對系統供熱、散熱器散熱、建筑物耗熱建立如下6個聯立方程:
供熱系統計量收費研究論文
摘要:為適應供熱系統的計量收費,本文對系統流量與散熱量的關系、單雙管的比較與改造、壓差調節器的使用范圍、新的水力計算方法以及系統循環流量的變流量調節等技術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供熱系統計量收費遺傳算法
供熱系統計熱量收費勢在必行。然而由于社會、管理等因素,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碰到不少必須解決的難題。但就基礎工作而言,我認為就一些關鍵的技術問題,取得同行的共識,更具重要意義。因此計量收費,應建立在高技術含量的基礎之上。這里,我想就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技術問題,談一些看法,以便求得深入討論。一、系統流量變化對室溫的影響
供熱系統按熱量收費,前提條件是供熱效果要優于按面積收費的情形。理想狀況應該是室溫能按用戶要求靈活進行調節。這里提出了一個理論問題:即要想達到用戶不同的室溫要求,系統流量應該在多大的范圍內變化?當室內無人時,一般要求值班采暖,此時室溫在6~8℃之間,那么這時系統流量減小到最小,其數值是多少?再如在單管順流系統上,改裝跨越管后,由于跨越管的分流,進入散熱器的流量減少,此時室溫如何變化?要回答這類問題,就必需研究系統流量變化對室溫的影響。亦即要研究系統水力工況對熱力工況的影響。
一般而言,對系統供熱、散熱器散熱、建筑物耗熱建立如下6個聯立方程:
Qn=Ws(tg-th)(1)
學校樓熱計量收費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計量供熱中使用蒸發式熱分配表的工作原理,并介紹了在天津大學院士樓進行的XH型蒸發式熱分配表的計量供熱現場試驗。討論了朝向、位置、層數修正對各戶熱費的影響,為我國推行計量供熱積累了工程實際經驗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計量供熱蒸發式熱分配表熱費修正
一、介紹
各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有很大提高,為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能源利用率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于天津大學來說,已經實現100%的集中供熱。如何在實現了集中供熱這種情況下,制定合理的收費模型式是值得探討的問題。熱計量方式和熱計量裝置的選擇主要有熱分配式和熱量表式兩種熱計量方式。熱分配式計量方式特別是采用蒸發式分配表進行計量,投資少,免維修并容易修正,(包括將系統沿程熱損失由最終熱用戶承擔),不需校正,但抄表和計算熱費煩瑣,不直觀。熱量表計量較為直觀。但投資大、維修管理校正復雜。根據國情特別是節能效益選擇經濟合理的熱計量裝置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為了檢驗我們自選研制的蒸發式熱分配表是否達到歐盟標準EN835-1994,同時為了研究基于蒸發式熱分配表的計量收費中遇到的技術經濟問題。從2001年2月21日到3月22日的采暖期,在天津大學院士樓進行了自行研制的XH型蒸發式熱分配表的集中供熱計量現場試驗。
二、散熱器散熱量的測量原理和蒸發式熱分配表的測量原理
散熱器供暖計量收費管理論文
一、我國供熱現狀
1.煤炭是我國供熱的基本能源
世界能源資源中,煤炭儲量豐富,石油天然氣相對不足,而我國更是一個富煤國家。其中1998年中國能源生產中原煤產量占72%,原油18.5%,天然氣2.4%。我國現有住宅的采暖年耗量指標是28kg/m·an,例如北京冬季建筑物采暖能耗大約為全市各種生產總能耗的40%,在東北地區所占比例甚至更大。其中僅僅1997年,全國供熱用煤就達3876萬噸。因此每年消耗在冬季供暖方面的能源非常龐大,只有煤炭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同時,燃油、燃煤氣比燃煤的費用分別高出35%和175%左右。因此,我國供熱的基本能源以煤為主是必然的選擇。
2.集中供熱是現在我國最基本的供熱方式
1990年全國集中供熱面積為2.1億平方,而到了1998年就已經達到8.6億平方米。
在八年的時間內集中供熱面積增加為原來的4倍多,并且還從三北地區向南方發展,見圖1。1999年我國688個城市中,具有集中供熱城市已經達到286個。集中供熱普及率為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