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吸煙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6 20:41: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禁止吸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
第一條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保護環境,減少吸煙造成的危害,根據《四川省愛國衛生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實行限定場所、單位負責、社會監督、依法管理的原則。
第三條市、區(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監督;市、區(縣)愛國衛生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管理和本規定的實施工作。
第四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托兒所、幼兒園及青少年活動基地;
(二)醫療機構的候診區、診療區和病房區;
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暫行規定
第一條為了控制吸煙危害,保障公民健康,保護環境,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市衛生局、市愛國衛生運動生員會辦公室及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衛生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愛衛部門),為本轄區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監督部門,依職能分工負責本轄區禁止吸煙監督管理工作。
鐵路、交通、民航、建設行政部門對本系統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系統實施本規定的監督管理工作。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負責做好本系統、本單位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實施工作,并積極開展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教育工作。
第三條本市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行政區域內的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醫療機構的候診區、診療區和病房區;
(二)托兒所、幼兒園及青少年活動基地;
辦公區域禁止吸煙的規定
為保護全體干部職工的身體健康,積極配合綠色奧運工作,營造無煙、清潔、健康的工作環境,根據*市無吸煙單位標準,結合本單位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一、禁煙區域
全部辦公區域,包括辦公室、會議室、閱覽室、檔案室、值班室、大廳、走廊、樓梯、電梯、衛生間等室內場所以及辦公樓院內、車庫、樓前廣場等室外場地。
二、組織管理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局禁煙工作領導小組及處室禁煙管理小組。
2、局禁煙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擔任組長,局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擔任副組長,各處室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對全局禁煙工作的領導、指導。處室禁煙管理小組組長由各處室負責人擔任,負責對本處室人員的管理監督。
市公共場所吸煙相關規定
第一條(制定目的)
為了控制吸煙的危害,保障公民健康,保護環境,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主管部門)
*市衛生局(以下簡稱市衛生局)是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的主管機關。
本市各區、縣衛生局負責本區域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監督和管理。
民航、鐵路、交通部門負責衛生防疫的機構,對管轄范圍內的禁止吸煙工作實施監督和管理。
鄉委控煙辦法與措施
1、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縣政府頒發的《縣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的要求,要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提倡社會公德,減少吸煙造成的危害,動員全社會參與,共同努力創造無吸煙環境,促進我鄉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根據我鄉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包含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管理責任制度細則、單位內部禁止吸煙管理細則、控煙監督員選舉辦法及管理細則等三項細則。
細則
一、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管理制度細則
1、本細則所指公共場所為單位公共場所。
2、公共場所內嚴禁吸煙,發現有吸煙行為的,工作人員應當立即制止并進行教育,拒不接受教育或無視工作人員警告者可以罰款5-10元。
公共場所控煙立法思考
委員長在第二十四次全國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強民生領域地方立法,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從法治上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康是人的基本權益,衛生與健康是民生領域的重要方面。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是促進健康的重要措施,老百姓感受比較直接、具體和真切,因而也是加強民生領域地方立法的重點方向。
一、總體情況
我國是《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締約國。這一公約是第一個關于控煙問題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公約,旨在向各締約方提供一個控制煙草使用和煙草煙霧接觸措施的框架,減少由此帶來的健康、社會、環境和經濟方面的破壞性影響。2003年5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第56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該公約并供開放簽署。2003年11月10日,我國簽署了該公約;2005年8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批準了該公約;2006年1月9日起,該公約在我國生效。目前,公約有181個締約方,覆蓋了世界90%以上的人口,是聯合國歷史上最廣為接受的條約之一。公約要求,各締約方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煙草需求,減少煙草供應,防止和減少煙草消費、尼古丁成癮和接觸煙草煙霧。公約第八條提出,各締約方應采取立法、行政等措施,防止在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內公共場所,適當時包括其他公共場所接觸煙草煙霧。從國家層面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公共場所禁煙工作,逐步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在審議的《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一審稿)規定,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國務院擬制定《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草案送審稿)》,但因各方面還存在爭議,該條例仍未出臺。目前,我國公共場所控煙立法的規定主要集中于地方性法規。
二、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的地方性法規
截至2018年9月20日,我國關于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的地方性法規有19部,其中,3部為省級立法,16部為設區的市立法。北京、天津、上海3個直轄市已經制定了省級控煙法規。石家莊等16個設區的市制定了關于控煙的地方性法規(見表2)。這16個市均為原較大的市。新賦予地方立法權的設區的市目前尚未出臺控煙領域的地方性法規。從法規名稱看,在19部已制定的控煙立法中,有6部法規名稱為“控制吸煙”,5部名稱為“公共場所控制吸煙”,7部名稱為“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哈爾濱則以“防止二手煙草煙霧危害”為法規名稱,旨在突出對不吸煙者健康的保護。從法規出臺時間來看,14部法規制定或修改于2010年以后,本溪、淄博、成都、烏魯木齊等4部法規制定于二十世紀90年代且目前未作修改,銀川法規制定于2008年。據了解,重慶、浙江、廣東、鄭州、海口、張家口等省、市已將控煙立法列入立法工作計劃。新修訂的《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已于2018年8月經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將報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后公布實施。此外,新制定的地方政府規章《西安市控制吸煙管理辦法》已于2018年7月由西安市人民政府第六十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于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三、控煙范圍
景區非吸煙區管理制度
為控制吸煙危害,保護廣大游客的健康,減少森林火災隱患,維護和改善景區內的公共環境,確保景區環境安全,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森林公園管理辦法》,結合景區實際,制定本規定。
一、景區吸煙區與非吸煙區的劃分:
1、景區售票處停車場和驗票處、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為吸煙區;
2、除上述地點外,其他的地方均為非吸煙區。
3、景區觀光車內、林區內禁止吸煙。
二、景區禁止吸煙區域的管理工作由古鎮景區管委會負責,景區內所有員工均有責任對景區內禁止吸煙工作進行監督。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衛生計生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廳、省體育局、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旅游局、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省愛衛辦10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2016年省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蘇愛衛辦〔2016〕14號)文件精神,落實公共場所煙草煙霧危害控制措施,緊緊圍繞“推動轉型發展、建設美麗張郭”總體目標,進一步鞏固提升國家衛生鎮、文明鎮創建成果,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目的意義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直接關系到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要求“認真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省愛國衛生條例》也對各部門履行控制吸煙職責作出了明確規定。因此,做好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既是政府各部門應盡的工作職責,更是努力提高我鎮居民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內在要求,全鎮上下必須對此形成強烈共識。
二、工作目標
從今年起,在全鎮公共場所范圍內組織開展禁止吸煙工作,控制吸煙危害,有效改善公共場所衛生狀況,保障公民身體健康,創建公共場所無煙鄉鎮,努力構建富強、文明、和諧、健康的新張郭。
三、組織機構
對禁煙立法的思考和探索
我國公共場所禁煙法規及政策現狀
根據該公約的要求,自2011年1月9日起,中國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完全禁止吸煙。但是時至今日,我國仍沒有一部完整的禁煙法令。相關禁煙法律規定更多的是出現在有關法律法規相關條款或細則中。1987年國務院頒布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以及1991年衛生部的該條例的實施細則,規定了體育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商場、書店、公共交通等候室、鐵路客車、航運客輪、客機等公共場所禁止吸煙。1991年第七屆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總則中規定:國家和社會加強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教育,禁止或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場所吸煙。《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第27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室吸煙。1997年全國愛衛會、衛生部、鐵道部、交通部、建設部、民航總局頒布《關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煙的規定》,對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煙提出進一步要求。2009年5月20日,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勤部、衛生部和武警部隊后勤部聯合印發《關于2011年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全面禁煙的決定》,要求2011年實現軍地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全面禁煙。我國衛生部于2011年3月10制定、并于3月22日修改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已于5月1日起施行。該細則雖然規定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但此修訂案還不是全國性的法律。1993年,江蘇省蘇州市人民政府首先頒布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之后,北京、上海、青島等城市也頒布了類似的規定。截至2006年ro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154個城市頒布實施了本地區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3]近些年來,中國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立法從無到有、從粗到細,對控制各地區公共場所吸煙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立法數偏少,立法空白占相當大的比例。全國只有部分地級及以上城市頒布了此類規定,還有相當多的地級市在控煙方面存在立法空白,這主要是由于我國沒有專門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法規。因為地方立法負有貫徹實施國家法律法規的責任,一般要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依據。這種立法體制特點決定了地方立法的基本模式是先有國家法律法規,再有地方法規和規章。國家專門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法規長期空缺,僅靠《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愛國衛生條例》中的極有限的條款或細則顯得蒼白無力,這就使地方類似規定沒有立法規劃,沒有立法壓力,從而形成目前地方立法較少的狀況。各地控煙無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煙草消費的遏制力度。因此,盡快制定一部全國范圍專門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法律已迫在眉睫。第二,立法內容粗糙、模糊,使規定的效力受到影響。有相當一部分規定的條文規范不夠明確肯定,個別條文伸縮性偏大。如一些城市的規定中對違反規定者“予以行政處分”、“依據有關規定給予處罰”,并沒有說明具體給予何種行政處分,具體給予多少數額的處罰。某市的禁止吸煙暫行規定中對違反規定者“按照《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和《關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煙的規定》進行處罰”,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就是一個很具體的規定,卻要按另外的條例、規定處罰,這無疑削弱了該規定的效力。
禁煙立法要立法與執法相結合
雖然《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已經施行。但是從目前實施的效果來看,并不盡如人意。其一,制定該細則是由衛生部制定的,因此其法律效力不高,執行起來有難度。其二,公共場所難以界定。在1987年4月1日由國務院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中規定,公共場所包括:(一)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二)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三)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四)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五)展覽館、_一一~沈烹然鬢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六)商場(店)、書店;(一七)候診室、候車(機、船)室、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對于室外場所及露天公共場所的界定則缺少相應的規定。其三,雖然該細則規定了禁止在室內外的公共場合吸煙,但是僅僅是一種禁止性的規定,缺少涉及禁煙的懲罰條款。對于那些在公共場所吸煙被抓住的吸煙者,只能進行說服教育,其懲罰措施不利,難以達到杜絕的目的。其四,雖然該細則規定了公共場所經營者應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對吸煙者進行勸阻,但是很多公共場所人員有限,很難有足夠的人員進行勸阻,從而使禁煙效果難以發揮。其五,一些煙民在公共場所長時間不吸煙的話,反而容易引起情緒焦躁身體不適等癥狀,因此,在公共場所是否建立專門的吸煙區也是立法者需要考慮的,這樣才能既保障不吸煙人群的權利,同時也能保障煙民的權利。無煙立法本是控煙舉措中的一記“重拳”,但由于存在著立法與執法的雙重尷尬,無煙法律幾乎成為“空拳”。那么,如何訂立一部有效的國家級的無煙立法,才能達到禁煙控煙的目的呢?首先,應該明確由誰來領導管理,是由衛生部帶頭領導,其他部委協同管理,還是由多部門共同領導管理。如果只由衛生部領導,可能會因為人員有限,導致無法高效全面的開展工作。如果是由多部門共同領導,又可能會因為部門太多,導致權力分散,從而出現監管漏洞。其次,如何制定罰款限額。因為《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雖然規定了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但是由于缺少相應的處罰措施,從而使實施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制定合理的罰款限額也是治理公共場所禁煙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國香港地區的法律規定,違規吸煙屬于犯罪,最高可罰5000港元,對不遵守法律并拒絕出示身份證件者,一經簡易定罪,最高可被處罰10000元港幣。這使香港的成人吸煙率下降到只有11%的水平,成為全中國吸煙率最低的城市。由此可見,制定合理的處罰措施,是降低吸煙率的有力方式。第三,我國公共場所禁煙,應該正視煙草和“二手煙”的危害,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為宗旨,制定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立法;應該以《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為標尺,借鑒國外和我國港臺地區的成功立法經驗,選擇科學可行的執法模式,推動我國公共場所禁煙法治運動。當前公共場所禁煙執行不力,除了立法缺位以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煙草消費是不少地方政府重要的稅收來源。2010年,煙草業僅上半年就實現工商稅利3253億元。在創收思維導引下,一些地方一面宣傳“吸煙有害健康”,一面又默許甚至縱容煙草廣告的存在。有的煙草企業還以助學為名利用希望工程打煙草廣告。禁煙的難度可想而知。“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已納人“十二五’,規劃綱要,此舉為我國控煙工作確立了“路線圖”和陽寸間表”,這是我國煙草控制的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從長遠來看,經濟利益再重要,也不能以犧牲民眾健康與環境衛生為代價。倡導禁煙氛圍,構建健康的煙草文化十分必要。在這方面,機關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應該率先禁煙,在工作場所、公共場所不遞煙、不吸煙,積極引導社會潮流。政府要逐步擺脫對煙草財政的依賴,為全面禁煙提供動力支持。要加強財政預算約束,管住公款煙草消費腐敗;同時也要提高禁煙執行力,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國家出臺或者修訂公共場合禁煙法以及避免“二手煙”危害法,就應該全面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的法規,重新修訂針對卷煙包裝標識的規定,以及制定禁止對青少年出售煙草的詳細規定。這些立法和執法需要有法律專家的參與,有立法和執法的指南,有媒體的支持,更要有公眾的參與。和所有立法一樣,無煙立法也有它的準備期和立法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來推行。相信通過制定完備的全國性的法律法規,再加上每個公民對香煙危害認識的提高,我國公共場所無煙目標終將會實現。
本文作者:都貝特工作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全鄉控煙工作匯報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縣政府頒發的《縣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的要求,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減少吸煙造成的危害,動員社會參與,共同努力創造無吸煙單位,創造一個潔凈、衛生的墟鎮,一年來,我們積極開展控煙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現總結如下:
1、專門成立了控煙領導小組,加強了領導,進一步夯實無吸煙單位創建活動工作人員的力量。
2、廣泛宣傳,積極參與
積極開展控煙健康教育活動,出了兩期控煙宣傳專欄,進行充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吸煙有害健康,使干部群眾形成吸煙有害健康的共識,并在生活中自覺形成不吸煙的良好習慣,并積極與吸煙行為做斗爭。
3、建立制度、嚴格獎懲
健全完善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的管理責任制,單位內部的禁止吸煙管理制度,控煙監督員的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