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規章制度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7 02:34: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技術規章制度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技術改進獎勵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勵條例》和國家經委《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勵條例實施細則》,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合理化建議,是指有關改進和完善企業、事業單位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面的辦法和措施;所稱的技術改進,是指對機器設備、工具、工藝技術等方面所作的改進和革新。
第三條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的內容是:
(一)工業產品質量和工程質量的提高,產品結構的改進,生物品種的改良和發展,新產品的開發;
(二)更有效地利用和節約能源、原材料,以及利用自然條件;
技術創新規章制度(市)
第一條為了鼓勵引進技術的吸收與創新,提高本市引進技術的吸收與創新能力,加快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引進技術的吸收與創新,是指依法通過貿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式,從國外取得先進技術并通過掌握其設計理論、工藝流程等技術要素,成功地運用于生產經營,以及在此基礎上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并實現商業化的活動。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范圍內的吸收與創新活動。
第四條吸收與創新應當遵守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以及我國加入或者簽訂的國際條約、協議。
技術進出口合同對技術保密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吸收與創新所形成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
技術消化吸收規章制度
第一條為了鼓勵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加快國產化進程,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市承擔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工作的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
第三條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應實現下列目標:
(一)掌握其設計理論或方法、原料配方、工藝流程、技術標準、試驗檢測、質量控制、安全和環境保護技術措施以及技術訣竅,生產出符合預定要求的產品;
(二)掌握為引進整機生產配套的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制造和質量檢驗等技術,并使這些產品達到規定的質量和數量要求;
(三)將引進技術應用到其他產品;
科學技術獎勵規章制度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獎勵在本市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貢獻的個人、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速本市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促進科教興市,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獎項設立)
市人民政府統一設立“*市科學技術獎”。
第三條(獎勵原則)
科學技術獎勵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評獎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技術成果轉化規章制度
一、本市實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制度,并設立專門機構,對在滬開發的或引進國內外高新技術成果實施轉化的項目,進行技術等級。市場前景、項目風險及知識產權狀況等方面的認定。由市政府頒布*市高新技術產業和技術目錄,法人或自然人均可按照市政府頒布的目錄,申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凡經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享受本規定的有關政策。
經認定的軟件、集成電路、現代生物技術和中藥產業的成果轉化項目,可從優享受本規定的政策和本市相關產業的有關政策。
二、市政府設立*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中心負責組織對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組織有關部門對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的立項、工商登記注冊、稅務登記和優惠政策的落實等提供“一門式”服務;培育和指導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中介服務組織;采集、應用領域的科技信息,推廣國內外科技成果,開展產學研成果信息交流;建立科技界與產業界、金融界的溝通渠道,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在境內外上市。
設立*技術產權交易所。*技術產權交易所是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專業化權益性資本市場,為科技項目。科技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等提供產權交易和股權融資等服務。
市和區、縣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對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或融資擔保。
對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政府優先將其列入市技術改造項目計劃,在資本金注入、貸款貼息方面給予扶持。
科學技術保密規章制度
第一條根據批轉國家科委制訂的《科學技術保密條例》的精神,結合本市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科學技術保密范圍
(一)國家批準的我國發明或首創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產品;
(二)國外屬于保密的重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
(三)國外沒有的或屬于保密的技術訣竅和傳統工藝技術;
(四)我國正在進行研究、試制的重要科學技術項目的關鍵內容;
農業技術推廣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促使農業科研成果和實用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保障農業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農業技術,是指應用于本市范圍內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科研成果和實用技術,包括良種繁育、肥料施用、飼料配制、病蟲草害防治、栽培和養殖技術,農副產品加工、保鮮、貯運技術,農業機械、農用航空技術,農田水利、土壤改良、水土保持、農村供水、農村能源利用、農業環境保護技術,農業氣象以及農業經營管理技術等。
本辦法所稱農業技術推廣,是指在本市范圍內通過試驗、示范、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方式,把農業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活動。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范圍內與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有關的單位和個人。
第四條市農業委員會是本市農業技術推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農業技術推廣的組織和協調工作。
廣電高新技術應用規章制度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關于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就加快廣播影視高新技術的應用制定以下實施細則。
一、廣播影視高新技術的應用必須有利于廣播電視作為黨和人民喉舌作用的發揮,確保政令暢通;有利于加強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有利于方便用戶、服務用戶;有利于廣播影視事業和民族工業的協調發展。要遵循"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積極推進、分步實施"的方針,處理好科技創新與現行體制、高新技術與傳統技術、技術引進與自主開發的關系。重點建設強大的廣播電視覆蓋及實驗系統、衛星數字傳輸與直播衛星系統、廣播電視監測系統,建立數字廣播影視交互式節目平臺和寬帶綜合業務平臺。推進影視合流,推動廣播電視網與電信網、計算機網的三網融合,促進模擬技術盡快向數字技術的平穩過渡。建立新的技術體制、標準體系和管理模式,以科技創新推進廣播影視系統的全面數字化、網絡化,構建符合廣大人民群眾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廣播影視新技術體系。
二、積極推進數字廣播電視節目系統的建立和應用,省級以上廣播電臺、電視臺應建立節目信號采集、編輯、制作、播出于一體的臺內數字網絡系統。廣播節目要向數字立體聲、環繞聲方向發展;電視節目要由現行模擬4∶3格式/單聲道,向標準清晰度電視16∶9格式/立體聲、高清晰度電視16∶9格式/環繞聲方向發展。中央電視臺在20**年建成高清晰度電視節目制作示范中心,省級以上廣播電臺、電視臺20**年基本實現采、編、播的數字化,廣播節目制作、播出實現硬盤化,電視節目制作、播出實現臺內設備的聯網和資源共享。
應用統一的存儲格式和檢索方法,全面整合中央、省(區、市)廣播影視節目資源。利用數字技術修復、整理廣播影視節目資源、重點搶救歷史影視音像資料。20**年建立中央廣播、電視、電視數字節目庫、開始建立省級數字節目庫并投入試驗使用;20**年,初步形成以中央為主、省級為輔的全國性廣播影視數字節目庫和媒體資產管理系統,通過廣播影視衛星和有線傳輸網絡實現廣播影視節目的電子交換,為用戶提供視頻點播、交互電視、股票證券、遠程教育、電子商務、數據廣播等多種節目和服務。
三、建立廣播影視VSAT網,與現有的衛星傳輸和國家光纜干線網相結合形成廣播影視新聞采集、節目傳輸和發射監測的網絡系統。20**年利用衛星直播平臺開始衛星高清晰度電視(HDTV)家庭影院及電子影院試驗。力爭20**年全國所有省(區、市)的廣播電視節目實現衛星數字傳輸,全國廣播電視直播衛星開始播出。20**年底,衛星廣播電視的傳輸將完成從模擬向數字過渡,終止模擬傳輸方式。
四、采取從有線切入,先試驗后推廣的方針,按照總局制定的總體方案、體制意見以及有關技術標準,推進有線數字電視的試驗與推廣。試驗內容包括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和標準清晰度電視、交互式電視和數據廣播等。積極開展有線數字電視試驗,搭建以中央電視臺節目為龍頭,通過國家級、省級干線網絡和本地用戶網連接,節目可控到戶的有線數字電視試驗平臺。研究數字電視系統業務的整體框架,優化用戶管理、條件接收和電子節目指南的整體布局。試驗取得經驗后于20**年在全國推廣,力爭20**年用戶規模超過3000萬戶。
市新興技術開發區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快*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的建設,發展高技術、新技術及高技術、新技術產業(以下統稱新興技術及新興技術產業),促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推動傳統工業的改造,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市發展新興技術和新興工業暫行條例》、《*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規劃面積為五平方公里。
第三條開發區是新興技術的研究、開發、中試、生產、經營、培訓的綜合性基地,其主要任務是:
(一)引進國外及國內新興技術和資金,興辦新興技術企業;
(二)將國內及國外新興技術成果轉化為工業化產品并推廣應用;
高新技術創業服務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規范我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管理并推動科技創業孵化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和科技部《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管理辦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也稱科技企業孵化器,以下簡稱創業中心)是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養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家為宗旨的科技創業服務機構。創業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省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第三條省、市各級科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全省及所在地區的創業中心進行宏觀管理和業務指導。
第二章主要功能
第四條創業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為入孵企業提供研究開發、中試生產所需場地以及辦公、經營所需的共享設施,提供政策咨詢、信息交流、管理指導、發展策劃、投資融資、技術支持、產權交易、市場營銷、人才培訓、對外合作、法律和財務咨詢等配套服務,以降低企業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為社會培養成功的科技企業和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