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體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7 09:35: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機體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機體系調研

根據省農機辦函[]3號“關于開展農機公共服務休系建設情況調研的通知”,我們按照文件調研的內容和工作要求,參照“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調研提綱”,對我市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市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基本情況

市現有市級農機推廣機構1個,區(縣)農機推廣機構4個。市級農機推廣機構主要職能參與制定農機技術推廣規劃;組織農機技術培訓宣傳;研制、試驗先進農機技術和農業機械科研成果;對選定推廣的機具進行試驗、示范;制定本市技術規范、執行技術標準,參與農機技術推廣的鑒定;為農民和農村提供技術信息;指導區(縣)農機技術推廣機構、群眾性科技織織、農民技術人員的農機技術推廣活動;受理農機產品質量投訴、對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區(縣)農機推廣機構主要職能負責本轄區農、林、牧、副、漁新機械化新機具的試驗示范推廣、技術宣傳培訓、咨詢、農機化質量等工作。市農機推廣站現有干部職工8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2人、高級工2人。區(縣)農機推廣機構現有干部職工61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8人。全市農機推廣機構直接從事公共服務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比例1:0.08。工作經費來源財政撥款和農機推廣項目經費,資金用途主要是引進試驗示范農機新機具、新技術、技術的宣傳培訓費;試驗、示范基點、基地費;現場會、巡回演示會等會議費;購買演示機具的購置費;下鄉人員補助費等。

二、工作成效與經驗

(一)技術推廣情況

近年來,先后承擔了機械化地膜覆蓋技術、谷物溝播機械化技術、機械深施化肥技術、日光溫室機械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技術、小麥(玉米)免耕播種、小麥秸稈撿拾、全方位深松、玉米秸稈揉搓、飼草打捆等技術試驗、示范、推廣項目;其中14項推廣項目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12項獲科學技術獎。通過推廣項目的實施,為我市推廣了一大批先進農機具,培養一大批農機技術人員,推動我市農機化發展。圍繞市政府重點工作,正在實施的農機化技術項目有保護性耕作技術、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技術、果園機械化技術、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油菜機械化播種技術、青核桃機械脫皮技術,年實施保護性耕作面識10余萬畝、玉米機械化秸稈還田作業7余萬畝、機械加工玉米秸稈飼草13余萬畝、果園旋耕、施肥作業20余萬畝,玉米聯合收獲3余萬畝。根據農時季節,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機化技術宣傳培訓工作,幫助農民檢修、調試機具,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服務,解決了農機化生產中的技術問題。根據果園管理需求和技術要求,積極開展果園機械開溝技術、機械施肥技術、機械除草技術、機械植保等技術服務;根據春、夏玉米播種農時季節和技術要求,積極開展地膜玉米機械化播種技術、玉米免耕播種技術、玉米硬茬播種技術、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機械深施化肥等技術服務;三夏三秋期間根據農機生產需求和技術要求,積極開展農作物秸稈還田技術,玉米秸稈飼草加工技術,玉米聯合收獲等機械化技術服務,解決了農機生產中的一些技術問題,發揮了專業技術人員服務于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春播、三夏、三秋關鍵農時季節,印發果園機械化、玉米生產機械化、小麥生產機械化等新機具、新技術宣傳材料和培訓教材,技術人員結合自己承擔的工作任務,帶著這些宣傳材料在科技之春宣傳月、科普宣傳日活動及新機具、新技術演示培訓活動中發放。

查看全文

乳腺癌化療期間機體成分變化探討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機體成分的變化。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杭州市婦產科醫院接受治療的的Ⅰ~Ⅲc期乳腺癌患者92例,均行化療治療,分析化療前后患者進行機體成分變化。結果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患者化療前后健康評分、體質量、骨骼肌、無機鹽、體脂比、體重指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顯示,患者化療前后體質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EC-T組和TC組不同時期體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乳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的機體成分變化較大,其中體質量增加、體重指數升高及體脂比升高等可能會對患者的預后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監測化療期間患者的體成分,可指導醫生對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干預,改善預后。

關鍵詞:乳腺癌;化療方案;機體成分

乳腺癌在全球范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首位[1-2]。乳腺癌是一種異質性的疾病,目前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化療是目前僅次于手術的常用治療方法[3]。有研究報道,乳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機體成分會發生明顯變化,進而導致化療劑量的變化,并影響化療的效果及預后[4-8]。其中體質量是機體成分最重要的一項,同時,體質量的變化又由其他機體成分(如蛋白質、肌肉、脂肪等)的變化組成。與其他惡性腫瘤不同,部分乳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會出現體質量和腰圍增加的情況[4-5,9],而大量的研究[5-7,10]表明,肥胖是女性發生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且有研究發現輔助化療后體質量增加的乳腺癌患者,其復發轉移風險和死亡風險均明顯增加[5,11-13]。目前關于乳腺癌患者化療前后機體成分變化的研究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機體成分的變化,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杭州市婦產科醫院接受治療的的Ⅰ~Ⅲc期乳腺癌患者92例。

查看全文

灰鑄鐵機體鑄造工藝設計研究

摘要:結合實際生產驗證情況,對灰鑄鐵機體鑄造工藝設計流程及過程中的問題做了詳細的論述,為類似鑄件的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灰鑄鐵;鑄造工藝;設計機體

(灰鑄鐵)鑄造工藝設計主要包括鑄件結構的鑄造工藝性分析、鑄造工藝方案編制、鑄造工藝參數設計、砂芯設計、澆注系統設計、排氣系統設計、鑄造工藝圖繪制等。下面結合我廠生產實際,介紹一下各階段主要內容及注意事項。

1鑄件結構的鑄造工藝性分析

現在我廠的鑄造工藝性分析主要在設計過程中穿插進行,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共進行兩次鑄造工藝性審查,分別在概念設計完成后和布置設計完成后,由鑄造工藝人員對設計模型進行鑄造工藝性審查,出具工藝審查報告,設計人員根據審查報告修改設計模型,并組織進行設計模型評審,根據評審優化模型輸出最終設計模型。下面以某12M33機體裂紋問題進行說明。缺陷特征:12M33機體毛坯樣試期間出現裂紋缺陷,主要出現在缸孔之間的串水孔頂部圓角處,裂紋從圓角處產生,沿缸孔中心方向向上延伸,長度有5~60mm不等,裂口的內壁呈黑的氧化色,表面不光滑,如圖1所示。原因分析:12M33機體缸孔之間的串水孔處缸壁兩側厚大,中間薄,成啞鈴狀結構,如圖2所示。凝固過程中,溫差較大,中間壁薄位置先凝固,兩側厚大部位后凝固產生較大的拉應力,將中間薄壁位置拉裂。解決措施:分析產品結構,對產品結構主要進(a)機體裂紋位置(b)機體裂紋形態驗證效果:修改大缸芯冷芯盒,經過生產驗證,徹底解決了缸孔串水孔裂紋缺陷。

2鑄造工藝方案編制

查看全文

機體的自我否定傾向論文

【摘要】適應環境,保持正常,機體是要付出代價的。機體在肯定自身的同時也在否定自身。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機體的內在因素、內在關系、自我否定傾向,是機體各個結構相互作用的結果。不能用辨證的觀點去理解機體的內在關系是現代醫學的重大缺陷。

【關鍵詞】內在關系;自我否定傾向;辨證分析

Abstract:Humanadapttotheenvironmenttoremainbalanceofphysiologicalfunctionsatthecostoflife.Humanbodyhasthephysiologicalinclineofself-affirmationandself-denial.Thecauseofdiseaseistheinternalreasonsofbody,theintrinsicrelationsofbody,thephysiologicalinclineofself-denialandtheresultofinteractionofbodyconstitution.ModernWesternMedicinecan''''tusethedialecticwaytoanalyzetheintrinsicrelationsofhumanbody,whichisthemaindisadvantageofWesternMedicine.

Keywords:Intrinsicrelations;Inclineofself-denial;Cost;Whole;Demand

辨證思維認為,機體在肯定自身的同時也在否定自身。這種把否定(損害)也看成是機體內在因素的命題西醫理解不了,中醫倒是可能接受,因為中醫總是用機體的內在關系去說明機體異常的原因:如陰陽的不平衡、五行的相乘相侮、經絡的不通等等。

1機體是用否定的手段肯定自身的

查看全文

依賴性藥物對機體損害論文

【關鍵詞】依賴性藥物

依賴性藥物的使用主要是為了治療精神異常、重度病痛及癌性疼痛。如果長期使用可造成機體中毒,麻醉藥品與精神藥品以強迫性、持續性并不斷加大用藥劑量為特征的自行藥物攝入行為,是一種慢性中毒的成癮狀態。由于患者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或停止用藥的一段時間內,機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毒性反應甚至致死,主要損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依賴性藥物對機體的損害

1.1對神經及內分泌的損害

麻醉藥物阿片類的使用,能使內源性阿片肽系統受到抑制,然后通過一系列復雜的神經內分泌系統改變引起機體損害,患者體質逐漸衰退。由于內源性阿片肽系統受到抑制,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明顯地改變[1]。首先是下丘腦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受到抑制,從而抑制了ACTH的釋放,該結果又導致血液中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的下降[2]。

1.2神經系統損害

查看全文

鄉鎮農機體系建設論文

在鄉鎮農機體系建設中,農村需要針對管理機構不健全、基層人員不足與設施薄弱等問題進行整改,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提高農機的推廣成效,滿足新農村的發展需求。

1新形勢下鄉鎮農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很多鄉鎮農機管理機構不健全,缺少鄉鎮農機管理服務機構,更談不上先進的工作方案、完善的管理機制;另外技術人才隊伍匱乏,導致農機推廣工作難以開展。具體問題為以下幾點。

1.1農機管理機構不健全

我國部分基層區域的農機管理機構不健全,且由于人才與技術的缺乏,經常會出現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方面,農機管理機構的建設缺乏足夠依據,無法根據相關規定與要求開展建設工作,難以滿足其實際發展需求[1];另一方面,各級政府部門對于基層農機管理機構不重視,相關部門未能積極建設相關機構。且在實際工作中,相關機構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能結合自身發展現狀等制定完善的推廣制度。

1.2缺乏高素質人才隊伍

查看全文

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從對斯賓塞等人的社會有機體理論的評價入手,考察了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的形成過程,提出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的構成內容中有兩個前提性構成部分、一個基礎性構成部分、一個上層性構成部分,指出其是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精神的實踐關系即主體與客體的全面實踐關系中構筑起來的,是一個具有自組織性、發散性、開放性、再生性的活動和發展著的有機整體,也是區別于以往社會有機體理論的本質所在,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總體性范疇,它具有指導我們由抽象到具體、由綱舉到目張地闡發歷史唯物主義一系列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社會有機體/構成內容/意義

【正文】

把人類社會比喻為“有機體”自古就有,但是比較專門而有價值的探討則始于法國的圣西門、孔德,特別是英國的斯賓塞。圣西門初步提出了社會有機體的思想,他的弟子們則明確提到“社會是一種有機的整體”,并要求分析“社會這個統一整體的各個器官”。作為圣西門秘書的孔德把社會與生物學中的“個體有機論”作比較,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種族或階級是社會的組織,社區或城市是社會的器官。后來,英國的斯賓塞把社會有機體同生物有機體的同與異作了比較分析,他依照生物有機體三個器官系統把社會有機體劃分成生產物質資料的支持系統、在分工基礎上加強社會有機體各個部分聯系的分配系統,以國家為首保證各個部門服從于整體的調節系統,并相應提出擔任生產營養職能的是工人階級,擔任分配與交換職能的是商業階級,擔任調節生產的是工業資本家。斯賓塞認為,社會有機體又不同于生物有機體而是一種“超有機體”,生物有機體的各個部分緊密相連并完全從屬于整體,社會超有機體的各部分的活動比較分散與自由,因而是一個比較松散的整體,但又是一個可自我調節的系統。他提出了社會靜力學的命題,并用靜止狀態的觀點來解釋社會有機體,認為其間的完善調節與平衡狀態是社會的理想狀況。

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與上述斯賓塞等人的社會有機體理論有相似之點,但又有其重大的本質的區別。斯賓塞等人的社會有機體理論以自然科學的原理來解釋社會,具有反神學、反教權的積極意義,其關于社會有機體的相關結構的描述、自我調節的功能和自由松散的整體等思想包含著合理的內容,但其關于三個不同階級擔負不同社會職能的推論在理論上是牽強附會的,用社會靜力學來期望社會出現一個平衡的理想狀況也是背離社會自身發展規律的,這種社會有機體理論明顯地帶有為資本主義社會機體各部分的現存狀況與永恒合理性辯護的意味。

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有趣的過程。在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意識形態”這一概念不僅在書名中明確使用,而且被廣為論述,不過他們此時的重點是通過聯系精神生活條件同法與國家等政治生活條件,特別是同所有制的關系等經濟生活條件來考察社會,這種由上而下地考察,實質上已經形成了社會形態的思想,盡管“社會形態”這個概念直到馬克思寫《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時才正式提出,(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1995年版,第585頁。)但是社會形態的思想始于《德意志意識形態》是無疑的,而且“社會形態”這個概念顯然大于即包含“意識形態”這個概念。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為了進一步剖析社會形態,又深入到社會經濟形態中去,力求揭示社會形態更替中的本質原因,他在此不僅制定出“社會經濟形態”的概念,而且提出“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1995年版,第33頁。)這說明“社會經濟形態”這個概念是對“社會形態”的具體展開,因而仍包含在“社會形態”這個概念之中。需要指明的是,馬克思在研究社會形態、社會經濟形態、社會意識形態的同時,社會有機體的思想就貫穿始終,而且一旦提升出社會有機體的概念,那么它就大于即包含著前面三個概念。

查看全文

金融經濟危機體會

尊敬的黨組織這一段時間以來,大家周圍談論的無不是由次級債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次級債的影響從去年就開始顯現,但是誰也沒有料到會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今年上半年,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到下半年美政府接管兩房,雷曼兄弟破產,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高盛、摩根士丹利轉型,至此五大投行的歷史成了過眼云煙。美國政府雖然出臺七千億救市,但是成效如何,得看奧巴馬上臺之后的作為了。

從現在的形式來看對中國的影響還不是很明朗,也可以說中國受到的沖擊還不是很大。首先,中國國內的金融機構雖然持有美國的不算少的次級債,雖然損失大,但是在承受范圍內,不會對機構造成實質性傷害;其次,對銀行業的裁員瘦身,雖然預計將有200萬銀行從業人員失業,但是從各大外資銀行的裁員計劃看,由于亞洲區的相對穩定與受到的危機影響不大,基本裁員幅度不大。雖然如此,但是對積極融入全球化中的中國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首先,中國政府持有大量的美國政府債權,中國政府外匯儲備很大一部分是美元,如何保證安全是相當棘手的問題;其次,現在是不是到“底”了呢?有國內金融機構對海外抄底躍躍欲試,如何保證海外的投資不受損失?近期平安投資富通遭受了重大損失,使得人們慶幸去年平安的1800億融資然后海外投資計劃擱淺;再次,去年中國股市大牛市,各證券公司、機構以及散戶都賺的盆滿缽盈,但是到了08年形式急轉直下,散戶被套牢,現在滬指與最高峰相比下跌了70%,如何維持人們的信心?

人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十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十年前的金融危機雖說是人為的,但是反應了各國的監管體制漏洞。那時中國尚未加入世貿,但是憑借中央政府的正確領導,成功狙擊了索羅斯,使得香港擺脫了陰影,打破了西方人士對香港“死港”的預測。現在與十年前相比,雖然中國加入世貿與全球聯系更密切,☆本文由并且今年的金融危機更是全球性的,應對的難度更大。中央政府四萬億投資的大手筆,已經穩保了GDP的8%的增速,保GDP就是保就業,保就業就是保穩定。鄧小平說過,對中國來說,穩定是最大的事情。中國一亂,什么都干不成。中國的穩定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各界中央政府都是力保穩定。與中央政府的四萬億投資相配套,地方政府的總投資達到了十萬億的規模,超出了中央政度的想象。十年前中央政府投入三萬億拉動內需,當時的貨幣政策提的是“穩健”,今年首提“寬松”,可見形式嚴峻。

雖然如此,但是也不必驚慌失措。首先,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具體體現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當年,正是在社會主義制度的保證下,我們才用驚人的速度實現了兩彈一星的研制,提高了中國的形象和話語權。現在的經濟形勢可以使得我們集中全力共保難關。這是我們政治上的優勢。其次,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積累,我國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使得中國能夠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這是我們經濟上的優勢。再次,上半年的火炬傳遞、地震,下半年的奧運,使得全世界都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支持才是我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法寶。這是我們的群眾基礎。

這次金融危機是考驗中央政府的智慧的。本屆中央政府成立伊始就經歷了非典的考驗,而后又經歷了眾多的考驗,諸如地震、藏獨、臺海危機等等,在國內問題的治理上刮起了審計風暴、官員問責風暴、環評風暴等。處理問題的日趨成熟,使得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金融仍能夠安然度過。公務員之家:

但是,金融危機還沒有過去,預言如何都為時過早。但是,到現在我們也可以總結一些教訓了。

查看全文

略論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的構成內容

【關鍵詞】馬克思/社會有機體/構成內容/意義

【正文】

〔中圖分類號〕B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7326(2001)06-0063-03

把人類社會比喻為“有機體”自古就有,但是比較專門而有價值的探討則始于法國的圣西門、孔德,特別是英國的斯賓塞。圣西門初步提出了社會有機體的思想,他的弟子們則明確提到“社會是一種有機的整體”,并要求分析“社會這個統一整體的各個器官”。作為圣西門秘書的孔德把社會與生物學中的“個體有機論”作比較,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種族或階級是社會的組織,社區或城市是社會的器官。后來,英國的斯賓塞把社會有機體同生物有機體的同與異作了比較分析,他依照生物有機體三個器官系統把社會有機體劃分成生產物質資料的支持系統、在分工基礎上加強社會有機體各個部分聯系的分配系統,以國家為首保證各個部門服從于整體的調節系統,并相應提出擔任生產營養職能的是工人階級,擔任分配與交換職能的是商業階級,擔任調節生產的是工業資本家。斯賓塞認為,社會有機體又不同于生物有機體而是一種“超有機體”,生物有機體的各個部分緊密相連并完全從屬于整體,社會超有機體的各部分的活動比較分散與自由,因而是一個比較松散的整體,但又是一個可自我調節的系統。他提出了社會靜力學的命題,并用靜止狀態的觀點來解釋社會有機體,認為其間的完善調節與平衡狀態是社會的理想狀況。

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與上述斯賓塞等人的社會有機體理論有相似之點,但又有其重大的本質的區別。斯賓塞等人的社會有機體理論以自然科學的原理來解釋社會,具有反神學、反教權的積極意義,其關于社會有機體的相關結構的描述、自我調節的功能和自由松散的整體等思想包含著合理的內容,但其關于三個不同階級擔負不同社會職能的推論在理論上是牽強附會的,用社會靜力學來期望社會出現一個平衡的理想狀況也是背離社會自身發展規律的,這種社會有機體理論明顯地帶有為資本主義社會機體各部分的現存狀況與永恒合理性辯護的意味。

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有趣的過程。在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意識形態”這一概念不僅在書名中明確使用,而且被廣為論述,不過他們此時的重點是通過聯系精神生活條件同法與國家等政治生活條件,特別是同所有制的關系等經濟生活條件來考察社會,這種由上而下地考察,實質上已經形成了社會形態的思想,盡管“社會形態”這個概念直到馬克思寫《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時才正式提出,(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1995年版,第585頁。)但是社會形態的思想始于《德意志意識形態》是無疑的,而且“社會形態”這個概念顯然大于即包含“意識形態”這個概念。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為了進一步剖析社會形態,又深入到社會經濟形態中去,力求揭示社會形態更替中的本質原因,他在此不僅制定出“社會經濟形態”的概念,而且提出“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1995年版,第33頁。)這說明“社會經濟形態”這個概念是對“社會形態”的具體展開,因而仍包含在“社會形態”這個概念之中。需要指明的是,馬克思在研究社會形態、社會經濟形態、社會意識形態的同時,社會有機體的思想就貫穿始終,而且一旦提升出社會有機體的概念,那么它就大于即包含著前面三個概念。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查看全文

略論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的構成內容

【關鍵詞】馬克思/社會有機體/構成內容/意義

【正文】

〔中圖分類號〕B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7326(2001)06-0063-03

把人類社會比喻為“有機體”自古就有,但是比較專門而有價值的探討則始于法國的圣西門、孔德,特別是英國的斯賓塞。圣西門初步提出了社會有機體的思想,他的弟子們則明確提到“社會是一種有機的整體”,并要求分析“社會這個統一整體的各個器官”。作為圣西門秘書的孔德把社會與生物學中的“個體有機論”作比較,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種族或階級是社會的組織,社區或城市是社會的器官。后來,英國的斯賓塞把社會有機體同生物有機體的同與異作了比較分析,他依照生物有機體三個器官系統把社會有機體劃分成生產物質資料的支持系統、在分工基礎上加強社會有機體各個部分聯系的分配系統,以國家為首保證各個部門服從于整體的調節系統,并相應提出擔任生產營養職能的是工人階級,擔任分配與交換職能的是商業階級,擔任調節生產的是工業資本家。斯賓塞認為,社會有機體又不同于生物有機體而是一種“超有機體”,生物有機體的各個部分緊密相連并完全從屬于整體,社會超有機體的各部分的活動比較分散與自由,因而是一個比較松散的整體,但又是一個可自我調節的系統。他提出了社會靜力學的命題,并用靜止狀態的觀點來解釋社會有機體,認為其間的完善調節與平衡狀態是社會的理想狀況。

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與上述斯賓塞等人的社會有機體理論有相似之點,但又有其重大的本質的區別。斯賓塞等人的社會有機體理論以自然科學的原理來解釋社會,具有反神學、反教權的積極意義,其關于社會有機體的相關結構的描述、自我調節的功能和自由松散的整體等思想包含著合理的內容,但其關于三個不同階級擔負不同社會職能的推論在理論上是牽強附會的,用社會靜力學來期望社會出現一個平衡的理想狀況也是背離社會自身發展規律的,這種社會有機體理論明顯地帶有為資本主義社會機體各部分的現存狀況與永恒合理性辯護的意味。

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有趣的過程。在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意識形態”這一概念不僅在書名中明確使用,而且被廣為論述,不過他們此時的重點是通過聯系精神生活條件同法與國家等政治生活條件,特別是同所有制的關系等經濟生活條件來考察社會,這種由上而下地考察,實質上已經形成了社會形態的思想,盡管“社會形態”這個概念直到馬克思寫《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時才正式提出,(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1995年版,第585頁。)但是社會形態的思想始于《德意志意識形態》是無疑的,而且“社會形態”這個概念顯然大于即包含“意識形態”這個概念。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為了進一步剖析社會形態,又深入到社會經濟形態中去,力求揭示社會形態更替中的本質原因,他在此不僅制定出“社會經濟形態”的概念,而且提出“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1995年版,第33頁。)這說明“社會經濟形態”這個概念是對“社會形態”的具體展開,因而仍包含在“社會形態”這個概念之中。需要指明的是,馬克思在研究社會形態、社會經濟形態、社會意識形態的同時,社會有機體的思想就貫穿始終,而且一旦提升出社會有機體的概念,那么它就大于即包含著前面三個概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