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04:46: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龍眼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探討龍眼早結盛產培植技術

摘要:介紹了興寧地區優化龍眼早結豐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地塊與品種選擇、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控梢促花、保果疏果、病蟲害防治等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龍眼;早結豐產;栽培技術;廣東興寧

龍眼原產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是典型的亞熱帶常綠果樹,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業結構調整、農民發家致富的主要品種之一[1,2]。興寧市水果技術推廣中心在合水、刁坊、坭陂、新圩等鎮創辦的優化龍眼示范基地,共種植60hm2、27000多株龍眼,植后第3年初掛果,平均產量3.5~4.0kg/株,最高達18.4kg/株,植后第6年進入盛產期,平均產量28~32kg/株,產值達2.1萬元/hm2,實現了優化龍眼早結豐產的目的。現將優化龍眼早結豐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地塊與品種選擇

龍眼對土質要求不嚴,但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呈微酸性且光照充足的丘陵山地建園。龍眼商品市場競爭激烈,選用良種壯苗是提高競爭力的主要環節。目前興寧市推廣的優化龍眼品種有石硤、古山二號,興寧本地選10號、18號等優良嫁接苗。

2定植

查看全文

闡述白露龍眼培育管理特征

摘要:闡述了白露龍眼開花結果的特點及留穗留果指標,并從疏穗疏果、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論述了其穗果管理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白露龍眼;開花結果特點;穗果管理

白露龍眼是桂平市水果局近年選育出的遲熟龍眼新株系,因成熟期在白露前后而取名“白露”。其枝梢較直立,主干呈褐色,枝條褐色,小葉4~5對,近對生,葉色濃綠,葉脈明顯,葉面平展,光澤度較差,葉片硬朗厚實,葉壽命較其他品種長,花序較大,始花4月中下旬,成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實近圓形,黃褐色,平均單果重12.5g,可食部分72%,可溶性固形物22%,含糖15.22%,含酸1.66%,果肉白蠟色,清甜脆口。白露龍眼收果期在廣西桂平比當家品種石峽遲15~20d,可避開高峰期上市。該株系粗生,成花坐果能力強,如果忽視抽穗期和幼果期的管理,常因掛果過多而出現果實變小、品質下降、賣價降低、樹勢變弱等現象。因此,在栽培上要采取適當的技術措施進行處理,以達到高產、穩產、優質、高效的生產目的。

一、開花結果特點

白露龍眼在一般氣候條件下都能形成較好的花芽,若授粉期遇較好的天氣,就能順利通過授粉。有時在暖冬條件下經過適當處理也能成花。雌花開放期從4月中旬開始,盛期在谷雨前后。此時天氣較晴朗,有利授粉受精。果穗掛果量大,一般穗重0.8~1.6kg,最重的可達5kg。分枝相對較少,枝條相對直立,故果穗數相對較少。結果母枝枝組中部直徑在1cm以上者較多。此類枝條每條著生有效葉片180張以上的,其花芽分化好,掛果量可達1kg以上。

二、留穗留果指標

查看全文

微波真空干燥龍眼果肉的工藝探析

一、結果與討論

1、干燥過程中真空度的選擇

根據預試驗結果,在微波功率1.70kW,真空度分別選用0.065,0.075,0.085,0.095MPa條件下對龍眼進行干燥,真空度對龍眼果肉干燥時間和膨化率的影響。隨著真空度的增加,龍眼干的膨化程度也逐漸增加,以0.095MPa下的為最佳。同時由表1可知,在真空度較低的情況下,干燥時間相對較長,這是由于真空度較低時,水的沸點相對較高,蒸發速度相對較慢。而真空度越高,物料內外的壓差越大,容易形成較高的膨化率,而較高的膨化率表明物料內部有更多的空隙和更為疏松的結構,口感更好。由于微波真空設備一般采用水泵,其真空度最高即為0.095MPa,因此干燥過程中的最佳真空度為0.095MPa。真空度/MPa0.0650.0750.0850.095干燥時間/min316245200172膨化率/%577590114。

2、干燥溫度的單因素

試驗龍眼干燥過程中其水分和溫度均不斷變化,與其它聚合物一樣,當溫度超過臨界溫度時,龍眼生物高聚物的ε會急劇增長。在生產加工的后期階段隨著溫度升高,材料的變軟,分子更加自由地運動,吸收更多的微波,易產生突然過熱點,為避免“熱失控”現象,在干燥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必須調整溫度、微波強度和干燥時間,根據前期預試驗的干燥曲線將干燥過程分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分別進行最佳工藝的研究。干燥初期為水分含量從初始狀態降至50%;干燥中期為水分含量從50%降至18%;干燥后期為水分含量從18%降至7%。

1干燥初期溫度和時間的選擇

查看全文

剖析龍眼早結高效豐產培育技術

摘要:介紹了興寧地區優化龍眼早結豐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地塊與品種選擇、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控梢促花、保果疏果、病蟲害防治等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龍眼;早結豐產;栽培技術;廣東興寧

龍眼原產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是典型的亞熱帶常綠果樹,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業結構調整、農民發家致富的主要品種之一。興寧市水果技術推廣中心在合水、刁坊、坭陂、新圩等鎮創辦的優化龍眼示范基地,共種植60hm2、27000多株龍眼,植后第3年初掛果,平均產量3.5~4.0kg/株,最高達18.4kg/株,植后第6年進入盛產期,平均產量28~32kg/株,產值達2.1萬元/hm2,實現了優化龍眼早結豐產的目的?,F將優化龍眼早結豐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地塊與品種選擇

龍眼對土質要求不嚴,但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呈微酸性且光照充足的丘陵山地建園。龍眼商品市場競爭激烈,選用良種壯苗是提高競爭力的主要環節。目前興寧市推廣的優化龍眼品種有石硤、古山二號,興寧本地選10號、18號等優良嫁接苗。

二、定植

查看全文

解析晚熟龍眼立冬本豐產培育技巧

龍眼晚熟品種立冬本果實于11月上旬成熟,比各地主栽的龍眼常規品種遲熟2個月左右,且高產穩產,果大質優,是目前莆田市各地栽培技術中最遲熟的品種,現行的鮮果市場價在20元/kg左右,高出常規品種3~5倍,且供不應求,種植效益高,發展潛力大。近年來,福建省內外引種推廣面積約2666.67hm2,但由于各地栽培技術掌握不當,未能顯示其應有的特晚熟特點優勢,影響種植效益?,F經多年栽培,總結出一套高產、穩產、優質的栽培技術,基本能實現年年結果、無大小年現象,平均產量達10.5t/hm2左右,產值15萬元/hm2。將該栽培技術進一步示范推廣,對提高龍眼生產發展能力,切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意義。

現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園地選擇

果園環境空氣質量、土壤環境、水質量均應滿足NY5023-2002的要求,示范園不宜建立在易遭受大風吹襲、易發生凍害的低洼地段,以及坡度大于20°的山坡地。龍眼在冬季氣溫偏低地區易發生凍害,在氣溫偏高山地成花結果困難,均不宜建立示范園。要求示范園土壤土層深厚、土質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強,地下水位1m以下,不積水。土質過黏或過沙的土壤不宜建立示范園。要求果園的水源充足,灌溉水無污染。另外,還要求果園交通便利,生態環境良好,遠離廠礦、磚窯等污染源,可持續生產能力比較強。因此,果園應選擇肥水條件較好、避風向陽的地塊,干旱季節要重視果園灌水[1]。根據果園狀況,進一步加強管理,并通過改園、改土、改肥等方法,完善果園基礎設施,培育強壯的樹體。

2整形修剪

定干宜采用低主干(50cm)留多主枝(3~4個)的整形方法。剪除春梢,促發早夏梢,使樹型緊湊。立冬本適合密植栽培,計劃密植以450~600株/hm2為宜,稀植以270~300株/hm2為宜,也適宜與枇杷等果樹間種[2]。根據立冬本品種生長特性,改變傳統的春夏修剪方法為采果后短截重剪,龍眼修剪一般是在4—5月進行,而立冬本果實于11月上旬成熟,因其掛果時間長,樹體消耗養分大,晚秋梢和冬梢萌發較少,采果后枝條紊亂,應進行一次全面的修剪,不宜在春夏修剪。修剪方法是以短截重剪為主[3]。先去除枯枝、病蟲枝和細弱枝,再去除不能“出圍”的徒長枝等,然后在每個采果枝上留3~4個葉片進行短截重剪,留下粗壯而分布均勻的枝梢,以促進翌年萌發良好的結果枝、結果母枝和營養枝。以結果50kg樹為例,一般以留100~120個粗壯梢為宜,正常情況下,被短截枝條萌發冬梢的較少,經冬春一段時間養分積累及花芽分化,一般翌春萌發的枝梢較強壯,都能夠成花。

查看全文

剖析白露龍眼高產培植技術論文

摘要:闡述了白露龍眼開花結果的特點及留穗留果指標,并從疏穗疏果、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論述了其穗果管理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白露龍眼;開花結果特點;穗果管理

白露龍眼是桂平市水果局近年選育出的遲熟龍眼新株系,因成熟期在白露前后而取名“白露”。其枝梢較直立,主干呈褐色,枝條褐色,小葉4~5對,近對生,葉色濃綠,葉脈明顯,葉面平展,光澤度較差,葉片硬朗厚實,葉壽命較其他品種長,花序較大,始花4月中下旬,成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實近圓形,黃褐色,平均單果重12.5g,可食部分72%,可溶性固形物22%,含糖15.22%,含酸1.66%,果肉白蠟色,清甜脆口。白露龍眼收果期在廣西桂平比當家品種石峽遲15~20d,可避開高峰期上市。該株系粗生,成花坐果能力強,如果忽視抽穗期和幼果期的管理,常因掛果過多而出現果實變小、品質下降、賣價降低、樹勢變弱等現象。因此,在栽培上要采取適當的技術措施進行處理,以達到高產、穩產、優質、高效的生產目的。

1開花結果特點

白露龍眼在一般氣候條件下都能形成較好的花芽,若授粉期遇較好的天氣,就能順利通過授粉。有時在暖冬條件下經過適當處理也能成花。雌花開放期從4月中旬開始,盛期在谷雨前后。此時天氣較晴朗,有利授粉受精。果穗掛果量大,一般穗重0.8~1.6kg,最重的可達5kg。分枝相對較少,枝條相對直立,故果穗數相對較少。結果母枝枝組中部直徑在1cm以上者較多。此類枝條每條著生有效葉片180張以上的,其花芽分化好,掛果量可達1kg以上。

2留穗留果指標

查看全文

農業受冰凍災害調研報告

我縣今年二月份遇到歷史上罕見的低溫陰雨冰凍災害,給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和影響。為此,縣老科協積極配合各有關部門組織農業專家深入災區進行調查研究,為災后重建工作提出建議,認真搞好建言獻策,為災后盡快恢復生產作出貢獻。

一、農業受災情況

(一)木薯受災情況。20**年全縣種植木薯36萬畝,受災減收109350畝,經濟損失1093.5萬元。受災失收12150畝,經濟損失1215萬元。木薯種子預計損失達80%以上。

(二)水果受災情況。全縣(包括華僑農場)香蕉受災嚴重的有47000多畝、菠蘿9000多畝、大青棗3800畝。以上三種果樹均100%受害。最嚴重的是香蕉、菠蘿,當年掛果植株和接班芽全部凍爛;輕度受災的有柑桔類(主要有紅江橙、砂糖桔、馬水桔)、龍眼、荔枝等,僅頂芽和部份老葉受輕微凍害。尤其是龍眼方面,由于深度休眠,直至3月上旬,普遍花芽未萌動。

二、災后采取的措施

(一)盡快恢復木薯生產

查看全文

農業單位作物種質保護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我國熱帶作物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0]45號),進一步加強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加快培育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農業部制定了《年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工作方案》。

年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方案主要工作:加大熱帶作物種質資源調查、收集和保存力度。依托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信息平臺,對種質圃(庫)保存資源整理編目。加大熱帶作物野生近緣種、農家種、栽培品種等種質資源收集力度,收集保存橡膠樹種質10份、木薯種質25份、香蕉種質75份、荔枝種質20份、龍眼種質10份、芒果種質20份、菠蘿種質90份、咖啡種質25份、胡椒種質30份、南藥種質150份、熱帶牧草種質30份和其他熱帶作物種質300份以上。

提升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庫)維護水平。24個種質資源圃(庫)進行維護,規范橡膠、木薯、香蕉、荔枝、龍眼、芒果、咖啡、熱帶牧草等9個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管理,重點提升澳洲堅果、番木瓜、枇杷等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建設水平,確保資源安全。

加快熱帶作物種質資源鑒定評價步伐。對保存的主要熱帶作物種質資源的重要農藝、品質、抗逆等性狀進行鑒定評價,其中,鑒定評價橡膠樹種質40份、木薯種質30份、香蕉種質80份、荔枝種質35份、龍眼種質55份、芒果種質80份、菠蘿種質40份和咖啡種質20份,為資源的創新和利用奠定基礎。

加強種質創新利用。重點創制抗寒、高產橡膠樹種質3份,高淀粉木薯種質60份,高產、抗逆、優質香蕉種質25份、芒果種質10份、菠蘿種質10份和番木瓜種質10份,荔枝、龍眼、枇杷各2~3份,耐寒、矮化椰子種質5份,高產、抗逆咖啡種質10份、石斛種質3份,澳洲堅果種質10份和劍麻種質5~10份。

推進新品種培育進程。重點選育優質高產的香蕉、荔枝、芒果等熱帶果樹新品種;培育高產多抗的木薯、椰子、咖啡、石斛、熱帶牧草等作物新品種;通過區域適應性試種,推進膠木兼優橡膠樹品種和高產高抗油棕品種選育進程。

查看全文

婦女產后康復分析論文

壯醫藥是民族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如原始保健方法“導引”就可振作精神、健身防病[1],用楓葉和糯米制成的糯米飯具有消積、祛寒氣、助消化的功效[2]等,其中產后康復保健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和知識,并且具有鮮明的壯醫特色。

關鍵詞壯醫產后康復預防保健

壯醫對產后康復保健的認識

產婦分娩后耗傷氣血,處于“多虛多瘀”的生理狀態,可表現為①產后氣不足而血亦虛、津液耗傷;②產后多瘀血;③產后損傷花腸;④產后谷道、氣道、龍路、火路功能低下,易出現消化、吸收欠佳,氣機或血液運行不暢,抵御外“毒”能力下降,故產后身體虛弱,“致疾之易,而去疾之難,莫甚于此”?;诜啦”=〉脑瓌t,采取具有壯族特色的方式進行產后康復保健。古時壯醫民間醫生喜用油炸三七燉肉,治療產后虛弱、預防產后惡露不下、惡露不盡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壯藥三七“生于廣西南丹……亦主產后惡血不下……產后服之亦良”。有記載,凡有婦女分娩,待其產后必在產房中焚燒蒼術,在產房門楣插一根柚子樹枝等以袪邪氣、防外感。清代的一些地方志和縣志中還記載有壯族先民重視婦女產后防病保健的產育風俗。

產后康復保健方式

婦女產后體質虛弱,應加強對其起居生活的調節,其中衣著應寬松保暖,飲食要營養豐富,住地要干燥通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噪音小,不可過于疲勞,房事不宜過早。為了預防產后乳汁缺乏癥,以帶有乳汁多的食物,如花生仁湯,配用補血通絡的藥物通乳效果尤良[3],依據“以白治白”的思想,婦女乳汁為白色,乳汁不通,藥用白漿木瓜燉豬腳服之等。對于產后惡露淋漓不盡,在常規處理基礎上,可用龍眼葉嫩苗30g,黃砂糖20g,立即煎水服1~3次。龍眼葉味微苦性涼,能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有預防瘀積的作用。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是極富壯醫特色的外治法,在廣西民間廣為流傳,是一種使用苧席制成藥線后浸泡運行血氣的壯藥,按穴位隨癥點灸的獨特醫療技法,可取腰2~5夾脊、腎腧、膻中、乳根、少澤、足三里穴,施灸,對改善產后腰酸、腰脹,預防腰痛有很好的作用。

查看全文

婦女產后康復研究論文

壯醫藥是民族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如原始保健方法“導引”就可振作精神、健身防病[1],用楓葉和糯米制成的糯米飯具有消積、祛寒氣、助消化的功效[2]等,其中產后康復保健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和知識,并且具有鮮明的壯醫特色。

關鍵詞壯醫產后康復預防保健

壯醫對產后康復保健的認識

產婦分娩后耗傷氣血,處于“多虛多瘀”的生理狀態,可表現為①產后氣不足而血亦虛、津液耗傷;②產后多瘀血;③產后損傷花腸;④產后谷道、氣道、龍路、火路功能低下,易出現消化、吸收欠佳,氣機或血液運行不暢,抵御外“毒”能力下降,故產后身體虛弱,“致疾之易,而去疾之難,莫甚于此”?;诜啦”=〉脑瓌t,采取具有壯族特色的方式進行產后康復保健。古時壯醫民間醫生喜用油炸三七燉肉,治療產后虛弱、預防產后惡露不下、惡露不盡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壯藥三七“生于廣西南丹……亦主產后惡血不下……產后服之亦良”。有記載,凡有婦女分娩,待其產后必在產房中焚燒蒼術,在產房門楣插一根柚子樹枝等以袪邪氣、防外感。清代的一些地方志和縣志中還記載有壯族先民重視婦女產后防病保健的產育風俗。

產后康復保健方式

婦女產后體質虛弱,應加強對其起居生活的調節,其中衣著應寬松保暖,飲食要營養豐富,住地要干燥通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噪音小,不可過于疲勞,房事不宜過早。為了預防產后乳汁缺乏癥,以帶有乳汁多的食物,如花生仁湯,配用補血通絡的藥物通乳效果尤良[3],依據“以白治白”的思想,婦女乳汁為白色,乳汁不通,藥用白漿木瓜燉豬腳服之等。對于產后惡露淋漓不盡,在常規處理基礎上,可用龍眼葉嫩苗30g,黃砂糖20g,立即煎水服1~3次。龍眼葉味微苦性涼,能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有預防瘀積的作用。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是極富壯醫特色的外治法,在廣西民間廣為流傳,是一種使用苧席制成藥線后浸泡運行血氣的壯藥,按穴位隨癥點灸的獨特醫療技法,可取腰2~5夾脊、腎腧、膻中、乳根、少澤、足三里穴,施灸,對改善產后腰酸、腰脹,預防腰痛有很好的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