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泥狗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9 21:57: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泥泥狗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議泥泥狗的造型審美
摘要:“泥泥狗”是河南淮陽農村的傳統民間泥玩具,它是基于原始生殖崇拜觀念下產生和發展下來的民間泥塑形式因其古樸的造型,特殊的裝飾風格被稱做民間美術的“活化石”通過對“泥泥狗”題材造型裝飾的分析,我們可以對民間美術形式中蘊涵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觀念價值標準審美觀念進行深刻的解讀
關鍵詞:泥泥狗;生殖崇拜;造型特征;裝飾特征;審美心理
一“泥泥狗”的來源傳說
“泥泥狗”過去也稱“泥狗子”“泥娃娃”“陵狗子”“泥人”等河南淮陽附近的群眾每年農歷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都要在淮陽太昊陵舉辦紀念太昊伏羲(當地人稱“人祖爺”)的朝祖進香廟會,趕會期間人山人海,盛況宏大,熱鬧非凡廟會上雖然出售的商品很多,但是最有地方特色最能符合人們趕會心理的就是當地的民間玩具“泥泥狗”了
泥泥狗是民間百姓根據節令禮俗和自身娛樂需要而創造的美術形式,而民間藝人也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關于泥泥狗的產生來源,大致有幾種說法:
1.伏羲與泥泥狗
透析泥泥狗的造型與審美特征
摘要:“泥泥狗”是河南淮陽農村的傳統民間泥玩具,它是基于原始生殖崇拜觀念下產生和發展下來的民間泥塑形式。因其古樸的造型,特殊的裝飾風格被稱做民間美術的“活化石”。通過對“泥泥狗”題材、造型、裝飾的分析,我們可以對民間美術形式中蘊涵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觀念、價值標準、審美觀念進行深刻的解讀。
關鍵詞:泥泥狗;生殖崇拜;造型特征;裝飾特征;審美心理
“泥泥狗”是河南淮陽農村的傳統民間泥玩具,由于它造型古樸,色彩厚重神秘,被稱為原始文化的“活化石”。“泥泥狗”是淮陽泥玩具的統稱,在淮陽民間的泥玩具的造型種類非常豐富,絕大多數是以奇禽異獸為題材的,但卻不是生活中的動物,而是傳說中的神怪形象。這可能是原始崇拜的神物造型所延續下來的產物,而難能可貴的是“泥泥狗”至今保持著這種傳統的造型方式,為我們研究民間美術的造型和審美方面提供了生動實物資源。
一、“泥泥狗”的來源傳說
“泥泥狗”過去也稱“泥狗子”、“泥娃娃”、“陵狗子”、“泥人”等。河南淮陽附近的群眾每年農歷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都要在淮陽太昊陵舉辦紀念太昊伏羲(當地人稱“人祖爺”)的朝祖進香廟會,趕會期間人山人海,盛況宏大,熱鬧非凡。廟會上雖然出售的商品很多,但是最有地方特色、最能符合人們趕會心理的就是當地的民間玩具“泥泥狗”了。
泥泥狗是民間百姓根據節令禮俗和自身娛樂需要而創造的美術形式,而民間藝人也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關于泥泥狗的產生來源,大致有幾種說法:
泥泥狗藝術形式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民間美術作品承載了許多傳統文化信息,其中許多是文字無法描述的,沒有文字記載的,是考證古代藝術形態和具體生活的原始資料,不僅對研究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當今的藝術創作也具有指導性。如淮陽“泥泥狗”的由來是與伏羲女媧的故事分不開的,泥玩中大膽的創作形式和不拘小節的整體意識,對不同動物、人物合成造型恰到好處地組合等,都是當代設計中很好的范例。
關鍵詞:泥泥狗造型特點民間美術
一、什么是泥泥狗
泥泥狗是河南淮陽地方民間泥塑藝術。淮陽,古稱陳州,是中國歷史傳說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都之地。淮陽城北有“太昊陵”,俗稱“人祖廟”。“太昊”是形容伏羲像日月那樣光明,以贊美他在茹毛飲血的人生之始,教民“作網罟,以佃以魚,以贍民用;養六畜,以充庖廚”的圣德(《史綱評要·太昊伏羲篇》)。
“太昊陵”每年農歷二月二至三月三為“人祖廟會”,當地人又稱“二月會”。在二月會期間,每天約有炎黃子孫10萬人云集淮陽,在伏羲陵和女媧觀前朝祖進香,祈盼國運昌盛、民富國強。太昊陵“人祖廟會”的原始主題是祭祀人祖伏羲和女媧,以求子孫繁衍。所以,至今仍保留著遠古初民“生殖崇拜”的遺俗,如頌揚伏羲、女媧的“履跡舞”,再現“生殖崇拜”上古遺風的“摸兒洞”“獻旗桿”“拴娃娃”以及各種動物下部的生殖符號等等,展示了人類的生命意識和種族繁衍的永恒主題。
泥泥狗,又叫“陵狗”或“靈狗”,是淮陽伏羲陵獨有的泥玩具的總稱。為什么稱為“陵狗”?泥塑藝人們的答復是:泥泥狗是人祖爺喂的狗,是給人祖爺守陵的。這些造型奇特、色彩熱烈奔放的泥泥狗,是伏羲、女媧及遠古時期生靈群像高度概括變形的拜祭祀物,是中原農民藝人世世代代口傳心授的民間工藝品。
泥泥狗的藝術形式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民間美術作品承載了許多傳統文化信息,其中許多是文字無法描述的,沒有文字記載的,是考證古代藝術形態和具體生活的原始資料,不僅對研究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當今的藝術創作也具有指導性。如淮陽“泥泥狗”的由來是與伏羲女媧的故事分不開的,泥玩中大膽的創作形式和不拘小節的整體意識,對不同動物、人物合成造型恰到好處地組合等,都是當代設計中很好的范例。
關鍵詞:泥泥狗造型特點民間美術
一、什么是泥泥狗
泥泥狗是河南淮陽地方民間泥塑藝術。淮陽,古稱陳州,是中國歷史傳說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都之地。淮陽城北有“太昊陵”,俗稱“人祖廟”。“太昊”是形容伏羲像日月那樣光明,以贊美他在茹毛飲血的人生之始,教民“作網罟,以佃以魚,以贍民用;養六畜,以充庖廚”的圣德(《史綱評要·太昊伏羲篇》)。
“太昊陵”每年農歷二月二至三月三為“人祖廟會”,當地人又稱“二月會”。在二月會期間,每天約有炎黃子孫10萬人云集淮陽,在伏羲陵和女媧觀前朝祖進香,祈盼國運昌盛、民富國強。太昊陵“人祖廟會”的原始主題是祭祀人祖伏羲和女媧,以求子孫繁衍。所以,至今仍保留著遠古初民“生殖崇拜”的遺俗,如頌揚伏羲、女媧的“履跡舞”,再現“生殖崇拜”上古遺風的“摸兒洞”“獻旗桿”“拴娃娃”以及各種動物下部的生殖符號等等,展示了人類的生命意識和種族繁衍的永恒主題。
泥泥狗,又叫“陵狗”或“靈狗”,是淮陽伏羲陵獨有的泥玩具的總稱。為什么稱為“陵狗”?泥塑藝人們的答復是:泥泥狗是人祖爺喂的狗,是給人祖爺守陵的。這些造型奇特、色彩熱烈奔放的泥泥狗,是伏羲、女媧及遠古時期生靈群像高度概括變形的拜祭祀物,是中原農民藝人世世代代口傳心授的民間工藝品。
泥泥狗造型特點與藝術形式論文
摘要:民間美術作品承載了許多傳統文化信息,其中許多是文字無法描述的,沒有文字記載的,是考證古代藝術形態和具體生活的原始資料,不僅對研究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當今的藝術創作也具有指導性。如淮陽“泥泥狗”的由來是與伏羲女媧的故事分不開的,泥玩中大膽的創作形式和不拘小節的整體意識,對不同動物、人物合成造型恰到好處地組合等,都是當代設計中很好的范例。
關鍵詞:泥泥狗造型特點民間美術
一、什么是泥泥狗
泥泥狗是河南淮陽地方民間泥塑藝術。淮陽,古稱陳州,是中國歷史傳說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都之地。淮陽城北有“太昊陵”,俗稱“人祖廟”。“太昊”是形容伏羲像日月那樣光明,以贊美他在茹毛飲血的人生之始,教民“作網罟,以佃以魚,以贍民用;養六畜,以充庖廚”的圣德(《史綱評要·太昊伏羲篇》)。
“太昊陵”每年農歷二月二至三月三為“人祖廟會”,當地人又稱“二月會”。在二月會期間,每天約有炎黃子孫10萬人云集淮陽,在伏羲陵和女媧觀前朝祖進香,祈盼國運昌盛、民富國強。太昊陵“人祖廟會”的原始主題是祭祀人祖伏羲和女媧,以求子孫繁衍。所以,至今仍保留著遠古初民“生殖崇拜”的遺俗,如頌揚伏羲、女媧的“履跡舞”,再現“生殖崇拜”上古遺風的“摸兒洞”“獻旗桿”“拴娃娃”以及各種動物下部的生殖符號等等,展示了人類的生命意識和種族繁衍的永恒主題。
泥泥狗,又叫“陵狗”或“靈狗”,是淮陽伏羲陵獨有的泥玩具的總稱。為什么稱為“陵狗”?泥塑藝人們的答復是:泥泥狗是人祖爺喂的狗,是給人祖爺守陵的。這些造型奇特、色彩熱烈奔放的泥泥狗,是伏羲、女媧及遠古時期生靈群像高度概括變形的拜祭祀物,是中原農民藝人世世代代口傳心授的民間工藝品。
淮陽泥塑民俗藝術概論
淮陽是伏羲定都、創業和長眠之地,有眾多的遺跡遺俗和神話傳說,為紀念伏羲功德,后人在太昊陵建有宮殿式陵廟,俗稱“人祖廟”。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太昊陵有盛大的祭祀“人祖廟會”,“泥泥狗”作為太昊陵二月廟會的泥玩具,主要是在廟會上兜售,同時也是祭祀活動的象征物。
一、淮陽泥塑的藝術特點
淮陽泥塑俗稱“泥泥狗”,是河南淮陽太昊伏羲陵傳統廟會上泥玩具的總稱。泥泥狗的傳統題材相當廣泛,涉及狗、鳥、獸、猴、蛇、蛙、蟲、魚等數百種。老藝人說泥狗子是人祖伏羲女媧“摶土造人”時傳下來的,都是伏羲的臣民,泥泥狗也就成了神圣吉祥之物,所以這種泥玩不同于一般的玩具,而是被當作祭祀伏羲和女媧的一種圣物,消災去病,祈保平安。泥泥狗的捏塑、飾繪的實質與祭祖、娛神、祈子和禳災等功利目的緊密連接在一起,反映生命意識又帶有娛樂實用性,因此,泥泥狗伴隨著遠古的宗教祭祀和美好的愿望代代傳承下來。
(一)用色鮮艷、對比強烈
淮陽“泥泥狗”的用色屬于民間色彩范疇。傳說,伏羲以五色分大地五行稱為正色,其中黑色是東方最具象征意義的色彩,代表著神圣、尊貴、神秘、本原、正統、忠誠等深刻的內涵。黑色又稱玄,老子設想的玄牝能夠生育萬物,還有玄鳥可以降而福之,象征著春天來臨和生育,所以“泥泥狗”所有的底色都采用黑色,以黑色的沉穩莊重襯托其他亮麗的色彩,顏料中的黑是采用鍋底灰加骨膠熬制而成,其它顏料如大紅、大綠、中黃、鮮藍等均為土質顏料調配而成,還有的加入蛋黃進行調配,白色在其它對比較強的色彩中主要起穿插調和協調作用。
(二)線條自然、裝飾淳樸
民間美術對高校教育的啟示
摘要:河南地處中原腹地,是中原文明的發源地,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濃厚的風土人情,造就了多彩的民間美術形態:朱仙鎮和滑縣的木版年畫、內黃農民畫、羅山和桐柏的皮影、豫西剪紙、洛陽唐三彩、淮陽泥泥狗、浚縣泥咕咕等,在自然與人文氣候雙重影響下,具備了渾厚、樸實、剛健、明快的風格特點。把河南民間美術納入高校美術欣賞學習,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美術技能和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河南民間美術;泥塑;年畫;美術欣賞
一、河南民間美術的地域特征
河南地處中原腹地,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盤庚時的“北蒙”如今的安陽殷墟、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等,厚重的文化底蘊滋生出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形態[1],如朱仙鎮和滑縣的木版年畫、內黃農民畫、羅山和桐柏的皮影、豫西剪紙、洛陽唐三彩、淮陽泥泥狗、浚縣泥古古等。河南也是中國最早的農耕文明聚集區,氣候四季分明,古老的黃河文化滋養著辛勤勞作的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河南人務實、保守、和平、中庸的性格特點[2],造就了河南民間美術獨有的藝術美,如豫西剪紙粗獷剛健與細致精巧的南方剪紙截然不同;淮陽泥泥狗形象質樸與天津泥人張的藝術風格迥異。教育部《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年)》中指出:“藝術教師應充分利用和開發本地區、本民族的文化藝術教育資源……拓展藝術教育的空間,提高藝術教學的質量。”2006年頒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提出各高校可根據本校學科建設、所在地域教育資源的優勢以及教師的特長和研究成果,開設各種具有特色的藝術任意性選修課程或系列專題講座,以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和需求。以上文件為民間美術納入高教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河南的高校教育納入河南民間美術,對學習者來講有著完美的鍥合度。
二、民間美術納入我校公共美術欣賞課實施方案
民間美術為勞動人民所創造,用師徒相授的方式代代相傳,民間藝人大多文化水平較低,所以傳承的文獻資料很少。這也就造成了民間美術重實踐操作、輕理論知識和文化氣息的狀況。理論與實踐學習相輔相成,才是為學之道,將河南民間美術所缺失的文獻資料整理編冊,使之系統化、理論化,或許是延續其命脈、使其發揚傳承的一項保護舉措。所以本方案一改以往的單純實操練習的方式,用理論、欣賞、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根據我校實際情況,選取適合我校開展美術欣賞教育的民間美術類別:泥塑類(泥泥狗、泥古古)、繪畫類(農民畫、年畫)、剪紙皮影類。任何一種民間美術形式都有文化淵源、色彩、造型這三部分元素組成,以下論述以這三個類別為綱領,以每種類別的三個組成元素為線索展開說明。
泥塑對比下的藝術風格論文
一、兩地泥塑藝術形成的文化背景比較
(一)鳳翔泥塑形成的文化背景
鳳翔地處陜西關中西部,夏稱雍州,是春秋戰國時期先秦王朝的發祥地,又是漢唐時期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2]學術界對鳳翔泥塑產生的具體年代尚無統一定論,但據《鳳翔縣志》記載“:縣境內發掘出土的春秋戰國、漢、唐時期的古墓隨葬器物中,有各種形態的動物、人物陶俑,如虎、牛、鴿、豬、狗、羊、獨角獸、駱駝等,其型制相似今日之泥塑。”鳳翔縣紙坊鎮六營村是泥塑的發源地,相傳明朝初年,明軍在鳳翔一帶實行“兵屯”,軍隊一部中的第六營兵士中,大部分來自江西,兵士有制作陶器的手藝,空閑時捏制各種形態的泥人,后來軍士轉為地方居民,大部分人沒有離開鳳翔,并把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藝作為謀生的手藝,用于市場銷售。[3]鳳翔泥塑是鳳翔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形成的歷史文化的沉淀物,它是日常生活中具有辟邪、鎮宅、納福功能的民俗用品,人們想借助泥塑具有神力的形象,驅趕妖魔、消災滅害、保佑平安。是造型寓意的直白傾訴,是飾美意圖的形象表達,是色彩寄寓的真情詮釋,孕育著悠遠深厚的民族文化傳統和人文內涵。
(二)淮陽泥塑的文化背景
淮陽,古代稱“宛丘”。地處周口市,是黃淮平原的中心,也是華夏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路史•太昊紀》記載“:太昊伏羲氏,都于宛丘。”太昊伏羲在淮陽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都城,稱為宛丘。淮陽是“三皇五帝”伏羲的建都之地,伏羲死后埋葬在淮陽城北三里的太昊陵,后人又名“人祖廟”。[4]淮陽泥塑中以泥泥狗最具代表性,泥泥狗產地主要分布于太昊陵附近的金莊、許樓等村落。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大型的祭祖活動在這里盛行。廟會上“泥泥狗”是最受大眾歡迎的民間泥塑藝術品,“泥泥狗”又稱“陵狗”,是祭祀伏羲的“神物”,當地人認為它是為伏羲、女媧看守陵廟的“神狗”,它是原始祖先崇拜、圖騰崇拜觀念的物化遺存。人們懷著祈盼與祝福來到這里祭祀,祈求生育繁衍,盼望著人丁興旺。泥泥狗是意象形態下的物化實體,是人類生殖崇拜的表現物,是圖騰文化在現代社會的表現形式,也是中原祭祀文化的“活化石”。鳳翔泥塑與淮陽泥泥狗都有著同樣深厚的文化底蘊。淮陽泥泥狗受地理方位的局限,上層主流文化沒有太多的影響到它,更多的保留著樸素本原文化與生殖崇拜的原始思維理念。相比較而言,鳳翔泥塑在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受農耕文明影響較多,作品中運用大量含有美好寓意與精神訴求的牡丹花卉紋樣作為裝飾。
二、兩地泥塑藝術風格的比較研究
中國傳統節日:四月初八趕天狗
農歷四月初八,是江蘇省丹徒縣寶埝一帶的“趕狗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捏兩種狗:一種是拌泥捏泥狗,一種是揉面捏面狗。待晚上月亮出來時,農婦們將泥狗倒下河塘,放一陣鞭炮,然后回家將面狗蒸了吃。
據傳說,古時候這一帶出現了成群成隊的天狗,這些天狗不但偷吃農家的食物,而且還糟塌田里的莊稼。有一年小麥剛剛發黃,四月初八這天晌午,突然竄來幾千條天狗,它們在麥地里打滾,啃麥穗,不多時間,幾千畝麥子只剩下麥秸了。農夫們眼看到嘴的口糧被天狗吞噬,急得呼天哭地,亂成一團。這時走來一位白發老人,他看到這一情景,就想了一個辦法,吩咐農夫第二天午時捏泥狗倒下河塘,引誘天狗也跳下去。第二天午時,農夫們按照老人的指點,將捏好的泥狗倒下河塘。一時間,“撲通、撲通”……一大群天狗爭著跳下河里,不一會兒,天狗都被淹死了。后來,人們為了保護地里的莊稼,保住豐收的果實,每逢四月初八,寶埝一帶的農婦們還是要捏幾條泥狗扔下河去。
地方旅游商品歷史文化內涵的挖掘
在旅游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旅游商品的重要性得到了業內外人們的高度關注,旅游商品作為旅游的伴生物也長盛不衰。但,商品并非只要擺上景點的銷售臺就一定能成為暢銷的旅游商品。因為一種商品能否成為旅游商品,其中有許多的奧妙。作為經營者,無疑是把經濟效益放在了第一位;作為消費者的旅游者,在作出購買決策的時候無疑要經過了審慎的挑選。挑選的標準無非是:特色、內涵、價值、便攜性等。則,旅游商品本身必須符合旅游消費者心理才可以稱得上是真真正正的旅游商品。這里,我們只來探討旅游商品的歷史文化資源內涵。
1、旅游商品與歷史文化
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文明古國,許多工藝品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包含了先民豐富的智慧和精神,歷史文化內涵極為豐厚。現今的旅游商品涉及范圍很廣,衣食住用無所不包,幾乎涉及所有商品門類并擁有很廣的外延,充滿了歷史文化內涵。如我國四大名硯——黃河澄泥硯、廣東端硯、安徽的歙硯和甘肅的洮硯,不論器形、圖案還是制作工藝都有美麗的傳說,尤其是端硯更與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文官、鐵面無私的包公拉上了關系,使其身價倍增,盡管當今人們更多使用電腦和鍵盤來書寫,四大名硯依然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旅游商品的典型代表。歷史文化內涵對于旅游商品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再如江蘇宜興紫砂壺,和中國源遠流長的茶文化素有不解之緣,紫砂壺的工藝成就和作為茶具的優越性使其成為旅游商品中的上上之品,馳名中外。還有,素稱中國傳統工藝品三絕的北京景泰藍、福建脫胎漆器、江西景德鎮瓷器又何嘗不是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呢?單就景德鎮瓷器而言,從宋至今,聲名遠播,歷時經久、工藝精湛,蘊含了無數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血汗,是中華民族獻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反過來說,假如某種商品缺乏歷史文化內涵,純粹現代科技的產品,流水線上走下來的物什,對于旅游者來說能有多大的吸引力是不成為問題的。可以說,具有生命力的旅游商品必然不能缺少歷史文化內涵。
2、富于歷史文化內涵是河南旅游商品的特色
眾所周知,河南是中國文化的腹心,河南文化當仁不讓的就是中國文化的正根,中國許多的文化事象都與河南有著莫大的關系。河南旅游商品的最大特色無疑就是歷史文化內涵的厚重。河南傳統的旅游商品,如開封汴繡和木版年畫、南陽玉器、鈞瓷等都起源久遠、工藝精湛,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開封汴繡源于北宋宮廷,木板年畫起于號稱中國四大名鎮之一的朱仙鎮,年畫本身又契合了中國的年歲節慶和趨吉避兇的普遍文化心理。南陽獨山以產玉聞名,南陽玉器與中國古代玉文化和中國“君子比德于玉”的尚玉傳統息息相關,自古有“黃金有價玉無價”之說。鈞瓷來自北宋的五大官窯制瓷工藝,“入窯一色,出窯千彩”的窯變控制技術體現了我國先民的超人智慧和不懈的進取精神。河南旅游商品除傳統的陶瓷、刺繡、玉器、剪紙、年畫、澄泥硯、奇石以及山貨土特產以外,麥秸畫、紅色旅游商品、高檔工藝品、青銅仿真器、泥塑等近兩年的新的工藝形式的產品也成為中的“創新大軍”。但這些新興的旅游商品都未能完全離開河南歷史文化,起碼如濮陽麥秸稈畫、固始編織、安陽洛陽的青銅器仿制等工藝制作就有傳統工藝揮之不去的身影。洛陽的旅游商品“洛陽鏟”雖說是古代盜墓賊的發明,卻也是包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畢竟洛陽北邙是古代富貴之家擇穴下葬的“風水寶地”。純手工制作的旅游商品如淮陽泥泥狗,五彩斑斕、造型夸張而形象出奇,制作古樸,價格不高但蘊含豐富,已有數千年歷史,據說起源于太昊伏羲與女媧造人的傳說,更是遠古生殖崇拜的遺存,甚至今日太昊陵周邊還有以泥泥狗求子的習俗。即便是土特產品如四大懷藥、新鄭紅棗等,也和我國歷史文化中人們重視機體營養、注重養生保健的民族偏好有關,而且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勤勞質樸和農耕的文化傳統。河南旅游商品許多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文人才子、學者名流的記載或傳說,更增添了其人文底蘊。
3、挖掘河南旅游商品歷史文化內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