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漏水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3 12:13: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滲漏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隧道滲漏水處理分析論文
摘要:通過大梅沙-鹽田坳隧道工程實例,介紹隧道二襯結構滲漏水處理施工工藝及其應用
關鍵詞:滲漏堵漏注漿
1、工程概況
大梅沙-鹽田坳共同溝隧道工程,全長2666米,隧道內安裝有Φ600PE給水管、Φ600夾砂玻璃鋼排水管、電信電纜橋架、隧道照明、隧道消防、監控設備等。隧道初支Ⅰ類圍巖段設鋼拱架@0.7米,噴20CMC20混凝土;Ⅱ、Ⅳ類圍巖段Φ22錨桿掛網(Φ6@200mm)噴10CMC20混凝土。上述圍巖段地質條件較差,地下水埋豐富,而地下水對混凝土有弱酸性腐蝕,對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具有中等腐蝕。隧道二襯結構滲漏水的處理是決定了結構外觀質量的關鍵。同時也保證了隧道內所有設備、管線良好的運轉環境。通過采用堵漏與注漿相結合的施工技術,通過認真做好注漿、堵漏,保證防水工程的工程質量。
2、滲漏水處理使用材料簡要說明
2.1堵漏
變電所建筑滲漏水防治論文
摘要:通過對變電所建筑滲漏現象和問題分析,找出其原因所在,提出了在設計、施工、使用管理等多方面防滲漏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建筑;滲漏;設計;施工
0概述
變電所建筑作為一種工業建筑,在防水抗滲漏方面,具有其共性之處。而變電所建筑由于其電氣工藝設備的特殊性,設有重要電氣設備房間的滲水有可能影響電氣設備安全,因此對建筑物的防滲防漏具有更高的要求。隨著近幾年電力建設的高速發展,一大批變電所建成投入了使用,從這些變電所的使用情況來看,有不少存在著滲漏現象,給變電所建筑的整潔美觀和安全運行造成影響和隱患。因此很有必要進行分析,找出解決辦法,從而徹底解決此問題。
1滲漏情況及原因分析
根據對我局近幾年建成投運變電所的調查,相當一部分變電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滲漏現象。有的變電所在土建竣工不久就發生滲漏,有的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后也發生了滲漏。滲漏發生的位置,有的在屋面,有的在墻體,以屋面居多,而大部分是在落水管處。
雙結構層地下室外墻防水施工工藝論文
1雙結構層地下室外墻防水結構的防水機理
雙結構層地下室外墻防水結構主要包括:外層外墻防水層、內層外墻防水層及排水系統。其防水機理為:首先通過外層外墻防水層進行第一道防水,在建筑建成后的幾年內,地下水一般不會滲透外層外墻防水層或出現極少的滲漏。此時通過雙結構層之間的空氣流動帶走表面的滲漏水。若出現大面積滲漏,此時滲漏水會通過地下室底板的分水線進入外墻排水集水井。然后通過設在集水井中的排污泵將滲漏水排到建筑物的總排水管進入市政排水系統。經過一防一排,滲漏水浸潤到內層外墻防水外表面的幾率幾乎為零,再加上第二道防水———內層外墻防水層的作用,滲漏水最終進入到地下室內的幾率為零。因此該外墻防水結構防水效果顯著,保證了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功能。
2雙結構層地下室外墻防水結構方案
雙結構層地下室外墻雙防水結構主要三部分:內層外墻防水層、外層外墻防水層及排水系統。內層外墻防水層主要包括保護層、柔性防水卷材層、保溫層和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墻體。外層外墻防水層主要包括保護層、外表面防水層、找平層和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墻體。外層外墻防水層與內層外墻防水層之間通過外墻防水支撐系統進行結構連接。外墻防水支撐系統材料可以選擇鋼材或者鋼筋混凝土。排水系統包括分水線、排水溝、外墻排水集水井和排污泵。在鋼筋混凝土板上設觀察口,以便觀察滲漏情況決定是否啟用排污泵。
3雙結構層地下室外墻防水結構施工工藝流程
針對前面提出的結構方案提出相應的施工流程如下:第一步:在澆筑完成后的地下室地板上在預定位置澆筑外層外墻防水層的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墻。若外墻防水支撐系統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澆筑墻時要在支桿位置處預留鋼筋;若采用型鋼則在墻體上預留孔洞但不穿透墻體,最后插入型鋼并灌漿。待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墻強度達到要求后在外表面依次做1∶3的水泥砂漿找平層、外表面防水層、保護層。施工質量要達到《地下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中規定的要求;第二步:在地下室底板上規劃好的位置設置外墻排水集水井、分水線和排水溝。集水井、分水線和排水溝的位置、大小和數量均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第三步:根據內、外層外墻防水結構層之間的距離設置內層外墻防水。其距離可以根據外墻排水集水井的尺寸調整。內層外墻防水層的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墻完成之后在其外表面依次做找平層、保溫層、防水層和保護層。防水層的施工質量也必須達到規范中的要求;第四步:澆筑上面的鋼筋混凝土板,澆筑時要在與集水井位置相同的地方預留孔洞,以建成觀察檢修孔。觀察檢修孔要突出600mm,洞口蓋板做成分離式,平時敞開洞口進行通風,遇特殊情況可關閉洞口(見圖4)。最后在集水井中安裝排污泵。
寒區隧道主要病害成因及處治措施
摘要:針對山西省某寒區隧道的主要病害情況,結合當地氣象水文地質情況,分析了隧道襯砌裂縫和滲漏水原因,提出了裂縫鑿槽注漿補強、嵌入工字鋼法和U型導管槽等處治措施,為寒區隧道主要病害的處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寒區隧道;隧道病害;處治措施
我國寒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43.5%[1],由于特殊的自然環境影響,地下水隨著季節的周期性變化產生反復凍融循環作用,寒區隧道的主要病害有兩種類型:滲漏水(包括凍害)、襯砌結構裂損病害。襯砌裂縫及滲漏水病害造成多方面的危害:(1)影響隧道正常使用壽命:襯砌裂縫為滲漏水提供路徑,使得滲漏水中氯離子、硫酸根離子長期侵蝕襯砌結構,降低了襯砌結構的耐久性;襯砌對圍巖的支護能力減弱,不能有效支持和維護隧道的穩定,降低了襯砌結構的安全性。(2)影響隧道行車安全:拱墻上懸掛冰柱、冰棍;在隧底,易形成冰坡、冰錐,易造成行車打滑;滲漏水會使路面積水甚至結冰,降低了輪胎與路面的摩擦力,惡化行車環境,威脅行車安全[2]。
1工程概況
隧道建成于1997年,全長1868m,最大埋深211m,穿越III、IV、V類圍巖(對應《設計規范》中IV、III、II級),為一級汽車專用公路,單向兩車道隧道,隧道設計速度60km/h,隧道限界寬為9.60m,隧道設計橫斷面組成為(1.10+0.5+3.75×2+0.50)m。建筑限界高度為5m,隧道設計雙側檢修道。隧道通過地質主要為奧陶系中統馬溝組,以石灰巖為主的碳酸鹽系,中厚地層,其次為白云質頁巖,呈灰層狀產出,中薄層;巖層平緩局部縱向,節理的主導方向為南北向,間距為0.2~1.5m。地下水通過圍巖裂隙作用,圍巖中的地下水匯集到隧道周邊。隧址所處環境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寒冷,年平均氣溫7.4℃,元月最低溫度-9℃,極限最低溫度-25℃。年平均降水量450mm,無霜期年平均值130d。最大冰凍深度1.25m。
2隧道病害情況
深基坑工程的滲漏風險管理透析
摘要:地鐵深基坑工程的安全風險來源,除開挖支撐的時空效應控制失當外,主要是基坑底部的破壞(如承壓水)和四周圍護結構的質量缺陷。圍護工程的施工質量缺陷誘發滲漏,將對周邊道路、管線、房屋產生不良甚至毀滅性影響,經驗教訓慘痛。本文針對地鐵車站頻發的滲漏事故進行分析,旨在尋找安全技術措施,最大限度規避此類安全風險。
關鍵詞:深基坑安全風險滲漏監測盲點堵漏搶險
一、工程概況及環境
某地鐵車站開挖深度19m,地下連續墻圍護。地墻最深37.0m。工程場區屬第四系沖海積相沉積平原,地表向下所揭示的土層主要有6個工程地質層和若干個亞層,淺表層為厚1~2m的雜填土,其下為厚度約14~20m左右的粉土和粉砂層,再以下為厚度達10m~20m的高壓縮性流塑狀的淤泥質土或灰色粉質粘土。潛水主要賦存于上部填土層及粉土、砂土層中。承壓水主要分布在深部的1層粉砂中。承壓水頭埋深在地表下8.1m。
與該站線路平行的管線有給水、雨水、污水、電力、電信、路燈、煤氣管等;基坑兩側有市內交通主干道,道路寬15米,干道外側為居民住宅和在建高層建筑。
二、頻發滲漏事故
建筑施工中外墻滲漏的原因及分析
1案例實況
某學校在上世紀80~90年代建設了幾棟教學樓,主要為磚混結構,少數為框架結構。建筑外表面的裝飾材料為干粘石,目前建筑的滲漏水現象十分嚴重。在有滲漏水發生的外墻面教室內可以看見一片片發黑發霉的濕痕,如果遇到強降雨教室內會有積水現象。
2外墻滲漏水的原因分析
外墻出現滲漏的原因很多,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外墻滲漏主要是由于設計因素、砌筑質量不符合要求、外墻洞口處理存在問題和外墻的抹灰質量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的。
2.1設計因素
在教學樓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對細部的大樣設計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如鷹嘴、窗臺坡度、穿墻管、滴水槽、門窗、外墻預埋管件、幕墻和墻體間的接縫等方面的設計十分簡單,沒有按照規范要求嚴格進行設計。設計中沒有考慮不同材料之間的界面連接,女兒墻的根部較易開裂的部位設計中也沒有嚴格考慮水。建筑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對外墻防水不夠重視,外墻的裝門面設計中沒有防水概念和功能設定,因此使建筑物功能的發揮沒有達到最大化。
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整治技術研究論文
摘要:介紹和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的種類和成因,探討了隧道病害的治理技術,并通過工程實例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整治技術
1前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對交通運輸的需求量和等級要求越來越高,高等級公路、鐵路的建設蓬勃發展,修建的隧道數量越來越多。但是由于設計、施工、地質等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一些隧道產生結構變形、開裂、錯臺、滲漏水等病害,大大降低了線路的級別,并威脅到安全運營,情況嚴重的使隧道失去使用價值,給國民經濟帶來巨大損失。
重慶高速公路建設步伐很快,到2010年建成“二環八射”2000km高速公路。僅2005年將完成投資100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總里程為478km,通車項目34km,續建項目計682kme到2020年,重慶將建成總投資1990億元的“三環十射三連線”共計3600km高速公路。重慶是丘陵山區,高速公路建設中橋隧的比重較大,減少新建隧道發生病害和及時對現有病害隧道進行有效整治,對重慶的高速公路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我國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種類和成因分析
貫實車庫滲漏整治方案
地下車庫頂部開裂滲漏水屬于典型的結構型滲漏水,可采用“鋼柔相濟,多道設防”的治理方法,即采用嵌填彈性密封材料與鋼性防水材料相結合,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材料的特長,形成復合防水層,使已修補的裂縫不再受沉降變形等因素的影響而再度開裂滲漏。使用機械灌漿的方法,利用灌漿材料遇水高度膨脹的原理,使原來疏松的水泥結構組織變得密實,從而阻止地下水的滲入。達到防水防滲的效果。
改性環氧樹脂灌漿液是用某種普通環氧樹脂為改性主劑,采用高科技手段,在該樹脂的部分端基嫁接親水性基團,使普通環氧樹脂形成一種具有親水性和親油性的新型樹脂,用這種兩性樹脂配以增塑劑、促進劑、固化劑等配制而成的一種高強度的、能在有水混凝土裂縫進行補強化學灌漿的新材料。
材料特點
1、強度高,粘結力強,收縮小,室溫固化,化學穩定性好;
2、稠度低,可灌性大,從而可提高對細小裂縫的滲入能力;
3、對有水的裂縫表面具有良好的粘結性能;
探索深基坑圍護工程的滲漏管控
摘要:地鐵深基坑工程的安全風險來源,除開挖支撐的時空效應控制失當外,主要是基坑底部的破壞(如承壓水)和四周圍護結構的質量缺陷。圍護工程的施工質量缺陷誘發滲漏,將對周邊道路、管線、房屋產生不良甚至毀滅性影響,經驗教訓慘痛。本文針對地鐵車站頻發的滲漏事故進行分析,旨在尋找安全技術措施,最大限度規避此類安全風險。
關鍵詞:深基坑安全風險滲漏監測盲點堵漏搶險
一、工程概況及環境
某地鐵車站開挖深度19m,地下連續墻圍護。地墻最深37.0m。工程場區屬第四系沖海積相沉積平原,地表向下所揭示的土層主要有6個工程地質層和若干個亞層,淺表層為厚1~2m的雜填土,其下為厚度約14~20m左右的粉土和粉砂層,再以下為厚度達10m~20m的高壓縮性流塑狀的淤泥質土或灰色粉質粘土。潛水主要賦存于上部填土層及粉土、砂土層中。承壓水主要分布在深部的1層粉砂中。承壓水頭埋深在地表下8.1m。
與該站線路平行的管線有給水、雨水、污水、電力、電信、路燈、煤氣管等;基坑兩側有市內交通主干道,道路寬15米,干道外側為居民住宅和在建高層建筑。
二、頻發滲漏事故
水電站滲漏排水系統的可靠性措施
〔摘要〕從水電站面臨的水淹廠房風險出發,介紹了某水電站滲漏排水系統的常規控制及監視方法,分析了其中不足,提出了提高水電站滲漏排水系統可靠性的具體措施并應用于實際,達到了預期效果,為水電站及其他排水工程的相關設施提供借鑒。
〔關鍵詞〕水電站;滲漏排水;可靠性;集水井;控制信號
滲漏排水系統一般由滲漏集水井、可編程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控制系統、滲漏排水泵及其配套管路閥門等組成,用于將廠房內水工建筑物滲水、機組頂蓋與主軸密封漏水、壓力鋼管伸縮節漏水及供排水閥門管件滲漏水等及時排至廠房外,其可靠運行是水電站安全運行的前提和保障。隨著新型水電的建設和發展,提高滲漏排水系統及其水位監視設備設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發生水淹廠房事故。
1滲漏排水系統現狀
1.1系統主要設備及控制方式
1.1.1滲漏排水PLC控制屏滲漏排水PLC控制屏由PLC、繼電器、接觸器、低壓配電器等設備組成,PLC的主要任務是負責系統信號的采集、邏輯判斷、輸出控制信號,并與計算機監控系統上位機通過通信方式進行數據交換后為運行人員提供運行監視信號。1.1.2滲漏集水井水位控制信號滲漏集水井水位控制信號由4只浮子開關(開關量信號)和1只液位變送器(模擬量信號)組成,詳見圖1。模擬量和開關量信號均直接接入PLC,為自動啟停滲漏排水泵提供水位控制信號,當集水井水位上升到H1處時,主用水泵啟動;集水井水位上升到H2處時,輔助水泵啟動;集水井水位上升到H3處時,備用水泵啟動且系統發出水位過高報警;集水井水位下降到H0處時,水泵停止運行。1.1.3滲漏排水泵控制方式滲漏排水泵設置有“自動”“手動”和“切除”三種控制方式,通過控制把手進行切換,三種控制方式均通過可編程控制器進行邏輯判斷后發出啟動/停止命令。在“自動”方式下,水泵通過浮子開關和液位變送器提供的水位信號進行自動啟停;在“手動”方式下,只要滲漏集水井水位不低于H0(停泵水位),水泵即啟動運行,直至水位降低至H0時停止運行;在“切除”方式下,水泵停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