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礦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2 03:09: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銅礦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銅礦廠建國60周年征文
如今的包子花樣有多少?說不清,反正妻子吃早點總會時不時給我推薦些好吃的包子。可不知為什么,我卻總也忘不了當年窮日子里母親做的糖包子。
母親屬于那種心靈手巧的典型農家女子,經她加過襪底的襪子,舒適耐穿,能穿過人家好幾雙襪子。我們兄弟幾個衣褲哪里爛了塊或露了個洞什么的,經她幾下丁線,似乎比從前還更好看,至于他繡的枕頭花、書包花,更是燦爛多彩。
母親和村里其她大嬸大娘大約是我們村里第一批做包子的人。過去我們也吃過包子,那都是幾里路外的街市買的,但買包子比自制包子要貴得多,于是,她們便嘗試著買來計劃面粉自己做——反正不買也浪費指標。先用自制水酒和面制酵母,待酵母發酵成功,再用酵母攪在面粉里用冷水使勁地揉勻,拿去發酵。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其實也是細致活,比如用水,放少了不行,放多了更不行;那面粉就怪,開始放水進去,好似總嫌少,可一揉搓,便顯得倒水過量。母親的做法是放一點水揉一下,再放一點水揉一下,這樣既不會放多水,又揉得均勻。
開初幾次,母親做的包子還真不怎么的,又硬又黃,用母親的話說,砸得死狗。不過,就在她與大家伙兒訴苦、自嘲的笑罵中,包子峙薏謊錈紀縷狼橥蛘傘l厥獾?8年,中國人證明了自己: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國人民形成了萬眾一心、不畏艱險,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
展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老區,曾幾何時,它成為貧窮落后的代名詞。在國家政府的努力幫助下,物華天寶的××不再屬于貧窮,人杰地靈的××不再屬于落后。60年間,革命老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地區經濟飛速發展。九江長江大橋上飛馳的巨龍,奔馳在全國各條高速公路上的江鈴汽車,江銅公司閃速爐前四射的銅火花,高考考場上叱咤風云的××省考生——
作為一名地質人,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祖國在地質方面的成就。從新中國剛成立時聘請外國專家對中國地質進行幫扶,到60年后今天中國擁有最先進的自主研發,中國地質人用堅毅證明了自己。如今××擁有銅、鎢、銀、鉭鈮、鈾、金、稀土“七朵金花”,擁有亞洲最大的銅礦(××銅礦廠)和中國最大的銅冶煉基地(貴溪冶煉廠)。
透析地區銅礦地質資源現狀
礦區出露地層為中奧陶統銅山組,中、下志留統的八十里小河組和黃花溝組,中、下泥盆統泥鰍河組、烏奴爾組,上石炭統花朵山組,上二疊統八站組,下白堊統龍江組及第四系。地層在礦區范圍內基本為一單斜巖層,總體走向300度,傾向北東,傾角40-60度,局部地層倒轉而向南西傾斜。多寶山銅礦田三礦溝銅礦床的礦種主要為:銅、鐵、鉬,伴生金、鋅、銀、鎢、鎵、銦、鍺和碲等多種有益組分。
礦區內出露的巖石有:凝灰粉砂巖、安山質凝灰巖、角巖、黑云母長石角巖、透輝石石英角巖、大理巖、硅質大理巖、矽卡巖化大理巖、粒狀鈣鐵石榴石矽卡巖、致密狀鈣鋁石榴石矽卡巖、英云閃長巖、綠泥石化花崗巖、蝕變閃長巖、石英斑巖等。這些巖石由于遭受不同期次和不同程度的熱動力擠壓變質,巖石的硬度在不同成度上由所變化。巖石軟硬不均甚至于破碎形成破碎帶;有的巖石經破碎后經風化形成土狀。
綜上所述,礦區地層經強烈區域構造、熱液蝕變、變質等因素造成巖層產狀陡,縱橫向變化大;巖層層理、節理發育,多出現破碎巖層;巖石軟硬不均、軟硬互層,部分硅化強烈,可鉆性級別高達10-12級,給鉆探工作帶來一些技術難點:礦區內地下水埋藏深度為2.5-30m。前人資料單孔最大涌水量為0.33-2.36升/秒米。
礦區內普查巖心鉆孔結構設計,在滿足地質對巖礦心采取幾何尺寸要求的前提下,著重考慮了礦層巖石的機械物理特性帶來的技術難題,為保證鉆孔安全、質量、設計為小口徑鉆孔結構。應用小口徑金剛石鉆進技術方法。
根據本礦區巖層各類巖礦的物理機械物性,巖石可鉆性、研磨性與完整程度等,設計選用三種鉆進方法:一是硬合金鉆進,二是普通金剛石鉆進,三是金剛石繩索取心鉆進。
根據地層特點與典型鉆孔設計結構,分層鉆進技術設計等三個井段:
銅礦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措施
摘要:銅礦是企業發展及國家建設的重要資源,如何在保護銅礦資源的同時合理利用銅礦資源,成為銅礦綜合管理需解決問題之一。其中,安全管理作為綜合管理一環,是銅礦正常運轉及資源高效利用的前提條件,關乎銅礦生產安全性、穩定性、效益性。文章通過探析做好銅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以期提高銅礦綜合管理質量。
關鍵詞:銅礦;安全管理;措施
1做好銅礦安全管理工作的意義
在銅礦生產進程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如下意義:一是有效提高銅礦生產企業經濟效益,避免因安全事故造成停產、人員傷亡、設備損毀、礦洞坍塌等影響生產活動順利進行的消極現象。二是督促銅礦做好技術升級、管理優化、制度革新、人員培訓等工作,使銅礦綜合管理質量不斷提高,為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的引入提供條件,使安全管理工作得以保障。三是規避管理者與工作人員矛盾,在共同的安全生產目標加持下營建和諧管理氛圍,使銅礦生產效率得以提高。基于此,為提高銅礦綜合管理質量,探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2做好銅礦安全管理工作的要點
2.1安全管理與生產管理并行。《關于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指出,管理者需在組織生產同時肩負安全工作責任,設立專職機構負責具體的安全工作,在業務范圍內實現安全生產目標。這就需要銅礦安全管理與生產管理并行,從設備、技術等角度出發展開安全管理工作,在此前提下維持穩定生產秩序,確保生產管理、安全管理目標高度一致,引領工作人員在關注生產效益同時重視安全,能在安全穩定環境下完成銅礦生產任務。2.2安全管理需目的明確。銅礦安全管理針對生產及非生產狀態人的、物、環境進行綜合管控,通過合理干預降低安全事故發生概率,規避事故不良影響,保護工作人員人身財產安全。這就需要銅礦安全管理具有計劃性、目的性,能根據企業運營需求設定周期性管理方案,助力管理目的落地,避免安全管理“耍花架”“走過場”,一味為生產效益讓路,輕視危險因素,置工作人員人身安全于不顧,繼而提高銅礦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性。2.3貫徹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方針。銅礦安全管理應依靠全體工作人員,就算管理目的明確、責任清晰、方法可行,工作人員無法參與其中,亦不能發揮安全管理作用,使安全管理變得事倍功半。基于此,銅礦安全管理工作需發揮工作人員作用,確保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嚴守規范,關注安全風險,掌握消除安全隱患方法,能配合管理人員完成安全工作任務。銅礦安全管理工作方案需具有前瞻性,根據工作現場環境及以往安全管理經驗制定嚴密、可行、科學管理方案,達到預防安全危機目的,使安全事故可以扼殺在萌芽狀態,有效保護企業及工作人員權益。
銅礦地質勘查中問題及對策研究
摘要:隨著大型銅礦床的日益涌出,滇西北、新疆、西藏等相關地區成為了當前我國開辟銅礦的新型基地。如果想要真正的把我國變成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那么就應當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對銅礦的開辟上。顯然如果想要實現以上這一目標,那么還需要一些有效對策。鑒于此,本文闡述了銅礦地質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接著筆者結合自身經驗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供以借鑒。
關鍵詞:銅礦;地質勘查;問題;對此
1礦地質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資金投入的力度不夠
我們都知道,勘查工作從某個角度來看比較傾向于公益性,其實該項工作的投資主體過于單一化,資金投入力度不夠,這樣久而久之就會致使勘查工作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再加之相關部門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等,致使地質勘查缺少了必要的資金支持,這對地質勘查工作的整體水平會帶來較大的影響,同時也是阻礙勘查工作發展腳步變慢的主要因素。
1.2地質勘查體制不健全
銅礦人力資源管理論文
一、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涵義
人力資源也是一種經濟資源,它以人為載體,存在于人體中,并以體能、知識、技能、能力、個性行為特征傾向等為具體的表現形式。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運用法律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等手段和方法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量和質的綜合管理。換言之,就是企業為實現戰略目標,提高效率,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和人類學等相關的科學知識和原理對人力資源的獲取、整合、保持激勵、控制調整及技能智力開發的過程。通俗地說,它是選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的全過程。人力資源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個企業的興衰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人力資源是否具有優勢。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培養和造就人才,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更好地實現員工的價值,提高勞動效率和經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人和企業的同步發展。也只有這樣,一個企業才能有活力,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近年來,云南K銅礦在實施人才戰略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管理機制等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與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有差距。礦山管理層也充分意識到在擁有礦產資源的同時還要擁有優質的人力資源,要重視和解決人力資源管理所面臨的諸多問題。
二、云南K銅礦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索
1.單位(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責定位不明確
當前,K銅礦部分中層干部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不夠,認為這項工作是人力資源部的事情,不屬于自己的職責,與本單位(部門)沒有關系。其實不然,凡是有組織的地方就有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不單是人力資源部的事情,黨的組織部門及員工所在單位(部門)也肩負著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人力資源管理者也不是特指人力資源部的員工它還包括礦山領導、各單位(部門)領導及黨委組織部門的管理人員等。對策探索:
(1)增強本領意識。舉辦《非人力資源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培訓學習班,促進各級領導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掌握一定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方法、技能和工具,進而增強各級領導干部人力資源管理的意識。
銅礦安全管理工作探討
摘要:礦產資源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資源,在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銅礦的采銅技術和安全管理水平是保障銅礦企業正常運行的基礎,維護企業安全生產和采銅技術是我國銅礦開采的前提,盡管我國的銅礦企業在開采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諸多不足,本文主要根據目前銅礦安全生產的現狀,針對銅礦安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從增強銅礦采銅技術與安全管理方面出發,提出提高現代銅礦安全管理的措施,探討銅礦采銅技術與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保障銅礦的安全生產。
關鍵詞:銅礦采銅技術;安全管理;措施
銅礦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中使用的重要能源之一,在我國的消費結構中占據重要的位置,為保障企業正常穩定的發展,需要提高我國銅礦開采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但我國的采銅技術受地質條件或周邊地理條件的影響,在技術選擇方面容易造成誤差,增加采銅過程的安全隱患。特別是我國目前的銅礦資源開采多數深入地下,銅層賦存條件復雜多變,受高應力和瓦斯等有害氣體的影響,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銅礦采銅技術與安全生產是企業要探討的主要方向,關注采銅技術的優化和創新,確保銅礦安全生產。
1銅礦采銅技術
銅礦的安全開采是銅礦企業的首要問題,對降低銅礦安全生產事故發生頻率和提升采銅技術安全有關鍵作用,采銅技術應用于銅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技術,銅礦采銅技術與安全生產對保障銅礦安全生產有重要作用,隨著對銅礦資源需求量的逐漸增加,對銅礦開采技術和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要加快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制,提升采銅技術的創新與探討,確保銅礦開采的順利進行。(1)目前銅礦開采過程中應用較多的技術為填充技術、硬頂銅開采技術、緩傾斜銅層開采技術和深層銅層開采技術,充填開采技術的關鍵是填充材料的改變,由傳統的廢石充填逐漸向膏體充填轉變,通過合理利用充填物充填采空區而進行低壓管理,可以緩解作業面的壓力,有效控制圍巖崩落,保障開采區域的安全可靠。(2)緩傾斜銅礦開采技術分為緩傾斜厚銅層和薄銅層的開采技術,緩傾斜厚銅層開采需要保障支架的強度,避免出現滑到的情況,換銅層薄銅層需要的設備的體積小,功率大,開采效率較高。
2銅礦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發生原因
銅礦地質勘查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當前我國對銅礦的需求量特別大,但銅礦開采量卻得不到保障,多依靠進口。我國以后數十年的大發展中,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必將是中高速的,其間對礦產的需求量特別大。無論是那種礦產,國家對其開采工作都相當重視,但目前我國在開采工作上仍有問題,特別是銅礦開采工作進行得不順利,是受到了地質勘察技術不成熟的影響,本文就對銅礦開采中會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銅礦開采;地質勘察;對策
我國的銅礦產的開采量有限,銅礦主要依靠進口的方式滿足需求,不過隨著全國銅礦產開采的范圍的增大,西藏、新疆等地區陸續發展并開采出銅礦資源,使國人將礦產開采的目光投向了西部地區。另外一方面,我國若不想辦法增加礦產量,那么在建設重工業強國的路上,將會出現難以克服的困難,國家也基于對此的考慮,開始強化對開礦的管理。
1選擇找礦方式
我國礦產地區環境復雜,所以說在礦產的尋找方式的選擇上,一定要綜合礦產區域的具體情況,對該地的環境復雜情況進行考察后才定出適合的找礦方式,從而有效地進行找礦和開采礦的作業。在進行開采工作之前,要對該地區進行考察,除了要了解當地的地質情況外,還要了解當地銅礦的主要構成成分,根據礦產的性質指定挖礦的方式,也根據這些性質制定開采計劃。選定了開采地區之后,要對該地進行勘察,勘察主要利用的是該地區的遙感圖片,主要是確認在該地有沒有異常的不適合開采礦產的地形,比如說火山巖,火山巖在遙感圖片上就異常明顯,如果在遙感圖片顯示有火山巖,那么開采的地點就要進行重新選定,或者說要再經過勘察工序才能確定是否開采。地面的勘察工序分為初查和詳查,初次勘察主要是為了確認基本情況,確認遙感圖片上顯示的情況是否屬實,還有對地質進行勘察和對地面的磁場進行勘察,其重點任務是縮小開采礦產的開采范圍。詳查主要采用的勘察方式是物理勘察和化學勘察,經過物理分析和化學分析該地的礦產分布情況,之后再確定開發投資的比例。詳查的時候主要根據遙感圖片進行勘察,勘察的內容有巖石的性質、地表底層的情況和挖掘后地表的塌陷情況,特別是對于潛在的火山巖成分進行檢查;另外裂縫是個安全隱患,所以要額外統計裂縫的數量。
2銅礦勘察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
奴拉賽銅礦充填采礦法工藝研究
1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當前,我國的資源開發建設面臨著發展和保護的兩大難題,如何通過節約資源和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經濟面臨的緊迫而艱巨的任務。我國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奮斗目標,堅持節約型資源和保護環境已是我們的基本國策。在我國環境保護意識日益加強、對環境治理日益嚴格的生產環境下,使得傳統粗放型的礦業開發與我國資源日益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對“三廢”的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是解決礦山資源與環境對經濟發展的必有道理。在奴拉賽銅礦地下開采過程中,一方面隨著開采空區的增加和開采深度的加大,礦石及圍巖節理、破碎加劇,上下盤圍巖呈現極不穩固狀態,對礦體開采造成很大困難和開采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生產,目前礦山選廠尾礦庫庫容已接近庫滿,受地形限制和環保要求,該尾礦庫已列為“頭頂庫”,成為要求必須進行治理的對象,而另外就地新建或擴建尾礦庫已不可能。因此,如何處理選礦尾砂排放,就成為礦山又一當務之急的重要問題。通過分析該礦山采、選生產中存在的兩難問題,提出對奴拉賽銅礦充填采礦工藝進行研究,探討和分析充填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對策,并就充填質量進行了分析評價。指出完善質量管理體制、控制充填工藝是保證充填體穩定性的關鍵。綜合利用“三廢”難度大、牽涉面廣,既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又影響到環境與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研究并解決好綜合利用與開采安全和環境保護的相互關系意義重大。
2研究的背景
2.1礦山基本情況
新疆尼勒克縣奴拉賽古銅礦古時地表就有零星開采,該遺址位于現采空區的北西端。在近年來的開采活動中,所有開采活動均在古采坑以下安全隔離保護礦柱厚度以下進行的,均未對古采坑進行改造和破壞,保持了古采坑遺址的原貌。奴拉賽銅礦為小型銅礦。目前礦山采用平硐-盲豎井聯合開拓,地下開采。主要開拓生產中段有3個平硐中段,3個盲豎井為進風井。盲豎井產出的礦、廢石至1250m主運輸中段平硐,再由1250m平硐中段(7號平硐)直接運出地表。礦山采用淺孔留礦采礦法。目前I~1和I~2號礦體1200m中段以上為采空區,I~3號礦體為一個隱伏的小礦體,位于11號勘探線附近由1250m中段控制,現已基本開采完。
2.2工程地質條件
銅礦采礦工藝研究論文
1該銅礦于1959年建成投產,設計年產礦石30萬t。由于該礦地質條件復雜,礦石含硫高,礦體開采技術條件復雜,曾先后經歷了坑采、露采、坑采的艱難歷程;坑采工藝也先后使用過崩落法、充填法等。隨著礦山的老齡化,礦產資源減少,開采中段逐年下降,深部礦體變緩變薄,原采礦工藝已不再適用這部分礦體的開采,為此必須尋求新的采礦方法。
2礦區地質及開采技術條件
礦區礦體均為北東走向,傾向南東,由于成礦受火成巖等構造控制,將全礦區礦床分成三個礦段,即主礦段、前山礦段、前山南礦段。整個礦區礦體形狀復雜,其大小礦體多達117個。主要礦體有4#、5#、15#、30#、29#、79#、84#等。礦體沿走向長度為50~200m,水平厚度2~80m,傾角30°~60°。礦體除頂盤圍巖小部分是穩固性差的燧石、黃鐵礦帶以外,其它礦體頂板均為大理巖,穩固性好,f=8;底盤圍巖均為閃長巖,f=3~5,因節理裂隙發育,遇水風化潮解,穩固性差。礦體按礦石組分可分為銅硫型、銅鐵型和單硫型3種。銅硫型礦石占銅礦儲量的66.94%,平均含硫品位24.5%,最高達38%~44%。從礦石結構構造上看,分為含銅矽卡巖和含銅磁鐵礦,結晶細粒呈致密塊狀產出,而黃鐵礦除少量為致密塊狀外,大部分為結晶顆粒疏松狀產出,礦石容易破碎呈粉狀,易氧化。礦石含銅品位平均為1.62%,礦石體重3.75t/m3。目前礦山生產中段主要為-257m中段,該中段分布有4#、15#、29#、30#礦體,其中15#、29#礦體在本中段尖滅;4#和30#礦體走向近東西,傾向南,傾角20°~55°,礦體厚度為10~25m,平均15m。在礦體傾斜方向,其厚度、傾角及形狀均不穩定,往下具有變緩變薄的趨勢,據地質資料統計,-257m中段C+D級儲量共160萬t,緩傾斜、傾斜礦體儲量為64萬t,占40%。-257m中段以下約412.2萬t儲量中,緩傾斜、傾斜礦體儲量比重將顯著增加。
3礦山開采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礦山投產初期,對前山4#、5#礦體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開采,由于礦石含硫高,工作面溫度一般為35℃,最高達50~60℃,炮孔溫度一般為40~50℃,最高達120℃。由于礦石自燃、藥包自爆、曾使+21.5m和+15.5m分段兩度被迫停產。為降低損失貧化,改善作業環境,后改用有底柱小中段崩落法開采。但有底柱分段崩落法仍然沒有解決礦體回采過程中礦石自燃、藥包自爆、SO2毒氣危害、殘礦無法回采等問題,1965年礦山不得不改用露天開采。
隨著露天開采境界的最終形成,銅礦于1981年又轉入地下開采。采礦工藝改用小中段空場嗣后一次充填法回采。先采礦柱,采后用混凝土充填;后采礦房,采后用尾砂充填。實踐證明,采用充填法開采急傾斜礦體比用崩落法開采損失貧化率降低50%,作業環境明顯改善,作業面溫度由35℃降至20~26℃,中深孔溫度由40~50℃降至30~40℃,SO2濃度也相應降低。因此,該銅礦從1981年開始一直沿用該法。但隨著開采中段從-40m下降至-257m,緩傾斜、傾斜礦體比重逐步增加,單一采用分段空場嗣后一次充填法存在如下問題:
剖析地區銅礦地質資源現狀論文
摘要:多寶山銅礦床位于嫩江縣北部,礦區位于小興安嶺西北部段西南山坡,屬低山丘陵地形,海拔350-570米,相對高差一般為30-70米。區內季節性凍土發育,深度約0.8—2.1米,結凍期為九月中旬-翌年五月底。
關鍵詞:地質資源;勘查
0引言
礦區出露地層為中奧陶統銅山組,中、下志留統的八十里小河組和黃花溝組,中、下泥盆統泥鰍河組、烏奴爾組,上石炭統花朵山組,上二疊統八站組,下白堊統龍江組及第四系。地層在礦區范圍內基本為一單斜巖層,總體走向300度,傾向北東,傾角40-60度,局部地層倒轉而向南西傾斜。多寶山銅礦田三礦溝銅礦床的礦種主要為:銅、鐵、鉬,伴生金、鋅、銀、鎢、鎵、銦、鍺和碲等多種有益組分。
礦區內出露的巖石有:凝灰粉砂巖、安山質凝灰巖、角巖、黑云母長石角巖、透輝石石英角巖、大理巖、硅質大理巖、矽卡巖化大理巖、粒狀鈣鐵石榴石矽卡巖、致密狀鈣鋁石榴石矽卡巖、英云閃長巖、綠泥石化花崗巖、蝕變閃長巖、石英斑巖等。這些巖石由于遭受不同期次和不同程度的熱動力擠壓變質,巖石的硬度在不同成度上由所變化。巖石軟硬不均甚至于破碎形成破碎帶;有的巖石經破碎后經風化形成土狀。
綜上所述,礦區地層經強烈區域構造、熱液蝕變、變質等因素造成巖層產狀陡,縱橫向變化大;巖層層理、節理發育,多出現破碎巖層;巖石軟硬不均、軟硬互層,部分硅化強烈,可鉆性級別高達10-12級,給鉆探工作帶來一些技術難點:礦區內地下水埋藏深度為2.5-30m。前人資料單孔最大涌水量為0.33-2.36升/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