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稅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2 23:28: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土地使用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土地使用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細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城鎮土地使用稅(以下簡稱土地使用稅)的征收地區范圍:

(一)城市為市行政區(不含建制鎮)的區域范圍;

(二)縣城為縣城鎮行政區的區域范圍;

(三)建制鎮為鎮行政區的區域范圍;

(四)工礦區為工商業比較發達,尚未設立鎮建制的工礦園區區域范圍。

查看全文

城鎮土地使用稅制度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的規劃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為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前款所稱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是指城鎮土地的使用權人。使用權人未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實際使用人應當代為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城市,是指設市城市,包括設區的市和不設區的市;所稱縣城是指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鎮;所稱建制鎮是指按照行政建制設立的其他建制鎮;所稱工礦區是指符合建制鎮標準,但未設立建制鎮的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

本辦法所稱單位,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以及其他企業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軍隊以及其他單位;所稱個人,包括個體工商戶以及其他個人。

第四條城鎮土地使用稅以納稅人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按照下列辦法確定:

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稅征管匯報

我局始終把土地使用稅征管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以加強稅源監管和嚴格執行政策為抓手,堵塞征管漏洞,挖掘增收潛力,在地方經濟發展波動較大、土地使用稅政策性稅源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保持了入庫稅款的持續、穩定增長,有力的促進了收入任務的完成。1994年以來至今,共征收土地使用稅31666萬元,年收入也從1994年的1314萬元上升到年的4324萬元,年均增長25.45。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土地使用稅稅源管理和監控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戶數和規模也迅速的增加和壯大,加強土地使用稅稅源監控便成為土地使用稅征管工作的重心之一。為此,我局圍繞“理清稅源,動態監控”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收到了明顯成效。

(一)扎實開展稅源調查。年初,我局針對土地使用稅增長緩慢、國有企業欠稅現象嚴重、土地權屬混亂、房屋出租行為隱蔽、土地使用稅稅源結構變化、征管難度加大等情況,在年省局布署的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工作的基礎上,在全市進行了新一輪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和等級稅額標準執行情況檢查。調查伊始,我局在《淮南日報》上刊登《淮南市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公告,印發了《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登記表》,要求所有納稅人逐項填寫,同時,利用申報大廳的觸摸屏、大屏幕以及《地稅政策動態》等向納稅人公開信息,將土地使用稅征收范圍和征收標準公開透明地交給納稅人,并對納稅人提出來的各種疑問進行詳細解答,幫助納稅人做好登記表的填報。對納稅人交回的《土地使用稅普查登記表》,我局組織人員與土地局登記資料進行核對,對納稅人填報數據與土地局登記數據不相符的,采取重點檢查和實地測量的方法,確定其實際應納稅土地面積。為確保實地測量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測量結果的準確,我局抽調精兵強將,借助市規劃設計院和市土地局的技術力量及測量儀器,稅干們克服了“百里煤海”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炎熱氣候給測量工作帶來的困難,重點對煤礦企業的塌陷區、矸石山、高壓變電、排土場、排水防污設施、廢棄土地、市政征用地、爆破的包房、安全區以及生活區公共綠化帶和礦區醫院以及其他大型企業的學校、醫院、幼兒園等18種免稅土地進行實地丈量,準確地計算應稅和免稅土地面積,并向企業進一步宣傳稅收政策,明確了征免界限;與此同時,組織精干力量對全市29條道路82個路段的等級稅額標準進行實地清查摸底。經過近兩個月時間的調查,對執行土地使用稅等級稅額標準不準確的進行了調整,對土地使用稅稅源數據庫進行了更新,建立了更為科學、完整、準確的土地使用稅稅源數據庫和納稅人、戶管資料兩本稅源帳。

(二)實施稅源動態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為適時掌握土地使用稅稅源變化情況,加強征管,我局實行了稅源動態管理。首先,強調一個“嚴”字,即嚴把納稅申報關。要求納稅人在應稅土地面積變動和地址變遷時,及時將相關資料報送稅務機關,并據實進行納稅申報。同時,要求基層稅務部門對上述納稅戶進行認真核實,作出書面報告,說明變動情況。其次,做到一個“細”字,即細化稅源臺賬登記項目。在分戶稅源臺賬中,詳細登記納稅人的土地地址、土地權屬、使用形式、應執行的等級稅額標準、應稅土地面積、免稅土地面積、應納稅額等,并根據企業情況變動及時對臺賬和稅源數據庫進行調整。第三,突出一個“實”字,即提高稅源資料的實際利用率。及時將稅源數據庫與征管軟件中的入庫數相比對,提高監控管理、預測分析和組織收入工作水平。如年,市局通過稅源數據庫與入庫數比對,發現田家庵分局稅源約800萬元,上半年實際僅入庫155萬元,針對這一發現,立即督促分局采取相應措施,確保了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三)有效開展部門協作。經濟的快速增長、經濟體制的不斷變革使土地使用稅稅源更加復雜多變,單純依靠稅務部門的力量難以實現稅源的完全監控。為此,在日常征管中,我們在稅源調查、等級稅額調整及稅源管理工作中加強與當地工商、土地等部門的聯系,借助工商、土地等部門對新辦企業、土地證發放、土地測量等特殊控管手段,強化對新辦企業、納稅釘子戶和免稅土地的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效杜絕了稅款的流失。

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稅征管工作調研報告

土地是我國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城鎮土地使用稅征收的目的是通過經濟手段,加強對土地的管理,變土地的無償使用為有償使用,促進合理、節約使用土地。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如何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也是各地面臨的重大課題,各地想方設法打造縣域品牌,增強基礎建設投資,特別是在招商引資方面各地優惠政策竟相出臺,入園企業及園區范圍也日益擴大,隨之而來的是人口的城鎮化、集鎮化進程速度加快,園區所占土地也日益擴大,就業率顯著提高,為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但園區企業在征管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特別是土地使用稅征管問題是大多數稅務機關面臨的共同難題,入庫稅款增長與征稅范圍擴大的比率失衡,亟待引起各級稅務機關的重視。

一、工業園區城鎮土地使用稅在征管中存在的問題

1、入園企業占地區域不一,稅負不均。隨著入園企業的增多,園區范圍日趨擴大,已超過原來園區規劃范圍,所占地段為農村用地,在政府重新劃分園區范圍前不屬于征收范圍,這就造成同為招商引資企業屬于征收土地使用稅范圍,另一些不屬于征收范圍,明顯的稅負不公,納稅人意見頗多。

2、納稅人納稅意識有待提高,不能按時全額申報。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的通知》第二條規定:“關于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問題,以出讓或轉讓方式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應由受讓方從合同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同未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由受讓方從合同簽訂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這里明確規定企業與政府簽訂合同或者合同規定時間之日的次月起就應依法申報繳納土地使用稅。由于辦理土地使用證與實際使用土地之間存在一個時間段,有的企業在沒拿到土地使用證之前企業日常申報土地使用稅估計個面積數,出現少面積的情況;有的企業增加了房地產也不報,一個面積數申報了很多年;有的企業有多處房產,申報時只報一處房產占地面積,其它地方的房產占地面積一律漏報,造成少征稅款。還有一些企業認為在沒有辦理土地使用證之前無需繳納土地使用稅,甚至有的企業以籌建為借口不申報土地使用稅。

3、政府部門干涉嚴重,部門配合不力,信息掌握不全。土地使用稅的征管基礎工作涉及國土、建設、物業管理等部門及相關鎮街,單靠地稅部門一家的努力難以見效。雖然有關政策法規明確規定,相關部門單位有向稅務機關提供涉稅基礎信息的責任和義務,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尚未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善、形成慣例的部門協作機制和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地稅部門很難實時取得房產、土地的登記資料及變動情況,加上各地政府重視招商引資成效,對外地企業政策有所偏頗,一些企業常常利用上訪、撤資等手段要應對稅務部門正常的執法行為,政府部門為了營造良好的引資環境而干涉正常的稅務執法的行為時有發生,增加了稅務執法難度。

4、政務環境變化,執法剛性不強。一是入園企業絕大部分為招商引資企業,招商引資企業在享受政府優惠政策的同時也希望得到稅收優惠。所謂的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觀念普遍存在,致使一些納稅人態度刁蠻,對稅務部門采取不配合、不理睬的態度。二是近幾年各省為了整治執法環境,連續多年的行風評議以及政府環境監察點的設立也影響到稅務部門的執法行為,受其影響而在執法上顧慮重重,而削弱了稅務執法的剛性。三是稅務部門在加強外部環境改善的同時也加強了對內部監管。執法考核評議工作及責任追究實行得如火如荼,一些稅務管理員不能正確對待考核評議工作,認為多做多責任,產生了懈怠情緒,責任淡化,疏于管理,對入園企業征管上產生畏難情緒。在征管上束縛的手腳。

查看全文

省城鎮土地使用稅實施辦法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在我省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為城鎮土地使用稅(以下簡稱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條例》和本實施辦法的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

前款所稱單位,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以及其他企業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軍隊以及其他單位;所稱個人,包括個體工商戶以及其他個人。

第三條土地使用稅由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繳納;土地使用權共有的,由共有人分別繳納;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實際使用人繳納;土地使用權屬尚未確定,或權屬糾紛未解決的,由實際使用人繳納。

第四條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的具體征收范圍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

第五條土地使用稅的計稅面積:

查看全文

城鎮土地使用稅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統一政策,規范執行,現將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問題明確如下:

一、關于房產原值如何確定的問題

對依照房產原值計稅的房產,不論是否記載在會計賬簿固定資產科目中,均應按照房屋原價計算繳納房產稅。房屋原價應根據國家有關會計制度規定進行核算。對納稅人未按國家會計制度規定核算并記載的,應按規定予以調整或重新評估。

《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房產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暫行規定》(財稅地字[*]第008號)第十五條同時廢止。

二、關于索道公司經營用地應否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問題

查看全文

加強我市土地使用稅征管之舉措

加強我市土地使用稅征管之舉措

我局始終把土地使用稅征管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以加強稅源監管和嚴格執行政策為抓手,堵塞征管漏洞,挖掘增收潛力,在地方經濟發展波動較大、土地使用稅政策性稅源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保持了入庫稅款的持續、穩定增長,有力的促進了收入任務的完成。1994年以來至今,共征收土地使用稅31666萬元,年收入也從1994年的1314萬元上升到2003年的4324萬元,年均增長25.45%。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土地使用稅稅源管理和監控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戶數和規模也迅速的增加和壯大,加強土地使用稅稅源監控便成為土地使用稅征管工作的重心之一。為此,我局圍繞“理清稅源,動態監控”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收到了明顯成效。

(一)扎實開展稅源調查。2003年初,我局針對土地使用稅增長緩慢、國有企業欠稅現象嚴重、土地權屬混亂、房屋出租行為隱蔽、土地使用稅稅源結構變化、征管難度加大等情況,在2000年省局布署的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工作的基礎上,在全市進行了新一輪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和等級稅額標準執行情況檢查。調查伊始,我局在《淮南日報》上刊登《淮南市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公告,印發了《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登記表》,要求所有納稅人逐項填寫,同時,利用申報大廳的觸摸屏、大屏幕以及《地稅政策動態》等向納稅人公開信息,將土地使用稅征收范圍和征收標準公開透明地交給納稅人,并對納稅人提出來的各種疑問進行詳細解答,幫助納稅人做好登記表的填報。對納稅人交回的《土地使用稅普查登記表》,我局組織人員與土地局登記資料進行核對,對納稅人填報數據與土地局登記數據不相符的,采取重點檢查和實地測量的方法,確定其實際應納稅土地面積。為確保實地測量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測量結果的準確,我局抽調精兵強將,借助市規劃設計院和市土地局的技術力量及測量儀器,稅干們克服了“百里煤海”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炎熱氣候給測量工作帶來的困難,重點對煤礦企業的塌陷區、矸石山、高壓變電、排土場、排水防污設施、廢棄土地、市政征用地、爆破的包房、安全區以及生活區公共綠化帶和礦區醫院以及其他大型企業的學校、醫院、幼兒園等18種免稅土地進行實地丈量,準確地計算應稅和免稅土地面積,并向企業進一步宣傳稅收政策,明確了征免界限;與此同時,組織精干力量對全市29條道路82個路段的等級稅額標準進行實地清查摸底。經過近兩個月時間的調查,對執行土地使用稅等級稅額標準不準確的進行了調整,對土地使用稅稅源數據庫進行了更新,建立了更為科學、完整、準確的土地使用稅稅源數據庫和納稅人、戶管資料兩本稅源帳。

(二)實施稅源動態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為適時掌握土地使用稅稅源變化情況,加強征管,我局實行了稅源動態管理。首先,強調一個“嚴”字,即嚴把納稅申報關。要求納稅人在應稅土地面積變動和地址變遷時,及時將相關資料報送稅務機關,并據實進行納稅申報。同時,要求基層稅務部門對上述納稅戶進行認真核實,作出書面報告,說明變動情況。其次,做到一個“細”字,即細化稅源臺賬登記項目。在分戶稅源臺賬中,詳細登記納稅人的土地地址、土地權屬、使用形式、應執行的等級稅額標準、應稅土地面積、免稅土地面積、應納稅額等,并根據企業情況變動及時對臺賬和稅源數據庫進行調整。第三,突出一個“實”字,即提高稅源資料的實際利用率。及時將稅源數據庫與征管軟件中的入庫數相比對,提高監控管理、預測分析和組織收入工作水平。如2003年,市局通過稅源數據庫與入庫數比對,發現田家庵分局稅源約800萬元,上半年實際僅入庫155萬元,針對這一發現,立即督促分局采取相應措施,確保了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查看全文

城鎮土地使用稅管理制度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在本市市區,縣城,建制鎮,金山衛石化地區和*、*、*工業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為城鎮土地使用稅(以下簡稱土地使用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按本辦法繳納土地使用稅。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仍按《*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土地使用管理辦法》執行。

第三條本市土地使用稅按劃分的地段等級確定稅額。根據地理環境條件,本市城鎮土地分為九級。各地段等級土地使用稅每平方米年稅額

以上地段等級的劃分范圍,由各區、縣稅務機關按照*市人民政府批轉的《關于加強私有出租非居住用房管理意見》中有關規定核定。其中,沿道路的土地按該道路的地段等級計征;不沿道路的土地按門牌所屬路名的地段等級降低一級計征;不沿道路的土地其門牌無路名的,按四周道路平均地段等級降低一級計征;十字路口或沿幾條道路的土地按所處道路中平均地段等級計征。

土地等級的變動,由市稅務局會同市土地局等部門確定。

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稅普查方案

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是完善土地使用稅稅源數據庫信息的基礎性工作,對加強應稅土地信息的比對和分析,實現土地使用稅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有很大的意義。為進一步加強土地使用稅稅源管理,按照“政府領導,地稅牽頭,部門配合,財政保障”的安排規劃,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城鎮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鄭政辦文〔〕69號)精神,結合我區土地使用稅管理現狀,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此次土地使用稅清查工作將充分利用GPS定位系統,摸清我區納稅人實際使用的土地面積,完善土地使用稅稅源數據庫,實現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管理。

二、組織機構

成立區城鎮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區委常委、副區長王雅偉任組長,區財政局局長、區國土資源局局長、地稅局局長任副組長,區財政局、區國土資源局、區地稅局和各鎮辦作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協調解決普查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辦公地點設在區地稅局。本次普查由區地稅局負責稅源普查工作的具體實施,區財政局負責保障普查工作所需經費,區國土資源局負責加強對專業測量單位的監督。

三、普查對象

查看全文

鄉鎮加強土地使用稅管理方案

土地使用稅源清查是完善土地使用稅稅源數據庫基礎性工作,對加強應稅土地信息的比對和分析,實現土地使用稅的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進一步加強土地使用稅稅源管理,按照“政府領導,地稅牽頭,部門配合,財政保障”的工作思路,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城鎮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鄭政辦文〔〕69號)精神,結合我區土地使用稅管理現狀,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此次土地使用稅清查工作將充分利用GPS定位系統,摸清我區納稅人實際使用的土地面積,完善土地使用稅稅源數據庫,實現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管理。

二、組織機構

成立區城鎮土地使用稅稅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區委常委、副區長任組長,區財政局局長、區國土資源局局長、地稅局局長任副組長,區財政局、區國土資源局、區地稅局和各鎮辦作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協調解決普查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辦公地點設在區地稅局。本次普查由區地稅局負責稅源普查工作的具體實施,區財政局負責保障普查工作所需經費,區國土資源局負責加強對專業測量單位的監督。

三、普查對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