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證券市場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0 19:04: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有價證券市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有價證券市場發展
一、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20世紀下半葉興起的全球化涉及所有的經濟活動,也包括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的全球化主要表現為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和資本流動的自由程度等。其中,資本市場中非居民的比重是反映資本市場開放的主要指標。在美國國債市場上,非居民的比重為22%,德國為77%。受金融自由化思想的指導以及IMF的壓力,俄羅斯的資本市場開放程度很高,如1997年在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上非居民的比重為30%,在外匯債務市場上為40%。
俄羅斯的銀行是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市場上最大的投資者。到2001年初,財政部發行的債券的50%掌握在銀行手中,第二大投資者是非居民。根據中央銀行的資料,在2001年初,非居民手中的國債為450億盧布,約占市場的24.6%。其余20-25%的份額為俄羅斯的金融和非金融機構占有。截止到2001年4月,中央銀行持有總額為2560億盧布的聯邦債券。
俄羅斯盧布證券市場的特點是債券集中度很高。市場是一個批發市場,大型的銀行和金融機構是市場的主體,它們可以操縱市場價格。中小投資者在市場中處于絕對弱勢地位,權利和利益無法得到保護。高風險是俄羅斯金融市場的特點之一。1996-1997年投資于短期國債和股票的巨大收益到1998年變成了巨大的損失。
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監管主要由財政部、證券委員會和中央銀行來完成。由于分工的混亂和利益的爭奪,這3家監管機構經常發生激烈沖突。
2、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規模和收益結構
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發展
一、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產生過程
債券是在金融市場上吸收資本的工具。它主要包括債券的收益結構、債券的流轉期、債券的信用等級。
1992年俄羅斯開始推行全面的休克療法,其核心內容是私有化和自由化。俄羅斯的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收支出現巨大缺口。在1995年之前,彌補國家預算赤字主要靠向中央銀行借貸來解決,即依靠多發行貨幣來補充預算的缺口,其后果是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為了遏制嚴重的通貨膨脹,從1995年開始俄羅斯政府不得不以發行國家債券方式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非通脹手段。
1.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ГКО-ОФЗ)市場的形成
在1991年末,俄羅斯就通過了《國家債務法》,俄羅斯中央銀行也進行了第一次國內債務的試驗性發行。這次試驗性發行成為國家短期債務的原型。它的發行采取無紙方式,以競買的方式出售,到期價格由市場的供求來決定。
1993年5月18日在莫斯科外匯交易所(ММВσ)進行了第一次短期國債的發行(一級交易),當年5月份開始了定期的二級交易,其中有24個銀行和金融公司獲得了短期國債市場交易商的資格。新債券以無紙方式發行,可以貼現銷售,最小面值為10萬盧布,流轉期為3個月,免征稅。中央銀行對這批債券的發行給予擔保。在當年國家發行了6500億盧布的短期國債。進行了第一次債券的一級發行以后,開始每周進行兩次二級交易,10月19日允許自然人參加國債市場交易。
國家有價證券市場分析論文
一、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產生過程
債券是在金融市場上吸收資本的工具。它主要包括債券的收益結構、債券的流轉期、債券的信用等級。
1992年俄羅斯開始推行全面的休克療法,其核心內容是私有化和自由化。俄羅斯的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收支出現巨大缺口。在1995年之前,彌補國家預算赤字主要靠向中央銀行借貸來解決,即依靠多發行貨幣來補充預算的缺口,其后果是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為了遏制嚴重的通貨膨脹,從1995年開始俄羅斯政府不得不以發行國家債券方式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非通脹手段。
1.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ГКО-ОФЗ)市場的形成
在1991年末,俄羅斯就通過了《國家債務法》,俄羅斯中央銀行也進行了第一次國內債務的試驗性發行。這次試驗性發行成為國家短期債務的原型。它的發行采取無紙方式,以競買的方式出售,到期價格由市場的供求來決定。
1993年5月18日在莫斯科外匯交易所(ММВσ)進行了第一次短期國債的發行(一級交易),當年5月份開始了定期的二級交易,其中有24個銀行和金融公司獲得了短期國債市場交易商的資格。新債券以無紙方式發行,可以貼現銷售,最小面值為10萬盧布,流轉期為3個月,免征稅。中央銀行對這批債券的發行給予擔保。在當年國家發行了6500億盧布的短期國債。進行了第一次債券的一級發行以后,開始每周進行兩次二級交易,10月19日允許自然人參加國債市場交易。
外國有價證券市場發展論文
一、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產生過程
債券是在金融市場上吸收資本的工具。它主要包括債券的收益結構、債券的流轉期、債券的信用等級。
1992年俄羅斯開始推行全面的休克療法,其核心內容是私有化和自由化。俄羅斯的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收支出現巨大缺口。在1995年之前,彌補國家預算赤字主要靠向中央銀行借貸來解決,即依靠多發行貨幣來補充預算的缺口,其后果是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為了遏制嚴重的通貨膨脹,從1995年開始俄羅斯政府不得不以發行國家債券方式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非通脹手段。
1.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ГКО-ОФЗ)市場的形成
在1991年末,俄羅斯就通過了《國家債務法》,俄羅斯中央銀行也進行了第一次國內債務的試驗性發行。這次試驗性發行成為國家短期債務的原型。它的發行采取無紙方式,以競買的方式出售,到期價格由市場的供求來決定。
1993年5月18日在莫斯科外匯交易所(ММВσ)進行了第一次短期國債的發行(一級交易),當年5月份開始了定期的二級交易,其中有24個銀行和金融公司獲得了短期國債市場交易商的資格。新債券以無紙方式發行,可以貼現銷售,最小面值為10萬盧布,流轉期為3個月,免征稅。中央銀行對這批債券的發行給予擔保。在當年國家發行了6500億盧布的短期國債。進行了第一次債券的一級發行以后,開始每周進行兩次二級交易,10月19日允許自然人參加國債市場交易。
有價證券市場發展研究論文
一、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產生過程
債券是在金融市場上吸收資本的工具。它主要包括債券的收益結構、債券的流轉期、債券的信用等級。
1992年俄羅斯開始推行全面的休克療法,其核心內容是私有化和自由化。俄羅斯的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收支出現巨大缺口。在1995年之前,彌補國家預算赤字主要靠向中央銀行借貸來解決,即依靠多發行貨幣來補充預算的缺口,其后果是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為了遏制嚴重的通貨膨脹,從1995年開始俄羅斯政府不得不以發行國家債券方式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非通脹手段。
1.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ГКО-ОФЗ)市場的形成
在1991年末,俄羅斯就通過了《國家債務法》,俄羅斯中央銀行也進行了第一次國內債務的試驗性發行。這次試驗性發行成為國家短期債務的原型。它的發行采取無紙方式,以競買的方式出售,到期價格由市場的供求來決定。
1993年5月18日在莫斯科外匯交易所(ММВσ)進行了第一次短期國債的發行(一級交易),當年5月份開始了定期的二級交易,其中有24個銀行和金融公司獲得了短期國債市場交易商的資格。新債券以無紙方式發行,可以貼現銷售,最小面值為10萬盧布,流轉期為3個月,免征稅。中央銀行對這批債券的發行給予擔保。在當年國家發行了6500億盧布的短期國債。進行了第一次債券的一級發行以后,開始每周進行兩次二級交易,10月19日允許自然人參加國債市場交易。
國外有價證券市場發展研討論文
一、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產生過程
債券是在金融市場上吸收資本的工具。它主要包括債券的收益結構、債券的流轉期、債券的信用等級。
1992年俄羅斯開始推行全面的休克療法,其核心內容是私有化和自由化。俄羅斯的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收支出現巨大缺口。在1995年之前,彌補國家預算赤字主要靠向中央銀行借貸來解決,即依靠多發行貨幣來補充預算的缺口,其后果是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為了遏制嚴重的通貨膨脹,從1995年開始俄羅斯政府不得不以發行國家債券方式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非通脹手段。
1.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ГКО-ОФЗ)市場的形成
在1991年末,俄羅斯就通過了《國家債務法》,俄羅斯中央銀行也進行了第一次國內債務的試驗性發行。這次試驗性發行成為國家短期債務的原型。它的發行采取無紙方式,以競買的方式出售,到期價格由市場的供求來決定。
1993年5月18日在莫斯科外匯交易所(ММВσ)進行了第一次短期國債的發行(一級交易),當年5月份開始了定期的二級交易,其中有24個銀行和金融公司獲得了短期國債市場交易商的資格。新債券以無紙方式發行,可以貼現銷售,最小面值為10萬盧布,流轉期為3個月,免征稅。中央銀行對這批債券的發行給予擔保。在當年國家發行了6500億盧布的短期國債。進行了第一次債券的一級發行以后,開始每周進行兩次二級交易,10月19日允許自然人參加國債市場交易。
國外有價證券市場發展原因分析論文
一、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產生過程
債券是在金融市場上吸收資本的工具。它主要包括債券的收益結構、債券的流轉期、債券的信用等級。
1992年俄羅斯開始推行全面的休克療法,其核心內容是私有化和自由化。俄羅斯的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收支出現巨大缺口。在1995年之前,彌補國家預算赤字主要靠向中央銀行借貸來解決,即依靠多發行貨幣來補充預算的缺口,其后果是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為了遏制嚴重的通貨膨脹,從1995年開始俄羅斯政府不得不以發行國家債券方式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非通脹手段。
1.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ГКО-ОФЗ)市場的形成
在1991年末,俄羅斯就通過了《國家債務法》,俄羅斯中央銀行也進行了第一次國內債務的試驗性發行。這次試驗性發行成為國家短期債務的原型。它的發行采取無紙方式,以競買的方式出售,到期價格由市場的供求來決定。
1993年5月18日在莫斯科外匯交易所(ММВσ)進行了第一次短期國債的發行(一級交易),當年5月份開始了定期的二級交易,其中有24個銀行和金融公司獲得了短期國債市場交易商的資格。新債券以無紙方式發行,可以貼現銷售,最小面值為10萬盧布,流轉期為3個月,免征稅。中央銀行對這批債券的發行給予擔保。在當年國家發行了6500億盧布的短期國債。進行了第一次債券的一級發行以后,開始每周進行兩次二級交易,10月19日允許自然人參加國債市場交易。
俄羅斯證券市場結構與作用分析研究論文
一、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產生過程
債券是在金融市場上吸收資本的工具。它主要包括債券的收益結構、債券的流轉期、債券的信用等級。
1992年俄羅斯開始推行全面的休克療法,其核心內容是私有化和自由化。俄羅斯的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收支出現巨大缺口。在1995年之前,彌補國家預算赤字主要靠向中央銀行借貸來解決,即依靠多發行貨幣來補充預算的缺口,其后果是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為了遏制嚴重的通貨膨脹,從1995年開始俄羅斯政府不得不以發行國家債券方式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非通脹手段。
1.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ГКО-ОФЗ)市場的形成
在1991年末,俄羅斯就通過了《國家債務法》,俄羅斯中央銀行也進行了第一次國內債務的試驗性發行。這次試驗性發行成為國家短期債務的原型。它的發行采取無紙方式,以競買的方式出售,到期價格由市場的供求來決定。
1993年5月18日在莫斯科外匯交易所(ММВσ)進行了第一次短期國債的發行(一級交易),當年5月份開始了定期的二級交易,其中有24個銀行和金融公司獲得了短期國債市場交易商的資格。新債券以無紙方式發行,可以貼現銷售,最小面值為10萬盧布,流轉期為3個月,免征稅。中央銀行對這批債券的發行給予擔保。在當年國家發行了6500億盧布的短期國債。進行了第一次債券的一級發行以后,開始每周進行兩次二級交易,10月19日允許自然人參加國債市場交易。
證券刑法研究論文
【摘要】證券刑法的補充特性、證券犯罪對象、證券犯罪行為以及證券刑法的完善是證券刑法的基本問題。基于證券刑法的補充性,嚴格主張證券犯罪對象、行為與證券法規之間的從屬關系,既是和諧的證券法律體系的要求,也是完善證券刑事法治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證券刑法;犯罪對象;犯罪行為;補充性
【正文】
證券刑法以恢復證券市場秩序為根本目的,證券市場秩序和各證券市場主體法益(尤其是證券投資者利益的保護)是證券刑法法益,即證券刑罰的正當性基礎。適當范圍的證券刑法法益是證券刑法區別于傳統刑法的前提,過于泛化的證券刑法法益和證券刑法概念、規范不利于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證券刑法規制的完善應當在適當的證券刑事法益的基礎上,結合刑法的基本原理,充分考慮到證券市場秩序和投資者利益的刑法保護以及證券民事、行政、刑事法律概念、對象、行為一致性或從屬性等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證券刑法的補充性也是證券投資者利益保護的宏觀層面。因此,證券刑法的補充特性、犯罪對象和規范抑或行為的從屬性既一脈相承,也大致架構了證券刑法的框架,且以為證券刑法最為基礎的問題。
一、證券刑法的補充性
基于刑法的補充性,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證券刑法的概念應當盡可能和證券法規保持一致;證券刑法規范具有從屬性,亦該有證券法規的依據。
證券交易法最新修改論文
日本對證券交易法進行了重大的修改。從1998年12月1日起開始施行。新修訂的主要部分有:
一、關于有價證券和證券業的定義
(1)有價證券定義的擴充。
為擴大向投資者提供的商品種類,適用公正的交易規則,建立起方便投資者購買的投資環境,擴充規定,投資法人的投資證券、外國投資證券、表示權利的證券或者證書,以及有價證券的受托者以在該有價證券發行國以外的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或者證書所表示的與該受托有價證券有關的權利,作為證券(證券交易法第2條)。
(2)有關證券業規定的擴充。
新修改的證券交易法對有價證券店頭結算(derivativesecurity)交易(以有價證券作為原資產,利用證券交易所的價格,差額的結算在證券交易所外進行的交易)的定義作了界定,即經營與該交易相關的業務作為證券業(證券交易法第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