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感染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7 15:29: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支原體感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女性生殖器支原體感染分析論文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02年1月~2004年12月間白帶異常在我院婦科門診就診,有性生活、自愿進行支原體培養+藥敏檢查患者4287例,按時間表順序以1年為限分為A、B、C三組,年齡16~58歲,三組平均年齡分別為(23±3.5)歲、(24.2±5.2)歲、(22.5±4.2)歲。
1.2方法對以上對象在近1周未用抗生素及陰道用藥,近24h無性交,非經期情況下,用陰道窺器打開陰道,棉球擦干宮頸外口處分泌物,無菌拭子插入宮頸管內1~2cm,順時針或逆時針轉2~3周并停留10s后取出拭子立即進行支原體培養+藥敏檢查,藥敏試驗中包括阿奇霉素、紅霉素、羅紅霉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環素、交沙霉素,使用美國其昌達公司培養基實驗室操作及結果判斷按試劑說明進行。培養出支原體診斷為女性生殖器支原體感染。比較三組間支原體感染率及對以上6種藥物敏感性的變化。
1.3統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
2結果
2.1三組婦女的年齡比較三組患者年齡差異無顯著性(P>0.05),有可比性。
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感染研討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區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的感染情況及其對抗生素的藥敏試驗,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方法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MycoplasmaIST2支原體培養鑒定及藥敏試劑盒進行檢測。結果332例患者中,支原體陽性115例,其中解脲脲原體(Uu)、人型支原體(Mh)及Uu+Mh混合感染分別為99例、5例、11例,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藥敏結果顯示,支原體對四環素類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敏感性較好,對喹諾酮類抗生素的耐藥率較高。結論在泌尿生殖道炎癥中,支原體感染有一定的陽性率,對于Uu感染首選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和克拉霉素,強力霉素、四環素次之。
【關鍵詞】泌尿生殖道炎癥支原體感染藥敏結果
近年來,泌尿生殖道疾患中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日益增多,支原體是引起此類炎癥的病原微生物之一,人體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體主要有Uu和Mh,感染支原體后患者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因此,支原體的培養檢測和藥敏試驗,對明確診斷,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有著重要意義。為了解本地區支原體感染及其藥敏情況,指導臨床合理用藥,作者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對本院就診的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感染情況、藥敏結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332例患者中男150例,女182例;年齡21~61歲。
1.2標本采集采集標本前1周內未使用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療,用男性拭子插入尿道2~4cm、女性拭子插入宮頸管內1~2cm處采集分泌物,取材時旋轉拭子并停留>20s,取出拭子置于無菌試管立即送檢。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風險管理護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時應用風險管理護理對治療安全性與效果的影響。方法:此次研究于醫院兒科選取收治的14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研究,入組患兒均接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患兒進行分組,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試驗組采取風險管理護理,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經過治療后,試驗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理期間和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使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治療時,科學地采取風險管理護理方式,能夠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還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風險,提升治療的安全性。
[關鍵詞]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肺炎支原體;風險護理;安全性;臨床療效
肺炎支原體感染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占小兒肺炎發病總數的20%左右,患兒多為學齡前兒童,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具有病情嚴重且反復發作的特征,臨床治療的時間較長[1-2]。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并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有效防范可能發生的風險因素,對疾病的治療至關重要。此次研究于醫院兒科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研究,入組患兒均接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對比常規護理和風險管理護理模式下,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和并發癥發生情況,明確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時應用風險管理護理對治療安全性與效果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此次研究于醫院兒科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研究,入組患兒均接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患兒進行分組,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患兒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齡為5~15歲,平均(9.24±3.71)歲。試驗組患兒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齡為5~14歲,平均(9.28±3.56)歲。入組患兒均確診為肺炎支原體抗體IgG、IgM陽性,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入組患兒均接受祛痰、降溫等的基礎對癥治療,隨后使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開展治療。首先采取阿奇霉素靜脈滴注,10mg/(kg•d),連續用藥3d,之后停用4d,再繼續使用阿奇霉素顆粒口服,連續用藥3d,之后停用4d,口服方案聯用3周。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試驗組患兒接受風險管理護理,對于患兒的治療突發事項都應該在充分查閱資料后提前進行預測并給出相關防范措施:①出現注射部位疼痛:控制好輸液速度,讓家屬知道輸液速度的重要性,護理人員和家屬一起對患兒的安撫措施并分散患兒的注意力,如玩具、音樂盒等,穩定患兒情緒,讓其能夠配合完成整個治療工作。②消化道的風險管理護理:因為阿奇霉素本身會讓患兒的較明顯的胃腸道反應,進行靜脈滴注或者口服時可能會出現腹瀉、惡心、腹痛、嘔吐,這會讓患兒身體難受并且可能產生對治療的恐懼和抵制,也會讓患兒家屬增添治療顧慮,故需對于患兒輸液時的藥物濃度還有速度都要掌握和控制好,避免患兒的胃腸出現不適。在治療開展前應該和患兒家屬進行治療方案的講解和說明,對患兒的胃病史,藥物不良反應情況都要做到充分掌握。1.3觀察指標:根據患兒的臨床癥狀和各項指征制定療效判定標準:臨床癥狀與體征恢復正常、實驗室指標正常,判定為治愈;癥狀與體征基本正常,實驗室檢查結果大部分恢復正常,判定為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指標有所改善,判定為有效;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無變化,判定為無效。治療總有效=(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記錄患兒出現并發癥的例數。1.4統計學處理:研究中的統計數據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關于PCR技術與細菌學的關聯透析
摘要: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醫學論文常規分離方法是最基礎的,也是最廣泛的,并不是所有的病原菌的檢測都能用PCR技術代替,因此,應用PCR技術時,必須有所選擇。
關鍵詞:PCR技術感染衣原體
一、PCR檢測結核分支桿菌
結核桿菌不產生內外毒素,其毒性物質主要為索狀因子和硫脂,人類對其有較高的易感性,最易受損害的器官是肺,內消化道和接處感染者很少,絕大多數是由呼吸道人侵導致感染和發病。結核和其他分支桿菌感染疾病的診斷時間長,且非常復雜。臨床醫生根據臨床表現、X線檢查、直接鏡檢、皮膚實驗和抗結核療效進行初步診斷。涂片鏡檢雖然簡單,經濟和應用廣泛,但陽性率低,而且只能提示有分支桿菌,無法鑒別是結核分支桿菌還是其他分支桿。因此,確診病原只能依賴分支桿菌的培養和菌型鑒定分支桿菌的培養,不僅陽性率低,而且花費的時間也長,而且經常會因為被污染而失敗。PCR技術為解決這一問題開創了新的前景。微量DNA擴增1護~106倍績以上,可直接檢測臨床標本中的病原菌。標本的留取及送檢:痰、肺及氣管灌洗液、胸腹水、腦脊液、尿液、血液留取后送檢。按試劑盒說明步驟處理標本。PCR擴增和檢測。結果判斷:痰標本以外的體液標本,若陽性,可作為結核病診斷依據,若痰標本陽性結果還應結合X線檢查及臨床癥狀等,作出診斷。
二、PCR檢測衣原體
沙眼衣原體是常見的引起人類沙眼、結膜炎和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包括尿道炎、宮頸炎、輸卵管炎、流產、性病性淋巴肉芽腫、直腸炎、肺炎、新生兒結膜炎等。近年來報道,1月一4月嬰兒由其引起肺炎的比例較高,患兒主要表現為痙攣性咳嗽,同時伴有臨床癥狀。因為衣原體的細胞內寄生性,臨床診斷必須通過細胞培養,其方法費時,而且難度也高,如果用免疫法測定,其結果的可靠性又低。這時,PCR的診斷就非常關鍵,應用PCR體外擴增DNA有效檢測特異性序列的方法,適合沙眼衣原體的檢測,其檢測出的陽性率比細胞培養及其它方法都高.標本采集:男性取尿道拭子或前列腺液立即送檢,女性取陰道拭子送檢。標本處理及擴增方法,按試劑盒說明進行。
兒童慢性咳嗽分析論文
【關鍵詞】兒童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是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就診時常見的主訴癥狀,但病因復雜,且臨床表現缺乏特征性,常被認為屬感染疾病(如支氣管炎),而隨意長期使用抗菌藥物治療[1]。現對近2年來本科診治的56例兒童慢性咳嗽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兒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診治現狀,以提高臨床醫師對兒童慢性咳嗽的認識。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本科門診及住院胸片正常的慢性咳嗽患兒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齡1~14歲,平均(9±3)歲。所有病例均詳細詢問病史并進行仔細的體格檢查,血常規檢查、X線胸片檢查,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抗體測定,選擇性行副鼻竇X線或CT檢查、支氣管激發或舒張試驗、過敏原檢測、最大呼氣流量(PEF)測定,部分病例做24h食管pH測定、胃鏡鼻咽鏡檢查。根據以下情況作出初步診斷,并在特異性治療有效后作出最后的病因診斷。鼻后滴漏綜合征(PNDS):咳嗽以清晨或體位改變時明顯,咽部有異物感(感覺有東西滴入喉嚨,經常需要清喉),有鼻塞、流涕和咽癢,鼻竇區有壓痛或鼻竇CT提示有鼻竇炎或鼻咽鏡提示咽壁淋巴濾泡增生,有慢性咽炎、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史。胃食管反流病(GERD):陣發性咳嗽(多發生于進食后和夜間),反酸、中上腹或劍突下不適、胸骨后燒灼感、胸痛,24h食管pH測定及胃鏡提示有胃食管反流。咳嗽變異型哮喘(CVA)[2]:持續咳嗽4周以上,清晨和(或)夜間發作,運動后咳嗽加重,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而支氣管擴張劑診斷性治療可使咳嗽癥狀明顯緩解,有過敏性病史包括藥物過敏史及過敏性疾病陽性家族史,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感染后咳嗽:近期有明確的呼吸道感染史,干咳或刺激性咳嗽4周以上,胸片檢查無異常,血清病毒、支原體、衣原體抗體陽性。
1.2治療方法
女職工生殖道感染思考
[摘要]目的:了解城市女職工生殖道感染現狀及其相關因素。方法:我們于2001年3月---12月對轄區內所有企事業單位的8569例女職工進行了查體,查體分為問卷調查、婦科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三部分。結果:轄區內女職工生殖道感染率的檢出率為37.97%,其中宮頸炎的檢出率為20.20%,細菌性陰道炎的檢出率為10.48%,霉菌性陰道炎的檢出率為3.12%,滴蟲性陰道炎、外陰炎、盆腔炎、支原體感染、淋球菌感染的檢出率分別為1.90%、1.02%、0.76%、0.33%、0.18%生殖道感染與年齡、職業、是否有人工流產史、就醫行為有關。結論:對女職工加大衛生、保健、避孕等宣傳,定期進行普查普治,可降低生殖道感染率,促進生殖健康。
[關鍵詞]女職工生殖道感染現狀相關因素
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TractInfection,RTI)是威脅人類生殖健康、特別是婦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隨著人們對生殖健康越來越多的關注,對生殖道感染及其危害方面的認識也日益深入。生殖道感染是由于受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霉菌、滴蟲等多種病原體的侵襲,主要引起育齡夫婦生殖道感染的一大類傳染病的總稱⑴。生殖道感染除生殖道感染疾病外,還包括一些通過生殖道部位感染,但病灶不在生殖道的疾病⑴。婦女是生殖道感染的弱勢人群,對婦女的身心健康可造成嚴重的傷害,對育齡婦女而言,這種危害不僅限于婦女本身,其下一代的健康也受到威脅,并造成沉重的社會和經濟負擔。為了解我市女職工生殖道感染的現狀及其相關因素,我們對轄區內企事業單位的8569名女職工進行了全面查體,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轄區內所有企事業單位女職工8569名為研究對象
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探究論文
【摘要】目的比較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及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方法廣西北海市人民醫院小兒科于1999年2月~2006年2月收治的100例支原體肺炎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及觀察組50例,對照組用紅霉素治療,觀察組用阿奇霉素治療,其余按肺炎常規治療,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及副作用,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明顯少于觀察組,P<0.05,其副作用發生觀察組明顯減少。結論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明顯優于用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
【關鍵詞】阿奇霉素;紅霉素;支原體肺炎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兒科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大環內酯類藥是治療本病的有效藥物。以往傾向于用紅霉素來治療,近年來新的大環內酯類藥相繼問世,使臨床療效大大提高。阿奇霉素作為新一代大環內酯類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支原體肺炎的藥物,能明顯縮短療程,迅速改善臨床癥狀。自1996年2月~2006年6月我院兒科病房收治的支原體肺炎100例,應用阿奇霉素治療50例,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廣西北海市人民醫院1999年2月~2006年6月支原體肺炎患兒100例,按《實用兒科學》\〖1\〗〖KG*2〗診斷標準參考,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50例,男37例,女13例,<1歲5例,1~3歲7例,3~7歲27例,>7歲11例。對照組50例,性別、年齡、平均體重、病情嚴重程度與觀察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對大環內酯類藥過敏者均不列為觀察對象。
1.2治療方法觀察組按阿奇霉素10mg/(kg·d)靜滴,每天1次,連用3天為1個療程,停4天再連用3天為第2個療程,若無效,再停4天再開始第3個療程,對照組按紅霉素20~30mg/(kg·d)分2次靜脈滴入,療程2~4周,其余按肺炎常規治療,包括吸痰、霧化、平喘、(激素、氨茶堿)、抗過敏(酮替芬)等治療,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抗生素。
小兒支原體肺炎診斷方法探討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小兒支原體肺炎快速簡易的診斷方法。方法對2003年1月~2006年1月經我院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確診的小兒支原體肺炎51例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血常規、CRP、X線胸片的總結分析。結果X線表現為間質浸潤性病變28例,小葉實質浸潤性病變12例,肺段浸潤性病變11例,在白細胞數正常的46例患兒中,CRP明顯增高,達65.2%。結論結合CRP和X線胸片表現,可對小兒支原體肺炎做出快速診斷。
[關鍵詞]支原體肺炎;簡易;診斷方法
肺炎支原體肺炎(MP)已成為兒童呼吸系統感染和其他臟器損害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1]。早期快速簡易的診斷有利于縮短患兒病程、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文對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的51例患支原體肺炎的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常規的血常規、CRP、X線胸片的分析,探討簡易、快速對支原體肺炎進行診斷的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科經冷凝集試驗(陽性>1∶32,最高達1∶1056)證實的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51例,男30例(58.8%),女21例(41.2%),年齡3個月~14歲,≥3個月而<3歲7例(13.7%),≥3歲而<7歲23例(45.1%),≥7歲而<14歲21例(41.2%)。
1.2臨床表現高熱咳嗽32例(62.7%),只有咳嗽14例(27.5%),咳嗽氣喘5例(9.8%),其中發熱咳嗽伴神經系統癥狀4例(7.8%),肺部聽診聞及少許干濕啰音12例(23.5%),哮鳴音5例(9.8%)。
阿奇霉素治療支原體肺炎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阿奇霉素治療支原體肺炎的療效。方法138例支原體肺炎患者在常規對癥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n=78)予阿奇霉素10mg/(kg·d),ivgtt,Qd。對照組(n=60)采用白霉素20mg/(kg·d),ivgtt,Qd,5~7天后觀察兩組療效。結果治療組治愈率達80.8%,顯著高于對照組55.0%,兩組均未見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結論阿奇霉素靜滴治療支原體肺炎療效顯著。
【關鍵詞】阿奇霉素;支原體肺炎
ObservationofclinicalcureeffectaboutazithromycintreatingMycoplasmapneumonia
【Abstract】ObjectiveObservationofthecureeffectaboutazithromycintreatingmycoplasmapneumonia.MethodsOnthebasisof138patients,whohadbeentroubledbymycoplasmapneumonia,weretreatedwithprescriptionofdrugsinroutine.Treatmentgroup(n=78)wasgivenazithromycin10mg/(kg·d),ivgtt,qd,contrastgroup(n=60)adoptedkitasamycin20mg/(kg·d),ivgtt,Qd,5~7d.ResultsInconsequenceofobservingthecureeffectoftwogroups,curativerateoftreatinggroupwasto80.8%thatwasmorethancontrastgroup55.0%notably,andtwogroupshavenotseentheseriousadversedrugreactions.ConclusionThecureeffectaboutazithromycintreatingmycoplasmapneumoniaisnotable.
【Keywords】azithromycin;myccplasmapneumonia
肺炎支原體(MP)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一種微生物,含有DNA和RNA,無細胞壁,MP主要經呼吸道傳染,可經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組織。本病不僅多見于年長兒,嬰幼兒感染率也高達25%~69%。嬰幼兒起病急,病程長,病情急,診治不及時,部分患兒可有多個系統病變表現[1]。我院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用阿奇霉素治療支原體肺炎78例,取得滿意療效。
蛋雞無抗養殖關鍵技術探討
近幾年,國內蛋雞養殖業發展迅速,養殖密度的增加造成各類疾病頻繁發生,養殖成本逐漸加大。為降低成本,養殖戶開始大量使用抗生素,雞只產生較強耐藥菌株,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發生疫病,養殖成本反而進一步增加。同時,藥物殘留影響了蛋品的質量,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綠色、安全、無抗蛋品已成為社會的強烈需求,而蛋雞無抗養殖也成了蛋雞業持續發展的大勢所趨。蛋雞無抗養殖是指通過優質選苗、疾病預防、信息化環控、飼料營養均衡、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合理使用中草藥和微生態制劑等關鍵技術養殖蛋雞,全程不使用任何種類的抗生素。(見技術路線圖)
一、保證種雞質量
種雞的質量保障是蛋雞無抗養殖的源頭,無抗養殖必須從源頭抓起。
(一)種雞沙門氏菌凈化率
種蛋感染沙門氏菌可致商品蛋雞終生帶菌,雞蛋也易被污染。種雞沙門氏菌凈化檢測率要達到100%,陽性雞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這是實現減抗、無抗養殖的基礎。
(二)種雞支原體免疫覆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