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師德建設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11-25 09:06:36
導語:高校教師師德建設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教師是國家教育的主要力量,承擔著培養青年大學生的重要任務。高校教師的師德對青年大學生的培養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當前高校教師師德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了高校教師師德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教師;師德建設;問題;對策
一、高校教師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
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校教師,關心愛護學生,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尊重學生的隱私,尊重學生的人格,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全方面的發展。但目前,仍有部分高校教師法律意識淡薄,出現了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威脅、辱罵學生,泄露學生隱私,對學生亂收費、亂罰款,甚至嚴重侵犯學生人身權利的行為,對學生、學校以及社會都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暴露了部分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同時也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法規。
2.簡單地傳授知識,教育意識薄弱
“教書育人”這四個字全面概括了教師的責任。教書只是教學活動的方式,而人才的培養才是教學活動的真正目的。當代部分高校教師存在著很嚴重的“只教書,不育人”的現象。他們認為,大學是一個開放性的小社會,高校教師只需要上好課,育人應該是輔導員、班主任或者政治教師的任務,和自己無關。因此,部分高等學校出現了教師不坐班的現象,教師到了上課時間才進教室,下了課就走,只關注自己的教學、工資、科研、考核、晉升等,不注意自身職業道德的培養,從不關心學生課堂之外的事情,不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生活狀況,不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不能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育和指導,這些行為對教育質量的提高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3.缺乏為人師表的意識,不注意自身言行
“言傳身教”說的是不能只在口頭上對學生進行教育,個人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更是重要。高校教師的勞動對象是有思想、有個性、有意識、有情感的大學生,高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青年大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人師表”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規范的要求,同時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部分高校教師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在嚴格要求學生上課不許遲到、早退的同時,自身存在著嚴重的遲到、早退現象,甚至自行取消或者減少上課時間,部分高校教師還存在著上課接聽電話或者打電話的現象,對學生課堂上的違紀行為也不予理睬,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沒有起到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沒有真正做到“言傳身教”。更有部分高校教師在學生中大肆傳播“金錢至上”的理念,在考試中送“人情分”、“感情分”等,這樣的教師,明顯不具備為人師表的意識,不注意自身言行,無法起到表率作用。
二、高校教師師德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1.社會大層面
在物欲橫流的當代大環境中,人們的思想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個別高校教師的思想當中也摻雜著太多的物質觀念,過分追求物質的享受,嚴重缺少教師本該具有的無私奉獻的精神。當今社會也是網絡社會,網絡上形形色色的信息,難辨真偽,長時間沉迷于網絡的高校教師也難免受到網絡上不良信息的影響,職業觀、人生觀等出現嚴重的扭曲。
2.學校層面
學校大環境對高校教師師德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部分高校在引進教師之后,把教師的工作重心放在教學、科研、學生成績、學生就業等方面,忽視了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更有部分高校,沒有形成獎勵師德先進典型的濃厚氛圍,使部分高校教師無視師德的建設和培養,部分高校即使設置了師德建設體系,但是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使師德建設體系成為一紙空文,沒有起到良好的作用。
3.教師自身層面
高校教師是一個相對來說收入不高的行業,而高校教師大多都是研究生剛畢業就踏入了工作崗位,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高校教師面臨著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等現實問題,面對如此的生活壓力,部分高校教師急于追求物質的滿足,把工作重心全部放在教學、工資、考核、晉級等方面,忽視了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三、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對策
1.提高教師的法律意識和依法從教意識
我國堅持依法治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法治中國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建設法治社會是依法治國的固本之舉,更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因此,高校教師也應該提高法律意識和依法從教意識,遵守國家教育法規的有關規定,關心愛護學生,不體罰學生,尊重學生隱私,教育和指導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切實保障青少年最基本的人身權利和受教育權利。
2.提高教師的福利,建立和完善職業道德評價體系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體系是師德建設的基礎,良好的職業道德評價體系有助于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提升。師德評價體系的確定,既要體現師德規范的基本標準,又要關注高校教師的個人利益,將師德評價與教師的工資、考核、晉升等掛鉤,激勵教師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師迫于生活的壓力,只關注自己的教學、考核、工資和晉升等,很容易忽視職業道德的建設,提升教師的福利待遇也是提高教師師德的重要方法。從精神層面上講,高校應該對師德優秀的教師予以表彰,宣揚他們的優秀事跡,以激勵帶動高校其他教師師德的培養和建設。
3.加強對高校教師師德的再教育
高校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大學生,他們有思想、有情感、有個性。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會使學生得到熏陶,不好的言行舉止也會對學生產生極其消極的影響。因此,在高校不僅要對學生,更應該對全體教師開展德育工作,對高校教師加強思想理論的學習,進行師德的再教育,培養教師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和嚴謹的工作作風,通過豐富多彩的師德宣傳教育活動,使教師在活動中得到感染,形成以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熱愛學生為主導的師德師風。總之,高校教師師德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社會、學校、教師各層面的共同努力。青年教師已經成為高校發展的主力軍,教師的師德建設直接影響了對新一代青少年的培養,只有加強高校教師的師德建設,才能為國家輸送一批又一批的高質量人才。
作者:張煥煥 單位:三亞學院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宇.當前我國教師師德建設問題及對策[D].吉林:吉林省教育科學院,2014.
[2]劉莉.高等學校師德建設問題與對策的探討[D].哈爾濱:哈爾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2014.
[3]黃敏.高校師德建設問題探討[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