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用卡詐騙罪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2 03:43:00

導語:淺談信用卡詐騙罪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信用卡詐騙罪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信用卡詐騙罪犯罪客體犯罪客觀

論文摘要:信用卡詐騙罪是指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本罪具有下列特征:

一、信用卡詐騙罪的概念和特征

信用卡詐騙罪是指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本罪具有下列特征:

1、犯罪客體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及公私財產所有權。

本罪的對象是信用卡。信用是銀行或者信用卡公司發給用戶用于購買商品、取得服務或者提取現金的信用憑證,通常是發給在鍵盤一定數量存款、信用較可靠的個人或單位。信用卡具有使用方便、靈活,有利流通的特點。但是,它是以使用人的信用為基礎的。在使用時,無須支付現金即可購物、取得服務或提取現金,因而發卡銀行或者信用卡公司是要承擔一定風險的。有些不法之徒正是利用這一特點,以信用卡作為工具,達到其詐騙財物或騙取有償性服務的目的。

2、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活動。

具體方式包括下列幾種:(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包括使用自己偽造的信用卡,以及使用明知是他人偽造的信用卡,進行購物、取得服務或者提取現金。(2)使用作廢的信用卡。信用卡可以因種種因而是失去效用,不能繼續使用,包括因超過有效使用期限而自動失效;持卡人在信用卡有效期內停止繼續使用,將卡退回發卡爭先因持卡人將信用卡掛失而使其失去效用等。(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按有關規定信用卡只限于合法持卡人自己使用。冒充合法持卡人使用他人的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就是信用卡詐騙。(4)惡意透支。所謂“透支”,在銀行業務中,一般指在客戶帳上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經銀行批準允許其超過帳上資金數額支用款項。按信用卡使用規定,大多數信用卡都允許持卡人在一定額度(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內透支使用信用卡,但必須在規定期限內歸還欠款及利息。所謂“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的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上述幾種信用卡詐騙行為,數額較大的,構成本罪。根據有關規定,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2)惡意透支,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公務員之家: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不包括單位。

4、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犯罪,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或騙取有償服務的目的。

二、信用卡詐騙罪的認定

1、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對于詐騙財物的犯罪而言,被騙數額大小,是決定社會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刑法規定本罪之構成以數額較大為要件。數額較小,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應以犯罪論。除此之外,對于涉及信用卡透支的問題,必須嚴格區分惡意透支與善意透支的界限。關鍵在于行為人有無非法占有財物之目的。對于善意透支的,即使透支超過了規定的限額,但事后如數歸還或者經催收后如數歸還的,不能構成本罪。

2、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行為定性

對于盜竊他人的信用卡并加以使用的,法律明確規定按盜竊罪定罪處罰,不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也不實行數罪并罰。

3、信用卡詐騙罪與偽造金融票證罪的界限

偽造信用卡并加以使用的,觸犯了刑法第177條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與信用卡詐騙罪兩個罪名,屬于牽連犯的情況,按刑法第196條規定,對此只能按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不實行數罪并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