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協會在質量管理中意義
時間:2022-12-27 04:20:00
導語:行業協會在質量管理中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行業協會在質量監管中的重要地位
企業缺乏自我約束。企業存在的價值雖然不單單是追逐利潤,但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細胞其本質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贏得利潤毫無疑問是企業生存的前提條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競爭力的強弱突出的表現為其對利潤的追逐能力。利潤,是企業存在的理由和發展的根本動力。然而,企業作為社會這個活動中的重要組成要素,必然與整個社會的其他組織和個人發生大量互動。在這些互動過程中,由于外部性問題和信息不對稱以及壟斷等市場失靈的客觀存在,使企業的逐利活動就會與社會的整體利益產生矛盾,其結果是企業缺乏必要的責任。企業趨利的本性決定了它可能會以損害社會利益的方式來實現企業的經濟目的。企業為了獲得利潤,過度的降低生產成本,必然導致產品質量問題。而產品質量是關系到民生的社會問題。對產品質量控制的缺失,是企業自身責任意識淡薄的表現。企業的經濟性質影響了其在承擔產品質量上的責任,因而保證產品質量的履行不能單方面依靠企業的力量。
政府機構對產品質量責任履行的約束有限。我國的質量監督機構主要負責產品的質量檢測,但質量監督機構也存在缺陷,并不是所有的質量問題質檢機構都能很好的檢測和控制。質檢機構存在著一些缺陷,比如:機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有限,一些地方甚至沒有用于監督抽查的專項經費,難以及時組織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專業技術知識不能滿足執法要求,這不單是表現在一些執法人員專業知識缺乏,同時也是有礙于專業特點,執法人員不可能樣樣通曉;質量問題信息來源單一,大多數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信息來源于群眾投訴,很少一部分是受損企業的舉報;對某一行業生產企業的公共需求缺少了解等,都會影響對質量監管的理想切入。
抓好產品質量監管,確保產品質量穩定是全國各級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的責任。在小政府大服務的前提下,面對產品質量監管的重任,質監部門通過對行業產品實行絕對全面監控確保不出現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徐小龍認為,行業協會通過制定行業規章制度,規定機構和人員的共同行為準則,懲處和排斥違規的咨詢機構,提高咨詢機構的行業風險。只有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在監管主體與監管相對人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方可有效解決在某些產品質量監管領域出現監管缺位的問題。
行業協會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社會力量。行業協會是具有統一、相近或相似市場地位的特殊部門的經濟行為人組織起來的,界定和促進本部門公共利益的集體性組織。行業協會作為企業和政府機構之外的第三種參與主體,在促進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方面有著其他力量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通過行業協會自律在經濟部門的治理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行業協會集中了同行業的大多數的企業,其服務職能、協調職能和參政職能的發揮能夠代表同行業的大多數企業的心聲、維護大多數企業的利益,同時也樹立了行業協會在企業管理中的權威性,使其可以通過制定行業協會自律規則實現真正的行業自治。行業協會自律是介于政府干預和市場自由之間的第三條道路。由于通過企業之間自愿達成協議,能產生與各行業內競爭狀況相適應的競爭制度,行業自律就成為一種必然選擇。行業協會通過制定行業自律規則達到對協會成員的約束和管理,在擁有潛在共同利益的人們之間,形成有效集體行動。行業自律雖然不具有類似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但對公平競爭有很強的有效性,是促進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保證產品質量不可替代的社會力量。
2行業協會在質量監管中的優勢地位
行政協會制定行業的章程,作為行業中的根本性大綱。能在行業所有成員中起著“憲法”作用。所有行業成員必須遵守協會章程。協會通過將國家有關行業產品質量的規定予以吸收作為行業成員必須履行的義務,并通過對違規成員進行處罰方式促使成員嚴格遵守行業章程,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協會為實現設立本協會的目的,按照協會章程對協會及有關組成人員進行組織管理的活動。協會自治可以充分發揮協會對成員行為規范和制約作用,也有利于降低了公共產品支出成本,解決政府監管缺位問題,提高監管效率,是一舉多得之策。
行業協會的主要職能包括:①代表職能。代表本行業全體企業的共同利益;②溝通職能。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向政府傳達企業的共同要求,同時協助政府制定和實施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行政法規和有關法律;③協調職能。制定并執行行規行約和各類標準,協調同行業之間的經營行為;④監督職能。對本行業產品和服務質量、競爭手段、經營作風進行嚴格監督,維護行業信譽,鼓勵公平競爭,打擊違法、違規行為;⑤公正職能。政府委托,進行資格審查、簽發證照、如市場準入資格認證,發放產地證、質量檢驗證、生產許可證和進出口許可證等等;⑥統計職能。對本行業的基本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結果;⑦研究職能。開展對本國行業國內外發展情況的基礎調查,研究本行業面臨的問題,提出建議、出版刊物,供企業和政府參考;⑧狹義的服務職能。如信息服務、教育與培訓服務、咨詢服務、舉辦展覽、組織會議等等。
行業協會組織在幫助企業保證產品質量的作用發揮是由行業協會自身的性質特征和職能決定的。行業協會具有非營利性、經濟群益性、自治性的特征。行業協會不以追求利潤為主要目的,決定了其成立和運作的目的在于為其成員提供一些公共服務和促進行業內一定范圍整體利益增加;行業協會是同行的企業在競爭的過程中尋求合作共贏的結果,行業協會的組建、運行的首要目標是為了協調同行業競爭關系,增進相互間的共同利益或降低個別成本,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行業協會能通過制定行業自律規則達到對協會成員的約束和管理,實現行業管理的自治性。行業協會的性質也決定了行業協會的職能主要是對成員的服務和利益協調,以及參與有關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標準的制定和監督執行。
由質量監督部門牽頭,按照產品的特點,劃分出不同的行業,組建行業協會或小組。這些行業協會或小組的作用突出表現為:一是能有效地實現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為企業服務的目的,通過行業協會或小組的活動,組織企業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向企業傳達上級部門對行業的有關要求,企業之間出可通過協會或小組溝通信息,推廣經驗;二是能借此掌握和監控行業產品質量的總體狀況,進入行業協會的企業應是當地生產條件完善,產品質量比較穩定的正規企業,他們的產品質量可以代表這個行業較高水平的一面,通過他們的參與,可以確定執法檢查的目標和方向,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三是有利于打假扶優工作,通過行業協會,容易把打假治劣和扶優扶強結合起來,使之有力度;四是能促進企業間的團結交流,通過行業協會的活動,加強企業對自身的約束;同時也可以協調相互問的關系,避免惡性競爭。
3行業協會保證產品質量的優化路徑
(1)加強對企業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宣傳。根據近年來質量安全問題頻發,由于產品質量差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屢見不鮮,表明部分企業對于產品質量承擔的社會責任沒有真正的了解,并沒有把產品質量差所帶來的惡劣影響看作是自己應承擔的責任。這說明在企業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宣傳推動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行業協會組織正可當此大任。
行業協會組織通過辦好行業內管理刊物,宣傳企業積極承擔產品質量責任,以國為先,以民為先,把產品質量看作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同時,規范企業誠實守法,公平、公正、接受質量檢測機構的管理和監督。利用協會宣傳陣地和各種場所,宣傳監督會員依法經營,規范服務,遵守企業職業道德,推動職業道德建設。讓產品質量責任意識深入到每個企業和企業管理者,使他們認識到企業以產品質量的存在而存在。
(2)制定行業產品質量標準。由于各行各業產品差異巨大和技術限制,質檢機構并不能及時了解不同行業產品的質量檢測技術和標準。這就要求行業協會根據行業特點,利用自身優勢,及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質量檢測標準和方法,輔助質檢機構完成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各個行業可以根據行業特點和自我發展需要,在學習借鑒國際產品質量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各行業的產品質量標準,以此來約束企業的行為。
(3)要求企業建立完善的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制度。凡是在企業質量安全方面走在前面的國內外企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企業社會責任的產品生產和質量監測制度比較完備,有專設的負責產品質量事務的部門機構。作為保證產品質量安全事務的專門機構,可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及國際普遍作法,制定企業質量安全守則,并協調其他部門的活動,使在企業決策和執行的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體現出對質量安全的關切。同時能夠做到定期向社會披露在產品質量方面的相關信息。
(4)致力于誠信環境的建設。產品質量安全出現問題,以及對產品質量安全的隱瞞,更多的體現了企業的不誠信。在誠信環境的建設方面,行業協會組織也可以通過制定行業自律規則發揮相應的作用。比如建立企業信用檔案信息系統;向全行業發出“誠信自律,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的倡議;起草行業管理者、從業者遵守的執業品德、紀律、操守等行為規范;進行企業誠信的評級等。
現在各地大都已建立了質監協會,可以在協會下面直接設置相應的行業分會或小組,他們既是政府與企業交往的橋梁,也是企業間建立關系的紐帶,同時也是規范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