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構建論文:小議復雜地質下的公路構建

時間:2022-02-28 03:07:06

導語:地質構建論文:小議復雜地質下的公路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質構建論文:小議復雜地質下的公路構建

本文作者:馬文峰工作單位:濰坊市經緯公路開發有限公司

自然災害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和特殊性,開展大規模的工程建設很容易引起當地自然環境的變化,引發自然災害。在我國公路工程建設引發的比較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幾種。一是滑坡。滑坡在氣候溫暖多雨或者暴雨集中且地勢較為陡峭的地區比較容易發生。公路的施工,在邊坡上開挖形成了新的臨空面或是修建擋墻路堤破壞了整個山體的平衡,導致變形移位,就很容易出現滑坡現象。二是泥石流。在突然出現暴雨的山區里,洪水沖刷山溝內側碎小的石塊形成泥石流。泥石流的破壞性很大,沒有什么預兆,一旦出現就會把房屋道路等全部掩埋。公路工程建設會讓泥石松散,更容易出現泥石流。三是巖層移位崩塌。在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巖層不穩定,加上公路工程施工帶來的影響,巖層很容易出現斷裂和塌陷等問題。公路開挖還會導致山體的斜坡邊坡失穩,這將會長期危害公路交通的營運安全。社會危害公路工程建設本是造福人民的民生工程,但是如果處理不當,也會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首先是公路工程的修建肯定會占用土地和房屋,這就減少了土地資源,也直接影響了人們生產生活的正常進行。公路修建期間,該地的交通也會受到影響甚至是完全癱瘓,產生嚴重的噪聲污染和空氣污染,這都給人們的出行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公路工程

修建的大筆費用支出,會給當地的財政造成壓力,財政上的問題,也可能引發其他更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在公路工程的建設方案中,一定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問題和關系。更新公路工程設計理念在公路工程的設計中要更新理念,積極推行生態環保選線。根據當地的地形、地勢選擇合理合適的標準。充分把握地形,縮短公路的總長度,并盡量避免經過地質條件復雜惡劣的地段。如果工程的建設一定要經過不良地段,則要進行實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分析,制定多套比較方案,從中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針對常見災害做特殊防護在容易發生泥石流的溝谷中修建公路,選擇的方案以橋梁跨溝較為合適,但是這類型的橋梁跨徑要比較大,因為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地基條件比較差,橫坡較陡。在橋梁的設計和建設中,要考慮到實際適用的橋梁方案。在滑坡常見的地區修建公路,要盡量維護滑坡體的平衡,避免在滑坡體上開展大規模的挖掘和建設。要根據滑坡體的性質,研究出既能保持滑坡體的總體穩定,又能保證工程順利施工和公路安全使用的方案來。比如對位于滑坡體下方的公路工程建設,可以采用明洞的方案,先清理上方滑坡產生的堆積物,再用噴錨防護加以治理。在開挖基巖時,為了避免出現滑移現象,要把握開挖的高度,盡量控制在三米內,并采用橋梁或者路堤的方式通過基巖不穩定的地段。為了少出現公路修建中出現的基巖滑動或崩塌,工程施工中應該盡量減少對基巖的影響。

重視公路坡面的防護和排水這是在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修建公路時防治地質災害的基本措施,也能夠美化公路沿線的環境。對坡面的防護和排水可以增加坡面的綠化,種樹植草,用自然和生態的方式來保護公路的坡面,除此外,還可以進行人工防護,建造一些固定和遮擋坡面的構造物。對于排水,一定要足夠重視,從整體上進行規劃,排水設施的設計要科學合理,防止水體流失,保護自然環境,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地質條件復雜地段的危害。靈活選擇使用的技術和標準國家對公路工程建設的技術和標準是針對一般性公路工程建設的。地質條件復雜地區的公路工程建設在遵循國家規范的同時更應根據該地的實際情況,對技術和標準進行靈活選擇使用。對公路的曲線長度、縱坡及隧道洞口線形一致性等方面的主要原則要嚴格遵守和執行,在保證公路質量安全和功能達標的前提下,則可以緩和坡度、曲線間夾直線長度等,可以結合具體的情況,考慮對公路沿線環境和景觀的影響和整體工程的規模等進行比較論證,選擇最佳的方案。如果對環境的影響過大或者是工程規模比較大,就可依具體情況靈活選擇使用技術和標準。如果只是完全按照規定的原則了解,不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在工程建設中就會出現設計與地形、環境不協調,路基大規模開挖、土石方填挖不平衡和整體的路線設計不連續不協調等嚴重問題。在安全環保的前提下,對工程方案進行比選在對工程方案的比選中能夠分析利弊,確保工程整體經濟合理和安全環保。工程方案的比選,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路基的比選。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礎,應該選用整體式的路基還是選用分離式的路基,要根據當地實地考察得出的結果來決定,一般要考慮路基土石方和占地、拆遷等工程的費用等因素。其次是對高路堤和高架橋的比選。在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建設公路工程,對路堤和架橋的要求要更高些。因此要根據地質、地形、前后構造物和工程造價等更慎重地選用合理的方案。最后是隧道和橋梁的比選。在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修建公路工程,適當繞線,減少隧道的長度,既能夠節約工程成本,也能夠滿足地質條件和安全環保的要求。當公路建設中出現了較多的隧道和橋梁時,就可以考慮調整設計,適當繞線,采取使用長隧道的方案,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工程量。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公路工程建設對相關各方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只有在設計施工等方面做出全面綜合的考慮,才能得到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既要加大對復雜地質條件下公路工程的建設,也要加強對復雜地質條件下公路工程建設技術和對策的研究,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