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安全危機審視與思考
時間:2022-02-13 09:40:54
導語:大學校園安全危機審視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生學習和修養身心以及健全自己人格、實現人生理想階梯的地方就是在大學。在新時代的環境下,對于大學生來說校園的安全危機意識顯得尤為重要。面對大學校園的安全危機,我們應該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對大學校園安全危機意識進行新的認識,讓一些應對的措施得到有效的實行。為了確保學校大學生自身的合法權益,尤其要制定實施《校園安全法》,以此使學生在大學校園里更好地安定學習和生活。
關鍵詞:安全危機;大學校園;校園安全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高校辦學規模在不斷擴大,在促進高校發展的同時,由于校園內外環境差別巨大,而且越來越復雜,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范圍也在擴大,給學校的管理和安全工作帶來了很多挑戰。校園安全措施一刻都不能放松,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學校的安全,它和學生能不能安心的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關系著家長能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學校。從更加廣泛的意義來說,它確保了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和安全。
一、影響大學校園安全的因素
影響校園安全的因素有很多種,只有弄清這些因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常見的因素有下面七種:(1)自然災害。如地震、泥石流、臺風、海嘯等,這些一般具有突發性、季節性。這些事件雖然不經常發生,但也應該做好防范措施,一些容易發生自然災害的地區要更加注意。(2)食物中毒、傳播性疫情以及生態環境污染等。如以前發生的學校食物中毒現象以及生態環境污染這些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等。(3)社會政治類事件。像非法傳教和游行活動等。(4)教學管理危機事件。像學生罷課、考試作弊等這些因為學校管理不到位導致的問題。(5)交往心理類。像人際關系、性格孤僻以及精神分裂等。因為很多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夠強,與他人不能很好地相處,容易因為性格孤僻導致惡性殺人事件的發生,如馬加爵殺人事件等。(6)突發事件。如校園交通事故、踩踏、暴力事件以及火災等。(7)校園信息類和網絡類。如在網上傳播犯罪以及不良信息等。因為現在是互聯網社會,網絡發展非常迅速,很多青少年接觸網絡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很容易因為不良信息的引誘造成思想不端,不會辨別是非,有時候還會發生犯罪的行為。
二、對大學校園安全造成威脅的特點
1.突發性。校園安全危機往往具有突發性,平時如果沒有做好應急方案,突發事件一旦發生的時候,容易驚慌失措,導致處置不當。2.影響學校的聲譽。事件一旦發生,如果處置不當,不僅會造成學校、老師、學生生命和財產的損失,還會給學校聲譽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甚至給國家造成不好的影響。因為現在網絡通信技術發展得越來越快,所以危機一旦發生就會快速向外面蔓延,有可能擴散到境外,會誤導公眾、導致流言滿天飛。這些負面影響消失比較慢,短時間內很難消除。
三、對大學生校園安全造成威脅的根源
造成校園安全的根源有很多方面。總的來說,可以分為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個人原因這幾個方面。1.學校因為更加開放,不再是傳統的象牙塔。社會和學校密切相連,只有社會的支持和幫助才能讓學校發展,同時社會需要的技術人才需要高校不斷的輸送。同時學校很容易受社會不同危機的影響,這樣對學校老師和學生的正常工作和學習都造成不利影響。在大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還處在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養成時期,不能很好地辨別社會形勢以及沒有清晰的認知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網絡已經非常普及,大學校園里面經常能看到外部輸送的精神垃圾,如游戲、暴力以及色情等,他們很容易深陷其中丟掉真實的自己,甚至做出違反法律以及校紀校規的行為,走向不歸路。2.大學生在學校就是生活和學習。所以校園危機的發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和學校有關。如果學校不完善教學管理、食品安全、用電以及網絡安全等,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威脅學生的身心安全。3.大學生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學習和生活,但是也不能排除家庭的影響。孩子會受到父母的感情狀況,還有家庭的經濟、文化和教育方式的影響,這對孩子的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減少發生危機的概率,家庭就要對學生做好教育和引導工作,這樣以后危機發生的概率才能大幅度降低。4.雖然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但是還是特殊的群體,因為相對于社會上的人他們還是比較不成熟,也比較脆弱。他們的成長受很多方面的影響,稍不留意就會有危機發生。
四、在危機管理模式中,治理手段落后單一
1.單一的治理主體。高校危機治理的時候,尤其是在對外的危機治理時,因為很少有主體參與,學校方面都是唱獨角戲。在涉內的校園危機里面,因為部門聯系不密切,其他的部門和老師以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變成了直接有關責任部門的獨角戲。所以,發生校園危機的時候,學校都如臨大敵,不自覺地采用行政動員的形式,單獨承擔起治理的責任。2.危機管理體制的匱乏。目前,我國的高校校園危機治理體制大多復制政府的危機治理體制,對于行政命令維序特別依賴,這種管理體制在以前傳統的危機治理中或許還是有用的,但是卻已經不適應于現在的危機管理,比如不完善的常設機構,就會導致危機治理和常態管理的工作嚴重不吻合。3.治理手段的單一落后。現代危機治理更加偏向于采用合理的手段和方法進行互動,而大多高校危機治理手段單一又落后,比如對人文關懷很少,很重視功利主義;輕視學校的創新協作而重視學校控制穩定等。
五、大學校園安全危機的處置方法
1.實施有中國特色的《校園安全法》。我們可以參考借鑒外國的一些好的立法,但是不能照搬國外的,一定要制定符合國情的《校園安全法》,一旦學生在校園受到傷害,就有可以直接依據的法律,否則很難把問題解決。2.基于《校園安全法》打造屬于學校和學院的二級規章制度。現在,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每一個學校都應該基于《校園安全法》,把本校的規章制度制定好,每一個學院再參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建立符合自己學院實際情況的規章制度。每一個人都要遵守《校園安全法》,同時不允許隨意的變更,學院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可以結合自己的真實狀況單方面進行調整。3.不斷強化校園安全和危機的意識。高校的管理者要重視校園安全和危機意識,不斷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定期開展和大學生有關的安全教育以及系列講座,從課堂和課外加強學生危機教育的同時,也可以進行一些演講競猜的活動,課外和課堂兩個方面相結合開展安全危機教育工作,讓校園安全的危機的宣傳力度得到不斷加強。4.健全安全危機隊伍建設。在高校應該把校園里面的駐警制度建立起來,同時給予警察對應的更多執法權。一些國家在校園警察制度方面,很早就有了完整的體系。但是,在我們中國的大學校園里面,即使有駐在校園里面的警察,意識數量很少,并且多數時間里面,也是人不在崗的狀態,如果一有緊急狀況發生的時候,讓警方提供有力的支持就非常的困難,同時他們的執法權力范圍有限,這樣學校的師生安全很難得到保障。并且,學校安保的重要力量的組成人員都是年齡比較大而且學歷也不高。在以后的大學安保工作中,需要迫切地改變這種現象,需要打造一支年輕化和高水平的安保人員隊伍建設,他們的身體素質要過硬。而且,輔導員和學生骨干也要參與里面來,因為輔導員和學生接觸比較多,所以對學生比較了解,這樣就可以在根源上避免危機的發生。5.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同時必修課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也計算學分,讓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的能力都得到提升。6.不斷完善校園危機治理的多元主體系統。從治理責任主體的角度來看,涉及那些行政責任、利益責任以及道義責任的主體系統。在法律上,與行政責任有關的行為主體和集合的構成稱為行政責任主體;與經濟利益有一致性以及相關的人和集體稱為利益責任主體;另外,那些沒有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的就稱為道義責任。學校應該加強這些責任主體的整合。7.從緊急應對危機方面來看,應該不斷完善救護援助和防御避難的系統。在發生危機的時候,救護援助系統和防御避難系統的有效性最重要,危機治理成功與否的關鍵就是這兩大系統,防御系統和避難系統是包含在防御避難系統的里面。危機發生之前,為了避免危機發生或者減緩危機擴大而提前建設的工程性或者其他不同類型的設施,比如,應急供水、供電,還有消防系統以及心理干預機制,這就是防御避難系統。在危機發生的緊急情況下,讓人、財、物還有信息安全得到保障的工程技術設施,比如在洪澇災害發生的時候學校的樓房,還有地震發生的時候學校的操場這些地方,就是防御系統。發生不可避免的危機,對大家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造成影響,之后消除和延續這種影響的系統就是救護援助系統。消防的援助以及醫療的援助,還有心理援助等這些都是它包括的范圍。學校應該加強與這些環節的密切聯系,有效組織學生開展演習工作,規范地使用預警標識,同時加強建設電子預警系統,在一些有可能會有危機發生的地方安裝監控,這樣當危機出現的時候就不會造成手毛腳亂的局面,大家才能更好地應對。8.要細化學校的管理層面。學校對每一個可能讓危機發生的細節都不能忽視,不斷加強學校的安全危機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視宿舍、水電以及人身和食品的安全。要切實做好安全危機教育,把它落實到大學教育的每一個環節,有關的部門每一周都要排查校園的安全,同時做好有關的記錄,然后及時做出整改,把這些危機都消除在搖籃里。
總之,社會發展的腳步超乎我們的想象,校園安全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校園安全危機事關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事關學校、國家、社會的聲譽。國家、社會、學校以及家庭都要盡到應有的責任,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做好安全工作。當然,做好校園安全治理的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需要學校、社會、家庭以及學生之間的不斷密切的溝通,不斷增強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德育工作和法制工作。在新時代的環境背景下,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和思考校園的安全危機,把協同治理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校園安全的治理工作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學生在校園里才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張斌.我國反校園欺凌立法問題檢視[J].當代教育科學,2018
[2]黃歸蘭,趙宇,馬繼華,等.廣西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分布特征及[J].氣象科技,2015
作者:李明 單位: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營銷管理研究
- 下一篇:電廠燃料采購管理難點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