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建設

時間:2022-12-18 08:50:57

導語:淺析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建設

摘要:當前各職業院校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建設上有了新動作,為后續培養智能網聯汽車專業人才進行有益探索。文章在闡述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建設背景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的人才需求,并指出了制約職業院校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發展的有關解決的問題,為后續職業院校開設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教育;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建設

1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建設背景

1.1智能網聯汽車的特征。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智能技術與網聯技術在汽車的有機聯合,智能化主要指使汽車具備自主信息獲取、自主決策、自動控制能力。網聯化指的是汽車通過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后臺等智能信息交換。并最終實現無人駕駛。因此,智能網聯汽車汽車未來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新四化”,即電動化是基礎,智能化是關鍵,網聯化是條件,共享化是趨勢。1.2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發展背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已經成為各國共識。據統計,到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以上。智能網聯汽車是解決交通安全、道路擁堵,能源消耗等問題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產業升級。當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正呈現出核心技術加速突破、基礎支撐加速發展、產業生態加速成熟等特點。初步形成深度融合、創新活躍、安全可信、競爭力強的車聯網產業新生態。

2智能網聯汽車專業人才需求及特征

2.1智能網聯汽車專業人才需求。據估算,到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占比達到50%,預計智能網聯汽車銷量1500萬輛。按照汽車從業人數與汽車銷量比例約為1:2.5估算,到2020年將會有600萬的汽車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接觸智能網聯汽車。按照智能網聯汽車汽車技術人員人數與智能網聯汽車汽車保有量比例約為1:50估算,預計2020年新增智能網聯汽車方向技術服務人才需求超過30萬人。目前智能網聯汽車人才總量不足2萬,人才需求大大超過現有的人才數量及人才供給能力。行業急需智能網聯汽車復合技術型人才與應用型技術人才。2.2職業院校智能網聯汽車專業學生就業方向。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有別于傳統汽車技術,它是汽車、交通、信息、通信等專業內容多學科融合的,對于職業院校學生的工作崗位主要在智能網聯汽車的感知層和控制層,主要從事以下工作。(1)面向主機廠、零部件、傳感器、信息技術等企業就業。在上述企業中擔任智能網聯汽車傳感器標定測試、應用軟件測試、車輛改裝、道路測試、高精度地圖采集、車載終端網絡測試工程師助理,從事智能網聯汽車相關傳感器的標定測試、仿真軟件應用與測試、傳感器研發輔助、底盤線控改裝、電路設計、嵌入式系統開發、整車測試、道路測試、安全測試、道路信息采集、地圖數據處理、車載網絡終端安裝調試等工作。(2)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維修企業就業。擔任智能網聯汽車營銷、理賠員、維修工,從事智能網聯汽車銷售、維修接待、事故理賠、智能網聯汽車傳感器安裝調試、零部件檢測、維修工作。2.3智能網聯汽車人才需求特征。(1)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型。傳統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的核心在于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機械結構,在維修過程中可以通過看、聽等人工操作判定故障點,存在較大的經驗成分。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診斷的核心在于三電系統、傳感器、決策控制統等,運作原理更加抽象,需要采用診斷儀等專用設備進行分析,故障診斷更多依賴于檢測設備和操作流程,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明顯提升。(2)從技能培養向知識+技能培養轉變。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技能人才更多關注于汽車后市場,是在汽車產品基本定型后,依托于產品開展課程和實訓項目設計。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技術和產品都在快速變革中,崗位需求、能力要求不明確。因此,在人才培養中除注重技能培養外,要以“三橫兩縱”技術體系為核心,加強知識培養,使學生適應未來產業發展的要求。(3)從專一汽車方向向專博融合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中大量新技術、新零部件的加入,要求汽車技能人才具備更寬的知識面和技能。伴隨著智能化、網聯化水平的提高,汽車的集成度和模塊化程度不斷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診斷和維修的難度。因此,未來人才培養需要更好協調專和博之間的關系,在固定的課時內,培養出滿足產業需求的人才,實現專博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4)從汽車后市場向全周期轉移。由于產業的深度融合,人才的邊界也日益模糊。在互聯網思維的沖擊下,傳統汽車4S店模式正在變革。未來,在汽車智能化基礎上的汽車共享化趨勢下,汽車主機廠將轉型成為出行服務提供商,汽車前市場與后市場將徹底融合。因此,智能網聯汽車技能人才不應單純定位與汽車后市場,應全面關注從設計、制造到服務的全生命周期人才培養。

3職業院校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3.1師資力量不足以支撐智能網聯汽車的多領域技術融合一個新的專業是否可以良好的推進發展,需要看這個專業的師資配備及師資水平是否能夠滿足教學需求。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汽車專業現有師資多為傳統汽車或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首先學院領導對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應該配置哪些學科的的師資摸不著頭腦,其次是現有的師資力量不能夠滿足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的技術需求。3.2缺少職業院校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相關教材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融合多學科內容,現階段職業院校對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沒有明確的課程體系,同時現階段教材以技術研究、理論介紹為主,缺少針對職業院校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特點的理實一體化教材。3.3缺少能夠滿足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的實訓中心智能網聯汽車工作崗位所需操作技能,屬于新技術技能范疇。目前職業院校原有的汽車相關專業的實訓設備無法滿足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實訓需求。

參考文獻

[1]張翔,李智.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汽車與配件,2018(1).

[2]馮春林.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困境與應對策略[J].當代經濟管理,2018(5).

[3]王亞平,張政,郭建明.中美智能網聯汽車研究綜述[J].小型內燃機與車輛技術,2017(46).

[4]何宇漾.跨界融合背景下高職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高教學刊,2019(12).

作者:單躍平 單位:浙江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