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血管病護理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30 11:00:00
導語:急性腦血管病護理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腦血管病
[關鍵詞]腦血管病;護理;急救
GivingFirstAidtheNursingofAcuteCerebralDisease
Keywords:Cerebraldisease;Nursing;Firstaid
腦血管病是由各種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腦部疾病的總稱。該病是臨床神經內科最常見的疾病,其致死率、致殘率極高,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急性腦血管病是一組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表現為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甚至伴發意識障礙,稱為腦血管意外或中風。主要病理過程為腦梗死、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可單獨或混合存在,亦可反復發作。慢性腦血管病是指腦部因慢性的血供不足,導致腦代謝障礙和功能衰退。其癥狀隱襲,進展緩慢,如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性癡呆等。現將我院2003年至2005年對56例急性腦血管病人按護理程序進行院前急救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56例中男29例,女27例,年齡42歲~79歲,平均70.5歲腦出血30例,腦梗死26例。神志清醒13例,淺昏迷31例,重度昏迷12例;發病前病人突然發生劇烈頭痛、眩暈、嘔吐45例;意識朦朧、定向障礙24例,其中進入昏睡或昏迷狀態、面部呈古銅色或赤紅色、皮膚干燥、發熱13例;瞳孔不等大、出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體征9例;言語不清、流涎14例;有高血壓35例;大小便失禁11例。
2護理評估
病人表現為梗死部位相應的身體感覺、運動功能障礙,嚴重者可短時間內死亡。根據評估標準,神志清醒對檢查能夠配合并反應靈敏的輕度病人9例;對檢查有反應但不靈敏,有輕度意識障礙的中度病人4例,其中進入淺昏迷狀態31例;對檢查完全無反應,意識喪失的深昏迷、隨時有生命危險的重度病人12例。
3院前急救措施
保全病人生命,防止病情惡化,預防后期感染或并發癥。一旦病情允許,應迅速將病人抬上救護車,送往就近的醫院或專科醫院接受繼續治療。
3.1取合理舒適體位13例神志清醒病人,采取半坐位,以利腦部靜脈血回流,減輕腦水腫;43例昏迷病人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便于口腔黏液或嘔吐物流出。
3.2嚴密觀察病情密切觀察病人的瞳孔、意識、血壓、脈搏、呼吸;給氧;保持氣道通暢,嚴防發生窒息。本組13例神志清醒者,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存在,神經體征改變不明顯,即給氧、脫水減壓等處理;31例中度病人有明顯顱內壓增高,劇烈頭痛、嘔吐,進行性意識障礙,即給氧、脫水減壓、保持呼吸道通暢,并防止發生窒息;8例重度病人病情發展迅速,持續昏迷,呼吸道分泌物過多,出現明顯呼吸困難、紫紺,立即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脫水減壓,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低氧血癥明顯改善;4例重度病人持續昏迷,瞳孔不等大,各種反射消失,立即進行人工心肺復蘇術。
3.3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原則是越早越好。本組30例病人應用20%甘露醇治療,顱內高壓癥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靜脈點滴甘露醇時,須防止外滲。
4轉運與途中監護
4.1轉運技術上擔架法:在盡可能不改變病人體位的情況下,將病人平抬上擔架。如搬運者為4人,每人將雙手平放插入在病人頭、胸、臀、下肢的下面,使病人身體保持在同一平面直線上,聽統一號令,將病人一同抬起,平移放在擔架上。如搬運者為2人,方法是在病人腰部凹陷處,平塞入一床單或毯子,然后輕輕地在病人身下拉平展開。搬運者站在病人頭、腳部,拉起床單的四角,共同用力平兜起病人移至擔架上,注意床單要結實完好,兩人用力一致,切勿摔傷病人。上救護車法:救護車上安置有軌道滑行裝置,使病人頭在前,將擔架放在軌道上滑入車內,以使病人感到舒適為度。下救護車法:將擔架抬下救護車時,要注意保護病人,從軌道上滑行,要控制好滑行速度,盡可能保持擔架平穩。
4.2途中監護救護人員要充分利用車上設備對病人實施生命支持與監護。心電監護:應用除顫監護儀,通過胸部綜合導聯,對病人進行持續的心電監護。注意心電示波的圖形,P、QRS、T波是否順序出現,各心電波形間隔是否相等,頻率多少,有無早搏或推遲出現,是否存在心肌供血不足或嚴重心律失常波形,護士對常見心律失常要有識別能力,并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理。給氧或機械通氣:自主呼吸極其微弱者,可應用面罩加壓給氧,或使用機械通氣。如病人呼吸已停止或自主呼吸無效,應在轉運前或途中迅速給病人氣管插管,并給予固定,以保證轉運途中插管的正確位置。在病人接受氧療過程中,護士要密切注意觀察呼吸頻率及幅度的改變;有無被迫呼吸體位;唇、甲及其他部位的末梢循環是否良好,有無紫紺。同時要觀察相應的血液動力學改變,如神志、血壓、脈搏、皮溫等并記錄。本組1例病人發生中樞性高熱,體溫39℃~40.3℃,采用酒精擦浴、四肢大血管冰敷等措施控制體溫,降溫處理效果不佳,致中樞性呼吸循環衰竭死亡;8例病人收縮壓>26.7kPa,即給予心痛定10mg舌下含服或尼莫地平20mg口服,并應用20%甘露醇250ml在20min~30min內輸完。保持有效靜脈通路:院前接受靜脈輸液病人,經常因搬動或在運送醫院的途中而使穿刺針頭的位置移動,可能使針頭刺破血管造成液體外滲。因此,在保障靜脈輸液通暢的同時,牢固固定穿刺點,并采用靜脈留置針。運輸途中準確執行醫囑。在院前急救的用藥中,醫生只下口頭醫囑,護士要嚴格按三清(聽清、問清、看清)一復核(藥物名稱、劑量、濃度與醫生復核)的用藥原則執行,切忌出現用藥差錯。對用藥的空安瓿應暫時保留,以便在搶救完畢時再進行復核。行導尿、肌內注射、靜脈輸液時,護士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對防止后期病人感染、減少并發癥十分重要。
5效果評價
56例急性腦血管病人中,快速、安全轉入醫院的50例,占89.3%;6例在轉運途中病情惡化,占10.7%。因此,正確應用急救護理程序在院前急救急性腦血管病人時具有指導意義。
- 上一篇:產后子癇護理分析論文
- 下一篇:急性細菌性痢疾護理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