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士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分析

時間:2022-03-24 10:07:10

導語:兒科護士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兒科護士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狀況,并分析其相關性。方法采用護理專業自我概念量表和癥狀自評量表對224名兒科護士進行調查。結果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量表總分為(88.07±9.390)分,各維度均分>2.50分;癥狀自評量表總分為(175.78±70.7250)分,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成人常模(P<0.01),專業自我概念總分與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呈負相關(P<0.05),靈活性與癥狀自評量表總分、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呈負相關(P<0.01),技能與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恐怖呈負相關(P<0.05或P<0.01)。結論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較高、心理健康水平較低,在護理管理過程中注重促進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發展的同時應提高兒科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心理健康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貴陽市兒科護士224名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在兒科工作1年以上且具有護士執業資格、能單獨值夜班的臨床護士,產假和外出學習者除外。研究對象知情同意,其中男性4人,女性220人;年齡19~51歲;護齡1.5~21年;文化程度:中專5人,大專113人,本科104人,碩士及以上2人;副主任護師及以上職稱6人;擔任護士長及其他行政職務者10人。1.2方法。1.2.1護理專業自我概念量表(ProfessionalSelf-ConceptofNursesInstrument,PSCNI)[1]該量表于1999年漢化,共30個問題5個維度,用于測量兒科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所有問題均采用1~4級評分法,有正向和反向計分之分,量表總分30~120分。總分≥75分、維度均分≥2.50分表明專業態度積極。1.2.2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2]用于測量兒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該量表共90個條目9個因子,具有較高的信效度,是目前心理咨詢門診應用最多的自評量表。所有問題均采用5級評分制,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差。1.3統計分析。采用SPSS2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采用t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法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兒科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總分(88.07±9.390)分,各維度總分及均分見表1。2.2兒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兒科護士SCL-90量表總分為(175.78±70.7250)分,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成人常模(P<0.01),見表2。2.3兒科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總分與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呈負相關(P<0.05),靈活性與癥狀自評量表總分、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呈負相關(P<0.01),技能與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恐怖呈負相關(P<0.05或P<0.01),見表3。

3討論

3.1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呈積極態度。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反映的是護理專業人員對其自身的專業知識、自尊、情感和專業行為取向,是反映護士專業理念的重要指標[3]。本研究結果顯示,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總分(88.07±9.390)分,總分≥75分、各維度均分≥2.50分,表明參與調研的兒科護士具有較高的專業自我概念水平,與國內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4-5]。兒科護士技能均分為(3.309±0.4883)分,得分最高,說明兒科護士具有較好的臨床護理實踐操作能力,可能與兒科護士所面對的服務群體特殊有關。眾所周知,兒科不但靜脈穿刺要求高、語言溝通難度大,而且兒科疾病具有癥狀不典型、病情進展快、結局不可預知的特點,要求護士具備過硬的護理操作技能以靈活應對各類突發情況。領導維度均分最低,這可能與本研究所調查的對象中僅2.68%具有高級職稱、4.46%擔任行政職務有關。初、中級沒有擔任行政職務的護士更多的是從事臨床一線護理工作,相對來說缺乏參與管理的機會,這也提示護理管理者在今后的管理過程中應該對管理權限進行適當授權,引導兒科護士參與管理,提高其管理能力。3.2兒科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兒科護士由于長期處于嘈雜的工作環境,比普通護士承受了更大的生理和心理壓力,過大的壓力容易影響其心理健康。本研究結果顯示,兒科護士SCL-90量表總分為(175.78±70.7250)分,SCL-90量表總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成人常模(P<0.01),說明所調查的兒科護士心理健康水平較差,提示兒科護士是心理問題出現的高發人群,尤其是軀體化、強迫、抑郁因子的均分分別為(2.017±0.8554)分、(2.428±0.9620)分、(2.066±0.9586)分,提示有輕度心理問題傾向,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與兒科護士的工作性質有著密切關系。兒科護理是一項高風險、高壓力和高挑戰的職業,不僅要求護士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嫻熟的護理操作水平,還要能理解各類患兒的需求,學會與各種不同心態和有不同要求的患兒家屬進行溝通,并取得他們的信任和積極配合[6]。另外,個別醫生對兒科護士工作的不滿和挑剔也容易增加低年資護士的心理壓力[7]。因此,兒科護士能夠從職業中獲取的榮譽感相對較低,最終影響其心理健康。這也提示臨床護理管理者應加強對兒科護士心理健康的關注,及時發現其存在的不良情緒、心理障礙及工作壓力,并給予疏解。3.3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分析。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對調節心理健康有著積極意義,其專業自我概念越積極,看問題就越樂觀、自信,對工作也越熱情,越能更好地調整、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反之亦然。研究結果顯示,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總分與SCL-90量表總分呈負相關(P<0.05),說明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水平越高,SCL-90量表得分越低,其心理狀況越健康;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總分與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呈負相關(P<0.05),說明提高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水平能改善其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等心理健康問題;而靈活性與癥狀自評量表總分、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呈負相關(P<0.01),說明兒科護士擁有靈活的應變能力,能靈活應對復雜多變的臨床護理工作環境,人際關系應付自如,在醫療環境中更容易得到護理管理者和同行的肯定,使其更加自信,有助于增強人際交流自信,降低軀體的不適,防止個體極端思維,減輕負面情緒,增進心理健康;技能與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恐怖呈負相關(P<0.05或P<0.01),提示兒科護士擁有良好的護理操作技能,其嫻熟的操作技能能夠獲得家屬和患兒的認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減少因護患矛盾或糾紛導致的不良情緒,克服因此導致的恐怖心理和強迫癥狀。

本研究局限于對同一城市的兒科護士進行調查和分析,其專業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會受當地的醫療衛生水平和經濟發展狀況影響,缺乏足夠的代表性,今后可進一步擴大橫斷面研究范圍,同時加強縱向研究。護理管理者和教育者應注重對兒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培養,建立合理的兒科護士管理方案,制定人性化的工作制度,采用人性化彈性排班制,合理調配人員,確保兒科護士的心理健康,進而提升臨床兒科護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桂榮,林細吟,杜玉忠,等.護理專業自我概念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檢測[J].護理學雜志,2008,23(6):4-6.

[2]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

[3]TenHoeveY,JansenG,RoodbolP.Thenursingprofession:publicimage,self-conceptandprofessionalidentity.Adiscussionpaper[J].JAdvNurs,2014,70(2):295-309.

[4]柴博微,歐陽紅娟.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對職業獲益感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4):445-447.

[5]孫愛華,李靜,陶一湘,等.臨床護士專業認同與專業自我概念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4):241-245.

[6]林琴,鄭月英,林穎.新生兒科護士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的調查[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5):2051-2054.

[7]郭雪.兒科急診護士心理健康現狀及工作壓力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3):10-13.

作者:李紅 張仁莉 單位:貴州醫科大學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