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9-27 10:00:13

導語: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問題及對策

摘要:介紹了陽泉市農村飲水工程現狀,針對部分工程由于采煤漏水、地下水位下降、環境污染、老化失修等原因,造成已解決飲水安全問題的地區又出現新的飲水安全問題,從落實責任、科學規劃、多元籌資、強化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飲水工程;工程管理;飲水安全;陽泉市

1概況

陽泉市位于山西省中東部,轄3縣(市、區),32個鄉鎮、960個行政村,全市139.27萬人,其中農村人口70.98萬人。地處太行山西麓的山間盆地,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山區丘陵占全市總面積的91%,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雨量526.6mm,為典型的十年九旱、水資源稀缺的土石山區。

2工程建設及管理現狀

2000年以來,在歷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社會的大力支持下,利用中央資金,以飲水安全工程完善提質為目標,以解決山老區飲水工程標準低、連片采煤區水源變化大、已建飲水工程效益不穩定為重點,先后經歷了飲水解困、飲水安全、飲水安全全覆蓋三個階段。全市1003處各類農村飲水工程,已覆蓋954個行政村、70.61萬農村居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圓滿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的目標任務,在注重工程建設的同時,加大了工程后續管理的力度,為下一階段的鞏固提升建設打下了基礎。

3存在問題

實施10多年來,全市飲水安全工程實現了全覆蓋,農村飲水水質逐步提高,但農村飲水安全狀況受自然條件、采煤漏水、環境污染、工程老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再加上飲水工程逐年建設,一次性投資嚴重不足,工程建設不完善,致使飲水安全工作仍存在以下問題。

3.1新的飲水安全問題不斷出現

部分工程由于采煤漏水、地下水位下降、環境污染、老化失修等原因,造成已解決飲水安全問題的地區又出現新的飲水安全問題,如水源枯竭、水量減少、水質惡化、跑冒滴漏嚴重等。

3.2飲用水標準的提高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飲用水標準飲用水水質指標由35項增至106項,增加了71項,將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全面納入其中,新標準是對農村飲水安全標準的全面提升,不僅要提高和改善已建工程的飲用標準,而且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水質處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3個別村莊自來水入戶困難較大

一些山區小村莊,因人口較少,按國家人均500元投資標準計算,項目投資僅幾萬元,而這些地區地下水位較深,通常井深大都在600m左右,打井成本很高,同時由于引水距離較長,管材成本、管溝開挖費用等較高,以目前的國家補助標準,這些地區全部實現自來水入戶困難很大。

3.4資金投入不足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由中央、省、市、縣、自籌五級投入實施的項目。目前,由于中央、省補助標準不高,市、縣、自籌的配套資金不能足額到位,導致各項工程投入不足,建設標準不高,工程質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工程效益的發揮。3.5工程管理機制不完善經過多年建設,目前運行的農村飲水集中式供水工程已有552處,擔負著全市54.12萬農村人口的生活用水任務。但由于缺乏統一的農村飲水工程管理機構,很多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管理和維護,加之部分地區群眾經濟收入水平較低,對水價的承受能力較弱,水費征收難度大,維護經費難以保障,致使一些工程長期帶病運行,甚至提前報廢,出現了建成工程越來越多,管理問題越來越突出的現象。另外,一些凈水設備正常消耗、更新費用較大,每套設備年費用在10萬元以上。反滲透膜價格每支5000~8000元,一般情況需要2~3年換一次,部分水質較差的村需要每年更換,由于缺少資金,部分水質處理工程不能及時更換反滲透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飲用水質,又出現新的飲水安全問題。

4管理措施

4.1強化領導,落實各級責任

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中,嚴格貫徹執行行政管理負責制和部門負責制,將目標層層分解,責任分級分部門落實。明確各級管理層的分管領導、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嚴格實行領導三包(包片、包點、包工程)責任制。具體工程實施中,狠抓項目的“三落實”,即:責任書、行政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對規模以上的工程嚴格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合同制”四項制度;規模以下的小型工程以縣(區)為單位,所需主要設備材料實行集中采購。所有工程嚴格把好“工程設計關、工程質量關、材料設備關、施工隊伍關、工程驗收關”,確保工程建設一處、成就一處、受益一處。

4.2科學規劃,分類實施

根據陽泉市水資源嚴重缺乏、地形地質條件復雜、開發利用難度大等特點,經過大量的調查和摸底,篩選出飲水不安全的村莊,結合各自不同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工程形式。首先,對經濟基礎好、水資源豐沛的地區,從立足長遠角度考慮,水源工程做到一步到位,實行集中式供水、自來水入戶;對水質不達標的地區分批次、逐年投資配套水處理設施。目前,陽泉郊區已有20多處水處理工程,受益人口達8萬多人,飲水標準遠遠超過城市居民的飲用水標準。其次,對水資源匱乏、居住不集中、人口不足150人的自然村,實行以戶為單位建設旱井加集雨場,提高雨洪資源利用的同時,實現旱井自來化,有條件的村莊可建設較大蓄水池作為應急水源。三是對于居住在城市供水管網覆蓋區周邊的農村人口,通過延伸供水管線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從而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4.3多元籌資,落實資金

在飲水安全工程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資源豐富的自然條件,以“煤水結合、企水結合”為發展新思路,進一步提高飲水安全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是資金配套上堅持足額配套、全部到位。二是籌資方式上堅持社會辦水、多方籌集。在積極爭取國家資金補助的同時,通過調動農民、集體、企業的投資積極性,充分利用地方閑置資金,確保群眾自籌資金切實用于工程建設當中。三是資金投放上要積極落實自籌、鼓勵先干后補。鼓勵農民群眾在科學規劃的正確指導下,利用自籌和部分國補資金開工建設,工程完工經驗收合格后,按程序規范以報賬制的辦法將補助資金全額撥付。

4.4服務基層,強化管理

農村飲水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必須詳細調查了解老百姓當前最迫切解決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為民分憂,為民服務。深入基層第一線,通過征求意見、現場辦公的方式有效解決老百姓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資金撥付過程中,嚴格遵循“能一次撥,不分次撥;能集中撥,不分散撥;能下基層撥,不回機關撥”的原則。在工程驗收時,對簽訂的工程建設目標責任制和廉政責任制合同實行同時驗收,確保“工程優質、資金安全、干部優秀”。為確保工程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各縣(區)按照責任書要求,嚴格執行計劃,做好前期工作,優化建設方案。在工程建設期間,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深入工地督導檢查,做好指導工作,確保工程進度,及時發現制約工程進度的問題,及時上報并采取措施有效解決,確保工程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作者:魏燕華 單位:陽泉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