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預警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20 11:51:00

導語:財務預警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務預警探究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從企業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看,財務危機是指企業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使企業可能喪失償債能力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負債經營是現代企業應有的經營策略,在企業資本結構中,債務資本的比重大,償債能力弱,則財務風險大,反之,債務資本比重小,償債能力強,則財務風險小。基于企業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財務危機主要表現有:(1)企業無力償還到期債務導致訴訟或破產的財務危機。如果企業用負債進行的投資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預期收益,或是企業現金流出現困境,必將面臨無力償還債務的信用風險甚至導致訴訟或破產危機。(2)利率變動風險。企業在負債期間,由于通貨膨脹等的影響,負債利率發生增長變化而導致企業資本成本上升,從而抵減了預期收益。(3)再籌資風險。由于負債經營使企業負債比率加大,相應地對債權人的債權保證程度降低,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從其他渠道增加負債籌資的能力。

財務危機的直接后果就是導致企業財務失敗。雖然很多企業在財務失敗后能夠采取了債務重組、資產重組、拍賣等很多補救措施,但無論何種形式的補救措施都會使股東或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財務預警系統就是這樣一種機制,使企業的投資者和管理者提前發現財務惡化的信號,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

財務預警系統是以財務會計信息為基礎,通過設置并觀察一些敏感性預警指標的變化,對企業可能或者將要面臨的財務危機所實施的實時監控和預測警報系統。在實際的企業中,通常會設置三個監測模塊。如圖1所示

從圖1可知,財務預警系統中包括許多方面,既有宏觀的也有微觀的,負債能力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僅從負債中結構危機的角度對財務預警系統進行初步的分析。

二負債結構分析

一負債結構的重要性

負債結構是指企業負債中各種負債數量的比例關系,尤其是長、短期負債資金的比例。

(1)負債結構決定了企業債務的多樣化程度,影響著已有負債的穩定程度。一個企業的全部債務通常不可能單獨從某個渠道獲得或是得到充分保證。如果負債結構不合理,可能導致企業所需的資金不足。

(2)負債結構決定著籌資總成本和籌資總風險的高低。不同的負債結構會帶來不同的籌資總風險和總成本。如果負債結構合理,就會使企業以最小總籌資風險取得總籌資成本最低的資金。對某一單項負債資金來說,企業難以實現以較小的籌資風險去籌集資金成本較低的資金。但是,負債結構的不同搭配卻會改變企業的籌資總成本與總風險,因此,通過優化負債結構,企業就可以使綜合籌資風險及成本降低,從而達到企業所期盼的最優資本結構。

(3)負債結構對企業籌資能力與市場競爭力有很大影響。合理的負債結構是影響企業籌資能力的重要指標,如果一個企業在負債總額中,短期負債比例過大,會造成企業當期償債壓力過大,短期償債能力下降,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籌資能力。

(4)負債結構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較大。短期負債由于其償還期短,屬于企業風險較大的融資方式,但也是資金成本最低的融資方式。因此,負債結構影響到當期償債能力和綜合資本成本,從而影響企業價值。合理的負債結構就是要通過分析各種負債之間的比率關系,揭示財務風險與資金成本是否達到均衡。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隨著資本市場和各種金融工具的發展,短期債務資金由于其可轉換性、靈活性和多樣性,更便于企業資金結構的調整。

二財務危機與負債結構的關系事實上,財務危機并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而是一個長期積累和逐步發展的過程,在財務危機發展的各個階段有不同的表現,這種財務危機的不同階段如圖2所示。

從圖2可知,財務危機的各個階段都和負債有重要的關聯,負債結構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般來說,企業的負債比例的高低只能表明整體償債能力的大小,過高的負債比例只是一種潛在可能的財務危機,這種可能的危機是否最終轉變成現實的支付還取決于負債結構。如果負債總額中大部分是三到五年的長期負債,只要企業發展良好,有足夠的營業現金流并保持一定的盈利和籌資能力,這種潛伏的財務危機就不會成為現實。相反,如果負債總額中大部分是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就意味著企業面臨著嚴重的現金支付壓力,企業一旦財務失控或沒有良好的財務能力,企業就會馬上陷入困境。因此,依據企業的營業現金流量和籌資能力合理規劃負債結構,可防止負債到期日過于集中而增加還款壓力,甚至無法支付到期的債務而導致財務失敗。

三負債結構預警指標框架的構建

一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這個指標一方面反映了債權人提供資金的安全保障程度,另一方面說明了企業利用債權人資金進行活動的能力,是判斷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資產負債率對債權人而言,此比率越低越好,說明企業的資產多,長期償債能力強;對企業而言,該比率應控制在一定的限度,資產負債率過低就無法得到財務杠桿利益,過高則導致企業未來償債壓力增大,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因此,必須全面考慮,在利用負債經營獲取收益和承擔風險之間做出權衡,通過確定最佳資本結構,以此來確定對企業適宜的負債比率。

二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用于反映企業在短時間內償還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流動比率越高,短期償還能力越強,對債權人權益的安全保障程度越高,因此,從債權人的角度講,此比率越高越好。但是,對企業來說,此比率過高,可能是擁有過多的貨幣資金未能很好地利用,也可能是應收及暫付款項過多,未能及時沖銷的結果,則均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率不高。一般而言,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1,即流動資產至少等于負債,企業才能保證有償債能力。如果該指標大于1,表明企業財務運行狀況良好,具備償債能力;反之則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較差,難以償還負債,財務風險較大。

三短期負債比率

短期負債比率=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負債總額

一般來說,企業一定時期的短期負債比重越大,企業當期所面臨可能的財務風險就越大。如果企業一定時期的短期負債比率很高,而且又沒有充分的現金流量來保障必要的支付能力,企業就有可能直接面臨財務危機。所以,如果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連續保持較高的短期負債率,企業的管理當局和相關職能部門就應引起充分的重視。

四,速動負債占短期負債比率

速動負債占短期負債比率=速動負債/短期負債

速動負債占短期負債的比率中的速動負債是指在三個月內到期并預期無法延期支付的負債。這個比率是對短期負債占企業總負債比率的一個補充指標,它更能敏感的說明企業短期財務風險的危機和程度,因為如果企業無法安全支付速動負債,就可能立即陷入財務危機。除此之外,企業還應補充速動負債的絕對數預警指標,反映在速動負債比率達到警戒值且速動負債總額超過企業預期的現金凈流量時,企業面臨實際的財務風險。

五,本期安全系數

本期安全系數=(本期資金收入-本期資金支出)/本期需償還的負債

該指標用于反映企業本期資金運作情況。如果該指標大于1,表明企業本期內資金運作基本有保障;如果這個指標小于1,則表明企業本期內資金運作會遇到困難,還需要另籌資金,在本期預算時應著重考慮。

流動比率

短期負債比率

速動負債占短期負債比率

本期安全系數

資產負債率

負債結構財務預警框架

通過對以上指標的分析可知,企業負債結構預警的財務指標基本框架如圖3

以上負債結構的財務預警體系中,資產負債率反映了企業長期和總體的償債能力,短期負債比率、速動負債占短期負債比率和本期安全系數則是對反映企業當前財務危機的可能性及危機程度的指標。通過對這五個重要指標的分析,判斷企業是否會出現財務危機,在預知財務危機出現以前,企業管理部門應該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加速應收賬款的收回、適當變現流動資產、及時的與銀行、供貨商等各類債權人進行溝通,盡可能的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制定恰當的債務重組計劃,有效的處理各項債權債務關系,適時的處理負債結構不當所引發的財務危機。

參考文獻:

[1]張鳴,張艷,程濤著.企業財務預警研究前沿.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2]賀旭光,錢春海優化負債結構提高經營效益[J],上海會計,2002,(10)[3]段琳論企業負債結構及其優化[J],企業經濟,2004,(6)[4]王克勤,曹培公司財務危機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