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下學風建設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10-23 09:09:44
導語:人本理念下學風建設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的學風建設不僅是大學生學習方面的一項基本建設,更是一所高校辦學思想、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民辦高校學風建設既有自己的特色,也存在一些不足,民辦高校應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學風建設,提高辦學質量。
關鍵詞:學風;學風建設;民辦高校
優良學風作為治學之本,歷來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學風建設關系到高校教育的成敗。2011年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在“十二五”期間開展高校學風建設專項教育和治理行動,強調高校學風的重要性。學風建設是高校學生工作的核心與重中之重。學風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質量,關系到高校的健康穩定與持續發展。它是一項綜合性、長期性的工作,是一項持之以恒的、艱巨的系統性工程。
一.學風的內涵“學風”
最早源于《禮記.中庸》,即是“廣泛地加以學習,詳細地加以求教,謹慎地加以思考,踏實地加以實踐。”學風即學習風氣,從廣義上講包括學校師生員工在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等方面的風格[1],這些風格對學生的成長與學校的發展和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學風不僅是一種學習風氣、學習氛圍,也是一種群體行為,不僅能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還能內化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優良的學風是校園文化的主旨,是學校辦學文化的積累沉淀,是學校科學發展的根基所在。它主要表現在:(1)校園氛圍。學校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學術氣氛、安全狀況等對學生產生耳濡目染的作用。(2)管理體系。學生工作要有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和科學的管理體系,有健全的規章制度和規范的管理。(3)教育載體。學校組織的科技活動,文化、藝術、體育活動,第二課堂活動,創新、創業和社會實踐活動等都對形成良好學風有促進作用。(4)形象表現。學生群體的形象表現和學習、生活作風也能反映學風狀態。(5)課外科技文化活動。
二.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現狀
學風是一種有效約束和規范學生行為、使學生配合并朝著學校戰略目標邁進的精神力量。所以,一所高校的學風猶如一面明鏡,可以照出一所高校育人環境的優化程度、教育水平的高低、造就人才的優劣、以及學校聲譽的好壞。(一)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特色。1.校園物質文化耳濡目染學校文化可以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校園環境是學校文化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大部分民辦高校將校園環境當作一種學校文化、一門隱性課程來建設。在校園布局上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融入到校園建設之中。建成錯落有致、山水相依的校園風格,在校園內設計大量雕塑,以這樣的文化元素來提升校園的文化品位。這些與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因子構成了濃厚的校園文化環境,形成了越來越豐富的教育資源。學生們在這里吮吸著知識的甘露,在文化的熏陶下茁壯成長。2.文體活動、社團活動豐富多彩。民辦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精彩紛呈,百花爭艷。社團作為第一課堂的補充和延伸,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民辦高校鼓勵支持學生組辦各種社團,如黃河科技學院有18個學生社團,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有58個社團。通過社團舉辦各種特色活動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為學生提供鍛煉自己的平臺,和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共同進步。同時,民辦高校也經常請一些知名專家學者、成功人士開展各種講座,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文體知識。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每年3月美麗女生節、4、5月校園文化節、9月新生節、10—11月寢室文化藝術節,讓學生激情燃燒、盡顯風采。3.創新創業活動大放光彩“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等中央部委聯合推行的一項素質教育的重大舉措。作為統攬大學生課外業余學習教育活動的龍頭工程,能夠發揮作為大學生第二課堂教育的重要作用。民辦高校大力開展素質拓展活動,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綜合素質與就業競爭力。如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黃河科技學院等在本省地市層層選拔、激烈角逐的創新創業大賽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獲得很多獎項。黃河科技學院榮膺教育部2016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榮登首批“全國高校創新創業工作50強”榜單。4.學生管理工作有聲有色高校的學生工作是比較復雜的,民辦高校的學生工作則更復雜。然而,民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卻做得有聲有色、可圈可點。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圍繞“紅色理想,綠色通道,藍色胸懷”三項工程的實施,抓住學生工作隊伍特別是輔導員隊伍建設為突破口,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突出校園文化建設,積極支持配合教學、科研活動的開展,打造自己的文化活動品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尤其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每年5月25日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節,安排系列心理講座、心理漫畫作品大賽、“愛的抱抱”校園送溫暖行動、心靈電影展播、現場心理咨詢和戶外團體活動等系列活動。(二)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不足。民辦高校通過一定時間的摸索與沉淀,學風建設在校園環境、管理體系、學生活動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危機,有待進一步建設與發展。1.辦學層次多,學生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學習主動性不強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民辦高校通過降低學生入校門檻、開展多層次辦學等方式不斷擴大辦學規模。因此,民辦高校學生的文化基礎與素質必定參差不齊,學風建設發展狀況也極不平衡。有些班級建學風良好,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勤奮刻苦,學習能力較強,部分學生能考上研究生甚至是“985”與“211”院校研究生。而有的班級學風極差,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熱情與主動性,被動應付學習,用于學習的時間不足1/4。[3]“60分萬歲,61分浪費”的思想充分體現了部分學生被動的學習態度。學生不懼怕補考,認為補考肯定能通過,這些客觀上都對在校學生的學風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2.學習目的功利性強,重專業,輕基礎新形勢下,就業壓力加大,“大學無用論”在部分學生中傳播,許多大學生片面認為“鍛煉能力”更重要,大學期間學習的內容對未來的工作幫助不大。此思想促使一部分學生在外找兼職,跑業務。這些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都熱衷于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與培訓,以增強所謂的“社會適應力”。以校外“歷練”為由導致遲到、早退、曠課現象頻頻發生。課程學習也呈功利化,對就業有利的課程趨之若騖,而對人文素質課程乃至一些專業理論基礎課程則視而不見,導致很多專業課程“紅燈高掛”,部分學生的專業基礎不扎實、專業學習不成體系。3.求知欲望強,學習毅力不夠民辦高校大學生求知欲很強,但學習目的不夠明確,沒有職業規劃意識,對于自己所學專業沒有清晰的認識。對于自己如何學好本專業,如何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以及畢業后如何發展等方面都欠缺自主自立的思考能力。加之毅力不夠,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導致學習三分鐘熱度,之后趨于平靜,碌碌無為。4.考風管理不到位民辦高校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較差,用于學習的時間很少,知識掌握非常欠缺,導致考試時抄襲他人、夾帶小抄的現象頻繁出現。雖然民辦高校每到期末總是強調要嚴抓考風考紀,但收效甚微,舞弊現象屢禁不止。考風不正的另一原因在教師。因為考試也是考教師,如果自己所任課程出現大面積不及格,教師難辭其咎。因此,有的教師在監考時對學生的作弊行為睜一眼,閉一眼,放縱了學生的偷看欲。由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導致考風不正現象無法得到根治。
三.民辦高校學風建設改良措施
學風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日積月累的構建、經年累月的養成、一點一滴的沉淀。(一)規范學生管理制度“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要使高校學風建設取得預期的成果,關鍵的環節是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符合學校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的高校學風建設制度與機制,并不斷健全和完善,這是高校學風建設的治本之策。嚴格的管理是形成良好學風的基礎和保障,學風建設要起步于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約束和學生規范意識的養成。高校應堅持正面引導與嚴格監督相結合,以規范管理來促進習慣養成。通過制度建設,努力構建完善的學風建設體系,為培育優良的學風提供制度保障[4]。(二)實施“嚴出”制度,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出口”質量教育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加強學習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取消“清考”、嚴進嚴出。重塑考試權威地位,改變大學本科階段“嚴進寬出”的弊病。“嚴出”讓學生們不再“混日子”,也讓高校真正重視本科教育,回歸教學。目前,不少高校對“不合格”的本科畢業生實施勸退或“降格”處理等“嚴出”政策,如海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民辦高校應積極響應教育部精神,在教學管理上應落實“嚴進嚴出”的政策,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提高本科畢業生質量。(三)糾正教師教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正學風,首先要正教風。民辦高校教師應認識到自己的師德對學生有直接影響,不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而且要在做人、治學等一切方面堪為楷模。民辦高校也應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及加快教學改革步伐,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與綜合素養。同時,也可通過學生評教和工作量化為核心建立獎懲制度,優化師資隊伍。通過一系列的努力與變革營造良好的教風,形成良好的學風。全面實現教風帶動學風、考風。(四)完善考務制度,加強考風管理民辦高校應建立完善考務規章制度,規范考試程序。嚴格對監考人員資格審核、培訓和對其的監督與獎罰,按監考比例配足監考員和巡視員,并嚴肅處理考試作弊學生。同時,在安排監考人員時要回避監考其所執教班級,扼殺不良動機。學風建設要堅持教育和治理相結合,要通過教育引導、制度規范、監督約束、查處警示等途徑,逐步構建優良學風形成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張磊.民辦高校學風的現狀分析及建設機制[D].長春理工大學,2007
[2]李釗.湖南涉外經濟學院辦學特色[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90
[3]常利國.從學生工作視角看民辦高校學風建設[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2)
[4]李秀峰.民辦高校學生優良學風建設提升對策與創新思考[J].科技資訊,2018(4)
作者:馬露奇